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商业银行保险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特别是到2006年底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将会明显上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否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等问题引起了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西方商业银行保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商业银行保险论文 篇1:

银行保险转型战略

银行保险实质是整合了商业银行服务和保险公司产品的高级银行服务,是一种满足客户银行和保险需求的组合解决方案。银行保险改革与转型的实质,在于通过改变或改善既有流程,最终为顾客创造价值。我国银行保险应该实施基于客户价值链的共同流程整合,采取“互信、互补、互融、互动、互赢”五大策略。

在消费者主权日益觉醒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是决定一个行业兴衰的最终决定因素。在当前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必须转型的关键时期,关注银行产品和保险消费的价值因素,研究和实施基于客户价值链的共同流程整合,将为研究银行保险转型方向提供崭新的视野,从而纵深推进银行保险战略转型进程。

银行保险彰显银行业务转型价值

在顾客看来,银行保险就是通过银行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具有银行信誉的保险服务,银行的强势信誉再度得以显现。因此,与其他金融产品渐次进入市场的路径不同,我国银行保险从无到有,以出乎意料的速度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从1996年銀行通过柜台正式开始销售保险开始,我国银行保险大致经历了启动、快速增长、缓速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末,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渠道共实现保费收入超过1400亿元,银行代销规模占保险市场整体保费收入超过了1/4,银保渠道已经日益成为保费收入增长动力的重要来源。银行保险与个险、团险业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银行保险的快速增长,不仅为繁荣中国保险业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推进经营结构转型提供了市场支撑和方向与方法上的借鉴。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发挥信誉、规模、分销优势,紧紧抓住了这次银行保险高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在银行保险领域扮演了领头羊角色。代理保险业务年平均增长40%,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位居市场首位。银行保险业务为工商银行调整传统以存贷款为主的经营模式,推进以中间业务发展为重点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银行保险彰显出独特的转型价值魅力。

分析工商银行的银行保险业务高速增长原因,除市场需求、国际银行和保险业变迁影响等市场因素外,与其采取全面的开放、整合、创新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其成功的发展模式,无疑为业界分析和观察银行保险市场演变和制度变迁提供了典型案例和参考价值。

开放。主要包括观念开放和市场开放。通过多年探索和研究与实践,工商银行深刻认识到了银行保险对于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结构的转型价值,并在全行形成了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战略共识。在此基础上,开放了与保险公司合作销售保险产品的通道,按保险产品销售市场要求开放了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的零售网点。保险公司通过工商银行获得了快速进入市场销售保险产品的宝贵机会,极大地调动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快了工商银行的银行保险发展进程。

整合。主要包括制度整合和渠道整合。为适应银行保险业务快速扩张的需要,工商银行整合了制度、组织和分销体系,形成了全面、动态参与银行保险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一是按管理银行保险产品的要求,整合了客户准入、产品销售管理、网点资源分配、营销推广等制度。二是按照经营银行保险业务的要求,优化了银行保险的经营组织架构,建立了自上而下、可以覆盖全国各分支机构银行保险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按照分销银行保险的要求,整合了对公和个人网点分销资源,形成了可以代理寿险和财险产品的分销网络。

创新。主要包括合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渠道创新。注意不断更新对银行保险的内涵认识,加快银行保险创新步伐。一是通过合作创新,银行和保险合作范围从单一的代理销售深入到保险资产托管、电子商务、现金管理、融资担保、联名卡发行、保单质押贷款等新型领域;二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现代银行保险业务制度体系,对银行保险发展中有关营销管理、业务流程、考核激励等进行了规范;三是通过渠道创新,银行保险销售渠道由原来的柜面代销单一模式,扩展到理财中心、网上、电话、直复营销、自助终端、对公渠道等组成的多样化格局。并于2006年5月19日先在国内率先开通了“网上保险频道”,形成对公、个人物理渠道和虚拟渠道并重的发达分销体系。

综上,银行保险逐步成为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占领中间业务市场的新兴热点市场领域。

