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美学论文

2022-04-18

编者按:当今,传媒在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强势发展,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进一步加强。在融合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院校办学应立足传统人文基础和广阔社会视野,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学科融合后的高端价值体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是一所在新的传媒环境下诞生的新型学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媒体传播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媒体传播美学论文 篇1: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淮海戏是扎根于淮海地区的地方剧种,作为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深受淮海地区人民喜爱,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也频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因此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淮海戏要实现传承发展,需要探讨淮海戏的传播规律与路径,进行有效传播,这样才能使淮海戏永葆青春和活力。

关键词:淮海戏;传播学;传承发展;路径

为了推动戏曲的发展,国家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这对于在当今日益受到挑战的中华传统戏曲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播语境的变化、文化产品的丰富,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受地域性限制的小剧种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曾盛行于江苏省北部的淮海戏就是其中的代表。淮海戏是拉魂腔系的根基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连云港、宿迁市和盐城、徐州市的部分县区,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因流传地属于淮海地区,因此旧称“淮海小戏”。淮海戏于2008年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和融合地带,赋予了淮海戏兼具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以及南方剧种温柔婉约的总体风格。因而,淮海戏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

当前,淮海戏在发展上也存在着许多地方戏曲面临的同样问题,如剧团规模萎缩、后继乏人、受众群体缩小等,如何保护与传承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加强有效传播,也是传承发展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加强传播主体建设:借助非遗保护契机,培养优质人才

对于艺术来说,创作者永远是根本。他们是传播过程的主体,他们很大程度决定传播的质量与效果。所谓“名剧出名演,名演带名团”,生产出一部有影响的好戏并借此推出一位担大梁的“名角儿”,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要善于抓住机遇、挖掘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培育人才。淮海戏作为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淮海戏的保护和传承正式进入国家视野。要借助非遗带来的政策优势,做好淮海戏的保护,同时为传承人创造条件,让其更好地投入艺术创作和教授徒弟的工作中。

淮海戏的传承,过去主要是以家族关系办小戏班,通过血缘关系传承为主,师徒关系传承为辅,而从抗日战争时期起,有了以公家出资开办训练班的方式,建国后又由培训班发展为戏校。扎根在苏北大地上的淮海戏,有着浓厚的“乡风野趣,爽朗明快,清新生动”的美学风格,形成了老生谷(广发)派、丑角杨(云发)派、青衣杨(秀英)派和花旦范(珍美)派四大流派。近些年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传承者如许亚玲、吴玲、魏佳宁等,从他们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早年他们多数都通过拜师学习为主,新生代以戏校学习为主。

由于剧团规模萎缩,目前艺校不再开设专项培养淮海戏演员的专业,而是较为宽泛地学习音乐舞蹈等。面对这样的现状,应积极对传统的“团带班”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造,探索“传统科班制”和“学院教学制”结合的淮海戏后备人才培育模式。剧团可以与艺校或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淮海戏人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选送剧团热爱地方戏曲、有创作热情的年轻演员以及面向社会选拨好苗子,进行定向培养,使淮海戏创作队伍生生不息[1]。

二、优化传播信息:打造经典剧目,创编现代新戏

淮海戏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于清道光时期,留存的传统剧目有32大本、64单出。题材多集中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婆媳矛盾等等,观众通过看戏能感受到真善美的价值观。淮海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发挥着不可抹杀的教化功能,也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娱乐方式。虽然有些剧目不再适合当下演出,但那些经过了历史积淀的剧目,就像出土的文物一样,可能不实用、却很有研究价值。也有一项传统剧目仍然受到戏迷的欢迎,如《皮秀英四告》等经典剧目至今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曾赴韩国演出受到好评。要注重对老剧本的挖掘整理、演唱教习,对其中的经典剧目进行必要的改造,如剔除封建糟粕,增加新主题和时尚元素,让“老戏曲”唱出“新调子”。在传播过程中,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与自己观点、意愿、态度相近的事物,所以作为一门濒危艺术,要与时俱进,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与创新意识,创作排演一些现代新戏,如现代戏《豆腐宴》《老县长的第二春》等曾产生良好的反响。具体可以以剧本的创新、音乐的创新、表演的创新为三维坐标,其中剧本创新要着眼于题材、人物、情感、主题四个方面——大胆地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全新的题材,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材;着力塑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农村的新人形象;戏曲是抒情的艺术,素有“剧诗”之称,戏曲的情节,要成为“情结”,重点是表现新时代中国人民大爱大志的新情感;以文化内涵、人文底蕴为重点,着力表现出人文关怀与人性美,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2]。

