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高效课堂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分析与思考

2022-09-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采用的是直接了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回答只介乎于对与错之间,教师这样的评定方式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影响到授课效率。

1 结合教学内容,营创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阶级具有明显的不同,且两者都有明确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中负责向学生灌输教材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紧张而压抑,学生畏惧教师的绝对权威而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在回答教师所提出问题后便草草结束了该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其要求教师要将课堂交还予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学生不同的想法。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提问环节的效率。

2 精心设置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小学数学也不例外,为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需围绕课本知识,有序的加深问题难度,让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培养出学习的兴趣,并掌握学习的技巧。

例如,在进行“找规律”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10张卡片中分别标注1到10,让学生回答有多少种方式可以找出两连号,学生通过连线的方式共找出9中方法,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回答3连号有多少种方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通过思考学生发现原来开头字母便是目前组数。透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得到加强,也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设置丰富的问答形式

数学问题与数学活动时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沟通桥梁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并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创设与小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情境,并将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将原本单一的课堂提问变得丰富多彩,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自身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圆柱表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易拉罐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纸包裹易拉罐为易拉罐做出简易“外衣”。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该用何种形状的纸才能做出与之相符的‘外衣’呢?”在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便掌握了本节课相关知识点。

4 在知识拓展处追问,采用科学的探究方式

小学生因自身年龄因素而认知水平有限,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能达到深层次的思考,对事物的认知也往往浮于表面,对于知识点往往一知半解便感觉到满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将学生思维引领到更层次的探索中。以具探究性的方式提出,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并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例如,在学习“认识二分之一”课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道习题:将正方形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通过观察得出二分之一大于之后两者,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找寻,一个学生回答道说:“后面的数越大反而越小。”听到这样的回答时,教师不要立即给予回答,而是通过启发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反问:“为什么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呢?”学生通过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后面的数越大表示该物体被分为的份数就越多,因而便越小。”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成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并得以拓展。

5 在认知矛盾处探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认知矛盾处探问,顾名思义,便是通过假设制造出矛盾,在引导学生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与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因受知识经验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遇到障碍时会变得不会思考和分析。如将学生的大脑比作平静的湖面,那么教师提出的问题便如石子一般在学生脑海中产生波澜。学生基于已掌握的知识点,在面对矛盾冲突时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激发,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学生如不仔细审题,在还没弄明白题目内容的情况下便动手去做,很容易出现错误,即使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解决了问题也纯属侥幸,教师决不能纵容学生养成侥幸心理,会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学习。教师要学生在之前所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各种问题,为学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其思考积极性,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技能技巧。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展学生思维,并为学生接下来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只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上出发,才能改进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呢中,要加强问题设计,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个,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适当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但目前在课堂提问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避免在提问环节出现纰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 游爱霞.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65-66.

[2] 夏立新.关注“大问题”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思考[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2):33-34.

上一篇:宣汉县峰城镇饮水困难的成因与对策下一篇:拓展训练融入公共体育教学体系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