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文化旅游论文

2022-04-18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新闻传媒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闻事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悄然形成声势的电视媒体更是在这种竞争中,加快跨越式的发展,使我们的电视业在这错综复杂的大小环境的激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视媒体文化旅游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媒体文化旅游论文 篇1:

有效展示山西美好形象之媒介策略探析

〔摘要〕 当前,不断塑造山西美好形象是全省共同努力的方向。山西卫视作为省内电视媒体的领头羊,在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展示山西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山西卫视存在运用新媒体宣传推广的理念与策略不够成熟等不足。为了有效展示山西美好形象,山西卫视应继续深挖丰厚文化资源,不断创新电视节目形式,充分利用多元媒介平台,通过联动效应提升节目影响力,努力提高电视从业者队伍素质。

〔关键词〕 电视媒体;山西美好形象;山西卫视;文化资源;媒介平台

骆惠宁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要塑造和展示山西文化璀璨、人才辈出的人文形象,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的转型形象,充满活力、合作包容的开放形象,表里山河、生态美好的壮丽形象,以廉为荣、艰苦创业的清明形象,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安康形象。那么,在塑造山西美好形象的过程中,电视媒体如何将其传播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这是所有传媒人需要共同思考探索的问题,下文以山西卫视为例作深入分析。

一、山西卫视展示山西美好形象的优势分析

山西卫视是山西电视队伍的龙头,对展示山西美好形象优势突出。同时,山西卫视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身也是山西形象的一种象征。

从宏观环境来看,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山西卫视进一步发挥展示山西美好形象重要作用提供了契机。从2011年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等文件,针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盲目跟风的不良现象,提出电视媒体要提升电视节目文化品味的要求,从而为山西卫视展示山西美好形象净化了电视环境。近日,山西省委提出《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强调各级党委要从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体制内外多种资源,促进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这又为山西卫视创作更多精品节目提供了政策、资金、制度上的保障。

从山西卫视本身来看,其传播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兼具地理、心理的接近性与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熟悉山西政治经济工作重点,深受三晋文化熏陶,了解山西人民最迫切的需求,这种地理与心理的接近性,使得山西卫视能够紧紧把握当前山西发展的脉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对于山西卫视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曾作过如下评价:“这个节目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媒体如何服务大局,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为党委政府服务。山西省委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要把以能源为主的战略发展方向调整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这是重大的战略调整。我觉得《人说山西好风光》这个节目,恰恰是从这点上配合了中心,配合了大局”。同时,与省内地方台不同的是,山西卫视能实现省内外信号覆盖,起到对内加强山西人民的凝聚力,对外提高山西形象认可度的重要作用。二是塑造山西美好形象是山西卫视的优良传统。在山西广播电视台“百姓情怀、文化品格、山西底蕴、创新精神”的办台理念指导下,山西卫视依托山西文化大省的资源优势,创作了一系列地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与艺术性兼备的电视作品。《山西新闻联播》《新闻午报》等新闻栏目,注重选题内容的平衡性与引导性,对山西的人文形象、转型形象、开放形象等六大形象均有涉及。系列片《精彩山西》将山西的历史韵味、灿烂文明、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歌从黄河来》《走进大戏台》等戏曲音乐品牌节目,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也成为山西形象的符号之一。通过这些节目已初步勾勒出形象生动、丰富完整的山西形象。三是文化类节目创作思路新颖、经验丰富。在挖掘山西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创作中,山西卫视大胆创新、拓宽思路,推出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一批前所未有的全新节目样式,为进一步展示山西美好形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原创文化节目带”推出以来,山西卫视全国收视排名提高了3位,卫视省网收视份额涨幅近12%,达到有收视数据以来山西卫视在全国最好的排名水平。在全国省级卫视中,山西卫视并不是一线的强势传播平台,但山西卫视重视文化传统,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经验,使得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成功经验将会帮助山西卫视在展示山西美好形象过程中作出更多贡献。

二、山西卫视在展示山西美好形象中存在的不足

省级卫视承担着舆论引导、形象宣传等重要职责,然而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沖击,都会对其地域形象的展示能力产生一定影响。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山西卫视在展示山西美好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找到山西卫视与一线卫视的差距,发现山西卫视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注重地域性的定位难以满足全国观众的收视需求

