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也应随之完成从传统的技术使用者、观望者、实践者、一元评价者向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者、执行者、研究者、多元评价者的转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注重师生沟通渠道转为多元化;了解影响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因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1:

信息化条件下党性教育创新研究

[摘 要]研究和把握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有助于深刻把握当前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进一步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干部党性教育工作,既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基本规律,又要加强统筹规划,健全党性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党性教育优质资源,特别是要借“互联网+”东风,通过新媒体、新手段来创新党性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党性教育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党性教育;干部培训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干部,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也为党性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党性教育变革和创新,创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常态化的党性教育体系,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党性教育环境,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信息化时代给党性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使用信息技术后,可以极大提高生产生活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研究和把握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有助于深刻把握当前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进一步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信息化深刻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种种数据表明,我国已经快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人类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速度。各类媒体面向大众直观感性的信息傳播使得每个个人的信息接收系统处于即时接受状态,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虚拟的网络环境得以形成,并以令人眩目的速度迅速地改变着当今人们的生活、交往行为,特别是学习方式和习惯。

1.互动式学习成为主流。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络己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交换除了社会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外,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加上信息化具有的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非群体化等属性,使得人类的交往方式具有了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与开放性等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学习,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兴趣点,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探究、互动式学习,也有利于师生交流和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在课前网络平台交流中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通过交流分享,发展学习者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通过相应关联机制、订阅机制及推送机制,电子书包作用于云端将有效支持课堂互动学习、小组协同探究学习及个人按需学习,适用于各类学习情境。

2.自主式学习成为常态。

信息化时代使信息传播突破了地理空间和传统传播手段的限制,网络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人们在任何一个网络的终端都可以自主地、随心所欲地发布和浏览信息,使得全球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知识和观念信息迅速传播,人类近30年来拥有的信息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历史积累,各种信息包括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人生看法等都在网络中不断地相互交织交锋。信息时代所构建的学习化社会,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了“按需所求,量体裁衣”式的学习计划,并且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在信息化时代,自主式学习将成为常态。自主式、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可以自主组织学习网络地图,以找到志趣相投的学习伙伴,来共享社会人际网络和认知网络。

3.移动式学习备受欢迎。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悄然而生,这就是移动式学习。移动式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不仅仅是使用便携设备的学习,也强调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学习;移动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学习方式,也与其他的学习方式混合;移动学习不仅仅是向小屏幕输送或呈现内容,也关注对于学习发生的促进。在信息化时代,移动学习备受欢迎,它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还可以了解到学习内容的使用记录、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联的内容、对当前学习的评估记录、对学习内容的编辑更新记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方法策略和学习活动。而且,移动学习可以适用范围广,各类会使用移动电子设备的学习人群都可以轻松掌握学习技术和方法。

(二)信息化为党性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党性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传统的党性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在党性教育的内容、方式上,还是在途径、效果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党性教育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开拓新的领域。

1.为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

在传统的党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理论储备主要来源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传统媒介为人们提供的信息资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同时,传统媒介在编辑、印刷、出版、发行等环节的程序较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故而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信息化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数量多来源广的特点,使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就可以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从事党性教育的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网上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

2.为党性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传统的党性教育采用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就可以完成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比较单调,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信息化条件下,党性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党性教育课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充分把学员的眼、耳、手、脑同时调动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信息化时代,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灵活选择和安排学习方式,如个别化主动式学习、结构化发现式学习等。学员可以利用像QQ、飞信、微信或定制的学员综合管理平台等软件建立聊天群,与老师和学员互动。

3.延展了党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以往的党性教育囿于时空,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时间上的同步性使受众面大受限制。如开会必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在场,广播电视必须准时到点收看,报刊杂志也要留心订阅保存。信息化时代下,利用互联网则可以不受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公开性、共享性,使信息传播覆盖面变广,扩展了党性教育的影响和范围,突破了传统党性教育空间的局限性,使党性教育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更长的时间内开展。另一方面也使受教育者不受地域和工作时间的限制,接受党性教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信息以及党性教育的课程一旦通过网络发布,学员则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查阅,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全天候的开放教育空间。如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安排学习,学习时长和学习次数也可灵活掌握,使受教育者自己能够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三)党性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加快网络培训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国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的互联互通。最近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党性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也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党性教育信息化建设。

