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业中外语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22

服务产业中外语继续教育论文 篇1:

宁波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日渐完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服务外包产业己经成为全球企业价值链的重要一环。服务外包具有高利润,低成本等特征被称为“绿色引擎”。宁波市作为服务外包发展的示范性城市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宁波市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为213.29亿元,同比增长14.5%,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宁波又一重要新兴产业。

2014年底《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出台,使发展服务外包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宁波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将通过对宁波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分析,探析宁波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分析的基础针对今后如何促进宁波服务外包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宁波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一)、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原本由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的过程。按照服务产品交付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在岸外包、近岸外包、离岸外包。按照业务结构内容和范围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与业务流程外包(又称商务流程外包,BPO)及知识流程外包(KPO)。

(二)宁波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1. 服务外包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宁波外经贸统计局、宁波服务外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事服务外包的规上企业数由2011年的608家增加到2016年的1299家,从业人员从2.5万人增加到约5万人,2011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总金额为85.6亿元,2016年达到231.3亿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总金额由24亿元增加到109.3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宁波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服务外包行业的企业规模有所增大

从事服务外包行业的规上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在企业规模上也有所大规模化。数据显示2011年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数仅有34家,2016年该数量为253家,占比總企业数比率由5.6%增加到19.5%;从业人员超百人的企业数由2011年的55家增加到93家,2016年离岸执行金额超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数为36家。从上述数据可以推断,随着宁波服务外包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增加较为缓慢,主要是以小规模企业为主。

3.宁波服务外包业务构成比重出现分化

2011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总金额为85.6亿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总金额为24亿元,离岸服务外包在服务外包业务中的占比为28%,2016年该比率为51.2%,即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占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宁波服务外包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2011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总金额中ITO业务合同总额、BPO业务合同总额、KPO业务合同总额分别为35亿元、40.6亿元和10亿元;2016年的服务外包总金额为213.29亿元,这三项业务的金额分别是121.45亿元、67.42亿元和42.42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幅度为247%、66%和323.8%,KPO业务增幅最大;ITO业务、BPO业务、KPO业务占服务外包业务总额比率在2011年为40.9%、47.4%、11.7%,而2016年是56.9%、31.6%、19.9%,业务构成比率发生较大变化,ITO业务成为规模最大的业务。从上述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在业务细分领域,随着宁波服务外包规模的发展壮大,服务外包的业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且KPO是更高阶的BPO表现形式,该业务的快速发展表明现阶段宁波服务外包业务结构在不断优化。

2016年宁波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16.5亿美元比2011年增加332.9%,其中ITO业务、BPO业务、KPO业务的金额分别为9.78、4.12、2.55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的幅度分别为328.9%、221.9%、926.2%。就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而言,在此期间获得大幅发展,虽然ITO业务规模仍占主导地位,但是KPO业务得到快速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细分领域也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随着KPO业务的快速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结构也呈现不断优化趋势。

且从发展态势而言,近五年来宁波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量的增速远高于服务外包总量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宁波共承接了来至131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包国(地区)中美国和中国香港的离岸执行额分别为21.82亿元和21.56亿元,占比分别为21.8%和21.5%,位居宁波市一二位,首次同时有两个占比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但与其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对比,宁波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还相对较少;承接单一国家或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态较集中,发包国别相对分散。

三、宁波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问题

1. 产业发展软环境不足,缺乏专业高端技术人才

作为一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应具备完善的、能与之相配套的与服务外包相关的人才、土地、税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政策和措施。虽然有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措施,但是宁波还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配套措施,不利于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另外,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以人才聚集和知识密集为中心的智慧型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熟练掌握外语及 IT 应用能力。宁波没有一所“985”、“211”重点高校,各大学校多属于为地方性综合大学,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导致高端技术人才先天不足。截止2015年宁波全市已有526家软件外包企业,软件外包从业人员约2万人,但这其中高端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的从业人员主要从事于低端的蓝领阶层。