市场结构缺陷困扰银行保险

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近年来银行保险的飞速发展,与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居民投资工具匮乏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有银行保险仍是一种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随着银保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近年来开始出现全国性银行保险业务增速趋缓现象,给银行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概括当前市场格局,突出表现为构成市场结构要素的合作模式与市场供给、产品结构与客户需求结构、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之间失衡。银行保险面临市场结构性缺陷的困扰。

模式。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总体处于协议代理的初级阶段,目前银行和保险之间广泛使用“多对多”的合作模式,即一家银行可以代理一家以上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一家保险公司也在通过多家银行来销售保单。这种松散的合作模式具有随意性特征,对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均缺乏长期约束力,也就决定了银保合作双方的短期化行为,给市场平衡、稳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变量因素,极易引起市场秩序混乱。如广为争议的银行保险业务代理手续费竞争就是明显例证。

产品。当前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主要侧重储蓄和投资功能,实际上是银行储蓄和理财产品的替代品,在市场终端直接形成银行保险与银行产品竞争的现象,而市场急需发展的保障型、养老型保险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据分析,目前全国银行保险寿险和财险代销量的比例为4∶1,理财型产品与保障型产品代销量的比例约为99∶1;寿险中分红险与其他产品代销量的比例约为99∶1,财险中保障型产品与其它产品代销量的比例为1∶7。显然,定位不清晰、结构不优的问题异常严重。随着2006年国内资本市场回暖,基金产品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将对以理财型产品为主的银行保险业务产生巨大冲击,极有可能引发银行保险增长速度进一步趋缓。

渠道。随着顾客金融需求的综合化、一体化发展,银行和保险目前单一的合作渠道也面临突出的不适应压力。现以柜面为主的销售渠道,只能销售需求同质性高、流程标准性强的银行保险产品,难以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银行保险服务,削弱了银行和保险双方根据不同细分客户群和不同复杂程度保险产品而量身销售的能力,降低了银行保险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降低了市场参与主体发展银行保险的持续动力。

显然,面对银行保险市场呈现结构性市场缺陷矛盾和压力,全面推进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实施基于客户价值链的共同流程整合

根据国际经验,西方国家发展银行保险经历了从代理销售到策略联盟、再到资本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因此,在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的银行保险选择何种发展方向,尤其是如何稳妥地实现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和期待。

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有着深刻的顾客需求动因背景,正是客户需求日益综合化,催生了银行保险业务。在商业银行服务和保险服务分别提供的模式下,顾客需要获得银行服务和保险服务,必然要分别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打交道,需支付服务提供商选择、信息沟通、购买环节等方面的双边成本。显然,如果单边分别提供服务的情形发生改变,以集中方式提供银行保险服务,顾客必然获得费用降低和效率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因此,银行保险发展的核心动力是通过银行和保险联合销售保险的方式,可以使顾客获得低于分别服务所支付的成本或高于分别服务所产生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银行保险实质是整合了商业银行服务和保险公司产品的高级银行服务,是一种满足客户银行和保险需求的组合解决方案。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本途径是通过银行或保险公司的价值链与顾客价值链建立关联并深刻影响后者而实现的。因此,银行保险的改革与转型的实质,必然是也必须是通过改变或改善既有流程,最终为顾客创造价值。无论选择市场策略联盟、还是资本融合模式,最终必然表现为通过改善、影响或优化顾客价值链,为顾客创造价值。选择发展模式固然重要,但是实施基于客户价值链的银行和保险的共同流程整合,更应成为银行保险业务转型的实质和核心。所谓“基于客户价值链的共同流程整合”,是指商业銀行和保险公司双方站在客户的银行产品需求和保险需求的两维视野上,通过双方联合流程整合,形成一致性的服务客户银行和保险需求的共同流程,以影响、改善客户消费银行和保险产品消费的价值链,从而为客户带来消费成本节约或收益增加价值的流程创新活动。与一般企业流程创新活动比较,上述共同流程整合具有双边创新、流程互补的显著特点。要求将银行服务流程和保险业务流程按照客户消费银行和保险产品的需要,向一个目标流程进行双向整合,需要银行和保险双方共同、同时实施流程创新。而以银行或保险单一发起的单边流程创新,最终难以对推动银行保险转型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

