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的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从幼儿音乐教育角度出发,将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从幼儿的兴趣、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等问题。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情感教学方法目前,幼儿音乐教育备受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音乐教育中的幼儿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音乐教育中的幼儿教育论文 篇1:

浅谈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创造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体系的关键。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幼儿音乐活动已逐渐从单一的唱歌型发展为唱歌、舞蹈、游戏、欣赏等多种形式,追求并实现“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的教学。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艺术

一、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感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促进幼儿的情感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1.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是在游戏中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把音乐与游戏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融合在游戏和活动中的儿童歌曲具有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作用,音乐内容也会引起幼儿产生情绪的共鸣。在音乐活动加入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更好的提高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更积极的去自主学习。

例如:《刷牙歌》这首歌曲,不仅节奏简单,而且有重复的旋律,幼儿可以更好地接受。“刷牙”也是幼儿们熟悉的生活“游戏”,与游戏有相同点的歌曲会更好地激起他们的兴趣。这首歌曲既能听、唱,又能观看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

首先,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在音乐活动中德育是以教育幼儿爱祖国、爱自然、爱学习等为主的。从多种角度帮助幼儿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培养幼儿树立德育意识。

例如:歌曲《铃铛舞》,这是一首表现少数民族艺术的一支舞,但对于幼儿在了解民族方面的知识比较少。因此在活动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自己家乡的风俗说起,之后再介绍些苗族的民族习俗与风情,让幼儿更想去了解家乡、了解民俗,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引导幼儿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来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特别是歌颂勤劳、勇敢、正直、团结等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更能引导孩子们积极向上。

例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二小放牛郎》的故事片,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歌词中的意思。当播放歌曲时,幼儿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体会学习生活的愉快,对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学习欣赏中培养情操。

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来调动人的兴趣,培养人的情感,让幼儿愉快地接受教育。可是也有幼儿参与度低,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自信心不足,缺乏表现自我的勇气。因此,老师要因材施教,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的潜力,让他们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

例如:歌曲《母鸡叫咯咯》,这是一首幼儿非常喜欢的儿童歌曲。因为歌词内容贴近童话故事,而且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亲切的情感,所以,幼儿们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老师可以分组安排幼儿,让幼儿唱的唱、演的演,更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演出不同的动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增强自信心。

二、学习音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审美教育占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表现能力。

在审美感知阶段,幼儿的感性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听到的旋律是跳跃的,感官最初对作品的接触就会产生“喜悦”的感受;如果音调是低沉断续的,就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如果音响紧张狂乱,就会人“恐惧”的感受。而人感知美的能力,也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因此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之中的美。

2.培养幼儿的审美合作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音乐艺术不仅有独唱、独奏、独舞等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还建立了同伴之间的信任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且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我、发挥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有效地进入音乐的审美状态。

三、培养幼儿的创新与想象能力

教育学家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1.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首先,在游戏中开发创造力。幼儿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有丰富的创造力。在音乐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幼儿在做动作时,老师在一旁注意观察,发现幼儿有了好的动作可以请他在小朋友面前表演、分享。这样,既给予自由创造的弹性,同时也引发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在不同旋律中开发创造力。例如《动物狂欢节》让幼儿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想象在不同音乐下不同动物的神色和动作,老师要引导、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来模仿动作。在音乐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和曲调在高低音区的区别等等,去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创作。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幼儿们创造积极性。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的想象是充满童真的、纯洁和美丽的。音乐的想象会给幼儿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

首先,营造课堂氛围和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在音乐活动中,老师往往会以活动、游戏等方式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入动画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们想象力的发挥,使幼儿形成一种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心理趋向,从而更有利于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潜力。

其次,外在的体验是音乐想象的主要来源。玛克思·德索认为:天才的决定性标准之一是“与现实的直接接触”。例如,贝多芬创作《田园交响曲》时的想象力正是源于他与大自然的广泛接触,而柴可夫斯基赋予《第六交响曲》的想象力则源于他的生活經历和社会交往。因此,幼儿们应更多的去接近大自然、体验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还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重视幼儿音乐教育,不仅是幼儿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作者:丁春莲

音乐教育中的幼儿教育论文 篇2:

浅析早期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 本文从幼儿音乐教育角度出发,将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从幼儿的兴趣、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等问题。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 兴趣 情感 教学方法

目前,幼儿音乐教育备受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究竟什么是幼儿音乐教育呢?幼儿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它以音乐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理论为基础,但并不是纯理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其中包含个人的体验、感受和多种表现手段,但又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音乐教育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通过音乐的影响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课余时间,我通过实践,对幼儿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跟幼儿大量的接触中,发现以下三点是幼儿音乐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方面。

一、兴趣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只有幼儿对课堂产生了兴趣,音乐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并能获得较大的收益。首先,教材的选取很重要。幼儿音乐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老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适当选择教学内容,这就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针对幼儿好动但动作并不平稳,喜爱模仿但经验并不丰富等特点,我认为在选择音乐内容时可以适当考虑那些易于表现的,旋律感、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幼儿,调动情绪,激发兴趣,吸引初步的注意力。这样,活动才能较好地继续下去。其次,应把音乐教育融入情境之中。如果老师能为音乐作品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抽象的音乐形式以可听的、可视的、可说的、可演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则有利于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它。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将不仅是在学习儿歌,而且是在享受说唱和表演,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群体,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活动中的,快乐、轻松的一群孩子。最后,是老师和幼儿的角色问题。一些老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会忽略自身角色与幼儿的差距,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按照计划操控活动的发展,希望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而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幼儿,让幼儿的情感没能得到释放。同时,还会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并没有融入他们之中。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幼儿对音乐教育活动的兴趣。其实,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才是整堂课的主体,老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完全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感受。

