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论文

2022-07-03

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学科,学习历史可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受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过多,学习任务过重,以及中学历史总分只有50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我们的历史课堂效率十分低下,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考试成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论文 篇1:

论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革命英雄主义的培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单位新的挑战。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发展时期之一,而历史学科的学习又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新形势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新形势 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正文】青少年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发展,中学时期的教育对青少年的素质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要注重初中时期学生的素质教育。历史记录着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历史人物则是人们汲取知识、经验和教训的前辈。历史英雄人物不仅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巨大优势和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优秀品质。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显著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以革命英雄为榜样教育学生学习方式是极为常见的,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和长处,创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育中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现状

1.1实行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毕业,而不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传统方式进行枯燥乏味的教学,忽视了教育真正的意义。此外,在当前社会上个人主义风气盛行,学生又处于思想的迷茫时期,这就容易致使学生误入歧途,形成与革命英雄主义相悖的利己主义思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思维,积极发展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徜徉在历史的魅力中,从心底里喜欢历史,热爱历史,从而加强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

1.2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的课本通常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长篇大论讲解史实,缺乏新意,学生只能凭借着文字学习历史,不能真正了解到史实的具体情况。加之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麻木的背诵记忆知识点,带着功利性去学习,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课本内容的进行扩充,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真切的感受到历史,调动学生的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

二、提高学生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的具体措施

2.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枯燥无味,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讲一些有关教学内容的历史小故事,让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点,变的活灵活现。比如,在讲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整理关于尧舜禹的小故事,结合知识点,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了课堂的学习质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历史故事,找出其中的历史知识,这种方式可以慢慢的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2举办历史革命英雄主义主题班会,观看相关影像资料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教材课本外,历史影像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源,与文字教材相比,学生也非常喜欢观看,在进行历史革命英雄人物的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比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像纪录片,纪录片中敌人的残酷和我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革命英雄的不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除此之外,還可以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自行主持演讲和汇总,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革命英雄身上的优秀精神和品质。

2.3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丰富学生知识面

除了在学校中的学习,课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历史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本,还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学习。我国在各个城市建立了众多的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去参观浏览,扩充学生的知识层面,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比如在讲解侵华战争时,教师可以领导组织学生去本地的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历史,并进行总结,每个人写一份心得体会,进一步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革命英雄不畏牺牲、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革命英雄主义对育人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今天,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时英雄主义,初中历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保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促进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孟祥妮. 新时代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曹荣. 论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7.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周军

作者:周军

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论文 篇2:

探究新形势下初中历史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摘 要:历史是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学科,学习历史可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受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过多,学习任务过重,以及中学历史总分只有50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我们的历史课堂效率十分低下,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考试成绩。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培养兴趣;营建氛围;学会放手

历史作为一门考试科目,是中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有效的历史教学不等于学生机械地背诵相关历史史实,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实现理解记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其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只有先对历史这一门学科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将学习的过程当成一种乐趣。因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

1.充分利用历史教材,重视插图的价值。

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中学生的思维依然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的阶段。因此,他们更喜欢,也更偏向于通过图片、模型等具体事物来认识、了解知识。教材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也是其掌握知识的必备。掌握教材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面对满是文字的教材,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插图的价值。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分为地理、人物和漫画三类插图。不同的插图在讲解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地理插图时,首先要向学生明确这类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接下来要向学生传授如何读懂、理解、掌握地理插图的方法,最后可以“结合这些地理插图来分析在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以及人类的发展状况”[1]。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插图抓住学生的眼球,在讲解、分析插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教材中的文字,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教材内容。

2.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还原历史的生动与真实。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以及中学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内容众多、涉及面广泛、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导致许多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认为这是一门只需要强行记忆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以渊博的知识来吸引他们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热情。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在这基础上,更需要向学生展示历史的发展脉络、内部的因果关系及总体发展趋势等内在线索,让学生了解,历史并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其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外在的联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必然性。在教学中,用娓娓动听的语言、循循善诱的问题,改变以往枯燥、乏味、单纯地历史讲授,散发历史的魅力,还原历史本身的生动性与真实性,让学生自发地爱上这门学科,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构建高效课堂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其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对于目前初中历史存在低效率等问题,我认为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应重视建构良好教学情景的构建。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换句话而言,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明确,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枯燥的历史讲授会让学生缺乏听课的兴趣,瞌睡连连。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景法。通过构建特定的历史情景,令学生身临其境,从具体的历史画面、语言、动作等方面,自我去理解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所造成的弊端。

