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与板书关系之我见

2023-01-13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正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 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进步, 现今的教育教学正向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过去作为教学三大基本功之一的板书地位正在慢慢减弱。为此, 有许多学者研究指出, 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板书不够规范, 忽略了传统的使用图表、标本模型包括幻灯、录像、电影等的辅助教学手段, 学生反映出有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 有走马观花的感觉, 给学生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复习负担[1]。板书毕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用, 而课件也毕竟有其局限性, 因此课件并不能完全取代板书[2]。

板书在多媒体背景下应该如何用?两者关系如何?两者各应该承载什么样教学内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以往研究, 笔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现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谈几点认识。

1 有条件的使用多媒体作为主导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教学信息量大, 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形象,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也有学者指出, 多媒体课件存在各种缺陷。

对多媒体课件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运用多媒体课件, 预先设计好了教学每一环节, 教师用课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师设计好的框架, 会束缚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使学生也觉得没有必要主动思考, 这样一来, 课堂上就没有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真正互动[3]。笔者认为这点并非是多媒体课件本身的缺陷, 是因为课件制作者本身没有将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起来, 比如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只呈现问题或先呈现问题后呈现答案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讨论, 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一些游戏和其他元素,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别教师只是将书本内容拷贝至幻灯片, 没有任何创新和加工, 自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其次, 多媒体课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会使学生无法把握知识的系统性。笔者认为这一点同样不是多媒体课件的问题是课件制作者没有精心准备课件, 只是记流水账一样将知识打到幻灯片上。充分利用POWERPOINT软件自带的功能, 完全可以将知识体系整理得很清楚。

再次, 多媒体课件不能突出重点和难点, 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调整字体大小、颜色, 添加符号图片等方式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幻灯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做成五彩斑斓, 简单精心、条理清晰的设计同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所以笔者提出, 有条件的使用多媒体作为主导。这个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是教学设备允许, 能有投影机、音响等设备支持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和演示。部分教师在课件中插入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音像、图片甚至游戏等等, 使用多媒体作为主导, 首先要有能播放的设备。

(2) 其次是兼顾学科和学习内容。个别学科或内容不适合利用多媒体做主导教学工具。但多数学科或内容如果正确使用多媒体, 精心准备课件, 保证课件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完全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3) 要精心的准备课件, 在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复杂的理论体系讲述时更是如此。通过链接、插入自定义动画、安排好对象的进出顺序、加入标注、分隔好幻灯片的层次和区域, 完全可以做到条理清晰, 逻辑合理, 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 关于多媒体课件的内容, 笔者认为应尽可能的将知识点放于多媒体上, 高校教学过程信息量较大, 多媒体则可节省很多用于书写的时间。对于逻辑性、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的内容, 可以通过精巧设计幻灯对象播放顺序来实现。

2 板书应该书写, 且重点放在比较零碎的知识点上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配合语言、媒体等, 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合理的使用板书有利于知识传授和活跃课堂气氛。许多学者都提出重视在多媒体背景下的板书设计, 并且对板书的内容做了要求, 一般包括: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重点、补充的图表和例证等。

笔者认为前两个方面在幻灯片精心设计过的前提下有画蛇添足之嫌。板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高, 可以随时调整板书内容和知识点, 所以笔者认为板书应该书写, 但应放在零碎的知识点上。这个零碎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不容易用多媒体呈现的材料, 另一个是备课时没有准备而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时产生的疑惑。具体说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多媒体或者单纯讲授无法表达清楚的问题, 可以通过图示、列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其次是在教学过程或是问题讨论中学生提出的疑惑, 不同个体在理解问题时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在备课时无法完全预测, 而板书有充分的自由度, 可以及时补充解决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时出现的困难。

笔者不是轻视板书的价值和作用, 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的板书, 强调板书按部就班, 倒不如精心制作课件, 做到课件条例逻辑, 把课堂板书重心放在教学讨论的内容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多媒体课件虽然不灵活, 但制作过程有较多的自由度, 如果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多用心, 做到精巧设计, 通过链接和标注等方式同样可以做到层次清晰, 逻辑条理,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可以不用依赖板书重复书写, 影响讲授时间。而板书自由度高, 重点应该放在课堂讨论和图示、知识总结上。多媒体和板书应该结合起来, 这个结合在于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信息量大的优点, 充分备课, 精心制作幻灯, 再结合板书灵活与学生沟通, 做到互相配合,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多媒体与板书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热点, 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应有条件的使用多媒体作为主导, 把板书重点放在比较零碎的知识点上, 将两者结合起来, 各取所长,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

参考文献

[1] 盖涛, 陈春阳.高校教师理应重新重视现代教学技术条件下的板书技巧[J].中国教师, 2007, 11:3.

[2] 郭晓霞, 姚金声.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板书[J].创新教育, 2009, 8:167.

[3] 李玉华, 都晓梅.多媒体课件能否完全代替板书[J].北京教育, 2007, 11:59.

上一篇:加强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下一篇: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