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经济发展特征

2024-06-23

吴江经济发展特征(精选6篇)

篇1:吴江经济发展特征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经济发展特点

吴江市位于中国江苏省的最南端,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下辖10个镇。自古以来就是太湖之滨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吴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又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及绿化造林先进市。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经济发达。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30亿元,财政收入33亿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900余家,总投资近6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3亿美元。2002年参加中国第二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市)共计2052个,吴江排名第十位。吴江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之一。吴江市三大支柱产业特色鲜明。一是丝绸纺织业。全市共有无梭织机4万余台,年产各类丝织品30亿米,炼染印产量25亿米,真丝绸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二是电缆光缆业。全市光电缆生产企业40多家,电缆生产线168条,生产能力达2500万对公里;光缆生产线31条,年生产能力达300万芯公里,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三是电子资讯业。全市有300多家台湾乃至世界知名电子企业,总投资20亿美元。其中台湾上市上柜公司中40家已经落户吴江。达到设计规模,这些公司每年产彩色显示器1000万台、扫描仪360万台、电脑主机300万台、笔记本电脑500万台、微型电机2.2亿只、手机1200万台以及大量的电脑周边产品,年出口总额50亿美元。

吴江的特色产业还有,彩钢夹芯板业生产线148条,年产1000万平方米,占全国生产总量的一半;日用化工年产量超3万吨,产值5亿元;羊毛衫业横机近4万台,其中电脑横机1480台,年产羊毛衫9000万件,产品畅销国内外;服装业年产服装2600多万件(套);缝纫机年产15万台;制鞋业年产各类鞋2000万双。

吴江现有省级开发区2个,市级开发区10个,基础设施到位,配套服务完备。位于市区的吴江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以IT业为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江苏临沪开发区以机械制造、皮革制鞋、电梯部件、日用化工、新型建材、旅游三产为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中国盛泽纺织工业城、震泽外商投资区、桃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纺织、服装为主;太湖经济开发区以光电缆为主,拥有吴江科技人员创业园,并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 “全国光电通信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位于菀坪镇的新加坡工业园以缝制设备为主;位于横扇镇的针纺织品科技园是华东地区第一家定位于针纺织品研发生产的专业科技园区,以毛纺织品为主。目前落户各开发区的投资者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

下面本文从三大产业的角度剖析吴江经济发展的历程、方向与特点。

第一、第一产业——农业

目前,吴江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向着都市农业的方向发展。都市农业,一般是指在城市化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高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农业产业化为依托,规模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吴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故近年来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1现状

吴江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与稳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实现了“七个转向”。即从以生产为

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从单纯保证供应转向面对国内、国际两 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大市场;从追求产量为主转向以追求效益、质量为主;从政府行为为主转向以经济行为、企业行为为主;从国家、集体投入为主转向国家和集体支持下的农民家庭投入为主;从以生产大路货为主转向以生产名、特、优、新产品为主;从以生产原料为主转向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主。在农业经营方式上,突出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1.1紧密服务于城市的高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自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以来,吴江十分注重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生态农业的扩大试点示范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了2个农业环境监测点,全面规划生态小区建设,建起了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无公害食品40多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

1.2 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为纽带的集生产、服务、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全市已有各类中介组织21个、行业协会36个,其中各类经纪人达15000人,专业会员2300多人。全市涉及粮油、蚕桑、畜牧、水产、苗木、果品、蔬菜等行业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0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15亿元,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其中出口创汇1亿美元。

1.3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3年6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50.77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63台,小型拖拉机1988台,联合收割机366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分别是87台和59台。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6.33%。1.4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悄然兴起震泽镇的苏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葡萄园、花卉盆景园、白沙枇杷园、优质梨园等园中之园的建设,初步形成了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同里的肖甸湖森林公园,林木总面积超过2000亩,还配 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备茶室、凉亭、回廊、休闲房等辅助设施。盛泽镇的农业观光园已初步建成集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2趋势

2.1都市农业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都市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发展都市农业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地处城市圈中的农业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对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可使传统的城市中有花园改为城市建在花园中,更新城市建设理念。2.2都市农业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但这种需求,随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而变化。中国经20多年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吴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高档的果蔬产品、肉奶产品、珍稀产品逐渐畅销,都市农业正是适应这种需求变化而兴起的。以前,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往往只注重农业的生产功能,片面追求高产量,而忽视农业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都市农业既注重这些作用,又关注农业在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调节身心健康、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功能,真正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

2.3都市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趋势发展都市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且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诸多功能,能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充当防止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的“都市之肺”;同时,都市农业还是资本、设施、科技高度密集地,并在生产经营方式上高度企业化、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趋势。同时,都市农业是以城市工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依托,以城市技术和人才为支撑,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过程,能便利地利用城市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营资本和最新科技成果,通过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和利用能力,缩小和工业生产的差距,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3措施

3.1把科技攻关和构筑人才高地作为前提工作来抓要围绕吴江的地方特色、产业优势,有重点地选择一批攻关项目,打造吴江品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吴江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要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培养学科带头人,同时,要通过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通过到专业院校学、请种养能手帮、由农民专家带、在科技园区练等形式,培养一批有较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掌握较高先进技术和具有较高应用水平的新型农民。3.2把结构调整和优良种质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按照“做优粮油产业,做美林木花卉产业,做强水产业,做精蚕桑业,做特蔬果业,做大畜牧业”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结构,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高档苗木和花卉、食草畜禽、特种水产、特色蔬菜。要加快吴江种质资源的开发,重点要开发湖羊、太湖鹅、香青菜、芋艿等传统产品,要加快建设省级林业种苗花卉高新技术园区,开发中国樱花、世界海棠、石蒜、桂花和藤本植物等。

3.3把农村绿化和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按照构建绿色文化、营造绿色走廊、建设绿色家园、创建绿色园区、发展绿色产业的绿化工作目标,大力开展城镇、道路、河道、工业小区、村庄等绿化建设,积极搞好绿色通道和绿化景点工程,绿化 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美化吴江。要进一步控制和治理工业、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场和加工企业的粪便和污水治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积极探索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村洁净能源,让环境好起来;巩固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扩大基地面积,提升基地档次,让基地水平高起来;继续加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认定工作,让吴江品牌多起来。

3.4把农业产业化和外向农业作为关键性工作来抓要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选择一些机制好、产品优、带动能力强、出口创汇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服务上予以重点扶持,提升规模档次;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鼓励工商、外商和民营企业投资农业,参与龙头企业的建设;要大力发展定单农业,与农户、基地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培植一批高起点、上规模、深加工、基地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要以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投资吸引力,使之成为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的投资聚集地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有效载体,吸引农业加工企业入区办厂,发展加工型、出口型农业。

3.5把信息化和机械化作为突破性工作来抓要加快网络建设,实现镇镇上网,加强信息网络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的广泛联结,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等服务网络,加快农产品信息上网,逐步实现 7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网上发信息,网下成交易。要突破机插秧,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重点突破水稻机插、机直播、机收、机烘等关键技术,积极做好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综合示范,继续大力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农机户增收搞好服务,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搞好服务。

第二、第二产业——工业

全市工业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做大做强板块经济, 形成了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电子资讯三大支柱产业和“一镇一业”区域集群板块经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有6个产业集群列入省重点扶持的20个产业集群之列;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110家,比上年增加25家;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吴江“亨通光缆”成功上市;产品调优、调新工作不断推进,全市已有注册商标1951只,知名、著名商标39只,拥有苏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8只。2003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新六大绸都之一,横扇镇被评为江苏省羊毛衫名镇。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9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完成工业增加值1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40.13亿元,利润总额20.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6%和 18.8%。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94.1%,私营个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3.28亿元,增长 27.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工业增加值112.2亿元, 利润总额1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21.9%和2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8.9%,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迅猛增长,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达49.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3%,增幅居苏州五(县)市之首。

纵观吴江的工业发展,本文从吴江的缝纫机、羊毛衫、彩钢板、丝绸四大产业分别剖析其发展现状和轨迹。吴江缝纫机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一、形成及原因分析

(一)缝纫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菀坪1976年开始涉足缝纫机零件加工,1982年与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联营建立了中国标缝菀坪厂,联营后通过艰苦创业打下了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的良好基础。90年代初,通过中国标缝菀坪厂和菀坪缝纫机零件厂两家骨干企业的带动,菀坪缝纫机工业在村一级得到了兴旺的发展,建立了菀坪第二缝纫机厂、菀坪西湖第四、五、六零件厂,南湖村新办配件厂、安湖村一分厂、五金厂相继成立。配套企业如新厍村的纸板厂和泡沫厂相继发展起来。骨干企业也在村办缝纫机工业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优势。初创时期,大部分企业只能以粗加工为主、精密加工为辅,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都很低。

90年代中期,依托镇办骨干企业,通过“联、扶、带”形式,走镇村联合办企业之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通过镇村经济技术联营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中国标缝菀坪厂在扩散零部件生产、脱壳老产品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坚实的后盾。联营企业也在接受扩散、脱壳中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各方面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了一定经济优势。1995年已有缝纫机工业企业17家,开始对菀坪的工业起主导作用。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90年代后期,许多企业因管理模式跟不上发展需要,内部矛盾重重,不能获得根本性的变革,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深化改革的途径,于1998年底菀坪基本完成了企业改制工作。全镇缝纫机企业26家,除中国标缝菀坪机械公司保留部分集体资产外,其他企业都通过产权适时流转,将企业中留存的集体股产权全部转换给企业自然人,而使其变革为民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法人实体。改制后,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企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经营管理人才大量涌现,焕发了新的活力。至2002年7月底,累计私营企业134家,总资产4.8亿元,总注册资本2.8亿元,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3家,新批准私营企业22家,批准投资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85.7%,完成工作量1.26亿元,同比增长208.9%。

进入新世纪,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迅猛,成了当地农民和浙江、台湾等地区客商的投资热点,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一个个整机企业、零件加工企业及配套的锻压、热处理和包装企业破土而出,形成了缝制设备的开发、制造、经销、服务的完善系统,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

(二)、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成因分析

1、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是机遇

由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新经济的出现,发达国家为了保护短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使世界缝制机械产业整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19世纪中叶以来,控制着缝纫机制造业发展的美国、德国、意大利等企业,有的已退出了竞争舞台,有的进行了大规模转移,有的还利用所掌 10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握高新技术坚守阵地。美国胜家公司和德国百福公司相继提出了企业破产保护。德国杜可普和阿德勒合并重组,有效利用原有资源,谋求继续发展。日本胜家日钢公司结束了它的缝纫机制造历史,将缝纫机制造设备转让。老牌意大利利满地公司转移了产品和设备,已在国内停止缝纫机生产。日本三菱电机卖掉了普通平缝机生产设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机电产品生产上。香港善美集团也屡屡受挫,世界著名的日本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公司JUKI株式会社被迫裁减人员等等。一切都表明缝制机械产业在动荡、在调整。世界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给中国缝纫机工业带来了机遇。菀坪缝纫机产业以与中国标缝联营为契机,牢牢地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2、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关键

纵观菀坪缝纫机产业发展史,从最初与西安标缝联营到镇村联办企业,从企业转制到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菀坪镇政府坚持招商、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方针,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服务工作组,为业主提供信息收集、政策咨询、代办手续、劳动中介等全程优质服务,把“亲商、安商、富商”当作自己的义务。采取多项优惠措施,鼓励个私业主投资兴业:一方面降低土地租金,盘活存量资产,并在水电配套、规费收取上进行优惠;另一方面在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方面提供帮助,必要时由总公司资产办公室为企业提供短期周转资金信用担保。还积极推动菀坪缝纫机零件同业公会活动,组织缝纫机企业参加国际缝制设备博览会,积极提升菀坪缝纫机产业档次和知名度。此外还多次举办机械培训班,为私营企业培养人才。

