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主要特征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一些困难。从政府的公共政策角度考察,其深层次的制度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制度改革不到位;农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缺乏;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城鄉基础教育差距扩大;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财政保障机制不完善,培训资金匮乏;现行的一些歧视性政策增加了农民工就业的难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劳务经济主要特征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务经济主要特征论文 篇1:

农民增收的亮点——“劳务经济”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土地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变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商品量、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迅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剩余

劳动力为寻求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必然向农村以外转移。所以,劳务经济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释放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例如:黑龙江农业人口多,耕地少,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多,向农村以外转移的“推力”更强。

农业比较效益低。据湖南省2000年农业生产效益调查:每亩水田种粮食获得的纯收入仅150.7元(不含劳动力成本),若扣除用工作价,每亩的纯收益只有16.6元。养猪的纯收入也不高,平均每头只有43.3元。农业效益如此低下,所以农民说“辛辛苦苦种养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

乡镇企业不景气,促使农民外出务工。近几年来,关并“五小企业”,大部分乡镇企业转制,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迫使农民外出寻找工作。仅攸县就有近1万乡镇企业职工北上南下寻求新的就业门路。

外出打工收入相对较高是主要的拉动因素。目前,农民外出一般是到县城、大中城市,城市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弃农进城转入二、三产业符合人口流动总是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的规律。据调查测算,2000年湖南省外出务工农民(含季节性外出人员)人均劳务收入达4339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一倍多。外出从事劳务,如能找到比较固定的工种,每月收入少则400-500元,多的达到1000元左右,月平均工资为600元左右,比在家务农的收入高得多。因此,农民总结说,“早外出早富,迟外出迟富,不外出不富”。

城镇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劳务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近几年来各地更加大了城镇化建设步伐,经济增长和各项建设投资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劳务市场。

城乡差别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而城市较高的工资和生活水准、娱乐和文化上的优势以及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村居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比较强烈。

二、现阶段“劳务经济”呈现的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规模比较大。据2000年抽样调查,湖南省农村外出从事劳务者达842.3万人,占全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

30%。其中,到外乡的人数92.7万人,到外县的人数110.1万人,到外省的人数403.3万人,在本地从事劳务的人数为236.2万人,分别占全部外出劳务人数的11.0%、13.1%、47.9%和28.0%。

“劳务经济”增势强劲。据510个农户调查结果表明,今年1-5月,调查户共有常住人口1966人,劳动力1343人,其中,劳动力外出人数为436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5人,增长8.7%;外出劳务天数为41066天,比上年同期增加5226天,增长14.6%,平均每个外出人员在外时间为3个月以上。在外劳务者中,出省人数为20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人,增长5.9%。由此推算,今年湖南省农村外出劳务人数将达到915万多人,其中到外省的人数将达到455万多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32.6%和16.2%。

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调查的436名1-5月外出务工的人员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30岁以下的占55.3%;31岁-45岁的占31%;46岁以上的占13.7%。

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外出从事劳务的一般是文化素质相对高一点的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据攸县农调队调查,目前攸县在外县、外省从事劳务打工的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的约占2.1%,中专文化的约占7.2%,高中文化的约占14.4%,初中文化的约占58.8%,小学文化的约占16.9%,文盲或半文盲占0.8%。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远高于全省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

外出劳动力分布较广。据调查,目前湖南省农村外出劳务人员中,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北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新疆、西藏也有湖南农村的打工者;有13.1%外出劳务者分布在省内各个城市;有18%的分布在外县外乡中;还有19.9%外出劳务者在本乡镇范围内,在当地乡镇企业劳动的人员有8.7%。

外出劳务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目前农村劳力外出主要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行外出闯世界等方式。有关部门和乡(镇)村培训和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也有,但比重不大,农民自发组织十几或几十个人打工的较多。有的外出打工人员由于没有熟人介绍和门路,在外地转了10多天,找不到工作,只好打道回府,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上几百元。