根据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特点,实施基于客户价值链的共同流程整合,应以“互信、互补、互融、互动、互赢”五大策略为重点:

互信。即银行和保险双方要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在战略层面建立信任关系。通过银行和保险双方共同实施战略整合,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层次保持一致性和协同性。如果银行战略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必然需要保险公司开发和提供的产品定位处于中高端市场;如银行战略定位于发展理财市场,保险一方应以提升客户预防不确定性能力为重点,开发和提供保障型产品,避免理财性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竞争。

互补。银行和保险双方应深刻认识双方互补的机理和环节,按照共同流程整合要求建立和健全互补机制。按照银行和保险各自优势,双方重点应在满足客户确定性金融需求(银行方)和不确定金融需求(保险方)互补、短期性储蓄与长期性储蓄互补、客户现金管理与保险精算互补、融资与投资互补、中短期风险管理和长期风险控制互补。

互融。主要包括流程融合和产品融合。银行和保险双方应按建立一致性、高效率服务于客户保险和银行产品的流程的要求,调整制度、作业标准和流程环节。银行一方应负责产品开发信息反馈、目标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分析、功能和风险组合需求、市场通道建设、销售人员训练、销售组织管理,以及配套银行产品的开发和管理等流程;保险一方则应负责需求信息收集、市场研究、产品开发、产品管理、产品营运、产品后服务(如保险理赔)等流程。通过流程融合,要全面改变目前“保险公司提供什么产品,银行就销售什么产品”的银行被动代理模式。产品融合重点应体现与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和产品的结合,争取在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方面有所突破,联合向客户提供集保值、增值、损失补偿、年金给付和各类保障等相结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

互动。即银行和保险双方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动态、持续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机制,重点要建立共同学习、共同品牌建设、共同市场策略管理和共同市场推广机制。通过共同学习,在银行的资金管理和保险主动销售等方面形成经验分享的格局;通过共同品牌建设,以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共同市场策略管理,增强合作双方产品和服务对市场变化和竞争的适应能力;通过共同推广机制,变被动式销售为主动式销售,变保险产品单一销售为纳入整体营销服务计划的整体和交叉销售,并形成网银、电话和理财中心三大渠道并举的分销格局。

互赢。即银行和保险双方资源、市场、经验共享,形成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健康的双赢格局。双方通过共同流程整合,共同分享银行产品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的成果,分享银行保险及其品牌提升的收益,在市场、产品开发、收入,直至利润环节建立和完善互赢的机制。例如,双方可以联合开发理财系统,对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资产配置分析、风险偏好分析、整体理财建议,将保险产品纳入整体金融服务方案。如在银行保险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应联起手来,通过开展“诚信月、服务节、满期给付二次营销”等客户服务活动,提升客户对银行保险的满意度。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

作者:席德应

西方商业银行保险论文 篇2:

论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摘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特别是到2006年底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将会明显上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否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等问题引起了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关注。为了客观地认识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为了便于立法机构取舍和为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从几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存款法律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理论与构建

[作者简介]邱房贵,梧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广西梧州,543002

一、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符合条件的各类商业银行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商业银行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商业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商业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与其他制度一样,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无法避免本身的制度缺陷,派生出新的风险与负效应。

(一)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自身派生出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作为一种独特的保险形式,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是一种开放的政策性保险。因此,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双方的信息通常是不对称的,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两个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首先,金融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即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结果(商业银行倒闭)的人正是那些想充分利用保险的人。与普通保险一样,存款保险制度将可能被狡猾的人所利用,成为骗取钱财的一种手段。其次,在某种意义上讲,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众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降低了社会对存款商业银行的监督力度,放松了金融风险对投保商业银行冒险经营行为的抑制,因为就算银行破产,他们也不会遭受损失,最终产生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解决商业银行危机的措施,可以说是一种金融监管当局保护性的事后监督管理制度。如果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可能产生最严重的弊端,即道德风险。从常理分析,存款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一般会审慎地选择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并主动监督其存款银行的经营状况,以确保在银行存款的安全;各商业银行为了不让存款流失,往往也会担负起维护存款人信心的责任,尽量减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倾向和冲动。但是,在存在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投保商业银行通过缴纳保险费,将维护存款人信心的责任转交给了存款保险机构。这就改变了原有的存款人与商业银行间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存款人、投保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三者形成了一种单向制约机制,即造成存款人和存款保险机构对投保商业银行的单向激励和约束,很容易导致潜在的道德风险。

