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试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对于企业而言,做好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中內部控制系统以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其关系非常的密切,并且二者本身的共性比差异性大。本文主要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管理机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内部控制试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内部控制试析论文 篇1:

试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摘要:内部控制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和履行内部职能的重要环节控制,目前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审计目的,无论是在评价内容上还是在评价目的上,并存在某些缺陷,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内控管理;内部控制评估;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需要,还包括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对绩效的评估和激励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评估主要是为了审计目的而进行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评价目的上都存在严重缺陷,在这方面,有必要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现实可行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一)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模糊性

现行的审计标准已经不符合要求,对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的评估,内部控制的评估必须是内部的,基本上是内部审计由董事会组成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最终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没有足够的独立性,要么服从总经理,要么服从金融部门,因此,上市公司必须明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估的主要方面。

(二)企业内部控制范围狭窄

调查结果显示,35%的企业进行了内部审计,35.29%的内部审计更加关注风险和控制机制,但只有17家65%的人检查了他们的管理结构的有效性。忽略了重要的内部控制基础,我国企业传统的"重量级管理"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限制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以及缺乏与管理相关的流程。

(三)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一致

目前,在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实践中,内部控制体系一般是以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准则为基础的,由财政部发布,主要涉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同时考虑到控制机制,对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内部控制,虽然主管部门通过了内部控制评价准则,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加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不容忽视,有相当多的企业或个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缺乏足够的了解。

(四)评价、审计和监督方面的内部控制不足

尽管许多企业都根据这些规定制定了许多内部控制规定,他们只更关注"打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制度的文字方面,以便进行视察,尽管在执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具体问题,为了使内部控制体系更加灵活,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很少用于评估其实施情况,此外,如果他们坚持原则,抵制单位的违规行为,他们往往会遇到阻力,经营者和其他行为者拖延甚至压制,内部控制职能不能发挥。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内部控制和评价制度

在建立内部控制和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应制定一套统一、公认和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既切合实际,这可以从定义组织的目标、范围和顺序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公司治理和控制目标到内部控制要素。

(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评价体系是开展内部控制机制评价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必须明确评估一般甚至具体的内部控制项目所用的评估标准。考虑到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可采用成果评价标准和内部控制程序。评估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确定一系列绩效指标,为内部控制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估指标,并为评估相关指标制定合理的标准,制定过程评估标准可以在内部控制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风险管理的概念,并考虑到风险管理系统的要素。评估标准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项目单独制定的,每个项目都有一系列具体的评估标准,在实践中确定选定的指标和权重将取决于权重的选择是否合理,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直接决定评价结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

(三)选择和制定评价指标

在评价内部控制时,不仅要考虑控制的正反效果,而且要考虑控制机制的缺陷,这就提出了选择成果指标和指标的问题,措施类型指标——与不同监测手段(如工作分工指标)相对应的指标,成果指标是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例如,这两种指标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是否实施了"合理的控制机制",可能导致执行不受控制,这必然导致损失。

(四)正确确定内部控制评估目标

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这不仅能满足监管机构提供和披露信息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效率和效率。认为通过建立制度规范标准来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提高行为的合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应是根据内部控制的目的评价内部控制的结构和执行情况,并进行核查实现目标,在确定内部控制评估的目标时,不同的评估主体还可以确定评估的目标内部控制机制,如内部监督的内部控制评估,其目的可以更加注重问责制和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三、结束语

由控制机制、风险控制、控制活动、信息组成的内部控制,沟通和控制是一个涵盖整个经济結构的系统,所有部门职位都在其中履行职能,董事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员和本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系统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充分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概念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估系统的过程中,强调了工作人员的充分参与对加强内部控制倡议具有积极意义,形成有效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汪惠珠.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9):234-235.

[2]赵永刚.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财会学习,2020,(2):292-293.

