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由于受劳动力自身素质技能、政策法规和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本文在调查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劳動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服务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研究论文 篇1:

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持续增收互动共赢

摘要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持续增收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也会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顺应了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但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就业创业观念淡薄、技能素质偏低、公共就业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城镇化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深化转移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城融合,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方位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就业稳定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Transfer of employment;Farmers’ income increase;Employment stability

基金項目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337)。

作者简介 杨璟(1968—),男,安徽望江人,副教授,从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02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农民工就业”[1]。稳定农民工就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定量指标,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深入落实好积极就业政策,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多渠道稳定转移就业,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在当前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拓宽农民转移就业增收渠道,一方面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实施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行动,积极拓展异地城镇稳定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全方位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为转移就业进行精准对接,确保顺利转移异地稳岗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以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2]。

1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成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激活了农村人力资源要素流动,推动了农村改革赋权,创新创业,发挥了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市民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1.1 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根据安徽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全省从业人数之比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39.3%下降到2019年的30.7%。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由2009年的3 051.8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3 000万人(图1),减少51.8万人,年均下降1.7百分点;全省乡村从业人员占全省乡村农业人员的比重由2009年的53.2%降至2018年33.2%,下降了20百分点,年均下降约2百分点。同时,201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总量1 977.4万人(其中异地转移农民工1 399.2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4 384万人的45.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逐步扩大。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4 504.3元增加到2019年的15 416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从2009年的人均1 882.42元增加到2019年的5 462元,年均增长19%,其中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已占收入60%以上,收入结构与城镇居民接近。全省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从2009年的1 350元增加到2019年5 230.8元(图2),可见其中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而提高,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能力强,带动农民致富面宽,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是推动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3]。

1.2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民创业

很多返乡创业的农民在异地多年转移就业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们既带回了农村创业稀缺的资金,也把外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市场都同时带回来了。这就为农村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据統计安徽外出农民工中约有4%的人回乡创业[4]。突出在徽商、农民工等重点人群返乡创业,重点在特色高效作物种植、中高端畜禽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领域进行创业。这些以当地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的二三产业,会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近年来打造了省级返乡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0个,扶持了20万返乡创业人员,带动100万以上人员就业。

1.3 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释放了人力资源,推动了土地流转深入落实,使农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相对集中,促使农业经营模式向现代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转变。通过保留承包权、盘活经营权,集中土地转给公司和种植大户,打造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经营管理的规模优势,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了农产品营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收入。也有利于现代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全方位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此促使农民农业合作社由单一生产要素、产品合作经营转变为全生产要素、产业合作经营,从农业生产终端合作走向农业全产业链合作[5]。从而形成了农民全产业链持续增收的规模效益。

1.4 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民人力资本

安徽出台和落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程项目,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6]。近年来,通过实施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全省民生工程等对转移就业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达30万人次,人均补助600元;职业农民培训20万人;通过“星火计划”“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培训、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培训等达40万人次;开展返乡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每年达10万人次。在全省68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训基地项目中平均每一个项目新培训约2 000人次,累计培训农民工等转移就业人员13.3万人次,明显提高了受训人员职业技能,9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部分自主创业。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比没有接受的工资待遇会高出约30%。且已掌握了相应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新的就业岗位后,相应年收入一般都会超过3万元以上,收入与在家务农相比增加一倍。

1.5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使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完善

安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不断加强了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通过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送岗位下乡”“就业服务月”等专项行动等措施确保农村劳动力精准稳岗就业;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企业空岗信息库,开展线上服务,推送“点对点”信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供需信息精准匹配。并对劳动力流向通过移动手机数据进行监测,运用手机数据比对就业失业人员信息库基础数据,以研判就业形势,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将约60项公共就业网上服务事项整合接入基层平台,推出融合线上办事、信息咨询、经验交流、权力公开、电子监察、线上线下联动等服务功能,为农村劳动力及时提供有效快捷的公共就业人职匹配服务。同时设置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创业贷款、开业指导等全程跟踪服务[7]。形成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高效服务,加快提升了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增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1.6 强化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保障的维护

自安徽省出台落实了劳动合同条例以来,目前转移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案件,重点对建筑施工、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日常巡查和预防监控工作,打击非法用工和整治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安徽省出台配套参保政策,依法让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工选择参加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险,确保农民工参保全覆盖,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衔接办法,逐步实现农民工参保跨地区、跨制度衔接[8]。安徽地方政府部门全方位维护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农民务工持续增收的人文环境。

