遏制环境污染资源无度开发论文

2022-05-01

引言:我国东部对西部的产业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就业促进和经济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环境承载力和各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存在差异性,也可能为对环境不友好的技术和产品转移到西部提供动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遏制环境污染资源无度开发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遏制环境污染资源无度开发论文 篇1:

必须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摘要] 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的代价过大,是构建“两型”社会的突出问题。理性控制发展速度、调整发展方向,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成本 发展方向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将是21世纪大多数国家所需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自然资源的日渐萎缩与状况恶化,既危及国家的发展安全,也殃及国家的社会安全。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数量极大膨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恶性循环和社会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已使地球环境中可再生能源的再生能力濒临崩溃。不仅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急剧减少,就连大气、土壤、水等相对恒定的自然资源也因长期无度的开发、无序的利用和污染而遭受严重侵蚀。

资源型城市是以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我国有400座左右的资源型城市,其中的20%即80多座已经进入资源枯竭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转型发展成本高。

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成果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比过去几千年更舒服。但是,高速增长、过度发展、物质追求、浪费性消费所带来的后果,伴随着人的精神异化与资源环境的恶化暴露无遗。100年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过去1000年的总和。

如果增长意味着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自25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便如此),那么它就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因为地球及其资源是有限的。

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科学家都持有这个观点。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同步上升,上个世纪是近千年来最暖的100年,而最近20年又是其中最暖的20年。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继续增加,在未来100年内,全球温度将升高1.4~5.8℃。而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海平面将以每世纪4~6米的速度上升,比科学家们早先预测的要快得多。

人类已经到达或超越了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环境和社会成本超过抵消收益的临界点。所谓“经济的”增长已经变得不经济了,增长型经济正在衰退。

经济学家们指出,问题在于我们太沉迷于经济增长。而持续高增长的代价是人类近100年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超过以往历史的总和,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则步步加重。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我们缺乏的不是速度,而是增长的质量。

如果我们不能从科学思想、生产方式、经济规则、社会机制和民众意识等方面对自然资源做出全新的认识和变革,如果我们不对自然施以“人文”关怀,如果我们不善待自然,仅仅依靠修修补补,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不能实现,国家社会安全保障也无法实现。

中科院的一份报告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许多第一:经济增长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直接投资第一等等,同时带来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费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和水污染排放第一。可我们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否则历史要倒退。

发展与富强,是每一个国家应有的选择,没有丝毫可以被指责的,但有限的资源和恢复缓慢的生态环境却无力承受如此高强度、大规模、长时间的无度索取。当前整个世界仍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单项消耗上——规模消费,没有回收、没有循环。而在我国,我们已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许多过度开采耗用的重要资源已濒临枯竭,并开始直接危及世界众多人民的生存状态。

自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掠夺式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模式已引起人类深刻的反思。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弃物,在出现资源危机的同时,引发环境问题,这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不可持续发展。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首先要降低资源的消耗,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则会减少,环境压力将自然缓解。与其大规模治理污染,不如少产生废弃物。关键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资源利用模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运行转变为资源-产品-资源循环运行,即实施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运行,使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源比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得多。据1990年统计表明,1吨标准燃料所生产的GDP,中国是395.8美元,美国是2172.8美元,日本是5747.8美元,德国是4351.5美元,印度是1430美元,全世界平均是2167美元。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需求扩张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支撑的经济增长结构模式。这首先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形成了缺乏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的生产体系;由于这一过程对社会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危机。

虽然中国环境保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还不高,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环境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严重。

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是我国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阻力。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且也为解决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首选途径。

