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论文

2022-04-2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运用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下面是笔者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方面作了一些分析,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下面几个特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论文 篇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摘 要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學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运用教学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重要地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作一分析,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 语言要亲切,富有感情。

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富有感情的语言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正面指导,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了信心。亲切和蔼的语言还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很难想象一位从来不苟言笑、语言生硬的老师能让学生大胆的进行质疑和回答。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2 语言要精练,提高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数学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做到“准确、精炼” 。所谓“准确、精炼” ,是指课堂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无论是阐述概念,归纳主题,还是解释词语,分析特点,都应一针见血,揭示本质;绝不能绕弯弯,兜圈子,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唯恐学生“消化不良” ,讲课时面面俱到。其实这种 做法,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切不可主观、随意地使用一些界限不清的术语,使学生误人歧途。例如,对于同类项的概念如老师说字母与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学生就会造成“a2b与ab2是同类项”的现象。对于学生回答中的语言不严密的地方,老师也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指出,默移潜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3 语言要生动,但要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俚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4 语言要幽默,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而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对不断“重复”的40分钟总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连续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使学生的的大脑很难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和内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如在上“口头语言有理数的分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请把下面的小朋友(数1,2,3,,0,-1,-2,1/2,22/7,-1/3,-5/8, 4.5,-1.5)分别带回各自的家(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接着,又提出问题"它们的家都在路边,现在由于公路改造,只能留两间房子,请你把长得像的小朋友安排在同一间房子里";最后,当“零”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屋外时,我有提出:怎么办,它站在外面会被大灰狼吃掉的”此时,学生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读书以来最爱的一节课. 由此可见,枯燥的书面语言,如果能用简明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还可收到强化记忆和理解的功效。

5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富有启发性,发人深省.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大的变化就是角色转换,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教学语言角度来说,教师应摆脱追求逻辑严密性的错误想法,而在讲究逻辑性的同时,适当运用富有联想、类比、归纳等的启发性语言,开启学生思维。同时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得到果实,这就要求语言的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教学“平方差公式”时,教师让学生计算:99 × 101,299 × 301 结果各是多少?刚过一会儿,教师说正确答案算好了。学生很是惊讶,迫切想知道教师是如何这么快算出来的。教师故弄玄虚:我是如何计算的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学生积极讨论起来,过一会有学生说,老师是用了刚学过的平方差公式,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不直接给出学生结果,而是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思考。

6 课堂用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

在教学中,运用赏识、表扬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即使说一句:“回答正确”“你真棒”“真爱思考”“好口才”等一句简单的话而产生对老师、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

总之,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四川省大竹县观音中学 四川省大竹县 635199

作者:万玲玲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论文 篇2: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新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运用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下面是笔者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方面作了一些分析,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语言要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有的教师唯恐学生理解不了,讲课语言繁琐累赘,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要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

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亲切、感人的课堂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一些差生,更应该如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应该注意的是,数学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数学自然就学好了。

三、语言要生动,但要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俚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四、语言要幽默,具有趣味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是舍本逐末。

五、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适时地启发诱导、及时评价,提供榜样,鼓励进步并寄以希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国臣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论文 篇3: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比较突出教师讲课的条理性,片面地认为“滴水不漏”的数学课才是一堂好课. 当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成点到来时,大多数教师对生成点不愿展开和放大,生怕按生成点讲课放出去收不回来,打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结果一次又一次失去绝佳的课堂教学契机. 一般来说,数学教师比较重视预设,但又太拘泥于预设,在课堂上一味地照着预设教案宣讲的情况比比皆是.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堂不应只是教师教或学生练的场所,还应是学生生成知识与情感,感受精彩,感悟数学的天堂.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追求真实和自然

1. 学科的特殊性易形成对教学片面评价

一提到数学,人们总是想到它的严谨性,总把它完全看成是一门演绎推理的学科. 更有甚者,认为数学是一些绝对真理的集合,数学学习也就是“接受—运用”的过程. 事实上,正如一篇文章需要讲究一定的语法一样,静态的数学知识需要逻辑来支撑. 但这只是数学的一面,发展中的数学更多地包括发现和发明,也需要观察、实验、猜想等. 其实,不同阶段的数学在严谨性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作为交流的数学就不应具有随意性,为了被他人接受,交流的数学应该做到尽可能的严谨. 不否认数学在人的思维训练上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常常局限在完美的数学结论及它们的证明上,看不到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曲曲折折,更不允许数学出现瑕疵. 出于人们对数学严谨性方面的片面要求,特别是部分人把科学的数学和数学学科混为一谈,往往对数学教学就有了过高要求. 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上,要求教师讲课“滴水不漏”,把教学语言等同于数学语言,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言必有据”,经常用“条理是否分明,思路是否清晰”来衡量数学课的好坏,而没有从本质上去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 正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教师会更重视预设,但也会忽视生成.

