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研究发现当前校长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校长办学、教师发展、课程与课堂、学生成长、家庭与社会等,这些已然成为他们的“痛点”。在校长办学方面,主要涉及专家型校长的成长,自主权及资金等问题。优质师资的流失是校长们的一大痛处。教师难以进行深入的合作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瓶颈。生源大量缩减以及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成为校长们的一大难题。

第一篇: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管理

摘要:本文讲述了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管理、保养。

关键词:教学仪器;管理;保养

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认为对中小学教学仪器的管理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教学仪器的配备

仪器的配备,要做好配备计划。注意以下三点:①掌握不同要求的配备标准;②摸清家底;③按需选用合适的仪器品种。

制订教学仪器采购计划还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可代用仪器”。配备目录说明中讲得很明确:“目录中‘名称’栏所列的仪器是经过优选的品种,购置仪器时应优先选用。”但目录中还有一个“可代用仪器”栏,列出功能相近、经过选择的其他仪器,可供选用。原先已配备的这类仪器只要能正常使用,就不必再购功能相近的仪器,避免重復配备。但若是新配或补充更新,应首选“经过优选的品种”。二是实验室中若已有了质量、功能可靠的自制教具,也不必非得购置功能相近的其他仪器。

二、教学仪器的保管

1.验收。所订的教学仪器到校以后,应立即开箱验收。开箱验收时应核对到货仪器品种(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件数以及所应附的零配件是否齐全。核对无误后还得逐台开机试用,看是否达到原定要求。验收入库的仪器一般都应张贴标签,注明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及序号,化学药品标签要写清名称、化学式、纯度,一般不写编号。

2.登账造册。实验教师将仪器、材料领回各自负责的实验室后,应及时登入“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登记卡”,“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登记卡”是各科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实验教师应认真填好以下几个项目:学科、仪器编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仪器进、出(为调拨、购入、报废、报损等)的时间、进出单据号码、数量变动(收、付)、单价、金额、累计库存数量、经手人及应备注的事项等。为便于长期管理,登记卡应坚持一种仪器设备一张卡;一项变动、一张单据(指相对一个品种)记一行。在每一本登记卡的扉页应有该本仪器登记卡的查找索引。

3.排列存放。存放仪器的橱柜要色调一致,摆放整齐。一般情况下仪器柜呈一字形排列,柜门要与窗户垂直,以利通风;各排仪器柜之间要留有不少于1米的通道,以利操作。仪器柜一般不要靠墙摆放,非靠墙不可的,柜墙间应留10cm左右通风空间。

到货仪器验收合格、登记入册后应马上进行编号,然后入柜定位存放。①分学科、分室存放。②同室同学科仪器要分类入柜,柜内分层,层上定点,做到定柜、定位摆放;同柜仪器重的放下层,轻的放上层;同层仪器体高的放里边,体矮的放外边;同层放同种仪器的不要堆叠挤压,要呈阶梯状排列;柜内不同种仪器之间应留空隙;每种仪器的主、附件、零配件要放在一起;同室药品要把一般药品和危险药品分开;同室仪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要分类搜集,装订成册,专柜放置备查。③要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进行摆放。例如,仪表的存放要将全部开关置“零位”;电表的存放要短路保护,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毒性等特性,分室或分柜隔离存放,剧毒药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限量发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长期不用要用石蜡封口。④摆放仪器的橱柜要按学科统一编号,柜上要张贴定位标签。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分类定位标签。二是柜门定位标签。要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

4.保养、维修:(1)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做好清洁除尘工作。②要根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例如:金属器具要防止表面油漆或镀层脱落而生锈,裸露的金属表面要经常涂抹防锈剂,紧固螺丝及机械转动部门要定期加注润滑油,以防生锈结牢,影响使用。③化学试剂的保养要注意: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少数购进时用塑料袋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2)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凡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理的实验教师有责任把它修复,自己不能修的要请厂家或社会修理部维修。在教学仪器维修中要遵守的原则是: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置或搜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修复一部分使用。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发现仪器故障或损坏,只要能修复的,都应及时维修,不应随便作报损报废处理。仪器的保养、维修是实验教师应尽的职责。