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看起来主要是提高环境门槛,制定严格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强综合执法力度等等,本质上是调整经济结构,是改变经济结构性质,实现经济与环境高度融合,使环境保护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排斥因素。如果仅仅只注意到了提高环境门槛这些现象,认识不到调整经济结构才是本质,就没有很好地掌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最终也抓不住关键。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对这条老路造成的环境危害,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曾进行过批判和反思,对它们的环境问题也实践出了比较有效的做法: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四是实行符合国家经济大局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发达国家的这些有益尝试为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因为这些做法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它不是要求通过放慢发展速度、减轻污染,而是谋求通过能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条件下的科学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这一理念不仅追求资源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以生态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去代替传统型生产和消费模式,而且强调“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尽快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节能减排科学管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不断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决策体系;继续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和建筑节能;努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鼓励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污染集中控制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产业集约发展。把工业小区、开发区建成具有自净能力的“生态组团”。要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或“零”排放。要积极倡导形成全社会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要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域和岸线资源以及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利用,构建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格局。要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逐步建立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监察体系。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抓好资源整合,加快推动实施资源成本核算制度,做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

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从更高层次和新的起点谋划发展。要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建设低碳能源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必须发展创新型经济为环境减负。要从国情、省情出发,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在重点领域求突破。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必须建立并实施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证劵为主体的环境经济政策。当前,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已进入环保部门与多个经济主管部门联手设计、配套实施的实质性操作阶段。要真正形成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并使之转化为一种长效、常态化管理机制,急需充实和完善具体内容,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实施对象等建设体系的内部制度。

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环保历史性转变,在转变中改革,在改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有所作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然,我们坚信人类会通过科技的力量去寻找更为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的新方法,会通过智慧的协商改造社会机制和所从事的环境行为,来改变与缓解需求无限与供给有限之间的尖锐矛盾。但遗憾的是,事情的发展远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美好,已有的改变也永远赶不上资源付出的速度。

环境问题首先是一种环境变化,但并非所有的环境变化都是环境问题,只有当这种变化威胁到部分人群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时才成为环境问题。所谓生存方式,是指以某种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的激励和制约行动者行动的结构化特征,可以用三个层面来概括,即社会的生产方式、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因此,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单纯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范畴中依靠自然规律和资源开发规律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手段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这样做仅仅考虑了环境变化的因素,而忽略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受到威胁是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正在走向后期,而一场全球性的气候会议又让世人瞩目。世界都开始更多地把思考投向危机后的经济和生活。

最近半年,在亚洲、美国、欧洲的一些经济学界,一个声音在逐渐提升:如果说人类曾经经历了顺应型社会(农业社会)、扩张型社会(工业经济)的两个阶段,现在我们应该主动地走向“第三季”,也就是控制型社会。即以全球的理性去控制发展速度、调整发展方向。我们将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对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来说,都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这种调整和选择,需要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道德伦理。

环境问题的深化源于人类既有的生存方式,是它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反过来,环境问题又在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方式,迫使人们为解决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而作出不懈的努力。与人类这种生存方式的这种互动表现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性。

环境问题的社会性揭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不会是一劳永逸的。这是因为,一个社会中人类的生存方式在于它所根植的历史现实,即是与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人群相联系的,它的社会功能也只适用于这一现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历史合理性和社会功能将逐渐丧失,被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所代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环境问题的社会性还在于其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应该是不断发展的,在解决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终究会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效解决好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任建军.重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77-179.

[3] 李金昌.中国人口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 解振华.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 朱双毅.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增长方式转变[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7.

[6]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7] 曹凤中.经济环境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8] 黄国宝.加强环境执法 构建和谐社会[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7.

作者:林秀红

遏制环境污染资源无度开发论文 篇2:

简述中西部产业转移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言:我国东部对西部的产业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就业促进和经济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环境承载力和各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存在差异性,也可能为对环境不友好的技术和产品转移到西部提供动力。随着我国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外来资本加大对西部矿产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危害,本文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三个主要矛盾,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一.产业转移对环境影响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也正在发生迅速变化。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地区产业发展也有了新的转向,即部分传统产业日趋饱和,产业空间转移速度不断加快。由于优势部门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使得发达地区原本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出现了向欠发达地区空间转移的现象。产业区域转移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也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也日趋下降: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粗放型生产导致的能源浪费,环境承载量不断降低。

