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论文

2022-04-24

我国重视高等教育的开展,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进程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打造完善的艺术课堂,提倡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为了深度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文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论文 篇1: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1988年4月27日,国家教委印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普通高校尽快将艺术类公选课列入高校的教学规划中来。20世纪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进一步指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要求。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进一步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向不明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但有些学校则把公共艺术教育做成专业技能教育,没有重视学生审美素质的综合水平。

(二)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有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只为拿学分,比如鉴赏类课程《电影鉴赏》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电影,使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没有从中体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而且教学模式较单一,公共艺术课程的成绩评定也比较简单化,一个学期只要旷课次数不多就能顺利拿到学分。在其他课堂中了解到,由于公共艺术选修课人数较多,100多名学生教师每次上课点名就用去15分钟,除去节假日放假等课时就非常有限,没有达到“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质”的教学目标。而且有的高校公共课程的评教成绩成为教师自选,灵活使用评教成绩,高校领导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不重视、不关心,往往有资历、高职称的教师不愿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这些,都是公共艺术教学需要深思和改革的。

(三)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特色没有相结合。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意见,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教育的要求来开设特色地方课程。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大学地方文化不熟悉,导致对艺术修养的缺乏,也没有抓住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地域文化融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建设鲜明的地域文化课程体系

为凸显地方文化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各高校结合学院地方特色进行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课程不仅设有基础理论课程、鉴赏类课程,也应增设艺术实践类课程,让大学生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丰富大学课外生活,体会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例如,《影视鉴赏》课程是笔者为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从电影的发展、电影电视剧的比较、影视语言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微电影的创作等角度讲授和鉴赏,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评价该课收获很多,对电影有全新的认识,全新打开学生看电影的思维,现在能从专业角度评价电影语言,了解电影幕后制作。学期末有些学生评价影视鉴赏课非常实用,学生电影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笔者认为在这门课程基础上可以再开设系列课程,《大学公共影视教育中影像创作实践的可行性研究》是笔者研究的教改项目,随着摄像设备的普及及非编软件的易操作化,非专业学生也可以创作自己的微电影,因此可以配套开设影视创作实践课程,比如《DV创作》,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同时,课程应立足地域文化的优势,通过对所在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探索出具有教育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技法,制定出有特色的影视创作课程教学计划,建构特色课程群,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影视类课程。

(二)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为一

让民间艺术进入校园,教师应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将地域文化融入进教学中,让课程内容更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学校可开设“地方戏曲课”、“民间艺术鉴赏”、“山东梆子”等地方特色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让地域文化通过艺术作品进行传播,艺术作品也充满地域风情。公共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为一,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價值。因此,将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教育融会贯通,将为各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增添一道独特的气息和色彩。

(三)充分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以地方特色为主题的课程群,增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聘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大师现场制作,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教师也可带领学生走访民间,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教学效果。

三、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将公共艺术教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培育学生坚固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造就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性格。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也为公共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为进一步深化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构建系统性课程体系,高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人文艺术等融入课程内容,打造公共艺术教育新的精神面貌。

(二)将公共艺术教育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打造应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体现地域文化。例如,2017年5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济南绿地中心举办的《制高点·新媒体艺术展》,有来自40位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展示,作品创作主题来源于公共艺术,用于创造优越的公共环境和公共生活方式,这些作品不仅塑造当地城市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品位,更体现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公共艺术最早的只有雕塑和壁画,在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旁边大街的井盖上面就铸造了柏林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些井盖不仅有实用性功能,还能起到美化环境和指示的作用。这就全面体现出公共建筑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作用。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将地域特色引进课堂中,不仅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从而在艺术修养上更进一步。

(三)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为使课程适合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应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进行教学,开发地域特色的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将民间艺术进行整理挖掘,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接地气。在民间艺术里强调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开发特色文化课程,是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有力途径。

(四)公共艺术课程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为增强课程的时效性和内容的前沿性,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以《影视鉴赏》课为例,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影视动态、热映大片的评论,也有动画的影评,幕后制作技术的开发,比如电影《刺客聂隐娘》的鉴赏,妙处就是一个“隐”字,隐,是一种人物选择,也是叙事策略,还是影片的剪辑方向,在外景,人物隐于山水;在内景,人物隐于内心。《刺客聂隐娘》是具有中国古典意味的电影,欣赏《聂隐娘》,绝对不能用看普通电影的思路和套路来,它在视听风格、叙事处理、文言台词等方面都挑战审美,应该用更多的敬意来对待它。与学生分析电影精彩段落,不仅有零恶评电影,也有烂片的点评,将这些内容与同学分享交流,使学生关注影视的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的规范化,制定相应的规则制度。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对美育方面的投入,在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上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着眼地域文化的价值意义,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水平。

