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环境治理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政府环境治理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面临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严峻挑战。“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上升与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

早在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曾向世界作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到2015年要比2010年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10年降低17%。 近日有关新发布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指出,1990-2009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5%,远超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仍存严峻挑战。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告诉记者:“中国所获得成绩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在于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走了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加低碳的道路;同时,中国的低碳实践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近年来的循环经济实践为提高资源、能源应用效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到2008年,中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4.9%,近四分之一的钢产量来源于废钢,20%的水泥原料来自于固体废物,三分之一的纸浆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中国还加大了农村清洁能源供给以及控制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力度。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年产沼气量达到12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00万吨。

截至2011年5月13日,中国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共1380个,占全球44.63%;预期年减排量约3亿吨,占全球63.87%;共签发了约3.49亿吨,占全球的56.75%。

“尽管中国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称道,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潘家华提醒说,中国城市化速度与规模的史无前例、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的特质,以及工业化进程仍处于能源排放需求高阶段等问题,使中国实现低碳转型难以一步到位。

第二篇:社会治理体制拓展政府治理新格局

社会治理体制拓展政府治理新格局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2013年12月13日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作者:詹国彬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决定》的精神,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新一届政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坚强决心。

凸显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和转变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管理日渐成为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变革日益加快以及公众利益日益多元和复杂的今天,社会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也是新形势下执政党必须直面和加以妥善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在中央的部署和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进行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活动,在非政府组织发展、社区管理、居家养老、外来人口管理、基层民主、社会矛盾和纠纷化解机制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创新和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效。但是,从学理意义上看,“社会管理”更多体现了一种单向度的管理活动,社会自我管理和发展的内涵未能得到充分彰显和体现。为此,《决定》改变了社会管理的提法,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的概念,这是一种重大的理念更新和转变。社会治理体制的提出,说明在社会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寻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对话、协商与合作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公共事务治理必须走向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格局。

加快实施政社分开以激发社会活力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不仅要更新社会治理理念,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快实施政社分开的总体战略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在不断地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步伐会加快,社会组织的自治权利将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和体现。此外,《决定》还强调,要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去承担,这意味着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方面,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作为空间,社会活力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和释放。

强调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不断进行分化,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分化、重组和改变,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这种冲突和矛盾无疑对现行政府管理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对执政党的重大考验。《决定》重点强调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提出政府要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矛盾问题,要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建立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实现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此外,《决定》还提出要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表明了中央政府将社会矛盾的化解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的决心,为社会矛盾的有效预防和化解指明了正确方向。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并强化国家安全战略

社会治理是发展之基、安居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公共安全则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公共安全就无法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就无从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无法实现。《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百姓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必须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决定》还指出,要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提出要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以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此外,《决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力图通过国家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有利于统一国家意志、完成重大决策,而且能够促进各职能部门步调一致,形成部门间的合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行了精心部署和顶层设计,体现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对于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共识和决心。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方向,大胆进行实践和探索,中国社会治理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

第三篇: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

染及治理

作 者:田帅 学 号:201300150167 学 院: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及治理

摘要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物,人工倾倒废弃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兴建和海洋开发。主要对策有: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洋污染;污染源;治理措施。

一、 引言

大海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与人类关系十分的密切。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从

- 12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及治理

源日趋枯竭,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除了远海海域因离岸较远而环境良好以外,沿岸和近海海域已有相当部分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二)主要的环境污染源

我国沿海各种类型的污染源主要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重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1)石油污染:中国沿海油污染比较严重,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最大的一种。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

我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相对而言,渤海和东海油污染比较严重,分别占石油排放入海量的34%和33%;南海占19%;黄海最少,占14%。渤海油污染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其中:辽东湾为1.8万平方千米,渤海湾为0.9万平方千米,莱州湾为0.6万平方千米,渤海中部海域为0.7万平方千米。黄海的油污染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东海油污染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南海油污染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

- 4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及治理

海洋的行为与海洋环境相和谐,是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普及、宣传海洋知识,增强民众的海洋意识是引导群众参与海洋管理的必要条件。

2、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监控沿江、沿岸污染物排放入海,特别要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和监管,严禁偷排和超标排放。控制海洋污染,必须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加大企业的环保成本,让违法者不敢再触碰法律的底线。

3、认真总结梳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充实和细化相关立法内容,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限制和取缔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信息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海洋生态恢复和整治技术等等。

5、坚持陆海并重、防治并举的海洋环保方针,海洋污染表现在海上,但其来源于陆地和海上,其中主要是陆地。因此,改善海洋环境质量,必须坚持陆海并重。第一,要有效实行排海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双重控制制度。第二,要积极推行绿色生态模式,合理发展农业和养殖业。第三,市政部门要做好节约用水和处理污水工作,力争所有的污水都在得到有效处理后排海。第五,抓好海上污染控制,保护好近海生态环境。

- 67 -

第四篇:治理中国

《治理中国》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变革、政府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华帝国的遗产及其式微。作者谈到孔子和儒家思想、清朝的衰落、共和的兴起.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特殊发展道路。书中谈及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时代的政府管理方式、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邓小平时代的政府管理方式变革:1949年以后的中国管理机构设置和结构.如中央政府、县、乡等不同层级的管理体制等;目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如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