三、培养传播受者:重视乡村市场,培育城市剧场

淮海戏的根在乡村,它的艺术灵感取材自农民的生活,它的表演富有乡村的气息。我们在江苏省灌云县走访调查中,曾随灌云县淮海戏剧团下乡慰问演出,注意到现场气氛很热烈,村民多数都能跟着唱上两句,也有很多随大人一起来听戏的孩子。就目前而言,不可否认的是,淮海戏的主要市场在乡村,离它最近、最懂它、最愿意听的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淮海地区的乡野大地即是淮海戏诞生的摇篮,也是淮海戏赖以发展的舞台。应该尊重淮海戏的自身发展规律,重视乡村市场,多进乡村,多在村头广场和乡镇集市演出,组织巡回演出,配合活动演出,使农民看戏不出村,将逢年过节的慰问演出变成“送戏下乡常态化”。

有学者提出20世纪戏曲传播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文化变革、政治需求、经济推动、民俗习惯四大方面[3]。乡村市场的红火在于民俗习惯,而城市里纷纷建起小剧场则是因经济推动。目前在淮海戏主要流传地淮安市,市区小剧场尚未成熟,人们还没有形成买票看戏的消费习惯,往往免费剧场会座无虚席,而收费剧场则观众寥寥。针对此问题,一方面要借鉴吸收评弹、川剧等小剧场演出的运作经验,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地居民消费习惯,在舞台设计上不要过于奢华以降低民众看戏成本。随着城市扩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务工人员增多,这样就要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在市民休闲广场开辟淮海戏等地方戏曲舞台或场地,坚持每天安排演出。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对受众清晰的定位,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进乡村集市、喜庆活动现场,也到城市广场社区、剧场、校园。注意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培育年轻的受众群体。考虑受众需求和兴趣点,在乡间演出时不妨多一点传统剧目,而在城市演出时多一点现代戏,适当增加一些时尚元素。

四、加大传播力度:渠道多元化,重视新媒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学的兴起为戏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视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消解了戏台在戏曲艺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戏曲的演出开始离开实际意义上的戏台——借助对于现代化声像传播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我们认为现在处于后戏台时期,即指戏曲的演出与传播可以借助或运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声像传播技术来实现的时期[4]。演员的演出与观众的观看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地进行,相较于传统戏台的成本大、时空压缩的局限性,网络更具兼容性,在信息传播上成本低、速度快、全球化、平民化。从传播技术上看,互联网可以超文本、超链接,互联网时代若想在信息传播上抢占先机,夺人眼球,就得充分了解新媒体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推进地方戏曲传播。

淮海戏作为一门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演出过程本身就能调动观众多种感官的特质是其传播的一大优势。大众传媒作为一个介质,声像媒介主要起到对信息更好的记录、保存与共享的作用。对于过去的老剧本在实现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更要进行数字化传播,让大量的戏曲文本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读取,方便热爱者、研究者增进对淮海戏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传播剧目、流派、主要艺术家等等,办好淮海戏网站,开办淮海戏剧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客户端。找准定位,注重用户体验。加强与音乐播放器的合作,使受众借助手机听戏更为便利。

除了新媒体传播外,还要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如与广电部门合作开办栏目、举办淮海戏大赛等。

五、拉动文化消费:吸引受众体验,发展文创产业

打造戏曲等演艺品牌,可以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拉动文化消费。从近年国内众多旅游品牌看,可以发现其内涵多元化、形式娱乐化、突出体验式文化消费理念的特点。淮安市应利用非遗资源在古淮河畔或运河畔建设淮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开办戏曲体验馆、博物馆,吸引外地游客通过地方戏曲的参观、体验,了解当地民风民俗,通过旅游者人际传播,提高淮海戏的知名度,扩大城市传播,拉动文化消费。

作为地方性剧种的淮海戏要想长足发展,就要积极与文化旅游结合,构建体验和互动空间。在游客集聚的旅游景区打造包括淮海戏在内的演艺品牌,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在城市中心开办小剧场,积极发展淮海戏等演艺产业,拓宽演出市场。通过文化创意提升文化产品的魅力,提高附加值,扩大影响力。同时也要寻求体制机制改革,借助非遗保护带来的诸多机遇,积极投身市场,使淮海戏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韩业庭.传统戏曲如何突出重围[N].光明日报,2015-10-24.

[2] 汤承树.淮海戏创新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8).