2 影响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

2.1 我省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

目前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81%,工业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而相对应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全省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比国际上工业化中期阶段还超出14.8%。如果按工业化中期一产劳动力就业15.9%的比重计算,我省仍有约525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按当下的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测算,估计到2025年,全省至少还需要再转移就业500万人,每年净转移量将达100万人。而近几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仅有70万人,培育返乡创业人员仅1万人,年均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不超过10%,这就为转移就业持续增收加大了压力[9]。

2.2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

当前安徽农村劳动者的文化和职业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10]。据统计,2019年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67年,与城镇相比少1.65年。全省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5.06%,由此可见农村劳动者接受高中以上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偏少;而多数用工企业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相应职业技能的需求比例较高。据统计,全省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中专以上的只占15%;且用工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提出明确要求的占60%,而在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16%拥有职业技能等级。因此,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持续增收。

2.3 新型城镇化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增收困难

随着城镇化推进,全省失地农民已近300万人,而就业援助政策尚未覆盖所有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因就业困难导致其增收难。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比重相对较低,省内转移就业也因为收入相对低比重少,这就使他们转移就业持续增收压力加大[11]。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手段亟待改进

目前,我省线上线下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劳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还处在自发和互带的层面[12]。据调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以上是自发性转移的,通过组织成体系转移就业输出不足20%,相关部门组织就业技能培訓、提供就业精准信息服务、进行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还不到位。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化、组织化程度和公共管理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5 农村劳动力创业环境还有待改善

①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引导和培训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不够强。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落实阻力很大。农民工回当地创业也享受不到与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同等的服务和优惠政策。②农村劳动力创业资金需求和优惠的资金服务不能充分保障。农村劳动力创业主要靠自有资金,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扶持贷款比较少,信贷担保体系发育迟缓,资金不足主要是依靠民间借贷。③农民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创业能力较弱,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导致创业的成功率不高,也制约了创办企业的发展壮大[13]。

3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3.1 全产业链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①推动二三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以形成产业优化发展、人口资源聚集、市场规模扩大的良性运行机制,使新型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蓄水池”的作用。②推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我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潜力股。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培育中小企业特色和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家庭手工、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③推动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较多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技能要求不高的人工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合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建议省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措施,围绕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乡村振兴,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比重,增加就业容量。④鼓励发挥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积极带动就业作用。围绕皖江城市经济带及各级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项目建设,健全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相关制度完善,多部门合作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前后主动落实好相关带动就业制度,并通过加强为重点建设项目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便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稳定就业[14]。

3.2 强化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策

①打破户籍制度限制,降低非农就业成本,逐步实现城乡二元经济一体化。逐步改善已经转移就业农民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基本生活条件,尽快研究制定放宽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户籍限制的具体措施,加快转移就业农民有序市民化进程。②抓紧落实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除束缚,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合理收益;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多渠道增收提供条件。③健全一体化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系,降低农村劳动力精准转移就业成本。全面推动将已经转移就业农民工纳入流入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系,同等享受当地各项公共服务,鼓励参与融入当地的社会政治生活,逐步市民化。全面清理和废止向转移就业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及歧视和限制转移就业农民工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转移就业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子女受教育政策,逐步将转移就业农民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有条件可以加速市民化进程[15]。

3.3 加大鼓励农村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民持续增收结构

①加大鼓励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创业引导管理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发展当地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当地农产品知名品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民组织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通过相关配套政策,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过程、流通过程中的收益分配。②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实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投资创业。全方位落实创业示范、创业辅导、创业补贴和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政策扶持,减少农民创业风险。加快发展农村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畅通农民创业融资渠道。③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的主体培育工程,积极鼓励引导村官创业,尤其是引导帮扶大学生村官积极带头创业,同时大力扶持引导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鼓励他们就地通过发展家庭手工业、传统技艺、服务业等形式创业就业[16]。

3.4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技能培训

①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与管理水平。研制和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教育培训规划,统筹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完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终身教育理念多层次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开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②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和管理。认真落实相关培训补贴政策办法,打破区域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三重分割的局面,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职业能力培训资金县级统筹工作,做到县级资金统一规划,统一使用,并逐步实现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坚持同一工种、同一地区给予同一补贴的原则,健全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制度。③实施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就业的三结合,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用工需求的“储备性培训”和定向转移对口单位“定单式培训”。通过定点、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实行“四个一致(工种、教材、光盘、证书)”的培训模式。建立优秀培训机构与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培训联盟,提高劳务转移对接的质量和效率。建议政府推行“9+1”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即对义务教育后未升学的毕业生提供免费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打造当地培训特色品牌,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培育一批当地的知名特色转移就业劳务培训品牌,确保培训质量,推动转移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升农民适应产业升级的持续增收人力资本[17]。

