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美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

2022-04-23

[摘要]博物馆作为社会重要公共文化教育资源,是大学素质教育理想的校外教育资源之一。近年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博物馆为大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参观学习条件。大学及时变革博物馆利用方式,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馆校教育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校外美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外美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 篇1:

校外舞蹈教育模式初探

(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宫 福建 厦门 100142)

摘要: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日趋攀升,这也包括对校外教育、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强烈期待。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美育教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候,校外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美育教育职能和特殊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既符合公众期待,又适合青少年成长的特殊性机制,成为我们校外教育机构从业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校外教育 舞蹈教育 教育模式

相对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活动,校外教育机构与全日制学校在职能、运作及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实际意义上的差异性,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深入地研究这种差异,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差异,从差异的探究中,探寻出新的教育模式,形成一套可以有效服务于校外教育机构,特别是校外艺术教育的模式来。

所谓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教育模式是当下教育界广泛运用的一个术语。作为一个概念,教育模式所要表现的有两层意涵:当一种事物都具有一定的運行程序和方法,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形式,教育也不例外;當教育形式、教育层面、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人们力图去抓住关键要素,并进行简洁的概括归纳,而后形成了策略和程序,这就是教育模式。就此意义来看,教育模式就是人们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方式、教育策略、教育理念溶于一体的实践模型。再从实践层面上来认识,教育模式就是由一定课程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是从大量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意识、观念和整套操作方案的总称。

由此可见,教育模式对于教育实践除了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还有实际的实践意义,对校外教育机构来说,这种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更是急需进行探究并尽快形成。

在形成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的繁复过程之中,有三个环节是连环相扣的,认知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创新是出路。认知的深浅,将决定实践的成败;实践的成败,将作用于创新的可能;创新的可能,又将影响新一轮的认知。那么,如何寻找到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付诸于实践的方式和途径?本文拟从校外舞蹈教育模式的实践,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一、“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

少儿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少儿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是让少儿在舞蹈中感知美与愉悦,从而激发少儿自身的创造潜能,舞蹈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向美的桥梁。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刘范先生认为:在理论上,人的认知大体区分为3个范畴:感知、表象、概念。人的实际的种种认知,都由这三者所组成。儿童认知发展就是认知结构的动力变化,包括各个认知成分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认知结构的质变,是它的主要认知成分的更替。认知发展的动力来自认知结构内部的矛盾性,主要的发展动力是直接性认知与间接性认知之间的矛盾。

刘范先生的理论让我们得到一种启示,就是要巧妙地利用儿童认知发展认知结构的动力变化,为我们校外教育模式所用,使之成为推动少儿认知发展的原动力,促进校外教育模式的形成。

如何主动、有作为地进行“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教师的启发诱导就是“渡河之舟”,如在学生学习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观看一段独舞,让学生把自己感知到的和记忆与想象的形象内容,通过体会、模仿,再进行塑造与表现。这个过程,就是从生动的直接的认知、直观的感受、到形体的模仿、情感的体会的过程,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并运用了认知的力量、动力,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创造潜能,实现了“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

实现“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符合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发展程序。设想,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直接采用间接性认知,这就是使用“注入法”,直接模仿理性知识与舞蹈技能,这就失去过渡的铺垫,缺少了“直接性认知”的重要环节。由于缺乏直接观察的教学训练,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这将违背认知事物、认识发展的规律。

“直接性认知”与“间接性认知”作为艺术教育技艺培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所强调的是让孩子在感知中去发现自我,感受美,然后不知不觉当中开启身体和情感的天性,从而调动自身的潜能,这也是艺术教育模式形成的基础之一。

校外舞蹈教育就是一种构建少年儿童认知的美育过程,让孩子参与舞蹈的过程,自然地挥洒自己的天性,而不是机械地仿效和无意义地重复成人的东西,是将自己作为认知中的动态对象,用肢体动作融入自己的认知活动,感知美的世界。