作者简介:张进,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教育,影视教育。

作者:张进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论文 篇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分析

我国重视高等教育的开展,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进程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打造完善的艺术课堂,提倡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为了深度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文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现如今,艺术教育已然成为高校阶段的一项热点内容,备受大学生的喜爱,且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艺术专业课程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专业设置更为全面、多元化,实现了高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笔者先就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究,从中寻找艺术教育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突破口,优化课程建设,进而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社会价值分析

高等教育为国家各个领域输送相应的人才,打造职业性、专业性、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原因,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教育事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开展教育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在发展基础学科、基本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德育、艺术教学,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实现对大学生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开展艺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对文化的传播,在艺术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心理与感官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与创造力。为了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应全面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艺术实践,为学生打造更为专业的实践平台等。在社会体系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实现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社会价值与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艺术教育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现代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社会中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应加强对人才的合理化培养,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工作,以培养职业性、专业性的人才。然而,就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来看,课堂实践力度不够,艺术教育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艺术相关的实践平台较少,大大影响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艺术教育设施待完善

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其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学科内容,专业类型多元化,且很多艺术学科都需要一定的设施与工具辅助,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教学效果。例如,学习音乐,需要准备小提琴、钢琴、二胡等乐器;学习美术必须建设画室,准备美术相关的颜料、画笔等工具;学习体育专业,应准备好一系列的体育器材,供学生开展专业课程训练时应用。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建设情况来看,设施不足、设施体系不够完善成为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主要与现阶段高校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关,高校负债情况严重,在设施建设上的预算不高,影响艺术教育的开展。

(二)课堂实践效果不理想

对于艺术类课程而言,课堂实践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参与课堂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艺术专业知识,亲身体验艺术魅力,利于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但是,从目前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来看,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大都以教师为主,教师运用课堂展示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学生动手实践与操作的机会很少,违背了新时期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若实践效果不佳,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少,学生会逐渐对专业知识产生反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

在开展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考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学考核,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更为高效地进行学习。从当前教学评价模式来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大都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仅仅是以最终的成绩单、实践作品等作为评价依据,缺乏人性化与科学性,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教学质量。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措施

(一)加强艺术教育设施建设,为教育开展提供条件

为了深度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先要加强艺术课程相关设施的全面建设,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为艺术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对此,高校的相关领导应给予高度关注,加强艺术教育设施建设,加大在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优化艺术设施体系,这是提高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讲,高校的资金体系都存在问题,负债问题严重,仅仅依靠政府所提供的资金补助是不够的,高校必须自食其力,探究新的经济发展之路。例如,高校可将餐厅、超市等承包出去,从中赚取资金。

(二)注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实践探索提供平台

若想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应全面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根据课程类型来进行合理的分配,设置相配套的实践设施,为学生提供更为高效、高质的训练机会。开设实训基地,设置双重课堂,提倡双师模式,由专业的教师来负责理论与实践教学,可大大增强学生的职业性与专业性,能实现对专业课程的对口性教学,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了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加大实训力度,使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与操作中掌握知识点。另外,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在实践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面结合,以提高艺术教学水平。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机制,以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为了全面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节省高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的支出,应积极实行校企合作机制,强调高校与企业的有效结合。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环境,让学生到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参与实训,由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引导与教育,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意识,能让大学生在真实的职场之中感悟和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就业提供条件。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优先权,对于学校而言,能借助企业这一重要平台,达到实训的效果,减少实训所产生的开支。

(四)完善艺术教学考核体系,实现多种评价方式并存

開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考核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过于单一,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成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达到理想的考核目的,应积极完善艺术教学考核体系,将形成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全面的结合,打造多种评价模式并存的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参与情况等进行评分,并建立学生档案;实施激励性评价,是在学生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施终结性评价,是在最终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以实现教学考核的人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旨在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要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应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系统,强化艺术教学设施建设,建立实训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完善艺术教学考核体系等。

(天津师范大学团委艺术教育中心)

作者:刘秉一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论文 篇3:

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

摘 要:加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对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情感,开发学生智力,全面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不仅要求编制恰当的课程目标,选择精当的课程内容,确定合理的课程结构,而且要求搞好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

关键词:音乐教育;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意义;课程设置;教材;师资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Public Music Course

LI Chun

(School of Ar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7)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普通高校的关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渐渐明晰,但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薄弱与滞后已经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长期以来,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没有意识到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强,没有系统的教材和一大批训练有素的公共音乐课教师。这些严重影响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重要意义,加快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

