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原则试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一般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及时成本控制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通过三方面内容详细地分析了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改善成本控制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本控制原则试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成本控制原则试析论文 篇1:

混凝土试件的质量管理应用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不断踏上新台阶,随着经济科技水平日益上升,建设工程行业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已面向现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和成熟。广州,作为国内建设工程一线水平城市,针对建设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质量管理,强化建筑结构主材——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已率先在地区内投入并运行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本文结合主体结构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和混凝土追踪系统,阐析其中混凝土试件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试件 强度评定 质量追踪系统 质量问题处理

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从2009年8月起,率先在市内部分工程、检测机构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自系统投入运行以后混凝土生产、使用、检测和监管得到了全面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系统于2010年12月5日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专家委员会验收并建议进一步加强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随后,根据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穗建质[2010]25号)通知要求,全市建设工程于2010年12月31日全部使用系统管理,经过5年的磨合,全市建设工程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从事后监督到事前监督和全过程监督的重大转变。

一、混凝土试件的使用意义

混凝土施工质量子分项工程合格的其中一个条件为其中包含的检验批全部合格。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批是混凝土分项工程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依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批主控项目的首条为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为强制性条文。有别与一般条文的违反—整改处理原则,违反强制性条文是属于违法行为,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检查以结构构件混凝土试件强度报告为检查证明。混凝土试件均为其相对应取样部位的构件的代表,论证的是代表构件的强度。

混凝土试件根据养护方式的不同,分为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中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用于施工期间确定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如拆模试件)和用于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试件。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是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发生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阶段的行为并衍生相应的检验证明资料,是对设计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进行的结构实体检验的其中一项内容。根据要求,该检验用的试件应为同条件养护试件,而须代表的构件对象是由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所共同选定的,具有项目主观性和验证对象划分的灵活性。检验对象的最基本划分要求为各混凝土等级,试件留置数量要求为不应少于3组、不宜少于10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每组使用的是等效龄期,即达到累计600℃·d的养护目标对试件进行试验的强度。因此,广义理解即如某强度竖向构件(某层数范围)须相应的若干同条件代表试件检验,另一强度等级竖向构件则须相应的同条件代表试件检验,(复数)梁板构件类同。

必须清晰理解的是,混凝土试件作用始终是对其代表构件部位进行的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上述取样數量要求其实也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强度评定基本要求,即强度评定方法根据试件样本容量,大于10组时采用统计方法评定,大于等于3组小于10组时非统计方法评定,评定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的合格性评定标准均可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查阅,在此不再详述。

混凝土试件评定:一组内3个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评定该组试件强度是否有效。

混凝土构件评定:若干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评定该构件强度是否合格。

在阐析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应用后,再关注另一类的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试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每一检验批标准养护试件取样留置必须不少于1组,但现行业已强制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属于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里的规定,该类混凝土应采用统计方法评定,即混凝土试件样本容量理应不小于10组。至此,总合理解,每混凝土检验批留置标准试件不应少于10组,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每代表部位不应少于10组。

二、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的运行

混凝土追踪系统属于广州市建设工程中的地区特点,系统运行中离不开混凝土生产方(搅拌站)、监理方和检测机构对于混凝土质量信息的实时录入上传。混凝土生产企业供货时须向施工单位提交网络打印的“混凝土生产信息登记回执”,并按照要求准确、及时录入各类质量信息,是实时信息的第一环。

监理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有关规定,要求施工方进行有见证取样和对进场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外观质量检查,并按追踪系统要求,准确、及时录入各类混凝土质量信息,是实时信息的第二环。监理的录入工作中须要使用由系统指定的混凝土试件芯片,该芯片也是整个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为RFID无线射频识别通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NFC功能、羊城通公交卡等类似,通过专用刷写工具写入混凝土信息后植入到混凝土试件表面,是每个试件都具有唯一的识别码。