二、“技艺型教学”向“审美型教育”的转移

当我们都认同舞蹈教育的目的是,让少儿在舞蹈中感知美与愉悦,激发少儿的创造潜能的时候,我们就要正视目前我们校外舞蹈教育存在的重“技艺型教学”,轻“审美型教育”的问题。

少儿舞蹈教育在中国发展非常快速,让我们看到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各种难度与精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儿舞蹈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教育越来越强调技艺化,而渐渐偏离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宗旨和目的。这与当前艺术教育的定位以音乐(含舞蹈)和美术为内容的教育与教育手段的采用有一定的关联,即强调教学生学一种技艺、会一种本领。依照这样的教育要求,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就会倾向于技艺型的。但今天我们在探讨校外舞蹈教育模式时,是不是应该调整我们的思路,回归本体和宗旨?探讨校外舞蹈教育模式,我个人更强调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少儿的情趣,让他们感知、体验美感。我们都知道艺术教育活动的作用不外乎有四个方面:一是能有效地促进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二是促进智力发展;三是促进身心发展;四是开发创造力。那么,我们的舞蹈教育也不能例外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学会技艺似乎比较容易,但要在实践中让孩子们学会感知美,并不是唾手可得,因为,我们的校外教育机构确实是比较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以现有比较功利性的艺术教育形式为例,在师生的互动这个教育评价形式中,老师多以好与差来界定艺术教育的成效,这样传统式的划分评价,确实束缚了学生美的能力的开发。再则,不太强调艺术与生活关联,弱化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基本处于技艺学习的窠臼中,难以从技艺的学习过程中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这样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艺术技艺水平上升,艺术感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没有教会学生审美的判断能力。凡此种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艺术教育实践是不完整的,这样的艺术教育实践亟需进行改进,需要形成一种技艺培训与审美培养并举的实践性校外艺术教育模式。

那么,校外教育机构该如何进行这一个“技艺型教学”向“审美型教育”的转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认知,提升我们的认知,即开发少儿美的感知能力,发挥少儿纯真的天性,比把少儿训练成舞蹈的“工具”更为重要。我们所要寻找的教育模式,就是一种适合少儿天性与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舞蹈,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所以,我们要紧紧扣住艺术教育实践环节这个关键,实现从“重视技能模仿”到“审美教育体验”的转移,摒弃“以技藝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舞蹈教育才能达到我们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将“技艺型教学”“审美型教育”进行融合,设定可望可及的教学目标、途径、方法,使技艺的教学始终突出美育的内涵,使审美的情趣与内涵贯穿于技艺教学的全过程。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切忌揠苗助长,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自己规律、年龄段的特点,且不可订立难以企及、脱离孩子特点的审美标准。同时,要将“审美型教育”适度提升,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学会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操修养。

实践在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中,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合情地实践,对于受时空所限的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活动很重要,而在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中,实践还需有规范、有规划、有监督。

三、“收敛式回归”向“发散式张扬”的跨越

当我们紧紧抓住少儿舞蹈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我们的舞蹈教育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开阔,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会有一种想突破原有艺术教育模式的真切渴望。在教育竞争激烈的当下,实施艺术创新教育,是新时期校外艺术教育的全新要求,如果缺乏创新,艺术教育就会失去活力。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来构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校外教育藝术教育模式,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思维导向,也才能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校外教育艺术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体现出现代教育科学的特质,这对校外教育实现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有着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果说,“发散式张扬”是校外艺术教育进行创新的运作方向,是校外艺术教育模式的推进器,那么,“收敛式回归”则是对其运作方向保障、完善推进过程,起着不断矫正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都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收敛式回归”所表现出的工作稳态与“发散式张扬”所呈现的工作锐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只是在教育实践中“发散式张扬”的占据较为高端和表现强势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通过心理学的分析,可得知,人们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两种重要方面。因为,发散性思维能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它有其辐散性、求异性,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而收敛性思维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却也存在位差,但不是对立概念。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科学地利用、进行互补式利用。