3、同业公会的合理运作是保障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1999年在菀坪镇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菀坪缝纫机零件同业公会。成立时会员26个,会员企业资产9200万元,零部件销售额5000万左右。公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4人,秘书长1人处理日常事务。会长由发起人担任,秘书长聘请原工业公司一名常年从事企业管理的科长担任。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为宗旨,立足为会员服务,为政府当好助手,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起到了协调企业间的关系、共同开拓市场、密切联系政府的作用,为菀坪缝纫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当地企业家的团结奋斗是动力

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是一批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企业家。菀坪这个社区有着来自9个民族,16个省、市的外来人口,以苏北籍和河南籍为主,中原文化是这里的主流文化。菀坪人有着勤劳、吃苦、耐劳、直爽、好客的特点,有一种质朴的团结和仁和的庚性。正是一群象潘国明一样的从小就胸怀大志、要干一番事业来摆脱贫穷,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企业家,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努力打拼,奋力开拓,发展和壮大缝纫机产业,才有今天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菀坪标准缝纫机有限公司和菀坪零件厂是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的人才摇篮。通过“人才裂变”鼓励原企业中一部分有技术、有实力的人分离出来,自己创办企业。如2000年新办的40多家企业的企业主,有50%曾担任过车间主任、副厂长以上职位。这些企业主一上马就较快进入角色,并较快地与原有企业挂上业务。在这样的互动作用影响下,民资投入缝纫机行业的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缝纫机产业集群。

二、现状及特点分析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一)缝纫机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

1、整机企业有较大发展

目前菀坪有缝纫机整机企业15家,注册资本6800万元,总资产2.85亿元,固定资产1.68亿元,从业人数1255人,年产整机能力50万台。今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出口额450万美元,上缴税金2150万元。总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四项指标同比增长19.2%、27.8 %、32.3 %和32.2 %。目前整机生产已形成平缝、自动加油、高台、双针、裘皮、筒式、机电一体化等不同功能、多种系列、种类齐全、高附加值的厚料缝纫机60多个品种,其中不少是填补国家、省空白的获奖新产品。生产的中厚料缝纫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上占据50%以上份额,市场优势明显,菀坪已成为全国中厚料缝纫机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中国标准菀坪机械有限公司2002销售1.28亿元,交纳国、地税2000多万元,排吴江市十大纳税户的第八位,人均创利税居全国缝纫机之首。2003年菀坪缝纫机制造业计划年销售额6亿元,力争8亿元,年产整机20万台。今年1~9月份共销售缝纫机整机8.2万台,销售额同比增加了26%,出口整机31000台。

2、缝纫机零件生产已具专业化生产雏型

目前菀坪缝纫机工业企业达到 235 家,注册资本 4.5亿元,总资产8.67亿元,固定资产4.1亿元,全部从业人数7660人。今年1-9月,全镇缝纫机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出口额1050万美元,上缴税金4100万元。总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四项指标同比增长21.1%、25.6%、31.3%和29.1%。不少企业还将生产加工业务延伸到家庭小型生产加工点62个,从业人员约120人,总资产约 3000万元,固定资产1800万元,2003年1-9月62个小型加工点承接的业务达800万元。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目前可提供各类精密零部件4000余种,小部分供应本地整机厂,部分为全国200多家整机厂配套,部分出口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为世界著名品牌如兄弟、飞马、百福、精工、大和、银箭、利是等缝纫机配套。各零件企业已在生产品种上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拳头产品,如以轴类零件为主或以套类零件为主,或只做一个部件,专业化生产。个别企业的零件已具备高、专、精优势。菀坪缝纫机整机企业的发展带动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又推动了整机业的发展,全行业步入了良性循环。今年1~9月份零件企业开发新产品1000多种,销售同比增长了31.3%,超额完成任务。

3、缝纫机产业链形成并延伸

目前菀坪已形成了模具加工制作、铸造、热处理、零件粗加工、精加工、整机装配、产品包装、运输等前后相接的产业链,环环相扣,有序运作。产业链从零件加工开始,向缝纫机包装、锻压、铸件、服装加工、电器元件方面不断延伸,不仅使缝纫机产业领域得到拓宽,层次得到提高,构筑具有特色的工业经济板块,还使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减小风险,得到实惠。该镇领导正构思将缝纫机产业提升为机械制造业,为汽车产业配套,争取有更大发展。目前该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已形成较高产业集聚度,是全国知名的缝纫机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缝纫机名镇”。

4、产品开发能力日益增强

近两年许多企业纷纷追加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与日本“兄弟”等国际著名公司的合作,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水线作业、机械化作业、加工中心、CAD技术、自动化喷涂以及电算化手段开始得到运用,产品开发能 1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力增强,新产品不断凸现,许多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中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零部件生产和销售企业、中国缝纫机协会零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苏州市菀坪零件机械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9大系列2200个高精度、高难度零部件遍布国内,畅销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300万元,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自营进出口达315万美元。

5、行业自律管理形成

菀坪缝纫机零件同业公会成立以来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400余名,推荐专业人才160多名,积极解决新办企业生产难题,协调劳动用工纠纷。新办企业遇到困难,公会总是组织专业技术小组,带着设备、技术上门帮扶,直到正式投产为止,帮助企业开好头,起好步。公会每年都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缝纫设备展览会”,打造良好的整体形象。在“2002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上,菀坪引起了众多媒体和海内外的客商的关注。会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与菀坪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有近百批客商到菀坪实地考察。公会在协调企业矛盾、指导产品价格、商定职工收入标准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避免了企业间恶性竞争、职工无序流动。公会将成员企业凝聚在一起,形成“拳头”一致对外,做到“菀坪能做的业务,决不让它跑出菀坪”。同业公会积极配合政府向企业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并本着依法维权原则,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争取政府支持。该同业公会已成为吴江市发挥作用最好的同业公会之一。

6、开始注重品牌战略

目前菀坪注册工业缝纫机商标有“标准”、“万工”、“宝佳”、1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菀坪”、“爱狮”、“佰嘉”等7个品牌,今年将又有15家企业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牌享誉国内外,代表着中厚料工业缝纫机的先进水平,主导着同类产品的价格和制造技术,“标准”牌逐渐与日本兄弟、精工等著名品牌相抗衡。“万工”是苏州市级名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宝佳”牌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知名度,五大系列20多个各具特色的特种机型是宝佳缝纫机的最大优势。菀坪的工业缝纫机零件已被国内外众多工业缝纫机企业所使用。国内外工业缝纫机行业几乎没有一家不知道“菀坪”这个地方的,“菀坪”已成为著名地区品牌。

(二)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受服装产业的带动发展迅速

缝纫机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工业缝纫机的更新周期一般在八年左右。从国内形势来看,1992-1993年服装行业曾掀起一个更新设备的高潮,此后八年改造投入力度均不大,缝制设备市场较低迷。目前服装业复苏,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一批中小企业加大了投入力度。中国缝纫机中部分机种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原采用进口设备的服装企业开始使用国产缝纫机,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中国缝纫机产品出口增加和替代进口能力增强,为工业缝纫机营造了较好的市场前景,加之改造期又至,强力拉动了缝纫机工业迅速发展。菀坪缝纫机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生机和活力,迅猛发展,壮大了规模。

2、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增强了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现代市场经济产物,是产业组织方式的一个大提升。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由200多家企业构成,在一个区域内共同发展,不仅空间上集中,还在企业间形成了一种内在联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提高了竞争能力。菀坪缝纫机产业随 1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着产业链形成和延伸,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大,逐步向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研究开发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检测检验中心和技术标准制定中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竞争充分,技术进步快。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产业链,通过整合,形成生产配套体系、市场贸易体系、研究开发体系以及生产服务体系,而发达的配套体系又促进了产业升级,向高层次迈进。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菀坪缝纫机产业虽然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设计、工艺水平和管理理念。设计方面,国际上发达国家大量采用光、电、声、磁及IT等自动化控制技术,大量的技术储备使缝制机械产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专用、特殊的缝制机械及智能化、多功能缝制生产设备的品种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菀坪缝纫机产业基本上无自主知识产权,多数企业起步晚,底子薄,以技术模仿为主。按照WTO规则,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工艺方面,国际先进企业大都采用柔性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生产技术和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产品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始终高于国产机种。如机针和旋锁的使用性能,使用期相差3-4倍。从铸造、机壳加工、涂装、零件与装配五大工艺流程来看,同日本比都没有优势。在机壳加工方面我国现在是大流水线,国外已是连线生产了;在噪音控制、力矩、震动等方面差距较大。数字缝纫已经在家用缝纫机、编织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进入这一领域较迟,更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长远规划。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管理方面,国内企业员工甚至管理干部都存在理念上的问题,许多企业虽获得了ISO9000认证,却不能严格按照各环节标准来操作,就算数据、指标就放在眼前也无法认真完成。

4、在整个缝纫机产业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

目前世界上年产各种缝纫机约1800万台,缝纫机销售额在60-70亿美元左右。按品种分:普通家用缝纫机约450多万台,主要由中国生产;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约500万台,主要由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巴西等国生产;平缝机系列约400多万台,包缝机系列也有300多万台,主要由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生产;绷缝机系列有几十万台,其他特种缝纫机包括钉扣机、锁眼机、套结机、暗缝机、刺绣机、封包机及加上一些独特功能的缝制机械有近百万台。目前中国有缝纫机生产企业近千个,其中整机企业350多个,零部件企业800多个,分布在上海、天津、西安、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2002年年总产值近200亿元,产量1300多万台,品种近千种,出口5亿多美元。菀坪缝纫机产业虽然已有较大发展,但所占份额还很小,随着国际缝纫机产业转移,服装产业发展,还有巨大市场可挖掘,企业规模还应进一步壮大。

(三)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明显

1、支撑传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以缝纫机产业为主体的菀坪工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分离或剥离出来的,脱胎于农业而成长,壮大后又反哺农业,使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化之路。2002年菀坪镇的农业由于得到工业支持,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粮经面积比达到2.5:7.5。柑桔生产大面积推广(特)早熟品种,水产养殖在蟹混养基础上套养鳜鱼、黄颡鱼、澳洲小龙虾等特种水产品,形 1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成了立体养殖。林果、水产业成功打造了“芸香”柑桔和“太菀”大闸蟹两大品牌,建成了柑桔、水产两大无公害生产基地,成为苏州市无公害生产综合示范基地。2002年农业总产值达11000万元,同比增长15%。生态农业、环保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

2、激发第三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大批缝纫机工业企业的出现,促进了菀坪人口流动,必然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快。一方面缝纫机企业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就业人口随之增加,促使人口不断向工业集聚地聚集,从而产生了对交通、运输、通讯、邮电、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缝纫机工业发展,催化了整个工业发展,使就业工人收入提高,从而引发了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之余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这些都刺激和带动了劳务、运输、商业、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发展。此外,民资外资的引入,使一些濒临倒闭、不景气的企业得以拯救,并拉动第三产业发展。2001年,菀坪镇以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4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18.9%。

3、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方位发展

缝纫机工业健康发展,促进了整个经济发展,为菀坪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使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劳动就业、城镇建设、农民收入、农村风尚等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大力推进。昔日弹丸之地,今日到处呈现青春活力。