作者:蒋?摇敏

第二篇:中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痛点”研究

摘 要 研究发现当前校长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校长办学、教师发展、课程与课堂、学生成长、家庭与社会等,这些已然成为他们的“痛点”。在校长办学方面,主要涉及专家型校长的成长,自主权及资金等问题。优质师资的流失是校长们的一大痛处。教师难以进行深入的合作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瓶颈。生源大量缩减以及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成为校长们的一大难题。家庭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缺位与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低尊重也成为中小学校长的一大痛点。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教学管理 痛点

Research on "Pain Poi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DONG Yanna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

教育活動是一项以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活动。中小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它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幸福,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就要先要评价他的校长,有了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态势对负责基础教育管理的中小学校长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怎样才能让学校、老师、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这是每位中小学校长都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但很多问题已然成为校长们的“痛”。比如,“每天事务繁杂,分散精力,无力专注于重要工作”。[1]研究显示,大部分校长对工作充满了自信与热情,但仍有9%的校长表示“真的不想干了”,[2]反映出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落感、挫败感、厌倦感等。而让他们感到最苦恼的三件事分别是:“教育经费短缺”(26.67%),“教育评价难做”(16.86%),“课程改革难推”(12.55%)和“队伍建设压力”(12.55%);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校长们最主要的压力来源(31.75%),紧跟其后的是“上级部门检查”(12.30%)和“学校生源保障”(11.51%)。[2]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校长的责任压力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由高至低依次为:校园安全、学生发展、办学设施、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3]赵桂霞就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痛点”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主要体现在校长办学、教师发展、课程与课堂、学生成长、家庭与社会五个方面。

1 关于校长办学

一个好校长铸就一所好学校,专家办学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前提和基础。专家型校长属校长专业发展中的高层次阶段,它代表着校长的办学思想、领导水平、管理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能达到“专家”的水平——一个教育家、一个管理家、一个团队引领者、一个改革创新者、一个教育实践反思者。[4]调查发现,近一半的校长提到上级部门下达的硬性指标使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差不多1/3的校长感到事务性的工作太多。“上级检查过多又不深入,疲于应付”、“没有办学自主权,难以组起高效的团队” 、“其它行政干扰多”这三个方面,排在前五位。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深受“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勉强维持,教育理念难以落地”[5]等因素的困扰。与此同时,“安全问题”也是该地区高度关注的问题。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资金、师资、校园危房等问题日益成为他们心头的巨石、头上的利剑,内心更是充满了困惑。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校长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重视校长“专家型办学”的理念,是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组织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关于教师发展

毛主席曾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中小学教师是学生发展的起跑助力,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效, 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和高度。目前,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对一线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广博的知识架构、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不懈的钻研精神,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势在必行。

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对欠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来说,深感困惑,深受其扰;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最困扰中小学校长的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中年教师、骨干教师进取心不强”;在中等发达地区也雄踞第二。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由没有经过正规师范训练、一部分甚至几年时间年离开教室岗位的代课教师通过考试直接转岗成为正式教师的人数不容小觑,一些学校占比甚至直达1/3。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高,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古老的教育手段及落后的教育理念深感不满,越来越多孩子选择进城读书,导致偏僻落后的中小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出现 “学生逐减,师生比逐大” 的现象,甚至很多学校已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危机。农村学校转岗的中老年代课教师多,年轻的新鲜血液注入少,使这一困境更加恶化。同时,不少偏远学校人员超编严重,而专任教师却人手紧张。另一方面,大量条件更优越的学校公开招考教师,使原本就步履维艰的偏远遭遇了雪上加霜的骨干教师稀缺。另外,偏远中小学的学科配备不平衡,造成工作量不平衡,收入不平衡,从而教师的心理也产生不平衡,这些问题也困扰着校长。有研究显示,校长们对于学校内部管理方面的压力,比较集中的是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能力以及自己管理教学的能力等。