1988年至1998年十年间,山西电视台曾制作出很多有影响、接地气、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欢迎,但后来由于缺乏创新,使得山西卫视的观众大量流失。在经历了频道定位模糊的困境之后,山西衛视不断改版,调整频道结构,逐步确立了以文化节目为主打、突出地域特色的发展思路,并取得了一些突破,创新推出了一批观赏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节目。然而与强势的一线卫视相比,山西卫视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一线卫视多年积累的影响力,使得许多观众形成了固定的收视习惯,山西卫视要想从中分一杯羹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只注重地域性定位,而忽略当前观众的收视需求,缺乏对节目的现代化包装, 难以在观众群中产生较大影响力。

就目前的山西卫视来说,缺乏曾经的《五彩缤纷》《电视桥》《黄土地》等标志性节目,近几年推出的《歌从黄河来》《你贵姓》《人说山西好风光》等节目,与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等频道相比缺乏时尚性,尤其是没有充分利用明星效应。一些栏目的主持人、嘉宾、评委、选手知名度不高,难以与观众产生共鸣。省级卫视毕竟要向全国传播,要在全国产生影响,所以必须站在全国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挖掘传播地域特色的同时,一定要融入现代化元素,为地域特色的定位找到全国视野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得到全国主流收视群的认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居一席之地。反之,如果不能满足共性需求,再好的地域文化内容,也无法有效传达给目标受众。

(二)激烈的媒体竞争削弱了山西卫视的传播影响力

从目前的传媒环境来看,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对山西卫视展示山西美好形象的影响力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对电视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其自由的接收方式、丰富的传播内容分流了大量电视受众。另一方面,省级卫视在电视媒体环境内部本身就存在较大压力,既不容易与资源优势突出的央视抗衡,又需要面对本土优势明显的省内地面频道的竞争,同类省级卫视的竞争更是呈现出白热化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中,本就不在第一阵营的山西卫视没有明显竞争优势。

激烈的媒体竞争为受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节目,受众进行主动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高,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山西卫视现有节目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多样化的收视需求,这就导致其收视率以及收视份额排行一直徘徊在比较靠后的位置。收视率下降,说明观众的关注度不够,而这正是广告商最关注的,这种状况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媒体来说非常不利,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2012年山西卫视的广告收入为5亿元,而同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一个节目的广告收入就达到8亿元,整个江苏卫视的广告收入则达到了100亿元。广告收入降低,经济效益就难以保证,资金投入不到位,节目质量提升就变得更加困难,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一线卫视能够积累丰富的资源,越来越强大,而其他卫视的处境则越来越艰难。

(三)运用新媒体宣传推广的理念与策略不够成熟

媒介融合的环境为传统电视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电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的媒介平台使电视节目的传播力得到延伸,也为电视宣传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比如,很多频道都会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节目进行宣传推广,山西卫视也不例外。然而,“泽传媒”公布的“2016全国上星频道两微传播榜”显示,山西卫视在微信和微博排行榜上分别位于26位和28位,处于中后位置。这种排名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宣传策略不系统。从整个频道来看,卫视与频道各栏目的新媒体宣传基本上各自为政,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从单个节目来看,也未进行系统化设计。以《伶人王中王》为例,除了微信公众号“燕升戏语”的宣传,还能看到节目嘉宾、主持人在微博上自发发布的一些信息,贴吧里也有观众的探讨,但这些零散信息无法形成规模化影响。二是推广内容不丰富。虽然山西卫视已经架构起基本的新媒体宣传平台,但是推广内容单一。《歌从黄河来》的新浪微博已发布4 701条信息,在这庞大的微博内容中可以看到,原创微博基本为栏目预告,由栏目主动发起的能够调动粉丝参与的话题讨论等内容则非常少。尤其是此类季播节目,只是在节目播出阶段发布,季与季之间的空档期就销声匿迹,没有对微博进行很好的维护。三是观众互动不频繁。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及时互动性是其天然优势,通过频繁与粉丝互动,在转发与话题制造中能够获得更高关注度。然而,山西卫视诸多栏目微博被转发数量与评论数量基本都维持在个位数,这样的微博发布只能称为信息记录,很难对节目宣传产生推动作用。