(二)从存款保险的利益各方行为来看,存款人、贷款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等的行为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对存款人而言,出于自身资金安全的考虑,其将会通过风险定价、信贷配置以及设立限制条款等方法来对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风险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在实践中,任何对商业银行不利的信息(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未经证实的,甚至是事后被证实是虚假的信息)都可能引发存款人的挤兑,从而迫使商业银行的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改善经营绩效。然而,在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大背景下,存款保险对其存款人的利益提供了有效保护。但却由此使他们无积极性去关心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安全性,对银行的选择变得很不谨慎,存款人根本没必要对其存有资金的商业银行的状况进行监督,他们唯一考虑的因素是哪一家商业银行能为他们提供最高的收益率,无需担心因商业银行的投资失败而遭受损失,对存款商业银行的风险情况也会掉以轻心,甚至缺乏积极性将其存款从潜在破产的银行中取出。因此,存款人降低了监督银行的自我保护激励,这样就使低效率甚至是资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吸收存款。

对贷款人而言,商业银行是那些未进入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贷款人的唯一资金来源,不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引起贷款人依赖存款保险对某个人的或企业的业务掉以轻心,甚至导致有意利用存款保险制度牟利。对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也是对商业银行体系的保护(但不是对运营不当的银行进行保护)。在利益的诱惑下,即使没有存款保险的保障,管理者们也可能牺牲商业银行利益去谋私利,有了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情况则可能会更糟,存款保险机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鼓励商业银行自身去从事风险更大的投资。正如金德尔伯格所说:“如果一家银行或公司知道自己会从自己所干的蠢事中得到解救,这实际上会使它进一步放弃高标准要求而沉迷于蠢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机构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会使银行监督机构放松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管,甚至导致弄不清应代表谁的利益,降低了监管机构迅速关闭破产商业银行的动力,习惯于将问题消化,耽误处理危机商业银行的时机。

二、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防范日益增加的存款风险,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存入到商业银行,弥补存款保险制度缺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世纪3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在美国产生。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随后于1934年正式成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的政府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并开始实行存款保险,以避免挤兑,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金融制度、金融创新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美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检查和金融风险控制和预警方面,FDIC作了大量成效显著的探索,从而确立了FDIC在美国金融监管中的“三巨头”之一的地位,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成为美国金融体系及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金融业日益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印度、哥伦比亚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比如,在德国,由于1974年著名的赫斯塔特银行倒闭事件,为了防止整体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存款保险基金,即商业银行存款担保基金、储蓄银行保障基金和信用合作保

障基金。自从这一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设立以来,德国还没有发生过大银行的倒闭破产事件。1998年8月,为了执行《欧盟存款保险指引》和《欧盟投资人补偿指引》,德国制定了《存款担保和投资人补偿法》,在上述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外成立了一个新的强制性存款保险体系,该体系由银行协会管理,分商业银行和公共银行两部分,资金来源于成员银行缴纳的保费、特别保费等。同时,非官方的存款保险制度继续存在,负责对超过2万欧元以上的存款部分进行保险。德国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在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为了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依据《日本存款保险法》,于1971年7月成立了日本存款保险公司(DICJ),挑选愿意对有问题商业银行进行兼并收购的金融机构,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援助,来有效处理有问题商业银行,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从国际范围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在各国的建立呈现出加速之势。20世纪后25年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国家达到以前各时期总和的三倍(迄今为止,除新西兰外的所有OECD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建立了正式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也在匆忙之中迅速建立了此制度。与此同时,各国际金融组织也对各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着积极的工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截至1999年底,已经有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其中36个国家(地区)对大部分存款类型都提供了保险安排,有16个国家(地区)对居民储蓄提供了保险。总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我国目前有关商业银行法律法规对存款保险制度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在处理所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失败的案件时,我国一直以来采用的就是隐性保险的做法,基本上都对存款人个体提供了全额保障,显示我国实行的是保障程度较高的隐性保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加入WTO之后,由于中小规模的存款商业银行快速发展,金融业竞争加剧。特别是2006年底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外资商业银行纷纷涌入中国,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由于外资银行对国内市场环境越来越熟悉以及自身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中资银行的金融业务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压力。况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着高比例的不良资产,相当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的经营陷入困境,因此,在市场化风险可能越来越暴露的今天,无论是出于对存款人的保护,还是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出发,我国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尤其是保护居于多数的小额存款人利益的需要。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逐步展开。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由此,某些经营不善的商业银行破产倒闭在所难免。如何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要求所有经办存款的机构根据存款额的大小,按一定保险率缴纳保险费给一个机构,当投保存款机构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付现,从而起到了保护作用。