目前,我们的校外艺术教育的基本形式与教育模式,大多还困守、自闭在传统教育模式为主的框框套套之中,如何实现以“技艺的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观念跨越,就是新时期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众所周知,传统的校外教育艺术教育教育模式认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能够做到教会学生技艺,获取要领,就是完成教学活动。部分老师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技艺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忘记了少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所教授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录像机、照相机、录音机或是复印机,与有创新意义的目的相差甚远。

要实现“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培养、训练。在课型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孩子的眼睛去感受舞蹈,用孩子的情感去理解舞蹈,用孩子的身体去体会舞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模仿大人的动作。例如,校外舞蹈教育的教师基本上是女性教师,许多家长不愿意男孩子去学舞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男孩子长时间地模仿女性老师的动作,在人格的形塑方面会出现性别的偏离。那么,如何纠正这种偏差呢?我认为,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动作模仿,就要多从男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出发,让男孩子多看一点男性的舞蹈资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的动作与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判断选择接受男性之美,充分感受男性身体与舞蹈的自然对接与联系。第二步是激发让男孩子的想象,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不要限制他们的发挥。第三步则是启发他们对舞蹈的内容和美的理解,当孩子对所表现的舞蹈有了亲身的体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从身体和动作里散发出男孩子应有的健康之美。我们的舞蹈教育,就是要让如男孩子在接受舞蹈教育之后,突显男孩子的阳光与健壮,而不是接受舞蹈教育之后,弱化了男性特征,增加了女性化色彩,而“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将会给予我们舞蹈教学新的思考。

要实现“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还得考虑将多种感官的刺激与感受进行交汇,以启迪学生的创造力。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已有的先进的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多种感官活动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看、能听、能动手的全新教学情境。

创新,作为校外舞蹈教育领域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应该讲求师与生的互动、将日常训练与教师辅导,使之融为一体;应该凸显技艺与情操、技艺与艺术修养的相辅相成,使之内化为创新的原动力。

四、结语

教育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全日制学校的探索仍在进行,仍未形成或仍未完全形成,而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教育模式的探索也刚刚起步。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认识校外舞蹈教育,我们就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模式的产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而教育模式的实质就是让人们易于把握教育规律的一种最佳方式,它将简明高效地为人们提供一种把握教育规律运行的程序或者步骤。教育模式是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认识的一种理性操作策略,是帮助人们尽快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途径。既要符合规律,又要可操作,对于校外教育机构来说,教育模式更显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 张晓红. 教育探索. 2009(07)

[2]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 闫小飞. 内江科技. 2009(06)

作者:王珍珍

校外美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 篇2:

博物馆与大学素质教育

[摘 要]博物馆作为社会重要公共文化教育资源,是大学素质教育理想的校外教育资源之一。近年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博物馆为大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参观学习条件。大学及时变革博物馆利用方式,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馆校教育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博物馆;高等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徐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历史学博士,河南郑州450052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模式实现根本性改变的急迫要求。而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来共同完成,尤其是各种社会教育体系的介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证。集中收藏、展示人类文明精华和史实的博物馆,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独特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在大学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及审美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完善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社会场馆之一。本文主要就博物馆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博物馆免费开放带来的馆校合作新模式以及如何实现博物馆与大学合作教育良性互动等方面作一探讨。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向社会输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它的完成超出了大学,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大量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来补充大学教育资源之不足。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大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标本和科普标本,博物馆以这些特殊的教育资源为依托,通过陈列展览进行形象直观的社会教育,传播历史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教育方式、手段与大学传统教育不同,完全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里,通过对展品的直接欣赏,来完成知识的传授;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人的整体生活态度,培养人生观念;博物馆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陈列展览与大学只以文字和插图来显示的教科书明显不同,具有形象、直观、和谐、有趣的特点,属于非程序化的开放性教育。开放式教育模式完全不同于大学传统的教导解说型教育方式,更加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鼓励独立思考、参与互动,故而适合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博物馆教育模式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及审美能力等。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艺术鉴赏力,能够有效完善大学系统却干巴巴的知识传授教育模式。同时博物馆收藏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容的知识面较宽,容易满足大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在博物馆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实践课堂知识,还可以获得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愉悦,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博物馆完全有条件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理想社会教育场所。