外出劳务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方式从业,并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省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劳务者一年以内从事过多种职业。农村外出劳务者绝大多数仍然保留或种植责任田,有50%以上外出劳务人员一般只在春节回家一次;如果家庭缺乏劳动力,责任田则转包给他人,个别地方也存在抛荒现象。有40%以上的外出劳务者是农忙在家,农闲外出的“候鸟型”打工。

三、“劳务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从事劳务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农产品价格下跌阶段,也正是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走进小城镇和大城市,在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2000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97元,其中劳务性收入就占了1/3以上;农民农业纯收入下降15.5%,人均纯收入还增长了2.3%,主要是由于劳务收入增长了13.5%。

据对510户调查,今年1-5月外出劳务人员人均劳务总收入为1919.5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4元,增加134.2元,增长7.5%。如按常住人口计算,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有425.7元,比上年同期的365.7元,增加60.1元,增长16.4%。这充分反映劳务收入的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外出从事劳务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湖南省目前农民出省劳务人数达400多万人,相当于全省城镇就业人数的一半,并且已经超过了全省乡村从事非农产业人数的一半,出省劳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缓解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市场,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许多典型事例也说明,一些农民工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兴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

劳务输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多,在黑龙江省一些地方形成了滚滚的“打工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一些与劳务输出有关的中介和服务行业或应运而生、或不断壮大。2000年庆安县全县输出的劳动力达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1%,收入达2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30%左右。其中,仅在深圳市从事“的士”的劳力就达2000余人,包租或购买“的士”1000多辆。“劳务经济”的迅速扩张,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外出劳动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农村劳动力功不可没。其次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数是脏、累、苦等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既满足了城市用工需要,支援了城镇建设,也没有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构成实质性的竞争。

作者:杜继艳 李 孚

劳务经济主要特征论文 篇2:

河南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制度性原因分析

摘要:目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一些困难。从政府的公共政策角度考察,其深层次的制度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制度改革不到位;农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缺乏;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城鄉基础教育差距扩大;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财政保障机制不完善,培训资金匮乏;现行的一些歧视性政策增加了农民工就业的难度。

关键词:河南经济;农村经济;劳务输出产业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研究课题(200679007)

作者简介:全胜奇(1967-),男,河南淅川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财税研究。

劳务输出可以是区域概念,也可以是产业概念。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劳动力从甲地流入乙地,对甲地而言就是劳务输出,对乙地则是劳务输入。以一国国境范围为标准,劳务输出可分为境外劳务输出和境内劳务输出;以河南省为标准,可分为国际劳务输出、省外劳务输出和省内劳务输出,其中省内劳务输出是指劳动力在省内各县区(市)之间流动。从产业经济角度看,劳动力从甲行业流入乙行业,对甲行业而言就是劳务输出,对乙行业则是劳务输入。

一般认为,劳务输出产业是为劳动力要素开发服务和为劳动力跨产业、跨区域转移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中介组织的集合体(郭晓鸣,盛毅,200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务输出产业化,就是各种形式的劳务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断发展壮大而形成专门分工的过程,就是不断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推进市场化服务的过程。劳务输出产业的基本特征应是劳务输出的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市场化指劳务输出活动中市场主体能够依据劳动力市场形成的有效价格信号作出理性决策,即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专业化指在劳务输出活动中专门从事劳务输出中介服务的企业应发挥主导作用,这些企业作为劳务中介服务市场的市场主体,能够实现规范经营,公平竞争,良性发展。规模化指劳务输出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形成经营链条,具有经济辐射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带动作用,才具备产业属性。

