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采矿工程论文

2022-04-20

【摘要】阐述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方高校采矿工程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方高校采矿工程论文 篇1:

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我国地方高校非优势學科的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存在专业设置盲目跟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高校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发展专业特色和深化专业内涵方面,并从专业建设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高校应教学条件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关措施以解决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可为我国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的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采矿工程;专业建设;问题;对策

大学的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其根本是本科教育。2018年6月,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本科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在此背景下,国内传统矿业高校纷纷掀起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一轮改革浪潮。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是本科教育成效优劣的直观反映,而其根本是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特色建设。专业特色建设不仅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更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展基石,这一点对于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而言尤为重要。

相关学者就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进行了广泛讨论,如谭凯旋[1]和喻清等[2]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对核特色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提出了专业加方向培养的“3+2+3递进教学”培养模式;张东升等[3, 4]基于国家级重点学科优势,分析了采矿工程面临的专业建设挑战,提出了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案,并初步构建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康志强[5]探讨了以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方法和措施;张勇等[6]就如何打造采矿工程专业特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保持原有特色,还应开辟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适应国际化的新特色;李富平[7]基于所在高校的特色,构建了煤炭与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张东升等[8]和刘洪林等[9]基于新疆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和矿山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构建了具有新疆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配套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上述研究的对象主要以国家级重点学科或者优势学科为主,且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而对于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的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我国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和新办专业的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对策,但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10-15]。

综上,为探索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的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的发展途径,本文以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我校采矿专业”)为例,分析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可为广大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或者新办的采矿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专业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盲目跟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一)专业设置盲目跟风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普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盲目追求“大而全”等现象,在设置新专业时,没有客观分析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竞相申报一些“高大上”的热门专业。例如,近两年,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专业备受国内高校青睐,仅2018年,国内获批上述四个专业的高校数量分别达到35所、96所、101所和302所。倘若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社会需求是高校设置专业的主要原则之一,而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的功能和责任。部分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时,没有充分调研所处区域的实际社会需求,使得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加之自身专业品牌和学生竞争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困难。

(三)专业特色不鲜明

同一区域内的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时,缺乏宏观把控和管理,易出现同一专业重复过度设置的现象。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往往特色不鲜明,造成“千校一面”的状况,导致所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此外,因某行业行情“走俏”而争相设置相关专业的做法,极易产生人才的结构性过剩和资源浪费等现象,这在有色金属、煤炭等周期性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

(四)师资队伍建设困难

与“985”“211”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存在天然劣势。而地方高校的非优势学科则面临着人才引进难度大和师资队伍实力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高层次和优秀高学历人才不愿来;另一方面,已有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低、提升慢,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将长期制约专业建设发展。

(五)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地政府对当地高校的教育投入差异较大,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建设经费相对有限,且主要集中建设部分优势学科,导致其非优势学科的建设投入长期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将直接制约专业建设发展,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薄弱、科研平台缺失、实践教学资源紧缺等。例如,在地方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校外实习经费普遍不足的同时,部分国家重点学科却有充足的经费支撑其学生前往海外开展矿山实习,这一现象显然会导致两者培养出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上述问题中,前三者尚可通过科学布局、市场调研和申报论证等措施来避免,但对于后两者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仅无法消除,而且极有可能会进一步凸显。对于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笔者认为应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发展专业特色、深化专业内涵方面,即面对招生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应当充分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构建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发展模式,才能站稳脚跟,谋求发展。

二、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对策

针对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将资源集中发展专业特色的对策,具体包括专业建设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内容。

(一)专业建设定位

专业建设的第一步是明确定位和方向,要准确定位应充分结合所在学校特色、资源禀赋条件、区域经济与社会等情况,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我校采矿专业为例,其所处环境的条件如下: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素有“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称号,地处我国中部的江西省,省内固体矿床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其优势资源包括铜、铀、邬、稀土等。针对上述基本情况,我校采矿专业制定的专业建设定位为:依托东华理工大学核地学优势学科,以金属矿床开采为主体,以铀矿等核资源开发为特色,在铀矿开采方法与技术,尤其是硬岩铀矿生物堆浸与砂岩铀矿生物地浸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面向矿业和核工业,立足江西,为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两部分构成,两者均应体现专业建设的特色。