博物馆作为独特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集中收藏和展示场所,是国家公共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教育功能,维护公众的公共文化权益,我国2007年底在全国开始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为各个层次公众提供了方便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法律依据。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国家政策,去除了购买门票参观的门槛,为无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利用博物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方便了大学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践教学,免费开放的各级各类博物馆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大学应该以博物馆免费开放和大学教育创新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观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博物馆教育资源,不断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的实施,同时转变了博物馆教育理念,博物馆教育开始逐步走向社会化,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教育成为新一轮的博物馆经营理念。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的观众群体、组成结构及教育方式的新变化,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为各类学校提供校外教育服务,馆校合作活动增多,新的馆校合作模式在我国开始出现。

馆校合作模式最早产生于西方,早在1895年,英国托马斯,霍斯福就明确提出修正学校教育法,允许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并计入有效课时,从法律层面上正式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关系。20世纪90年代美国已经发展为近半数的博物馆为学校提供进校教学、教材外借与导览服务,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形成了制度化的共生关系。随着免费开放制度的实施,近年我国也出现了博物馆与学校在相互需求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教育模式。这些都为博物馆参与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博物馆与大学教育合作在我国起源较早,我国建成最早的南通博物苑就是南通师范学校的附属博物馆,其宗旨就是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现在有条件的大学都建成了附属博物馆,专门服务于所属大学师生。但是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来看大学博物馆都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素质教育的需求,大学素质教育的完成必须借助社会上的众多博物馆。因此馆校合作更多指的是大学之外的博物馆与大学的合作教育,实现馆校教育良性互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博物馆与大学要建立有效双向沟通机制,使馆校能够建立固定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博物馆方要研究大学教育特点,了解大学素质教育的需求,准确及时地了解大学教育的动态,调整自己的教育规划与之契合。本着引进来、送过去的教育服务原则,一方面组织、策划各种与大学素质教育相关的教育项目活动,及时向相关大学发函,介绍本馆展出计划,吸引大学生进入博物馆学习。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组织走进大学校园活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走进大学校园作学术报告,举办一些高品位的校园展览,为大学编写专业的欣赏、保护文化遗产的教材,走进大学课堂进行教学,以强化和延伸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大学方要改变原有的狭窄的教学理念,大学相关教师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素质教育方面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具体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博物馆特殊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以提高博物馆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运用率为标的,及时与相关博物馆沟通,积极参加博物馆举办的各种与大学教学相关的教育活动。

其次,馆校要共同制定合理的大学素质教育教学规划。馆校合作还需要双方深入研究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大学教育规律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长期互动的教学活动计划,创建博物馆与大学教育结合的新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实现需要博物馆与大学共同策划协作。基本上教学活动规划以大学教师为中心,由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博物馆教育课程,保证活动内容与大学教学计划相联系。在计划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时,应把到相关博

物馆实地教学列入教学计划,计人有效课时;博物馆在管理上则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密切配合大学教学安排,为实地教学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根据课程需要和大学素质教育要求做好教育活动安排,以学科整合方式服务大学教育活动。教学进行中双方应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使双方能够形成一种稳定、规律的合作关系。使博物馆能够切实参与到大学教学活动中去,共同推动大学素质教育计划的实施。