[3] 王廷信.论20世纪戏曲传播的动力[J].艺术百家,2014(1).

[4]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柳邦坤 朱彦?

新媒体传播美学论文 篇2:

协同学科交叉与融合 助推学术发展与繁荣

编者按:当今,传媒在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强势发展,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进一步加强。在融合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院校办学应立足传统人文基础和广阔社会视野,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学科融合后的高端价值体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是一所在新的传媒环境下诞生的新型学院。为了适应融合的大环境,学院将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作为发展目标,在教研工作当中融入了更多的融媒思维,不仅在学科建设上进行交融、互动,而且还构建了多学科渗透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学院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教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前不久,本刊记者采访了本院院长骆平教授。感悟学科融合、体会人文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近骆院长,感受一个学者学术生命的成长!

骆平,女,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为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影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锐舞派对》《药道》《爱情有毒》等9部、长篇童话《老祖母的厨房》等3部、散文集1部、中短篇小说集1部,在《小说月报》《当代》等各类刊物发表《全职主妇的危机》《蓝霜狐》等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多篇。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当代文坛》《四川戏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创作电影剧本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各1部。先后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骆院长,您好,欢迎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我们了解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的目标是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相融合,不同学科之间又有交叉、渗透与融合,可否谈谈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是如何进行融合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对贵院的学科建设有什么促进?

骆平:您好,很高兴和《今传媒》的读者交流!媒体传播包括传统媒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两种样式,传统媒体传播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非数字的媒体形态传播;新媒体传播是指以网络数字技术为 核心的数字媒体传播,即当下普遍称谓的新媒体传播。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对旧有技术的补偿,数字网络技术的出现直接催生了新媒体传播这种新型媒体传播样式,拓展和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的短板。当前,媒体传播的生态是新媒体在探路,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可见数字化是整个媒体传播的趋势和关键,那么媒体传播和数字网络技术就不仅仅是融合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本体互涉关系。媒体传播既有的学科知识和性状的认识以及数字网络技术开发运用是本院新媒体与网络学科建设的方向。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方式主要是渠道的、内容的、技术的,深度融合的关键是思维观念的共识:互动和体验。

记者:受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巨大推动的影响,近几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发展突飞猛进,而且越发被重视,贵院在此专业教学上有什么创新及独特的地方?

骆平:学院以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为目标,坚持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向,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为育人方向。培养全媒体的新型人才是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本院鉴于此,在课程上新增了几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请专业水平强的业界人士授课;联系学生在新媒体传播机构进行实习,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和锻炼的平台;建立新媒体专业微信公众账号,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作业。另外还经常邀请新媒体业界人士给学生讲座,传达业界前沿动态等。

记者:您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什么?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什么创新举措?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骆平: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是传媒高校的责任。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突出“三个定位”:

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代艺术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影像叙事和专业技能,愈来愈趋向于视听综合。学院依托我校文学与艺术学等优势学科和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特色专业,旨在通过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独立从事视听产品创意与制作的专业技术型优质人才。

二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学院旨在培养面向各类媒体及相关辐射产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兼具哲学、文学、美学、传播学、外语等相关学科的良好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具有正确、高尚、前瞻的艺术思考观念,在数字化、网络化、移动互联的时代中造就能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随着数字传播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戏剧影视及新媒体艺术表现出巨大创造潜力,多维度立体化的新媒体环境成为传播影视文化的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不仅改变了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更推动着多元文化向前发展。为此,学院深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推进视听新媒体等相关领域前沿性、开拓性课题的开展。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记者:新媒体时代,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营销是新时代传媒人才的标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才观,依您看,这样的人才观能实现吗?

骆平:随着媒介融合与信息传播的深入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改革驱动、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的多重合力作用下,积聚了巨大的发展动能与潜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步入了“新视听与全媒体”时代,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目前,我国影视与传媒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面临着“错位、狭窄、趋同”的严峻问题。为适应视听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解决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学院以“影视制作和新媒体研究”为学院特色,以“跨界教育、定制人才”为办学思路,以培养新媒体时代视听产业创意、制作与运营的应用复合型和理论研究型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快打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引领、以增强全视听立体传播能力为导向的跨传播媒介、跨行业领域、跨专业学科的高等教育平台。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营销是新时代传媒人才的标准应该成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并且我们也正在为之努力着。

对于人才培养,我们学院强调四个定制:

重实践强理论的工作坊培养模式,定制影视制作与新媒体研究的高级人才。

学院实行影视制作与新媒体研究的高级人才“工作坊”培养模式,是通过创作基地、实验室和具体科研项目的带动,在导师组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跨学界与业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定制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式培养方案,定制高度契合全视听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跨院校联合培养与跨国境学术交流,定制具有国际化视野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您作为国家一级作家,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而文学与传媒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您认为这种联系是什么呢?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互影响和作用?

