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环境,许多社会公众关注的事件或问题最先由网络舆论引发,接下来才是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换句话说,在新媒体时代,舆论也可以成为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其强大的舆论关注度成为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力量,传媒的新闻生产及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而面临新的挑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学论文 篇1:

新媒体影像传播过程中的审核把关

摘 要 新媒体影像传播给我们的信息传播带来了质的飞跃,但不良的内容也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媒体对新媒体影像传播守土有责,应当承担第一责任,必须把好新媒体影像的审稿关。新媒体影像传播在审稿能力、审稿速度、审稿机制等方面给媒体审稿工作构成严峻挑战。文章以海峡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旗下“Hi海视频”公众号为例,探讨媒体如何从人员素质、审稿流程、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审稿工作。

关键词 新媒体;影像;审稿;互联网;舆情管理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影像传播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包含了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图片分享、视频分享、在线直播等层出不穷的传播形态。影像技术和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步入了以在线实时“读图”“看视频”“可移动”“可交流”为特征的影像传播时代。新媒体影像传播正在悄然塑造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它的传播效率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但其中也不乏泥沙俱下的情况,特别是对错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危害[1]。如今新闻图片和视频即拍即传即时发布已相当普及,但如何把好这类稿件的审稿关,很多媒体对此的重视度和把关力度还相对薄弱,有必要深入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与

对策。

1 新媒体影像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影像传播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在Web2.0时代,信息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影像传播的把关日益困难,尤其是网络上大量传播的视频,对其信源难以甄别。2018年5月,笔者在值班时遇到这样一则视频来稿,内容是福清市西山文武学校内,举行了一场“反恐演练”。画面里一名男子手持凶器劫持一名学生,四周学生四散奔逃,气氛十分紧张,后特警赶到将其制服。整个内容看似正常一则社会新闻,但在审稿阶段时,笔者发现虽然这则演练视频画面十分逼真,但部分内容有可能被歪曲转载,形成虚假信息传播造成社会恐慌,因此将其做了撤稿处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淫色暴力影像的泛滥、影像造假煽情之风的流行、影像歧视与影像偷拍的普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2]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新媒体影像传播的监管必须得到加强。公信力是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媒体作为第一道关口,应积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正面引导,才能维持自身的公信力。“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传媒业的变革和竞争,金融危机等外部经济、社会困境加速了这一进程。只有积极拥抱新的传播模式,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媒体责任包括如下要素: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坚持积极和谐健康的舆论导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三是要坚持客观、真实、公正原则,恪守媒体道德底线,杜绝虚假信息传播。媒体要履行好这些责任,首要任务是抓好编辑审稿环节,下文将展开分析。

2 新媒体影像传播给审稿带来的挑战

1)审稿要求与审稿能力的不对称。新媒体影像的内容审查不同于传统媒体,审查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首先,对影像的审查更为全面,新媒体影像的编辑既要审查影像是否合规,还要审查其商业价值。合规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政治影响、是否涉及色情暴恐、是否存在版权纠纷等。对商业价值的审查主要看是否影响用户体验和价值变现。其次,对影像的审查更为繁琐,新媒体影像的编辑既要审查影像本身,还要审查用户的头像、签名、昵称、标签、评论、弹幕、站内信等用户可以自行输入的内容。这项工作如此复杂,以至于编辑必须是全能型人才,否则难以保证审稿的效率和社会影响。但是,受制于自身知识结构和业务经验的有限性,新媒体编辑很难做到精通上述所有领域,他们在判断影像的合规性和商业价值时容易陷于懵懂状态。值得借鉴的是,海峡都市报社主办的“Hi海视频”公众号自运营起,就严格按照报纸的审稿流程操作,实行由记者编辑、部门主任、总编辑的三审制,通过层层把关规避风险、把控导向,取得了良好效果。

2)外部市场压力与内部审稿流程的矛盾。影像是新媒体的新兴战场,将来可能成为主要战场,新媒体在影像制作和发布方面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至少需要保证具备基本的盈利能力。市场压力逐步传导到编辑环节后,对审稿的核心要求就是“快”,但是“快”必然和内部审稿流程所固有的“慢”节奏相矛盾。一方面,新媒体一味追求“快”的话,所发布的影像就很可能会鱼龙混杂,产生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如果新媒体不能及时跟上舆论热点的话又会影响商业利益。如何在市场压力的“快”与审稿流程的“慢”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是考验新媒体从业者的一个重大课题。“Hi海视频”公众号采取报网互动的方式,即从报纸稿件中选取合适做视频新闻的内容,在报纸文章后附上二维码,引导读者扫码阅读视频新闻,实现了不同介质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获得了报网阅读人群的双增长,值得参考。

