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论文

2022-05-01

[摘要]近些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断,演变成了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寻找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找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论文 篇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会计信息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公示,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严重的还会影响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失真的深入研究,总结了上市公司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并且对造成这一现象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系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应有的作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失真,就是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实际发生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会大大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的决策者根据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经济的秩序,严重的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信息的申报,有的甚至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行上报。这虽然能大致的反映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偏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会计信息不真实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之一为信息不真实,或者说刻意的去掩盖或者歪曲企业真实的经济情况。一般表现为文字的叙述或者数字的不真实,具体的说就是虚构销售、少转销售成本或者编造虚假资产等。

2.会计信息不完整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信息不完整,也就是故意漏掉或者是短缺一些法定项目的信息。一般表现为会计信息中提供的信息很多,但是在提供的信息里面,符合要求的内容却很少。例如,有的企业的有些资产已经没有办法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仍在企业的账目上存在。

3.会计信息不及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还有一种表现形式,信息传达不及时。一般表现为上市公司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外公布会计信息,或者用定期的会计信息来代替临时的会计信息的报告等。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失真,就是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实际发生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更好的调节利润,往往会采用资产重组的方式。他们会把企业资产重组巨大的费用一次性的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去除,这样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经济利润,有时候会把企业的项目表现为亏损的状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在亏损的时候,在财务报表上呈现一些对企业不利的数据。因此,他们会把企业已经进行注销的重组费用,进行重新预测;另外,把一些夸大的费用转变为企业的另外一个年度的收入。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虚增资产的方式来调节企业的利润。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等,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费用,虽然只是暂时的挂在企业的账面上,但是最后会被转入到费用里面。有一些上市公司抓住了这一特点,利用它来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上市公司通过多列或者是少转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利润,这样会导致股东的投资被作为利润提前进行分配,导致企业的资产没有办法保值,更不用说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增值,这样会导致企业表面上是盈余,实际上却是亏损;如果对一些待摊费用少列或者是不列,会大大的减少企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领导者看到这样的信息,没有办法对企业的信息有一个很好的认定,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没有办法将企业的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这样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损害供需双方的利益

上市公司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的申报,有时候是为了公司的利润。上市公司的利润不仅仅由企业的主营收入形成,有时候反而是通过企业的投机因素来获得的。上市公司利益中的大部分的利益是由企业的非营业性收入和企业的股票来获得的。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更好的配合炒作,对一些费用少计或者是不计,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收入和利益的确认和制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本期利润。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突破一定的销售利润,会在企业进行报告之前进行一笔虚假的销售,在上市公司报告之后再进行退货,从而增加企业的当期利润。这样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把经济活动双方的利益都损害了。

3.打击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股票是一种无法赎回的金融工具,并且股票的价格是根据投资者对其未来收益的预期体现,也是股民心理方面的预期体现。但是上市公司信息的失真,会严重的影响股票市场的信用,严重的打击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爆出一些信息失真的丑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对一些企业信息失真的规定还不完善,导致不能很好地界定这些违法行为。我国对企业信息失真的研究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因此现有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公司最大的股东也会加入到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也兼职企业的总经理,这种现象存在的比例很大,高达60%以上,而小股东在企业中所占有的股份特别少,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做的决策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从公司大股东的角度来看,公司拥有人员与公司经营人员之间的代理联系已经消失了;对于小股东而言,自己手里掌握的股权特别少,在实际决策中,根本不占有话语权,这些小股东只能听命于大股东,或者是出售自己的股权。在这种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企业,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花费资金来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在很大的程度上,公司的管理人员与注册会计人员产生了一种利益联系。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注册会计人员通常会按照公司管理人员的意愿做事,使得注册会计人员缺失了一定的独立性。例如,2010~2013年,紫鑫药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只在乎公司本身的利益,而不顾投资者的利益来提高公司本身的股价。自导自演了一出空壳公司、不相关的客户关系等非法的游戏来欺骗投资者。公司的发股和配股的关键在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而紫鑫药业三年内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0%,这是自买自卖的结果。紫鑫药业的会计人员、公司内部人员协同会计事务所刘昆、张忠伟两位会计师一起作假,从而导致了该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作者:王榕

寻找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论文 篇2:

刍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

[摘 要]近些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断,演变成了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内部人控制;会计管理体制

