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2022-04-19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崭新的进步空间,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开展,备受高校技术企业的关注与认可。高新技术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战略建设,确保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新技术成本控制战略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篇1: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摘要: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特点分析入手,在对成本控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析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重点,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特点;重点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密集性的特点。高新技术产品实效性强、需求弹性小、附加值高、产品更新速度快。这些特点都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特殊性。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特点分析入手,在对成本控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析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重点,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1.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推动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就来源于创新,企业的发展追求的是高收益,是一定量的投入获得高额的产出。根据成本效能理论,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不断地优化各种资源的投入,尤其是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品开发及投放市场而投入更多资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谋取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所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成本控制的思想也要发生相应改变。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加强研究与开发和产品市场化等费用的投入,才能转化为企业自身创新优势,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核心思想是推动创新。

2.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范围扩大为全部成本

对于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成本在全部成本费用中占有较小比例,更多的成本费用发生于产品的开发、设计、市场化等阶段。在研发阶段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谋求企业的创新优势;在生产环节,高度自动化使得生产线的直接人工成本大幅下降,高新技术企业的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在提取折旧时要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使制造费用的比重上升;产品生产后随之投入市场,为了使高新技术产品迅速市场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市场化环节要有合理的投入。因此,如果单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忽视其他成本,则很难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

3.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心在产品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服务方面

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和市场化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因为产品成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设计决定的,据统计产品80%的成本在研究开发阶段被确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其科技含量在研发阶段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成功及投产以后,产品的价值逐渐形成,但是高新技术产品价值最终是在市场化阶段实现的,而产品的销售状况如何又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服务。所以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服务对于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有关因素分析

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下面对其成本控制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竞争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的特点,使许多投资者投入资本追求高收益,而高技术企业的高收益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下的竞争环境迫使高新技术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来获得创新优势。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与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成本控制方法选择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才能使企业获得技术创新优势,在高度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

2.成本控制的目标

以往的成本控制目标追求的是绝对成本降低,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的模式是事中和事后控制,成本控制方法大多采用计划成本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是增加资源的产出投入比,提高企业效益,追求相对成本的降低。其成本控制模式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所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是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

3.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结构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包括企业全部成本。在高新技术产品成本中,研究开发费用、市场化费用、人力资本都占有较大比重,而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制造费用在生产环节成本中也逐渐加大。成本结构的不同,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侧重点也就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时要考虑成本结构,考虑如何发挥各部分费用的增值作用。

4.现行的会计和管理系统

引进新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现行的会计和管理系统有关系。管理层在考虑采用新的成本控制方法之前,通常会考虑是将新方法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还是将该系统和现行系统相融合。因为涉及到实行成本和信息的兼容性,采用新成本控制方法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

5.产品的多样性

产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品种的多样性、规模的多样性、原材料的多样性和安装工艺的多样性等等。产品的多样会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市场营销和服务各环节复杂程度增加。这样在很多作业环节会蕴涵着增加价值、降低成本的机会。所以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也可以多样化,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成本控制方法。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重点分析

1.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还包括上游成本和下游成本,是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因此,成本控制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產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1)加强对上游成本的控制。上游成本包括研究开发成本和设计费用。高新技术企业非常注重产品的创新,通过新技术的使用、新产品的开发来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研究开发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很大,因此,加强研究开发成本的管理非常必要。(2)加强对下游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由于竞争的加剧,中间商的覆盖范围、分销商的渠道关系、送货时间的快慢和服务速度都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营销、销售、配送和服务成本也是生命周期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下游成本的控制也非常重要。(3)继续强化对制造成本的控制。高新技术企业在追求产品创新的时候,也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使产品的总成本降低,所以高新技术企业不仅重视上游成本、下游成本的控制,对制造成本的控制也非常重视。

2.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要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控制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但在开发成本上要舍得投入;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培养,留住人才,减少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对技术人员要有充分的储备,但要精减管理人员,提高组织的办事效率。