作者:赵忠霞

企业内部控制试析论文 篇2:

试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研究

摘   要:对于企业而言,做好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中內部控制系统以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其关系非常的密切,并且二者本身的共性比差异性大。本文主要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管理机制。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财务危机预警;耦合;财务风险管理

在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以及内部控制系统是其两个重要分支,于此同时其也是企业进行整体风险控制的重要方面。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根据需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财务危机预警是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财务风险控制,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共性的存在也给耦合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以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面对市场竞争,而财务风险则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产物。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内部控制是其保障,财务风险能够监督内部控制,所以想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便必须重视内部控制,不断的完善财务语境制度。现在很多企业已经真正的认识到内部控制以及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财务预警以及内部控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但是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预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并且评估存在一定不足

现在,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认知的时候,还存在一定不足,很多企业只有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办法进行问题解决,并没有做好风险防范方面的工作。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很难真正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的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创新优势和生存意识都比较的强,但是正是因为风险意识方面存在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优势转化成为了劣势。比如说企业的规章制度存在问题、组织结构过于简单、人才比较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由于企业在面对市场、运营以及信贷方面风险的时候,评估存在严重的不足,特别是在进行风险辨认、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的时候机制比较缺乏,这会导致企业在识别、评价的时候不够有效,其反应有效性也没有保证。甚至有些企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也导致了企业比较被动,一味的进行事后被动弥补,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接受外部变化以及内部变化导致的风险的时候比较被动。这也导致了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

2.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够及时的防范风险

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成熟是企业比较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并没有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很多企业在制度执行以及财务审计的时候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无法将其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甚至还有些企业并没有进行预警机制的建立,在决策的时候依靠自己的感觉,这样会让企业很容易陷入危机中。还有些公司本身的风险防范措施不够有效,无法根据需要来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还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危害企业长期发展,这也会增加企业发展的风险。

3.预算运行能力存在不足,制度执行不够有力

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包含了没有严格的进行投资预算,执行投资计划的时候不够严谨。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到位,才能够监控好预算以及企业的运行。但是很多企业在编制完毕预算之后,其便成为了摆设,领导在进行企业决策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和预算是不是相符。还有些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公司的时候,会不断的进行预算追加,这会导致资金实际使用远远超过预算,资金会出现缺口,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甚至有的企业会因为资金存在问题而破产。还有些企业仅仅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执行,这也导致了其监督作用无法很好的发挥出来,企业的决策管理和实际需要会出现脱节,这也会导致企业最终经营失败。

二、构建以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耦合机制为基础的管理机制的策略

在企业中进行内部控制以及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企业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将其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进行以企业内部控制以及财务危机预警耦合为基础的管理机制的构建,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1.管理者风险防范意识必须强化,并进行风险观念的树立

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加强和财务预警机制健全的时候,对其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进行强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首先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风险意识树立的重要性,真正的做到以身作则,根据需要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并进行风险控制以及内部控制氛围的营造,企业领导在进行财务人员选拔的时候,必须严格,这样才能够将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企业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对财务人员则应该做好全方面的教育,帮助其进行正确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此外还应该重视知识宣传力度以及风险管理培训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财务风险人员的认知,帮助其更好的进行财务危机预防,帮助企业内部管理更好的进行。

2.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现在企业本身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并且抗风险方面的能力比较差,所以企业应该根据需要进行风险预警制度的建立,从而提高企业防范风险方面的能力。对于企业经营的项目,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找到风险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好风险方法以及控制方面的工作。比如说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需要进行资金防范体系的建立,降低资金出现风险的概率,保证资金本身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应该兼顾到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并进行长期财务语境系统建立,在进行财务预警指标选择的时候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并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风险发展的过程来进行管理策略制定,降低其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3.做好预算运行分析和控制工作,保证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企业应该在做好全面预算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流量预算编制,这对企业做好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预算的时候应该做好全面分析,财务主管应该进行预算报表的提交,在报表提交之后,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投资合并的时候考虑到语段结果,并且还应该督促执行者根据相关的预算开展工作。此外,企业还应该针对预算进行调查控制审计机构的建立,并做好内部审计方面的控制,强化审计监督的作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同时企业还应该对其运营进行分析和控制,分析好企业生产、营销、运输以及仓储等方面的信息,并做好控制工作。此外企业还应该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加大执行的力度,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内部管理的实际效率。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

三、结语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做好风险控制便必须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就两者耦合而言,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树立危机观念,不断的提高内部控制的实际力度,进行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做好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去,并且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于静.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0(06).

[2]林艳.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会计师,2010(04).

[3]贾卫兰.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与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0(06).

[4]仝玲.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概念辩析[J].统计与决策,2002(10).

[5]车晓娜,李立春.财务危机预警模式[J].上海会计,2001(11).

[6]卢瑞琼,李淑锦.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Z计分模型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0(12).