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是现时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补充,它有益于高校课程结构的完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完善人格,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1、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看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意义

艺术素质教育历来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于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艺术教育重要构成的音乐教育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修养为根本,使学生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这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相一致的。

我国古代已知将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懂得音乐艺术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将《乐》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六经,作为教育的内容。

而今天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重要途径的公共音乐课程更应成为完善学生人格的工具,提高意识性和使命感,以在实现教育的整体目标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的开设,在提高审美修养和音乐能力的同时,促使大学生了解音乐与人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志、音乐与政治、音乐与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从丰富大学生的情感看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人类语言(狭义)表述不尽或根本无法表达的心境、情感常常借助音乐手段尽情倾诉。苏联音乐美学家万斯洛夫深刻地指出:“音乐能够以特别充分、确切、完全、生动的方法表现人的情感,因为音乐能够在感情的一切最细致的变化和相互转变中表现其力度和过程。” ①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都是以情感因素为前提的。局促低沉的音乐使人伤感忧愁,舒缓和畅的音乐使人气顺神闲,粗犷张扬的音乐,使人血脉亢奋……人的情意是千差万别的,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意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情趣的歌曲,有的雄浑,好像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如《保卫黄河》、《到敌人后方去》等;有的细腻,犹如春蚕吐丝晶莹剔透,像《军港之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有的热烈,恰似万丈火焰熊熊燃烧,如《亚洲雄风》等;有的刚健,酷似万丈瀑布一泻千里,如《大江东去》、《大路歌》等。

具有音乐修养的人必定是情感丰富的人。因为音乐流动的旋律美,跳动的节奏美,和声的色彩美,曲式的结构美等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情感。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在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容和艺术形象的同时接受音乐的情感熏陶。当优美的音乐旋律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节律产生共振,进入音乐的审美情境时,大学生便会产生情感变化,充满了对生活、生命的挚爱,增加了自信和力量。

3、从开发大学生的智力看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意义

音乐教育还是智力投资,是人力开发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更是以想像为基础,它贯穿于音乐的创作、演唱(奏)、欣赏过程中。李岚清同志指出:“音乐的功能还不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帮助。”音乐教育在当代和今后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已不只是在音乐和美育本身,也成为整个智力开发的组成部分。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认为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音乐的特殊功能和它的美学特征,决定了它对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思维力、音乐想象与联想力,以及对大脑思维活动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音乐艺术作品本身是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而将音乐艺术作品再现给听众,则是歌唱家、演奏家的“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领悟及联想则是“三度创作”。音乐包含了三次创作性活动,特别是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中翱翔,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精神视野和认知范围。如欣赏笙独奏曲《草原巡逻兵》,那带有内蒙古草原民歌风格的轻快、昂扬的旋律与那模仿奔跑的马蹄声的节奏,及曲中插入的一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主题变奏,一幅草原巡逻兵的画卷便展现在脑海中:一队威武的草原骑兵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由远而近向我们驰来。

音乐能使人充满激情和幻想,从而使思维活跃,灵感迸发,精神愉快,疲劳解除,效率提高。大学生长期为“主课”所累,过度的抽象思维不仅累及左脑,而且也累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器官,产生思维疲劳。音乐教育所需要投入的生理器官比其他学科要多,它要学生眼看,耳听,口唱,脑思,手动,形成全身运动,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思维疲劳,而且大大提高思维的效率。可见音乐可以促使左右脑平衡发育和发展,其促智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获得发展并保持相对的平衡。

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做出的规划和安排,它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等各有关范畴。公共音乐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编制公共音乐课程目标,选择公共音乐课程内容和确定公共音乐课程结构等几个基本环节。

1、编制公共音乐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结果预设,反映了课程设计的教育价值和基本要求。作为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课程目标的编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确定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制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确定等后续设计工作。

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一方面,培养目标需以课程目标为中介才不致落空,注意把培养目标转化成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课程目标需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才不致盲目,注意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衔接。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出发,进而促进大学生独立、完善、健全人格的建立和形成,并以此为其价值追求体现于课程目标之中。

关于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曾经精辟地提出:“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 ②从“行为”和“领域”两个方面来陈述课程目标,这是泰勒对课程理论的杰出贡献。据此,我们认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目标至少应当涵盖这样三个方面:

⑴认识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⑵认识和了解音乐美学理论,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⑶认识和了解音乐艺术发展史、音乐经典作品,培养音乐批评能力。

2、选择公共音乐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指学科内特定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音乐艺术内容及其丰富,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中全部学习,这就有了一个内容选择的问题,使选择的内容进入课程,这就叫做“课程选择”。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和大体的框架。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内容应当由四个部分组成。