二.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西部逐渐形成了以能源、有色金属、机械、冶金为主导,轻纺、农产品加工等相配套的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对中西部经济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 年,中西部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地方工业增长较快,但大都属于一般性的加工业,技术含量不高,如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等。具有高附加值和技术提升型的新兴产业较少,高新技术企业较少,技术开发投资不足,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包括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荒漠化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研究的意义

日益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产业转移与环境质量问题。中西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对当地环境质量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中西部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初期,工业经济尚处在起飞阶段,需要大量承接外商投资和承接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再转移来增加工业产值,提升经济实力。在此过程中,势必伴随相当数量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而这些污染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可以快速拉动当地经济,因此尚无法完全禁止和避免污染密集型产业和项目转移,针对目前中西部承接污染产业转移现状,可增强环境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修正引资效应指标基础上完善环境标准体系;调整引资策略,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并用多元手段,矫正政府“失灵”等一系列建议和对策。其中,修正引资福利效应指标,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规避污染产业转移的有效手段。、

四.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三个矛盾

矛盾一:经济增长加快,环境风险加剧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看,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往往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到上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又将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再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承接地在获得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最大的瓶颈,也是污染滋生的重要来源。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产业技术含量低,产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只有坚持服务全局、有的放矢地承接,防止“饥不择食”、目光短浅地盲目招商,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两高一资”产业的“高歌猛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矛盾二:项目密集上马,环境容量有限

产业转移实际是地区间政府和企业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东部地区转移产业,一方面是要摆脱旧的产业束缚,从产业移出中获得资金和比较利益,另一方面是为了谋求产业的高附加值。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持续多年,中西部地区从开发程度来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但这些地区也往往处于一些重要水系的上游,被认为是中国天然的生态屏障。一旦这些地区遭受污染,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甚至将超过局部流域的污染。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西部地区所谓的“大”环境容量只是一个假象,实际上却是脆弱得经不起任何折腾。在我国刚刚发布的主体功能区划中,西部地区被划为限制、禁止开发的地区面积最大。

因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要以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重要依据,改变过去国土空间开发的无序、无度和盲目状态,绝不能重新落入过去转移产业变成转移污染的陷阱。

矛盾三:竞争日趋激烈,环保红线脆弱

产业转移背后,地方政府之间的争夺不可避免。从区位到资源,从政策环境到人力成本,各地都在尽可能以最优厚的条件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

多年来,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中西部一些城市之间除了互相竞争外,还要与东部一些地区“肉搏”。同时,中西部的地方政府开始变得迫不及待,于是纷纷到沿海“抢转移”,到转出地“进笼抓鸟”。而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企业环保投入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严酷的“落地条件”竞争下,一些地方开始在环保需求上“动心思”。由于我国东西部环保需求存在差异,对一些落后工艺和淘汰产业缺乏约束力,导致一部分恶性的污染转移。

要转变这样的“转移乱象”,国家层面强有力的干预必不可少。国务院有关部委近日制订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但直至目前,我国仍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限制和禁止产业目录。除此以外,要尽快完善中西部地区地方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设,严厉打击以降低环保需求换项目的行为。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最容易被牺牲和被突破的是环保红线,而决定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败的也是环保,同时,能够促进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的最有效手段还是环保。如果环境被破坏了,那么无论吸引再多的投资和项目,这样的产业转移都是失败的。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必须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必须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依据。在产业转移中,应严守这一铁律不动摇,不折不扣地把环保当作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绝不越雷池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产业转移健康发展。

五.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对投资人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投资人利益之外的团体能不能承担一些经济、道义、以及法律责任这样的利益相关因素。这虽然不是企业业务的一部分,但是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社会的原起是最初聚焦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上世纪80年代末环境保护的概念此起彼伏,那时候提出了一个环境复合公式,讲的是说环境负荷是三个变量,包括人口、富裕程度以及技术因素。这三个变量在一起能够表示出企业对环境负荷带来的影响。如果要减轻企业的环境负荷无非有三个方面的行动可以做--------降低人口密度、降低富裕程度和改革生产技术。

