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2022-12-31

第一篇: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从降低纳税成本角度浅析优化纳税服务

摘要

随着我国对纳税服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有效提高纳税遵从度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纳税服务工作在降低纳税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主要从货币成本的角度进行论述并提出对策着力于降低纳税成本。

【关键字】纳税服务 纳税成本

引言

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简历服务型机关的必要选择,是建立现代征管关系、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税收工作效率,促进征纳关系和谐,推动依法治税工作顺利开展,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各级税务机关致力于纳税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但是浮于表面的工作较多,如笑脸相迎、端茶倒水、热情有加、送客出门等都没有抓住根本问题,只是给纳税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没有从根本上以纳税人的真正需求为导向。我认为只有降低了纳税成本,才能够促进征纳和谐,是广大纳税人共同的愿望。

1 文献综述

英国学者桑德福的《税收遵从成本:计量与政策》和《税收管理成本和遵从成本》将遵从成本定义为:“纳税人(或第三人,尤其是企业)为遵从税法或税务机关要求而发生的费用支出。这种费用支出是指税款及税收所固有的扭曲成本以外的费用支出。”西方纳税人遵从理论认为,纳税人汇兑遵从成本(包括时间

1成本、货币成本、心理成本等)和不遵从成本(罚款)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是遵从税法还是逃税的决定。

2 纳税成本的概念及分析

2.1 纳税成本的概念

纳税成本包括纳税实体成本和纳税遵从成本,即上交的税款以及在履行纳税义务中产生的所有相关费用及心理成本。实体税款不会因为纳税服务而减少,所以本文所论述的纳税成本仅包括纳税人在整个纳税过程中占用的时间以及产生的费用。

2.2 纳税成本的构成

纳税成本由时间成本、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三部分构成。

时间成本,即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所花费的时间。主要体现为税收政策法规与学习时间、办税时间和因税务检查而花费的时间等等。

货币成本,只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耗费的货币数量,主要体现为办税费用、罚款与滞纳金、税务咨询与税务代理费用、额外税收负担等。

心理成本,是指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心理压力、主要体现为对税收负担的心理压力、担心遭受处罚的焦虑情绪以及认为纳税后未能得到足够回报的不满情绪。

3 影响纳税人货币成本的问题

纳税人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被称为“隐性成本”,是比较难以量化的,所以本文将主要从货币成本的角度对纳税成本进行分析,以延安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局为例,就实际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

3.1要求纳税人购置的办公设备价值较高

纳税人为履行依法纳税义务需要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购买相应的设备与服务,需要付出一定数额的货币成本。一方面企业购买相应的设备可以提高办税效率,实现对货币成本的节省,对其有益,但是实际操作中,有些捆绑式的销售使得纳税人无法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自由选择合适价位的办公用品。

3.2因服务缺失导致的罚款和滞纳金

罚款和滞纳金是纳税人违反有关税收政策和未及时足额申报缴纳税款的结果,但是仍有一部分情形时因为纳税服务不到位导致的。据某企业办税人员王某反映,其所在公司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一个月内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被告知提供的资料不全,不予受理。当他整理好资料再次来的时候被告知办理业务人员处于休假期,五天后再来办理。王某忽视了办理税务登记期限,五日后再来的时候,系统已显示企业逾期未办理税务登记,并对其处以罚款。

3.3涉税争议使纳税人付出额外成本

因税企双方对税收政策的解读不同,时常会造成涉税争议。如企业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价格折扣、折让和现金折扣问题处理、税前扣除的纳税问题等,都容易造成涉税争议的发生。纳税人需要为涉税争议出现后采取补救措施以及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申请仲裁等付出额外的货币成本。

3.4部分征管考核指标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目前税务部门普遍采取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实现上级对下级、智能管理部门对执行部门的绩效评价。但是部分考核指标的设置不尽合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影响。

4 优化纳税服务的措施

通过对实际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纳税服务优化之路漫长而艰辛,税务部门只有实现对纳税成本的有效降低,才可以推动纳税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4.1完善纳税服务机制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纳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税务机关从内部建设出发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的主要手段。从前文的分析可知,税务部门的宣传水平影响着货币成本,深入开展税收宣传是降低纳税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 纳税服务的重要内容。这样以来也会减少由涉税争议使得纳税人付出额外成本。