1.党性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几乎被所有人接受和使用,它的作用覆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所有领域以及众多的家庭。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党性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不仅是表现在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在干部教育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革新上。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干部党性教育的时空界限,大大提高了干部学习的能动性,极大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所以,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党性教育,无疑是未来党性教育的必然趋势。

2.党性教育信息化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成为当前各级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要的任务。党性教育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途径,充分运用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引导其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党性教育,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党性教育网络建设,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的必然要求。

3.党性教育信息化是落实“开门开放办学”理念的有效举措。

开门开放办学是整合利用党性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是激发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在抓好实体培训机构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时把党性教育的培训课程、教材、案例等学习资源上网入库,实现优质资源互通互享,尤其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党性教育信息化平台,增强平台宣传、学习、互动、管理、服务功能,让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吸取力量、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是实施开门开放搞党性教育的有效举措。

二、信息化条件下党性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党性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性教育培训机构也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受各种条件制约和影响,党性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与信息化时代党性教育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对党性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010—2020 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明确要求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网络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干部网络培训管理,更好地满足干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整合现有网络培训资源,建立开放、兼容、共享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但部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对干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口耳相传的传统阶段,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校园信息化建设长期处于无总体规划、无专门人员、无专项经费状态,信息化发展跟不上形势变化。有的则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只是配备计算机和校园网,认为搞好了硬件建设就是先进的信息化,很少考虑信息资源的应用和发展,从而从客观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党性教育的信息化硬件设备不齐全

校院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地市级甚至是县级党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高,建立了门户网站、高速校园网和数字化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但从总体看,校院信息化建设尚存在层次低、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经费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齐全。而且,根据摩尔定律,信息产品每一年半时间性能提高一倍,而且价格降低一半。随着 IT 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硬件投资的应用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时间,所以若不能在建立硬件设施后立即充分应用,将会造成巨大浪费。有的干部教育机构对课程资源利用并不好,一些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随着时间推移而被淘汰,浪费比较严重。

(三)信息技术在党性教育运用上存在乱相

不少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大都是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中老年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强,也严重制约了校院信息化建设,使得一些效果很好的教育、教学软件不能在干部培训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同时,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党性教育的理解过于浅显,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方式,出现了较为极端的现象。一种是把传统的板书转变为简单的课件演示,把大量的文字内容放入多媒体课件,面授变成了念课件。这种教学方式反而降低了课堂授课效果,教师已经部分丧失了应有的功用,信息技术只起到了装裱作用。另一种则是把信息化教学当成了个人才艺的另类展示平台,使用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背景布局力求标新立异,照片、图片、艺术字、动画特效、音乐等素材以各种形式在课件中出现。有些课件在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影响下,甚至变成了纪录片,教师的职责由课堂讲授者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员,忽略了教学中主与次、本与末的关系。

(四)存在与传统党性教育手段融合对接问题

信息化时代对党性教育带来了机遇,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党性教育创新,成了党性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信息化与传统党性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认为传统教育方式已与时代接轨,因此要抛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如说讲授式、研讨式等;有的认为要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就要大力加强信息化教育的比例,减少传统教育方式的比例等。实际上,信息化对党性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完善与提高,而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取代。

三、信息化条件下党性教育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干部党性教育工作,既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基本规律,又要加强统筹规划,健全党性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党性教育优质资源,特别是要借“互联网+”东风,通过新媒体、新手段来创新党性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党性教育效果。

