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构建生态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得到具体的评价指标:(1)生态旅游资源;(2)生态旅游环境;(3)生态环境保护;(4)旅游社区基础;(5)旅游市场基础;(6)旅游交通基础。并在这六个指标下设若干子指标,得出衡量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示范区构建生态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示范区构建生态经济论文 篇1: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社会生产过程整合为一个物质资源的闭路循环系统,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其本质是切合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生产模式的根本变革。甘肃省作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依赖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走循环经济之路,既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资源型省份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4年以来,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推动城市、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特别是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后,甘肃成为全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省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成为指导甘肃本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主体思路,而且在全国层面也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先行先试”意义和作用。因此,经过近7年的发展,甘肃的循环经济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甘肃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找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二、文献回顾

1990年代末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引进国内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原则、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内学者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评级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如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一)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面

王奇、王会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封闭和开放的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总量模型,对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刘明、殷剑、杨光利用DEA方法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邢蓉、刘云从经济发展、资源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四方面建立了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8年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评价。安乐、李宇斌利用AHP分析法从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三方面建立辽宁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辽宁省14个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毛文娟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水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天津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在如何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

李玲玲认为只有合理构建立法管制约束机制、行政主导的激励约束机制、财政税收等间接调控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投资融资激励机制、宣传教育等引导激励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严敏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财政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任瑞华从预算制度、财政支出和政策引导三个方面对财政政策如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刘旺春从优化税收结构,实施优惠税率,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税收征管等方面,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制改革进行了研究。辛宇鹤、柴长俞、王雪梅等认为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通过法律手段构建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监督体系,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以上研究尽管没有具体地涉及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但是为我们展开关于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和发展对策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潘永昕 李体康

示范区构建生态经济论文 篇2:

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得到具体的评价指标:(1)生态旅游资源;(2)生态旅游环境;(3)生态环境保护;(4)旅游社区基础;(5)旅游市场基础;(6)旅游交通基础。并在这六个指标下设若干子指标,得出衡量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潜力;AHP;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涉及“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次提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1993年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1]。

1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2009年7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2012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并将示范区范围调整为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7市,共47个县(市、区),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40.9%[2],总人口1 896万,约占全省人口的27.5%。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给新老景区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示范区的生态保护、市容卫生以及旅游接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平衡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成为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

2 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本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的资源特征和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按照系统性、可行性、客观度量性和独立制约[3]的原则,构建了示范区生态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层次体系由目标层、项目层和因子层组成,A目标层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B子系统层包括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社區基础、旅游市场基础和旅游交通基础6个维度,C因子层由19个相关评价因子组成。各指标内涵说明如下:

(1)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要素。在我国,生态旅游行为多开展于保护地区,这些地区一般自然资源丰富,且配备必要的生态旅游设施、必需的生态旅游产品和基础的环境解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生态旅游市场规模[4],可以较好地反映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本研究采用特色品牌旅游资源、一般规模旅游资源和生态科普教育资源三个维度对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2)生态旅游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5]。区域生态环境一般包括区域植被环境、气环境和水环境等[6]。森林群落中物种丰富,具有良好的生态、科学价值,森林覆盖面积越大,地区的生态资源丰度以及物种多样性越高;空气和水质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的支撑和反映,可以客观衡量地区的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故本研究从植被覆盖、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三个维度对区域生态旅游环境进行评价。

(3)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生态旅游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7]。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和有意识的环保措施是恢复生态旅游行为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故本研究再从污水处理能力、废弃物处理能力和环保投资规模三个维度对区域人为环境保护能力进行评价。

(4)旅游社区基础。社区是支持和保障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基础,促进和保证社区参与也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目的[8]。人口基础、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必要的环境知识储备是影响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活动、进行生态旅游决策的主要原因[9-10]。故本研究从人口规模、地区经济、生态意识和居民参与四个维度对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社区因素进行评价。

(5)旅游市场基础。旅游市场现状和发展潜力影响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需要与之对应的市场将游客生态旅游行为转化为地区经济效益,良好的旅游市场基础对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支持和带动作用。故本研究从旅游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消费潜力三个维度对生态旅游市场基础进行评价。

(6)旅游交通基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受到交通条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交通条件越好,生态旅游行为越容易实现,这决定了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达程度。故本研究从交通基础、交通运输能力和交通通达性三个维度对生态旅游开发的交通条件进行评价。其中,交通通达性主要由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决定。

3 结语

3.1 结论

本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案例,对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进行构建,得到以下六大指标:(1)生态旅游资源;(2)生态旅游环境;(3)生态环境保护;(4)旅游社区基础;(5)旅游市场基础;(6)旅游交通基础。并以此六大指标为纲要,共解析出19个子指标,进而完善生态旅游来发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后期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打下基础,为具体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2 讨论

研究在构建六大指标的同时,对指标进行了权重赋予,从而使得各指标对生态旅游潜力开发的影响清晰明了,但是,层次分析法这种研究方式在分析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影响因素上较容易受限于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同时本研究的后续阶段在收集专家反馈问卷时,限于时间等原因,样本量还不够丰富。

参考文献:

[1] 张洪,孙雨茜,司家慧.基于知识图谱法的国际生态旅游研究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2):342-352.