三、前景及发展分析

(一)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前景预测

由于缝纫机既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必须不断降低成本,而中国具有良好的生产基础、完 1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善的配套体系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由于中国的巨大市场,世界缝纫机工业生产向中国转移是必然趋势。面临当前世界产业大转移,以及国内服装企业对缝制设备的需求增长,将为缝纫机产业提供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但缝纫机产业是一个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又相对较小的行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加快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竞争力去把握机遇。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菀坪人正锐意创新、信心百倍地努力抓住机遇,努力做大做强缝纫机产业。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发展已产生了较大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有了良好基础,我们相信在菀坪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菀坪缝制机械工业板块经济将更有活力,将进一步提升菀坪缝制机械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菀坪的社会经济将更繁荣昌盛。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而部分技术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但整个产业将毫无疑问地发展壮大。

(二)进一步发展缝纫机产业集群的建议

1、正视自身不足,迎头赶上

菀坪缝纫机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实现了量的扩张,但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不同步。同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相比,菀坪缝纫机产业在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及管理优势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如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不够先进,传统加工工艺比重大,高精度设备所占比重低,更缺少代表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产品品种不够丰富,许多专用机、特种机和多功能综合自动化产品还不能生产,整机发展滞后于零件制造、缺乏品牌优势;员工素质不够高,计算机、光电等综合应用技术人才短缺与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等,20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菀坪缝纫机产业更好地发展。要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要尽快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发展,有针对性地扶持大型企业,打造“旗舰型企业”,增强竞争力。通过资本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发展,建立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网络,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

2、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要努力招募最优秀的人才,将人才放到最适宜的位置上,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使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目前紧缺科技人员和高级技师人才,尤其缺机械和电脑结合的、深层次了解缝纫机设计的专门人才,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工艺技术人员。促进菀坪缝纫机产业更好发展,应当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通过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退养专家,委托进行科研开发,委托大专院校培养,建立研发中心,加强科技中介,加强内部培养和挖潜等,让更多优秀人才到缝纫机产业中来,促进缝纫机产业升级提高。

3、狠抓科技发展,科技为先

要尽快从原跟随式战略向跨越式战略转变,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让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快形成竞争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完善系列品种;加快技术升级,推进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与产品科技含量;调整生产结构,从数量型转化为技术型,加速实现机电一体化。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要深入服装企业开展研究工作,着重研究缝纫工序,研究新型面料,掌握机械设计软件和缝制机械核心技术;采用新工艺,提高缝纫性能和机器性能,降低噪音、振动,保护环境,提高质量;开发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加速自动化机种开发,完善系列产品开发;提高零部件质量,开发新品种,使高档次、高附加值机种增大比重,力争超国际先进水平。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要在现实生产经营中坚决地贯彻这个理念。按照WTO规则,合法有效地引进国外缝制机械技术产权,提高国内机种的研发时效,减少因知识产权引发的国际贸易冲突和矛盾,以“世界商人”的观念应对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4、开发品牌资源,打造名牌

企业竞争已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源竞争,转向了企业形象及整体实力竞争。谁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吸引更多注意力,把良好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为社会公众所认同,谁就立于不败之地。开展企业形象经营,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努力打造名牌。继续打造菀坪缝纫机地域品牌,提高“菀坪”这个“中国缝纫机名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继续保持“标准”牌的市场龙头老大地位,努力培育“万工”、“宝佳”、“爱狮”、“菀坪”等品牌,鼓励更多企业打造品牌,形成群星争辉局面。

5、加强自律管理,团结奋战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出现行业的自治组织,而且对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继续发挥好菀坪零件同业公会的作用,组织和协调好专业化生产体系。大力打造菀坪工业缝纫机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同业公会的协调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各零件企业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零件生 22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产企业体系,努力培养几家零部件小巨人型企业。提升行业结构,增强行业凝聚力,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用大胸襟、大气魄把各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不断做大做强。

我们坚信,在党委和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下,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菀坪工业缝纫机械产业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吴江羊毛衫产业集群发展探微

我市横扇镇享有“家家有横机,户户织毛衣”、“羊毛衫之乡”、“全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基地”等美誉。经过七十年代搞乡办、八十年代搞联营、九十年代搞民营三个发展阶段后,我市羊毛衫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横扇为中心的区域性集群化发展态势,成功打造了羊毛衫产业板块经济。

一、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

(一)、“铺天盖地”发展,初具规模。吴江市羊毛衫产业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大规模发展,最近3年热潮涌动的民资投入更进一步加快了该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目前吴江市羊毛衫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总量,拥有横机45093台,从业人员40000多人,其中外来民工20000多人。仅横扇镇,就拥有横机近30000台,电动横机、电脑横机逾2000台,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电脑横机近100台,全镇7000多户居民中有3600多户直接从事羊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羊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截止2003年8月投资规模在千万元以上的羊毛衫企业有5家,5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100万元以上的有500多家,年产羊毛衫超1亿件,平均每天都有数十万件羊毛衫投放市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美国、俄罗斯、捷克、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

(二)、带动相关产业,繁荣经济。羊毛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横扇 2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工业经济的飞跃,现在横扇镇已经形成了针纺织、喷织、印染化工、机械、铸造等一批特色行业,第三产业也随之不断发展。羊毛衫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2002年横扇镇年人均收入8000元,人均存款超过1.7万元,目前全镇30%的农户家庭资产超过100万元,农民别墅率达到35%。在著名的羊毛衫专业村叶家港、大家港、厍港等村,农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每年,每两家农户中就有一家造起了别墅。

(三)、注重规模发展,构筑载体。目前,吴江横扇的羊毛衫产业已经构成了由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演变、由来料加工向品牌化提升的新走势,并从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引进先进的电脑横机提高产品档次。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羊毛衫经济板块,扩大集聚效应,横扇镇还开发建设了吴江市针织品科技园、外商投资开发区、旗北民营开发区、外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等“四大园区”,为经济发展构筑了新的载体。如针纺织科技园区,重点发展高档羊毛衫、纺织品深加工,目前园区内已落户10多家企业,投资额超亿元。而占地3.3万平方米,投资3100万元的江苏横扇羊毛衫商城,也正逐步成为横扇羊毛衫生产基地的销售窗口和衔接全国羊毛衫交易的市场纽带。

(四)、政府大力扶持,迎难而上。横扇从事羊毛衫生产的厂家虽然很多,但规模都不大。在横扇镇3600多户羊毛衫生产企业中,90%以上都是仅有数十台横机的“前店后厂”式家庭作坊。这种家庭作坊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下风。此外,横扇自己生产出来的羊毛衫90%以上都是运到外地去卖,其中主要是浙江和常熟,中国目前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浙江濮院羊毛衫市场里面70%的羊毛衫是横扇生产的。而生产环节的利润大大小于销售环节,作为羊毛衫的生产基地而 2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非集散基地,横扇羊毛衫生产者的利润往往更多被地销售商截留。势小利薄,使横扇羊毛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窘境。针对这种情况,横扇镇党委、政府在2002年推出了以“启动一个市场,重点扶持20家中档规模企业,搞活3000户配套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工程。在排队摸底基础上,列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引导他们走规模化、品牌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努力建成10家有一定规模和全球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向中高档发展的公司,并通过这批企业提高横扇羊毛衫的市场美誉度,提升整个产业档次。政府还挑选出20家中等规模家庭作坊式企业,努力扶持让其向公司运作方式转变。对于面广量小的3000多户配套家庭生产户,横扇镇提出要变家庭作坊式为联户生产、配套生产、企业化生产等多种形式,以此赢得市场。

二、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分析

(一)、家庭作坊式经营,发展迅猛。上世纪70年代末,横扇镇五金厂购进3台横机,并从上海请来“技术外援”,开始涉足羊毛衫生产,开办了建新针织厂,从此为横扇人开启了致富之门。羊毛衫行业投资少、见效快,在建新针织厂成功转产的第二年,一些村陆续办起了多家集体性质的羊毛衫厂。1988年全镇有镇办羊毛衫厂4家,村办羊毛衫厂14家,从业人员540名,当年羊毛衫为横扇人带来106万元的利润。而羊毛衫产业真正在横扇“铺天盖地”,还要归功于民间资本介入。80年代末,一批在集体企业工作的供销人员、管理人员相继跳出企业自谋发展,办起了私营羊毛衫厂。这批人成为横扇羊毛衫产业大发展的生力军,规模由最初的一、二台横机逐步滚动发展扩张到几十台,同时这批人带动亲戚朋友、左右邻居一起发展羊毛衫生产加工。目前有“羊 2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毛衫第一村”之称的叶家港村有超过90%的农户从事羊毛衫生产或从事与羊毛衫业相关的行业,全村拥有各类横机3000多台,年产羊毛衫1000万件,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这种家庭作坊型的羊毛衫生产方式在横扇风行至今,羊毛衫产业也通过这种方式与横扇人在民间广泛结合。羊毛衫产业的“星星之火”在全镇终成“燎原之势”。

(二)、低成本模式运作,竞争力强。以横扇为代表的吴江羊毛衫行业主要是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虽说底子薄,基础差,但也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即费用少,成本低,一件同样的羊毛衫可比其它企业低2——4元。别人亏本不能做的生意,他们不仅可以做还能赚钱,这就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事实证明,吴江市羊毛衫行业把产品定位在中低档这一层面上,依托桐乡濮院、常熟招商城等羊毛衫市场为销售基地的这一策略是成功的。横扇羊毛衫目前以内销为主,约占总量的80%,定位于中小城市及农村这一国内的最大消费群体。为满足不同原料、不同档次及各个季节的生产要求,横扇羊毛衫加工企业配置5针至14针等多种规格横机,原料由最初的腈纶、兔羊毛发展到目前的全羊毛、精纺、冰麻、仿羊绒等多个种类,深受中低档次消费者青睐。

(三)、产业集群化发展,整合性高。随着一系例相关政策的出台,吴江横扇羊毛衫产业“蛋糕”越做越大,羊毛衫生产前后配套企业也逐步形成。就横扇镇来看,如今已经形成了从纺纱、染色、砂洗、印花、编织、包装、托运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使那些从事羊毛衫生产的业主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销售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目前横扇镇有毛纺厂1家,氨纶包覆厂2家,印染加工企业5家,羊毛衫经营门市部超百家,全镇绝大部分的人从事与羊毛衫生产相关连的工作。吴江的羊毛 2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衫产业已经形成以横扇为中心,庙港、平望、梅堰、八都、桃源等镇相呼应的区域性行业板块,呈现出区域经济的特色,在全国也有相当知名度。目前吴江羊毛衫产业在自身特色基础上,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一二三”工程的实施将使横扇羊毛衫产业既有“航空母舰”,也有“联合舰队”,变原先松散“各自为政”的松散型企业集群为紧密“联合作战”的战略联盟型企业集群,使横扇羊毛衫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

(四)、工作扎实力度大,效果明显

1、技改扶持力度大。市政府建立了企业技术进步扶持基金,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各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力促进了横扇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

2、科研开发力度大。目前横扇镇已经设立产品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加强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以及成果转化,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产品研发中心在服务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方面已发挥了较大作用。