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区域社会需求,同时兼顾“宽基础”“显特色”和“勇创新”等理念。以我校采矿专业为例,东华理工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军民融合、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其人才培养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前提下,确定我校采矿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铀矿及其他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富有勤于學习、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采矿精神,能够在铀矿等金属矿床开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应同时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和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此外还要兼顾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以我校采矿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严格比照了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矿业工程标准和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新构建了课程群,并梳理了专业课程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删除、合并、精简或调整了部分专业课程,期间经历了实地调研、系部讨论和专家论证等环节。与2014版相比,我校采矿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有:总学分由212分缩减至165分;满足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和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增加,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特色更加鲜明,各学期学时量更加均衡。我校采矿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指标与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对比情况详见表1。

(三)师资队伍建设

文献[16]和[17]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详见表2。对于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或新办采矿工程专业可参照该标准进行师资队伍规划建设,同时还应兼顾特色发展。如前所述,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人才引进极为困难,除了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增强吸引力等措施外,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师发展机制也是一项有效举措。以我校采矿专业为例,该专业系国内仅有的两个以培养铀矿等金属矿床开采技术人才为定位的采矿工程本科专业之一,校外引进人才的专业背景往往与学校特色不契合,故建设特色师资队伍的难度比一般高校更大。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对专业青年教师进行深造和培训方式来实现师资队伍的特色化发展,深造包括攻读校内相关专业的博士或进入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培训是指每年指派若干名骨干教师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如近年来指派多名教师前往捷克、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接受“铀资源勘查及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等技术培训活动,同时承担东盟、加纳和莱索托等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研修班”授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实践教学条件

文献[16]和[17]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详见表3。除了满足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外,还应建设满足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条件。采矿工程本科实践环节主要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四部分组成,各部分教学环节在设计阶段时应融入专业特色。以我校采矿专业为例,除了设置配套的特色专业课程校内实践环节外,在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也融入了核特色,具体做法是:要求三个专业实习中必须有一次是在铀矿山开展的,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含有铀矿开发和安全防护等相关内容。为保障核特色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我校采矿专业建立了溶浸采铀实验室,并先后在抚州相山铀矿、中核赣州金瑞铀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五)创新创业教育

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矿业行业的转型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采矿工程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人才培养尤其应当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我校采矿专业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具体包括:实行采矿工程本科生导师制,因材施教寻求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搭建“挑战杯”“互联网+”和“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等学科竞赛培训平台,制定奖励制度;新增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矿业+”创新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18]。

上述措施在我校采矿专业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2019年,我校采矿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7项。上述获奖作品中,有13项与铀资源开发、铀尾矿环境修复和核废料处置等内容相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校采矿专业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的成效。

三、结语

本文基于国内高校关于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专业设置盲目跟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发展专业特色和深化专业内涵上的对策,并从专业建设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相关措施在我校采矿专业进行了实施,效果显著。

[ 参 考 文 献 ]

[1] 谭凯旋. 核特色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1):40-41.

[2] 喻清, 曾晟, 杨月平, 等. 具有核特色的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8):51-52.

[3] 张东升, 屠世浩, 万志军, 等. 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进展[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7):28-30.

[4] 张东升, 屠世浩, 万志军, 等. 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實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3):110-113.

[5] 康志强. 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4):8-10.

[6] 张勇, 杨胜利, 赵洪宝. 如何打造采矿工程专业的特色[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4):116-118.

[7] 李富平. 煤炭与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4):136-137.

[8] 张东升, 刘洪林, 管伟明, 等. 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特色[J]. 煤炭高等教育, 2013,31(5):99-102.

[9] 刘洪林, 张东升, 管伟明, 等. 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特色[J]. 煤炭高等教育, 2014,32(5):114-117.

[10] 杨小峻.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高校教育管理, 2008,2(6):24-27.

[11] 汪萍. 地方高校新办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2(6):71-73.

[12] 杜才平.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8):62-64.

[13] 王学成.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问题[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0(1):73-76.

[14] 龙雪梅. 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7):213-214.

[15] 张正, 毕仁贵, 黎罡. 地方高校工学类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造问题论析[J]. 高教论坛, 2019(5):22-25.

[16]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6版)[M]. 北京: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2015.

[17]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74.

[18] 黄温钢, 杜勋, 王清亚, 等. 采矿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7(2):168-171.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黄温钢 窦仲四 邬书良 张修香 霍亮

地方高校采矿工程论文 篇2: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办学模式改革

【摘 要】阐述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地方高校 办学模式 改革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最早始于美国。1847年,美国医学协会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医学教育的委员会,旨在“保护本行业的发展,与行业低质量的专业教育作斗争”,此为专业认证之滥觞。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证了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医学院的竞争力,也大力促进了其他专业积极开展认证工作,使得工程教育认证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这些国家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专业认证对于国际工程教育相互承认的重要作用,普遍把专业认证制度作为国际性的工程教育相互认可协议的基础。198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6国就在各自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份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认证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目前共有15个正式成员、7个预备成员。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全票通过接纳为该组织的预备成员。