人口方面能够降低人口,这个显然是可知性但是非常花时间的事情,要通过几代的努力才能达到。另外一个就是降低富裕程度,很多国家都可以看到越富裕的群体对社会、环境的需求和消耗也越高。但是同样往往是在贫困和环境的恶化如影相随,所以很难在富裕层面做出一些事情。今天能做的就是技术了,企业向着环保方面的业务改进,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有社会责任感所有企业的共识。

环保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要防止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转移等问题。

该报告介绍,有关部门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监管。

六.合理性建议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政府、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从传统的单向循环环境改变为受企业利益相关者影响的多元环境。任何一个谋求发展的企业, 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些利益相关者发生关系。“能够摆正、协调好这些关系, 企业就会发展; 反之, 企业便会陷入困境”。“摆正、协调好”这些关系必将极大地改善企业与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提高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 使企业能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中发展, 同时对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也能起关键作用。

构建并完善产业转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我国在下达的《关于禁止向西部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中针对国内污染转移明文规定十五类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小企业、设备及工艺不得向西部地区转移。并在 2010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但是针对污染产业转移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尚无清晰规定,也无具体的惩罚措施。因此我国应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将产业转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引资及环境法律法规的立法之中,对污染产业的投资加以限制和监管,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并进一步界定环境污染标准,细化各地引资准则,控制污染产业转移。

调整引资策略,优化产业结构

不论是国际污染产业转移还是国内污染产业转移,主要都是因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造成的。因此,中西部可通过调整引资策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首先,引导行业投资流向“绿色产业”。中西部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耗能高,污染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威胁程度高。如若利用充分利用中西部人力资本优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定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进一步,积极引导资本流入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建立绿色投资机制,则会在引资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其次,产业内结构优化,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对于达不到治理条件的污染产业,限制准入或责令退出;并对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进行整改,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减少同类污染密集型产业数量,并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增强治污能力,实现清洁生产。再次,注重经济质量增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引资项目的环境评估,在保证引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引资数量;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优质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禄胜.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02(4):62-66.

[2] 孙力.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生态经济,2002(4):60-63.

作者简介

王仕云,男,1986年12月20日生,回族,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现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在职硕士,民族经济学方向,主攻民族地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就职于北京欣卓越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技术部经理。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王仕云

遏制环境污染资源无度开发论文 篇3:

略论我国的环境税制建设

[摘要]税收是政府配置资源、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虽然设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但缺乏环境保护专门的税种,有关规定也不健全,对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我国现行税制,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环境税收制度,开征环境污染税,改革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其它税种的相应条款。

[关键词]环境税;国际实践;我国的环境税制

[作者简介]陈清,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天津300191)

2008年年初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冰雪灾害,不仅使经济和社会一度陷入困境,而且让我们支付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巨单”。这再一次敲响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警钟。实际上,最近几十年间,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日益加剧,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更为巨大的代价。这期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涉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政策,在实践中也的确取得一定成绩,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急需采取新的应对措施。本文认为,开征环境税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通过这项税收手段,可以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中与环保有关的税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探讨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我国现行税制中与环保有关的税种。

我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保护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税种主要有6种:(1)资源税。该税于1994年1月开始实施,主要目的是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保护矿产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2)消费税。该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国家将高能耗、不可再生以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如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商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在2006年4月,又把木制地板、一次性筷子等列入到消费税征税项目中,目的在于限制损害环境产品的生产和消费。(3)城镇土地使用税。该税是从1988年11月起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土地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促进合理使用城镇土地。(4)耕地占用税。该税于1987年开始征收,是对在我国境内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调节纳税人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土地管理。(5)城市维护建设税。该税于1985年开征,主要用于城市住宅、公共交通设施、给排水、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具有专项专用的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于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6)车船使用税。该税本身并不具有能源、环境方面的意义,但由于车船的使用与能源消费直接相关,因此该税对抑制能源消费有一定的作用。