再次,博物馆要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设施。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思想性教育,在服务设施方面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博物馆需要配合大学教学需要,设立专门教室、实验室,以及专供大学生参观的陈列室等,大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预定教室,然后由博物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目前许多条件较好的博物馆都新增设了发现教室作为一种新的资源教室,在博物馆专业辅导人员的协助下,学生在这里可以利用视听、触摸等各种感官体验、发现及检验书本知识,学会独立体验、思考等。

另外,博物馆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他们熟悉现代教学设备,能够阅读各种参考书籍,善用计算机、光盘及现场导览等高科技工具来增加认知、美育鉴赏和参观兴趣,因此要求博物馆在设施配备上要有一定的新颖性、现代性,可以采用绘画、三维模型、组合歌曲、仿真等方式,充分满足大学生多元智慧的学习需求。同时陈列的各类标本、布展的排列方式及参观环境的营造等,也要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说明标牌、文字解释等方面为大学生的独立学习提供便利。一般大学生智力较高、有自信及重视概念学习,如自然学科学习等,为此博物馆除利用熟悉、舒适、已知等原则吸引大学生参观学习外,尚可设计适当程度之智能挑战,以引导大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深入学习。

最后,双方应积极发展馆校合作的最佳模式:参与式学习。大学素质教育属于建构知识型(Con-structivism)教育,要求改变大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主张学习应建构在学习者心智对于知识的主动运作及其交互作用之上。因此,学习者必须手脑并用,以每个人不同的背景和经验与世界互动,并扩大其自身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建构知识型教育方法上重视实践和实验,实践和实验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理论上侧重于学习结果应由学习者在建构式教学情境中自行获得合理的结论,强调学习者个人的经验、更深入的延伸及强调个体学习结果的获得。建构知识型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提供合适的情境来诱发学习者学习,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而非主导作用。近年出现的博物馆参与式学习正好可以满足大学素质教育在建构知识教育方面的需求。

与大学建构知识型学习不同,博物馆学习属于发现型学习(Discovery),即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以自身心智与教材、新知不断交互作用及产生变化。发现型学习是一种动手做(hands on)、用心学,有良性意识的主动学习。遵循发现型学习原理,博物馆近年逐渐形成了参与式学习这种新的博物馆教育模式。博物馆的参与式学习,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触摸展品、参与活动和游戏、提问和回答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努力打破原有由教育者单向主导的施教模式,建立新的双向互动教育关系,使学习者能够变被动的信息接收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调动各种器官和思维功能,最终取得高质量思维学习效果,整个学习过程的完成着重在学习者本身。

针对大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思维活跃的学习特点,博物馆与大学合作教育的参与式学习过程中,博物馆需要为大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情境,让大学生参与、选择、掌握事物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建立希望达成的学习结果。可以利用交谈式讲解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大学生提问,并进一步寻找答案,以此促使大学生对事物和理论产生深入认识。这种参与式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素质教育的特殊需求,无疑是目前馆校合作的最佳模式,馆校双方需要进一步探索参与式学习的理论、方法及特点,以便更好地实施教育互动。

总之,博物馆与大学的良好合作不仅有助于博物馆与大学建立稳固而有意义的互动关系,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特殊的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完善和丰富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作为大学高素质人才的主体培养单位,大学应该充分利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大好时机扩展素质教育资源。使大学生能够切实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博物馆经营者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有效配合大学素质教育,从而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馆校合作双方,应在保持良好互动基础上,积极研究新的教育理论,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完善的课程规划设计,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共同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陈梅云

作者:徐 玲

校外美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 篇3:

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性传承的美育价值研究

摘   要 中小学校舞蹈教育既是“非遗”舞蹈传承的重要途径,又是学校舞蹈美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充分发挥“非遗”舞蹈在中小学区域传承中的美育价值,是中小学进行“非遗”舞蹈区域性传承的重要议题。从中小学“非遗”舞蹈美育的发展现状入手,探寻其传承路径,展开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性传承的美育价值探讨与研究,以期为“非遗”舞蹈的中小学区域性传承中美育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遗”舞蹈  区域性传承  美育价值