工程教育认证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工程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从2006年开始引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方法,并于当年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进行了国内工程教育认证试点。2008年适当扩大规模,增加了采矿工程、环境工程、水资源工程、食品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等新的试点专业。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到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特别是给处于困境中的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地方高校兴起始于1999年。为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有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变,改变以往高校过分集中与省会城市、地级城市高等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从1999年起,国家开始大力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通过合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大规模地在地级城市布点本科院校。截至2010年,全国共批准设置262所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在管理体制上按照“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模式运行,由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形成与所谓教育部属学校相对应的地方高校。这些地方高校诞生于中国教育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忙于自身办学模式的转型升级,由专科甚至中专层次的教育向本科层次的教育调整;另一方面又要承担高校扩招的重任,教学资源、教学模式难免难以适应,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诟病,学校声誉受到影响,进一步的发展举步维艰。综合分析,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上存在以下弊端:

(一)定位不准,办学没有特色。地方高校一般从专科升级而来,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理性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缺乏合理的定位,往往急于求成,盲目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与老牌高校同质化严重,未能凸显自身特色。显然,由于在办学资源、办学经验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按照这种办学模式,地方高校要想在全国1000多所本科院校中脱颖而出是非常困难的。

地方高校诞生于我国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其承担的使命与老牌本科院校并不相同,这决定了地方高校不能走老牌本科院校那种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的发展道路,而应该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在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在研究型人才需求日渐饱和的同时,工业界对高端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缺口却非常之大。

(二)重心偏失,教改难以落实。一些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积极推行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并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改革,但结果并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校的教学重心有所偏失,改革没有对症下药,各项措施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现代工程应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是基于结果的教育。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通行的做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投入为导向。对教师各方面要求较多,重投入轻产出,各项教育改革中学生角色严重缺位,制度设计没有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也缺少参与的热情。从而各项教学改革较少真正付诸实践,学生很少从中受益。

要想真正进行应用人才的培养,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和专业首要服务对象;坚持市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项教改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而不是围绕教师进行,从而形成良性教改氛围,上下合力,师生齐心,让教学活动真正奔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轨道上。

(三)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当。地方高校对于如何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匹配,专业划分较细,学科壁垒森严;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人文社科课程安排较少;实践课比重偏低,实践环节严重脱离生产实际。有的学校虽然大幅度提高了实践课时,但实践实训内容陈旧,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东西;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学生得不到真枪实刀的锻炼。或者虽有实习基地,也只是认识性的,只起到走马观花的作用,不能深入到生产的过程之中。这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差,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以及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办学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大力发展工程教育应该是地方高校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套标准流程,工程教育认证是保障工程技术人才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其认证标准就是办学规范和指导方针。地方高校应该以争取通过工程教育认真为契机,大力推进办学模式的改革,发挥承担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国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牢牢站稳脚跟。办学模式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面向工业界的办学方向。采取多种措施与企业联合办学,将实训实习环节建立在生产线上,使学生的实习成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得到真刀实枪的锻炼。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教师的科研能与实际相结合,丰富教师工程经验和工程教育能力。开设企业课程,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或者聘请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在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企业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这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政府从法律和财政税收政策两方面双管齐下,对企业参与教学作出硬性规定,同时也提供优惠政策让企业产生内生动力。学校也可以通过学费共享等方式与企业获得“双赢”。总之,工程教育没有工业界的热心参与,没有企业提供的实践基地,也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和灵魂。地方性高校由省市共建,“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是其承担的任务之一。因此,与工业界的联合是它的优势,工程教育认证对这一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改变过去重投入轻产出的办学理念。工程教育认证的7条评价标准全部聚焦于学生,把学生作为学校首要的服务对象,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种导向,其实正是大学本质精神的回归。地方性高校应该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把科研论文、科研项目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应把有限资源重点投入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设施的建设上。

(三)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厘定毕业要求。根据学生所应达到的能力设置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的制订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程教育认证对每门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一要求看似僵化,实则有效。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比较盲目的,哪些课程应该设置,为什么设置,并不是十分清晰。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则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而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立学生质量跟踪评估及反馈机制,及时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这是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也是高校所普遍缺乏的。学生是否合格,不能仅在毕业时进行认证,而应该在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就进行把关。课程的每一项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检讨原因,并将结果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以便及时改进。通过这种“流水线”式的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合格率。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促进和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地方高校更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认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夯实教学基础,健全规章制度,达到以认证促建设的目的,摆脱目前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在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方面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靳遵龙,王珂.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