3.5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的法制保障

①深化统筹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打破劳动者的农村和城市身份界限,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分等级的就业制度(如:正式工、临时工)。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工同酬制度和工资宏观调控。取消对农民采取歧视性的工资薪酬政策 按规定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险,依法监督各地农民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法律制度规范上进一步完善解决拖欠转移就业农民工资的长效机制,并通过鼓励投诉、加强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扼制拖欠现象。同时,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工资增长机制,促使转移就业农民工资合理增长,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③强力确保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开展转移就业农民签订劳动合同“春暖行动”,组织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稽查,大力推广适用于转移就业农民的简易规范劳动合同文本,将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及各类小企业中存在的大量口头协议转变为签订书面合同。④确保转移就业农民能选择按当地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统一规范办理,提高工伤补偿覆盖面,以促进转移劳动力收入的增加、转移成本降低[18]。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逐步改善转移就业农民生存状况,与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速市民化进程。

3.6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服务体系

①建立健全統筹城乡的一体化现代化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纳入市场信息数据库管理,形成以省级市场为龙头宏观统筹,市级市场为主体全力推动,县级市场为依托精心组织,以乡级劳动就业保障所为基础平台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评估发布制度和开发远程见面系统,提供多功能网上招聘求职服务,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和成本,促进人职匹配质量和增收效率的提高。②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城镇就业相统筹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劳动者就业一事同仁,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积极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送岗上门,并妥善安排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防止失业返贫。健全统计监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数据制度,全面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档案,统计农村劳动力社会登记就业失业情况[19]。③发挥多种形式的职业中介组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作用,完善包括就业咨询、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内容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模式,鼓励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服务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强的服务全省的民办职业中介龙头企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监管,及时有力地打击非法职业中介以劳务输出为掩盖的欺诈行为,防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持续增收的效率。

3.7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工作体系

①建立机构。建议政府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专业办公室,统筹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面负责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政策指导、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和权益维护等工作,将其列入扩大就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落实。②投入资金。建议把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等工作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当地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1%的比例提取专项资金。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设置、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经费纳入地方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20]。③宣传政策。加强宣传我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的法规政策,让农民们接受免费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走村入户进行宣传,让农民提高对就业培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及时总结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以推广,对优秀管理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OL].[2020-02-05].http://www.moa.gov.cn/ztzl/jj2020zyyhwj/2020zyyhwj/202002/t20200205_6336614.htm.

[2]朱琳.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

[3]王彦彭.农业与人口大省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基于农业普查数据与时序数据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4):160-168.

[4]管永昊,吴佳敏,贺伊琦.企业创新类型、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21-129.

[5]李宾,马九杰,胡琼方.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差异:基于鄂渝两地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151-158.

[6]刘新智,刘雨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6(6):69-78.

[7]刘宝霞.安徽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分析[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8]孔祥利,毛毅,丁亮.社会保障视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2):9-13.

[9]山东省就业办专题调研组.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R].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8-21.

[10]徐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1):34-37.

[11]汪承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的分析[J].北方经贸,2007(10):14-15.

[12]張鹏,王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开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13-17.

[13]王庶,岳希明.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经济研究,2017(4):106-119.

[14]王子睿.内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收入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15]洪会明,王家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2):12-14.

[16]张宽,邓鑫,沈倩岭,等.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组PVAR模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6):28-41.

[17]马轶群,孔婷婷.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差距[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6):35-44.

[18]葛轶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研究:基于江苏、四川、陕西、吉林、河北五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2019(1):91-100.

[19]高明,姚佐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9(5):30-37.

[20]张艺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作者:杨璟

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研究论文 篇2:

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策略研究

摘要:由于受劳动力自身素质技能、政策法规和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本文在调查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劳動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服务策略。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策略;研究

分类号:F326.27

引言: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毗邻广东省和广西省,土地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丘岗山地面积占49.5%。永州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水资源利用率低,极端天气频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1、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1.1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规模

根据2020年的调查,永州总人口641.6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75.80万人,占总人口比率74.15 %,乡村劳动力资源285.95万人,占总人口比率44.56 %。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64.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57.53%。其中,转移到省外务工人数119.90万人,占72.88%,转移到省内44.53万人,占27.07%,境外就业人数0.074万人,占0.05%。