(一)积极探索和推进“互联网+”党性教育模式,搭建党性教育的新平台

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其主要内涵是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党性教育模式必将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下大放异彩。“互联网+”党性教育模式,正好可以充分整合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搭建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包括建立网上干部学院、开发手机客户端、微理论、微课堂等方式,开展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培训,帮助学员们多渠道、多方式、多平台学习培训,满足学员们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的与时俱进。比如,近年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互联网上开通“在线学习”虚拟学习平台,向全体学员提供网上学习课程及管理服务,网站由课程中心、个人中心、交流平台、管理平台、参考资料等模块组成,在網上实现教、学、管等各种功能,较好解决了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机会相对少、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当然,“互联网+”党性教育并非排斥传统党性教育方式,运用“互联网+”党性教育培训,仍然要充分借鉴传统党性教育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二)学习掌握信息化方面的最新技术,努力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党性教育全过程

党性教育的内容既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党风党纪党规教育,又要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相结合。这些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无法一一呈现在学员面前。因此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及智能终端、微型终端等多种形式,不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再现真实世界的物体、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学员提供生动、逼真、感性的虚拟学习材料。比如,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重要历史场景,特别是一些红色记忆,增强学员在感官上受到的冲击力。同时,要运用云计算等手段,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生成分层、分类、分批、分期的党性教育培训计划,优化干部参加党性教育和培训机制。要用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的档案、统计报表进行科学管理和职能分析,及时评估、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并对干部党性教育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为增强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和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决策上的辅助与支撑。比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线学习”虚拟学习平台中的“课程中心”模块,按照干部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制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学员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个人中心”模块则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干部的学习、进度管理和查询,实现了教育培训管理考核的创新。“交流平台”为学员们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间,学员可以交流各门课程的学习心得。“参考资料”平台为干部提供学习的相关资料。同时,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还建立学员信息数据库系统,对每个学员的调学情况、班次类型、学员来源、学员层次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学院开展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充分整合全国范围内党性教育方面的优质资源,为信息化条件下党性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全国范围内党性教育优质资源越来越丰富,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以及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等其他红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在党性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其党性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获得广学员认可,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建议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对各级各类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对其办学经验进行提炼,然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平台进行推介,包括定期推荐党性教育优秀师资、优秀培训案例等,充分发挥它们在党性教育培训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把全国范围内有积极影响的做法进行梳理和归类,进一步丰富党性教育的载体,使党性教育变单色为多彩,变平面为立体,变封闭为开放。

(四)坚持规划先行,相关组织要研究制定推进干部党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党性教育和信息化建设两者与生俱来的特点,决定了党性教育信息化建设必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中央已经制定并在各地实施《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其中也涉及党性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党性教育信息化工作缺乏统筹。建議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各级组织部、党校、干部院校、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尽早就干部党性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5年规划或相关指导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干部党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人才及经费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的要求,真正使党性教育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更加切合时代发展需要,更加切合干部成长需要。

(五)大力培养既懂党性教育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党性教育培训信息化工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既要懂得干部党性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又要具备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能紧跟信息化时代脚步,不断学习更新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始终站在信息化技术的最前沿。这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通过组织力量引进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也要积极引导市场成长,吸引更多教研团队、师资力量、企业团体加入数字党性培训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尤其要形成联动机制,积极整合硬件资源、信息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不断壮大党性教育信息化建设队伍。

(六)对干部党性教育信息化“建、管、用”各个环节进行制度规范

党性教育信息化建设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等方方面面,如果缺乏科学管理,容易出现“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局面,对整合相关资源、信息互联互通十分不利。建议相关部门对干部党性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的“建、管、用”等环节进行制度规范。建议由中央有关部委牵头建立集党性教育管理、教育成果展示、学习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各地逐步建立与总平图对接的子平台。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和培训机构要建立以信息平台为主要载体的党性教育计划协调、资源共享、效果互评机制,促进党性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果具备更高的标准、更好的质量和更强的兼容性。同时要注重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化时代的虚拟空间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沟通渠道,但由于网络所特有的平等性和隐蔽性,难免出现一些偏激甚至错误言论,因此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