3、创建名牌力度大。品牌运作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品牌上获得的利润超过30%,而生产加工费只有10-15%。横扇镇鼓励企业注册产品商标。还组织专门人员有奖征集商标符号,对好商标进行奖励。对创建商标工作做得好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争创省、市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目前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达18家,涌现出红玫瑰针织制衣、金马羊毛衫、三利针织制衣等一大批规模型羊毛衫企业,并树立了三利、金马、洪顺、灯台、林芳、雪山、宝马等一批羊毛衫品牌,“一二三”工程初见成效。

4、外向发展力度大。横扇镇招商引资力度较大,通过优惠政策和 27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强化工作力度来吸引广东、温州等地客商,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客商来我市羊毛衫生产中心镇落户,也吸引配套企业来投资办厂,或设置办事机构。营造了较好的适宜羊毛衫产业发展的优良氛围,让吴江羊毛衫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

三、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前景预测

(一)、产品需求潜力巨大。目前在我国羊毛衫仍然是工薪族过冬的主要服装。据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统计,2002销售羊绒及羊毛衫1655.7万件,同比增长7.3%。虽然羊绒衫的兴起给羊毛衫市场冲击很大,但羊绒原绒产量低,纱线强度不够,不耐磨,不易打理且价格高,不易成为大众产品,所以还代替不了羊毛衫。羊毛衫市场仍是一块尚未充分挖掘、方兴未艾的大市场。此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消费多样化,且广大农村服装需求量大。现有市场不算,“十五”期间全国年均增长1200万人,每年还有4000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出口渠道畅通,纺织品出口增加。由于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只要在低成本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花色品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羊毛衫行业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

(二)、市场需求变化较大。面对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产品需求的巨大潜力,羊毛衫市场的竞争方式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拼原料、拼价格变为拼工艺、拼款式,并向时尚化、个性化发展。市场的变化孕育着企业的机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审美观点不断提高,服饰时尚化趋势日益显现。羊毛衫作为一种服装产品,其消费重点正逐渐从技术含量转向时尚含量上。外衣化、时装化、个性化、多样化、实用化、系列化是目前羊毛衫市场发 2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展的潮流。羊毛衫款式设计、面料选择尤为重要,同时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将会逐步取代大批量式工业化生产。伴随着服饰时尚化的流行趋势,消费者将更看重羊毛衫的品牌,追求名牌效应。

(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一些羊绒衫加工企业凭借其品牌实力与生产基地、设备等优势,开始纷纷进入羊毛衫领域。如天山纺织、金宇集团、圣雪绒和鄂尔多斯通过上市和配股募集了大量资金,纷纷向羊毛衫市场延伸。目前鄂尔多斯羊毛衫除了在内蒙古生产基地生产之外,还在浙江许多企业贴牌生产。目前,我国羊毛衫市场需求大,但汇集着大量中低档品牌,众多羊绒行业知名品牌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羊毛衫市场的竞争,所以羊毛衫市场格局势必在3-5年内重新划分。同时随着进口商品关税税率降低,更多国外品牌毛针织服装将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未来国内毛针织服装市场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内销毛针织服装中,纯毛、毛混纺产品比重较大,对羊毛的需求也大,而羊毛主要依赖进口。目前世界羊毛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量在减少,对行业影响也很大。

四、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科技研发和培训工作

1、创办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一要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制订适当的政策给予扶持,逐步使其拓展延伸,使骨干企业都有这样的机构,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二要在骨干乡镇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中心的组建实行股份制,乡镇组织,民间为主,市里扶持,自负盈亏。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新品有偿使用,市里评等奖励,促进研发中心稳定发展,逐步达到以产品开发引导市场消费的目的。

2、创建职工培训中心。一个产业的稳定发展和职工技能的稳步提 2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高息息相关。正如吴江丝绸业的发展一样,苏州丝绸工学院和吴江丝绸中专为吴江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丝绸业的发展。因此,建议由政府划拨一定的经费,以吴江职业中学为基地,校企挂钩,为羊毛衫企业培训业务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技工培训班,以提高职工素质,满足日益发展的生产需要。

(二)、实现四个提升

1、大力加强技术改造,努力提升设备水平。由于手拉横机消耗体力大、劳动强度高,而电动横机精密度差,灵活性不够,因此电脑横机的应用已成为羊毛衫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电脑横机有许多优点:(1)改善员工劳动环境;(2)降低员工劳动强度;(3)提高编织工作效率;(4)大大降低人工开支;(5)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此外,拥有先进的电脑横机设备,容易通过包括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等各项国际体系的认证,为横扇羊毛衫的出口贸易扫除壁垒、铺平道路;围绕横机的技术改造,染色设备也必须相应提高。要采用先进设备,达到国外筒子染色内外一致、没有色差的水平,以适应将来色织的需要;成衫染色和整理也要在现有水平上加以提高。要使缩水率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防止无限制的宽松和紧缩。

2、积极扶持骨干企业,大力提升企业规模。吴江市横扇镇和吴中区渡村是二个不同类型的羊毛衫生产基地。二镇起步差不多,与上海联营路子也一样,但从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路子开始有所不同。横扇向浙江看齐,大力发展家庭羊毛衫生产,热火朝天搞工业,铺天盖地大发展。而渡村当时以集体工业为主,无法与横扇竞争,于是跑口岸,搞外贸,提高水平求发展。到目前为止,横扇设备号称三个“三”:即30多台高档电脑横机,3000台电动横机,30000台手动横机。而渡村有8000台手动横机,有20多家羊 30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毛衫企业,骨干企业10多家。结果两镇销售差不多,但年利锐差异很大,横扇最大的羊毛衫企业上交税收50万元,渡村最大企业上交税收500万元。因此,要做大做强我市羊毛衫行业,推动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培育一批利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使之带动产品外销、带动小企业和家庭工业齐头并进,形成大、中、小三个层次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3、着力开拓两个市场,尽快提升产品档次。为了改变我市羊毛衫内销与外销、低档产品和高档产品都是一腿长一腿短的现状,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建立新的销售平台;二要确定新的消费目标,打品牌、创名牌,建立新的消费层面;三要加快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导市场消费,努力改变原料、款式、印染这三张“老面孔”,尽快提升产品档次。

4、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全面提高人员素质。首先,业主方面,一要解放思想,克服“小富即满”、“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拓宽思路,继续加快发展;二要“敢于争先”,加快技术改造,抢夺市场制高点;三要“迎难而上”,着力提高业主的素质。其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引进和培养人才,否则很难适应外销和高档产品的生产需要。

吴江市彩钢板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

一、我市彩钢夹芯板产业的发展现状

1、该产业在全市的规模总量和地区分布。据统计,全市有彩钢夹芯板生产厂(含净化设备和钢结构企业)300多家,年生产能力 3500万平方米,年产量 30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主要集中在金家坝,该镇现有200多家企业,年销售额3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量一半。其次是震泽镇,现有41家企业,年销 31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售额约3亿元。此外,北厍、同里、松陵三镇有26家企业,年销售额2亿元左右。该行业主导产品彩钢夹芯板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彩钢板生产基地,备受世界瞩目,一个以金家坝地区为中心的彩钢板产业集群已经在吴江形成。预计到2005年,全市彩钢板产业可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

2、该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由来。彩钢夹芯板在金家坝和震泽两地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

金家坝镇的彩钢板产业(含钢构建材和空气净化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净化行业衍生而来。当时苏州净化设备总厂到这里来办分厂(现名吴江净化设备总厂),净化房墙体开始用木板、贴塑板,1993年该镇引进第一条彩钢夹芯板生产线,为我市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开了先河,而且培养了一批人才,许多懂净化、会经营、完成原始积累的人离厂办新厂,从而使彩钢夹芯板作为独立产业分化出来。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演变,发展到如今以净化产业为“一体”,以钢结构、空气净化工程业为“两翼”的行业格局。目前,该行业共有企业200余家,形成了彩钢板基板到泡沫、胶水、C型钢及钢结构、净化工程组成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3年,彩涂钢板生产线148条,生产能力已达30万吨,年销售彩钢夹芯板预计可达2500万平方米,钢结构制作安装8万吨左右,净化工程量近10亿元。在新型墙体板材行业和空气净化业,金家坝镇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集散交易市场。工程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通过和高等院校的联合办学,金家坝镇现有建筑工程师210人,另有540人取得工程项目经理证书,600人获得财务、焊接等专业技术职称,有31家企业获得钢结构和空气净化资质。金家坝镇及其周边乡镇共有1.2万人从事这个行业,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营销人员超过1000人,32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工程业务覆盖全国,这正是该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自1997年以来,民间投资积极性高涨,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0亿元,今年以来,企业扩大再生产兴起了第二轮的投资热潮,上半年新增私营企业56家,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根据市场需求,今年有32家企业到全国各地成立公司,以更有效地占领市场,同时也迈出了资本技术输出的第一步。行业的发展壮大,还吸引了台湾、韩国等地的12家企业前来投资,主要从事金属加工和新型建材,从而有力提升了行业的档次。

震泽早期就有活动房生产企业,墙板原是水泥板,后来不少企业以彩钢夹芯板来代替水泥板。彩钢夹芯板在推广使用中日益显示其优良性能,使之逐步向钢结构工程延伸。1997年以后,金家坝、震泽两镇随着启动民资,大力发展个私企业,促成了彩板行业的大发展,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二、集群中核心企业的基本状况

在吴江市不胜枚举的新型建材企业中,金家坝镇的迅兴金属建材(苏州)有限公司这只“台湾籍凤凰”分外引人注目。这种注目不仅在于迅兴是该行业规模最大的三资企业,也不仅在于其为当地众多彩钢板生产企业解决了原料供货难的问题,更在于迅兴从落户到扩张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一种“发散型”的思维模式,这种发散思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彩钢板行业广大企业的发展共性,为吴江彩钢板产业链的形成作了最佳诠释。

迅兴与金家坝镇彩钢板业结缘,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发展思路。迅兴的老本行是为彩色涂层钢板企业提供生产流水线,当时公司在无锡办了一家涂层设备厂,而金家坝镇有企业想进入彩涂板行业,当地政府通过熟识的台商为企业寻找设备,由此联系上了迅兴。3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后来那家企业的项目因故搁浅,但迅兴人却从中看到了商机:有人在寻寻觅觅找设备,证明彩涂板行业有拓展空间,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怀揣”2000万美元走进金家坝,走进彩涂板业。从设备制造商到彩涂板生产商,这之间的产业延伸看似一纸之隔,但能够“穿纸而过”见商机,本身就说明了迅兴公司具有一种发散的发展思路。

入驻金家坝镇的一年多来,迅兴迅速站稳了脚跟,目前企业年产能力已近10万吨,其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在国内彩涂板业均名列前茅,事实证明了迅兴公司这种发散思路下的决策的正确性。在经营过程中,该企业看到,目前彩涂板生产企业普遍呈规模小、档次低的现状,这种现状不但制约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也影响了国产彩涂板应用领域的扩张,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家电、汽车等彩涂板高端应用领域的嗷嗷待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迅兴公司决定再投资1680万美元上马二期工程。今年9月16日,工程已破土动工,明年上半年投产后可年产彩涂板15万吨,而且其产品可覆盖家电应用领域。迅兴公司还设想上马充当彩涂板原料的镀锌、冷轧钢板的三期工程,使国内彩涂板企业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成为历史。

迅兴这种分析市场、举一反三的发散型思路使其始终能够在业内保持“领头羊”的位置。而迅兴发散思维的获益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公司本身,企业二期工程投产后,势必将带动造漆、运输等一批配套企业的入驻,同时也将为其它有心扩张的彩涂板企业指明方面,这将对整个彩钢板行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从宏观上看,迅兴发展高附加值钢材加工项目的决策与我国“做钢铁强国”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相吻合,如果国内企业都能“跟风”,则中国钢材在高端产品应用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大提高,3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而迅兴则无疑是整个过程的先驱者之一。