3)编辑的业务本位倾向与媒体责任要求的冲突。编辑天然具有业务本位倾向,往往更看重作品的社会影响力等显性业绩。这种业务本位倾向具有一定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增强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编辑的内在潜能。但是,媒体责任的基本要求是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这种业务本位倾向暗含了与媒体责任的冲突,许多编辑事故都源于此。新媒体影像编辑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因为要吸引人们的关注,简单暴力的方式就是“标题党”,或者发布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但这样的做法不但对编辑个人来说可能招致处罚,而且从长远来看对媒体的品牌公信力也是极为有害的。例如,2018年5月,“Hi海视频”编辑在处理一条三名保安救助山区被困妇女时,一开始起了一个“那天,深山里,三男一女发生了这样的事”的标题,试图用这种暧昧的标题吸引点击率。在审稿阶段时,被当班领导严肃批评。

3 加强新媒体影像审稿工作的思路探析

1)新媒体应当提高编辑审稿能力。编辑是审稿的主体,提高编辑审稿能力是加强审稿工作的基础环节。首先,新媒体应当完善奖惩机制来倒逼编辑加强责任心,提高审稿能力。其次,新媒体应当充分发挥业务培训的作用,围绕政治合規问题、影像审查标准等专题开展业务培训。再次,新媒体影像编辑守土有责,应该“从保持庄严的距离、质疑的精神、严格的自律等方面加强媒介素养”[4]。一是要树立明确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树立法治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准确把握、严格遵守。

2)新媒体应当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稿流程。产业化是新媒体的潮流,新媒体也有权利追求盈利。但是,新媒体同时又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对影像的发布不能完全屈从于市场压力,而是应当积极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地平衡这种压力。为此,一是要推广落实“三审制”。比如海峡都市报社运营的“Hi海视频”公众号的做法是网媒和报纸一样实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同时尽量提高审稿速度。这样既保证了市场竞争力,又防范了不良后果。二是要落实行业法规标准,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审读工作。新媒体应当制定完善审稿制度,以责任为中心强化审稿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三是新媒体的领导要加强重视和参与,这是强化审稿业务的不竭动力。

3)新媒体应当积极运用技术手段辅助审稿。影像传播的审查对编辑时间成本的耗费非常之大,这是造成新媒体对影像审稿能力不强的一个内在原因。完全依靠人工审查海量的影像信息是不切实际的。当前影像内容审查方面的科技已经比较发达,机器审核可以作为人工审核的前置程序,为编辑节省大量的审稿时间。新媒体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辅助审稿,将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相结合。对于常规问题的审核,例如鉴黄、鉴定暴力等完全可以使用自动化实现。人工审核可以集中用于涉政视频、在线直播和对商业价值的判断之上。

总之,新媒体应当看到影像传播所具有的复杂社会影响,认识到现有审稿机制的缺陷和审稿能力的不足,重视和加强影像的审稿问题。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应用技术的效果最终是由使用者决定的,其责任也应当由使用者来承担。新媒体影像传播已成燎原之势,新媒体作为这一趋势的主要推手和获利者,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主体责任。

参考文献

[1]孔伟,许子曰.新媒体影像话语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5(10):168-169.

[2]周建青.伦理学视野下新媒体影像传播的社会伦理问题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70-75.

[3]吴清雄.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重构[J].新闻战线,2012(10):13-16.

[4]姚治兰.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J].新闻界,2008(6):88-89.