(责任编辑:徐国栋)

作者: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课题组

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也应随之完成从传统的技术使用者、观望者、实践者、一元评价者向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者、执行者、研究者、多元评价者的转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注重师生沟通渠道转为多元化;了解影响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因素。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师角色 转变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即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从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从以“物”为中心的建设(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的投入),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应用,即力求使技术为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阶段。作为21世纪教育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过程。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学习形式和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促进了信息技术学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着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过程、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育体制等等。”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的教师,必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实现角色转变。

一、教师角色在教育信息化社会中转变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育信息化中实现角色转变的必要性,从思想和感情上自觉意识到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来,努力成为适应信息时代新型教师。

(一)是国家普及全民信息教育的需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已进入信息化普及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提高人的现代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懂计算机,不了解、不会运用网络成为现代文盲的标志,因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全民信息化教育。而全民信息教育的普及首先也应该从学校抓起,学校是最大最重要的信息教育基地。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战线,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和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性质决定的。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应自觉的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地传播信息技术,承担起普及信息教育主角的重任。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无论是从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是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学校除了培养大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及教育之外,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觉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

(二)是教师教学过程现代化的需要

教学过程的现代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既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更为生动、直观的教学场景,又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互动的、更适合个性需要的学习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知识水平跳跃式的学习,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灵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使教育活动尽可能地自主、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计算机技术显现的教学优势,要求教师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还要了解信息技术,懂得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二是教学内容的迅速更新和日益丰富。信息时代,知识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整个世界由于网络的架构已经凝成了一个“地球村”。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在良莠不齐的多元化信息群中,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已的认知水平是难以做出正确的是非正误的判断的。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网络知识,网络文化,在更新、丰富、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吸纳有用的、积极的、向上的东西。显然一个不懂信息技术的教师是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的。

(三)是强化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需要

昔日的教育可以是“一次性”的教育,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可以“终生”享用。然而随着社会信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据统计,知识的半衰期由原来的二十五年缩短为五至十年,与网络信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更是三至五年就更新换代一次。仅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已不能适应一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意味着不注意知识的更新,不掌握新知就会落后,就会被社会淘汰。人们已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而信息科技的发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捷便利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师自身既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懂得筛选有用的信息,又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平台,拓展视野,了解和接触更新更前沿的知识领域。当然,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最快捷、便利的获取和更新知识,学会终身学习。

二、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社会中的角色转变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远程教育的发展,教学软件的开发、教学课件的制作日益先进和丰富。教育部在[2002]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教育技术的作用的实现需要教师担负起协调者的角色。机器人、多媒体、网络等都是人研制的,都需要人去开发,去使用。机器人没有感情,也不可能全面地代替人的工作,而只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减轻人在某些方面的负担。尽管有人把电脑说成是人脑的延伸,但技术仅仅是技术,对于一些复杂的、需要情感交流的工作,电脑是不能替代人的劳动的,更何况教育技术本身的发展,把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最终是靠教师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作用是不可能机械的被其他技术所替代的,教师在信息化社会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理念和能力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换言之,信息技术是手段,可以为教育教学服务,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而教

育技术的使用者始终是人,是教师。教师要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者,执行者,研究者和多元评价者。

(一)从传统的技术使用者向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者转化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信息化中首先是一个设计者。因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中,指望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甚至建构整个知识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必须依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考虑如何设计教学和怎样确保教学能最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教学最主要的是“讲什么”、“怎么讲”、“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学科特点,涉及到具体的学习对象了。只有具体从事教学的教师才能根据教学具体情景和要求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和利用。即对课程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开发,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策略并借助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最佳完成者是教师。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下,教育技术的开发,教学辅助课件的制作是技术人员的事,教师只管使用,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使用者,因此在现实上出现了许多教学软件、课件脱离教学实际,无法使用的现象。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技术使用者向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者转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敢于善于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思考教育信息技术如何运用到教学领域的问题。