在吴江,具有这种“发散型”拓展思路的企业绝不止迅兴一家,还有金家坝镇鑫吴钢构、中达钢构、生化钢构和净化行业龙头姑苏净化、金晓净化等企业。其中,鑫吴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钢结构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年销售额在6000万元左右。获得国家二级资质证书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姑苏空调净化有限公司固定资产为500万元,空气净化设备的年销售额已达6000万元。从净化设备到彩钢夹心板,从夹心板到净化工程,从净化工程到钢结构工程,我们可以看到,金家坝镇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产业不断发散、延伸的过程。

三、该产业业已取得的优势、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彩钢板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1)机制优势。现在彩板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关系着投资人的经济效益,激励机制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看准了的项目决策快,对市场信息反应快,随机应变的动作快。(2)产品优势。彩钢夹芯板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建材,可享受优惠政策。随着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全国许多地区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彩钢夹芯板是理想的替代产品之一。发达国家钢结构工程中彩钢夹芯板在非民用建筑中的用量达50%以上,而国内仍属起步阶段,不到5%,市场前景广阔。以彩钢夹芯板作墙体材料的净化设备过去主要用在电子、医药行业;现在国内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的厂房也要开始净化,净化行业用量也将扩大。(3)聚集优势。我市彩板行业的集中程度较高,国内少有。由于产业集聚,可以做到信息共享,提高知名度,促进竞争,增强产业链的互补作用,降低开发成本和环保治理成本。(4)配套优势。现在金家坝镇彩钢夹芯板的前道有 28家泡沫塑料厂,3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20家胶水厂。还有年产 20万吨的2家彩钢板材生产企业,满足本地需要有余;后道有30多家净化企业和10家钢结构企业,形成前后道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有利于降低彩板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增强竞争力。

吴江彩板业在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产业链上,坚持以体现最终产品的工程为龙头,把产业链拉长做粗;在组织程度上,既要铺天盖地,更要顶天立地,坚持以上规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带动整个产业层次的提升;在产品档次上,坚持通用板材和特种板材并举,低档产品和中高档产品并举,实现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逐步摆脱大路货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根据这一方向,近两、三年内应该而且可能实现以下目标:(1)在全市(主要金家坝、震泽两镇)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资质高、品牌响的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大,年销售额要在亿元以上;实力强,自有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资质高,确保2级,争取1级;品牌响,在苏州大市乃至全省有知名度,争创省市名牌产品。培育龙头企业的途径,一是在现有骨干企业中重点培育。二是走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的道路。如震泽镇的方圆钢结构工程公司,就有上海方出资500万元,由此带来上海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三是可以引进外资,嫁接国外先进技术。(2)板材直接通过本地钢结构和净化工程企业配套出售的比重,由目前的1/3提升到2/3。(3)特种用途和系列化的中高档板材要占板材总量的2 0%以上。(4)整个产业的销售额,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的幅度,在全市六个产业集群板块经济中名列前茅。

该产业在前进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1)虽然企业众多,但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较少,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 3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显。(2)虽然产业聚集度较高,但技术含量较低。该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低价竞争的初级阶段,利润率日益下降,甚至出现只讲价格不讲质量的现象。(3)虽然该行业全部是民营企业,具有机制优势,但大部分经营者是从工人或营销人员脱胎而来的,技术管理素质跟不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4)获得钢结构工程和净化工程资质的企业不多。随着市场发育的完善,各项工程普遍趋向招投标方式,而企业的资质是参加招投标的通行证。据了解,我市钢结构企业有资质的仅30多家,而且多数是3级,个别的2级,没有1级。

四、形成彩钢板产业集群的主要措施

全力打造全省产业集群板块,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彩钢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下阶段吴江彩钢板产业集群将加快推进以下五大工程:

环境工程:加快钢构建材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金家坝镇钢构建材工业园的规划面积将由原来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并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抓紧拓宽金家坝临沪经济区北部走廊——同周公路,以此为横向中轴线,北至白砚湖南至牛长泾,整体开发,形成五纵四横的园区道路网架,按照六通一平的标准,抓紧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金属加工区重点配合迅兴公司三期工程和协作配套企业,科学规划,合理使用。

人才工程:加强与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全国钢结构协会、洁净技术协会的紧密型合作,创立钢构建材业重点院校的实践基地,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地开展联合办学,大力培养本土化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基金,制定鼓励企业引进专技人才特别是专家级人才的奖励措施。建立科技 37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人才社区,全方位提供便利舒适的人居环境。

创新工程:尽快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目前,金家坝经过筹备,钢结构建筑、洁净技术研究所即将设立。主要职能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为企业创造便利的技术服务平台,拓宽企业发展的空间。

品牌工程:在加强对外宣传的同时,强化行业内部自律管理,塑造“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对行业内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帮助企业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引导企业树立自身形象,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确立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嫁接工程:围绕产业链的配套延伸和扩展提升,紧紧盯住国际领先技术和先进企业,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企业的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吸收,鼓励企业大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同先进企业的合资合作,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彩钢板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方向

丝绸纺织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明嘉靖年间,盛泽就已“锦绫为市”;清代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风送万机声,晴翻千尺浪”,是对盛泽作为丝绸重镇地位的形象描述。

目前,丝绸纺织产业已成为我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值比重超过35%。吴江丝绸以精工细作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共获得国家金质奖3只、银质奖4只,部省优质称号60多只。在全国的历次评比中,吴江丝绸产品与杭州、湖州、苏州、上海共同作为重点生产 3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基地而并列齐名;真丝染色、印花绸、仿真丝绸的水平,均在全国同行中居于前列。“新生”牌真丝绸、“茶花”牌真丝绸、“蚕花”牌人丝交织复合产品、“艺龙”牌仿真丝绸,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在继续保持全国丝绸生产重镇地位的同时,化纤纺织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全国最大的薄型织物生产基地。

一、吴江丝绸纺织产业的主要优势

我市纺织业主要属薄型化纤纺织生产,近几年由于民资大量投入纺织业,加上较好地接受了国际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我市纺织行业的规模迅速得到提升,实力不断壮大,已形成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一条龙配套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总量优势

2002年全市纺织行业完成现价产值2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33%,生产聚酯切片40.5万吨,合纤丝17.6万吨,各类丝织品36亿米,炼染印丝织品19.54亿米,服装3238万件。现已拥有无梭织机5万台,已成为全国无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织造无梭化率达到82%以上)和全国最大的薄型织物生产基地。真丝绸年产量稳定在2000万米左右(绝大部分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和六分之一。

全市丝绸纺织行业共有企业1200多家(其中织造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织造业5.5万多人)。全市涌现了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化纤织造厂、鹰翔化纤有限公司、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差别化集团、迪富特种聚酯切片厂、中春纺织公司、艺龙集团公司、盛虹印染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纺织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盛泽镇为主,涉及南麻、平望、黎里、梅堰等镇,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纺织经济板块。骨干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吴江化纤织造厂、3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盛虹印染公司、丝绸集团、鹰翔化纤公司这4家纺织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将超过50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市织机数超过1000台的企业近20家,其中吴江化纤织造厂已拥有2600台无梭织机,该厂在加快向前道化纤原料项目发展的同时,下一步打算再引进大规模的喷水织机,一家企业无梭织机将达到5000多台规模。盛泽镇目前拥有无梭织机超过25000台,同时集中了全市主要印染企业和流通市场,去年年底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丝绸名镇”。

2、配套优势

纺织产品形成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一条龙配套发展的优势。无论是真丝还是化纤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链延伸拉长,大大增强了我市纺织产业的集聚整合功能。纺织行业通过设备引进、技术嫁接,已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起步于九十年代的化纤涤纶原料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市已有切片纺丝企业8家,产能超过65万吨。40万吨熔体直接纺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市化纤原料工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织造无梭化步伐近几年大大加快,喷水、喷气、剑杆、片梭等各类无梭织机大量引进;与此同时,印染后整理及服装等各类深加工设备也在大幅度递增,已成为我国纺织印染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服装工业进入了跨越式高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拥有企业130多家,缝纫机1.8万台,从业人员2.2万人。吴江纺织行业机械化、自动化、配套成龙的生产体系,不仅有利于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系列开发,而且有利于降低产业链配套企业内部之间的运输、包装等费用,形成低成本的优势。我市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能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3、技术优势

具备较强的技术品种优势,在我市纺织行业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最近几年中,化纤行业熔体直接纺技术,海岛法纺丝技术的应用,美国杜邦公司3GT新技术落户吴江,撑起了我市化纤原料工业先进技术层次的制高点,织造行业无梭织机的数量迅猛增加,从喷水到喷气、从单喷到双喷、从平机到提花、从中速到高速、从国产到进口,装备技术层次全面提升。盛泽镇商会组织数十家民营企业向日本丰田公司联合采购3000多台喷气织机,成为丰田公司织机交易史上的“第一买单”,这批喷气织机陆续到位后,将使我市的织造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品种开发方面,通过自主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手段,经常不断地开发出适销对路、附加值较的新产品,使吴江纺织行业的品种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近几年来,重点开发了重磅真丝绸、真丝乔其、各种纤维交织绸、中高档仿真丝绸、丝绒电绣产品和各种差别化纤维、复合纤维等新品种,提高了纺织物中服饰面料、装饰用布的比重,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如方圆化纤公司联合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玉米纤维等高附加值的新合纤,市场前景看好;吴江丝绸集团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会同中科院下属有关科研院所联合进行丝绸难题的攻关,目前在真丝绸防皱、防缩、防褪色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盛虹印染有限公司、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了“产学研”联合的步伐,以市场为导向,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一批纺织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我市纺织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内外销渠道,带动了产品逐步向个性化、功能化、高档化发展。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今年上半年全市纺织行业完成投资33.8亿元,占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额的56%,投入超亿元的有7只项目,鹰翔化纤、恒力化纤、盛虹印染3个化纤熔体直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40亿元,这三个化纤原料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改变我市化纤纺织业的现有结构,提高我市纺织产业在国内的地位。此外,投资总额6亿美元的PTA项目也已签约。上半年全市新批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3家,其中纺织行业就有6家。织造业继续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无梭织机,提升装备水平,基本实现了织造无梭化。目前还拥有整浆并前道570多台套,加弹机160多台,倍捻机150多台,加捻机1300多台。印染行业加速了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去年以来,仅盛泽地区印染行业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就达到1.5亿元,共淘汰落后的O型缸染色机166台、横开门染色机60台,购进进口和国产新型号斜管196台,淘汰落后定型机33台,引进台湾、韩国产新型定型机26台,另外,还引进了磨毛机、14色平网印花机和园网印花机、起绉机等大量染整先进设备。减少了低档里料的染色加工,增大了化纤面料的生产,拓展纯棉、交织物的印染业务,适应了本市喷气织机交织产品不断增多的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虽然上半年遇伊拉克战争与“非典”的影响,却挡不住纺织项目投入的潮流,说明企业家普遍看好入世后的纺织业走势。