[7]唐有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金融论坛,2002(01).

作者简介:潘海英(1971.11-  ),女,上海人,大专,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审计等方面工作

作者:潘海英

企业内部控制试析论文 篇3:

试析企业内部控制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从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以及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来分析内部控制,并提出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因素;评价

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1 从企业类型来看

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比较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明晰,公司的董事会往往不能按照正常的选举程序产生,内部董事或灰色董事较多。没有一个强硬的董事会,就不能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较好的总体效果。其二,我国国有企业缺乏制定并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在动力。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主要对象就是政府,国有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是为满足政府的要求,或者即使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也是为着为政府服务这个目的的,为满足政府监管要求。而作为赢利性的企业,最希望的是内部会计控制能提高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这或许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应用实施起来效果不是特别好的原因之一。

1.2 从行业来看

金融行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在所有行业中相对来说最好。这同金融行业高风险的特点有关,我国对金融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走在其他行业的前列。我国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主要是从金融行业开始的。

1.3 从企业规模来看

大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相当,但中型企业要稍微逊色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内部会计控制总体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受到成本的限制。其二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关键是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运作,相对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专门的职业培训,也有严格的招聘程序和作业标准,职员素质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好,对内部会计控制总体效果也明显要好。其三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上至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高层管理,下至各个业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普遍都做得较好,从而影响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效果。

2 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

2.1 管理层的违规

管理层的违规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威胁之一,不管内部控制结构多么完善、多么健全,如果得不到管理层的有效执行,其结果等于没有控制,会导致作弊行为。

2.2 监控机制失效

企业缺乏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从而造成监控不力。

2.3 对资产的接触限制

对资产的接触是保护资产安全的最好办法,通常采用接触资产的权力证明或许可证、或设定的密码等来防止非法接触和修改数据文件等。限制接触资产的控制不仅包括资产本身的直接接触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的取得和发运的控制。

2.4 内部控制设计的不合理

因为业务岗位设置的缺陷,导致了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还有授权批准不明确、授权批准层次不清、授权批准范围有交叉等设计问题,也造成了内部控制没有很好应用。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应用效果方面,由于系统本身存在漏洞造成执行效果较差。

2.5 形式主义

内部控制制度重在执行和落实,公司控制制度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完善,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后形同虚设,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得较为完善,但由于企业领导人不够重视,或执行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职业道德素质不高,造成内部控制制度仅限于挂在墙上,有名无实,企业内部管理依然失控,这种情形也是比较多的,其对控制制度的影响和威胁显而易见。

2.6 利益冲突

常见的利益冲突形式:一种是职工与企业发生利益冲突,会导致控制制度遭到破坏。另一种是企业中的“裙带”关系也可能导致利益冲突。

2.7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一个独立的自我评价机制。在企业内部,内部审计从相对独立的角度,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体系中的缺陷或薄弱点。

2.8 外部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优劣。一个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整体的管理意识薄弱,在企业内部会有相应的状态。如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呈现僵化状态。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规范意见和要求。通过责任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促使企业全面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

3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评价,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保证;内部控制的经济性评价,是评价内部控制对被审计项目投入与成本的影响关系;内部控制的效率性评价,是评价内部控制对被审计项目成本与产出的影响关系;内部控制的风险性评价,是评价内部控制对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外部因素,以及组织结构、人员、流程和技术等内部因素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能力;内部控制的责任性评价,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相应的责任机制,将内部控制的运作和监控责任落实在相应的单位或人员上。内部控制的增值性评价,是评价内部控制的增值水平,是否在现行基础上有改进空间,提高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使被审计项目提高效益。

4 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4.1 提高人员素质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就能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4.2 加强控制

加强对业务处理程序及经营全过程的控制,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加强政府对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的推动作用,建立内部控制激励机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

政府应当尽快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力度,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原则基础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南,倡导和推广风险基础评价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进行规范和指导。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自上而下、风险基础的方法,高效的实施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内部控制框架的合理设计和有效执行,能够及时地很好地发现并防范舞弊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为股东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其俊.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环境研究[J].审计月刊,2006(1).

[2]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

[3]陈平泽.效益审计中如何审查内部控制[J].审计月刊,2007(5).

[作者简介]刘宪(1976—),河北石家庄人,国网运行有限公司上海超高压管理处会计,职称:中级。

作者:刘 宪

上一篇:地基基础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