(二)从传统的技术观望者向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转化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不管实施什么样的教育,也不管社会如何向前发展,教育效果最终都必须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劳动成果。也就是说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教育的设计是无法成为现实的。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教育信息化转化为教育信息化课程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影响。没有教师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缺少教师的配合,任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也不可能获得成功。这主要是教育信息化研制的任务,最终要落在学校教师的身上,要靠教师去具体推进。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开发是否认同是否积极投入,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状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些教师,特别是避远地区和年龄偏大的教师,或许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或许是由于畏难情绪,缺乏技术使用的热情,只是技术的观望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技术观望者向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转化。事实上有关部门也做了一些努力,如在赛课时,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作为一个加分或必备的条件;开展各种课件制作比赛,鼓励教师大胆积极使用技术。

(三)从传统的技术实践者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转化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教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是处在辅助的地位。但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应学生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由于教育信息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网络虚拟,网恋,网迷,甚至信息犯罪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处于一线的教师的研究更能切中问题的实质,得出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有信息技术如何更好的为教书育人服务,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感悟更深,他们在研究中运用,在运用中研究,更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的教师只做不研,尽管提出许多问题,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事实上教育信息化的问题诊断、目标设计、方案设想都要依靠专业教师。所以,学校和各级部门也要创设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使教师由原来单纯的实践者转为研究者。

(四)从传统的一元评价者向教育信息化的多元评价者转化

教育的评价是对教育质量,教育成效的定性分析,以便能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进教育的后续发展。评价中最核心的是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信息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判断转向多元化,导致对事物的评价也出现了多元化倾向,教育评价也不例外。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师管理评价方式,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应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不仅局限于其学业成绩,评价形式也不仅凭其书面成绩,而是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应是多元的。教育信息时代是以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因而要从传统的只注重现实效果的单一评价转化为现实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上来。从时间上看,教育教学过程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时间链条,不能仅从教育发展周期的某一片断或某一瞬间,以某一特定时代的特征和价值判断来评价教学的成效,这容易带有片面性。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既要把具体教学与它所发生的特定时代紧密联系起来,考察教学的即时效用,又要把教育发展周期的某一片断或某一瞬间融入整个历史长河中把握,注意整体效用的价值。即教师要由传统的一元评价者向多元评价者转化。

三、教师在适应教育信息化角色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教学的模式。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应用能力,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教师在角色转变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

随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点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在信息时代,教师要更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更自觉更主动的选择中成就自我,完善自我。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教育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已被教育信息化严重冲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设计的教学过

程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和谐发展。应用了计算机及其网络学习后,教师要教会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建构主体地位。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主动获取信息、自主分析、评价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让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多,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在彼此平等的接触与竞争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

2.当好参谋,引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乃至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未来生涯教育。要根据学生对未来前景的理想,指导学生能够科学地预见未来、适应未来,去大胆地构想未来,创造未来。既要考虑个人的需要,又要符合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在人生规划上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完美结合。

(二)师生沟通渠道转为多元化

计算机网络具有无限延伸扩展的特质,其交往方式的广延性和多样性促成了新型的师生沟通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信息化提供模拟或真实的网络教学环境,除了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功能外,还能提供虚拟网络平台,让师生能在教室内模拟互联网上的活动。其在线交流、资源导航功能,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提供一个完备的互联网学习环境。师生沟通实现了多元化。如一些学校开展的“师生在线”,“名师讲坛”,利用网络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内容实录,进行索引、分类等处理,借助网络就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共享教学资源。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使师生沟通更为直接、便利、多元。