可见,山西卫视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的策略还不够成熟,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全媒体背景下,不仅要在节目质量上下工夫,还要熟悉多媒体运营策略,利用多媒体优势弥补电视传播不足,从而为展示山西美好形象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三、多措并举促进山西卫视有效展示山西美好形象

(一)继续深挖山西丰厚的文化资源

山西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多次用“根”、“魂”、“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突出优势”、“最深厚的软实力”等词汇来阐述其地位和作用。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历史名胜古迹,有传统民间工艺,有独特民风民俗。同时,每个历史时期还有值得传承和弘扬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都具有历史性、时代性价值,值得电视媒体去传播。

山西有着党和人民在战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山西是革命老区,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山西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留下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现在和未来也将一直激励着后代。在这方面,山西卫视推出过专题片,播出过电视剧,但战争岁月中还有很多人、事、精神值得媒体向世人传诵。

山西有着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尊重传统不等于一味地固守传统,一方面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延续、对当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发现当代的新精神、新风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进步潮流。在山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氛围,从晋商到新晋商,从煤炭资源大省到文化资源强省,当代山西人在不断创造着丰富的人文成果,媒体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突出山西的現代文明与进步。

(二)不断创新电视节目形式

展示区域形象的节目如何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要求电视媒体在尊重文化规律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节目样式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基础上起到有效展示区域形象的作用。

一方面,要做到节目思路设计的创新。比如“跨界”就是近年来流行的节目样式,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通过跨地域的娱乐明星对中国戏剧跨领域的学習,成为现代风格的真人秀与传统风格的戏曲文化相结合的优秀典范。四川卫视的《诗歌之王》由六名歌手和六名诗人组成了六个战队,歌手通过R&B、摇滚、中国风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对诗人创作的现代诗进行演绎,使得传统诗歌文化绽放出新光彩。可见,在尊重文化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引入娱乐化元素,可以产生巨大能量。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科技元素的引用创新节目表现形式。比如山西卫视原创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创新性地利用VR技术引入TED式演讲,并与全民网络投票相结合,堪称节目的亮点。

(三)充分利用多元媒介平台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电视媒体在进行区域形象塑造时,要发挥新媒体非线性、超链接、易互动的传播优势,通过融合的力量弥补电视传播的不足。这是政府引导的发展方向,也是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需要。

山西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方面作出了积极尝试,提出要把山西广播电视台打造成山西省全媒体发展的旗舰媒体,推进视听节目资源全媒体传播。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山西卫视的节目在具体操作中也不断尝试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如《伶人王中王》第二季宣传中,通过网络直播室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幕后细节;《歌从黄河来》与乐视网、PPTV推出“网络歌手”踢馆赛等。但是,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山西卫视对多媒体平台的运用还有很大发挥空间,通过新媒介平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策划一些话题营销,都是电视媒体可以考虑的方式。比如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推出同名APP,让观众在放松娱乐的游戏中增长知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谜语大会》利用“央视悦动”客户端,开发了实时同步参与竞猜的互动;四川卫视的《咱们穿越吧》结合社会热点在社交媒体上开展话题营销。

(四)通过联动效应提升节目影响力

山西卫视在扩大节目影响力方面主要是靠自己走出去的方式,比如《歌从黄河来》系列节目曾赴山东、重庆以及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内外各地进行演出,《走进大戏台》则是通过走进省内外的中小学以及大学校园举办戏曲讲座,但是媒体联动效应发挥得还不够充分。

发挥联动效应,首先要重视媒体间的联动。媒体联动可以是省内媒体之间也可以是省外媒体之间。在省内,山西卫视可以加强与地方台的合作,借助各频道的内容资源和受众群,共同策划开发塑造山西美好形象的电视节目,有助于丰富节目内容和扩大在全省的影响力。与省外媒体联动,可以由山西卫视牵头,策划多省份参与的主题节目,从而使本土节目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比如《多彩中国话》就是由湖南经视牵头,由湖北综合、河南都市、安徽经视、江西公共、河北经视等不同省份的电视媒体联合制作播出的一档文化节目,跨地域的合作使节目得到了广泛传播。