4.2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

众所周知,在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效率与实践成反比。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等同于降低了工作时间,即节省了纳税人办税时间,降低了成本,不断提高纳税服务的工作效率。

4.3规范纳税服务行为

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纳税服务工作的直接体现,规范的纳税服务行为会给纳税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纳税成本。如果可以在办税人员休假时做好岗位工作交接,可以减少因服务的缺失导致的罚款和滞纳金,也降低了纳税人的货币成本。

5 结论

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是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环节,是降低纳税成本的有力手段,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降低纳税成本为视角,对实际纳税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降低成本,优化纳税服务提出了建议,比较肤浅,请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光宗.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思考[J].山东税务研究,2010年第8期

[2]江燕.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J]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3]梁俊娇.纳税遵从行为理论及其对我国制定纳税激励措施的启示[J].税务研究,2010年第1期

第二篇:纳税人必须知道的纳税常识

作为一名纳税人,有些纳税常识是不能不知道的!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一、不管有没有生意,都需要进行申报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报税不是申报纳税,每月操作不可忘

报税是报送税控装置或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的数据,未按期报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企业规模虽然小也能申请“一般人”,申请成功不能取消 规模小的企业并不等同于税收上的“小规模纳税人”。按照有关规定,即使销售额未达到规定标准,只要具备会计核算健全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两个条件,经过申请,也可以获得一般纳税人资格,也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四、发票需仔细保管,丢失发票要罚款

向税务机关领用发票免收工本费,可丢失发票却是要罚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否则情节严重的,被处以最高3万元罚款。如果不慎将发票丢失,应于发现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以争取从轻处罚。

五、购买虚假生意的发票属违法,达到一定标准要坐牢 发票开具要建立在发生真实业务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发生真实的业务,千万不要购买进项发票用于抵扣。

目前国税局的“金三系统”功能强大,发票电子底帐全方位采集、查验、对比,一张发票都跑不了,当初抵了多少就得补交多少税,还有滞纳金和罚款,严重的要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得不偿失。

六、关门不能一走了之,“任性”后果很严重

江湖不好混,做不下去了,觉得反正也没欠过税,联系方式也改了,直接关门走人,不走正常的注销税务登记程序,也不再申报了。这种行为使不得,殊不知,擅自走逃会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同时也会留下不良纳税信用等级,以后再注册或投资公司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在非正常解除的环节,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逾期未申报的时间长短处以万元以下罚款。

七、税务检查要出示,未出示可拒绝

依据《征管法》第五十九条和《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九条,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向您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您有权拒绝检查。

八、账簿调取有程序,移交税务要收据

按照《征管法》第八十六条内容,税务机关有权调取企业账簿,但必须出具相关手续,否则属于越权。调取账簿也有时限要求,调取当年账簿应在30天内归还,调取以前账簿应在3个月内归还。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唤醒

摘要:个人所得税征管之难,难在它的纳税人兼负税人直接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短浅的私欲为其挖空心思逃避税负提供着无限动力。面对这庞大的个性化队伍,与其他税种相比,以思想——纳税人意识的提高进而规范为立足点和突破点进行有益的探讨,对个税税收实现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税收取之于民,一定要真正做到用之于民。只有让纳税人了解税收用于何处,切实感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让纳税人做到心服口服,他们才会自觉主动地履行纳税的义务。因此,本文研究目标以纳税人需求为起点,唤醒纳税人意识,保持和提升纳税人意识进而提高税收实现、推动税制完善。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人意识;唤醒 ;公民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动申报现状

2006年末,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纳税人,除了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外,必须在次年3月31日前自主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随着2007年新年钟声的敲响,这一众盼所望的项目也已开始执行,但实际情况却很不理想,据估计,北京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粗略计算约有25万人,但直至今日,自行申报的只有1%左右,而且这个数字在全国来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3185.58亿元。但换个角度看,这个数字并不乐观。2007年全国税收总共达45621.97亿元,个人所得税仅占全部收入的6.98%,印度在1992年就达到了7.68%,发达国家平均为30%,199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还是400多亿元时,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焦建国曾测算过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总量,认为流失税款在500亿元左右。

