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下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物流管理专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专业下物流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英语专业下物流管理论文 篇1: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摘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企业岗位与技能发生巨大变化,導致跨境电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出现巨大缺口。广州工商学院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根据学院十四五规划,结合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针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状况及模式的探索,共同建设符合企业真实工作要求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产业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有力地践行了发展产业与教育的时代使命,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关键词:教育思想;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21年学院上下正着力于教育教学整改阶段,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成为了学院整改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院评估后原来的经济贸易系顺利升格为二级学院商学院,作为学院发展最快,发展潜力及基础较好的二级学院,2021年需要在广州工商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战略设计下新增专业,发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及积极申报与构建产业学院成为整个商学院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2020年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成为广东省一流建设专业,2021年3月电子商务专业已通过了学位评估,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成为两个专业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2020年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成为广东省一流建设专业,2021年3月电子商务专业已通过了学位评估,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共同课程方向,跨境电商的培养成为未来建设的重点,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成为两个专业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以此为基础在新申报跨境电商专业,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就显得更为突出。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包括经济管理类院系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跨境电商相关产业链的应用和管理。其次由国际贸易专业专门培养,侧重于国际贸易,把跨境电商作为传统外贸的新转型。最后也有外语类商务英语专业及物流管理专业跨境电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广州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2016级、2017级、2018级、2019级与2020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模块制定时严格按照新国标的要求,设定跨境电商理论与实践课程,但课程体系还不够优化。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上还仍然采用传统的面授法,知识灌输多,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的机会较少,更缺乏实际的账号运营和项目的操作,真正有魄力彻底改革旧的育人模式,推行学生“工学交替”的体制的高校除了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浙江万里学院之外很少。跨境电商的教学资源不足,虽然很多高校都纷纷购买跨境电商实训软件,也建立了实验室,但是模拟实操仍然缺乏实战性,与企业的实际要求相差较远。

(三)教师队伍质量存在问题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目前情况来看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特别双师型师资团队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院校聘请企业人员兼职授课,但他们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因为企业人员学历问题、课酬经费等问题沟通协调也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由校内教师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脱离企业实践,导致学生难以提高实操技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广州工商学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

(一)以实践基地为依托

广州工商学院地处广州市花都区,始建于1995年,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2018年6月经济贸易系联合美东电子商务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美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外实践基地。2020年6月与广州喜和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新思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喜和喜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新思路校内外实践基地,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探索。

基地建设思路就是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电商综合运营能力,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培养新型实用的跨境电商人才。基地建成后,在校内108建设了300m2的跨境电商实习基地,在企业建立了约1000m2的校外实习基地。

(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教学环境

根据广州工商学院相关专业2016级、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等近5000名学生跨境电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需求,于2019年9月申报并建成了实验楼405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实验楼403智慧创客室的软件采购安装与硬件安装与运行等工作,软件采购了阿里巴巴、亚马逊、速卖通和wish模拟仿真平台等,可随时满足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环境的要求。

(三)以电商创业协会为引领

为了强化学生电子商务的实践和实战能力,2018年5月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了电商创业班孵化电商创业团队,培育实战人才,先后开展了清远博光数据有限公司软文写作项目,广州汉宋镜业有限公司智能镜的策划、运营与推广项目等,形成了团队、培育了团队管理人员,并于2020年9月申报成立了电商创业协会,成立了相应管理部门,并就跨境电商运营项目管理,进行团队化运营,加强了有项目的管理力度,达到了良好的运营效果。

(四)引入虾皮与ebay平台实战运营项目探索

基地成立后,学院与共建企业一起对2018级的在校学生,一共60名电商专业的本科生组成跨境电商实战团队,进行虾皮平台和开设公司账号的实际运营。

目前在职的学生也能够在公司展现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如其中有一名18级电子商务班的学生郑宗荣的业绩特别突出,在2020年6月到2020年11月近5个月一共有200万的流水,一个人管理13个店铺,一个店铺平均每个月达到了10万台币左右,这个学生也成为了公司的电商骨干,每个月工资将近2万元人民币,其他学生的业绩也是成一个进步的趋势,工资也能够达到八千元,总体上都能表出较好的业绩。

四、广州工商学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一)學校领导高度重视

2020年1月我院王院长主任、张副院长等深入企业考察并牵头与广州喜和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座谈会,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校企共同磨合,形成了一致的培养人才的理念和价值观。