上述税制,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日益恶化的环境面前,这些措施的作用十分有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现行税种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一是资源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等带有环境保护性质的税收条款各自独立、互不衔接,难以形成合力进而系统地调控环境问题。二是现行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存在征收范围过窄、税额设置不合理、环保意义不突出等问题。如在消费税方面,虽然消费税将鞭炮、焰火、汽油、小汽车等污染环境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并根据小汽车排气量的大小规定了差别税率,但没有按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分别設置不同的税率,从而降低了税收对污染应有的控制作用。

2 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环境保护税。此类税种在环境税收制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3 现行税制中为贯彻环境保护政策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比较单一,仅限于减税或者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充分体现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效应。

4 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产生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后果,抵消其他税种的环保功能。如对生产金、银产品的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对金、银矿源的无度开采,加剧了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规定,对土壤和水资源产生不良影响。

二、对我国环境税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要建立我国的环境税制,研究和总结国外的相关经验和理论成果十分必要。

(一)建立环境税制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建立环境税制的理论是“环境外部性”理论。这一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于20世纪初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对造成外部效应的企业,国家应该征收环境税,以调节环境污染行为。庇古的“环境外部性”理论,可以说是环境税最初的理论来源。他还通过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存在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现象时,其产品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私人角度看是赢利的,但从社会角度看却是亏损的,这一矛盾不可能靠市场力量来解决,而是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社会成本加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使外部成本内在化,解决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的问题。

(二)环境税制的国际实践概况及其启示。建立我国的环境税制,应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资料显示,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保护引入税收制度中,最为典型的是欧盟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环境税占税收收入和GDP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环境税的作用逐渐加大,各国在税制改革方面也考虑到了越来越多的环保因素。西方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环境(污染)税。由于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音四类,因而环境(污染)税也相应地分为以下四类。(1)废气和大气污染税。对废气征税较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对二氧化硫排放征收的二氧化硫税,二是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碳税。以二氧化硫为例,美国已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征了此税。根据其《二氧化硫税法案》的规定,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一级标准的地区,每排放一磅硫征税15美分;达到二级标准地区按每磅硫10美分征税。德国、日本、挪威、荷兰、瑞典、法国等也征收了二氧化硫税。(2)废水和水污染税。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许多国家都对废水排放征收水污染税。如:德国从1981年开征此税,以废水的污染单位(相当于一个居民一年的污染负荷)为基准,实行全国统一税率。又如荷

兰,按人口当量(相当于每人每年排入水域的污染物数量)征收的水污染排放费也属于水污染税性质。(3)固定废弃物税。该税有两种征收标准:一是根据废弃物的实际体积定额征收,如加拿大、瑞典和荷兰;二是根据废弃物的体积和类型定额征收,如芬兰、法国等。各国开征的固定废弃物税包括一次性餐具税、饮料容器税、旧轮胎税、润滑油税等。(4)噪音污染和噪音税。噪音污染是指排放的音量超过人和动物的承受能力,从而妨碍人或动物的正常生活的一种现象。噪音税有两种:一是固定征收,如美国规定,对使用洛杉矶等机场的每位旅客和每吨货物征收1美元的治理噪音税,税款用于支付机场周围居民区的隔离费用;二是根据噪音排放量对排放单位征收,如日本、荷兰的机场噪音税就是按飞机着陆次数对航空公司征收。

2 生态(破坏)税。主要包括森林砍伐税等。法国在1969年开征此税,条款规定,为城市规划或工业建设目的而砍伐森林的,每公顷交6000法郎的税;其他情况每公顷交3000法郎的税。比利时1993年通过的生态税法中规定了一系列生态税,适用于饮料包装、可处理的剃刀和照相机、农药、纸张及电池等产品。

3 其他税收环保政策。这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1)鼓励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这主要通过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列支、技术转让费的税收减免、对引进高新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调节实施。(2)鼓励对环保的投资。主要通过对环保投资退税、允许环保设施加速折旧等税收措施来调节实施。(3)鼓励环保产品的生产、使用,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征税时通过适用低税率对环保产品予以照顾,对废物回收利用也往往予以免税优待。(4)鼓励环保行为。如美国为鼓励私人造林,规定在税收方面予以优惠,私人造林只征收土地税,而不征收青山林木税,私人造林的耗费可以抵缴所得税。