2.創建自由、质疑的学习环境。“学贵有疑,引导学生在尊重、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诱导其大胆设想与质疑。在质疑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质疑与析疑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2]。

3.创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学生理智上的挑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ppt等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提出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在书本中,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答案,由浅入深地思考。

三、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时代的教育理论认为:正确的教育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生,而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更多地去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去了解、发现、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加强以下两个环节的教学:

1.预习环节。在教学中为学生制定预习提纲,根据提纲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内容,并且掌握本课结构。通过预习,学生会自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加强在听课过程中的针对性。

2.上课环节。在预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精读阅读教材的能力,自我发现历史细节,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且学会前后知识、横向、纵向知识的联系、比较和对比,在对比中加强基本知识的巩固与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我们要对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其非智力因素;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地提高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牛兴华.对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认识及教学策略.学园,2015.

[2]顾玉祥.探究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该如何教学.好家长,2017(55).

作者:吴奕

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减负令的推行。历史学科逐渐退出了中考的历史舞台。在新形势下,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加强探究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初级中学历史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形势;高效课堂

历史学科一直以来是一门传统的基础类学科,虽然它难以比拟语数外等科目的地位,一直是学生心目中的“副科”或“小科”。但是历史课程在启迪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培养人文情怀方面,一直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几年来,中考、高考也一直将历史学科作为考试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考查。但是近年来,这一学科所面临的状况发生了转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减负令的推行。许多城市与地区,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逐渐让历史学科退出了中考的历史舞台。新的形势使历史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面临全新的挑战。一方面,退出中考使得历史学科地位下降了。学生没有了应试的压力,同时也会减少他们学习历史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在考试模式下的传统历史教学,往往是在新课标要求下着重讲考点,教学是针对考什么就讲什么。退出中考后,使得我们长期固守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历史学科的作用,使得我们组建的历史课堂更加高效呢?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是高效的钥匙。具体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方式和措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历史课堂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同样也应该丰富多样。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容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中最忌在课堂教学的结构方面,在教学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应用方面的教条主义和死板公式”。新形势下,给予了历史教师更充分的空间与时间。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构建历史教学的现场感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历史辩论、场景假设、历史剧目、知识竞赛、多媒体影片等方式,如今都可有效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善于转换课堂教学方式,把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运用得当,能使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显著增强。课堂不是模板的复刻,丰富的教学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运用地方性教学资源,挖掘生活化的历史素材

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讲到学术研究时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要想高效完成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同样需要如此下一番功夫。精准与有效的史料,可以较好的引导学生重塑历史场景。除去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我们还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丰富的史料资源中挖掘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材料运用到课堂里。学生能高效获取的知识,往往是能和他们的主观认知产生联系和共鳴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把地方历史资源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湖北地区为例。我们在课堂上,以关公文化为例讲中国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之重要;以武昌红楼为中心来讲解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宜昌会战为例讲解整个抗日战争的局势变换。往往比按照课本材料来讲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教学材料,可以从感情上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时空距离,而且能起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历史并不是遥远,而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增加对历史学科的亲近感。

三、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型的实践能力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与认可。在应试教育下,历史课堂中老师一言堂的接受式教育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历史发展规律建立基本印象。但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能力培养的课堂谈不上高效二字。如今,历史课堂不用为了分数而将课堂时间再用于反复的习题演练,我们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探究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参与到历史课堂之中。例如,在介绍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笔者曾让学生自己去调查探究他们所熟悉的荆州江陵沙岗集镇小商品市场——沙岗红军街的前世今生。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探究和了解,对他们熟悉的街道的历史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从而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事件,给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取的知识,相较于老师口头传授的内容而言,学生会形成更加根深蒂固的印象。总之,退出中考之后,初中历史课堂的成功与高效,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历史史实,而是抛开历史知识本身,我们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新的形势下,教师与学生都能更好的摆脱应试的枷锁,打开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路。用学生有兴趣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学有所得,如此历史课堂才能充满活力,也更加高效。

作者:张方胜 肖天霞

上一篇:市场日化品牌经营论文下一篇:独立学院电子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