(二)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有利于防止银行风险的扩散效应、传染效应。如果某一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危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者无法辨别他们的存款银行是稳健运行的银行还是出现清偿力危机的银行。银行体系运行情况不确定性会导致挤兑现象同时在好银行和坏银行发生。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某个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贬损以致于其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头寸,则单个或局部的金融风险很快便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危机。这样,一旦某家商业银行发生危机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引发整个金融体系出现危机。存款保险制度则为存款人提供心理上和实际上的保障,从而有效抑制发生银行挤兑和由此诱发的银行恐慌。《巴塞尔协议》已经客观指出:“存款保护为许多银行的债权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由此可增加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并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定。”

(三)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稳定存款,避免金融动荡、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对亿万存款人的硬负债。当前大多数存款人并不了解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还要承担很大风险这一现实,而同时在一些商业银行又的确存在大量呆坏账。随着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存款人会很快地了解到存款也有风险这一现实。当众多存款人同时认为自己的存款面临某种风险时,就有可能发生挤兑风潮。而这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荡。

(四)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有利于为防范经济的波动与商业银行的内在不稳定性提供制度保障。(1)商业银行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与“显示器”,宏观经济的波动性极易造成商业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最终演化为银行业风险。特别在繁荣时期转向衰败时,银行贷款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将大幅度减少,贷款质量也因经济形势的逆转而恶化,存款风险也随之产生。(2)商业银行具有内在不稳定性。首先,即使是具有较强期限约束的定期存款,对于存款人而言也并不具有强制性,存款人以舍弃部分收益为代价仍可提前来取存款。但是银行却很难在贷款尚未到期时提前中止贷款契约,即使强行中止贷款契约,由于银行的贷款缺乏二级市场,在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清偿能力减弱时,也很难通过出售贷款提高清偿能力。这种“硬负债”、“软资产”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商业银行经营具有内在风险。其次,存款人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难以掌握存款人流动性需求与偏好。在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众多存款人存取款项的时间与数额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这种信息不对称使银行难以对存款人大量提取款项的行为作出超前灵敏的反应。一旦存款人大量提取现金,银行将会出现挤兑风险。再次,银行业属于高负债经营行业,具有极强的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潜伏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企业,其自有资本是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屏障,是衡量银行信誉的重要比率。银行经营发生损失,最终只能以自有资本抵补。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自有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8%。若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则难以抵御经营风

险。一旦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发生经营危机,其自身难以以其有限资本抵补巨额亏损,极易发生经营风险。  总之,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国家风险等将不断增大,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将是必然规律。那些在竞争中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等原因发生严重信用危机的商业银行可能导致破产,其破产倒闭必然影响到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在维护存款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同时,还有利于建立起公众对商业银行及金融制度的信心,从而有效抑制发生银行挤兑和恐慌。

四、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为了避免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派生出新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设计时预期的目的,在构建时应该从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存款保险的范围、投保方式、存款保险标的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与衡量。

(一)加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的立法,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保证存款保险的各项措施有效运行

我国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首先必须制定存款保险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明确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事项,比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宗旨,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职能、权利、运作方式,存款保险基金的设立、基金来源、管理方式,对出现问题的银行的处理方法以及赔付等有关存款保险本身的事项。至2004年底,我国已经完成《存款保险条例》初稿,现正在紧锣密鼓地修改讨论,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正在迅速成型。