2. 企业规模偏小,品牌优势不够明显

如前文所述宁波服务外包企业大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例如2015年在宁波市529家软件外包企业中,通过双软认定(软件企业的认定和软件产品的登记)的企业只有104家,其中真正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只有16家,大多软件外包企业缺少国际认证,宁波在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方面还无法与杭州、大连等其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相比。并且,宁波服务外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知名品牌,导致整体服务外包企业的知名度偏低。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太少,宁波服务外包企业很难进入高端业务领域,与杭州、大连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品牌树立与发展,参与高端业务领域是宁波外包业务亟需解决的问题。

3.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小

服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劳动力密集等诸多长处,对于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有利。但是2016年宁波承接的服务外包数据显示,在231.29亿元的业务中ITO业务、BPO业务以及KPO业务执行额分别为121.45亿元、67.42亿元、42.42亿元,业务主要来源仍是ITO,占比为52.5%,嵌入式软件服务仍是ITO领域的主要业务,即从事低附加值的代工类产业,因此企业获得利润及产品附加值的能力较低。

四、宁波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人才导入

通过优化高校课程资源、社会大学教育资源的形式,推动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双向交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推动中高层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实施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继续教育;通过完善人事制度和人才引进政策来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落户宁波,多渠道为企业发展补充服务外包人才。

(二)加快服务外包方面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为了促进宁波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政府除了增加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交易和政策以及法律环境等方面的投入与建设投入之外,还应从制定一个长期的服务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加快形成多样化经营、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格局,培育多元的主体市场非常重要。另外,政府通过设立用于服务外包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项目。

(三)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品牌

自主品牌的建设有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提高宁波在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服务外包企业应积极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提高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知名度,树立属于宁波的服务外包特色品牌,同时以“互联网+”促进企业创新提高竞争力。另外,也可通过与海内外知名的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力争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取更多业务。

(四)提高服务外包业的附加值

宁波拥有制造业优势,服务外包的发展应立足于同制造业相互合作的模式,即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采用产业互动的方式,通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去推动服务外包业发展,以服务外包业的进步来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从而提升服务外包的附加价值。同时宁波还应在高新技术领域加大服务外包的开发力度,促进提高KPO在服务外包业务结构中的比重。

五、结论

本文运用具体数据对宁波市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至2016年服务外包行业获得快速发展,离岸外包业务所占比重超过50%,细分业务中的ITO业务、BPO业务以及KPO业务获得大幅发展,比重结构出现显著变化;虽然KPO业务量大幅增加显示宁波市服务外包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但是ITO传统业务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服务外包在宁波是属于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发展软环境不足,缺乏专业高端技术人才,企业规模偏小,品牌优势不够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品牌建设等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作者单位为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

作者简介: 张嘉成,男,1996.12生,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貿易学院

李恺玲,女,1995.7生,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

作者:张嘉成 李恺玲

服务产业中外语继续教育论文 篇2:

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 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

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部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破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就《政策措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负责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中医药工作,并多次就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孙春兰副总理对中医药工作亲自指导、亲自部署。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各地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形成了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中医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筛选出“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效方药,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中医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政策措施》,对党中央、国务院中医药工作决策部署再贯彻再落实,对《意见》各项政策再部署再细化,加快健全符合中医药规律特点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解决中医药发展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中医药有特色、高质量地发展,更好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

记者:《政策措施》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负责人:《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中医药工作经验,针对当前中医药发展出现的薄弱环节和改革难点,聚焦破解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全面加大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提出7个方面28条政策:一是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二是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三是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保障落实政府投入,多方增加社会投入,加强融资渠道支持。四是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五是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引领中医药在人才培养水平、医疗服务能力、科研能力、药材质量、综合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全面提升。六是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健全中医药医保管理措施,合理开展中医非基本服务。七是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中医药科技管理,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高中医药法治化水平,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记者: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有哪些新的部署?