(二)企业积极配合、技术骨干指导项目运营

聘请广州喜和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为我院实践导师,直接参与跨境电商网店运营指导,企业技术老师与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时就培养计划调整、企业对人才需求变化进行座谈和研讨,在专业发展上形成良性互动,在项目运营上制定计划,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三)校内教师深入企业顶岗提升实践技术能力

每学年寒假或者暑假,基地负责人都会组织校内教师和学生假期到广州喜和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实践基地顶岗实践,通过在企业实际的项目运营训练,提升校内教师的实践与实战水平,同时经常召开座谈会进行深入交流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探讨问题根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四)校企双导师指导项目,协同实践教学

学校带班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弥补企业讲师的不足,形成合力,同时教师身体力行,自己也不断熟悉操作平台和运营店铺,从体验中发现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和解惑,这更有利于教学研究,校企协同开展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建设。

(五)项目团队管理、组织严密

项目运营过程中要强调纪律,完善考核机制。账号到人,责任到人,每人每天都有最低的任务指标,超额完成的采取奖励的办法。对出单进行集体奖励,实施上下班签到制度,完全模拟企业工作的场景,代入感非常逼真,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强。

五、校企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内容及机制

校企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主要解决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紧缺的问题,首先设计好学院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后续的建设内容。机制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指各子系统及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不同实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制度安排。产业学院机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校企融合的长效性,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包括政府、企业、行业、高校等各方实体的协同效应。在此机制下,建设好产业学院重点要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展开,设计出符合政府、社会、企业、高校融合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建设:

(一)加快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面对新形势、新发展,必须从师资队伍培养入手,采取引进跨境电商相关专业人才和加大现有师资进修培训力度相结合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着力提高教师的应用型素质及社会服务和科研创新能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合作交流等方法,积极与跨境电商企业沟通合作,在实践中丰富实战经验,成长为双师型人才,进而提升跨境电商实训实践教学水平。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技术骨干,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让他们成为跨境电商务产业学院有力的师资团队。

(二)完善课程体系及配套实训环境

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和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以学院现有实验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广州美东电商产业园区实践环境,广州喜和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基地环境以及花都区狮岭皮革城、广州圣地环贸中心等区位资源,不断完善课程配套实验环境。

(三)着力打造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广州工商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想要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深入融合企业,服务于广州市、花都区等跨境电商行业企业,根据企业岗位能力、技术能力、项目运营能力、团队构建能力、课程实战能力等多方面满足企业岗位实际需求,服务企业人才配备。培养的人才一定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管理水平与商业运作能力要求。同时还要实现商业项目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校企共同选题并研究,解决跨境电商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实际需求等问题。

(四)校企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组织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及权威专家组成跨境电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协同组织机制;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广州喜和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美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及广州新思路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企业的资源、场地等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多渠道、多途径筹措项目建设经费,切实保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的经费保障、共同发展的利益机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反映了广州工商学院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和发展要求,是商学院未来十四五规划要重点落实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全面执行合格评估整改的关键时期,从学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学科的大环境下,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培养状况、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再从本学院相关专业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索及经验加以总结,最后立足于未来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及建设内容进行研究,是深化本科教育思想的有力践行。

参考文献:

[1]李湘滇,曾三军.跨境电商示范学院产教融合机制研究与实践[J].中国市场,2020(24):169-174

[2]王东波,包文夏.基于目标导向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现代商业2020(19):52-53

[3]郭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05):73-74.

[4]林榕镕,赵鹤芹.“国际化”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商论,2017(34):185-186.

作者:邓江华

英语专业下物流管理论文 篇2: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生就业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物流管理专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具体概念,分析了实际体系的实施策略,从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等,专业考试系统和学生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等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就业路径探析,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1]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专业,1+X认证体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学实践平台,而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对实际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并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需求进行整合分析,不仅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1+X证书制度对促进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优势

(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优化

20世纪初,我国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实施学历证书+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方案。该方案强调,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资格证书与后期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技能证书相结合,以学历证书为核心,多种技能证书为辅助。“1”学历证书主要指高等教育学历证书,“X”主要指助理后勤证书、后勤师资格证书,学生从自身在物流管理领域的资格评估角度获得的物流师证书和高级物流师证书,这些证书代表了学生自身的技能和专业素质,是企业提供良好发展前景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优化的主要方向。[2]

