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生问题报道分析论文

2022-04-2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三农新闻报道,要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民生问题报道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分析论文 篇1:

教育报道怎样彰显百姓情怀

“学有所教”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报道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教育报道也避不开周期性。长期从事教育报道,切忌重复,重在创新。

教育新闻必须彰显百姓情怀。可以概括为:用百姓的思维想问题,用百姓的视角看现象,用百姓的语言讲政策。

教育报道的个性和特点

作为一种专业领域的教育报道,概括而言,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 民生话题,贴近百姓。

“学有所教”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报道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2 政策性强,关注度高。

教育政策涉及千家万户,特别是招生考试政策、改革措施发布时,政策的敏感性特别强,关注度特别高,往往成为一时的热点。

3 周期性强,四季循环。

教育是周期性和规律性很强的工作,教育报道也避不开周期性。因此,长期从事教育报道,切忌重复,重在创新。

4 典型较多。事件较少。

有人说,教育典型多是好人好事,教育事件一般“凶多吉少”。这话不无道理。教育界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是发掘典型的富矿。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与校园安全、学生健康等问题有关。

怎样把教育报道写成百姓新闻

教育新闻的个性和特点,决定了教育报道必须“围着百姓转,写给百姓看”,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教育报道必须有民生视角,强调贴近性和亲和力,变工作报道为话题报道,变传达式报道为解读式报道,变现象报道为深度报道。

1 用百姓思维想问题。

在教育报道中,经常会遇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宣传诉求,比如他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改革或工作,已经实施的举措或取得的成效等等。宣传报道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从工作层面报道,难免会有概念化、程式化的流弊,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在教育报道中,应当用老百姓的思维思考问题,看看哪些是百姓和社会关注的,哪些是家长和学生关心的,只有想百姓之所想,才能抓住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报道才能引人入胜。

比如,教育部门目前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出台了鼓励教师跨校流动、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等许多政策。如果只是就政策说政策,就工作谈工作,老百姓可能不会有太大兴趣。如果从百姓关心的“择校”问题人手,报道这些政策对于缓解择校矛盾有什么效果,就近入学能否也上个好学校等等,就等于在解答百姓的疑问,消除百姓的困惑,报道自然会让百姓感到解渴。

2 用百姓视角看现象。

在前两年的一次全国两会上,有位政协委员问教育部领导:五六十年代国家和家庭都很穷,可是我们上得起大学,如今经济发展了,许多家庭却供不起大学生了,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反映了许多家长的疑问和困惑,成为时下颇受关注的教育现象。

在报道这类教育话题时,只泛泛报道现象是不够的,应当结合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比如,报道大学里的贫困生现象时,可以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点谈起,说清楚为什么要缴费上大学,为什么国家不能像对义务教育那样把高等教育也包起来,目前大学学费的标准是根据什么制定的,等等。只是讲透了原因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打消家长的忧虑,让家长知道,目前国家资助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已很完备,大学的措施也很到位,大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

当然,这些内容并不一定都写在同一篇报道里,但有关这一话题的报道应当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用百姓视角,透过现象看问题,说清楚现象的来龙去脉,为百姓释疑解惑。

3 用百姓语言讲政策。

不论是文件还是报告,政府使用的书面语言往往全面、准确,但也难免平炎、枯燥。特别是一些政策性强、专业性强的表述,老百姓接受起来会有一定障碍。媒体就是要把政府语言、报告语言、史件语言、公报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一般受众易于接受的百姓语言。

在教育报道中,有关教育政策的发布与解读新闻占有一定比例。这类报道不仅要准确传达政策,而且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百姓一看就明白,一听就理解。这就需要教育记者当好“翻译”,用百姓的语言讲解政策。

比如:前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国家一项重大教育政策,其中包括教育公用经费、校舍改造等四项主要内容,而最受百姓关注的则是免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和对家庭困难的寄宿学生给予补贴,简称“两免一补”。在报道这项政策时,如果用标准说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虽然准确,但多达14个字,说起来绕口,写起来麻烦,听起来也啰嗦,而用“两免一补”四个字来代替,则朗朗上口,简洁明快。

又如,在教育报道中常常碰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如果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长达8个字,未知啰嗦,而用“流动儿童”来表述,则生动形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中,经常说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在教育报道中,则常常用“贫困生”或“特困生”来代替,使语言显得更加活泼。

创新教育报道的路径

教育报道彰显百姓情怀、体现百姓意志、适应百姓接受心理,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着力变革和创新。