4、市场优势

吴江丝绸纺织业的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一个大规模专业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位于绸都盛泽镇,经过18年的培育和完善,该市场已成为全国化纤薄型织物最大的集散地和价格信息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余家丝绸纺织商行云集场内。经过市委、市政府的改制措施,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 42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制得到了进一步的理顺,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以上规模水平,名列全国十大专业市场。东方丝绸市场为我市广大纺织企业提供了便利的销售基地和信息流通渠道,辐射和带动了纺织企业依据市场导向,加速发展步伐。东方市场汇聚了大量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使我市众多纺织企业接收的市场信息又快又多,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营销手段等各方面的运作都比较贴近市场,有利于拉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纺织行业产品逐步由里料向面料等中高档产品发展,目前合纤面料比重约占20%,真丝交织类约占5%,部分产品如桃皮绒、麂皮绒等面料质地可同韩国产品相媲美,且价格明显低于韩国同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真丝绸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品,在市场不景气的逆境中,始终稳定在年产2000万米的水平,质量上乘,大部分销往国外近年来我市合纤织物由于品质的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去年我市纺织品出口值23611万美元,折合出口坯布量约10亿米,占全市丝织品产量的27.8%。今年上半年,据市外贸集团公司统计,纺织品出口3982万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服装出口2389万美元,同比增长47%)。全市涌现出17家自营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其中纺织企业就达12家,占70%。

5、成本优势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普遍看好的是纺织行业,美国为主的国外市场对纺织品需求的明显回升,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轻纺行业因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纷纷向外转移,我市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素质较高,原有纺织基础好,又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带等原因,已成为国际性纺织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特别是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形成,使我市成为最佳的制造业加工区地带,优越的地 4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理位置构成了产品竞争的成本优势。由于我市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比较宽松,比较适合个私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市场竞争的机制比较灵活,自我发展能力强,因此,落户我市的纺织企业普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短短的二、三年时间中,使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已挤身于纺织规模企业的行列,显示了强劲的后发优势。

二、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纺织行业是我国入世后直接受惠的产业之一,总体发展趋势看好,同时纺织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很严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趋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做强做大纺织板块经济。

1、化纤原料工业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竞争的焦点是单位产品比较成本和产品开发能力。近几年我国每年仍有大量纤维进口,尤其是我国合纤产品差别化率较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纤维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差别化纤维,并不断扩大聚酯纤维在产业领域、装饰领域的应用,替代进口产品,是纤维生产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十五”期间我国聚酯及其纤维产品的供应仍然还有相当数量的短缺,国家已将聚酯纤维作为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未来几年聚酯及纤维原料工业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浙江绍兴、萧山等地化纤原料工业发展很快,我市企业能否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关键看企业能否看准市场需求,在品种与技术领先上抢先一拍、踏准步子,能否以规模优势实现比较成本的优势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形势继续看好,需研究与国际接轨的营销策略。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对外贸易是受惠产业之一,前景十分看好。2005年1月11日起,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将全部取消,到时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有很大的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进口国非关税壁垒增多了,反倾销保护措施加强了。另外,“非典”对出口的后遗症也不容忽视,一些外商转移了纺织品采购国,改变现状需要一定的时间。近日,我国纺织品最大出口国美国又制订了一系列限制进口我国纺织品的措施,迫使我市企业必须研究相应对策。我市服装企业以出口为主,去年出口服装占总量的23.4%,今年上半年达58%,虽然在丝绸纺织经济板块中服装行业盘子较小,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在加快,今年上半年服装产量同比增长33.4%,服装行业不仅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适合民资发展的行业,更是一个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创汇的行业,目前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营销战略上的挑战,关键是看我市企业能否在名牌战略实施和国际化营销方式上的具体接轨能力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3、周边地区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市纺织业构成了强烈的竞争压力。

近年来,我市周边地区纺织业同样发展很快,浙江更为明显,绍兴、萧山、余杭、临平、海宁、湖州、长兴、嘉兴八个县市目前拥有各类无梭织机17.1万台。绍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陆续引进2.5万台以剑杆为主的先进织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织造无梭化。绍兴、萧山地区已有200万吨化纤熔体直纺设备投入运行,另外,还正在实施3只PTA项目,发展势头咄咄逼人,而我市化纤熔纺项目尚未投产。我市目前无梭织机虽然比绍兴多2万台,但进口织机比绍兴少1万台;绍兴以面料为主,去年生产各类面料达21亿米,而我市里料产量仍占主导,附加值不高。同样,我 4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市服装行业与邻近浙江平湖、常熟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品牌上差距明显。因此,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更应看到差距,奋发进取,急起直追,才能在竞争中占领一块更大的市场份额。

4、印染行业已经成为我市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我市织造行业发展迅猛,但印染行业由于受到盛泽地区有限的区域水容量的制约,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织造行业的发展速度。根据环保规划,盛泽地区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减已经同盛泽镇印染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按照环保部门对盛泽镇下游水质要求,根据目前废水治理水平,我市全市印染行业最大年生产量约为20亿米,无法满足全市40多亿米的织造能力,将有50%左右的坯布流向外地加工。周边地区针对我市这一状况,是印染行业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如绍兴县去年新批6个印染企业,广吸外地坯源,目前,绍兴印染加工量已为织造产量的2.5倍。嘉兴市王江泾镇今年新上了近十家中等规模的印染企业,已对我市盛泽地区印染企业造成了直接冲击。我市印染行业的环保问题成为我市纺织业发展的瓶颈。

三、吴江丝绸纺织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到2005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丝绸纺织重要生产基地的目标,我们认为,市委提出这一目标是鼓舞人心的,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对此,我们要满怀信心。我市的纺织产业要进一步放大胆子、放开手脚,努力争取在国际纺织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不断加大做强做大企业和招商引资发展纺织业力度,争取更大的国际国内二个市场的占有份额,形成纺织业更强更大的制高点。对于我市纺织业产业发展趋势,下一步我市纺织业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做强做大纺织基地,以科技领先做强产业,以 4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比较成本优势做大产业,以技术进步攻克瓶颈制约,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壮大纺织板块经济的综合实力。”产业主要发展方向:

1、原料工业要向多纤维、多品种方向发展。

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大力发展化纤原料工业。引导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即向休闲服饰、混纺交织,产业用和装饰用织物),立足于大化纤,向多品种、多类别化纤方向发展。在加快现有涤纶熔纺项目实施进度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向前道发展PTA项目,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涤纶短纤原料,适应喷气织机和中厚型织物发展的需要。要适度发展氨纶纤维,有条件的企业要发展锦纶纤维,使我市化纤原料更趋多样化,以满足开发中高档合纤织物的需要。

2、织造工业要着力提高产品档次,以扩大使用领域,拓展出口产品为方向。

重点在于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应对化纤织物使用领域扩大和目前产品结构正在由里料向面料调整,由服饰面料向产业用布、装饰布拓展的发展趋势,我市织造业要大力发展化纤服饰面料和产业用、装饰用织物,逐步将一些低档次的产品向内地转移,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然需要。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努力攻克汽车内装饰纺织物这一新领域。另外,适度发展短纤交织服饰用料的领域,自然纤维与化纤短纤维交织是休闲服饰的主要用料,能迎合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目前是国内外市场的一种趋势,我市有的企业看好这一领域,在加大投入发展力度。围绕提升产品档次,围绕大力增加出口产品,开发新品,提高单位产品附加值,织造业要以追求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原料,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为追求目标。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3、印染工业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品质提高型为主的发展为方向。目前受水环境的制约,是我市纺织行业的薄弱点,我市印染业要走仅有的几斤面粉“不做馒头做烧卖”的思路,重点在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深度上做文章,提高单位产品附加值上拓展空间,印染业的发展方向是要转向品质提高型为主的发展道路,即要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高装备水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吨污水产出率,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不增加污水排放的情况下,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的措施应该是:减少低档里料的染色,增加化纤面料的生产,拓展短纤、纯棉、交织物的印染业务。印染业还要瞄准意大利等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印染后整理技术,来嫁接提升现有染整水平,提升印染产品的品位,使我市印染业真正“做精、做强、做高”。

4、大力发展服装业要以实施品牌战略和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为方向。

重点是发展出口服装和国内市场品牌服装,这是服装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竞争素质和经济效益的唯一出路。可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以服装为主题的专业招商活动与发展本地民资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注意引进有名牌服装龙头企业来吴江投资办厂,大力发展服装企业,悉心培育一批服装龙头企业,以购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培育名牌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示范、带动和支持的效应,使我市发展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以此带动我市纺织行业的更快发展。

5、用心创造条件逐步攻克纺织机械制造业这个关键基础性产业。瞄准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纺织机械,尽可能通 4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纺织机械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使他们的纺机企业逐步转移到我市生产,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我市的纺织机械制造业,逐步形成完整的纺织产业链。

第三、第三产业——服务业

未来的吴江: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的崭新天地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吴江经济发展呈现出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以商贸、旅游、物流和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型服务业已初具规模。1978年以来,吴江市人均GDP快速增长,1993年突破1000美元,2001年超过3000美元,2003年达到5000美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成长阶段。2003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6.3亿元,占GDP比重达34.27%。

吴江商贸业日趋活跃繁荣,截止2003年底,全市商贸企业达39315家,新型业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市已有6家商贸企业实行连锁经营。专业市场和物流业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各类专业市场94家,成交额223亿元,并形成了以东方丝绸市场、大发市场、江苏华东苗禽交易市场、江苏铜罗花卉苗木盆景交易市场、苏州太湖蟹交易市场等为龙头的专业市场体系;有各类物流企业50多家,仓储式大卖场2家。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房地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全年完成房产开发投资12.3亿元,开发商品房87.5万平方米,实现各类房产交易额11.5亿元。年末各项 4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人民币存款余额300.11亿元,贷款余额223.5亿元。实现证券交易额41.1亿元。全市保险机构2003年保费收入5.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486万元。邮电通信业快速提升,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9亿元,年末市话和农话用户289797户,移动电话用户50万户,互联网用户46950户。“中国吴江”政府网站开通不到一年,就一举获得全国优秀政府网站光荣称号。随着服务业总量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本文从吴江服务业中一个典型产业—旅游业出发阐述吴江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重大决策,既是对旅游业改革开放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厚望。吴江旅游业以同里古镇列入太湖风景区为标志,十八年来旅行社、旅游饭店从无到有,旅游景点从少到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同里景点的游客接待量从1996年的14万人次,1997年的25万人次到1998年的40万人次,几乎每年以60%多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1998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吴江接待国内游客7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8亿元人民币,旅游产业规模在苏州六县市排列第五。吴江旅游业的发展在认识上还有差距,在实践中还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旅游业的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吴江旅游业。

一、吴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吴江旅游业起步较早,1984年修复退思园,1993年有了星级饭店,1995年有了旅行社,但直到1996年同里镇提出“旅游兴镇”并在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方面有较大突破,吴江旅游业的发展才逐渐被社会重视。但由于吴江旅游业至今没有一 50

篇2:吴江经济发展特征

吴江市是江苏省南大门,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8万,外来人口75万,辖2个省级开发区、8个镇、250个行政村,19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拥有60万亩耕地和38万亩水面。公元909年建县。1992年撤县设市,今年是吴江建城1100周年。

2008年,全市实现GDP73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每个镇超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3亿元,新增注册外资19.2亿美元、民资85亿元,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63亿美元;实现农业总收入35.8亿元,工业总产值261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38元。吴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5年率先成为江苏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城市,连续多年居全国百强县第九位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二位。最近,吴江又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县级市第一名。