负责人: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政策措施》把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作为首要任务,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创新。中医药、教育、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将联合采取配套措施,抓好落实。

一是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加大“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高职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

二是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长期坚持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传承工作室建设等项目。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按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继承人以医古文代替外语作为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

三是加強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中医药优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学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在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

四是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用5-10年时间,评选表彰300名左右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培育500名左右岐黄学者、30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10万名左右中医药骨干人才,加强中医药优秀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调动中医药人干事创业积极性。开展中医药卓越师资培养,重点加强中医基础、经典、临床师资培训。加强高校附属医院、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力度。支持建设一批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和中药炮制类、鉴定类高水平学科。

记者:如何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负责人: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强调要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通过调整中药注册分类,开辟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注册申报路径,构建“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等创新举措,在保持中药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创新研制力度,激发创新要素向传统中医药领域聚集,为中药产业优化结构、转换动能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加快推进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中药注册申请技术指导水平和注册服务能力,强化部门横向联动,建立科技、医疗、中医药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以中医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统筹内外部技术评估力量,探索授予第三方中医药研究平台专业资质、承担国家级中医药技术评估工作。增加第三方中药新药注册检验机构数量。

二是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尊重中药研发规律,完善中药注册分类和申报要求。优化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同名同方药等,研究依法依规实施豁免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及部分临床试验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数据科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体系。优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完善中药新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技术研究指导原则体系。

记者:如何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

负责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探索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有效防治模式,为更大范围推进中西医结合积累了有益经验。《政策措施》把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创新。

一是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完善中西医结合相关制度,做到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宜中则中、宜西则西”,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鼓励科室间、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将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审与绩效考核。对医院临床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使其具备本科室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

二是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中医药系统人员第一时间全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建立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强化中医药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理论技术方法和相关现代医学技术的培训。

三是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2021级起,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必修课程。允许攻读中医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参加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接受必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研究实施西医学习中医重大专项,用10-15年时间,培养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和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

四是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专科)建设。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遴选形成优势病种目录。开展试点示范,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10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记者:在提升中医医疗服务和科研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支持措施?

负责人:当前,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科研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政策措施》明确,将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科研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全方位提高中医医疗和中医药科研水平。

一是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省、委(局)共建一批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打造中医临床能力强、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功能布局优化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推动省域、市域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优势病种特色鲜明的中医医院和科室。依托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打造一批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肺病科、发热门诊、可转换传染病区、可转换重症监护室等建设。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有序推动中医重点领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围绕中医理论、中药资源、中药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服务于中医药技术装备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聚焦中医优势病种和特色疗法等建设10-20个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一批服务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医药科研支撑平台。

记者:如何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增强中医药的自我造血能力?

负责人:中医药素有“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并得到群众喜爱,但一些传统中医药项目的定价收费和医保报销标准制定后长期未作合理调整,与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匹配。《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这是促进中医药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是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建立以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为主要依据的中医医疗服务卫生技术评估体系,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开展调价评估,符合启动条件的及时调整价格,充分考虑中医医疗服务特點,完善分级定价政策,重点将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体现劳务价值、应用历史悠久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是健全中医药医保管理措施。大力支持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综合考虑有效性、经济性等因素,按规定合理确定目录甲乙分类。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

三是合理开展中医非基本服务。在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总量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基本医疗费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支持其提供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非基本医疗服务。探索有条件的地方对完成公益性服务绩效好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放宽特需医疗服务比例限制,允许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政策范围内自主设立国际医疗部,自主决定国际医疗的服务量、项目、价格,收支结余主要用于改善职工待遇、加强专科建设和医院建设发展。

记者:在提升中药材质量方面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负责人:中药材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提高中药材质量,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

《政策措施》明确,相关部门将联合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制定中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推动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的现代中药材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符合中药材现代化物流体系标准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引导医疗机构、制药企业、中药饮片厂采购有质量保证、可溯源的中药材,深入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促进快速检测装备研发和技术创新,建设第三方检测平台。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要重点把握药材道地性,以道地药材基地建设为抓手,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从种子种苗源头开始,推动中药材绿色生态种植,严格规范采收及初加工、运输、贮存等,推进追溯体系建设,从全过程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为中医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保障。