2. 好的课堂教学不刻意追求完美

数学课堂教学公开课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执教老师在上公开课之前会借班反复试讲,产生的结果是执教老师在公开课上犹如表演,环环相扣,这样的课堂也就不太会有动态生成. 前一段时间数学课堂评价提出了真实性标准,只有是真实的课才有可能是好课. 真实的课最大的特点是不刻意追求完美,而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其教学的出发点. 传统的数学课堂评价总是以教师角度为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几方面来展开. 而现代的数学课堂评价却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学习效果来衡量. 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使其不断地产生问题,课堂上就会有不断的意外出现. 如果数学教师对所教知识加工后讲得滴水不漏,那么学生就不再需要思考,学习过程缺乏挑战而变得乏味. 教师们常会感到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并不是课前预设的部分,而是教师通过课堂反馈,在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或要求后临场发挥的部分. 其中涉及的总是学生非常关注的数学知识,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二、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关系

预设和生成两者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预设和生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阶段,预设在课堂前,而生成在课堂中,还可延伸到课堂后. 没有预设,生成阶段就会失去方向,教师也会因没有足够的底气来鼓励学生生成;没有生成,预设阶段的目标就会很难达成,学生也会因被动学习而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所以,数学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

1. 数学教学需要预设

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 2002年以来,一些有影响的刊物相继刊登了有关备课改革的文章. 如《人民教育》以“备课革命”的理念组织发表文章探讨备课改革,其中讨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备课是否需要教案”. 我们要抛弃形式主义的备课,同样也要抛弃所谓的“无预案过程教学”. 教师要分清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学生需要什么,不要单凭主观经验,尽可能换位思考来进行教学预设.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数学课件:课件的展示是直线型的,无法根据课堂的变化来进行调节,缺乏交互性. 这样的预设缺乏弹性,事实上,弹性预设可以使教师更加从容应对课堂上的各种意外. 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结论的发现和验证,还是数学知识的应用,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大至教学目标的确定,小至数学作业的布置,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要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特殊的教学手段,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精心构思. 只有充分预设,才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胸中有数,引领学生敢于去生成,从而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快速发展,课程资源共享程度愈来愈高,获得教案、课件和习题已很方便,数学教师对共享的课程资源要进行比较、选择,也可再加工,绝不能拿来就用.

2. 数学教学更需要生成

预设不是为了限制课堂的生成. 由于受到数学严谨性的影响,数学教师不太容易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常常不能灵活运用教材,还有的教师把数学课堂变成解题的战场,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也就不太会产生高质量的生成. 其实,生成不仅表现在学生数学知识积累的量上,而且还表现在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和数学观念的变化上. 许多情况下,数学教师传授知识时会突出已有结论而忽视过程,会组织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反复训练而缺少数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不到积极的体验,甚至于造成学生数学观念的偏差. 1883年康托曾作了如下著名论述:“数学的本质是自由的. ”但现在数学教师太强调规范,数学教学正变得越来越禁锢学生的思维了,重预设少生成的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 数学教学中教问题太少,而教现存答案太多,教探索太少,而教论证太多,不太注重直觉(猜想)、类比(发现)等非逻辑的东西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既定的形式化内容掩盖了数学中发现和发明的重要性. 而要改变这种现象,数学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外,还要有一定的魄力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敏感地感受教学资源的细微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利用这些变化来促进学生的生成.

三、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生成点

大多数情况下生成点的出现对教师来说无法预料,教师常常很难估计生成点何时出现,在哪个知识点上出现,正是这种难以预料性,对教师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带来困难,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学环境的细微变化都可以成为教学生成的资源. 生成点的出现对学生来说有其合理性.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问题或提出要求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讲解毕竟是属于教师自己对数学理解的东西,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其独特的地方,他们产生问题或提出要求,是他们理解相应知识点到一定深度时必然产生的结果. 教师碰到学生质疑问难,大可不必恐慌,更不要认为是学生在为难教师而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 生成点的出现对教学来说有其价值性. 课堂教学生成点的出现是一种教学契机,一旦数学教师抓住了这种教学契机,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自然,常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模糊认识,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会感到自己的课前教学设计并不完美,新的教学灵感会随即产生. 为了追求主动生成,教师还可以主动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如教学布白,总是在预案中做出安排,再通过教学中的残缺来让学生生成知识.

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生成,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做更能体现教学民主,更符合教学规律. 我们既要重视教学预设,又要强调课堂上的临场发挥,要求教师要把数学教活,要在加强对数学学科认识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滴水不漏”的数学课并不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懒惰;再有,教师始终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无视学生感受的课堂教学只是一种机械的操作. 教师只顾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只顾一味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带来的后果只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枯燥难学. 只有把课堂教学民主落到实处,加强教学中的互动,教师才有可能捕捉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教师自身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才能得到升华. ■

作者:黄新生

上一篇:冬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本科院校实验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