3.进行价值链分析,提高公司成本优势

(1)要重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高新技术产品的优点在于创新与高技术,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就无可避免地带来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原因在于这种新产品或新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市场检验。因此,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差异化决不能以牺牲掉可靠性为代价。产品应该做到比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2)提供优质的服务。高新技术产业是服务性较强的产业,顾客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更有赖于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全过程的服务,也包括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服务。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通过为顾客提供送货、培训、安装、咨询、售后等一揽子服务。(3)提高产品的柔性。高新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快,为了避免顾客的损失,打消顾客的疑虑,产品的柔性(兼容和升级)非常重要。提高产品的柔性就意味着提高了顾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全介.实用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罗珉.现代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龚代华.基于虚拟利润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研究[J].当代财经,2006,(1):71-75.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冯湘霞

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篇2: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研究

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崭新的进步空间,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开展,备受高校技术企业的关注与认可。高新技术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战略建设,确保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新技术成本控制战略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

引言

目前,加强成本控制战略建设是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工作进行中,所需研发成本比较多,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加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特征分析

(一)人才和知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人才和无形的技术资产,企业要要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加强知识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将智力投资作为企业投资的关键。人力资源在企业投资中所占比重比较高,人才利用与成本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所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企业人才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二)成本控制手段更具先进性和规范性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要围绕作业为控制基础,对于成本控制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产品研发周期时间较短,产品必须及时进行更新换代,高新技术要想更好地满足产品的实际需求,必须要积极引进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的成本控制方法。

除此之外,高新技术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加强“零库存”模式的应用。

(三)成本控制更加强调风险的防范建设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企业产品对高科技的依赖比较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问题。因此,高新技术侧重于成本控制的风险防范,深入分析成本预算、决策以及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防范潜在风险的蔓延,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现状分析

(一)成本控制与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不相符合

高新技术在成本管控过程中,经常将企业与传统工业混淆在一起,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有着不同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费用中,生产的产品具有制造成本低、研发成本高等特征,所以企业成本控制中心必须要集中在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服务等方面。

除此之外,企业在强化研发费用与技术服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要深入分析产品战略的差异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充分彰显出企业研发方面的优势,降低企业研发费用高的现象的发生。

(二)并不注重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预算

高新技术与以往传统工业生产的产品是截然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比较集中对成本和产品标准的计算,对产品生命周期的预算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企业缺少对成本预算诸多因素的深入分析,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难以保证。由于企业很难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很难采用先进的方法来加强产品的成本控制,进而无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生产过程中信息系统较不完善

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海量的信息,而以往传统的人为计算方法存在着极大地误差,很难保证信息计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对信息系统的构建给予高度的重视,造成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信息系统不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很难提升。。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要合理监督与控制市场的发展动态,掌握市场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而生产出与市场发展特点相一致的产品。但是,一些高新技术难以正确掌控市场中的产品走向,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成本管控措施,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需成本大大超出估算,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对成本控制的系统性结构较不重视

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时,并不重视成本的系统化控制,企业往往通过生产前期的生产目标和经济指标,来进行生产成本的规划。企业在生产结束以后,往往将前期制定的成本预算与实际生产操作中的成本进行深入比对,进而确保企业后续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且将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然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只是结合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来进行制定,并不重视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费用预算情况。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举措阐述

(一)加强产品价值分析,展现成本控制优势

创新和技术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价值链的深入挖掘,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明确产品生产的创造价值,以此来深入到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价值链,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环节一并融入到成本控制中。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将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巩固企业决策者的最高地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要明确各自的权责范围,企業的销售、开发以及技术等部门要保持高度的协作与沟通[3],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

(二)加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

产品生命后期在成本管理上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必须要及时将产品生命周期概念纳入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中去。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说,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科学进行成本预算,并结合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此外,在产品的价格制定上,要掌握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价格,确保产品能够在预期范围内取得良好的销量,避免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的信息系统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型的科技行业迅速建立起来,企业必须要不断优化与调整自身的發展模式,完善成本控制的信息系统,充分反映出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数据,提供准确无误的产品交易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进而保证自身战略规划目标能够与市场变化情况保持一致[4]。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控制信息系统的构建中,要制定配套可行的财务报告,充分反映出财务信息和交易信息,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实时性与共享性目标,做好顾客信息反馈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企业要树立高度的成本控制观念,降低企业所需成本

