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6

摘要:文章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在课程编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课程、开发课程、改进授课模式、进行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价、设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推动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相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篇1:

从音乐审美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随着教育领域形势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的改革时,要充分重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养成,同时,音乐教育的内容也是影响幼儿声乐素质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美学在素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音乐的内在,以此促进学前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审美;学前教育;改革;幼儿

前言

在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课程的讲解时,教师应该把音乐审美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有效提高学前教育的学科水准。所以,在教师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学前教育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提高幼儿的音乐教育质量,这就必须从音乐教育的音乐审美角度进行改革和培养,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音乐教育在中,获得较高的教育效果。

一、音乐审美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功能

(一)有效的提升学科教育水平

在学生的未来职业专业教育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音乐、唱歌等各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课程内容,并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认知。通过教授老师的大量的专业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使其了解其内在的本质,并能更好地把握现代音乐文化的魅力。

(二)音乐美学审美的提升有助于对音乐内涵的认识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看似是一门专业课程,其实也是一种艺术活动,这是加强学前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的先决条件。审美能力能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进一步理解音乐艺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教学让幼儿对音乐审美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深入理解到艺术内涵,因此,对于学前音乐教育来说音乐审美的培养是一项至关重要技能。

(三)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能促进音乐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虽然讲授了一些基础的音乐理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音乐鉴赏培养力不够,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低,很难体会到音乐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在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当中,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应当接受相应的音乐审美训练,在未来对幼儿的教学当中积极引导小朋友形成良好的性格与生活习惯。如果不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就无法发掘出音乐的美,停留在表面的音乐教育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音乐审美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发展其专长、提高其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的音乐教学现状

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发展状况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不公平、音乐教材传统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教学设计简单、教师对音乐技能掌握不到位、音乐教学设施短缺等。结果表明,一些发达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较高,而全国多数城市的音乐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甚至同一区域的幼儿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的音乐教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课程内容较为随意,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来安排音乐的教学。大多数幼儿园老师还以教唱简单儿童歌曲为主,内容单一、枯燥,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反而会破坏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老师的音乐技巧应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评项目,需要经过长期的学校才能得以提升,但现在,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教师们不但不训练自己的钢琴、声乐、舞蹈等音乐技能,而是依靠多媒体的播放和运用,虽然音乐的感觉更加的真实,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亲自教导,才是最好的选择。总之,当前国内大多数地方的幼稚园音乐教学无标准、无体系,更谈不上引入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三、基于音乐审美的学前教育实施改革战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音乐教学中,要想使音乐教学得到有效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作品演唱和示范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自主和强烈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比如:播放学生所弹奏和演唱的作品,让学生之间共同欣赏,展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其学生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培养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为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触音乐初期,应注重对其音乐美学情感的培养。要把握好这一关键,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比如,让学生实践弹奏或演唱简单的曲子,让他们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让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产生共鸣,从而在以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更加具有热情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同学们会变得更加积极,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参与,让同学们能够互相学习,并从中领悟到音乐的快乐。

(三)合理地优化和整合音乐课程。通过优化和整合有關专业的课程,促进并实现学前教育的新变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对幼儿进行教育,要引导他们认识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在发展中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因此,在开展相关教育时,教师要根据目前的课程设置,制定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各种音乐特征的作品,探寻其内涵和文化价值。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教学水平。要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中立足,必须将语言、美术、舞蹈等学科与幼儿园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到美学教育的效果。

(四)选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材。学前教育专业与其它专业有很大的区别,教材的选用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的特点来选用,既要切合实际,又要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最好是经过专业骨干教师编著的、有针对性、反复精心打磨的经典教材,由专家经过评定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综合性教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反映出课堂教学效能。比如学前教育的钢琴教材,可以将传统的奏基础知识与伴奏脱离的情况进行对比,把两类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于教学实践会有明显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去。

结语

因此,在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时,也要充分认识音乐审美能力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前教育在音乐学科上的科学性。同时,音乐教师还必须对音乐教育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学前教育教学实现创新与改革,并将学生的专业素质推向更高的层次,使学科教育有一个更有效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咏梅.探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思路[J].大众文艺,2020(11):216-217.

[2]吕迎春.从音乐审美角度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J].国际公关,2020(04):77-78.

作者:刘宇谦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篇2: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摘 要:文章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在课程编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课程、开发课程、改进授课模式、进行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价、设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推动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相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教学改革

注:本文系2019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职业院校德育课题“新时代下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美育素质的实践研究”(DGW1820QT035)研究成果。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课程的编排与学前教育的目标差距大

第一,基础课程比重大,专业课程比重小。受学前教育专业学制限制,部分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会出现优先安排公共基础课、学前专业基础课的情况。部分高校的学生在完成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进入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科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最后才会进入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等音乐课程的学习。基础课程占据学生课程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非常有限,没有良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较好的音乐素养,而这样的课程编排是不合理的。

第二,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长期以来,各院校的人才培养仍然以人才输出为主要目标,学生完成必修课学习和考核是人才顺利输出的必要条件。因此,部分院校出现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现象。而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通常属于选修课的范畴,这就会导致学生因过分重视毕业考核,而忽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会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差的问题。