骆平:我们来看当代传媒的现状与发展,在任何传媒领域,可以说都离不开文学的参与。同时,传媒也影响着文学。文学已由纸质时代走入信息时代,现代传媒技术的出现,促使传媒和文学产生双重变奏,传媒对于文学不仅是外在的物质传输渠道,还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使文学与传媒组合成一个多维立体传媒系统。现代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一方面在影响着它们传播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学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产生影响。传播使得文学的形式、小说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记者:您是如何巧妙地把文学与传媒进行“联姻”并开展教研工作的?

骆平:我们对新媒体进行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学院与新媒体研究相关的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主持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新媒体视域下的宗教传播及其法治化研究》《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多项与新媒体研究紧密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文化部项目为依托,成立科研团队和专业兴趣小组,致力于探索和解释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新趋势、新现象和新问题,延伸和构建全新的理论及应用体系。

鉴于目前国内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学者所翻译的相关外文论著以及相关新理论数量少且更新慢的现状,学院正在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专门教材,并且根据生源专业情况和媒体形态变化形势,进行教材的及时更新和调整。

至于文学与传媒的联姻,我认为,不管哪种传媒形式,它的始、终端都离不开文学的参与。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整个世界,媒介改变了一切。无论在文明发展史上还是在文学发展史上,媒介的产生和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都是功不可没的。”广播、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的出现,曾一度冲击着文学的传播作用,但其实反而使文学更加活跃在其它艺术之中。与其它艺术形式联姻,才能更加体现文学的永恒魅力,众所周知,小到广告的配词,大到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剧本,这些都需要由文学来完成。由此可见,文学已经渗透于一切传媒艺术之中。当今各种传媒类为扩大其表现力,正在突破原有的界限,互相借鉴和吸取,形成了一种超媒介的趋势。比如,文学可以与电视广告联姻,与影视艺术联姻,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思考研究的。

作者:思涵

新媒体传播美学论文 篇3:

新闻英语翻译理论及翻译中的“雅”

摘要:本文对新闻文本尤其是新闻英语文本固有的语言特性、文本特点、类别和结构进行描述,对中西方现有的翻译理论体系和翻译标准进行阐述,罗列现有的对于新闻英语的研究的理论及其标准的定位,从中吸取已有的理论中的精华部分,从而结合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载体上的英语新闻及其中文翻译作品实例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来探讨如何在新闻英语翻译中除了应用传统的翻译理论之外,运用翻译美学和翻译传播学的理论,以达到“雅”的程度,给读者以精神层次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关键词:新闻英语 翻译美学 翻译传播学 翻译标准 “雅”

一、本课题的意义

进入了21世纪,全球步入了一个信息国际化的时代,新闻作为新闻媒体传播文化和信息的一种主要传播手段,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国内的媒介要想在信息传播的大战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对于国外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翻译则尤其势在必行。对于这些新闻的确切、全面的翻译和及时、迅速的发布,不仅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更便于国内的受众便捷地获取自身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快速地把握国际上时政局势。

同时,国内现有的对于新闻英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多基于新闻传播学和文体学、语言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却很少有运用到新近发展的翻译美学和新近衍生的翻译传播学的理论。而由于新闻文本本身尤其是英语新闻本身的特质,同时广大读者在对新闻英语的翻译作品除了要求确切的、快捷的信息,也有精神层次的需求和对美的享受的要求,因此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是迫切需要的。

二、 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

新闻英语由于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区别于广告英语、法律英语等其它功能英语,在中国的研究涉及普通语言学和文体学两个学科的理论,因此可以把它分为以传统修辞学和文艺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转换生成语法和形式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功能主义和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和以功能主义、话语/语篇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现如今的新闻英语文体的研究主要以后两者为主。

基于对新闻英语文体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现阶段对于新闻英语翻译的研究从媒介角度上看,主要集中在报刊新闻英语翻译的研究和广播电视新闻英语翻译的研究上。而随着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发展,对于网络新闻英语的研究也将不容忽视;从体裁上看,主要集中在英语新闻报道、英语新闻评论和特写的翻译研究上;从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对时事政治、经济金融、文艺娱乐、体育等新闻英语的不同类型的翻译上。