(三)了解影响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因素

影响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因素主要是教学方法、教学情感和教学环境。

1.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提倡教师讲授、示范操作和学生观摩练习、矫正反馈、综合练习的“师生同台戏”的多元教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时间,要精讲多练,以运用实践为主,增大学生学习、实习的自由度,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断获取“任务”完成的成功感。“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把计算机用来帮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和一般性的技能,那么这种新的教学技术充其量只能当一种实现传统教学目标的工具。相反,如果教育者重新组织教学过程,把计算机的使用同那种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培养目标联系的话,这种技术就能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发掘出巨大的潜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2.教学情感。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用美国现代情感心理学家汤姆金斯的话说,情感起着“放大”内驱力的作用。运用情感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感上,当情感与动机在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关系上一致时,情感便起着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当不一致时,便起着消极的离心作用,从而表现出情感对个体行为活动的增力或减力效能。因此,教师在运用教育信息化教学时,不能是冷冰冰的人与机器的关系,而是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开发,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3.教学环境。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不利环境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深、管理不严等因素。这就要求学校要创设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环境。一要加大硬件投入,确保教师有用武之地;二要通过制度建设,营造有利教育信息化的软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其职责和使命比何时候都更重要,因而转变教师角色,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尤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作者:曾金霞

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3:

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核心素养及发展途径探索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中学教师素养,是中学教师适应信息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分析了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时代性认识中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以信息化教改研究为中心,设计了“三人行”教科研小组搭建合作式研究平台、“读书沙龙”搭建对话交流平台、“教师讲坛”搭建展示分享平台、“导师制”协作交流。提出的教师改革创新活动符合国内外著名核心素养研究框架的共识,能够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教学技能、合作交往、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迎接信息时代教学方式革新所产生的多重挑战,逐渐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对于信息时代的中学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信息化;中学教师;途径探索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和深入研究,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相辅相成、互相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教育改革创新,拒绝墨守成规,打破传统的讲授型课堂。新课程改革需求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快的同化吸收知识,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的核心素养打上了信息化烙印。

教师不再每堂课讲授知识,然而学生学习效果却不佳,信息化时代更需要教师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技术,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教与学。核心素养是衡量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依據[1],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目标是真正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虽然减轻了课件设计压力,但更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对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教育逐渐延展到中学课堂,对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对其核心素养体系有更完善的补充。中学教师抓住契机,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教学技术与真实课堂教学进行完美融合,以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是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补充和新的要求,是新时代教师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核心要求,在新时期,教师的核心素养有新的内涵和实践演绎。

二、教师核心素养的现状与发展

1.核心素养的产生和发展

“核心素养”的概念来自国外,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素养界定”框架在核心素养研究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出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的指标框架,如图1所示 [2]。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开始进行核心素养的探究,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陆续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意义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展要求[3]。2015年起,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开始修订。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9大核心素养[4],如图2所示。

国内教育界关于核心素养的表述尚未达成共识,仍在讨论之中。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基本认同的,即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表述,分成几个类型进行描述,这并不是固化的,重要的是理解其内涵。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有一个角色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教师。在“双主”教学模式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习同伴,起到引导辅助作用,教师和学生一样也需要发展核心素养。中学教师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如何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本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三、从时代性认识中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

1.教师专业素养和核心素养

早在1998年,叶澜教授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5]一文中,就未来21世纪的教师素养提出了看法。此后,至2014年教育部提出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之前,国内有关教师核心素养的论著,大体皆未超出此文所论之范畴。较之后者的论著,叶澜教授关于未来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的看法极富启发性。文中虽未提及核心素养一词,但其对时代性的强调,为今天讨论教师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需要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张华教授的《论核心素养的内涵》,文中谈到:“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指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6]可见,核心素养是指向于信息时代课程体系建构的一种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可以称为21世纪教师素养。

2.核心素养体系的分类

经合组织、欧盟等重要国际组织,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研究框架存在微妙的差异。正如左璜副研究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7]一文中所指出的: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大致分为图3所示的四大类型,核心素养体系的共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张华教授在比较研究了经合组织、欧盟、美国等主流的核心素养研究框架后,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4C’s”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协作和交往属于非认知性素养,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属于认知性素养,呼应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维和莫奈提出的“复杂交往”与“专家思维”两大核心素养[6]。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在总体上是“信息化”这个时代性所代表的数字化素养,而在细节上则表现为“4C’s”。