1.2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特点

一是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劳动力已成为转移就业的主力军。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但转移出来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在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51.64%;高中及中职文化程度占比38.1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10.18%。二是劳动力转移输出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居多。46-60岁占比10.38%,21-45岁占比61.30%;男性占比71.24%。三是劳动力转移从事的行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分别占47.86%和43.2%。四是转移层次和劳动报酬不高。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工作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工作,技能性工作较少,工资收入水平在2500—5000元之间。五是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本地就业30.36万人,占转移总数的18.45%。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旧的就业体制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建国之初,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到了城市,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并建立和完善了市场服务体系和就业培训体系,就业资源只向城市居民配置,而乡村农民就业却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这种旧体制使乡村农民就业长期受到忽视,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2.2 传统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传统的户籍制度使乡村劳动力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使农民在城市就业受歧视,在城市生活受排挤,农民工的地位仍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2.3技能低素质差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文化素质偏低和劳动技能不高是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或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遇到的最大难题。在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中职以下文化水平占比89.8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0.29%,通过技术鉴定,拥有技能培训证书人数更少。

2.4政府管理疲软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无序转移

永州市目前还没有设立农村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体系的缺陷和短板。由于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不能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致使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输出的比例比较低约占12%,农村劳动力转移多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本人找工作,属自发性、盲目性,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

2.5 社会保障薄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虽然,近些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农民工保障的政策,但执行难度大,实际效果小。如目前实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采取国家出大头,企业出中头,个人出小头的办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刚性和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农民工的保障待遇得不到保障,“制度上的福利”变成了“实际上的负担”。调查表明,80%的企业主不赞成也不愿意为农民工购买职工养老保险,接受调查的农民工90%没有购买或不愿意购买职工养老保险。然而,作为农民在农村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太低,得到的保障非常之薄弱,土地仍旧成了农村劳动力最可靠、最根本的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

2.6 维权执行力弱导致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内伤”

人社部门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过程中,仅仅起到一个协调、和谈与仲裁的作用,权威性不够,结果很难得到有力的执行。权益维护单位权威性的缺乏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劳动保护差、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还被克扣和拖欠等种种“内伤”, 造成农民工怕上当受骗从此不敢再外出务工。

2.7 土地流转不顺减缓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由于土地流转制度、法规、程序的不健全和土地流转无序状态等问题的存在,致使部分土地流转,在短时间内(两三年)即被退耕弃荒,造成耕地的浪费和直接经济损失。土地流转不顺,使农村规模经营难以运行,给农业产业化道路设置了障碍,同时也减缓了农村劳动力的横向转移。

3、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策略研究

3.1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知识技能,促进高质量转移就业

3.1.1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

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党管人才“牵头抓总”的作用,联合人社、教育、妇联、农村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建立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构建起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把农民教育培训真正纳入“有领导、有机构、有场地、有内容、有特色、出实效”的正常运行轨道[1]。

3.1.2 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

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居主导地位和负主要责任。除中央政府的财政资金安排外,市本级和县区政府应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予以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由“政府买单”的免费培训制度落实到位。

3.1.3 突出教育抓手,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适应能力

技能差素质低是影响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水平。一是要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避免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辍学现象,确保基础教育成果,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是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要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转移就业创造有力条件。

3.2 强化政府管理,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2.1 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政府应把促进落实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统一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的人才、劳务市场,消除体制障碍,打破部门壁垒、地区垄断和城乡、户籍、身份等各种的限制,采用统一的服务政策、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服务平台、统一的运行机制、统一的服务品牌面向社会公众服务,营造城乡劳动者凭知识学历和职业技能公平竞争就业的环境,克服自发性、盲目性,实现农村劳动力有组织的有序流动。

3.2.2 加强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乡村和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要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要规划、建设好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要加强统筹协调,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2],以促进永州传统农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3.2.3构建面向农民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

健全市、县、乡镇、村四级工作机制,以乡镇保障所、社区保障站和村级保障协管员为载体建立基础服务平台,整合新闻网、电视台、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实现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联网”,形成包括信息采集和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介及跟踪服务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拓展服务的领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让农民准确及时地获知劳动力供求及农业信息,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技能、有保障地进行转移。

3.3 强化社会保障,维护农民权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3.3.1 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利

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全市实行居住证(卡)管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设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信息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平等竞争,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建公平的制度和提供全新的服务。