记者:如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负责人: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既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的有效途径。

《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一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增设中医药专项,将中医药文化传播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制度保障。二是加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改善一批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的中医药古籍保护条件,挖掘利用好中医药宝库精髓。三是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打造好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内涵及发展历程的重要阵地。四是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一批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打造一批中医药传播平台,推出一批中医药文化精品,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上述措施,让中医药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播、弘扬中医药的良好局面。

记者: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负责人: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增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新形势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造福世界民众健康,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为此,将重点推进如下工作:

一是制定“十四五”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二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市场化方式,与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共同建设一批友好中医医院、中医药产业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格局。三是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为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人员提供签证便利,进一步吸引境外消费者来华就医保健。四是协调制定国际传统医药标准和监管规则,支持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为服务中医药海外长期发展战略夯实基础。

作者:思雨

服务产业中外语继续教育论文 篇3:

整合社会资源 强化服务功能

福建省三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于2001年7月下旬进行了较大力度的社会资源整合,组建了跨部门、跨所有制、多元化、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支撑体系的联合型三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壮大了服务队伍,优化了人力资源、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了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元化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组建联合型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市科委的领导下,将市科委下属的三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教中心、专利事务所、技术市场办,市经委下属的经济技术开发中心、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市兰德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和市科发电脑网络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组成联合型生产力促进中心。下设8个业务部门,即信息技术部、信息工程部、培训部、知识产权部、新技术推广部、咨询部、技术市场部、外文翻译部,共有职工68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的专业人员58人,专业涵盖面较广。中心的各成员单位之间采取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组织形式,中心各成员单位隶属关系暂保持不变,业务工作逐步由中心承接有关成员单位共同承担,实现优势集成,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在管理上,紧密型的成员单位,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打破了原单位性质,实行统一工资标准,统一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在完成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同时与经济效益挂钩,松散型的成员单位,按市场经济法则运作,实行“项目管理制”,所有合作项目,均签订由中心统一印制的合作协议书,按协议内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分享所获得的成果和效益。

2.强化服务功能

组建后的联合型生产力促进中心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开拓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市场,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使本中心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服务功能:

——电子化信息服务。以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已建立的电子化信息服务体系为基础,加强与国家级和省级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机构的联系,整合信息资源,拓展信息渠道,为我市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检索、查询、查新等服务;利用“福建科技网”、“上海技术交易网”、“全国技术联播网”、“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作网”等信息渠道,开展信息发布服务;利用“三明科技信息网”电子阅览室为科技人员提供电子阅览服务,利用“三明科技信息网”网络平台,宣传国家产业和科技政策法规,报道我市科技和经济发展动态,介绍我市企业面貌,宣传企业技术创新成效。

——信息技术服务。发挥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科发电脑网络有限公司及市兰德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人才、系统集成能力和设备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域名注册代理、虚拟主机租用代理服务,承担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网络工程建设和软件开发等业务,同时提供企业信息化工程方案的制订、咨询等服务。

——技术咨询与技术市场服务。将市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技术市场办及市科技情报所的咨询、管理人员有机整合,并聘请长期从事工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的科技管理专家作为常聘顾问,提供科技、经济信息查询、产业与科技政策法规咨询、专题技术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研究、开发引进技术项目的经济技术提升、科技计划项目(包括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立项、鉴定、成果申报等材料的编写,项目论证或科技计划项目鉴定的组织,技术成果分析评价,科技项目中介服务,组织专家对技术难题的诊断,技术合同的编制,技术合同的审查与登记以及技术交易与技术交流的组织等多方面服务。

——产学研结合服务。将市科委系统和市经委系统在产学研协作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再辅以现代化手段,利用“高校科技网”、“上海技术交易网”、“全国技术联播”、“三明科技信息网”等网络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广泛联系,为企业寻求技术依托,协助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协作的科研开发机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服务。以市专利事务所为依托,开展知识产权政策、法律法规咨询、专利申请代理、企业技术秘密保护制度制定、企业技术密级评定、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措施建立以及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建立等多项服务。