然而,仅是“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本身还远远不够,在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运行的过程中,推进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使其摒弃不利于自身有效运行的做法,不断适应具体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也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障。因此,完善与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银行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合规性。重点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披露,完善披露内容,逐渐提高、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息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标准,以便让银行直接面对市场的监督和压力。同时,还应完善虚假披露和不按时披露的法律责任。

2.健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就是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对银行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明确各业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实行规范的岗位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从而把业务风险降到最低,并据此建立有效的应急应变措施;建立健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稽核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在内控机制中的再监督作用,保证各项内部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等,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真正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防范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负面效应。

3.完善商业银行风险评级法律法规。为了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银监会于2004年2月23日发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但该《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的覆盖面只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我国银行业现状,暂不对市场风险进行评级,但可以考察银行资产价值与盈利水平受利率政策与外汇价格变化的影响,作为评价盈利性和资产质量的参考。其评级结果也不向社会公众披露。因此,今后还有待建立评价全面、覆盖面广的风险评级体系。

4.完备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银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银行市场退出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接管标准比较模糊,没有关于重整措施的具体规定,缺乏对接管组织行为的限制,使接管组织对危机银行有较大的自由处置权,极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为此,我们应该完善相关立法,确立一个基本的接管标准,便于接管实践中的操作;规定包括整顿和改组、人民银行发放临时贷款、进行资金援助、清理财产等在内的重整措施;对接管组织的行为作出必要的限制,并完善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从使存款保险公司在处理问题银行时有章可循。

(二)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体制,构建科学的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

就当前各国实践看,存款保险法律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即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增强保险机构的实力,我国应采取集中体制的存款保险模式,并将各类商业银行都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之下。

在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方面,世界各国实践中主要存在三种机构组织形式:第一种是由政府直接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第二种是由政府与银行共同出资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如日本、比利时等;第三种是由银行业共同出资成立存款保险机构,如德国、法国、荷兰等。这三种类型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第一种方式有利于政府对金融业的管理和监督,但是由政府出资会加重财政负担;第三种方式无疑对银行业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的不作为会影响存款保险机构的信用度进而弱化其作为“安全网”的功能;第二种方式作为中间形态,适合于市场机制发育较好同时有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积极干预传统的国家。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处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还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同时,银行监管机构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金融安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还是选择由政府出资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为宜,而且还应注意保持存款保险机构的独立性,互相协调,循序渐进。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稳定局设立存款保险处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同时,还应加快对《破产法》和《保险法》的制定和修订,使政府主导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既获得有效的法律支持,又受相应的约束和限制。

(三)以法律形式明确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及存款保险的范围

为了强化我国的银行监管力度,构织缜密完善的金融安全网,我国应该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机构以相应的职权,即除具有保险这一基本职能外,还应赋予存款保险机构的救助职能、监管职能和破产处理等职能。

由于存款保险机构与现有的银监会都具有监管职能,因此有必要协调好二者的职能冲突,这在存款保险法律中应有相应的规定。存款保险机构应以防范和及时化解存款银行的风险为监管目标,主要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投保机构的经营风险紧密相连的资料。银监会则以建立规范的金融服务和透明的金融交易为监管目标,它的监管权涉及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的方方面面。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体制运行的成本,存款保险机构和银监会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存款保险机构应有权要求银监会提供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以便于掌握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另一方面,存款保险机构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收集的信息也应与银监会共享。

至于存款保险的范围上,我国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参照国际上的通例,采取属地原则,将所有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都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对于国内银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则排除在外,这是因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属地原则来确定存款保险的范围,这些分支机构一般会纳入别国的存款保险体系,没有必要再把它们纳入到我国的存款保险体系中。

[责任编辑:罗运贵]

作者:邱房贵

西方商业银行保险论文 篇3:

浅论我国实行住房倒按揭的模式选择及制度完善

【摘要】 近六年来,源自西方的“以房养老”概念,已经不断地在中国被探讨和尝试着创新,住房倒按揭也发展了许多不同的模式。主要对各种模式进行探析,分析其各自的利弊,并试图建立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住房倒按揭模式,并对其制度安排进行完善。