舞蹈美育是培养人欣赏美、感受美、鉴赏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区域性“非遗”舞蹈作为学校美育的一种创新形式,进入中小学美育实践,不仅能达到美育人身心的目的,而且还能够让中小学生深入了解区域性舞蹈,在感受区域优秀传统舞蹈魅力的同时,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真正践行以美育人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校教育目的。

一、中小学舞蹈美育现状与“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必要性

1.中小学舞蹈美育现状

(1)舞蹈美育的制度现状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因其特有的时代背景、特征、内涵及追求,要求教育工作者紧密结合新时代的教育使命开展学校美育[1]。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2]。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部提出新的一年要对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发力,把美育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将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可见,美育不再是形同虚设的课程,美育课程考核将是硬性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舞蹈教育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更是积极开展美育活动新使命与任务。

(2)舞蹈美育的功能认知现状

美育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创造性的行为,通过影响人的情感、塑造完善的审美心理来实现,一直遒循将美对人的潜在影响力转变为提高人本质的、核心的力量价值的特殊路径[3]。中小学舞蹈美育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的修养、品格、情感获得进一步升华,还能引导他们达到知美、懂美并创造美的境界。舞蹈教育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内容与形式得到逐渐巩固,不仅训练与提升学生的身体塑形,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所说:“舞蹈教育的益处有很多,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舞蹈会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里,形成对‘美’的判断。”由此看出,舞蹈教育有助于学校美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所以我们要发挥舞蹈艺术教育在健身和尚美的双重属性作用,帮助学生在舞蹈律动中找到自我与自信,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审美能力、意识,培养其高尚情操。

(3)舞蹈美育实施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美育一直不受重视,美育课程与教学也常被忽略,学校美育教学对学生的精神塑造、人格完善、内涵养成作用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挥。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的存在,也间接地反映了学校美育的缺失问题。从中小学教育与美育的关系上分析,舞蹈美育是目前最为符合青少年儿童兴趣且易于接受的美育形式,它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情感的抒发与释放、创造力智力的开发、传统文化的积淀、审美意识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5]。但是,在注重美育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小学却没有全面实现学生舞蹈教育普及,特别是一些农村基层中小学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难以为孩子们创造艺术氛围,由此学生无法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无法获得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理解。

2.“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必要性

(1)“非遗”文化区域传承需求

“非遗”舞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各国各地区人民代代相传、延绵至今的传统经典,是一个地区最具特色的舞蹈文化之一,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蕴藏着不同的舞蹈文化,因此非遗舞蹈的内容和题材十分广泛,各具特色。然而,现已有不少“非遗”舞蹈身处消失的危险边缘,如,山西许多民间“非遗”舞蹈仅仅依靠单一的口传身授、师徒传承的传统方式传承,“非遗”舞蹈传承发展面临极大困境。由于新文化的不断传入,对山西古老地域文化带来冲击,“非遗”舞蹈的规模也在不断缩小,关注的人群逐渐减少,人们更倾向于关注流行文化,忽略了本土文化以及“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2)中小学舞蹈美育的区域资源需求

当下,舞蹈教育是中小学美育的重要内容與手段,区域“非遗”舞蹈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资源。为顺应时代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将区域“非遗”舞蹈资源纳入美育教育课程资源,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更是学校美育由内而外的资源需求。针对区域“非遗”舞蹈的学校传承,舞蹈美育的路径进行区域“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是立体化、脉络化的有效传承。