检测机构应及时录入混凝土试件的流水号和试验数据,并及时实现检测数据计算机实时采集、上传;钻芯、回弹法检测主体结构、桩基础等混凝土强度,须在相应检测报告后附具系统打印的检测报告附件,是系统第三环。各相关参建方均发挥系统的集成效应,利用系统加强各自行为的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在受控状态。

三、混凝土试件的异常及其质量问题处理

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属于典型的质量问题,直观表现为混凝土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追踪系统的运行下,不合格问题均会第一试件在系统内通告,避免了隐瞒质量问题的行为发生,强化了质量问题处理和事件闭合。

根据质监站的文件指引,混凝土的试件强度低于设计强度属于质量问题。经评定所代表混凝土构件强度低于设计强度5MPa以内属于一般质量问题,5MPa以上属于严重质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标准养护试件不合格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合格,即使两者的验收评定阶段不一样,都属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应在两者相应的验收阶段内先搜集评定所须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数据进行评定,经评定合格,则具条件闭合处理,若经评定不合格,则须进行质量问题的定性,并按定性结果进入较为复杂的相应质量处理流程。

四、结束语

标准养护试件和实体结构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都是为了检验混凝土质量而留置的试件,在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督系统的监控下,在现行业规则要求所有第三方检测必须由建设方委托的的前提下,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而发生大量的取样检测奋勇和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一对矛盾的客观存在,因此在施工前建设、监理、施工方对于质量检测、验收的要求的解读和检验批划分方案、结构实体检验计划的统筹显得尤为重要,工程技术人管理人员应继续扎实基础业务知识,保持行业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关于全面使用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

《关于明确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穗建质监字[2013]12号

作者:凌舜杰

成本控制原则试析论文 篇2:

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一般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及时成本控制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通过三方面内容详细地分析了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改善成本控制工作。首先,阐述了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次,提出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改善的具体措施;最后,阐明了如何发挥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作

一、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分析。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基础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使得成本控制工作缺乏规范性和高效性。同时,中小企业运用成本控制方法较为传统,并未采用创新的控制方法,从而使得成本控制效果较差。我国经济市场内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家族企业,其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甚至并未取得专业的资格证书。因此,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思想和方法较为落后。而且,中小企业并未落实不同部门的成本控制职责。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缺乏整体性。比如: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生产部门仅关注自身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并未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成本控制,从而使得整体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中小企业未建立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成本控制工作可能存在矛盾,从而影响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首先,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思想较为薄弱,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从而使得成本控制效果较差。其次,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家族企业,其管理方式偏向于家庭化管理模式,并未建立规范化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使得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较多的缺陷,不利于成本控制的实施。最后,中小企业并未建立内部控制相关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使得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成本控制水平较低等问题。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改善的具体措施

1.企业完善成本控制工作内容的基本原则。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体系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企业必须要做好完善工作。然而,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完善工作既要考虑成本控制的效果,也要考虑企业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工作体系。因此,中小企业完善成本控制需要坚持三个原则:政策性原则、有效性原则以及分管原则。首先,政策性原则主要是指以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为基础,明确适合自身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规范。其次,有效性原则主要是指以确保企业高效运营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后,分管原则主要是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将财务收支、账簿记录以及资产管理等不同的岗位相分离,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2.完善成本控制工作内容的具体措施。首先,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设置较为完善内部控制工作规范。比如: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设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各项成本控制工作。其次,强化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有效降低各环节的运营成本。根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其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最后,中小企业要定期开展员工的技能培训,加强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和了解,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三、发挥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员工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工作气氛。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但是其执行效果较差,所以并未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职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企业要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加强职工对内部控制或成本控制的认识。比如:运用企业微信、企业钉钉等网络学习工具宣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或成本控制的认识。要提高成本控制效果,需要工作人员将理论体系与工作实践相融合,真正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2.提升成本控制体系的执行效果,提高财务管理效果。首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较多的缺陷,所以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成本控制规范的完善和改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建立较为高效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够真正解决企业的成本问题。其次,企业要重视成本控制关键点的执行状况,不断优化其成本控制措施。比如:不同部门的分工职责与成本控制措施相吻合,才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企业要追踪成本控制的执行状况,不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3.中小企业组建专业的监督管理团队,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当前,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所以企业可以组建较为专业的监督管理团队,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提出高效的解决措施。同时,企业可以倡导监督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或成本控制状况定期检查,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向财务管理人员详细分析,最终提出适合企业的解决对策。最后,企业要建立定期的培训会和交流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参加培训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在交流会上了解更多的实践经验。中小企业的不同行业其成本控制关键点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的经营特点执行特色的成本控制措施,而并非简单的照搬成本控制策略。