而这些新闻英语的研究的着重点多集中在对于新闻英语翻译中对于特色词汇、词组、句子等语法角度的把握,以及新闻学、传播学、文体学、修辞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斟酌。

在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美学”这一术语,此后美学渐渐演绎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在后来衍生出了翻译美学。

在19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就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并对其标准做出了充分的解释说明,对于后世翻译影响深远。

而我国另一著名翻译家傅雷结合其多年对于翻译的领悟和参透,也极力推崇翻译人员追求“神似”,在翻译实践中发现美并创造美。这也是对于“雅”的一种升华和深化。

19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从此“化境”这种在翻译时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的说法流传开来。

除“神似说”,“化境说”,在现当代,鲁迅的“信顺说”,郭沫若的“翻译创作论”,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论”,朱光潜的“翻译艺术论”,茅盾的“意境论”,焦菊隐的“整体论”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翻译理论的璀璨明珠。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信、达、雅”的标准在新闻英语翻译的运用中,前两条毫无异议被所有人所认可,但多数人基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特性,对于“雅”的应用极少给予肯定。

我国传统译论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显著的文论色彩和美学特征。而西方译论,学派林立,最具影响的学派有符号美学和接受美学理论。中西方译论各具特色,我国传统译论更倾向于从主观和感性方面去体验翻译过程,品评译作,而西方翻译美学则倾向于从客观和理性方面去思辨和分析翻译过程,品评译作。

而在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算新兴事物。奚永吉曾在1992年出版过一本《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翻译美学专著,他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

1995年,台湾出版了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中国译学的特殊意义,构建现代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

奚永吉的新作《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是我国第三部翻译美学专著,比起前两部来,又有很大的突破,作者不再简单地罗列评价一些文学翻译作品的美学因素,并不大量阐述美学理论,而是从比较美学的角度,立足于本国古今文论、诗论、曲论、画论中的美学原理,论述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而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的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他指出,“语言交际产生于社会场合,把它从这个场合中抽象出来,它就不可理解。相反,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环境中加以分析,其中包括话语参与者和语言的关系,话语参与者作为特定语言群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把信息源发者和信息接受者串连起来的方式。”他的新理论促进了一门新兴学科——“翻译传播学”的衍生。这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如同翻译语言学理论,翻译心理学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翻译符号学理论等一样,翻译传播学理论应隶属于翻译学这门大的综合性科学。同时,翻译传播学理论又借助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符号学、哲学、心理学以及数控论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以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

而在我国,对翻译传播学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尚未形成势头。吕俊在《外国语》1997年第二期发表了“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一文,在国内首次较完整地提出了翻译的传播学理论。他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无论口译、笔译、机器翻译,也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抑或是科技文体的翻译,它们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传播”。

三、新闻英语翻译的理论与方法

翻译美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关注审美,特别是在艺术和新闻中,按照他们的评判标准,通过多年的研究,研究者和翻译家们找到了最有效的处理新闻英语翻译中问题的方法。

新闻英语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语言,在审美性方面可以给读者愉悦的感受和准确的信息。对新闻英语而言,审美功能和信息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读者是审美的接受者:他们有特定的审美兴趣和审美经验,制造和欣赏新闻艺术,对美的概念、表达和形式有特定的理解。根据读者的需求,在新闻英语翻译中采用翻译美学理论是有必要的。

同时,新兴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因其与新闻英语紧密地联系,在新闻英语翻译中也极有价值。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雅”

在翻译中应用翻译美学和传播学理论时,问题在于如何使读者在新闻译文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并且使翻译的新闻文本显得雅。我们可以依据审美取向来加以判断,虽然译者和读者带着各自的审美取向和经验参与到翻译过程中。

标题翻译中的“雅”

新闻标题,根据Encarta 词典指报纸上印在版头或文章前的用以吸引人的文字,通常以加粗加大字体总结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新闻标题有特殊的语言特点,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和争论。当读者阅读任何形式的新闻时,第一个吸引他们眼球的是标题。标题总是试图用一个简短的,不完整的句子告诉读者全部的信息,因此标题是通向内容的捷径。除了信息功能之外,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标题还有宣传和总结整个新闻故事和美化报纸的作用。

新闻英语标题的雅表现在简洁、修辞、幽默、文学色彩和语气上。在翻译时要发现这些特性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理论加以翻译。

例1: Uncomfortable Secrets.