发挥联动效应,还要重视与政府的合作。节目策划可以由政府牵头,也可以由媒体向政府申请支持,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把好政治关的同時,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获得必备的节目资源。比如原分管旅游的副省长王一新曾担任《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总策划,省旅游局和各地市都积极配合,同时省委宣传部对活动开展和节目录制给予了全程指导,保证了各地市主政者亲自上台演讲推介的首创形式得以实现。事实上,很多与区域形象有关的文化节目都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央视数字频道《画说山西》栏目拍摄的纪录片《烽火丹青》,就是在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画院的支持下完成的,片中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影像資料、文字资料展现了艺术家们的精彩故事,还原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

(五)努力提高电视从业者队伍素质

电视从业者的素质是电视节目质量的根本保证,省级卫视要为展示区域形象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对人才队伍有更高的质量要求。首先,作为山西卫视的电视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紧跟党和政府当前的工作重点,主动学习党和政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这样才能承担起宣传山西的社会责任,从而避免在追逐收视率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其次,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熟悉传播规律。做到在具体工作中,通过深入调查了解观众收视需求,能够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山西形象。通过观摩和研讨,了解当前国内外主流电视节目创作的特点,从中吸取经验规避不足,使山西卫视的节目既具有艺术性也具有时代性。再次,展示山西美好形象的节目往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就需要电视人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多到一线去寻找素材,多阅读相关的经典书籍,多向有关专家请教学习,从而做到全面、客观地展示山西美好形象。

〔参 考 文 献〕

〔1〕郭 健.山西台:从文化的“根”上做起〔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10-12(05).

〔2〕马牧歌.中西部弱势省级卫视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策略〔D〕.太原:山西大学,2013.

〔3〕吴桂韩.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深刻意蕴〔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5-11.

责任编辑 梁华林

作者:伊文臣

电视媒体文化旅游论文 篇2:

电视的发展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新闻传媒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闻事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悄然形成声势的电视媒体更是在这种竞争中,加快跨越式的发展,使我们的电视业在这错综复杂的大小环境的激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电视业首先要明确它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时刻保持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尽管目前国内电视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可以说是白热化的程度,但总体的变化规模还很小,从严格意义上讲有些栏目目前还只能算是起步阶段,从58年北京电视台的组建(也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到现在才走过了短短四十多年的里程,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拓展和开发,由此可以看到其发展走势和发展前景的市场空间正蓄势待发,正等着我们去开拓、创新和探索。

下面我就从三个大的方面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电视业正从集权统治走向以市场和赢利为目地的自由竞争——面对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的挑战。

27世纪的中国电视正在将挑战化为机遇,探讨各种新的生存方式和谋求自身的发展与提升。

首先,地方电视台异军突起与新的民营电视制作机构一起,冲破了国家控制电视生产的大统一局面,形成三国鼎立;也就是说,中国的电视业机体,正在发生着激烈的裂变。省市级电视台通过卫星播出首破央视集团垄断荧屏,民间电视力量与国家电视台分庭抗礼等局面,已成为当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彼此的竞争散发出了浓烈的火药味,我们看到,被央视一统天下的格局正一点点地被打破,民营电视媒介正在商品市场化的浪潮中,被推上前所未有的舞台,担当起传媒界领军改革的先锋,一批批制作传媒公司像雨后春笋般进入电视业,制作出使正规军汗颜的节目,也使学术界惊叹和受众欢呼的节目来,人们相互呼唤着,周末用不着外出了,电视荧屏的精彩又重带给大众欢乐。

比如:以地方台为龙头的改革先驱——湖南卫视,无论是早先一些的《真情》栏目、之后的《欢乐大本营》,还是曾闹得沸沸扬扬、轰轰烈烈的标新立异的《深夜情话》栏目,以及刚播完的《超级女声》等等,都在节目的设置、构思上新颖、独特,具有极强的张力和地域特色甚至可以说是“唯我独尊”之态。就拿《超级女声》节目来说,电视媒体的运用和它独特的魅力,可以在瞬间使一位本普普通通的女孩,成为超级偶像,并带给节目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有人说:《超级女声》的成功运作,就像一把利剑插在未来5年媒介从业人员头上,想要再去超越这座丰碑,难度很大。而央视这个中国电视媒介也感到了危机,如现在正在热播的《梦想中国》栏目,它的观众参与程度和关注程度远远不如《超女》,由此我们看到使央视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荧屏已不在是集权垄断时代,谁最先赢得受众,谁就能占领市场,谁就能分得电视业的丰厚利润。