[2]缪江.试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3]杨振宏,杨书宏.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4]邵辉,葛秀坤.工程教育认证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与改革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2014(1)

[5]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J].龙岩学院学报,2006(8)

【作者简介】赵 杰(1975- ),女,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钟黎萍(1970- ),男,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传动与电力电子。

(责编 吴 筱)

作者:赵杰 钟黎萍

地方高校采矿工程论文 篇3:

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探讨

摘要:我国地方高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经费不足、缺少特色等问题,工程技术教育改革亟待加强。结合齐鲁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工作,分析探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我国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地方高校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国家对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地方高校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应高度重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力强、懂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走出一条专业特色鲜明、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好的办学之路,这不仅事关高校自身发展,更关乎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本文结合齐鲁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简称“材工”)教学改革实践,着重介绍该专业正积极实施的多平台人才培养实践工作,切实提高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国际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开创的,国内则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率先推行的,因此国内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培养受研究型高校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很大,使得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上和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鸿沟,使得地方高校遇到了诸多难题,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1-3]

目前国内地方高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尚缺少成熟的模式,且还面临着众多历史难题,[4-6]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1)课堂教学理论化倾向严重。现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学术化导向明显,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力方面明显偏弱。(2)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基础实验多,设计与探索性实验偏少,抑制了学生创新力与特长的发展。(3)办学经费不足。实践经费挤压严重,支持力度偏低,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培养工作。(4)交流渠道与平台建设不足。地方高校普遍缺少好的专业交流平台,交流渠道窄,产教对接不畅。总体上,尽管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模式尚未有效建立,但当前我国正积极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大力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精准定位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大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下面以我校材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介绍该专业在高水平工程技术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积极探索性工作。

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我材工专业致力于培养陶瓷与玻璃行业领域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在省特色名校特色专业工程支持下,紧紧围绕“课堂—验室—工厂—交流平台”多个平台,推动教学改革,培养专业知识实、创新能力强和技术精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下面详细介绍该专业所开展的一些实践性探索工作。

1.课堂教学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该专业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扭转课堂教学理论化学术化倾向。教学中强调理论实践的统一,倡导工程项目与案例示范教学,提倡互动式、研习式、探究式等教学新方法;部分课程中邀请专家讲座,引入产业生产一线知识;为便于推动课堂教学与产业的结合,实施了青年教师企业锻炼培养计划,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无企业工作经历的需参加企业脱产锻炼。加强教学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一套同行评议、专家评议、师生互评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确保课堂教学改革质量。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强的创新力和开阔的专业视野,为学生工程技术创新力培养打下基础。

2.实验教学创新实践。实验教学属于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桥梁沟通作用。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理论性强的问题,该专业正积极推进探究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突出“强化知识、重在应用、关注探究、走向产业”实验改革思路,依托省实验教学中心与省重点实验室平台,积极调整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开放实验学时比例,加大开放实验的申报力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力和专业技能,现已形成创新创业、导师项目、自由申报等多类型的开放实验,涵盖了玻璃加工、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多个特色教学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桥梁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

3.实习教学创新实践。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真正结合的第一站,是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实习走过场式的突出问题,该专业选择部分合作基础好的实习基地,推行实施“双导师制”实习模式,由专业教师负责专业知识指导,并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实习导师,指导评价实习工作。实践表明,該模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现代生产技术,还有利于其提高知识与能力转化的能力。通过“双导师制”实习教学改革,挖掘实习在知识应用与再生中的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效推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4.专业交流平台建设创新实践。专业交流平台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非常重视交流渠道的建设和利用,牵头与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实验室等平台,争取企业将项目放到校内合作平台上,鼓励教师学生参与企业研发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社会实践、夏令营、企业家论坛、社会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并申报获省市级奖项。通过加大专业交流平台的建设力度,拓宽学生专业交流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与全方位化。

三、展望

盡管地方高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但当前国家正加大对地方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地方高校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和社会产业需求目标相一致。通过校内资源整合,积极推动工程技术教学培养改革,搞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工作,创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专业知识扎实、工程技术精湛的高水平工程人才,创建成国家一流工程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

参考文献:

[1]黄梅芳.中美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9).

[2]巴素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教学及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3]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

[4]徐小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5]陈忻,麦培苗.应用型学科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化学学科为例[J].广东化工,2013,(6).

[6]赵明洲,汪华君.地方高校转型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Key words:talents cultivation;engineering technical talent;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作者:娄有信 张莹 王峰 朱志文

上一篇:吉祥图案广告设计论文下一篇:城市物探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