3.3.2 建立劳动安全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劳动安全报酬权

各级政府人社部门要加强企业用工登记备案和劳动合同管理,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劳动安全保护、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监控以及工资保证金等各项制度,从制度方面着手,严格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从根本上解決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人事部门应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保障行政监察执法活动,及时处理劳动安全和劳资纠纷,必要时可与公安局、司法局等权威部门一起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加大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

3.3.3 创建新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建设,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坚持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就算农民要改变身份,离开农村时,土地仍然可以作为其财产而为他在城里创业提供资金,同时也可以以转让土地经营权的形式入股,形成新的农村产业模式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村现有劳动力就地转移。

3.3.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进城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应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等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现有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并强化制度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内,实现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在社会保障上取消城乡差别。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实现进城与留乡、流动与定居人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促进农民工“融城”步伐,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4 强化城镇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民工转移步伐

3.4.1 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点和关键。要大力招商引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和个人投资小城镇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发展功能,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构建良好的居住、就业、医疗、教育环境。搞好小城镇土地开发,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3.4.2 大力发展乡企民营经济,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渠道

给政策、抓服务、造环境,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发展个体经济,把个体经济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或通过积极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乡镇、村创办分厂或加工车间即:“扶贫车间”模式,引导周边村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和来料加工制造等业务。发挥乡镇企业距离农产品生产基地近的优势,扩大就业岗位,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和长期的现象。要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既要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更要提供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建设。为此,全市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在全市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水平。

参考资料:

【1】董卫强.城市管理中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6):389-390.

【2】董恬.传统农业地区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布局初探——以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例[J].房地产导刊,2017(5):9-10.

作者:邓群 卢基平 严德誉

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研究论文 篇3:

唐山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对近年来唐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做大量调查,在这个基础上综合梳理了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状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解决农业剩余劳力的前瞻性建议,指出要提升农业原料向商品转移的科学技术服务,才是解决农业人口行业流通的新措施。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商品化转移 行业流通

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备受国家重视的重大国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三农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从2004年开始,唐山市按照国家、省对农村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从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入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开发,积极推进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概况

唐山市是典型的地区级人口大市,到2006年总人口达71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4.6万人,占总人口的68%;农村劳动力资源308.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8%;乡村从业人员282万人,其中男性152.5万人,女性129.5万人。农村劳动力分布基本状况如下:

1.产业结构。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140万人,从事第二产业89.5万人,第三产业52.5万人,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9%、32%和19%。可见一、二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如图1。

2.文化结构。按文化程度划分,乡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2.6万人,小学文化程度90.3万人,初中文化程度139.4万人,高中文化程度40.8万人,中专文化程度6.6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万人,初中及小学文化所占比重较大。(见图2)

3.行业结构。农林牧渔业有140万人,采掘业12万人,制造业49.8万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万人,建筑业26.7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8万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2万人,批发和零售业16.9万人,住宿和餐饮业4.1万人,金融业0.6万人,房地产业0.1万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1万人,科学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0.1万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2万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万人,教育1.6万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4万人,文化体育娱乐业0.5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4万人(见图3)。[1]

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占50%,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制造、采掘、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各占18%、4%、9%,[2]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对科技含量要求不高的行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二、近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村人口相对净增量较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为了做好农村就业工作,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唐山市政府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就业、建立机会平等的就业制度这一中心,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4年到2006年逐年提高了劳动力转移进度。(见下表)。[3]

(单位 万人)

从农村剩余劳力流动的行业分布看,以建筑市场流动最大,2004年3.4万人,2005年4万人,2006年为4.8万人;其次为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4]如图4。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唐山市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速且总量逐年提高,到2006年底已经超过了异地转移的总量。转移的主要行业为建筑业、社会服务业、餐饮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这几个行业的主要特征为:行业门槛低,科技含量少,劳动力密集。性别角色成为行业转移的基本流向,男性偏重于建筑、采矿业,女性偏重于服务、餐饮业。

(二)唐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1.转移总量稳中有升。近三年里,农业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从2004年的15.9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16.3万人。滦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该县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开展下乡为农民送岗位活动,并将这项工作制度化。古冶区举办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班,提高广大妇女的就业能力,激发她们就业积极性和创业热情。

2.就地转移数量增速快。2004年就地转移7.1万人,异地转移8.8万人;2005年就地转7万人,异地转移8.2万人;2006年就地转8.3万人,异地转移8万人。

3.省内流动占主导。省内流动就业与跨省劳务输出都有较大增幅,但流动就业仍以省内为主。原因在于流动就业受到户口、就业技能、生活习惯、流动成本等因素影响,制约着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流动。