二、目前我国个税纳税人意识偏低的主要原因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纳税责任意识与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整体水平普遍滞后。主要原因在于:

(一)我国个税费用扣除现状无助于纳税人意识苏醒

费用扣除的设置对纳税人意识的影响可以这样概括:正向不明显,负向强烈。即费用扣除设计得完美无暇,纳税人的基本需要完全得到保障,也不能明显地使纳税人产生交税的愿望。费用扣除设计不当,侵蚀到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随其侵

蚀感的加强,纳税人对税之不满情绪渐强,直至转变为逃避税负行为。故个税中的费用扣除是影响纳税人税收环境知觉的最敏感因素之一,考虑不周,对纳税人意识的负作用是根本性的。

(二)税率设计不合理

税率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第

一、高边际税率的存在,让纳税人望而却步。纳税人的直观感受是:既要拿出近半的所得交税,又要自己大量为生计买单。从而易引起纳税人潜意识对税的抵触。第

二、税实践中工资薪金的适应税率,大多集中在25%以下,税负本不算高。第

三、税率结构的不合理腐蚀着纳税人意识。真正的高收入阶层基于收入来源多样化与我国个税的过多分类,以致工薪阶层成为个税承担的绝对主体。强烈的反差无疑加重了个税的负担感,消减着部分纳税人仅有的交税积极性。

(三)我国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不到位

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重在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对纳税人权利重视不够。在这样的前提下,个税自行申报无疑将纳税人的责任与权利联系在一起,主动纳税与税收的知情权联系在一起。导致我国许多公民不清楚税收的一些基础知识,更谈不上利用纳税人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随之而来的问题必然是:“我为什么要纳税”;继而使纳税人更加关注政府对于税收收入的使用范围及效率与效果。

另外,公民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

第一,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公民的纳税意识有待加强。

规定高收入人群自行进行纳税申报,这需要公民不仅对缴纳税收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具有较高的纳税意识。自行申报纳税的人数如此之少,一方面凸显我国公民尤其是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社会大环境与此政策的实施不匹配,许多有钱人不愿意“露富”,一来取决于中国人“闷声发大财”的传统,二来“露富”有可能被人盯上,会引来祸患,因此,许多有钱人宁愿“哭穷”以求生活安宁。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从公民的纳税意识与社会文化氛围等来看,可能现在实行自行申报可能还不是最佳时机。第二,公民对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进行评估的意识淡薄。

公民不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财富。《办法》的出台,即表明全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将面临更为严格的个税监控。国家财政部门可能从宏观层面上计算每个人的年收入所得,而实际上纳税个体却没有对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有些人虽然被划规为高收入群体,但是本人却没有这个概念,以为自己不属于年收入在12万元的行列,这也是造成自行申报率低的一个原因。第三,高收入人群对自行申报程序缺乏了解。

有些公民意识到自己应该属于须自行申报纳税的行列,但自己对怎样计算申报、到何处申报、何时申报及申报的手续及程序了解得不够清楚,想申报却无从下手,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放弃了自行申报。这也同时表明监管的力度不够,虽然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未在纳税申报期内(即纳税终了后3个月内)办理纳税申报,按规定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能被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而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只有政策是不够的,没有良好的、严格的监管措施,就不能够保障政策的具体落实。趁现在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大力宣传《办法》的实施及惩罚措施,以此来督促这类群体自发进行纳税申报,还来得及。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唤醒的对策与建议

(一)恰当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要

增强全民纳税意识,促使纳税人自觉纳税,是搞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仅为唤醒纳税人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提升纳税人意识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税收实践中,如何分辨出不同纳税人的不同需要和共同需要,怎样创设和改善税收环境,在满足纳税人多层次需要的同时,以“税收价格论”为基础使交税转变为纳税人之需,从而使其由感而及,(自觉)实施交税行为。恰当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若是得不到满足,其激发出来的力量越是强大。生理需要是个体的首要需求,如今通常由个体自行解决。现实中,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虽包含了纳税人生理需要层次之物,但因其或惠及大众并不被显著感知,或显著被感知而仅有少数人享有,难以让个体纳税人自愿在这个层次上为其买单。因此,唤醒个税之纳税人意识,首先要体恤民生,保障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尤其不能以税之名肆意干扰。只有个税的征收不侵入纳税人生计保障线才能为个税纳税人意识苏醒创造顺境。