——培训服务。将市科技情报所在计算机应用培训方面的优势和市科教中心作为我市继续教育基地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开展办公自动化电脑培训,Internet技术以及CAD、CAM、CAPP、CIMS和ERP技术,科技管理,营销管理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服务,提高科技人员和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新技术推广服务。以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和本中心原已建立的CAD推广应用专家组及工控技术开发应用专家组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节能降耗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环保技术以及CAD、CAM、CAPP、CIMS和ERP技术等推广应用服务。

——翻译服务。利用市科技情报所原已建立的“外文翻译服务协作网”,为中小企业和社会长期提供英、法、日、德、俄、印尼等多语种的翻译服务,承接外文打字,推荐口译人员。

3.主要服务成效

(1)优化信息网络,搞好电子化信息服务

中心整合后,一方面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三明科技信息网(SMINFO)”,提高SMINFO的影响力和开发应用能力,策划并完成了SMINFO的主页更新,使其进一步跟上网页制作技术潮流,体现科技与经济特色,在信息内容上,突出技术创新主题和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的宗旨,特别开辟了“技术创新基金申报”、“技术市场”、“星火科技”、“企业之窗”等栏目,加强动态信息的补充与更新。在做好SMINFO网站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与海峡信息网、福建科技网、厦门科技网、万方数据、上海技术交易网、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作网、全国技术联播等信息网络和信息机构的联系与协作,优化了信息渠道。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电子化信息服务体系,特别是检索查新服务,先后为金三明实业、福建三农、泰宁陶金峰高岭土公司等100多家企业提供了科技信息检索、查询、查新等服务,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电子化信息服务会员制度”,制订了规范化的会员服务协议书,目前已与福建三农、三明制药厂、重机厂、建材集团、元发树脂等50多家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此外,我们还结合科技部”星火计划农村科技信息化行动”项目的实施,以我市沙溪沿岸星火技术产业带为示范基地,认真开展调研,制定了“三明

市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为我市农村信息服务公用平台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2)批准切入点,科技咨询和技术市场服务成效显著

中心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代理作为提高咨询服务层次的切入点,在常聘科技管理顾问的认真指导下,先后为泰宁陶金峰高岭土有限公司“超细增白高活性高岭土”项目、三明辉煌机械有限公司“高速线材氮化硅陶瓷轧辊”项目、三明元发树脂有限公司“高性能SiOx/TiOx革用聚氨酯复合树脂”项目、将乐三华轴瓦有限公司“精密电镀汽车轴瓦”项目、福建省沙县华鸿化工有限公司“装饰型高分子益胶泥”项目、福建省大田石凤水泥有限公司“利用铁尾矿渣生产优质水泥”项目、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隐形导轨平移式载重子午胎硫化机”项目、三明世纪阳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复合生物菌肥产业化建设”项目、福建省将乐县莲花食品有限公司“花卉的魔芋膜处理微波干制技术和系列食品开发”项目等申报国家科技部和福建省创新基金提供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申报文档的拟定等一条龙服务,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也大大地提高了中心咨询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技术市场服务方面,我们以举办“技术市场日”活动为切入点,主动加强成员单位与企业间的交流。中心经整合后,联合所有成员单位,于2001年8月24日举办了首期“技术市场日”活动,邀请上海技术交易所举办项目信息发布会,邀请厦门现代集成系统咨询中心举办企业信息化专题讲座,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三明钢铁厂、三明重机公司等单位还特邀有关专家深入企业调研、座谈,经多方努力,三重公司已与厦门现代集成系统咨询中心签订了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正式合同。同年九个月份,中心的信息工程部和信息技术部又分别与广州速达公司合作举办“速达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演示报告会”,与市科协合作为厂矿科协、学会秘书长举办“电子化信息服务演示报告会”,均取得良好效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努力使“技术市场日”活动常规化。几年来,坚持每月至少举办一期“技术市场日”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市场日”活动,既加强了与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直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又有力地宣传了本中心的服务功能,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在我市企业的推广应用。如福建省建字孟宗笋业有限公司正在实施建设的年产100万箱“孟宗”笋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和高活性竹笋膳食纤维添加剂及其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该原料采用竹笋食用价值较低的粗老纤维部分,实现多层次增值利用),应用福建省农林大学的“竹笋保鲜和深加工技术”,计划总投资5200万元,分二期进行,3年完成。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已于2004年10月完成建设任务,形成年产笋干系列产品40万箱的生产能力。2006年12月前将完成二期工程投资建设任务,整体形成年产水煮笋干、玉兰笋、即食笋、速冻笋、真空冻干笋、笋干干制品等系列产品100万箱,建成达标后可实现年产值1.39亿元,利税2200万元。