二、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达尔克罗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首先,教师应该将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上。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在教学的同时利用语言、手势、声音、动作等,让幼儿体会其中的情感,并不是生硬地告诉幼儿哪里节奏稍快,哪里稍慢。这样,幼儿会在悉心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并将感情充分地表达在音乐之中。其次,老师和幼儿要沟通情感。老师应该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我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跟幼儿交流会尽量看着他们的眼睛,并尽量放平姿态,不走动时,一般都蹲在或跪在地面上,在身高、距离上先做到平等。同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不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大雪人、老巫婆、大鳄鱼等,通过角色的扮演,不仅很轻易地把幼儿带入了音乐作品的特定情境中,而且促进了我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我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使音乐教育活动摆脱了以往的枯燥与生硬。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倡导者卡尔·奥尔夫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分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了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以上三点,是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得,在这一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当老师的责任重大。老师是一面旗帜,是孩子争相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教授幼儿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完善自我,在教学中学习,发挥自身最大的感染力,使幼儿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高兴趣,发展多种能力。

作者:赵佳

音乐教育中的幼儿教育论文 篇3:

浅谈音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可以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幼儿教育中选择“音乐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快乐成长,培养对于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游戏;应用实践

在幼儿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以激发幼儿的潜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对于天性好动的幼儿,给他们进行音乐的教育游戏,可以将音乐“静”的一面和游戏“动”的一面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生命力的发挥,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此动静结合的教育方法,就是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教育。

一、幼儿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特点

1.音乐教学方面的综合性

传统的正规音乐训练注重音乐单一方面的提高和技能的进步,体现不出一定的综合性。而音乐游戏则可以将音乐和各种其他的艺术形式从一定层面上进行综合。比如文学、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从而从更大的角度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不仅仅可以使用听力,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嗓音和身体语言,在又唱又跳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幼儿音乐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能力,使幼儿本身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体。

2.音乐游戏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幼儿的天性处于没有拘束的状态,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喜欢唱、喜欢跳的状态。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更可以激发幼儿内心的活力与热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需要明白幼儿的心理,理解他们行动背后的意义,满足他们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理。音乐游戏的自由性可以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当中,成为参与的主体,发挥自身的天性,表达自身的感受。这种表现不仅可以通过幼儿的歌声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中的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音乐教学带给幼儿的愉悦性

音乐游戏不同于音乐教学,游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自由性与愉悦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而游戏则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游戏之所以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根本动力,是因为游戏带有一定的愉悦性。良好的音乐游戏可以调节幼儿的身心情绪,一些情感性方面的动力推动幼儿天性的开发。幼儿通过音乐游戏进入一种很好的游戏情境,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在游戏中达到忘我的状态,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音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1.在音乐旋律的选取上要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选取的音乐必须是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的音乐旋律。一般音乐旋律可以挑选一些欢快、轻松、愉悦的音乐旋律。比如在一个生日庆祝的场景中,可以选择《生日歌》作为背景音乐旋律,这种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适合幼儿的心理节奏,可以使幼儿跟着一起唱起来。还可以在一些场景里选择《两只老虎》等带有欢快性质的音乐旋律,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游戏的教学当中。如果选择复杂拗口的音乐旋律,将会引起幼儿的排斥和反感,更不用提融入设置的音乐场景当中,因此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旋律就显得相当重要。

2.在音乐游戏场景中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场景

在对音乐游戏的选择上,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感受,又要引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场景的设计可以使幼儿充分的接受。因此在选择游戏场景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认同场景的设置,并能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幼儿情感的抒发和心理安全感的培养,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进行创造、尝试和探索。要注意场景的丰富化,既可以独立创设一种音乐游戏的场景,又可以进行不同场景的交叉,使幼儿在参与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比如,可以在幼儿音乐游戏中设置“三只小猪”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场景的交叉,增强音乐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3.在游戏中幼儿教师的引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因此教师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在课前认真备课,使游戏的流程设计清楚明晰,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周全的准备。通过细致而周密的备课,才可以使音乐游戏达到最佳效果。老师在游戏的进行中应该注意引导幼儿对于自己情感情绪的表达,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游戏中抓住幼儿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才是进行音乐游戏教育的目标所在。

4.加强音乐游戏中的趣味性

音乐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趣味性,但是让幼儿去理解音乐的内涵显得太难,怎样使音乐与幼儿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呢?我认为应该将音乐游戏中的概念清晰化、故事化,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迎合孩子的口味和需要。这样,孩子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自由的表演,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幼儿教育中,需要运用良好的教育手段来对幼儿的情感性格进行培养。音乐游戏既是一种活动,又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激發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在想象中发展自己的性格,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路霞.幼儿早期的音乐熏陶与培养[N].音乐周报,2001.

[2]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编辑 孙玲娟

作者:李海英

上一篇:契约设计下的会计信息论文下一篇: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