其次,电视媒介在大众传媒的功能上意义上的挑战——削弱了电视“喉舌”、“桥梁”、“工具”的传统理念,将电视节目制作重点转化为娱乐、生活、历史、文化等全民互动的交流平台上来,大大扩展了传播的信息领域,转化着媒介的属性。应该看到,今天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独裁到受众参与”、“与受众立体互动”、以“平常的、普通的人和事”来作为制作重点的转移,从集权走向大众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一场仅次于改革之后的又一次传媒界的革命。比如;早期的央视集团的《开心词典》栏目,第一次让普通受众参与并从中获取高额奖品,它一开播,马上便让全国观众耳目一新,更是每播必看,可这个节目是从日本的富士电视台每周四晚上有一个

(全部答对可以拿一千万日元,中间可以使用三次“生命线”。)的节目照样搬迁了过来;这个节目一开播,便将国人从沉睡的新闻播报的习俗中惊醒。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了传媒新领域的突破。

第三,中国电视开始瞩目全球,认真制作高质量、高品格的电视节目,积极作着进入国际传媒网络系统的准备。中国电视最终将走向世界。——高品位节目和高科技含量的挑战。

我们看到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且是一个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的今天,电视节目也应相应地提高它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不再制作那些“弱智”的电视节目,不再被那些虚假的“收视率”所迷惑,也不再被媒体炒作的“快餐文化”所困扰,更不再被某些“俗文化理论”所误导。只有优秀的电视节目,才能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才能使悠久的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当然我们更知道,电视媒介的发展从来都是与科技发展水平同步的,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比如: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英雄》,当去出现代电子科技制作技术之后,当它回到带有毛边的未经加工原始状态时,我们看到它就是——一场大型团体操表演。前不久热播的斯帝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世界大战》,无非就是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和展示,其故事情节简单到初小文化的状态。第四,深化改革的挑战——我国为了迅速发展电视事业,曾经提出并实施“四级办电视”。据一资料表明,我国广电总局所属的电视台已达2300家,这一数字,是日本电视台的4倍,是美国电视台的22倍,从而使我国一越而成为世界电视大国。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电视台的泛滥,如一座中小城市竟有7家电视台,自然也造成了频道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最近又提出并在实施三项改革方案:一是两级办电视,也就是只留下中央台和省级台,其他则转为差转台。这样,号称拥有50万的电视产业大军,将会有30万人转岗或下岗:二是有线台和无线台合并,合并后工作人员将大大超编,又有许多人将面临着工作的重新安置:三是制、播分离,这样,大量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将出现,而且制作的电视节目,除提供本台播出外,将努力推向电视节目市场,供全国各家电视台播出。如此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电视节目“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局面,而且将真正出现一个电视节目市场竞争的新态势。机遇并存的特殊时代,电视传媒如何更好生存下去,是摆在中国电视人面前重要的现实课题。

这种电视内部的深化改革,说明中国电视业正朝着机制转化和体制转化的根本改革方向朝气蓬勃的迈进。这当然更是对中国电视人生存的直接挑战。

综观所述:时代向电视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电视业提供了可贵的机遇。面临未来的挑战,电视人要在这严峻的生存环

境和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在这夹缝中求生存,不仅需要“摄影”、“编辑”、“主持人”这种单一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诸如“策划人”、“创意人”、“经纪人”这类“复合型”的电视人才和最新高科技技术作为支撑。当然更需要走入大众生活之中,占领市场,彻底冲破“区域传播”的局限,冲破“高雅艺术”的禁锢,走出“高处不胜寒”的自我封闭意识怪圈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丢弃传统和艺术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