[2] 程晓丽,祝亚雯.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9):1082-1088.

[3] 赵希勇,闫金娟,马建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尺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野生动物学报,2016,37(1):67-71.

[4] 钟林生,王婧.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生态学报,2011,31(24) :7450-7457.

[5]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颜梅春,王元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2, 21(10): 1781-1788.

[7] 邓慧敏.三江湿地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8):66-68.

[8] 周彬,钟林生,陈田.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36(6):1142-1151.

[9] 何方永.中国西部省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4):189-194.

[10] 罗艳玲.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40-47.

【通联编辑:代影】

作者:孟浩 孙雨茜

示范区构建生态经济论文 篇3:

关于我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省有14个县(市、区)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赤水市、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荔波县和绥阳县完成了创建工作,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对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有关工作安排,我们主要针对我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到凤冈县、湄潭县、赤水市、荔波县等地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对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关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省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地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力措施,使创建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了创建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创建地区成立了以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如我们调研的赤水市,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2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充分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各创建地区参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荔波县,县环保局统一监督管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负责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县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卫生局和建设局等单位分别行使生态绿化、农村生态保护与能源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与城镇卫生绿化工作等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由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及创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推进生态示范系列建设过程中,各创建地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按照国家或省有关生态示范系列建设的标准或规定,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生态示范建设规划,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报经各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规划加以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政策保证和法律保障。

三是建立和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通过生态示范系列创建,有力地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了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了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如荔波县,县政府与15个县直相关部门、17个乡镇政府签定了《荔波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标责任状》,将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列入“双文明”考核内容,实施目标管理,实行奖惩制度,有效地调动了部门和乡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赤水市坚持推行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在建项目环保“三同时”,严格执行环保对项目的“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通过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各创建地区积极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创建地区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实施关停“十五小”企业,检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流域限批,提高执法效果。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赤水市自2003年启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来,累计关停达不到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13家。荔波县为保护樟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严格执法,对景区毁损林木、违章建筑、破坏资源等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逐年递减。总体来说,随着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创建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三)增加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通过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各创建地区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直接投入,并逐年增加,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有了较快增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明显,机制和渠道逐步建立,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赤水市从2003年以来,投资近亿元实施了城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个重点项目,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已经省环保局批准;在乡镇通过开展整脏治乱和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到2007年沿河乡镇完成了垃圾填埋或转运设施建设,结束了向赤水河和习水河边倾倒生活垃圾的历史。嵋潭县每年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资金占GDP的1.4%以上。近几年来还推动境内14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共投入污染治理资金5600余万元。

(四)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各创建地区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推进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通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创建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

一是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凤冈县依托示范区的创建,利用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的机遇,近五年共计实施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92万亩,通过植被再造和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蓄积、覆盖率“三大指标”的快速增长,目前已基本消灭连片荒山,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赤水市全面推进“赤水河三百里竹廊”建设,超常规完成了60多万亩竹基地建设任务,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93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1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1.36%,林业生态建设大大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经2001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评价表明,生态环境质量EQI指数为78.66,为贵州省唯一处于优良级的县市。

二是有力地促进了水土流失治理。赤水市5年共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0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比重由治理前的56.14%下降到了48.61%,土壤侵蚀量减少了30.34%,其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43.13平方公里减少到2.27平方公里,减少了94.74%,土壤侵蚀量减少48.93万吨,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面积达696.3平方公里。

三是有力地促进了村居环境的治理和改善。通过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各创建地区积极开展农

村环境建设,美化居住环境。改水、改厕,使生态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卫生厕所普及率、污灌达标率、秸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不断提高;大力发展沼气池,改善能源结构、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施信息、公路村村通等项目,完善道路、住宅、生活、卫生等基础设施。

四是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各创建地区努力争取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加强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收贮设施、乡镇的集镇垃圾处理设施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置,资源化利用。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实施城市、城镇能源改造和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清洁能源的比例。