3.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综述与理解

理清概念是展开讨论的前提,教师核心素养从属于核心素养,应适应于信息时代。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代的教师核心素养是对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传统的教师素养的突破与发展。教育界对教师素养或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视角皆偏向于内缘解释,纠结于教师(基本)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辨析[8]。事实上,教育部在2012年已经制订并印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9],其中“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两部分,可以分别视为对教师素养、教师专业素养较为明确的阐述。因此不需要纠结于对教师基本素养与专业素养关系问题的辨析。

國内关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百家争鸣、众说纷纭,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论模型。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教师三大素养,即信息素养、创新素养、信息管理素养[10]。有的研究者从学科知识素养、情感素养、创新能力素养来阐明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11]。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教师的五大核心素养,即爱、谐、能、学、强[12],从对学生、与同伴、自身技能、终身学习素养、身心健康对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有研究者提出了教师的六大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媒体素养、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自我管理素养,从信息化方面、创新能力、专业学术方面、对社会和教师自我管理方面进行阐述[13]。有的研究面向远程教育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开展,包括知识维度的基础素养、教学技能维度的支撑素养、终身学习维度的发展素养[14]。有的研究者直接从创新能力方面对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强化,这更体现了信息化教育对教师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创新素养[15]。有的研究提出了在信息化核心素养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来提升教师的素养,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由教材的解读者转变为资源的整合者,由教学技术的关注着转变为学习个体的研究者,由追求教学结果转变为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16]。

综上,虽然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定义教师核心素养的观点,但是其本质和内涵是一致的,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素养、对学生对他人的协作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中,“核心”一词的内涵,并不是对诸多基本素养进行“瘦身”,提取精华,而是指向21世纪信息化社会对教师素养能力的重视和新的要求。教师核心素养具体如何表述,分成几点来表述,并不影响对其内涵的认识。在教育界达成共识之前,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宜从大处着眼,牢牢把握“信息化”这个时代性展开探索。

四、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核心素养的实践

1.未来教室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5年9月起,苏州金阊实验中学成为7所承担信息化教改暨未来教室项目的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之一。该项目在教育信息化[17]环境建设方面,装备了starC未来教室。这是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双轨教学系统[18]。由此本研究迎来了把握信息化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一个契机。

通过一个学年的探索,该项目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初一年级4个信息化教改实验班的任课教师以及其他年级积极探索信息化教改的教师开设了多节基于starC未来教室的公开课、示范课,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好评。未来教室背景下,该校教师的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各个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对于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并行式研究。在苏州市未来教室应用论文评比、苏州市未来教室课例评比、苏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评比、苏州市信息化教改暨未来教室项目优秀论文评比中,参加教改的教师无论获奖等级还是获奖数量均在市直属学校中名列前茅。这也证实了本文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核心素养的探索是有成效的,临近学年尾声,该校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暨未来教室应用说课大赛,全校三十多位教师踊跃参赛,人数远远超出了任教信息化教改实验班的教师数量。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追求创新、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新型教师,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以停留在形式上,在使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时空上要突破现有课堂的限制,推动课堂的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主,尤其是在学生获取信息方面要有指导意识。

2.基于教育云的教师核心素养提升

该校的信息化教改研究的范围其实远远不止未来教室项目。①教学管理尝试使用Office软件的online功能。借助在线填报与数据整合,很多原来相当繁琐的数据统计变得高效便捷,大大减轻了班主任、备课组和教务处的工作负担。②学生德育活动的评比广泛采用在线投票的方式,既保证了公平与公正,又通过活动宣传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③期中、期末等调研考试开启“云阅卷”模式,如图5所示。这是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式的阅卷方式,便于采集所有考生的成绩数据辅助教学,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届信息化与课程融合下的苏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提出[19],我们正身处“互联网+”时代,需要研究基于教育信息化拓宽教与学的广度和厚度,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品质;基于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培养正确的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基于教育信息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等,这些都是围绕教学信息化,教师核心素养需要去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该校的信息化教改研究,以基于未来教室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中心,辅以教学管理、德育活动、考试测量评价等方面的配套举措,用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挑战。这就是如前文所述的从大处着眼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