劳务输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第一,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异产生劳动生产率差异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异,从而产生劳动力要素区域间流动的原动力。这种流动是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要素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基本形式和必然结果。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且自改革开放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巨大诱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则导致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即使在河南省范围内,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郑汴洛地区和豫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西、豫东及豫南,劳动力向郑汴洛地区和豫北流动是河南省内部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第二,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政府就业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应保持中性,尽量减少对劳动者选择工作地点的影响。如果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异存在而上述各项制度限制甚至禁止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务输出产业化自然无从谈起。第三,劳务输出中介服务市场发育健全,提供劳务输出中介服务企业能够实现规范经营,公平竞争,良性发展。具有一批数量可观、经营规范的劳务输出中介服务企业,是劳务输出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劳务输出中介服务市场发育健全,劳动力才能实现有效、有序流动,才能为劳务输出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劳动者外出务工经商取得的收入,虽然不能计入输出地的经济统计指标而直接形成输出地的国民生产总值,但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对劳务输出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农民劳动者具有带着钱回家过年的偏好,他们的收入往往只在务工的当地花费掉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被带回家消费、储蓄、投资,从而对劳务输出地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贡献则是直接的、巨大的。河南省的情况更是如此。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200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9 380万人,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全省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 87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 4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9.35%(河南省统计局,2005)。河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三农”问题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发展劳务输出产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约束,而且可以将河南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财力优势、科技优势,帮助河南地方财政尽快走出困境(吕育康,2005)。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4年末,河南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1411万人,2004年全省劳务总收入达到6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其中省外输出838万人,省内解决569万人,境外就业4万人(顾立林,2005)。2005年,河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增加到1557万人,全省劳务输出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年实现劳务收入730亿元,比2005年河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多192.5亿元(李成玉,2006)。2005年河南省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达43%,比上年增加146万人,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年度新增转移100万人的工作目标(訾红旗,200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人数增长较快,待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巨大。河南省是农业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且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就有近百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需求,劳动力严重过剩。2005年河南的农村劳动力为4 900万左右,剩余劳动力约为2800万,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万左右,仍剩余近1300万(胡敬艳,李振华,刘巍,2005)。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二是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给河南省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吸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其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其就业岗位选择面较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而素质低。据河南省统

计局统计,河南省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90%,其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仅为21.7%。这样素质的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2003年全国需要农民工的企业中,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30%以上的岗位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0%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武化岩,2006)。四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目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虽然规模有了较大突破,但其中真正是通过政府及中介组织实现转移的比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权限还仅限于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在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劳务市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部分地方劳务市场管理部门对中介机构缺乏严格的审批、监督,使得一些专门骗取求聘者钱财的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一些地方的农民对依靠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寻求就业的信心不足。

目前河南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出现上述困难,从政府的公共政策角度考察,其深层次的制度性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土地制度改革不到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标志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该法只是对土地承包的原则和程序、权益和责任、承包期限和流转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仍没有明确土地的权属和承包经营的法律性质,对土地流转和土地市场的培育以及对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起不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劳动力和土地的关系,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土地按劳动力和人口均分,承包期30年不变,对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速农业现代的作用不大,相反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土地承包时不但总面积要均分,不同等级的土地也要均分,这就造成了一家一户本来面积就不大的土地又要分成几块,大型农田机械根本用不上,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慢。目前我国禁止农民有偿转让或转包其所承包的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不愿把其承包的土地无偿退还给村组集体,只能选择要么定期四家收种,要么撂荒自己承包的土地。在土地不能集中的情况下,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不能彻底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农民不能常年在外务工而只能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游离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农民福利保障制度缺乏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原因。我国长期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造就了城乡隔绝的二元社会制度和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居民享有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诸如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各项生活补贴等,而农民却没有;城镇居民在基础教育阶段子女上学可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和较高的教育质量,而农村却不行,农民的孩子到城里上学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交一大笔择校费用,二先将户口迁入城市。这两者对农民来说都不容易做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看似是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实则是户籍制度背后的一系列城市社会福利保障。户籍制度在不断改革,农民进城落户比过去容易多了,但农民进城落户就能享受到这一系列社会福利吗?显然不能,起码进城前城里人前期积累的一些福利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农民的一切福利都附着在土地上,生病、养老、住房等,世代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民,早已把土地看作是最终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所有的社会福利保障都成为真空,这也正是农民眷恋土地的真正原因所在。正是由于农民社会福利保障上的真空,一方面使农民进城就业成本加大;另一方面使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加大,大部分农民离乡并不离土,进城并沒有真正离乡,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多是在城市和农村间游动。有的是农忙季节在家务农,农闲季节在外务工;有的是大部分时间在城里务工,少部分时间在农村生活;有的或为子女上学,或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在城里干几年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