(三)关于调整我国现有税收制度若干建议。基于上述理论及国外的经验,本文认为,应对我国现有税收制度进行如下调整和制度建设。

1 调整现有资源税。

现行资源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在优化配置资源、遏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与浪费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从世界各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看,资源税税目可涉及矿藏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及动植物资源等。而我国的资源税征税范围只涵盖了矿藏资源。新的资源税征收范围原则上应该包括所有不可再生和存量已处于临界水平的资源。考虑到目前的征管水平还不足以对所有资源征收资源税,至少应当将目前毁坏、浪费严重的资源纳入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优质耕地资源等。

(2)调整资源税计税依据。在规定资源税计税依据时,应当使资源开发企业或个人为其开采的所有资源付出代价,而非仅仅是已获利的被开采资源。因此,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应由按销售或自用数量计征改为按生产数量计征,这样可使资源开采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合理确定资源开采量,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3)合理确定资源税单位税额。资源税的单位税额过低,不足以影响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因此,在理顺资源税价格体系的同时,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在确定单位税额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调整资源开采中的级差收入;二是表达资源的稀缺度和政府对开采该资源的限制程度;三是反映资源开采形成的外部成本;四是考虑资源再培育的资金需要量。另外,对污染程度不同的资源可实行差别税率,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资源要课以重税。

2 改革消费税制度。

(1)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将那些已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或者在使用中预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又有相应的“绿色产品”可以替代的物品纳入应税范围之中。如电池、塑料制品、一次性餐饮容器、使用燃油驱动的助力自行车等。

(2)对不同产品根据其环境友好的程度设计差别税率,以鼓励清洁产品的使用。比如,在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采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对排气量相同的小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对使用“绿色”燃料的小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选择。

(3)对既危害健康、又污染环境的消费品提高征收额。如:香烟、含铅汽油等,以此来促使吸烟者少吸烟,直至不吸烟;抑制消费者对含铅汽油的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进程。

3 调整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占用税的税额,真正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对那些征占耕地而未实际使用的,加成征收i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可以考虑对绿化用地和环保公共设施用地实行减免税。

4 开征必要的环境税新税种。

(1)大气污染税。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和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的设置,可在现行的二氧化硫排放收费制度的基础上比照进行,将二氧化硫排放费改为税,对固定的大排放源进行定期检测,依据检测数据计征税金;对小排放源则直接按其消耗燃料的含硫量来征收。二氧化碳税是对油、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和国内航空燃料征税。税基根据各种不同燃料的平均含碳量和发热量来确定,不同燃料的排放量不同,税率也不同。

(2)水污染税。对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污染物和有毒物质而造成水体污染的活动或行为从量征收。但由于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需要确定一个废水排放的“标准单位”,纳税人的废水排放量按其浓度换算成标准单位计征。

(3)固体废弃物税。可以先对工业废弃物征税,再逐步考虑对农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征税,其计税依据有按重量征税、按体积征税、按住房面积征税或按人均定期定额征税等多种选择。以生活废弃物为例,可以借鉴荷兰的做法,根据每个家庭人口多少以及产生的垃圾数量来征收。

5 完善税收优惠措施。

(1)在投资环节,鼓励企业进行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固定资产投资,允许此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鼓励企业投资环保产业。

(2)在生产环节,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的企业以及综合回收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生产中严重损害环境的企业,加重税收。

(3)在消費环节,鼓励对环境无害的消费行为、对消费可循环利用物质生产的产品、可再生能源等,征收较低的消费税。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的消费品,如含铅汽油、含磷洗涤剂、一次性不可降解用品、高含硫汽油等,征收较高的消费税。

总之,在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的今天,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十分必要。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贯彻“污染者负担,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和措施。而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将有力地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陈齐芳

作者:陈 清

上一篇:政府会计基础选择问题探讨论文下一篇:病理生理学教学下护理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