(五)强化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生态示范系列创建的深入发展,不断加强了环保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逐步完善环境管理和监测网络体系。由于各创建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环保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荔波县建立了首家县级森林防火机构。湄潭县加强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水平。赤水市提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吸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赤水工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赤水设立研究、科考工作站或流动站;充分利用省内及临近区域的咨询机构,聘请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方面的专家设立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项目、规划、决策做好服务;同时,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满足生态市建设各方面工作对高水平智力支持的需求。

(六)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开展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工作,使各创建地区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积极采取各种形式,不断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各创建地区把环境宣传教育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公民环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创建地区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如通过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纪念活动,宣传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在宣传教育中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如赤水市深入挖掘桫椤、竹子、丹霞、瀑布、长征、盐运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培育森林文化、竹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系列生态文化,促进全市人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积极开展环境警示教育活动,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举办环保宣传周活动,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把环保宣传工作逐步深入到了基层;组织有影响的专题新闻报道,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通过信息公开,增大政府管理透明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此外,加强对循环经济、生态县(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环保工作新举措的宣传报道;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向人民群众传播、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积极引导人们告别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培养与环境友好的消费行为,努力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生态示范创建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示范创建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协调了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使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指标都有显著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赤水市从1996年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到2007年创建生态市,国民生产总值从77861万元上升到24414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273元上升到3069元,财政收入由5656万元上升到17481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6.8%下降到1.66%。凤冈县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突出发展以茶叶为主的生态农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乡村休闲游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凤冈县生态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目前已通过认证的有机茶近8000亩,有机水稻3000亩,处于转换期认证的还有水稻、禽类及蛋类加工等一批项目,高附加值的有机食品生产,推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今年1-10月,凤冈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2.12亿元,同比增长13.7;财政总收入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000元。

二、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省还正在探索。根据在调研中了解到的各方面的情况,特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充分认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一些生态示范创建地区认为,多年来,他们响应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为此放弃了许多加快发展的机会,致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生态受益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利益关系,补偿生态良好地区,是合理和必要的。因此,要充分认识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明确生态补偿的若干原则。首先,要明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比如,在煤炭资源开发中,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应明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煤矿资源开发者要负责对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补偿,而不应主要由地方政府来买单。建议我省从制度层面出发,以省政府名义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条例,下发各地广泛实施。其次,要明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在调研中,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地区普遍反映,多年来他们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长江、株江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国家应明确这些地区为生态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应出面协调建立区域或流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要明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生态补偿涉及多方利益调整,需要广泛调查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合理分析生态保护的权利义务关系,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研

究制订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则补,奖惩分明。

3.加快建立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要理顺和拓宽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完善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机制,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管护能力建设和基本管护费用,以及扶持保护区内原住居民进行生态移民的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推动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专项资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基于我省财力薄弱,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希望中央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中向我省提供支持。荔波县为加强漳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建立了森林防火队,并纳入财政预算,但也因此造成了财政紧张,希望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其次,加快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我省作为长江、株江上游或中游地区,承担了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也制约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加强我省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支持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并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生态保护建设任务重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地区给予扶持和补偿。建议有关部门,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财税政策和管理政策改革,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赤水市是这方面的典型,强烈希望中央和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补偿和政策补偿。第三,加快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建立矿山生态补偿基金,解决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历史遗留和区域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补偿问题,以及环境健康损害赔偿问题,按照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加大矿山环境整治力度。现有和新建矿山要落实企业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改革现有矿山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将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费用列入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

4.提高生态补偿的标准。主要是提高在一些地区已经建立的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在我们的调研中,各地都有这个反映。如荔波县有国家重点公益林128万亩,作为公益林区划分后,只能保护,不能砍伐,每年农户只能享受5元/年,亩的补偿,而作为商品林、经济林,经济收入可达300-500元/年/亩,巨大的利益差距很难调动农民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建议适当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5.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制订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地政府必须确保完成的职责任务,切实强化工作考核。对按时完成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地区,兑现相应的补助和奖励;对环保工作任务未能按时完成、区域生态环境不达标的,扣减相应的补助和奖励。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增长状况,省级财政应逐步增加预算安排,重点支持生态良好地区的工作。

6.加强资源费的征收并主要用于生态补偿。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及管理办法,加大各项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并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

7.采取多种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政策补偿、资金补偿、项目补偿等,支持生态良好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关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1.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各级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各部门要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生态功能区划,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3.健全法规保障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4.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整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多渠道筹资;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因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项目受限而导致的财政减收。依法征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6.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7.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奖罚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责任编辑 李 华

作者:赵崇南 陈永堂

上一篇: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