(二)创造性满足纳税人的高层次需要

物质性的考虑对纳税人的激励作用固然很大,但是随着低层次需要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激励作用必然会减弱,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则会成为纳税动力的新源泉。这时,应该创造适宜的条件,满足公民作为纳税人的高层次需要,即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前,纳税人高层次需要在税收中主要为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称诉求。他们希望从税的付出中,体味到自尊和社会与政府对自己的尊重。纳税人权利没有得到落实位居影响纳税人不交税的因素之首;纳税是公民行使权利的前提,因此,应对纳税人的高层次需求要多做研究、不断探索。总之,只有唤醒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纳税人才可能自觉地缴纳税款,否则就逃税,产生“搭便车”行为。相对于个人收入而言公平合理的个税税负是纳税人交税的心理前提。换言之,个税欲取得纳税人心理认同,首先要合理地考虑纳税人的基本需要。个税设置及执行中所体现的对纳税人基本需要的考虑,对纳税人意识的发展十分重要。另外,税收取之于民,一定要真正做到用之于民。只有让纳税人了解税收用于何处,切实感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让纳税人做到心服口服,他们才会自觉主动地履行纳税的义务。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制应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便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公平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

参考文献:

[1]宋健敏等编著:《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

[3]郭庆旺、苑新丽、夏文丽编著:《当代西方税收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杨继元等编著:《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论设计与政策选择》,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P220.

[5]翟继光编著:《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与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刘剑文主编:《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四篇: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区别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会计资料,实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纳税人。具体来说,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就属于小规模纳税人:

(1)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100万元的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是指从事货物生产、加工、修理修配的企业及企业性单位,包括以工业生产为主,兼营货物批发、零售的企业及企业性单位。

(2)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180万元的商业企业。商业企业,是指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等商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及企业性单位,包括以货物批发、零售为主,兼营工业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性单位。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纳税人也视同小规模纳税人,即:年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标准的个人(不包括个体经营者);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什么是一般纳税人?

根据规定,凡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都必须主动提出申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手续。

增值税纳税人在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手续之前,应依照规定的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进行自我鉴定。凡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应按下列规定的时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1、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增值税纳税人,应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税务机关对其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其开业后的实际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重新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凡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可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不视为小规模纳税人,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规定进行征管。否则,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

2、已开业的小规模企业(不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人),如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于第一次达到标准的年份的次年一月底以前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3、全部销售免税货物的纳税人,不管是否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都不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手续。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由县级以上国家税务局负责。具体为:

1、无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应向其所在地县以上国家税务局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2、有分支机构的纳税人,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其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向各自的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国家税务局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纳税人总、分支机构实行统一核算,其总机构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其分支机构可申请

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在办理认定手续时,必须提供总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其总机构为一般纳税人的证明(总机构申请认定表的影印件)。

纳税人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时,应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证件、资料。否则,税务机关有权不予受理,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纳税人自己负责。一般说来,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应向税务机关提供如下证件、资料。

1、申请报告。纳税人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必须向税务机关出具书面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着重说明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的具体理由,以及履行一般纳税人的义务能力。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放的营业执照。

3、与纳税人的成立以及经营活动相关的章程、合同、协议等资料。

4、银行账号证明。

5、注册资金证明。(商贸企业)

6、法人代表、办税人员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证件)。(商贸企业)

7、房屋产权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证件、资料。(商贸企业)

8、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证件。

对与总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分支机构,在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时,还应提供总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其总机构为一般纳税人的证明(总机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等材料的影印件)。