(二)提高就业稳定性

实行1+X证书制度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还能通过严格的职业技能评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降低其失业的风险。同时质量过硬的证书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拥有相关技能证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走入企业领导的视野,对其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新的建设目标

首先,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证书制度的实际需要,重构教学目标,从物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建设具有综合实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方向。其次,必须明确当前教学体制改革和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及为谁培养人才。以1+X证书制度为指导,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改革,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同时,这也是提高高职院校自身教学体系优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第三,必须使改革模式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就社会发展而言,物流管理领域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应结合社会物流领域的产业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践基础和平台,实现横向拓展和立体挖掘,使专业建设更加多样化。

(二)构建完善的师资力量

首先,教师必须积极从自身思想的角度出发,创造完善的顶层设计理念,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能够结合现有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并与企业合作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同时创新自己的能力和思想。此外,我们还应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从高校教师的角度,积极引进企业高素质的指导人才,与学校教师共同打造双师型队伍,从专业教学和企业发展的角度培养人才,使教学方向更加多元化,使学生的学习满足后期岗位的需要。[3]

(三)建立完善的立體检测体系

在新的证书制度的指导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明确当前的主要学习目标,能够在教师的领导下创造新的学习活动模式,特别是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勇于面对新的挑战,并可以结合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学习制度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学生不仅要做好准备,还要积极与教师合作,尝试和优化新的考试制度和学习制度。

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了彻底的体制改革,以1+X证书制度为核心理念,分析了整个社会物流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并构建了具有立体特色的综合教学体系,具体模式和流程如图1所示。从这一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采用学分制银行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化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身份证库将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分为三个阶段,以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成长素质为主体进行分层评价,结合实际教学模式,对系统进行划分,以整合对接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并以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作为实施方法的理论基础。

(四)落实好校企合作的管控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模式。一般来说,主要是基于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的企业实践合作学习。学生接受一个阶段的理论教学后,教师可以联系学院管理者,与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关系,以企业盈利为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目标,形成多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外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物流管理领域的必要技能和工作需求。[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可以在1+X证书制度的基础上重构产教一体化体系,调整原有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考核模式创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可以成为促使双技能学生成长的途径,也可以为高校自身教学体系的创新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谢少娜.“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3):118-122.

[2]吴起行,吕俊.高职就业创业教育在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20):129-131.

[3]梅雪.1+X证书制度下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19):143.

[4]马剑锋,李娜.基于“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21(28):188-189.

作者:苟海燕 张颖

英语专业下物流管理论文 篇3:

物流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构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物流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找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构建“四个层次、 四个系列、 四个模块、 四个阶段”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相应评价指标,最后提出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措施。通过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立体式教学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对人才需要巨大。但市场出现大学生的“就业难”与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其根源在于专业教育与市场用工需求的差异。专业发展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就应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理论依据

1958 年匈牙利裔英国科学家波兰尼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 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 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又例如, 我们可以认出任何一张脸上的表情, 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也说不出我们究竟是根据什么符号来认识的。如果非说不可的话, 那也是含糊其词。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就是那些平时我们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他不但填补着显性知识遗留的空隙,甚至构成了显性知识的基础,在显性知识的各部分之间着连接、润滑的作用,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自身掌握的显性知识,做到“可意会可言传”。如何有效掌握缄默知识,这就需要大量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身动手领悟,学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因些,教学不光需要理论教学,还需要大量实践教学。特别在管理类教学当中,有许多管理类知识是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例如:管理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掌握缄默知识运用,做到“可意会可言传”。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与企业的“用工荒”现象。

二、嘉兴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差距

1. 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基础, 实践课程比重较少。平湖校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理论课时占70%,实践课程占30%。从而影响技能素质能力的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实际物流工作部门的岗位职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培养方案中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的提高两方面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

2.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案例分析,学生学完后普遍反应课上听得懂,课下不知道怎么用。缺乏实践性,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 实践教学体系平面化。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大四学期,前三年实践教学相对较少。学年与学年之间相对独立,缺乏递进关系。缺乏立体式教学的意识, 认识不够深, 思路不够清晰, 建设仍不到位。

4. 缺乏实践教学中实验数据和资料。实践教学开展少,实验后保存数据与资源少,不利于以后实践教学的改进。

5. 实践教学队伍需要加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所讲的内容无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 教师基本上都是高等教育完成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 很少参与实践部门的实践, 从而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技能。因此, 实践教学的受到教师水平不足而无法深入开展。