1 抓点“活鱼”。

抄材料、炒冷饭、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报道不可能赢得受众。只有从真实的生活中悉心寻找、慧眼发现那些鲜活的“鱼”、水灵的“料”,再经过记者的精心加工,匠心独运,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且看《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武汉晚报》2005年4月25日,这篇报道:

“楚才杯”五年级作文题“给我一点时间”,让3000名被逼培优的十龄童,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的形象……

22日记者在“楚才杯”组委会,发现五年级4200份考卷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培优。学习压力大,期望妈妈给自己一点时间。

报道抓住热点,从一个侧面披露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引发家庭、学校和政府参与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途径。这篇报道选取了巧妙的切入点,选择“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这一新闻事实,既有鲜明个例,又有普遍代表性,这样素材鲜活、角度新颖的报道自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

教育报道也少不了会议新闻,如何从会议中找到新鲜的线索,把会议变成新闻的“富矿”,值得探索和尝试。在这方面,录音报道《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酣然入睡》(广东人民广播电台2005年9月23日)就是成功的例子。

广东不少地方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但在省政府今天(23日)召开的“全省解决农村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工作

会议”上,有的财政局长却酣然入睡。

会议准时在上午9点开始。9点48分,省教育厅厅长郑德涛正在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抬头一看,会场竟然有几个人睡着了……

报道以小见大,在会议中捕捉特殊的有效信息,通过批评某些人的不良行为,凸现“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这一深刻主题。这篇报道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会议报道不是只讲工作,只报成绩,不是只写某某领导出席、某某领导讲话,会议报道也可以推陈出新,抓到“活鱼”。

2 讲点故事。

重庆开县北斗村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很多山里孩子甚至缴不起学费,刘念友老师在山里从教30多年来,为保证班上孩子不因缺钱而辍学,他不断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班上的贫困学生。这样还不够,还偷偷地挖煤资助那些贫困孩子。而这一切,都是瞒着学校领导,瞒着身患疾病、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儿女。

这是《山村教师三年挖煤资助贫困生》《重庆晚报》2005年12月15日这篇报道讲述的故事。报道娓娓道来,通过细腻文笔,讲述刘念友对学生很“大方”,而对自己和家人很“吝啬”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刘老师的几个善意谎言,揭示出他淳朴的品质及高尚的人格。故事真实生动,因而报道鲜活感人。

3 写点“形象”。

“两免一补”,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彩虹”笑了》(《人民日报》2006年4月27日)这篇报道以小见大,讲述蒙古族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苏龙嘎“免费上学的故事”,在突出“形象”描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报道被选人教育部审定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本。

报道的开头这样描写:

春风吹绿了鄂尔多斯草原。面对记者的镜头,生长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小姑娘奇·苏龙嘎甜甜地笑了。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念书不用交钱了,上学真好!”

报道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和奇·乌兰夫一家话别时,记者问苏龙嘎:初中毕业了想上什么学校?她看了看远方,满有信心地说:“我想考内蒙古师大附中,将来还想上大学……”说着,她红红的脸上又绽放出甜甜的笑容。

报道一头一尾,两次写到“彩虹”的笑,构成了一幅甜甜的画面。“笑”成为整篇报道的“标志形象”,由小姑娘的笑容生动展示其幸福快乐的内心世界,反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温暖人心。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借鉴文学手法,以特写的方式,用形象代替概念,用形象诠释主题,使报道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4 带点情感。

教育行业先进典型比较多,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感人事迹,成为教育报道的财富。

在报道这些典型事迹时,记者只有带着感情去采去写,才可能写出感情充沛的作品,才可能深深打动受众的心。

《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今日早报》2005年11月14日这篇通讯,报道了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052班学生刘霆背身患尿毒症母亲上学的事。作者用刘霆的话作为小标题,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比如:“妈妈一份菜我们分着吃”“妈妈父亲走了还有我呢”“妈妈我来给你打针”“妈妈我带着你一起上大学”“妈妈我会挣钱给你看病”“妈妈等我毕业了把肾割给你”。作品将刘霆最朴实的语言进行原生态再现,对主人公心底至真的孝心用大量富于震撼力的细节描写,深深感动了读者,可谓以情动人。

5 说点新话。

有了新的线索、新的内容,还应当有新的观点、新的表达。

在教育报道中,“减负”是个老话题,一般的写法难脱窠臼。而《“轻负担”照样“高质量”——来自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报告》(《解放日报》2004年7月8日)这篇报道,在表述方式上就很有创意:

前不久,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发生了一次“事故”。

今年初三毕业考试成绩揭晓,静教院附校再次在全区名列前茅。少数初二老师感到了压力,准备“抢”学生进行免费留堂补课。“给学生加压。义务补课也不行!”校长张人利马上召集所有教师开会:“教书育人不是为了争名次,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令行禁止,大面积补课现象刚“抬头”。立刻被“打”住。

“开门第一事:让学生玩起来”,是报道的第一个小标题,报道从所谓的一次“事故”写起,重点写学生在学校里怎样玩,通过描写“实实在在地玩”,反映出“减负”的成效。这样的表达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报道要彰显百姓情怀,就要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上锐意创新,让百姓爱看爱听。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报道的亲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袁新文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分析论文 篇2:

三农新闻报道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三农新闻报道,要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要为农民、农村传送最新的三农政策、信息,要为政府提供一个比较客观而真实的农村图景,包括揭示一些三农发展过程中潜在或已存在的问题,农民的真实生活处境,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参照,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三农发展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三农新闻报道应把握住几个点。

首先,三农新闻报道应秉持心系三农的社会良知和热情

社会良知,是人类一切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有社会良知的人,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批判社会上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实现。他们对国家、社会乃至世界怀有一种深切的关注,而且这种关怀超越于个人的私利之上。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惯性,工业对农业的漠视,城市对农村的俯视,市民对农民的傲慢。这在人们中间形成了一种偏见,使人们不能很好地对待农业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了一种对农村根深蒂固的既定印象:农民必定是无知、愚昧的,农村必定是贫穷、落后的。

更多的人带着一种既定的思维,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农村发生的现象,而缺乏对农村深层次的了解,对农民真切的关怀,缺乏对农业发展的深入思考。

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应有心系三农的社会良知和热情。要避免带着一些固化的观念、既定的思维,来做三农新闻报道;要避免俯视,要用平视的视角来解读农村的一些现象;要有社会责任感,我国农民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及应对现代化社会运作的各种资源,加之某些政策上的因素,致使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应关注到农民的呼声,关注农民的内在需求,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应对农村中的丑恶现象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揭露,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农村农业资源受到破坏和掠夺,新闻媒体要敢于发出正义的声音,将真实状况呈现出来,将农民的真实呼声表达出来。

三农新闻报道只有秉持心系三农的社会良知和热情,才能发掘并报道出真实的、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真正地为三农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三农新闻报道也只有秉持心系三农的社会良知和热情,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界,获得尊重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次,三农新闻报道应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展开

目前,农业依然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隐忧,基础薄弱仍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决策层已越来越意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从2004年至2010年,连续7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免除农业税,到推行新农合、新农保,再到引资源要素流向三农,力促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央政府在三农政策推进上都有较大幅度、较大跨度的迈进。

密切跟随中央三农政策布局,即围绕大的政治环境,三农新闻报道才有所依。国家有关三农的大政方针,是基层政府开展各项三农工作的政策依据,是农村农业农民发生变革的最主要动力源泉,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要推手,是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强化农业基础,开创三农新局面的重要力量。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有关三农的各项工作中,都有国家政策的投影。

三农新闻报道只有紧扣国家的三农政策,才能写出有深度、有高度和有厚度的三农新闻通讯。

另一方面,农民需要有关三农的政策、信息的引导和服务。当今社会,及时地获得丰富、真实而有效的信息已成为推动各领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大重要因素。三农发展也不例外。为农村提供三农政策、信息就是为农业农村的进步奉献力量。

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应及时地为农民传达并解读中央关于三农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宣传有关三农政策,在政府和农民之间搭建信息桥梁,为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农业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及时、准确、有效、全面的政策解读和相关信息。这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三农新闻媒体服务意识、服务功能的体现,是三农新闻媒体的重要价值体现。

再次,三农新闻报道应抓住三农问题的焦点、难点、重点

万丈高楼平地起。三农的发展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1996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

近几年,农村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显著,如“空心村”的治安状况,这些村庄因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仅有一些妇女、儿童、老人留守,造成了一系列治安问题,暴力事件频发,留守妇女遭受性侵害,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抚养等问题。

数亿农民工,在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家庭生活水平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承载了很多农村家庭的希望。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活境况,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艰难讨薪及他们可能遭遇到的职业病、工伤维权和其他人身侵害。保护数亿农民工,就是保护数千万计的农村家庭,他们为之付出辛勤和汗水的城市需要给予他们什么?这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

而农村教育、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等这些关系农村甚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素,更是亟待破题。