【关键词】 住房倒按揭;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公积金中心

一、什么是住房倒按揭

住房倒按揭贷款的放贷对象是无固定收入而又有住房的老年人,以其自有住房作抵押,定期向贷款人放贷,到期以出售住房的收入或其他资产还贷。其特点是分期放贷,一次偿还,贷款本金随着分期放贷而上升,负债增加,自有资产减少。住房倒按揭贷款又叫住房逆抵押贷款,最早起源于荷兰,发展最成熟的是美国。对于拥有房产但缺乏其他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养老的方式。由于这种贷款方式与传统的按揭贷款相反,故被称为“倒按揭”。

二、我国住房倒按揭的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2003年我国引入住房倒按揭的概念以来,住房倒按揭已经不断地被探讨完善和尝试创新,也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以贷款机构的不同,笔者试着把我国住房倒按揭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一)公积金中心模式

公积金中心模式是上海创新性地提出的,并于2008年5月份推出首户试点。其实质是“住房自助养老”,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自己的产权房与公积金中心进行房屋买卖交易,老人一次性收取房款,公积金中心再将房屋返租给老人,租期由双方约定,租金与市场价等同,老人可按租期年限将租金一次性付与公积金中心,其他费用均由公积金中心交付。

公积金中心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房地产价值变化风险

公积金中心模式要求老人先将自己的产权房与公积金中心进行买卖交易,产权要先过户。因此,从协议开始签订老人的产权房就转为公积金中心财产。那么,从协议签订到老人去世,这套房产价值发生了变化,升值或者减值,增值部分怎么处理,减值部分又怎么处理呢?

如果公积金中心本身就是营利性组织,自负盈亏,那么在一开始交易时就支付了房款,房产升值部分或减值部分由他们承担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公积金中心作为一个非盈利性机构,如何处理这一资产价值的变化,需要对大众有所交代。

2.房地产租赁合同有效期限制

《合同法》和《租赁管理条例》中都规定,租赁合同最长有效期限是20年。因此,租赁合同的有效力没法涉及20年以后。也就是说,按照公积金模式,如果一个老人20年后仍然健在,法律并不保护老人今后仍然有居住该房屋的权利。一开始就将产权转让,会让老人觉得没有法律的保障。

3.公积金中心房屋交易资质障碍

公积金管理中心应该是非经营性的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机构。首先,公积金中心在职能上并没有房屋买卖和租赁的资质,因此必须从法规上必须明确的;其次,如果要从老人手中购买房产,公积金中心动用的是社会保险资金,这也需要从法规中给予明确。

(二)保险公司模式

保险公司模式是由最早提出“倒按揭”概念的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倡导,并一直践行着的模式。

保险公司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倒按揭”利率的确定是一个大难题

如果“倒按揭”利率的确定偏向消费者,银行的风险就会加大,而如果按揭利率偏向银行,消费者就会觉得不合算。“倒按揭”牵涉到房地产评估、利率确定、人的寿命预期等多个因素,而这些过程都非常复杂。 因此,从估算房屋现有价值,以及预测未来房价走势,包括将房产的价值平均分配到老人每月的养老金中,都需要大量的保险精算方面的人才,这些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的难题。

2.混业经营的突破是一条监管红线

反向按揭产品既是保险产品又是一种不动产投资品种,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开闸对保险公司而言是最关键的一道口子。按照内地现行金融监管规则,“混业经营”仍为禁区。一旦保险公司涉足“倒按揭”业务,显然意味着这家保险公司将经营房地产相关业务,从而触碰监管红线。而准许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波动,就会造成风险,危害深远。

3.巨额资金投入是一个长期压力

通过保险公司模式来运作,保险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比方说:即使只有200万投保人,一套房子50万元,也就是10000亿元,规模小一点的保险公司就没有这样的实力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资金投入是要在老人去世之后才能回收的,在此之前,公司只有资金流出,没有资金流入,而且这种状况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另外,如果参保的人数太少,样本量过低,计算偏差必然变大,又将极大影响险种的安全性。

(三)养老机构模式

养老机构模式是2005年南京汤山“温泉留园”老年公寓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其实质就是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把房子交给养老机构,然后享受福利养老机构的服务,老人的房子由福利机构出租,在过世后房产由养老机构处置。