二、电视业面对新的形势及挑战,必须形成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

1.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拓展电视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历史的经验证明,人类历史上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首先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只有人的思想观念的自我解放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变革的实践中去,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比如:这次的《超级女声》,便是一个很好的事例证明了电视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去探索和研究的。当前我们正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面对生存空间的巨大变化,我们必须从适应与发展的角度作出积极的回应,从旧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新的理念审视过去、着眼未来,因此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形势,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的五到十年里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改变自己,更新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以对传统的传承,谋求新的有文化、艺术品位的、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电视节目。为改革和发展主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2.积极探索应对挑战的思路与对策

(1)电视片走向市场始于90年代初,当时大部分是各电视媒体自己生产的电视剧(包括译制片)。到今天出现了一大批电视传媒之外的制片公司,其经营范围也从电视剧逐步扩展到专题片、栏目节目。如目前播出的《中国娱乐报道》、《中国城市报道》等,由于市场广阔,成为又一投资热点。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严禁外商独资企业经营电视和电影业的承诺,进入中国的国外资金除了投资其他产业外,一部分资金必将改头换面,以各种投入的方式挤进影视产业。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电视片制作业新一轮竞争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电视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不对电视节目的构成和内容作大的变动,那将意味着自己下岗。

从各台的情况看,以现有的节目生产部门和企业为基础整合组建一个至几个制片公司,这是走向市场的重要基础,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引入新的运行机制必定会激发出强大的活力。

(2)实施灵活的广告经营策略。加入WTO后,由于国外资金和产品的准入,广告投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这激烈的竞争当中最大限度地分割占领市场,获得自己应得的份额,一是靠节目的优化,二是靠广告经营策略。三是靠灵活多变的策略,要认真地分析广告资源的流向格局,一方面通过努力使广告经营收入接近或达到应有的份额,另外还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更大的份额。策略上包括加强市场监测;制定广告经营中能够吸引客户的灵活政策;在分配上对广告从业人员实行能够充分释放个人能量的激励机制;除主要频道和主打节目外适当留出一些非黄金时段吸纳广告市场零散客户,不厌其少,积少成多;依据广告市场及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节目或开辟新栏目,以获取更大的广告效益;扩大横向联合,实行大广告经营策略等等。目前各种节目中实行与观众互动的发“手机”短信,便是一种新的广告功略。

(3)以频道专业化整合为契机,塑造频道的新形象。使之定位更加专业化,时尚化。以及面临如何实施频道专业化问题。比如:我们现在看到了《音乐电视濒道、《体育电视》频道、《文化旅游濒道、《教育濒道、《新闻》频道,基本废除综合频道的结构模式但对与部分收费频道来说,普通老百姓是交了一份钱,便想从中看到自己想看的全部节目,要不然就觉得“划不来”。面对这类问题,又一次的向电视媒介人提出了挑战,其实专业化模式可以是多角度的,关键是我们的思路要打开,注重研究社会层面,受众层面,地区层面的需求现状,办出有别于其他的频道并以其特有风貌先声夺人。使电视突破时空、地域、语言的界限,让丰富多彩的影视节目2 4小时、365天不间断地在荧屏上播放,充分体现出其强大传播能力、表现形式,更好地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

三、正确认识这些机遇与挑战,把握机遇就是把握财富

把握机遇就是把握财富,敢于突破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例如:纪录片《在日本的日子——我们的留学生活》的创作者,张丽玲女士原本是学戏剧表演的,毕业后她留在了日本,并考入日本富仓会社粮食部门工作,在一次偶然地去成田机场接朋友时,亲眼目睹了初次来日留学的中国年轻人,面对这些第一次走出家门和国门的幼稚的脸庞,她有了想用摄像机抓拍下来的冲动,但对于一个即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也不在电视媒体工作的人来说,是何等的艰难。首先,没有专业队伍、没有机器设备、更没有资金和时间;其次,怎么拍?拍下来做什么?能否播出等等在诸多完全不知道的情形下开始了艰苦的拍摄工作。没有人可以预测4年之后做成的这件事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正是由于这部纪录片的空前成功,她作为《CCTV大富》濒道的社长,把电视传媒业,作为自己的事业而经营这份收获。也正是《

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利润新生代、传媒市场的新锐财富产品的电视业的变革,又一次把财富机遇呈现在世人面前。得商机者得财富,得先机者得天下。进入电视媒体,将再次证明这条颠覆不破的财富铁律。