总结

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控制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思想较为落后,成本控制方法较为单一,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较差。因此,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优化成本控制的思想、理论、方法等内容,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或内部控制规范,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监督管理机制。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积极的重要影响,所以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的改善和优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宝娟.试析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首席财务官,2020,(5):153-154.

[2]翁信乐.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消费导刊,2020,(30):174.

[3]胡晓苑.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国际商务财会,2018,(2):89-91.

作者:苏延庆

成本控制原则试析论文 篇3:

论企业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摘 要: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是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点,将两者有效结合,并构建形成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大多數企业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已无法满足市场竞争所需,其应结合自身,意识到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相关理念,阐述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明确构建基本框架的相关理论、完善预算组织和优化会计队伍等都是其框架构建基础,并以甲企业为例,对其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提出设想,最后指出基于以甲企业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效用评价。

关键词: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模式;企业

一、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理念

预算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性管理,是具有控制性和约束性的一种管理机制。预算目标是根据市场经济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实情,依据各项原则规定,由企业经营者制定的一系列经营思想、经营目标以及经营决策的相关内容,且该目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规划、协调、控制及考核等功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预算管理同成本控制不协调,或信息不对称,造成预算指标失效、弹性较差等问题,进而使得预算效果难以实现。

企业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成本控制管理,成本和费用管理都是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预算与成本控制体系之间共生共存的重要桥梁。同时,可以依据两者之间存在的这种特殊联系,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交流,使预算管理能够促进和加强成本控制,且增强对成本费用管理的约束力,使得企业成本控制指标能够得到有效改进,进而形成能够随着生产经营而不断循环和优化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体系。

二、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实施要点

为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其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作为根本,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并通过这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运行模式的实施要点。首先,应以成本控制体系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依据成本控制体系、预算管理体系以及绩效考核体系规范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并确保各大体系的运用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其次,应确保以成本控制体系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信息获取能够真实可靠。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之间,不但具备对信息的正向控制能力,同时还具备了对信息的反馈控制能力,其信息交流存在双向性,即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必要的信息参考,而绩效考核体系为信息施加反馈控制。最后,应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循环,优化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指标。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指标被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所参照,并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体系中反映出来,在绩效考核体系的实际作用下,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企业经营依照预算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同时,在企业日复一日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由此可见,企业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能够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实施提供保障,并根据其自身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不断优化其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指标,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该模式还是企业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体系相互交叉融合的一种管理系统和模式。

三、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1.明确构建基本框架的相关理论。在构建初期,应尽可能规避由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预算不合理,以及成本控制同预算管理不协调等问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总部、生产部以及基层工作部三个不同层次,且以成本和预算为主要管理的矩阵式基本框架。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一方面,在管理模式过程中应对总部、生产部以及基层工作的成本管理给予鼓励,并将此方式同成本方法相结合,使其能够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成本控制体系,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借助预算同成本管理之间的关联关系,推进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得两者之间关联更加紧密,并相互作用和促进,进而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能力。绩效考核不但是成本控制同预算管理之间的重要关联桥梁,同时还是得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指标的参照点,是确保和推进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实施的根本。所以,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需明确和建立这三个重要管理体系。