作者:包华

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学论文 篇2:

网络舆论与现实互构关系的哲理思考

摘 要: 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环境,许多社会公众关注的事件或问题最先由网络舆论引发,接下来才是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换句话说,在新媒体时代,舆论也可以成为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其强大的舆论关注度成为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力量,传媒的新闻生产及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而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哲理角度对网络舆论与现实的互构关系进行解读,分析两者相伴而生、相互交织的关系,以期对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网络舆论 现实 互构关系 哲理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世界是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它在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也就是说,物质世界是可以被主观所认知的存在。新闻事实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如果从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流程来看,先有新闻,后有舆论。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传播范围的扩大,这一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正在被打破,很多新闻报道是先从网络舆论引发,进而成为争相报道的对象的。如2019年9月9日,昆明理工大學学生李心草与朋友聚会醉酒后溺水身亡,她的母亲因对其死因有诸多疑虑而又无从得知,于10月12日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题为《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的微博长文,希望通过舆论关注,促进事件真相的查明。其母在微博上的发帖控诉,引发了媒体对李心草死亡真相的追问以及对案件调查进展的关注。人民网、澎湃新闻、《新京报》等主流媒体针对案件最新进展及时跟进报道,使得事件热度持续走高。李心草溺亡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公众关注和媒体报道,与李心草母亲的微博发文有关,可以说,网络舆论的作用在此事件中得到充分体现,微博不仅激发了网民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也使其本身成为媒体报道重要的信息来源。网络舆论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网民关注的热点事件,也有网民广泛监督的公共权力事件,更有公众负面情绪的显性表达及放大,使得新闻信息的来源丰富多样。

一、网络舆论与现实互构关系的哲理解读

(一)网络舆论建构的“拟态环境”符合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舆论是对客观事实表达的观点与看法。先有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然后才有一定意识倾向的舆论。“如果没有事件,就没有什么可说的”。然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新闻离不开客观事实,但又不同于客观事实而具有意识现象的特征。在网络上,网民就一些事实进行大量的评论、回复和转载,网络舆论构成了对这些事实的“再现”,由于关注度高,这些真实的“再现”会成为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使其最终成为热点新闻事件。从信息的生产流程上看,客观事实是存在的,舆论反映了客观事实,而这种“再现”又不是对客观世界“镜子”式的反映,因为舆论是有倾向性的,是将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并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是一种“拟态环境”。这就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构成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这是现代媒介社会中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物质世界,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主观世界,人们的兴趣与追求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媒介而发生变化,成为决定人们态度、认知和行为的主要环境。

(二)新闻媒体的双重角色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同时兼具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角色,既要从受众角度出发随时关注网络舆情热点,又要从传播者角度出发研判舆论走向,起到信息的“把关人”作用。只有通过自身双重角色的新闻实践与认识活动,关注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中的舆论热点,了解受众最关注的话题,深入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取得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形成独一无二的新闻报道后,进而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形成社会普遍共识的作用。这体现了新闻从业人员作为网络受众的一员,其实践活动是新闻认知和舆论引导的基础,对新闻传播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且顺应了当前媒体发展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主流地位。

(三)网络舆论推动新闻报道的发展符合事物发展连续性的原理 在辩证否定观中,事物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换句话说,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维持事物存在,否定因素促使事物灭亡。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发展与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发展,甚至反转是一个系列过程,新闻媒体的报道虽然是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但不一定是客观现实的全部,有时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也许是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横断面。网络舆论则体现了受众较为关注的焦点部分或重点内容,反映出网民对新闻事件报道中的某一个薄弱环节而产生的疑惑,这样一来,倒追媒体必须做出全面的了解与报道,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新闻事实反转经常出现的原因。因此,网络舆论在推动新闻报道事态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继承和否定的积极作用。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也没有对事实真相的揭露。

二、网络舆论与现实的互构关系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启示

(一)遵循新闻在先,舆论在后的新闻传播原则网络舆论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生产的流程,更新了新闻传播的理念与方法,但是网络舆论带来的许多新的问题正如《草根媒体》一书中所言:“科技给我们一个新世界,在这世界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起来很可靠的网页。只要有计算机或手机,谁都能在网络上发言,只要对 photoshop 或其他的影像处理软件有基本了解,谁都可以扭曲事实,这些特征甚至让影片也难以信赖。”可见,网络舆论由于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和把关机制的弱化,带来的最大弊病就是关于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而真实性是新闻传播实践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遵循新闻在先、舆论在后的新闻传播原则。舆论与新闻虽然不能截然分开,但是从伦理学角度而言,却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做好“把关人”,及时、公开、透明地在第一时间报道官方信息,抓住舆论的“黄金四小时”,不要让网络谣言滋生,给不良的网络舆论可乘之机,失去在新闻报道上的主动权,而影响了新闻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判断,产生不良后果。换句话说,还是要按照传统的信息生产流程,先有新闻报道进而引发舆论关注,不能背道而驰。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法原理的第一个前提。前文已论述过,舆论更多的是情绪的表达而非事实真相的“再现”,因此,舆论在哲学价值关系上来说次于事实。但是,舆论与事实的价值并不矛盾,而是具有内在统一性,这个统一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媒体主观能动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