(3)非遗”舞蹈与中小学美育契合的现实需求

“非遗”舞蹈在当下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因为只有获得良好的保护,才能言及“传承”[6]。中小学校美育作为目前“非遗”舞蹈传承最重要方式之一,将区域“非遗”舞蹈融入中小学校美育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再创造”的实现舞蹈的再发展、再传承,由此获得新的舞蹈存续土壤与传承场域。非遗”舞蹈与中小学美育的契合不仅对保持“非遗”舞蹈丰富性、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还使学生在区域“非遗”舞蹈学习、参与、体验、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构建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进而自觉参与到“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传播行列,培育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由此可见,非遗”舞蹈与中小学美育的契合是二者的现实选择,所以中小学进行“非遗”舞蹈的区域性传承十分必要。

二、“非遗”舞蹈区域性传承的美育价值

在中小学美育工作中,作为具有区域性文化特征符号的“非遗”舞蹈,因其文化属性、传播手段及传承方式的差异,凸显出其自身文化、艺术及精神功能,是舞蹈美育价值的集中体现。

1.“身心合一”的文化价值

舞蹈是人类文化载体的先声与鼻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族群的原生态肢体行为之中都蕴含着舞蹈的形态,除却理解与分析舞蹈艺术的外在形态成因,更要深入舞蹈本体内部探索舞蹈艺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意义,才是舞蹈美育应该追求的“深层美”。舞蹈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创新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舞蹈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来实现外塑形体、内塑心灵的文化追求。“非遗”舞蹈是人民世代相传的经典,“非遗”舞蹈进校园就是将本土的传统舞蹈文化通过教育手段使其进行延续与传播,为传承传统优秀非遗文化开辟新的途径,丰富校园文化,实现了身心合一的文化价值。

2.“同心向美”的艺术价值

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真正能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方式”[7]。舞蹈作为艺术种类之一,用肢体语言为特殊载体,让人们感受与体悟着真善美最直接的艺术形态。

就“非遗”舞蹈而言,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固有的区域性、风格性、文化性体现着舞蹈艺术的深远价值,背后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值得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去传承与创新。“非遗”舞蹈不仅舞姿优美动人,音乐也让人回味无穷。在“非遗”进校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用身体不同的感官,感受不同舞蹈语言带给他们的动作之美,用耳朵去聆听舞蹈伴奏音乐的音律节奏之美,用心体会“非遗”舞蹈中蕴含的淳朴、欢快、自然及富含生活气息的舞蹈艺术之美。“非遗”舞蹈在中小学传承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参与传承训练,不仅可以塑造修长、健康的肢体,还可以丰富文化生活,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了解本土文化到学习“非遗”舞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情感世界的感知,培养了美的品质与心灵,实现了同心向美的艺术价值。

3.“以舞启真”的精神价值

“非遗”舞蹈不仅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表现,还是几千年来朴实无华的劳动人民人生态度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为人们提供了最原始的舞蹈素材,保持着舞蹈文化的原生性[8]。“非遗”舞蹈进校园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融合当代的审美观,选择的一种创新与普及共存的传统文化进行区域性保护与推广方式,实现了美育工作深度融入中国精神的艺术教育创新。通过对“非遗”舞蹈的学习,学生在学与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体会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从而理解与认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非遗”舞蹈内在的精神气质及文化形象。可见,“非遗”舞蹈的学校传承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延续民族精神内涵,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遗”舞蹈中小学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路径

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是“非遗”舞蹈区域性传承的一种创新方式,有利于活化利用区域“非遗”舞蹈文化。将区域“非遗”舞蹈资源转化为中小学舞蹈美育资源,实现中小学舞蹈美育的育人目的,到达身体的健康、情感的抒发与释放、创造力智力的开发、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淀、审美意识的培养[9]。就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路径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区域“非遗”舞蹈资源与中小学校美育對应关系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民间舞蹈大省,其“非遗”舞蹈种类样式繁多,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项目就有28余项,分布于晋北、中、南各地市,因此,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首要就是根据区域性“非遗”舞蹈的特点将山西的五个行政区域中的典型“非遗”舞蹈进行筛选,如,晋北地区的踢鼓子秧歌,晋南地区的翼城花鼓,晋中地区的小花戏、霸王鞭,以及吕梁地区的伞头秧歌,分别进入各自所在地区的中小学,以每个地区的其中一个学校作为实验点进行实践操作之后再加以推广,例如可以选择吕梁新县120师学校对应吕梁地区的伞头秧歌、左权小学对应晋中地区的小花戏、翼城实验小学对应晋南地区的翼城花鼓,因此确立“非遗”舞蹈区域中小学校传承的美育实施对应关系,形成“一校一品”,即一所地方性中小学选择一种本地方的“非遗”舞蹈作为学校传承美育的实施对象,并围绕选择的某一种“非遗”舞蹈开展工作。