养老机构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产权人在签订协议时要对养老机构的资信、履行合同的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养老机构有可能不能提供和产权人房产价值相符的服务,特别是一些老人寿命比较长,或者患重大疾病的情况下,怎样保障老人的生活和健康,而且一旦经营单位破产,老人的生存保障就会形成一个真空地带。

2.如何突破传统养老观念

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如果父母办理以房养老,是否会给人子女不孝的感觉;另外一方面,传统的观念是父母要把财产留给后人,如果父母办理以房养老,是否剥夺了子女的继承权,“按揭”掉了亲情等。因此在中国,可能只有孤寡老人或子女在国外的老人才会有办理倒按揭的需求,市场容量将很有限。

三、住房倒按揭的模式的改善

笔者认为,不能单就住房倒按揭来探讨住房倒按揭的模式,而应该站在宏观的视野来对其模式进行完善,因此是一个商业银行、公积金中心和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综合工程。这些参与方的主要职能分解如下:

(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职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住房倒按揭的产权老人可以将其房屋抵押给商业银行,产权不发生变更,商业银行通过对该房屋进行评估,评估价值只能和年限挂钩,不能与生命挂钩。商业银行一次性支付相应的抵押款给保险公司,抵押期满,保险公司偿还商业银行贷款的本息和,商业银行再将房屋抵押权转移到保险公司。这相当于银行的长期抵押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具有业务操作上的天然优势。其次,商业银行资金雄厚,可以解决保险公司资金不足,缓解住房倒按揭需要的长期的巨额资金压力。再次,商业银行商业化运作,为房地产价值比较大的产权老人提供倒按揭业务,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老人的生活品质。

(二)公积金中心

公积金中心的职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住房倒按揭的产权老人也可以选择将其房屋抵押给公积金中心,产权不发生变更,公积金通过对该房屋进行评估,评估价值只能和年限挂钩,不能与生命挂钩。公积金中心一次性支付相应的抵押款给保险公司。抵押期满,保险公司偿还公积金中心的贷款本息和,公积金中心再将房屋抵押权转移到保险公司。还可以将抵押房地产补充当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存量。其次,我国住房公积金大量闲置,实行住房倒按揭不仅可以解决保险公司资金不足,还可以盘活大量闲置住房公积金。再次,住房公積金中心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公益性质,可以为房地产价值比较小的产权老人提供倒按揭业务,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三)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职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收取住房倒按揭的抵押贷款,按月向倒按揭老人支付给付金,直至倒按揭老人亡故,保险公司收回该房屋,进行销售、出租或拍卖。其次倒按揭抵押期满,偿还商业银行或公积金中心抵押贷款的本息和,将抵押房屋抵押权转为保险公司所有。再次,是承担房屋价值变化和老人寿命不确定的带来的风险。

(四)倒按揭老人

首先,办理住房倒按揭业务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房产的价值高低选择抵押贷款机构是商业银行还是公积金中心,两者的区别是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保险公司偿付的利息就高,收取的倒按揭按揭老人的保险费用也就高,提供的保险服务品质就高;公积金中心贷款利率低,保险公司偿付的利息就低,收取的倒按揭按揭老人的保险费用也就低,提供的保险服务品质就低。其次,倒按揭老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住房倒按揭合同,形成保险合同关系,每个月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直至亡故。亡故后,住房产权转为保险公司所有,保险公司可以自由处分。最后,倒按揭老人因重大疾病,医疗费用问题,建议老人可以另外买医疗保险,不由保险公司负担。

四、结束语

住房倒按揭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走过了近六年的里程,但是一直都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中国式运作迟迟未能出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住房倒按揭模式设计的不够合理,其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的不够完善。因此,笔者以一己之力,尝试建立了改善的住房倒按揭模式,以期对住房倒按揭在中国的发展奉献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莉,金林平.论我国实行住房倒按揭存在的难题、原因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5

[2]鲁晓明.我国应开展住房倒按揭业务[J].中国房地产.2005

作者:张炳信

上一篇:金融产业创新思考论文下一篇:行政执法监督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