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应把握住农村中的焦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挖掘和报道,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冷静、理性和客观的分析和解读。这体现的是一个新闻媒体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体现的是一个媒体人的深度和厚度。

另外,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媒体从业人士还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要善于发现农村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气象,给予肯定;还要善于发现农村中潜滋暗长或正在萌动的破坏性力量,给予揭露和鞭挞。

其四,农民在三农新闻报道中应有自己的声音,报道语言应为群众喜闻乐见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三农新闻报道也成为各大媒体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现象固然可喜。但是作为报道主体的农民的声音的缺失,却是一大缺憾。

目前,我国从事三农新闻报道、写作的多为各大新闻媒体记者或一些文化界人士。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脱离了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已和农民完全脱节。他们笔下的三农,大多带着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审视。这种审视,虽不乏高度、深度、厚度,很多报道也血肉丰满,但人们更需要听到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声音,需要看到他们的影子。这是三农新闻报道成熟起来的标志。

另外,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这些语言习惯,在农村得到普遍的认可,并广为使用。这些语言通俗易懂,往往是农村文化,农民生产、生活经验的体现。

有些三农新闻作者,写到农民,不分地域,开口必是“俺”。这一呆滞、刻板的新闻写作习惯,源于对农村的一种刻板印象和对农民语言习惯的揣测,而这和大多农村地区语言习惯并不相符。

三农新闻报道应在规范用语的同时,吸收鲜活、生动、真实且富有特色的农民语言。这首先是一种真实。其次,农民作为三农新闻的重要读者群,采用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来说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在无形中也会增加三农新闻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优势。

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如果能在以上几个方面多下工夫,多努力,其报道定能在入农民眼、入农民心,在贴近三农、贴近民生、贴近生活,在延展报道的思想高度、深度和厚度方面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

编辑:彭 永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分析论文 篇3: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增强党报舆论引导力

理念创新,形成阵势声势气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备受社会特别是亿万农民关注的新热点,也是贯穿整个“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宣传任务。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国的大局。如何宣传好、引导好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搞好这一重大主题报道,对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河南日报》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去年年初以来,《河南日报》积极关注和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党报主流媒体和舆论主战场的优势,积极谋划,创新报道理念,先后推出的一系列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闻报道,更是形成了阵势,造出了声势,打出了气势,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受到了中宣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去年,中宣部在《内部通讯》上专门载文《河南日报:建设新农村报道亮点频现》称赞:“《河南日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中,创新理念,创新方法,精心策划,狠抓重点报道,快速形成舆论强势,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报道,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3月1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二版刊登“早春,党报记者走进新农村”,也专门介绍了《河南日报》的做法。

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连续两期刊发专题文章,称赞《河南日报》的关于新农村的报道。在总第997期撰文称赞《河南日报》2月26日登载的《解读河南“新农村”》:“一篇联系实际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力作”,并称《河南日报》创新理念、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建设新农村报道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近日,《解读河南“新农村”》系列报道被《河南日报》评为2006年度策划精品大奖。

策划创新,力争做深做足做透

党报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时代脉搏,更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策划,把重大主题报道做成一个时期舆论的热点、亮点、关注点。

重大主题报道之重大,体现在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这种集中的、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是党报正面宣传的重中之重。

虽然重大主题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不小,不是取决于报道的量大小和篇幅长短,而是取决于策划精妙与否要靠深度和高度来说话。

在新形势下,做权威和高端新闻是党报的优势,也是党报“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当今信息化发达的时代,党报要提升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重大主题报道不仅不能丢,反而要加强,要敢于“丢大石头,起大波澜”,真正树立党报的权威和新闻的高端。

《河南日报》在新一轮改扩版中,提出了“时代高度、中原向导”的办报宗旨。在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上,河南日报首先在策划中突出了深度解读,既要有高端权威,又要贴近群众,增强服务性,给读者传达最透彻的分析和最有用的信息。

《河南日报》本着“大主题大处理”,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浓墨重彩解读。除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正常报道之外,还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及时推出了整版的《解读河南“新农村”》,从“新农村新在何处?”、“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新农村建设,河南何处着力?”等10多个方面进行诠释。这些解读不仅让读者知道了党和政府决定、出台了什么,而且还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决定和出台这些决策和政策,这些出台的政策对自身是受益了还是受损了,哪些方面受益了、哪些方面受损了,眼前与长远比较是受益了还是受损了,都非常具体实在。很多读者反映这些报道不同以往说教式的文件发布和会议摘要,而是很生动、透彻,很“解渴”、“过瘾”,对当期的报纸爱不释手。