2.组建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教研团队

以中小学校校内音乐舞蹈教师为基础,向外联动组建教学研究团队。充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围绕区域“非遗”舞蹈,聘请区域高校舞蹈学科教师开展理论研究与实地指导,邀请区域“非遗”舞蹈传承人加入到学校传承教学中,形成校内与校外教师、高校与中小学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师、传承与教育教师多方联动协作的中小学非遗”舞蹈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教学研究团队。

3.构建“非遗”舞蹈中小学区域传承的美育机制

“请进来”就是邀请本区域“非遗”舞蹈传承人进学校开展传承教学活动。非遗传承人通过在中小学校开展非遗舞蹈教学、讲座、交流、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非遗”舞蹈及“非遗”舞蹈中蕴藏的文化。“走出去”就是中小学师生校外开展采风实践,例如中小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深入踢鼓子秧歌、小花戏、霸王鞭、伞头秧歌、翼城花鼓等山西民间舞蹈衍生发展地,通过实地的采风考察,让学生直观了解“非遗”舞蹈的原生生态环境,从“非遗”舞蹈的核心动作、基本动律、基本步伐以及道具运用中了解舞蹈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请进来”与“走出去”二者的结合,将有效地加强中小学生对地域性舞蹈文化的了解,深化对“非遗”舞蹈衍生发展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背景的认知,为之后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深入认识本土“非遗”舞蹈,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旨在传承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实现区域传承的美育实施。

4.活化利用区域“非遗”舞蹈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区域“非遗”舞蹈资源是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区域“非遗”舞蹈资源优势作用,实现区域“非遗”舞蹈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势在必行。例如,将将晋中地区的“左权小花戏”融入区域中小学校音乐舞蹈教育课程,提取“左权小花戏”动律、体态、基本步伐、基本动作等进行合理的编排组合,形成围绕“左权小花戏”为对象的各类单一、复合、综合性训练组合。通过课程组合教学,让学生了解区域“非遗”舞蹈文化,激发学生对区域“非遗”舞蹈的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兴趣。另外,本文对“非遗”舞蹈韵律操进入课间操的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思考,“非遗”舞蹈进校园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大创新热点,此次沉浸式教学实践能够为美育教育开辟创新的方式与实践探索之路,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中小学生身心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传统“非遗”舞蹈的区域性传承与发展,全力推动美育的实质性进程,达到形式美与精神美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修远,徐杨.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立德树人价值逻辑与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97-101.

[2]颜佳玥.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高校美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艺术评鉴,2020(19):109-111.

[3]杜卫.情感体验:美育的根本特征——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四[J].美术研究.2020,(03):5-10.

[4]涂远娜.《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南昌地区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5]严宇.小学开设舞蹈教育的价值研究——以“高参小”项目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6]蓝凡.非遗舞蹈论(下)[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6):90-99.

[7]刘维维.吴镇的渔父图和与之关联的题画诗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8]金秋.国家级“非遗”舞蹈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4):68-75.

[9]胡苏蓉.湘西花垣县民乐小学舞蹈课的缺失与对策[J].艺苑,2019(01):108-110.

[作者:赵蓉(1973-),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姚  瑶】

作者:赵蓉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国际经济学论文下一篇:职前外语教师语言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