三、嘉兴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要求,各本科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实践教学环节,物流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所以,本文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四个层次:

根据学生认知的不同阶段和操作技能养成的阶段性规律, 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在一年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为以后的实验实践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 在二年级安排到物流相关管理部门和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部门等一定时数的实践认识,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養学生的专业兴趣。

第三层次: 在三年级安排实践教学, 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训练, 初步掌握各实验环节的要点。

第四层次:在四年级安排以实习为主的实验教学,将学生安排在实践部门的顶岗见习实训。缩短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到工作岗位上手快, 更快地独立工作。

(二)四个系列

结合学校实际和物流管理专业特点, 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四个系列。

第一系列: 人文系列。主要包括:社会实践、 社团活动、 文体活动、 挑战杯等。

第二系列: 理工系列。主要包括: 物流设计比赛、 计算机等级等。

第三系列: 专业基础系列。主要包括: 上机实验、 会计实习、 实验课程等。

第四系列:专业综合系列。主要包括: 实践部门认知、 学年实习、 校内综合模拟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等。

(三)四個模块

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 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实验型、 实习型、 活动型和研究型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 实验模块。通过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实现同一课程不同内容之间、 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 使学生实践技能得到强化。本模块的检验手段是实验报告。

第二模块: 实习模块。主要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构成。校内实习主要式模拟专业实践真实环境的实习, 使学生得到更为具体的专业实践训练。校外实习主要使让学生直接参与专业实践部门的各个环节的实习。本模块的检验手段是校内和校外实习报告及实习日记。

第三模块: 社会活动模块。主要包括社会实践、 社团活动、物流设计大赛、 挑战杯等第三课堂活动。本模块的检验手段主要是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第四模块: 研究模块。主要包括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等环节。学年论文是初步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写作的论文。主要是锻炼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得撰寫论文的经验, 初步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过程, 学会拟题、 收集资料、 构思、 谋篇布局以及写作修改等的基本知识。毕业论文是应届毕业生在学完所有课程后, 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而写作的论文, 要基本反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本模块的检验手段是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四)四個阶段

四个层次、 四个系列、 四个模块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平台, 形成了四个阶段滚动式的实践能力提升机制。

第一阶段: 认知阶段。包括专业认知和实践部门认知, 这一阶段使学生认识与清楚本专业内涵和专业方向, 及早进入专业门槛。

第二阶段:基础阶段。在认知阶段的基础上, 及时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课程内容的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训练, 初步掌握各实验环节的要点, 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学年论文的写作, 初步养成运用本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提高阶段。在基础阶段的基础上, 进行校内综合模拟实习和校外岗位实践实习, 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第四阶段, 成熟阶段。在提高阶段的基础上, 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 全程教学工作结束, 一个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形成。

上述四个层次、 四个系列、 四个模块、 四个阶段,纵横交叉、 相互融合, 不同层次、 不同系列的实践教学分散在各个模块、 各个阶段, 各个模块和各个阶段的内容又分布不同层次、 不同系列之中, 构成了具有链式连接、 网格结构的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四、实现嘉兴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模式建议

(一)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实质化

想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在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延长大四实习时间,一般物流管理培养方案实习期是安排在大四下半学期。我们为了强调实践重要性,可以把学生实习期延长到大四一年时间。在平时课程中加大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实践课占总课时数比例要大幅增加。

(二)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教学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议,既是理论指导教师, 又是实践指导老师。教学应该深入企业,掌握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在平时教学中加入企业元素,让课堂丰富化,实践化,让学生更好接受企业的操作。鼓励教师编写实践性强的教材。所以,学校应该培养“双师型”为主,并为此提供一些政策性的保障。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目前,企业所需的物流人才与学校所培养物流人才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是因为学校与企业合作较少,教学与实践脱节。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广泛联系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解决企业问题同时,促进学校物流教学实践性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Polanyi, M..TheStudyofMa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7.

[2]王桂英,徐淑艳等. 应用型本科人才“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以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包装工程系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年12期

[3]姚凤民. 广东商学院财政学(税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7年03期

[4]吴文辉.论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途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张淑芳.高职外贸英语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 (06)

[6]丁群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 [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

作者:施晓敏

上一篇:金融危机与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农村孩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