看完这本书后我获得一些小小的感悟。我从前一直认为我们的国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没有想到问题产生的结果会达到不能承受之重。我领悟到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会比局内人更清楚、更透彻。

《娃》以新中国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从事妇产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姑姑的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她接生的婴儿遍布东北方,可丧于姑姑手下的胎儿也不计其数。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着自己的徒儿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生育的孕妇流产,成了姑姑两件大事。

《娃》形象描述当时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并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中国人口急剧增长,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但虽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正确的,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手段是否正确,恐怕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

现阶段,我国生态经济仍处于研究和探索当中,但我国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的环境和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等概念,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制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并初步落实。这些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社会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实施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在政策方面,生态经济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同。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明确列为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不断壮大,人们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发展生态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政策条件和社会基础。

第五篇:中国梦——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可是,在我们周围就有些人,肆意的乱伐木,乱扔垃圾,我可以常常看见,路边的有些人家为了自己的方便,就把垃圾扔在了路边就对它不理睬了,河道边的几户人家也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和利益,就把垃圾扔在河道里污染河道……有些还是年轻人呢!他们明明知道现在提倡保护环境,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肆意的乱扔垃圾,我们出去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把自己吃过的东西,同样都扔在了路边上,要靠着环卫工人才能把城市打扫干净。

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着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有时候,我可以看见一家印染厂在往河道里排放污水,这既使水资源遭到了破坏,又让空气受到了污染,如果能有效的处理掉污水,这不是很好吗?你们知道吗?为什么现在总会有一些极端天气出现,比如夏季冰雹,冬日里的暖夏,强台风,泥石流……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警告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绿化!不然的话会有很多灾难奔向我们这里来的。

我们是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能为地球做很多事!

当天空布满阴霾、河水严重污染,我们家园——地球已被严重伤害时,可能太迟了,所以,就从现在身边小事做起主动拣起垃圾做起,少制造垃圾,少开一天车,植树造林,节约用水和电……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祖国能变得更加和谐!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你看因为我们的行动地球妈妈在笑了,因为我们的行动山变得更加青了,水变得更加清澈了这是我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的梦想。让我们一起实现中国梦吧!

我的中国梦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中国是充满希望的。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个会梦想的大脑.每一个中国人都向着这个梦想努力奋斗,便是在缔造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此时你如果打旽,你就会做梦,此时你认真学习,你就会圆梦。我静静躺在沙发上,手中有一本书--中国梦。这个梦会伴随我不断成长。微风轻拂,窗外一丝阴光透过树缝照射在我身上。我沉迷于梦中,点亮心中国梦的遐想。

我想让盲人看见春天,我想让聋人聆听音乐,我想让肢残者健步如飞,我想要天更蓝,水更绿,小鸟更欢畅,我想...... 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上重庆市市长,把这颗中国心发展得更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为公室里,我夜以继日为中国繁荣操心,一定要让中国强大,不被别旳国家侵略。只有强大,才能生存,不被种种困难绊住。

那天,我看见街头有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坐在地上,靠一支笔画出世上的一切。这难道就是中国梦?不依靠别人,自己求生?我走到他跟前,问:"爷爷您给我画一副【鸟的天堂.花的世界】好吗?'起毛笔在空中起舞。红黄蓝绿在他手中仿佛......正当我猜测老爷爷的工作时,画画好了.这是世外桃园,还是仙境.一只只鸟儿栩栩如生,有了生命,花儿为它们欢跃,清风为它们梳妆.

突然一声巨响,把我从梦中惊醒。这时我看到书上写着:"再挺坺的身姿也须经过风吹雨狂,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让我们伴随梦想,走向远方.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亿万人的梦,托起伟大的中国。让我们携起手,把梦想化为现实。

我的中国梦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梦,这个梦激励着它的子女,就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他们前进、探索。而我们的中国,它也有一个梦。

在这个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政治、谈论国家,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只要提出的意见是对人民有好处的,国家就会采纳。因此,国家也发生了蜕变,中国人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整个国家的公民有着崇高的主人翁意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莲山 课~件]

在这个梦里,五十六个民族是完完全全的一家人,每个民族的文化互相流传,傣族人的大象成了大家的挚爱,新疆人的奶茶让中外震惊,各民族的舞蹈聚在一起堪称奇迹。大家情同手足,再也没有憎恨、嫉妒和歧视,大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一位公民都懂得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既不自私自利,也不依赖他人。中国人正靠着自己的力量生存,靠着自己的力量去振兴中国。

在这个梦里,无论是一条小溪还是几条江河,都是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污水。无论是一片草地还是几片森林,都是生机盎然,没有一处垃圾。无论是一座山村还是几座城市,都是空气清新,没有一股异味。虽然工业发展得很宏大,何时何地都见得到工厂的影子,但是由于中国改进了技术,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最大幅度地降低了消耗,使得那高耸入云的烟囱和奔腾不止的排水管消失了。

中国梦在不断激励我们,它要我们尽力地将这个梦转化为现实,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正在崛起,东方巨龙苏醒了!

上一篇:中国十大电线品牌下一篇:中国戏曲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