一、 申请和审批程序

1、 纳税人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领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登记审批表》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查;二是主管税务机关深入企业进行初审并写出初审意见送法制征管科;三是法制征管科根据初审意见报告进行复查后,报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四是法制征管科收到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的一般纳税人审批表后,于三个工作日内通过税务分局在CTAIS中完成文书流转操作。并制作《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交纳税人。收到局长办公会研究未通过的一般纳税人审批表后,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税务分局审批结果。税务分局应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纳税人。

二、 申请一般纳税人的条件

1、 规模标准:商业企业年销售额180万元;工业企业年销售额100万元;

2、 财务核算健全,能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

3、 依法纳税,能准确提供纳税资料。

三、 审批时限:自收到纳税人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批完毕。

四、 企业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后,要填开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必须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

1、认定登记流程:

(1)、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法制征管科审核后,企业填写《防伪税控企业认定登记表》一式四份。

(2)、企业派开票人员持〈防伪税控企业认定登记表〉到航天金穗公司参加操作培训。

(3)、企业培训结束向航天金穗公司购买专用设备(开票金税卡、IC卡、读卡器)持两份〈登记表〉回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开票授权发行。

(4)、由航天金穗公司技术人员负责为企业安装、设置系统。

2、注销流程

(1)、企业注销时,若遇申报期。企业必须先正常抄税、报税,然后由办税服务厅对其IC卡进行“时钟修改授权”企业进入开票系统将金税卡时钟修改为次月的1日,执行“抄税”,再到办税服务厅进行“注销防伪税控资格报税”。

(2)、企业注销时,若遇非申报期,可免去“正常抄、报税”环节。直接到办税服务厅进行IC卡“时钟修改授权”。以后程序同(1)。

(3)、以上流程结束,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注销表〉和〈注销税务登记审批表〉连同防伪税控专业设备一起报主管税务机关。

申请一般纳税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100万以上。

(2)商业企业年销售收入180万以上。

(3)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个体经营者是否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8条规定,个体经营者如果会计核算健全,并能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经申请由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摘自国税发[1994]116号通知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标准如下: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已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摘自<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根据税法规定: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基本区别。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应税销售额依据税率(13%、17%)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对取得的进项税额依法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照抵扣后的余额交纳。一般纳税人除税法规定以外,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资格。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应税销售额依据征收率(4%、6%)计算增值税,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不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资格。

二、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如因业务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国税)申请代开专用发票。

2.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纳税人应填写《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税款申报单》(以下简称:《申报单》),连同税务登记证副本,到主管税务机关税款征收岗位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税率以小规模纳税人实际适用的征收率4%或者6%确定)全额申报缴纳税款,同时缴纳专用发票工本费。

3.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税款后,凭《申报单》和税收完税凭证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到代开专用发票岗位申请代开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税率)

(一)17%基本税率,适用于绝大部分销售或进口的货物;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应税劳务,一律适用17%。

(二)适用13%低税率的列举货物是: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暖气、冷气、热气、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整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如农产品(指各种动、植物初级产品)、金属矿采选产品(指有色和黑色采选的原矿,选矿和煤炭)、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进项发票可进行抵扣,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交税.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4%的征收率 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商业企业

6%的征收率 商业企业以外的其它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

第五篇:详细介绍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

不管是贸易型公司还是服务型公司,公司注册完成后,都首先默认为小规模纳税人。 纯粹的服务型公司只能是小规模纳税人,

贸易型公司可以是小规模纳税人,

也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

对于贸易型公司,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区别呢?

1、发票种类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开的是普通销售发票。

一般纳税人:开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2、税率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贸易型公司税率为4%

,工业企业为6%。

一般纳税人公司:税率为13%、17%。

3、缴税计算方式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按开票额的4%计算应交税额。

一般纳税人:需抵扣(进项抵销项)后再乘以税率而得出应交税额。

4、申请认定条件不一样

一般纳税人:是需要申请的,需提供办公场地证明、购销合同等。

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另外申请,公司注册好后默认为小规模纳税人。

5、对于销售额的要求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贸易型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

一般纳税人:贸易型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

贸易型企业原为小规模纳税人,若年销售额超过180万,必须转成一般纳税人。

6、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不同

上一篇:接受捐赠单位领导讲话下一篇:教师师德建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