3.细节处教师核心素养的实践发展

在教师核心素养探索中,还需要从细节考量。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者的核心素养研究框架中寻求共识,设计多种平台,在细节上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

苏州金阊实验中学在细节上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探索,主要途径是设计了三大平台和一个制度。

(1)“三人行”教科研小组:搭建合作式研究平台,让有共同的志趣或共同目标的教师携手共进,即发展协作的素养,如图6(a)所示。

(2)“读书沙龙”:搭建对话和交流平台,让教师通过对话,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即发展交往的素养,如图6(b)所示。

(3)“教师讲坛”:搭建展示和分享平台,让教师面向全校,展示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激起同事们的思维碰撞,即发展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素养,如图6(c)所示。

(4)“导师制”:教师也需要有协作合作素养,我校在教师教学研究中采用“导师制”一帮一合作方式,由有经验的教师带领新入职或經验不足的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彼此互相听课、讨论交流。成立学科组、听课小组,使教师整体的核心素养共同提升,完善教师的授课能力素养、专业素养、信息文化素养等,如图6(d)所示。

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中,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对信息技术要有取舍和选择能力,使信息技术的存在恰当且不可替代。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传统教学方法达不到的情况,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有不一样的效果。当然不可完全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虽然具有便捷性,但不要喧宾夺主,这是教师信息文化素养的要求。信息化引领下的教师要勤于推动,善于思考,结合学科特色,以及自身教学特色,来确定好教学设计的侧重点,这是教师创造性素养的要求。教师要意识到课程的设计要面向过程,而不是面向结果,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这是对教师授课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下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综上,从大处到细节,以信息化教改研究为中心发展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专业素养;通过新技术支持下的网络云教学管理、在线投票、“云阅卷”系统培养教师教学技能素养和终身学习素养;设计三大平台发展教师的协作交往素养、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素养。通过这些探索,把握信息化契机,教师在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同时,也正在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五、结论与展望

从问题的提出,到对教师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和认识,再到对教师核心素养发展途径的探索,逻辑上是贯通的。但事实上,过去一个学年我们的探索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先行,再与教育界的理论研究相互印证。实践研究证明合乎逻辑,我们的探索也就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对一个学校来说,教育改革的探索或许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有合适与否,只有真正适合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信息化的转型深入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教学理念的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更离不开掌握信息化技能的未来教师。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发展必将逐渐走向深入,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认知以及对其发展途径进行探索。希望通过各个研究者一点一滴的探索,逐渐形成具有普适性意义的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2]张娜.三大国际组织核心素养指标框架分析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7):42-49.

[3]教基二[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

[4]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N].中国教育报,2016-05-18(9).

[5]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6]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7]左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6(2):39-46.

[8]郭少英,朱成科.“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诸概念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67-71.

[9] 教师[2012]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Z].

[10]邢志新.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联片教研策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5):83-85.

[11]谢凡,陈锁明.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小学管理,2016(11):35-38.

[12]吴海尧.教师的五大核心素养[N].中国教师报,2017-03-15(014).

[13]郑金洲,吕洪波.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J].人民教育,2016(11):54-57.

[14]朱春俐.论信息技术环境下远程教育教师核心素养[J].继续教育,2017(2):45-47.

[15]葛建定.创新力: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1):60-61.

[16]齐华.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变与不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17]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18]杨宗凯,刘三 女牙.双轨教学的理论省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3(8):24-27.

[19]李刚.第四届“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暨信息化与课程融合下的苏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EB/OL].http://www.szcqzx.com.cn/news.asp?id=13390&page=0.

(编辑:鲁利瑞)

作者:陈荔 高陆 冯晓超

上一篇:民营经济与金融发展论文下一篇:国际视角下外汇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