2.完善预算组织和优化会计队伍。以甲工业企业为例,其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主体与权利范围,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并由甲企业领导者担任该部门负债人,增强企业经营领导者和各部门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使得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能够保证各部门人员都参与其中,发挥各岗位的重要监管和合作效用,同时赋予预算管理部门相应的职责与权利,提升预算管理重要性,确保预算管理的实施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甲企业会计人员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某工业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拓宽企业会计人员知识层面,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操作水平,使得其能够满足企业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需求,推进该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3.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设想。结合甲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对其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构建展开设想。其一,甲企业为工业企业,并以生产铸件为主要经营范围,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和交货期,了解到所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均为74 630万元,加工费实际支出和目标成本均为54 000万元,辅助原料费实际与目标成本均为8 700万元,人员费用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均为4 326万元。其二,甲企业预算指标以年为计算单位下达,假如企业接到一笔大的订单,且该产品供应周期为1年,即在2016年开始生产,次年结束,那么企业2016—2017年产品生产成本分别为,原材料费用2016年为30 217万元,2017年为 44 413万元,分解后目标成本为74 630万元;加工费2016年为18 333万元,2017年为44 413万元,分解后目标成本为54 000万元;辅助原料费2016年为2 945万元,2017年为5 755万元,分解后目标成本为8 700万元;人员费用2016年为1 045万元,2017年为3 281万元,分解后目标成本为4 326万元。其三,甲企业在2016年制定产品预算时,假设所需用辅助材料和人员费用价格上涨,其辅助原料费2016年为3 117万元,2017年为6 010万元,后继生产目标成本为9 127万元;人员费用2016年为1 100万元,2017年为3 341万元,后继生产目标成本为4 441万元,结合企业产品生成情况,及时对目标成本和预算指标进行调整,有效控制成本支出,构建企业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可随生产情况而变化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成本和预算管理的合理管控。通过甲企业数据可知,当企业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实现循环后,其所实施的成本控制格局基本稳定,而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其预算管理指标主要取决于所需成本费用的支出,控制好成本费用,那么就是达到了预算管理的目的,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收益获取能力,确保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与发展。

四、基于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效用评价

以甲企業为例,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在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与优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进行调整,有效减少成本费用的不必要支出,为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1.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方法同以往有着明显的不同和转变,且其主要以成本控制为根本,对企业预算管理分级、逐级地进行预算编制,并以各生产部分的不同情况为基准,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实现了对甲企业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2.甲企业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其预算具体执行主要由预算制度制定和落实,向增强预算控制和约束力进行转变。甲企业更是加强了内部产品生产部门同会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成本控制能够同预算管理相约束,实现彼此之间的促进作用。同时,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之间关系的建立,不但能够确保甲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还能够保证增强甲企业成本控制指标的约束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甲企业预算控制从原来的被动控制,逐渐向主动控制和自我控制转变。企业会计部门也从工作量大且繁杂的工作中所解脱,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成本控制指标的计算审核和对预算管理指标的分解工作中,加强了对甲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各流程的管理与控制。与此同时,甲企业预算考核管理也从以往的针对预算结果的考核,开始转向以月份、年度为基准的考核方式,使得其考核依据更加具体化、准确化,提高预算考核的效用和实用性。而这些工作的进行和实施,都为确保甲企业实现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企业构建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不但能使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之间彼此相互融合,推进实现对成本支出的控制和达到预算管理目标,同时还能以企业生产经营为根本,形成不断循环和优化的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降低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以成本控制为核心,还能进一步确保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对预算指标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保障企业生产所需用资金的充足,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淑玲.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151-152.

[2]  曾文兰.试析企业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本控制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8):155-156.

[3]  董月琼.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20):26-27.

作者:郭芳秀

上一篇:平民化新闻传播学论文下一篇:目标读写结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