作为上市公司,其必须通过财务报告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真实、公正可信的会计信息。但目前却有不少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弄虚作假,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恶劣后果。因此,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上市公司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产权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产权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的,国有企业缺少国家所有者的产权硬约束,使有些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钻了制度不完善的空子,只顾眼前利益,实行短期行为。国企及国家控股企业产权制度的最大弊病是只有名义上的所有者,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这种产权主体的缺位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但改制后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上市公司股份制的委托一代理基本上均不是通过市场方式实现的,而是通过行政契约方式实现,难以做到政企分离,常会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损害了所有者(国家)的权益。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不健全,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佳。上市公司为了能保住其牌子,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利润操纵、粉饰业绩成为他们的首选,披露虚假信息便在所难免。

(三)会计法规制度不健全

在深化改革中仍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一方面,会计法规制度不配套、不够规范科学,可操作性不强,使会计处理出现了“难点”。个别上市公司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进行违规操作;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缺乏相互制约机制而发生舞弊行为,这些现象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監管不严,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有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机构,但却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审计中介协同造假,曾为“银广夏”审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就是典型案例;美国安然事件中的“安达信”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反面教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进行审计的中介机构都参与造假,成为不法公司欺骗投资者的帮凶,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行政监督机构监管不严、执法不力,有其特殊的原因,因其与核算单位有着太多的利益关系,如果严格起来,可能“殃及池鱼”,所以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愿和动力,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五)利益驱动

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通过正常经营渠道无法得到的超额利益,从资本市场上“圈”到更多的资金,目无法纪,肆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构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而有些中介机构、管理部门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及传播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低下,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但没有起到“经济警察”的作用,反而也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六)信息不对称

在证券市场上投机行为盛行,投资者(投机者)基本上以涨跌差价作为赢利手段。上市公司具有信息优势并可转移信息风险,而投资者(投机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则处于信息劣势,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一部分投资者(投机者)也不具备相当的财务会计知识及财务信息分析能力。信息供给的扭曲使投资者(投机者)很少顾及公司的业绩及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而只关注股价的变化,注重于“炒概念”。因此,信息不对称为公司管理层向社会公众披露不真实的信息提供了客观条件,使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在利益的驱动下,隐瞒对公司不利的重大事项,虚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以抬高或打压股价等一系列造假行为时有发生。

(七)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但在很多企业中这两大机制不对称的情况很严重。许多企业与经营者的劳动合同是在经营前一次签订完成的,即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双方确定。随着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经营者为企业作出的贡献没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导致一些人为自身的利益铤而走险、违规操作。另外,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的权力过多过大,无人监督也无人敢监督,使得这些经营者“为所欲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够重视,为造假打下了埋伏。

(八)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一员,虽然《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他们实际上并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和权力。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依附关系,会计人员的各种福利待遇、职务任免等都基本上由经营者决定,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不得不按照经营者的旨意来维护企业利益,而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置于次要地位,这种会计管理体制上缺陷极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九)会计人员和公司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欠佳

一是有些会计人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但他们一般都精通业务,对会计法规、制度都很了解,知道哪些地方不完善、有机可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千方百计进行会计造假,达到掩盖违法犯罪的目的;二是会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有限,专业技术不高;三是公司经营管理者指导思想不端正,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私利或本公司利益,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搞“经理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玩数字游戏,隐瞒截留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虚增成本以便偷漏税款,大搞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一)改革产权制度

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规范运行和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进行产权制

度改革。在国家需要垄断或控股的极少数行业或企业中,可考虑采取:(1)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如采取“政府专职管理部门一控股公司一国有企业”的模式;(2)在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的同时,引进部分私有产权,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3)形成剩余索取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4)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此外,对绝大多数的行业和企业,国家是不必要垄断或控股的,国有股应寻找一条科学的渠道全部或大部分退出,彻底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同时防止其他形式的“一股独大”现象的出现。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的非执行董事,亦称外部董事。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和防止大股东操纵,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独立董事是除了董事身份外与公司无任何契约关系的董事,它既不受制于控股股东,也不受经营管理层的影响,具有独立性。通过引入足够的独立董事,并赋予他们任免经营者、审核关联交易、决定经营者报酬等各种大权,就可以充分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回归董事会原本应有的职能。要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兼容机制;改革现行的监事会制度,重新定位监事会成员在财务会计方面的执业资格行权能力,实行财务上由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双重审计、以监事会为主的体制,以此协调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关系。