作者:赵万斌

电视媒体文化旅游论文 篇3:

观点摘编

电视视媒体如何管理创新

央视新闻中心制片人庄永志在2014年第2期《新闻记者》刊文,认为目前很多电视台的创新活动还停留在过分依赖包括外脑在内的头脑风暴、依赖编辑记者自发提出创意的原始阶段,缺乏对创新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意识。提升电视媒体对创新的管理水平,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制定创新战略。1.审计创新管理能力。制定创新战略,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身创新管理能力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创新研究大师托尼·达维拉在其名著《创新管理》中设计了一个审计表,列出40个项目供管理者进行自我评估,对应创新管理的五个方面:创新战略、创新流程、组织结构、创新网络和学习能力。电视媒体管理者可由此对照检视本台或本部门的创新管理能力。2明确创新方向。以电视新闻报道为例,若要确保本台的节目在全国电视新闻份额中居于龙头或领先地位,本地区信息发布及新媒体应用上引领同行,需要平衡组合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3内部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在决定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购买创新方面,需综合考虑

自身突破性创新的水平;内部的创新障碍;时间成本与资源成本。二是优化创新门径。在各个环节中,需要管理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创新发起者、信息搜集者、创意构思者、样片制作者和创新监管者五大角色。三是建设创新文化。创造一种适合创新的文化与氛围,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1.设立首席创新官(CIO);2.招聘与重用创新人才;3.给予自由创新时间,4.保留沟通空间。

新媒体时代受众生态的变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博士生田园在2014年1月(下)《青年记者》刊文认为,受众生态是媒体生态的重要方面。新媒体时代受众生态有如下变迁:一是本体角色变迁:从单一到多重。当今,受众具备了信息的接收者、消费者、生产者、传播者四重角色。首先,主体和个人意识崛起。其次,参与和分享意识凸显。二是媒体接触行为变迁:从被动到主动。(一)由接受媒体到使用媒体。受众成为真正的媒体主导者,使用和控制着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他们的喜好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媒体的内容生产。(二)由敬畏媒体到怀疑媒体。突出表现在受众开始监督媒体、对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真伪鉴定和价值评判。三是信息获取习惯变迁:从封闭固定到开放多元。(一)移动化与随性化。其随时随性获取信息的行为稀释了媒体信息发布的时间价值。(二)碎片化与浅表化。受众本身成为碎片化的个体,其最经常最容易、最习惯获取的信息是碎片化信息。这进步导致了受众信息获取习惯的浅表化:随进随出、跳跃性的“浅阅读”。四是受众媒体审美心理变迁:从理性审美趋向感性审美。(一)审美娱乐化。受众的审美趣味呈现出“平面感”“断裂感”“零散化”“复制”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二)审美普泛化。审美不再只行在于艺术领域,受众的媒体审美兴趣也呈现出泛化倾向。

传媒集团的收购趋势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在2014第1期《传媒评论》刊文认为传媒业下一步并购的动因和热点。其一,互联网收购偏战略目的,而传统媒体收购偏财务目的。互联网公司的并购战略性强,首先,争夺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其次,为了遏制竞争对手。第三,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导流量。传统媒体并购短期目的多。传统媒体上市公司收购的多是网游公司,其根本原因在于网游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利润率。首先,与传统媒体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相比,网游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其次,有利于解决传统媒体的利润承诺和成长性等突出矛盾。第三,虽然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媒体都在进行大规模收购,但是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在并购目的方面,互联网并购更多的是出于战略目的,而传统媒体并购则更多的是处于改善业绩的短期目的,存并购每额方面,互联网基本在20亿元以上,甚至过百亿元,而传统媒体多在几亿元的水平,在未来发展方面,互联网并购的发展前景更好、规模将更大、实力将更强,必将会出现市值几千亿美元的巨型公司,而传统媒体并购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在并购的新目标与热点上,未来并购的热点将集中于如下领域:首先,移动互联和大数据领域。其次,互联网金融业。第三,国内传统媒体领域。第四,文化旅游业领域,第五,国际文化市场领域,第六,养老保健领域。此外,为了补足各自的短板,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双向进入将是新的热点,在线教育行业也将是新的市场。

上一篇:法律保障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通信程序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