(二)适当运用网络舆论进行“议程设置”引导舆论引导一直是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体的主要工作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发挥引导作用,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平台和舆论阵地的主战场。政府逐渐意识到新媒体在舆论监督和引导上的重要性,新闻媒体应重视并利用新媒体进行“议程设置”的舆论引导。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这是此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涉及的新领域,是在新时期习近平新闻思想的突出亮点。

早在1998年,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就首次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一个是以党报、国家电视台、通讯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我国互联网兴起之初,由于普及和发展的速度较慢,没有引起政府和传统媒体的足够重视。如今,随着政府的政务微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新媒体的出现,两个舆论场出现彼此交叉、融合的趋势。只有主流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在某些社会事件、热点话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双管齐下、互为补充,才能使新闻事实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得到保证。例如近年来,一些违反党规党纪、贪污腐败的公权人物因某一不当言论或行为引发了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调查后将其绳之以法;又如很多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也是最先由網络舆论引发的。新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发布也愈加及时,逐渐成为反映新闻事实的第一信源。政府一方面及时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热点;另一方面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拓宽言论渠道,加大信息公开的程度,通过这些手段有效地实施舆论的“议程设置”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 习近平.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4] 赵子忠.媒体融合与两个舆论场[N].北京:光明日报,2014-11-08.

基金项目: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校人文课堂文本教学范式的构建实践——以〈传播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例》 (项目编号:GH-18174)

作 者: 王欣,硕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作者:王欣

新媒体影像传播伦理学论文 篇3:

自媒体环境下网民伦理缺失及其行为规范的重新建构

摘 要 自媒体具有草根性、个体化、门槛低、没遮拦、传播快等特点,使人们在舆论监督和民意反映问题上难以把握。生活中一些子虚乌有、胡编乱造的信息,广泛流布于互联网与手机等信息平台上,以致迷惑人心,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酿成社会恐慌。文章对自媒体的发展现状、社会危害及其原因进行透析,探讨在自媒体环境中如何对网民行为规范进行重构。

关键词 自媒体;伦理缺失;行为规范

自媒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满足了人们情感互动的心理。自媒体因其草根性、个体化、门槛低、没遮拦、传播快等特点,诸多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传于各种自媒体信息轨道上,不乏一些胡编乱造的谣言、复杂多样的谎话、污言秽语的谩骂,往往造成迷惑大众、扰乱社会秩序、妨碍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笔者认为,自媒体时代人们伦理缺失已成为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重新构建其行为规范和媒介公信力刻不容缓。

1 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就已经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其中对自媒体的定义有详细描述,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当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自媒体包括: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等,但不仅限于此。一般认为,“自媒體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突破了传统的点与面间的传播模式,转化为点与点间的对等的传播形式”[2]。实现了从单点到多点、从单传到互动、从机构到个人全面过渡。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教授曾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全民DIY”。所谓的DIY就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放在自媒体语境中,DIY就是不受任何专业条件限制,自己生产表达自我的个性化新闻产品或是传播信息。自媒体极大丰富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为信息传播模式带来了重大地变革,受众角色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传播模式里的信息接受者角色,形成了信息接受者和信息传播者“一身两职”的身份。但现实社会中,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自由度大大增加,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伦理问题日渐

凸显。

2 伦理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2.1 色情暴力猖狂

基于微博、社交网站、微信朋友圈等视频分享的流行,自媒体已成为艳照、自拍等色情视频和照片的主要传播渠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简单的特点,通过微信、微博、网盘等微领域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这种病毒式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往往无法有效控制。色情传播的隐蔽性之强、影响之恶劣,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诱发他们犯罪。

自媒体暴力视频通过声像结合的符号系统,运用语言、音响、图文、影像等方式来渲染展示暴力行为,对人的感觉造成全方位的冲击。电子游戏通过青少年参与的方式实施暴力行为。另外,自媒体还存在虚拟的人身攻击、人肉搜索、揭露隐私等暴力行为。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标题渲染血腥,耸人听闻,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造成观者生理和心理的直接冲击,间接腐蚀了社会道德标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2.2 垃圾信息泛滥