1.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积极构建成本控制管理系统,开大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力度,对企业人才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并且积极引进先进科学的生产设备,资金投入不能超出成本预算范围中。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给予科研项目高度的资金扶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避免人才资源道德损失和浪费现象。

2.高新技术必须要不断降低生产单耗,保证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升,进而实现成本控制,可以对目标成本控制和ABC重点管理法加以广泛地应用,进而将企业成本降低到最低范围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新技术的稳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经济竞争实力的稳步提升。因此,高新技技术企业要加强人才和知识并重的成本控制,采用先进科学的成本控制手段,提供准确科学的财务信息数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燕瑜. 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在设计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浅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132-133.

[2]陈彩虹. 基于战略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探究[J]. 经济师,2016,(09):153-154.

[3]姜巧云. 战略成本管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5,(22):101-102.

[4]陈桂才.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15-19.

作者简介:

陈晶英,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陈晶英

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篇3:

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分析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企业以其高度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同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所反映出来的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也逐步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传统和战略成本管理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成本控制的地位,并进而确定了成本控制的侧重点,最后对现今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战略重点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截止2013年10月,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94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同时出口也将超过27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比重的28%以上。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高新技术企业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与技术紧密集合的经济实体,是由一定数量比例的科技从业人员,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产品或服务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企业的研发组织管理水平、销售额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规定的企业。其主要特征有:

1.主要通过技术研发来盈利。该种企业技术研发资本占投资的绝大比重,并且依靠尖端的科技吸引投资,从而扩大规模。

2.经营风险较大。由于企业处于新兴阶段,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以参考,因而失败的风险较之传统企业会高出很多。

3.产品生命周期短。科技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日新月异,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产品更新,则不能保持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将会遭到淘汰。

二、传统成本管理应对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1.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按照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技术上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部生产过程都在一个车间内进行,基本特点:成本计算的对象仅限于产品品种,不存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月末有在产品,生产费用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由于确定的成本核算周期对于创新型产品来说很难实现,有些产品的销售寿命可能很短。从适用的生产方式来看也存在不适用性,高精度的产品是应当小批量多步骤进行生产的,因而品种法核算存在缺陷。

(2)分批法:以产品的批别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企业。特点:大多按照产品的批别进行生产,通过销货订单进行确定;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任务的完成是紧密结合的,是一种不定期的产品成本核算;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分配法生产的不确定性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核算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不存在在产品的情况仍然和实际生产存在出入,因而分批法核算存在缺陷。

(3)分步法:以每种产品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和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适用于多步骤复杂生产企业中,例如纺织、冶金。具体细分为分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这两种方法一个由于计算量太大,另一个由于不能提供具体的成本耗费都存在缺陷。

通过这三种方法,将成本归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其中研究开发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就意味着产品成本中是不能够体现出研发费用的多少的。而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这样以研发为主要经营手段的企业,若仍然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主要部分计入产品成本的话,就会导致生产成本严重偏低,企业的资金很难形成良性的循环,很可能导致盈利能力下降以致破产。

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是,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成本,会随着本会计年度的结束以当期损益的形式结转本年利润,相当程度上会在企业的利润表上扣减一大部分的利润,这样也就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从而影响以后会计年度的融资活动,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自提出以来以其具有科学依据的目标成本,简单清晰的成本核算方法而广受管理者的欢迎。使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的销售利润以及毛利润十分方便,因而制定标准成本的过程比较详细,适合于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并且维护这个体系的代价较高。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该方法的优点体现的不十分明显。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生产的目的是尽快适应市场的需要并随着市场需求产品能够快速的做出相应的改变调整。那么是否有必要动用大量的费用来制定出该产品的标准成本在可行性上存在疑问。

3.人力资源成本方面

按照传统的成本控制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理解,为了保证企业利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就必须在人力资源成本上进行控制,传统成本理论认为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对于固定成本一旦确定,很难发生改变,因此,可变成本则变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也告诉我们,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所以企业为了达到利润大量增长的目标,会对应付职工薪酬进行大量的扣减,也就是在人力资源成本投入方面的扣减,直接导致的问题是:相对于研发人员而言,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偏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每天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脑力劳动,较低的薪酬会迫使他们跳槽到提供薪酬水平较高的企业,跳槽率高,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层会加大对员工的工作压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更有甚者,高强度的劳动伤害了员工们的健康,而企业在这方面的保障程度又非常不健全,员工可能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由于诉讼所导致的相关费用对于企业的利润增长也是一个大的隐患。

