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品德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语文教科书不只是知识技能的载体,也是道德教育的话语载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语文教科书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以传递特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教科书形象研究还是道德形象研究,对农民这个群体鲜有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凡造就伟大”,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同样孕育着伟大的道德品质,因此,笔者将研究对象聚焦于语文教科书中的农民人物所展现的道德形象,以此为研究对象,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语文教科书中的农民道德形象具有怎样的德育功能。2.语文教科书呈现出什么样的农民道德形象。3.语文教科书是如何表征的农民道德形象及话语背后蕴藏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基于以上研究问题,笔者运用文献法以“育人”为出发点,构建出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分析框架,从育人向度、育人广度和育人深度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究。育人向度层面,语文教科书承担着一定的德育目标,教材中的农民道德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德育价值。首先具有“私德内化”功能,包括个人品德教育、劳动美德教育及家庭美德教育;其次是“公德涵化”功能,包括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生态文明公德教育。育人广度层面,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与自然层面三个维度构建的农民道德形象内容分析类目表,将定向、定序与定量三者相结合,定向指的是农民道德形象在个人、社会和自然层面三个维度的道德形象的横向分布,定序指的是三个维度的道德形象在学段间的纵向衔接性,定量指的是对农民人物基本属性、道德形象类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此,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农民道德形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个人层面,农民道德形象强调善良、坚毅的个人品德,勤劳、奋斗的职业道德,及孝顺慈爱、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在社会层面,农民道德形象宣扬友爱正义的社会公德和爱国奉献的国民公德;在自然层面,崇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道德。育人深度层面,运用话语分析法挖掘语文教科书表征农民道德形象话语背后的深层意义,并进行阐释。根据费尔克拉夫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框架对教科书的农民道德形象进行分析,文本分析发现语文教科书主要运用隐喻手段表征农民道德形象,包括图像隐喻与艺术形象隐喻;话语实践分析发现,语文教科书表征农民道德形象运用了“互文性”这一表征方式,在话语表达时凸显言辞表达的“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分析发现,农民道德形象表征背后是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主导的话语权力的约束。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总结研究结论:育人向度上,农民道德形象德育取向全面,但重私德轻公德;育人广度上,农民道德形象塑造重点突出,但忽视编排协调性;育人深度上,农民道德形象话语表征多元,但存在浅表化倾向。据此提出教科书编选和使用建议,在教科编选方面,突破自身视域局限,重视公德价值引领;遵循学生道德认知规律,注重编排的协调均衡;关注话语表征背后“深邃的思想精神”;在教科书使用方面,倡导教师重视解读农民道德形象并善用形象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德育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政策指向: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教学中

2.现实呐喊:“失语”的农民与“标签化”的农民形象

3.教材审思: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育人载体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农民

2.道德形象

3.农民道德形象

(三)文献综述

1.关于教科书人物形象的研究

2.关于农民形象的研究

3.关于道德形象的研究

4.研究述评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理论基础

1.人物形象理论

2.涵化理论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一、研究工具的形成

(一)研究工具的构建依据

1.国内外学者关于道德形象的论述

2.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道德形象的阐述

3.政策文件关于道德形象的指示

(二)研究工具的初步构建

1.农民道德形象德育功能分析类目

2.农民道德形象内容分析类目

3.农民道德形象话语分析类目

(三)研究工具的修正

1.研究工具的调整

2.研究工具的正式形成

二、育人向度: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的德育功能分析

(一)私德内化

1.个人品德教育

2.劳动美德教育

3.家庭美德教育

(二)公德涵化

1.社会公德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

3.生态文明道德教育

三、育人广度: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个人层面的农民道德形象

1.样态描述

2.特点总结

(二)社会层面的农民道德形象

1.样态描述

2.特点总结

(三)自然层面的农民道德形象

1.样态描述

2.特点总结

四、育人深度: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农民道德形象的话语分析

(一)教科书文本分析

1.图像隐喻分析

2.艺术形象隐喻分析

(二)教科书话语实践分析

1.互文性分析

2.言辞表达中的“力量”分析

(三)教科书社会实践分析

1.农民道德形象意识形态分析

2.农民道德形象社会背景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育人向度:农民道德形象德育取向全面,但重私德轻公德

2.育人广度:农民道德形象塑造重点突出,但忽视编排协调性

3.育人深度:农民道德形象话语表征多元,但存在浅表化倾向

(二)研究建议

1.教科书编选方面

2.教科书使用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教育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