自媒体传播的自主性导致大量的信息失真和情绪化,随着微博、微信等用户人数的日渐增多,其传播的碎片化和随意化特点也就越来越明显。目前,垃圾信息呈现出泛滥趋势,如办假证、卖枪支、电信诈骗等具有违法犯罪内容的信息;如推销新产品或服务,未经接受者同意而发布具有广告性质的信息;如某人为报复某人恶意进行短信骚扰等性质的信息。自媒体上的垃圾信息满天飞,扰人坑人,令人深恶痛绝,也严重危害了网络文化环境。

2.3 虚假谣言肆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曾说“非专业人员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会使信息质量也良莠不齐”[3]。现在的网络由之前的精英化网络变为草根化网络,网络中的谣言司空见惯,自媒体也不例外。谣言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一些最能刺激草根的信息。2015年根据网友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人民网与360新闻梳理出了“2015年度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假新闻”,其中微博假新闻就占了4条。由此可见,自媒体造假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网民对虚假信息的防范性不强、警惕性不高、审核性不够,不经意间扮演着“谣言推手”的角色,任由其存在、流布与发酵。网民的话语权和话语空间在自媒体时代得到扩大,不乏极少数恶意造谣惑众者。如“名人‘被去世’”的各种版本、“驾考新增科目五”“某地发生多起抢小孩事件”等谣言的传播和扩散,都源于普通民众对事件本身的真实性缺少甄别分析和科学考究而导致的集体恐慌。

2.4 谩骂讽刺漫天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巨变时期,各种价值观并存,各种思想混杂。自媒体使得言论变得更加偏激,人们于一些论坛、贴吧、社区、弹幕、微博等随处可见牢骚、讽刺、谩骂、诅咒、围观。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人身攻击,是由于自媒体同样具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使不少人对网络世界产生了曲解。人们往往认为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谁看不见谁,谁也管不了谁,可以随意表达见解、吐露心声、肆意妄为、发泄情感,有不少网民以自媒体为屏障,怀着某种报复心理对他人进行谩骂和侮辱。

3 伦理缺失的原因

3.1 主体认知偏差错位

心理学角度上认为,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始终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人的内心和谐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各种心理过程协调一致的结果。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都会对人的认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认知主体与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主体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网民的自媒体行为也必然受社会环境和感情因素的影响。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随即显现。如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贫富差距的扩大等问题,都会引发人们主体认知和价值观变化。自媒体充当了人们发泄情感的平台和域场。

3.2 伦理规范意识淡漠

所谓的伦理规范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应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社会学理论家涂尔干认为,“一方面是社会陷入‘道德真空状态’,导致‘社会的缺席’;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成员变成了‘非社会存在’,其‘个体意识’失去了内在的限制和约束,也陷入了规范缺席状态。[4]”这种观点对于我们解释自媒体行为失范仍有借鉴意义。自媒体无疑使人们生活和活动得以延伸。不同年龄、身份、职业、民族和地区以及不同价值观的人群在自媒体网络场域中活动时,较之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和碰撞,往往显得更为冷漠和无情,更加缺少应有的规范意识。

3.3 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自控能力不足也就是自律松懈,自媒体为各种价值观的存在提供了场所,同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又都可以借助这一公共信息平台进行传播和交流,而且超越地域空间界限的阻碍和意识形态的强力管制,来进行交流、撞击和对话。

自媒体使用主体对于自身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网民,在进行自媒体活动时会比较容易放松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省察和严格约制,并且对任何的“控制”都会表示出极度的反感和抵触的情绪,认为那样会“干预”和“限制”其网络自由。这种自控能力的不足,有时候表现为自律的放松,有时候则表现为极度的行为放纵。

3.4 特定心理动机驱使

某种特定心理动机的驱使也会对人们自媒体网络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有的人为了金钱和名利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色情、诈骗、恶意破坏等非法活动。也有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凭借非法手段侵入他人私密地域,来获取猎奇的心理快感。有些人则出于释放紧张情绪的需要,来宣泄自己,给整个自媒体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文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还有人只是一味地趋同和模仿他人,在特定的自媒体网络环境当中,他人的言行舉止也会影响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选择,这种“破窗户原理”,带来的奇怪现象也进一步模糊着人们的是非界限。恶意反叛的心理动机也会使人做出欠考虑欠妥当的行为,有的人在现实世界里被压抑久了,从而寻求虚拟世界里的“超脱”和“刺激”,进行恶意反叛。