今年,我们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各地开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两大竞赛”,在机关部门中开展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一赶超”活动,突出抓好转型升级工作,全力用好“战略机遇期”,精心构建“乐居吴江”。1-9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4亿元,增长12.7%;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734.8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52.51亿元,增长14.5%;一般预算收入50.58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9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仅此指标为负增长);累计完成注册外资13.75亿美元,实现到账外资7.1亿美元。截至9月末,全市累计注册私营企业达17980家,同比增长132%,累计民资注册资本达491亿元,同比增长25.8%。

一、抓规划布局,优化发展空间。以前,吴江小城镇发展遍地开花、全面结果,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看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 1

村,布局散乱,水平不高,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不相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先集聚后舒展的原则,专门成立规划局,面向全国招聘高级规划师,近年来共投入资金1亿元,对市域1176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置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管制建设区,提出片区组团发展的新思路,在建设“三大主战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大片区发展理念,划定沿沪、沿浙、沿苏、沿湖四大片区,创造性探索“区镇合一”行政模式,锁定松陵、盛泽两个主城区和汾湖、震泽两个副中心建设,建成沿苏、沿沪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发展沿太湖温泉旅游度假区。2000年以来3次调整村镇布局,23个乡镇合并为“二区八镇”,557个村合并为250村,全部3338个自然村规划为375个农民集居点,预计全面建成可节约用地8万亩,逐步实现城市集聚、农村舒展的空间布局。当前的重点是,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准实施太湖综合整治机遇,积极实施国家东太湖综合整治项目,包括退垦还湖、生态修复、洪道疏浚等工程,加快推进11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城建设,争取东太湖温泉度假区、苏州轻轨2号线延伸尽快启动,全力推进东太湖大桥、230省道北段等重大项目,确保新城建设全年投入20亿元。

二、抓产业集群,打牢发展基础。吴江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苏南模式的代表,90年中期乡镇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推动民营经济裂变大发展,被称为江苏民营经济领头羊,主要特色是“一镇一业”的集群发展。目前,吴江产业集群基本框架是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装备制造、缝纫机、彩钢板、羊毛衫、有色金属、日用化工、服装制鞋等10大产业,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缝纫机、彩钢板、羊毛衫六个产业被列入江苏省20个重点培育产业名单,建成全国集聚度最高的IT产业制造基地,真丝绸电缆光缆、工业缝纫机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

6、1/

4、1/3,年产彩钢夹芯板2000万平方米、羊毛衫1亿件、各类服装3.1亿件套,吴江经济开发区是国家背光板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盛泽镇是中国四大绸都之

一、中国丝绸纺织名镇、国家丝绸

星火技术密集区,七都镇是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中国光缆之都,横扇镇是中国缝纫机之乡、中国毛衫名镇,震泽镇是中国亚麻绢纺名镇、中国蚕丝被之乡,桃源镇是中国服装名镇,同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黎里是中国日化之乡,金家坝是中国彩钢板活动板房生产基地。近年来,以电梯制造、环保设备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2008年实现产值250亿元,跃升为第三大支柱产业,亚麻面料和服装出口占全国总量的20%,逐步成为吴江第七大产业,以太阳能产业“硅棒”和光缆产业“光棒”为代表的新材料项目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吴江开发区已建成电子联网监管区和出口加工区,汾湖开发区建成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盛泽镇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编制落实“4+4+1”产业规划,抓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缆电缆、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食品加工等四大新兴产业,抓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力争到2012年形成5000亿元产业规模。

三、抓配套改革,激活发展机制。吴江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场教学点,也是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早在1994年我市双浜村以农民承包土地入股建设村级集体农场,实现从“人人有田”到“人人持股”转变,为离土不离乡向离土离乡进城创造了条件,由此“三大合作”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目前,250个村共建有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37家,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建成土地股份合作社102家,入股土地面积11万亩,50万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农民不种田比种田可以拿到更多钱,并以“三大合作”为基础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按工业开发区标准建设农业园区,目前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生产都达到了80%,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有力推动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开辟第二收入渠道。在解放农民的同时,我们还在统筹使用城乡资源上进行积极探索,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大胆尝试置换手段,统筹城乡资源,在各镇建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同时,普遍成立新农村建设市场化运作平台(农投公司),在耕地

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村庄治理、农房拆迁过程节余的土地置换进城,空间支持城镇建设,收益反哺“三农”发展,农民可选择以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取得城镇公寓房,以农村社会保障置换取得城镇社会保险,实行城镇居民户籍登记转换,既解决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问题,也解决了城镇建设和工业化发展问题。

四、抓公共服务,增强发展功能。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完成投入20亿元以上,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配套能力,重点抓好水、电、路、气、生态环保、信息化“六网”建设。目前,已建成日供水60万吨的区域供水工程,80万城乡居民一样喝上太湖水;实施区域天然气工程,已建成天然气管网400公里,有望近年内实现镇镇通;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城乡居民一样看上了高清晰电视节目。区域供水、区域供气、数字电视全面实现打表到户。交通建设建成七纵六横网络,各镇15分钟均可上高速、一小时内到达上海,公交建设实现镇镇有站、村村有亭,投资16亿元建成的21公里南北快速干线行车只需12分钟,成为沟通南北各镇的新亮点。生态环保建设狠抓区域集中治污,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157家,日处理能力达45万吨,每年投入绿化建设资金超过

1.5亿元,每年确保新增绿化1.5万亩,目前所有镇已全部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市民出门350米以内就能步入绿化空间。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市民卡工程,城乡居民持卡可办理社保、医保、公交、游园、银联、缴费、消费等12项业务,共享“多卡整合、一卡多用”的现代生活。“村村接通公交车、家家喝上太湖水、人人手中一张卡”成为吴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抓和谐建设,展现发展魅力。1999年率先在全省将就业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2004年在全国率先一揽子对1982年以来所有失地农民纳入土地换保障制度,老年农民享受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部农民参加市民合作医疗,土保农民到龄享受每月260元保障收入,70岁以上农村老人和城镇无固定收入老人零缴费参保直接享受每月120元政府养老补贴,新吴江人居住满2年也可参加市民合作医疗保险,2006年起将原

篇3:吴江经济发展特征

1 农村治理模式的类型

1.1 传统礼治农村治理模式

中国农村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我国农村形成了复杂的礼治治理模式。吴江地区作为历史悠久的苏州市重要区域,农村的治理模式依然受到传统礼治的影响。虽然新时期吴江的农村治理制度已经进行的多次调整,但传统礼治已经深入的渗透到我国农村的文化体系当中;因此,分析传统礼治对研究吴江农村治理模式依然具有重要意义。[1]在我国古代,有王权止县政的说法,中央的权力无法直接对县级以下的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的领导;因此,县级以下行政机构大多采用礼治的方式实施政务的处理,所以,传统的礼治方式行政效率较差,难以将高层行政机构的顶层设计进行深入地落实,造成县级以下行政机构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而无法提高管理质量。另外,传统的礼治农村管理模式具备很强的局限性,一些制度的制定缺乏足够的法治思维,造成人情高于法律,家法高于国法,不利于农村治理质量的提高。[2]一些县级以下行政机构,采用家族式管理的方式进行行政管理,造成行政管理模式沾染了很多专治气息,因此,在新时期吴江探索农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礼治模式的局限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现代化新型管理模式能够具备足够的科学性。

1.2 官民二元结构模式

二元结构模式也是我国农村地区传统时代较为常见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当时的政府机构和民间领导机构共同行使农村的行政管理任务,吴江地区作为苏州市的重要区域,自古经济繁荣,官民二元结构模式也在苏州吴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在官民二元模式的推行过程中,民间的行政管理组织获得了更加自主的形式管理工作的权力,不再需要上级行政机构进行全面的领导,虽然此种模式相比于礼治模式具备更大的活力,但由于不同区域的客观环境有所不同,官民二元的治理模式依然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3]在此种模式的引导之下,执政机构仅仅起到了相关政策的普及作用,主要行使权力的机构在民间组织。

1.3 政党、政府、民间组织三元结构模式

三元结构模式是在二元结构模式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苏州市吴江区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较早地进入了三元结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政党在政治经济等发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且在农村的基层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村民拥有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构建的自治机构,这一机构既包括村民民主选举而产生的行政团体,也包括政党下属的党支部机构,村委会机构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支机构的设立,一般的村委会都会根据本村的治安情况和人口生育情况进行下属机构的人事安排和制度安排[4],虽然村委会从制度上是本村的最高权力部门,但很多地区由于民主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村委会的实际工作依然由地方党支部进行领导。这种三元结构模式在我国我农村治理中一直处在民主探索的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三院治理模式得到了较大的成功,苏州吴江区就是其中的典范。

1.4 契约形式的管理模式

农村治理模式当中的契约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治理模式,是农村民主政治的体现,这种形式的治理模式采取签订合同的形式,将村内部的事务通过契约的形式加以明确,并对每一个乡村的领导者和村民,以及不同村民之间需要坚持的原则和收获的利益进行明确,以便农村治理模式能够在法律层面上得到明确,在契约中,不仅要对签约各方需要履行的职责进行明确,还要对相关职责的完成时间,和没有及时完成需要进行的补救措施进行规定[5],因此,契约具有较高的完整性。苏州市吴江区的农村治理模式较早地开始了民主化探索,由于苏州市吴江区具备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苏州市吴江区的农村治理模式,民主化探索成效明显,契约化治理模式严格地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且采用民主议政的方式对农村治理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情况进行明确,这种形式的农村治理模式还严格根据不同村庄的具体风俗情况进行治理方式的探索,使契约能够真正促进农村治理水平的提高。实施农村治理模式的契约化转变,不仅能够使农村治理模式具备更高的法制意识,也能够完善农村治理模式的民主化程度,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活力的提高。[6]随着我国社会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治理模式的民主化改革成为未来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苏州市吴江区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实施契约化治理模式是提升农村治理模式民主化探索基础的重要工作。在进行契约化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党委、政府等行政机构需要互相进行监督和制约,避免公权力影响契约的公平公开,以便契约治理模式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完善。

2 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治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改良苏州市吴江区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机制

首先,苏州市吴江区要对农村所拥有的公共产品进行范围的明确,这些公共产品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并且不具备竞争性,公共产品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性物品,也包括农村居民生活和工作所需要受到的公共服务,农村居民所需的基本生活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和市政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生产过程中所需要受到的科技力量支持也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苏州市吴江区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机制的明确过程中,要以制度的形式对需要提供相关供应工作的各方进行责任的认定,以便需要进行供给和需要收获供给的各方能够形成稳定的整体。[7]当前,苏州市吴江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但是,供给结构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既包括供给主体较为缺乏,无法在出现供给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协调,也包括供给主体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无法得到切实地满足;因此,在苏州市吴江区进行农村治理模式改革之前,需要结合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既要保证农村的公共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又要保证公共产品供给过程公开透明,以便苏州市吴江区的全体农村居民能够获得满意的公共服务。要从改良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入手,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进行基础的夯实,以便苏州市吴江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能够获得足够的扶植。要采用协同管理作为苏州市吴江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调整改革的主要管理方式,明确政府机构和社会机构的职权范围,涉及经济利益的问题要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要注意将新时期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活动当中,以便农村较为复杂的公共产品供应活动能够在高科技手段的运行下实现高质量管理,提升公共产品管理的规范性和运行流程的科学性,以便协同管理的优势能够真正得到实现。