第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扩大。农村教育落后,即农民子女教育跟不上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内在因素。有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快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原因归结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无法满足城市工作的需要。诚然,劳动力素质确实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不是深层因素。劳动力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底蕴、技术水平、竞争精神、协作意识、适应能力等,除身体素质外,其他体现劳动力素质的东西都与教育程度有关。据统计,2000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城市与农村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比是,大学为18:1,高中为4:1,初中城乡基本接近。同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而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文化程度,城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具有明显差距(陈宝财,2006)。更重要的是农村由于受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水平限制,同等受教育年限的学生,实际受教育程度在质量上远不如城市。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子女教育跟不上才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内在因素。农村教育落后的直接原因是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缺陷,本来应由中央及省级财政承担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支出,现在却由县乡基层财政承担,而现行分税制并没有赋予县乡基层政府相对独立的税权,缺乏主体税种,本级财政收入没有主体税收保障,同时中央的转移支付制度很不完善,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持力度小,导致县乡基层政府特别是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地方财政陷入困境,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落后就不可避免了(全胜奇,2002)。

第四,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财政保障机制不完善,培训资金匮乏。对公民进行职业培训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范围内的事情,政府理应承担起对失业公民的就业技能培训任务。发达国家政府均建立起完善的失业人员培训制度,为愿意参加再就业学习的公民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应是各级政府的分内之事。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财政保障机制,近几年河南的一些地方政府虽然也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投入了一些财政资金,但数量有限且缺乏长效机制,农民工教育培训支出尚未纳入地方财政的教育经费预算中统筹考虑,培训基地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刘怀廉,2005)。

第五,现行的一些歧视性政策增加了农民工就业的难度。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新办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在3年内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具体规定是,新办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务人员总数的60%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免征所得税3年;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享受税收优惠的待业人员包括待业青年、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富余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的富余人员、农转非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2003)。笔者认为,上述规定把农民工排除在享受税收优惠的聘用人员范围内,实质上是对农民工的政策歧视。该规定使得农民工在与城镇待业人员在基本素质和待遇要求相同条件下竞争同一工作岗位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有些大中城市为缓解城镇待业和下岗人员的就业压力,保证城镇居民就业,出台地方文件限制农民进入本城区的某些行业和工种。农民工外出就业需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一些政府部门借此向农民工乱收费(刘怀廉,2005)。这些做法是对农民工作权的侵犯,也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根据以上分析,只有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才能促进河南省劳务输出产业快速发展。

(编校:书 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阅读原文”。

作者:全胜奇

劳务经济主要特征论文 篇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及时提出了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科学论断,为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防止其过度膨胀而产生消极破坏作用,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关系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概念

在一般意义上,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与虚拟资本的循环运动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显而易见,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换句话说,虚拟经济是和资本运动相联系的经济,是一种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即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是其运动的主体,并且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就具体形态而言,虚拟经济有早期的以银行资本、股票资本运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有后来的在价格剧烈变化条件下出现的以金融衍生工具为典型特征的经济形态,还有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以网络服务工具和场所(所有交易和清算都通过互联网络自动进行)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不仅包括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教育、文艺、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虚拟经济在规模上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额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进一步膨胀。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体现在虚拟经济的产生和运动两方面。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因为股票和债券直接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而大部分衍生工具的原生工具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就虚拟经济的运动而言,由于以股票、债券为代表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而一般来说,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又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貌。宏观经济形势好,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较高,货币信用状况就比较宽松,利率水平也会比较低,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红火;反之,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低迷。所以,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一国实体经济的运动周期也决定了虚拟经济的运动周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在时间上,两者并不是如影随形的。一般来说,实体经济相对于虚拟经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客体是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劳务,他们一般都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而有价证券却不是这样。有价证券是一种金融产品,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它们又往往是电子金融产品,它们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有价格,它们的所谓“制造”和流通几乎是不需要时间的。基于这个特性,证券价格就会经常受到供求关系、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而频繁发生变动。另外,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价证券价格的变化往往会早于实体经济重要指标的变化。(2)在空间上,二者增长或下降的比例基本不对等。因为证券的价格是企业预测未来收入的贴现值,所以当前企业利润和社会利率水平的些微变化,都会引起证券价格的更大幅度的波动。