3 关于课程与课堂

如果说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课程则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85% 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长来说,“课堂不高效,教师改革动力不足”是最普遍存在的“痛点”。

有研究表明,在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课堂教学模式花样繁多,弄不清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最高效的”[6]也成为中小学校长们的困扰。蜂拥而至的各类教学模式,使得他们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相应的,校长们都非常关注“教师的备课过程和质量难以掌控”,相关的问题还有“教师之间很难深层合作,优质资源难以共享”。充分的备课是一节优质课前提保障,而团队合作则是课程改革的生产力。对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来说,怎样组织团队合作,怎样提高备课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于1931年12月3日就职时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的道理,在经济水平较好区域的中小学校长看来,“缺少强有力的,尤其是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专家的引领”是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的一个“痛点”。“不同层次的学校师资、生源、办学条件不一致,但上级考核要求一致”,导致越低层的校长,压力越大。对欠发达的偏远地区中小学校长来说,这个“痛点”则更为突出也更为无奈。

4 关于学生成长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育的核心。中小学校长们反映比较多的是学生考试成绩、升学压力等。

“问题学生”的教育等问题困扰着校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逐级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大肆入侵,学生思想活跃,受社會影响大,越来越难以管理,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面临挑战。养成教育效果差,行为难以内化为习惯,很多学生“啥也知道,就是不做”。有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也缺乏明确的学习方向,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学生可以把书读得非常好,考出好成绩,却不爱好读书。他们缺乏典型的榜样示范与良好的人生规划引导,导致没有自己的目标,也没有读书的兴趣。在农村的中小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关爱和监督的长期缺位,使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更加困难,结果更不理想。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水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生及家长们已普遍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竭尽所能地想要往城市学校就读。一些不规范的招生行为,使农村学校的优秀生源大量流失。生源的严重流失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没有成绩,又遭遇着持续的生源流失,本就薄弱的农村教育,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5 关于家庭与社会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教育的结果。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希望,而父母的期望变成了孩子的压力,也变成了学习的压力。家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和监护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而家庭教育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感。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孩子的生活学习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代为照管,使家校共育中家的部分几乎成为空白。调研显示,“家庭教育水平低,学校教育效果5+2=0”位列前三,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排序更靠前。当学生们的非理性的认知和信念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时,当校长们的办学权利和威望受到限制和伤害时,如何保证自己的办学不至于变形扭曲?如何保证学生的发展停滞不前?与社会高期待相反的是教育者的社会地位问题,承受着社会的高期待、高要求,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入水平与尊重程度,80%的受访校长认为这是其职业生涯中沉重的压力之一。

校长既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又是学校办学的引导者,也是教针政策的贯彻者。肩负着多重角色和任务,他们承受的压力比普通教师更大。校长的自身素质是搞好校长工作的前提保障,一个优秀的校长,除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在当前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偏远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工作现状和心理现状如何,需要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治理模式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就集中体现在农村教育的弱势上。[7]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结构失衡、生源节节失守的情况下,农村中学校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达到面向人人,教育公平等问题;如何去面对现实,解决校长们的困惑与难题,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 袁笑,贾伟等.多维度探究中小学校长队伍发展状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7):67-70.

[2] 如何打造“理想学校”http://news.163.com/14/1010/01/A85J9C2600014AED.html

[3] 刘芳.中小学校长责任压力的结构与特点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查建华,于海洪.中小学专家型校长的意蕴与内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124-129.

[5] 赵桂霞.寻找“痛点”背后的真问题(上)[N].中国教育报,2012-03-06.

[6] 赵桂霞.寻找“痛点”背后的真问题(下)[N].校长周刊,2012-03-13.

[7] 揭晓海.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公平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5):44-47.

作者:董艳娜

第三篇:中小学科学教学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教育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体现科学教育的价值,让科学教育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本期《特别关注》以“中小学科学教学”为题介绍一些研究成果,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上一篇:施工组织与管理论文下一篇:会计就业前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