这条标题可以翻译为“慰安妇(心中)痛苦的秘密” 而不是 “随军妓女的秘密”以保护人物的感情和中日之间的关系。为了正确的语气效果,在翻译时有必要使用隐晦的修辞手法。

例2 After the Booms Years, Everything is Gloom.

此标题使用了押韵的修辞手法,在处理此类情况时,我们可以尽量将其译成对等形式的文本,因此,根据“boom”和“gloom”的语音特点,我们将此标题译为“繁荣过了, 尽是萧条” “了” 和 “条”字在汉语中也是非常押韵的。

引文翻译中的“雅”

媒体可能更强调面对读者的主观写作手段的应用,但牢固的、准确的、简洁的新闻写作基础还是十分重要的。

引文是任何成功故事的关键部分。它是对读者的邀请,而且必须与新闻本身相一致并清晰明了。美联社的Rene Cappon称引文为“通向巨大痛苦的缘由。为何没有神秘之处?因为根据引文,读者作出批判性的决定:是否应该继续?”(Rene Cappon, 1982:36)

正文翻译中的“雅”

除了对新闻英语的基本介绍之外,对新闻正文的写作的指导意见从某种形式来说从来没有获得大家的一致意见。和翻译标题和引文一样,对新闻正文的翻译也涉及对各种修辞手段的处理。

而且,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应该广泛采用传播学的翻译理论。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新闻正文显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美学特征。传播学理论主要关注听众和读者的不同以及他们不同的兴趣,因此译者应该针对不同的读者进行翻译。

通常情况下,政治、经济、科技类英语新闻重视简洁、简单,相应地,译者要关注的译文的简洁性、语气或幽默,而不是文学性。

例3It was a dramatic comeback for Clinton, who only two years ago was reeling from the conservative landslide in Congress and awkwardly insisted in that he was still politically relevant. (China Daily, Nov.7, 1996.)

这是一条政治新闻,可以译作:“就在两年前,克林顿在国会中保守派排山倒海般的胜利面前栽倒下来,并难为情地坚持说他自己仍然是政治上不可忽视的人物,此次他卷土重来,再显身手,极富戏剧性。”译文使用了暗喻“排山倒海般的胜利”使汉语文本非常雅。这段可作为政治新闻翻译的典范。

例4 The present day American society is disfigured by huge blemishes: entrenched poverty, persistent racial tension, the breakdown of the family and staggering budget deficits.

这篇正式的英语新闻的正文通过几个短的排比句显示了文学性,为了保持这种语言的美感,译文可以这样写: “当今美国社会污迹斑斑,丑陋不堪:贫困现象难以消除,种族对立由来已久,家庭关系支离破碎,预算赤字骇人听闻。”

在文化、体育和娱乐类新闻中,译文主要要符合其幽默的语言特点。

例5 The then young senator was struck by the powerful profile of his secretary of Asian descent, her thick black hair falling freely onto her shoulders, the intensity of her dark eyes.

这篇新闻可以归入特写一类。由于内容涉及细节描写,可以译为: “当时参议员还年轻,他被他的亚裔秘书出众的相貌迷倒,她长发披肩,乌亮飘逸,一双黑眸,顾盼生辉。” 由于使用了四字成语,读者可以感受到通过汉语译入语保留的英语原文的文学性。

根据上述译例,我们能够稍稍了解翻译不同类型英语新闻并运用翻译美学和传播学理论保持语言的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明瑶.论等值原则与新闻导语翻译[J].上海:上海科技翻译,2001.

[2]端木义万.精选版美英报刊阅读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3]端木义万.传媒英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0.

[4]周学艺.新闻媒体误译举隅[J].中国翻译,2000,(4)1.

[5]曾庆丰.实用电讯新闻翻译教程[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5 .

[6]李中行,张健.新闻英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

[7]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8.

[8]让·德利尔著,孙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9]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2.

[10]孟伟根.关于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构想[J].绍兴:绍兴文理学院报,2002,4.

[11]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12]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20.

[13]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90.

[1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

[15]张健.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J].中国翻译, 1997,42.

[16]Fawcett, Peter.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M]. Manchester: St. Jerome.1997, 90.

[17]Hartley, J. Understanding News [M]. Methuen, London, 1982, 52.

[18]Merrill, Lee and Edward Jay Friedlander. Modern Mass Media [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90, 52.

[1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3.

[20]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FLEP.1993, 124.

[21]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7.

作者:陈 曜

上一篇:人性化产科护理论文下一篇:资源型企业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