⑴基础乐理。基础乐理是音乐科目中系统介绍音乐基础知识的课程,它包括乐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它是打开音乐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是实施视唱练习、音乐欣赏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掌握基础乐理也是学习演唱、演奏等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

⑵视唱练耳。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实训课程。这是练习者运用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等乐理知识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等的综合性练习,是学习者逐步理解、领悟、掌握一套音乐的基本法则的过程。其实质是对音乐的基本语汇、语法、乐感、音色、审美观念等一系列文化属性的掌握和运用。

⑶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对音乐本身的形式美予以认识,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本人的生活经历等各种非音乐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课程。欣赏者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像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

⑷音乐艺术发展史。音乐艺术发展史是研究和阐明音乐艺术发展史实和规律的课程。梳理音乐作家及其作品、表演艺术家及其风格等音乐文化历史,探讨音乐艺术发展的轨迹,揭示音乐艺术发展的科学规律,展望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走向,这应当是学习和研究音乐艺术发展史课程的基本任务。

3、确定公共音乐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它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和脉络,又称课程要素,课程结构需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对精选的课程内容进行编排设置,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组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结构应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三种形式。具体结构如下:

⑴必修课:乐理、视唱。

⑵选修课:音乐艺术发展简史、音乐欣赏。

⑶讲座:声乐演唱艺术、器乐演奏艺术、中国戏曲演唱艺术。

作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其目标、内容和结构不必与专业院校音乐课等同,学习的目标可降低一些,内容可浅显一些。乐理、视唱作为最基本的音乐素质,是学习音乐的敲门砖,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将来自学音乐,欣赏音乐。乐理知识与视唱可以在同一次课中穿插着进行。音乐艺术发展简史与音乐欣赏亦可作乐理、视唱的后续课程,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它们也可穿插在同一次课中进行。声乐演唱艺术、器乐演奏艺术、中国戏曲演唱艺术讲座主要针对那些对音乐有着特别的兴趣爱好或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开设。

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两个与此密切关联的问题不容疏忽,那就是教材编写问题和师资问题。

1、教材编写

公共音乐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设计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的便是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因为没有高校公共音乐教材,公共音乐课教学便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意识淡薄导致了公共音乐教材的残缺;反之,公共音乐教材的残缺又导致本来就已经十分淡薄的公共音乐课程意识更趋淡薄,形成一种不良循环。现行的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的某些歌曲或器乐曲,缺乏系统性,也有的是教师直接选用音乐专业使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这种毫无系统性毫无针对性的音乐教材,无论如何日也无法担负起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因此编写适合高校公共音乐课使用的教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体例,目前至少存在四种不同意见:一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纯欣赏型系列;二是以“音乐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纯实践系列;三是以音乐专业课程为基础,进行简单化处理的简化系列;四是以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系列。笔者以为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应当采用第四种编写体例。这是因为:一、音乐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乃是其具有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坚持科学性的反映;二、坚持以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扩大音乐视野,既可提高音乐理论水平,对实践进行指导,又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检验对音乐理论把握的程度,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材编写应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既不能太过于专业,因为它不是专业音乐教育的教材,也不可以过于简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他们有着较宽的知识面。为使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材切合实际,在编写教材时,应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知识的传授应循序渐进,体现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方式,目前可以采用的,一是以学校为本,自行组织开发,经过一段实践加以总结,进行学校间交流,形成普适性教材;二是有关学校组织协作开发组,共同完成教材编写任务;三是由部或省牵头,以招标的方式发编,成果由部(省)专家组最终审定。三种方式各有所长,但我们仍认为以第三种最为妥当,但若目前条件不成熟,可以先采用前面两种。

2、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离开了教师的作为,课程建设同样是一句空话。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期待着既了解高校学生的实际,又精通承担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本身和学校往往都不太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因而重视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全面了解、精通公共音乐课程教学规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教师为数不多。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面对的是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会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对音乐教育形成和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和问题,他们文化知识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音乐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需要有广博的音乐知识,及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必须提高教育业务水平,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为此,对于公共音乐课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

笔者以为有效对策有:一是争取有关方面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投入必须的财力和人力,开办培训班,对将承担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轮训;二是倡导高校音乐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把公共音乐课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课题的形式纳入教育科研项目;三是鼓励已开设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对在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体验进行归纳、整理,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责任编辑:冯健民)

① 万斯洛夫《论音乐的特殊性》,《苏联音乐》,1950年第9期。

② 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李 纯

上一篇:建筑材料价差调整方法论文下一篇: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