劳动力职业素质提高。唐山市连续几年推出“阳光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从上表可见,输出前培训与有组织输出成正比关系,2004年有组织输出占59%,2005年占61%,2006年占59%。一方面是经过培训就业更容易,另一方面采取校企联姻的订单式培训,减少了培训的盲目性,按着“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流动就业更加有序和规范。迁安市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工程,计划到2009年,该市对未就业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一遍,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收入”的目标。[5]

三、唐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创新经验

(一)创新就业观念,促进基础产业转化

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岗位增加。唐山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区域,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服务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从业观念,提高创业意识,鼓励农民依托当地的经济特色,增强农民自主创业的能力和需求。提倡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旅游业、养殖业的延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输出是农村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和极其重要的产业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唐山市积极开拓劳务输出合作领域,加强了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返乡创业双向流动的良好局面。劳务输出缓解了输出地区就业不充分的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新了农民的观念,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带动了输出地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职业指导服务,提高劳动力素质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和科技辅导。在各级劳动力市场开设农村劳动力求职窗口,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指导,并且通过有效的信息引导,对农民工的流向、流速和流量等进行引导,改变盲目外出的无序状态,减少农民工务工成本和因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劳动力市场对潜在的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和科技辅导,使“阳光工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桥梁。

(四)抓好基层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政府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县(区)、乡(镇)级两级劳动保障事务站工作。一方面,乡(镇)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应高度重视,增加对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劳动保障服务部门的支持力度,及时传递劳务信息和国家最新出台的劳动政策、法规,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使其在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中的“桥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培训机制,解决回流农民工问题

据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6]

2008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关键,面临国际国内的经济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当前相应的农民工培训机制和农民工大量回流的新问题。要强调农民工转移的新思考,继续以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为主要措施,充分发挥政府服务部门的“桥梁”作用,设计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培训的具体计划,积极利用和建立远程培训项目,在政府扩大现代互联网营运服务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力量扩大培训,使广大农民工足不出户就能免费获得科学技术。

(二)提高科学技术服务,提升农业产品向商品化转移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基本是以原料和粗加工产品为主,整个农业人口在这种自然状态下,必然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提升农业生产原料的商品化进程,促进农业产品向农业商业化推进。

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出路,内地流动、转移、向外输出务工三种方式,这种思路基本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定向性做法。目前,唐山以及冀东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比全省其他区域相对要快,但是,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中发展比较缓慢。农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原料流通为主,而加工或深加工的商品流通率相对较低。大型的农贸市场交易的对象基本是粮食、油料、蔬菜、肉蛋、干果原料型产品流通为主,这种流通在市场化发展中,仅仅是一种原料产出地的转移-----最原始的一种商品流通。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地方农业的商品化发展。自然也就大大地限制了农业人口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自然分流与自然转移。

开拓和发展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发展,促进农产品发生上游商品向下游产品转移,农业原料产品向工业商品转移,原材料向多元商品的转移,从而促进农业人口实现新产业化人口的转移,而不是区域的单纯劳务人数的流通。

(三)完善法规建设和服务,创造和谐的劳务环境

建设和谐有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除了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转移环境,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农业劳务市场是当前法律服务的主要对象,但是也是法律服务的薄弱环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依法办事,主持公道,加大劳资纠纷调解力度,缓解劳资矛盾,坚决制止和纠正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维护农民工劳动的合法权益是当前最大问题。问题复杂,涉及法律空间广泛,经济纠纷常常和社会治安纠葛在一起,而且执法成本高,法律服务收入较低,甚至是无偿服务,这就给执法、仲裁带来很大难度。

五、小结

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农村乡镇带来巨大影响,目前,不仅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突变,就连大学生就业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我们曾经取得过良好的经验做法带来了挑战,也给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带来了困难,认真分析与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问题,寻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元渠道,研究农业工业化发展,扩大农村生产领域,促进农业人口的行业转移,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宝喜、李再东,唐山市统计局,唐山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P14、P63.

[2]王宝喜、李再东,唐山市统计局,唐山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P64、P65.

[3]唐山市就业局,2004,2005,2006年 年度统计报表[R].

[4]唐山市就业局,2004,2005,2006年 年度统计报表[R].

[5]河北省迁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R].[迁政发(2007)17号]文件,2006年5月14号.

[6]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1.

作者简介:

张树玉,男,河北赤城人,唐山市就业服务局,研究方向为就业培训与就业指导。

作者:张树玉

上一篇: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论文下一篇:投资制度改革农业推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