(3)发挥“桥梁”作用,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中心把产学研活动作为常年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如2002年5月11日至18日,本中心作为独立牵头组织单位,组成了由我市13家企业的厂长(总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三明市政府赴上海产学研活动代表团,由市政府丁瑜副市长带队,在上海参加了一系列的产学研活动,共有16个项目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意向。2002年11月2日至4日三明市政府与福建省产学研协调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的“2002年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活动洽谈会,中心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利用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已经建立的良好协作关系,在产学研活动中积极充当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洽谈会请来了13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9名矿产品开发与加工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投资企业家,全市共有83家矿产企业参会,共签订了34项技术开发合作项目。会后进一步做好合作项目的跟踪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多元化培训服务

培训服务是中心的主导服务项目,在与市科教中心进行整合后,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对原培训教室进行全面改造,建成了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的综合厅,新添置了一批电脑,充实并完善了培训机房,进一步增强了培训实力,使本中心的培训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几年来,已有650多家企业、近1.3万人次在本中心接受培训。先后举办了企业防伪税控票表处理系统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经济基础理论、职称外语、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工人技术等级考试等系列培训班;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了“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现代科技知识与发展战略”等高研班,得到了学员的充分肯定。我们还切实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和中小企业的实际,特别为我市广大中小企业举办专题“短训班”,几年来已举办过的专题有“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CAD、CAM、CAPP、CIMS和ERP技术等推广应用”、“WTO与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信息与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与国家优惠政策”等,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人员素质,促进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深受企业欢迎。

(5)协同运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针对我市工业领域基础产业偏重、能耗大,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潜力巨大的特点,中心的新技术推广部(三明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致力抓好一批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重点实施开展了以机泵电动机系统节电、工业炉窑烧白煤节煤降耗、冷凝水自动回收节水及太阳能综合利用等为主的高效节能降耗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使这些节能降耗的科技成果及时地转化为我市工矿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优化了企业的技术结构,有力地提升了我市企业现有装备的节能降耗技术水平,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的增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几年来,主要围绕市科技计划项目“节能降耗共性技术(变频器、锅炉热管体系)推广应用”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深入我市永安洪田水泥公司、大田岩城水泥公司、明溪兰圈水泥公司、三明闽新建材公司、沙县建沙水泥公司、沙县三联化工公司、三明农科所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推广应用活动,共推广应用(电动机)变频器113台,总容量近1.4万kW,平均节能效率20%以上,已累计节电达1000多万kwh,创直接节电效益500多万元,并建立了变频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同时,精选了一批如“密闭式高温蒸汽冷凝水自动回收技术(装置)”、“链条锅炉双人字型宽煤种节能炉拱技术”、“废木粉气化燃烧技术(装置)”、“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器”等高效节能降耗的科技成果(产品),在我市化工、建材、纺织、造纸、森工、自来水等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节能降耗效益,深受广大应用企业的欢迎和赞誉。此外,我们还共同承担了“三明水泥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三明市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的课题任务,均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企业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福建三明 365000)

作者:李洪辉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辅助作业过程论文下一篇:钱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