4 重建行为规范的建议

4.1 自媒体使用主体方面

4.1.1 纠正认识偏差,强化伦理规范意识

自媒体使用者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深思,从意识深处有所变化,只有纠正自己长期以来在思想上的认知偏差,不断加强自身伦理规范的意识,改变平常冷漠与无情的心态,抱着一种谦虚、诚信、负责的态度面对媒体面对社会时,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在符合社会伦理标准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实现自媒体真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各类价值观不同的人群在此平台上尽情享受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的乐趣。

4.1.2 提高文化修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从文化修养方面着手,自身“内功”提升的同时还要通过科学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利用内心理性和道德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坚决抵制网络时代的不良信息和垃圾污染,要加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谣言。面对海量而琐碎的信息,需要理智和清醒、思考和判断,切忌冲动和偏激、轻信与盲从。学会坚守法律边界,保持道德底线,营造正本清源的自媒体环境,珍惜自媒体言语自由权利。

4.2 学校、政府和社会方面

4.2.1 学校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和正确引导

各级学校应将网民教育和媒介教育相关知识纳入课程体系考核中,尤其倡导新媒介和自媒体教育。通过开设各年龄段的媒介素养选修课,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评估能力。加强媒介道德素质教育和宣传,让当代儿童、青年乃至中年合理使用媒介,理性表达,健康生活。“西方国家早已认识到网络道德教育对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性。如美国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5]”实践证明,对网民媒介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4.2.2 政府完善相关机制,强化监管力度

政府在呼吁人们养成规范的自媒体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机制,强化监管力度。一是建立相应的纠错机制,加强自媒体的“自净能力”和“他净能力”。应当充分发挥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对自媒体中伦理缺失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并予以澄清。二是设立监管部门,产生一套科学的奖罚机制,对自媒体进行直接监管时,对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给予相应奖励和表扬。借助自媒体“裂变式反应”,让传播主体在无意识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导向和言语习惯;相反对于违规者也要进行关闭网络使用权、屏蔽信息、罚款等处理,使其引以为戒,努力营造良好的自媒体网络环境,形成良性的长效监督机制。

4.3 法律方面

4.3.1 增强法律惩戒力度,规范传播行为

“目前,我国网络行业的立法相当一部分是由信息产业部制定并通过的信息产业部身兼网络的运营者和管理者二职在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的过程中缺少有力的监督,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制定专门性的规章对违规网站进行处罚[6]。笔者建议,有必要适当加强法律惩戒力度以规范自媒体传播行为。借助法律手段对那些行为过当、非理性之举、甚至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予以惩戒是整治现时自媒体网络混乱状况的有力措施之一。还可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推行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迫使自媒体使用主体传播行为规范

可行。

4.3.2 完善网络法制建设,进行有序规制

自媒体由于具有分散、无国界的特点,这就需要在立法时遵循一定的网络规律,不妨充分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早在1992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就提出了《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也可通过专门机构制定简明的道德戒律,指明道德是非。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CEI)制定了著名的‘计算机伦理十戒’;还有不少建立网络系统的公司、学校与政府机构在明确网络伦理准则的前提下,才会为员工与学生提供网络使用权。”[7]只有不断完善网络立法,用法律引导自媒体网络自律和制度监管,才能积极推动自媒体的良性运行。

5 结束语

总之,当前自媒体环境下网民伦理缺失与行为失范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也严重损害了自媒体自身形象,自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适应媒体发展的规律,迎合新时期社会潮流和趋势,重新构建其行为规范准则,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发挥出自媒体真正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Chris Wllis,Shayne Bownan,We Media,The Media Center,2003(7).

[2]罗斌.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研究[J].新闻世界,2009(2):85.

[3]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6,91-92.

[5]张世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及对策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3):69-72.

[6]周丽.网络名誉权的立法建议及现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4):31-34.

[7]商晓帆.关于网络伦理问题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5(3):12-14.

作者:梁森

上一篇: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论文下一篇:机动车辆保险风险防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