在“同题作文”下,谁站得高,谁角度新、报道生动,更有贴近性,谁就能赢得公众的喜欢,宣传效果就能发挥出来。

《河南日报》在策划新农村报道中,独辟蹊径,把静态的非事件性新闻转化为动态的报道,烹饪出“独家大餐”。

报道之初,《河南日报》就跳出地方党报的局限,积极寻找广泛的、权威的、独家视角。2月16日,借“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之际,《河南日报》派出主力记者围绕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访与会专家,并推出了一组对温铁军、张晓山、柯炳生等全国“三农”权威专家的“独家访谈”,如《新农村建设,“形象工程”要不得——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一席谈》、《更多地“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中国“新”需要中原“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谈“新农村”建设》。

同时,利用记者春节回乡过年的机会,部署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让他们走近农民、基层干部等,倾听他们的心声。春节一过,很快推出了一组独家报道:《农民心目中的新农村》、《乡镇长话说新农村》、《城里人眼中的新农村》、《专家献言新农村》等。

这些经过精心策划出来的“独家报道”,成为当时全省媒体报道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形式创新,做到可读可亲可信

越是重大的主题报道,越不能高高在上,要通过形式的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可读可亲可信,切实提高党报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应该说,新农村建设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对这个政府重视、农民关心的重大主题,我们要通过广泛而又贴近的宣传报道,有效地激起广大读者的兴奋度和关注度,调动农民更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应对新农村建设给予充分的关注,把更多的视点转向农村,转向基层。这既是落实中央“三贴近”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又一生动实践。

在部署新农村报道时,《河南日报》提出了“民生、有用”,进行视角转换,把更多镜头对准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

如《农民心目中的新农村》、《乡镇长话说新农村》等这组报道里,采用更多的是农民、基层干部所思所言。而在进行成就性回顾报道《“三农”新亮点农民新期盼》时,仍不忘关注农民的心情、心声。文中每个亮点后都有“农民心情”,用农民自己的话语,表达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在新闻竞争加剧的今天,形式创新是增强新闻报道吸引力的重要方面。增强报道可读性和贴近性,离不开形式的创新。没有引人入胜的形式,即使好的报道内容其传播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形式创新正在成为新闻媒体扩大宣传效果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河南日报》推出的这组报道中,体裁不拘一格,既有长篇通讯,也有短消息,既有专家言论,也有百姓视点,有的报道还配以形象的漫画,可谓“长枪短炮齐上阵”。

在进行谋篇布局时,《河南日报》鼓励记者多抓人物、细节和故事,甚至把人物和故事单独“拎”出来,进行个性化处理,让他们出来讲故事和说心里话,把非事件性新闻进行事件化处理。

2月21日,《河南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发新闻组照《一个村庄一群老板一条打工路》。通过镜头,以鲜活的个体为切入点,捕捉富有感染力的人物细节和场景,记录下了河南固始县黎集镇南元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生动而真切地展现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

8月7日《河南日报》一版“今日社评”推出了《一定要把好事办实办好——听农民说新农村建设》,采取的方式是用几个村干部谈论新农村建设。这种让农民当“评论员”畅所欲言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好评。

虽然这些报道切入点变小了,但反映的主题和所产生的影响力不亚于某些长篇大论,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效果。

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报道不可一蹴而就,更不能“过眼烟云”和蜻蜓点水式宣传,要把握宣传节奏,不断掀起高潮,增强报道吸引力。

众所周知,媒体通过对主题新闻或新闻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和有目的的信息传达活动,会影响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点以及对其重要性的判断。从传播效果角度分析,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进行提前预热性报道,更有利于引人入胜,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在策划新农村报道中,《河南日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打破了过去“1+1”即一篇消息加一篇评论消息的报道模式,推出了“前期预热”、“会中最新”、“会后高潮”三个组合式报道。在会前预热性阶段,《河南日报》通过农民、村干部、市民等热议新农村建设及一些专访报道进行“鸣锣开道”;会中进行动态报道,让读者及时获知最新会议精神;会后即会议结束的次日,《河南日报》版面上浓墨重彩,消息、评论、通讯等重磅出击,全面掀起宣传高潮。同时,河南日报还通过开设固定栏目,适时推出专版,并对一些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稿件进行突出处理。这些报道既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又通过一张一弛节奏的把握,使宣传的大小高潮不断出现,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极富良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经济新闻采访部)

编校:施宇

作者:肖建中 李晓玮 田宜龙

上一篇:商法通则调整商事活动论文下一篇:初中学生真情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