2、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面影响。虚拟经济可以促进生产和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动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组成部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促进了各经济部门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各部门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提供充足的媒介工具,加速资本转移运动,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虚拟经济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资本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比如,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产业资本来源;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促使相关资产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并为风险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财产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第三,虚拟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规范发达的证券一级市场将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和发展状况或前景良好的行业,这是优化增量资源配置。二级市场也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证券价格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间的购并重组,这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金融衍生工具通过其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也能对资源配置产生一定的优化作用。第四,虚拟经济有利于改进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通过产权重组和股权购并等运作,可以优化企业产权组织结构,使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相对分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将期权引入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经营效率。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其膨胀速度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发展。但如果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任其与实体经济脱离越来越远,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是投机本身是不可避免的,它在客观上能起到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但投机很容易形成自我膨胀,产生过度投机,甚至类似于赌博,从而产生社会资源的低效配置以及不合理的财富再分配问题。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在虚拟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金融投资收益大大高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如果流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过多,就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发展乏力,形成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三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如果虚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新兴市场开放过快,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经济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社会资源配置,泡沫的破裂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加巨大的负面作用。

三、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在我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从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实体经济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新,稳步推进虚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虚拟经济自身的特点及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加强与虚拟经济相关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防范风险,使虚拟经济真正成为实体经济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1、正确认识和积极发展虚拟经济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实体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至少在 410万亿美元,其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12倍以上。而我国虚拟经济规模明显偏低,1999年年底我国金融市场虚拟经济总规模约44537亿元,仅为实体经济的一半左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虚拟经济也应该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否则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对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回避,更不能扼杀,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否则就会坐失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的机遇。要在正确认识虚拟经济的基础上,继续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不断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提高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

要重视发展虚拟经济,但必须扎扎实实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虚拟经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努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进行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增长方式向内涵式转变;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大实体经济盈利空间。同时,要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其与实体经济不断整合,稳步发展,不能盲目扩张,过度膨胀。

3、不断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应当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规模,鼓励金融创新,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扩大机构投资者比例,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同时,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和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证券交易,打击恶意炒作,在发展中不断规范资本市场。

4、积极稳妥推进我国金融开放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推进,资本市场也推出QFⅡ制度等重要举措。随着金融的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虚拟经济将会有大的发展。但在开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原则。特别是现在我们的金融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如果贸然推行金融自由化,在国际资本流动瞬息万变的今天,难以抵御国际游资的冲击。

5、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

在大力发展虚拟经济时,必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为此,要加强对国内虚拟资本市场管理的立法和监督,按国际惯例严格规范市场行为。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监控,以防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适当调控为虚拟经济服务的虚拟场所,如虚拟社区、网上交易、邮箱等,以避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积极作用的发挥因网络技术的更新而有所降低。

6、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信的良好环境。充分肯定虚拟经济成分的非劳动性贡献,确实保护私人财产,解除各类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的影响,同时减少对民间投资的过多限制性政策,以启动民间投资,为虚拟经济提供更宽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付强:虚拟经济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DB/OL].人民网,2002-12-20.

[3] 唐迪、唐雷: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上海综合经济,2002(12).

[4] 许均华、高翔:虚拟资本与实质经济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0(3).

(责任编辑:彭为红)

作者:胡郑利

上一篇: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教育建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