(二)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前儿童身心、情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音樂教育是一种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感染儿童心灵,从小培养儿童的艺术素养。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学前音乐教育对提高儿童音乐审美能力、完善其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眼光狭隘,只着眼于短期目标,想的是“争取这门课程考试不挂科”“完成学业,顺利毕业”。这不利于实现学前音乐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是转变教育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输型教学模式,教师决定教学的方向、进度、内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是被动倾听、接受的角色。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因材施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而展开。教师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教材选择、课程设计、课程安排要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基础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课程结束后,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

二是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职业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备一定学历的毕业生,还是未来的职业工作者,是某职业领域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合格人才。

(二)整合课程

一是整合专业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庞杂,学科数量较多,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整合课程,避免重复学习、交叉学习。整合相似学科可以减少学科数量,实现知识体系最优化。

二是将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相结合。工作本位学习能够解决职业教育中脱离实际工作环境、单纯进行知识理论教学的问题。学校通过与实际工作单位联系,或校内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掌握、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

(三)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牵引,模拟工作场景,使学生学习音乐基本理论,掌握音乐基本技能,学习在工作场景中如何开展教学。

以儿歌编配与弹唱课为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熟练弹唱例曲,并逐步具备独立完成儿歌编配弹唱的能力。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牵引的课程开发让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到音乐学习以及音乐教学的乐趣,更容易达成教学目的。

(四)改进授课模式

对于音乐这种艺术类学科,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很难让教学有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课堂情绪难以调动,学生会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厌倦课程,更难产生音乐共鸣,使得音乐教学未能取得较好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或其他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活动式教学与情境式教学有紧密的关联,活动式教学离不开情境式教学的课程设计。音乐教学需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学生在活动中感知音乐之美,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共同营造教学氛围,达成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参与课程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间被课程吸引,积极投入学习,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进行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价

相对于独立备课和进行教学评价,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学风格和稳定的评价体系。进行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价可以让集体智慧最大化,使得学生和院校都可以从中大受裨益。尤其是当教研小组内有国家一流的专家级人才时,进行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价可以让普通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使得院校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六)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建立开放的、多元的、关注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评价机制。音乐课程评价要摒弃传统的知识考查为主的试卷考试形式,因为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所以课程的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音乐表现力、职业能力的考查,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观察、问卷等。

评价要关注过程,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运用、态度情感表现等,例如,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提升知识技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交流讨论、克服困难等,而不仅仅是重视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评价标准应多元化,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比起量化考核,多元化评价更能获得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成长为优秀的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

(七)推动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相融合

學前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探索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汇点,融入其他学科知识。除了传统的音乐、舞蹈、形体学科的融合,在全媒体时代,教师应将视频、音频等新媒体知识和计算机学科知识融入音乐教学,推动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新时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变革。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有基本的音乐素质,还要使学生具备教学活动设计、声乐作品选编、器乐演奏等综合性工作能力。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音乐教学改革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代敏.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做法: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2):160-161.

[3]王玮.浅谈幼师专业学生如何指导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J].山西青年,2018(3):236.

[4]陶丽娟.构建有效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学课堂[J].北方音乐,2018(2):145-146.

作者简介:

李飞飞,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于长悦,硕士,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合唱、大学生音乐教育。

作者:李飞飞 于长悦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篇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在遵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专业中各项技能领域的知识逐步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及专业素养。其中,音乐既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学项目。本文将重点针对音乐教学改革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探究,从而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教学

高职院校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也开始提高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视程度。其中,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中明确表示,有时要以学龄前儿童的艺术欣赏为基础,拓展幼儿的创造能力。这一目标对于幼师音乐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职院校如何精准落实与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弊端

音乐学科是学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凸显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效率。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学改革当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和弊端,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缺少论证性,没有正确看待音乐课程内部的相通性和互利性,只是根据音乐课程本身的结构进行专业性和技能性调整,音乐教学因此黯然失色。

第二,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过度重视技能训练,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不仅要传授给幼儿音乐技巧和技能,还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基于这一点,音乐课程重技能、轻修养的教学方法就无法满足学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当前,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机构对高能力、高素养幼师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综合性专业人才的基地。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學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改革,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和建议。

(一)增加音乐课程比例,加强音乐相关课程的内部联系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改革问题,首先,应当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协调分配,并增加奥尔夫音乐、儿童歌曲创作以及音乐欣赏、合唱等多元化教学项目,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其次,对于音乐专项课程的安排,应当采取“相关性质融合”的教学方式,有计划地规范课程比例。例如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课程相互融合,确保音乐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脱轨。最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改革也应当参考当前的现代化网络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音乐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凸显音乐艺术的高端性、音乐资源的丰富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和喜爱。因此,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比例的调整以及课程关联性的改革,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和创意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需求。

(二)注重实践演练,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与实践素养

在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年龄等特点,不断寻找幼儿的教育规律,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与创造能力。在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音乐课程中所学到的幼教知识和音乐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幼儿。例如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实习,通过模拟性的幼儿课程演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幼儿园志愿者”“音乐艺术传播大使”等,为学生创造在幼儿园的实践机会,通过对课程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教学技能。同时帮助学生设定科学性较强的教学目标,以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年龄特征为基准,有针对性地设计音乐教学课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与实践素养。

三、结语

当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将音乐教育设定为独立的教学项目,通过全面的音乐教学改革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音乐素养。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紧紧围绕其中,经过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背景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程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瑛.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北方音乐,2019(15).

[2]王光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黄河之声,2019(11).

(作者简介:张屏,女,硕士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张屏

上一篇:抓好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