(三)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会计审计监督体系,要建立定期审计制度,强化会计内部监督机制,保持其独立地位。公司的财会业务应归口国家财税部门管理,行政上向董事会或主管部门负责。工商、财政、税务、审计等执法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做到齐抓共管,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要加强社会会计监督力量,特别要加快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建立一支素质高、信誉好、客观公正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一批会计师事务所,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中介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目前我们对蓄意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太弱,只伤其皮毛,不动其筋骨,致使某些单位和个人仍然敢于鋌而走险。因此,加大行政、刑事处罚力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持续的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消除证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抑制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实现证券市场的透明和规范。对于公司业绩信息和关联交易信息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欺诈行为者,要依法进行严惩;对发布虚假信息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予以经济赔偿。为了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要加大信息披露的频率,如采用季报披露制度等。在信息披露中还应增加一些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真实盈利情况的内容,如工资总额、平均工资额、工资的按时发放情况、公司当年实际缴纳所得税的证明等。

(五)加强会计规范建设

要重视会计信息的“打假”,强化会计管理的规范运作,从体制、法制和利益分配方面,深化企业财会制度改革,帮助企业形成内部约束机制,同时要推动建立和健全对会计运作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微观经济信息能可靠传递,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六)尽快出台具体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主要目的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公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利于他们作出决策。它同时也是一把度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天尺”。我国已从1993年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而具体会计准则至今还未推出。从目前情况看,正是由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具体准则与制度的出台,一些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抑制。进一步研究并尽快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意义重大。

(七)激励与约束有效结合

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出一套使经营者在获得激励的同时又受到相应的行为约束,以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机制。激励与约束有效的结合,将使经营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一致。对经营者的约束,所有者可以利用业绩评价,或通过公司章程规定经营者的权限范围,以维护所有者权益,最终使所有者、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三方达到经济利益上的“激励相容性”。

(八)实行会计委派制

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加速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委派的会计全面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监督公司的经营成果,而其个人利益与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分离,可有效摆脱会计人员与单位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由此确保会计信息得以真实、公正地反映,维护所有者权益,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规范,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协调、有序、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九)提高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中,要从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这两个源头抓起,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依法经营、诚信为本的理念,从根本上治理虚假会计信息。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他们的会计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供可靠的前提保证。

[参考文献]

[1]彭卉.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J].经济师,2003,(2).

[2]徐明科.浅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师,2003,(3).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吕智娟

寻找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论文 篇3:

会计信息失真与防范研究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对国家和投资者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防范对策

会计信息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的经济信息。而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会计对象。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惊人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等都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国家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都是由人来制定的,在制定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掺杂进一些个人的主观判断,还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和认识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在这些法规、规范、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造成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2.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

企业产权中政府最关心税收的征缴;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经营者关心业绩的增加是否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心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

有时,不同的产权主体为了达到各自的但又是一致的利益目标,可能相互串通,合谋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不仅可能损害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可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例如,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经营者可能与某些以短期炒作、获取差价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走到一起,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借以操纵股价、牟取暴利,最终贻害社会和坑害广大中小散户股民。可见,某些产权主体可能存在的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3.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在很多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企业与经营者的劳动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的形式签订的。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一次性规定了。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及时地按照经营者所作贡献来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激励。经营者为企业作出了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变革的年代,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的权力过多,并且对让渡的权力不设监督,经营者拥有过大的权力,无人监督也无人敢监督。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不造假者反而吃亏。

4.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新的经济事项和会计业务不断出现,必然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参加会计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部分会计人员由于未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业务能力不强,再加上有些财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判断能力,明知违法还主动迎合领导的会计造假行为,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

1.改善会计人员从业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政府、工商、税务、审计、银行等各部门加强诚信建设,以改善整个社会诚信环境;从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包括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企业员工的选拔任用上要进行全面的考核后录用,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使会计人员真正为社会、为企业服务,为会计人员提供优质会计信息提供保障。

2.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要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体系,认真贯彻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各项会计法规的实施细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主管人员熟悉财经纪律、会计法规、财务制度,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还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法不依、知法犯法追究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3.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的产生,他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業道德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坚持“会计证’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严禁无证上岗,坚持会计证年检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督促会计人员及时学习新制度和新准则的内容,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效率。

(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完善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稽核是会计机构对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审核的工作,可以查出纠正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设置审计执行机构或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控制和再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对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把关。同时,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与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相联系,督促企业领导廉洁自律,提高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

(2)发挥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作用。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应相互协调,加强联合检查,在检查信息上互通有无,避免各自为战,提高监督效率。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能。同时强调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经过其审核的会计资料出现重大问题时,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并且取消其执业资格。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乃至国家进行决策的依据,企事业单位要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性,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敏. 浅论会计信息的失真与防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 李凤玲.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与防范[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1(1).

[3] 齐凤云,关艳.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防范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6).

[4] 刘红霞. 会计信息失真与防范对策[J].经济师,2006(7).

作者:邵丹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安全控制论文下一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