2.2 进行农村治理机构精简

苏州市吴江区的农村治理模式改革要将机构精简作为主要的手段,通过对行政管理机构的科学调整,降低行政工作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提升苏州市吴江区的行政效率,使苏州市吴江区的行政工作能够在国际层面上同发达国家实现对接,提升苏州市吴江区的行政质量,要注意对乡镇级别的行政机关进行人事调整和建制改造,根据苏州市吴江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对行政机构进行精简,以便行政审批工作能够更加贴合地区发展的需要。[8]要根据建制改革之后的权力分配状况,对新的行政审批工作进行建立,在建立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行政经验,例如,可以模仿德国的村民办事方式,选取居民生活密集区域进行公民办事机构的设立,并对需要进行办理的公共性事务进行办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对每一个办事地点的公共权力进行约束,以便每一个区域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促进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治理模式的整体发展。

2.3 持续推进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机制改革

苏州市吴江区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很多公共事务的处理,因此,对公共事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对提升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治理模式的质量至关重要,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改革之前,必须对调整机构和人员需要使用的资金进行筹集,在筹融资方面,改革人员要注意拓展思路,不能仅仅争取上级行政机构的财政资金支持,也不能仅仅面向社会进行单一方式的资金筹集,要采用多种方式,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尽可能多地筹措公共事务机制改革的资金,以便改革工作能够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要注意合理医用筹集到的资金,定期分析改革团队的资金利用率,并争取财政力量的支持,使改革事业的每一项举措能够得到如期的推行。

3 结论

苏州市吴江区是我国苏南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区域,随着我国农村治理模式改革的日渐深入,苏州市吴江区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深入地分析我国苏州市吴江区传统农村治理模式的发展历史,总结传统农村治理模式的优势和弊端,并对新形势下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治理模式的改革进行趋势分析,对提升我国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治理模式的科学性,促进苏州市吴江区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苏州市吴江区作为我国苏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吴江地区农村的治理模式进行探究,对吴江地区农村治理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新时期吴江农村治理模式改革的具体情况,并对吴江农村治理模式的改革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提升吴江地区的农村治理综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吴江,农村治理模式,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唐鸣.对农村基层政治关系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14(2):35-38.

[3]贺雪峰.论理想村级组织的制度基础[J].政治学研究,2014(3):65-69.

[4]徐勇.为民主寻根,乡村政治及其研究路径[J].中国农村观察.2014(5):11.

[5]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陈林.乡村治理的新思路[J].决策咨询,2014(9):27.

[7]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J].政治学研究,2014(1):63-67.

篇4:吴江经济开发区

吴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全省首批13个省级开发区之一,连续四年成为省、苏州市的先进开发区,2002年又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称号。现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形成集工业制造区、海关商检进出口服务区、商贸服务区以及正在兴建的出口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区内现有外商投资企业378家,累计引进外资27.3亿美元,到帐外资13.9亿美元。今年1-9月,新增外资项目50个,注册外资3.07亿美元,到帐外资2.7亿美元,吸引民资3.4亿元,进出口总额25.3亿美元,成为吴江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在技术、产业、功能上凸现了个性特色:一是产业集聚度高。目前区内85%的外资企业从事IT产业,自我配套率达到90%以上,已经形成年产500万台彩色液晶显示器、300万台扫描仪、300万台笔记本电脑、300万台电脑主机、2.2亿只微型电机、1500万台手机、1000万台数码相机、300万台光驱、1000万台各类电源供应器、1000多万台(片)数据机、130万芯公里光纤以及大量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其它电子资讯产品的生产能力。华宇电脑、中达电子、大同电子等龙头企业已从单一生产基地向生产、研发一体化推进,极大地提高区内IT产业的集聚度。二是企业规模大。区内IT产业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6只,区内已落户的有世界500强企业3家及20多家在台湾乃至国际上著名的龙头企业,其中台达电子、华宇电脑和中华映管总投资均超1亿美元。华宇电脑、高创电子、华映视讯、大同电子跻身2002年度中国进出口总额最大的500家企业行列,分别列101位、102位、229位和315位。2003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预计可达15家,其中4家公司可超过30亿元。三是科技含量高。引进项目中有生产液晶显示器、激光打印机、手提电脑、手机、数字式投影仪、DVD播放机、CD-ROM、宽带数据机、感应式传感器、平贴式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高科技产品。吴江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电脑及周边产品、光电子、通讯及网络、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

目前,开发区正在进一步做好新一轮80平方公里的规划和建设。全面加快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电子资讯产业园、日资工业园、科技人员创业园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围绕电子资讯产品的产业化、国际化和高新技术化,进一步拓展光电、半导体和信息网络技术等行业;大力引进研发机构和技测中心,增强应用技术开发的能力。预计2003年,开发区可完成新批注册外资5亿美元,到帐外资3亿美元,吸引民资10亿元,完成进出口额40亿美元,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篇5:吴江经济发展特征

吴江作为江苏民营经济的领头羊,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应当说在发展环境上具有适宜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氛围的,否则不足以成就今天的民营经济辉煌。根据省委罗志军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政府转职能,企业转方式,社会转观念的讲话精神,吴江的政府、企业和社会该怎么“转”,笔者不揣浅陋,试言一二。

政府转职能方面。应当说吴江的党委、政府服务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企业,做到非常不错。惟其如此,才能有不论是吴江作为县级市,还是县级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都在全国同类县市区中处于第一方阵的强大实力。当然,为了追求更高更好的发展目标,政府在转变职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是进一步做强硬件设施。让道路更通畅,交通更便捷,用电等能源获取更充足,保障信息流交换手段更畅通。二是进一步优化环境。进一步夯实平安吴江、和谐吴江建设,保障和维护好当前良好的和谐安宁的投资办厂环境。三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审核审批项目,让企业更加自主经营,“政府的手”少揽活揽事,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议可以学习探索“负面清单”制度。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力求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简化程序,缩短周期,方便企业办事,建议探索“单一窗口”制度,尝试企业业务受理“一口受理”、“一表填报”,由某一职能部门扎口受理后进行推报。五是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吴江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发展融资能力有限,融资渠道受限,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多想法子,加大扶持。

企业转方式方面。笔者以为除非某一项产业已经被发展的历史车轮所淘汰,否则任何一项产业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对于现存的产业来说只有过剩的产能、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没有过剩的、落后的产业。各项产业的科技含量不一样,企业要转变的是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人才观念等。有些中小企业主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做强企业的雄心和魄力,缺乏探索创新意识,缺乏品牌、专利、产权意识,喜欢“跟风”,“同质化”现象突出,往往某一项目赚钱,大家就蜂拥而上,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容易导致在局部区域内整个行业利润的整体下滑。这 就需要企业家们既要着眼当下,又要放眼未来,不一定非要“做大”企业,但可以“做强”,可以“抱团”发展,建立类似行业商会、联合会之类的组织,沟通信息,商讨发展事务,避免“窝里斗”。对先进生产工具的投入,有些企业舍不得,工具的落后导致产品款式、质量等的落后。管理方面,不少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对有发展做强愿望和潜力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不可或缺。还有就是人才方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在怎么招徕人、用好人、留住人上下工夫,既要用钱,又要用心,对于一些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吴江改革开放初期就探索出的“星期天工程师”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借智发展模式依然是投入相对较少、回报相对较多的管用的人才使用理念和方式,值得继续保留和使用,当然在形式上可以更加与时俱进。

篇6: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吴江区委教育党工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过程,积极开展党员特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学校党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渗透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学校党支部决定在全校党员中开展“实施‘六个一’工程,立足岗位讲奉献比贡献”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提高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保证创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党建特色化建设为主线,以学校党务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突出学校转型创新。开展党员“讲奉献比贡献”活动,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效方法,是新形势下保持和弘扬共产党员先进性重要载体,是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为一体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活动,能够亮显党员身份,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二、党建品牌名称

实施“六个一”工程,立足岗位讲奉献比贡献

三、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乡镇城市化进程开始提速,乡镇建设日新月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成为了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而我校又地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核心地带,周边租住着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这就使得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数与日俱增。特别是近二年,开始实施外地户籍孩子入学,只要达到一定的积分要求就能与本服务区学生享有同样的入学资格后,我校的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人数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达90%左右。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更加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一是农村学生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家校配合力度不大;二是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如不守纪律、厌学、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等,致使学生基础薄弱、表现偏差;三是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群众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加之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家长在施教区购房,将户口迁入,导致我校生源激增,部分转进生在原来的学校中未受到良好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四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经商,由祖父母监护或寄宿在亲戚朋友家,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后代过度溺爱、放纵,隔代教育的弊端明显,家庭教育缺失,导致这部分学生常规意识淡薄,能力不强,学习习惯差,成绩滞后,性格、心理出现问题。能不能做好关爱、引导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坚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德育工作还不够精细,力度还不够大。本学期,党支部将以“实施“六个一”工程,立足岗位讲奉献比贡献”为党建特色,加大党员教师参与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将关爱落到实处,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推进我校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工作目标

通过活动的开展,“读好一本书、写好一篇体会、访好一个家庭、做好一份特色工作、培养好一名青年教师、帮扶好一名困难学生”,通过整体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再通过“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使活动朝着“人人参与、个个受关爱”的目标顺利开展,探索一条适合跨越式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用1年左右时间建成“吴江区党建工作特色学校”。

五、组织机构 组长:潘林锋 副组长:朱国良

成员:许卫平张娟 龚树敏 沈伟东 盛颖 庄玉新

六、工作措施 1.与党员自身发展相结合。在实施“党员教师“六个一”工程”的过程中,为党员自身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结合“三亮三比三创”主题教育,鼓励广大党员教师“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干劲、比创新、比奉献;创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形象。”扎实开展好“党员教师‘六个一’工程”活动,推动“立足岗位讲奉献比贡献”活动的深入开展。

2.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每位党员联系一个科室,蹲点一个班级,积极主动地协助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提倡工作创新。3.与困难生转化相结合。每位党员联系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品困生、贫困生,每位党员走访至少一个家庭,满足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希望得到教师帮助的需要,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去了解学生,用爱的心灵灯光为之引路,做他们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德育导师们爱和智慧的浇灌下,听到孩子们心田开花的声音。

4.与党员联系户相结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将关爱面辐射到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身上。每位党员联系三至四名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从工作、思想等各方面关心和帮助群众,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就在他们的身边,让党支部既是一面旗帜,也是一座桥梁,成为学校教职员工们温暖的港湾。5.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导师的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设立“优秀导师奖”,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得这一荣誉的导师给予评优、评先、职称、提干等方面的优先考虑权。

七、实施步骤

2017年的创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学习宣传(2017年4月—5月上旬)。

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广大党员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的相关文件精神,对近年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创建“一校一品”党建品牌活动的切入点,制定党建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将党建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创新工程。认真组织宣传活动,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公开承诺,接受监督。第二阶段:精心实施,有序推进(2017年5月—11月)。

按照活动方案和公开承诺,积极开展好专项创建活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逐层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各阶段目标达成。第三阶段:开展自查,组织评议(2017年12月)。

认真对照我校党支部制定的品牌建设方案,结合民主评议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对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议,有效调整工作措施,同时根据区教育局党工委的检查结果,进行认真的整改,并建立评议情况专项台账,积累好过程性资料,迎接考核验收。

八、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切实提高对“实施‘六个一’工程,立足岗位讲奉献比贡献”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2.因材施教,务求实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读好一本书、写好一篇体会、访好一个家庭、做好一份特色工作、培养好一名青年教师、帮扶好一名困难学生”活动,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方法、心理成长、情感生活、特长培养等方面予以关注和指导,既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也不急功近利。

上一篇:选举投票报告下一篇:腾讯企业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