三、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侧重点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侧重于事后的核算,不重视事前事中的核算,这就要求我们对生产事前事中环节引起重视。成本控制是对制定成本计划实施目标管理,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检查,循环。从这九个方面从控制层面进行成本调控。

1.成本控制的目标

不同于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以削减成本为之追求的目标,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削减成本只是一方面,投入一定的研发成本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功效,是能起到是利润不降反增的目的的。

2.成本控制的重点

传统企业控制的重点在于制造成本方面的控制,高新技术企业不光对于制造成本应关注,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也应当予以重视,例如重视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核算,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在周期核算方面如果能够及时的跟进,是能够及时感知市场动态,从而调节生产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3.控制方式方面

传统企业有自身成体系的成本核算系统,例如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每一期通过领退料凭证,工资核算凭证分别编制材料分配费用和职工薪酬分配表,与其他凭证一起可以做出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分配表,综合这三者可以算出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算出完工在产品成本以及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且传统企业投入资本与收益比较稳定,能够形成固定的函数关系,能够通过财务分析,能够看出销售净利率总体上能处在相对平稳的波动上,而高新技术企业因更新速度快,这一期生产的产品很有可能因为同行的一个新的创新发明投入市场而导致销售业绩大大下滑,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经营的高风险性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很难测算出像销售净利率这样稳定的关系。

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战略成本控制的一些建议

1.优化企业管理体系

将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管理充分结合。要使最高管理层处于决策的中心,而不是困扰于日常行政事务。各部门之间应当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成本控制不能仅限于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企业的销售、管理、开发、质检、技术等各个部门也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明确分工,通力合作。例如可以通过施行成本领先战略,降低成本不是其唯一目标,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领先于同行业的标准成本,并注重技术创新。

2.从两个方面降低成本

一方面,按照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从降低生产单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通过进行科学的管理,实行例如量本利分析法,目标成本控制、ABC重点管理法等使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则是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对成本进行控制,由于其独有的科技密集型特点,由于科技发达程度的限制,产品成本的降低会到达一个临界点而不能再降低,至此,可以进行新的技术生产改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产品设计管理,优化零件结构设计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独创性的工业设计工艺必然能够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3.形成员工优良的成本意识

人的活动在成本发生的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人运用技能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不光可以靠人的主观操作来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科技的进步中心在于人,这就对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拥有更多有创造力的员工方面提出了要求。

员工的成本意识对主动降低成本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种节约的理念的形成,一种成本控制需要你我共同参与的思想对于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进一步贯彻实施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4.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信息系统

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反映财务信息,交易信息,能够为企业的财务报告提供及时信息的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系统能够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方面,通过建立内部信息的通道,加大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并且能够及时吸收顾客反馈回来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也充分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受市场导向作用的重要程度。同时能够辅助企业管理层作出决策。在不断变化的外部企业环境中,帮助企业充分挖掘出自身的优势。

5.通过完善企业价值链挖掘成本控制的优势

由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侧重点在于事后控制,几乎忽略了事前和事种的控制,因而通过价值链充分挖掘消费者的剩余价值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成本投入,运用手头现有的资源为顾客提供价值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谋求资源配置优化以及资本的高产出的大背景下,能分析出商品生产哪些环节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并且找到增值环节,通过增值作业,构建出该企业自身独具特色的价值链从生产阶段向前追溯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甚至包括合作企业和供应商,向后延伸至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充分对事前事中事后各项成本予以控制。在夯实高新产业的基础前提下适应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潮流,以期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文生.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王菊云.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2.

[3]周朝琦.成本控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光明.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及出路[F].会计之友,2010.(10).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6]孙毅.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6.

作者简介:汤泰劼,男,汉族,江苏苏州人,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1级会计学专业

作者:汤泰劼

上一篇: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