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不能仅停留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充分挖掘和研究其它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够全面扎实地确保教育方向的正确。这不仅符合新时期提倡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也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笔者决定以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为课题,把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研究视角,期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实现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构成育人同心圆。新时代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青少年教育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出语文教育的真正优势。所以为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篇目为研究对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课程相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期待达到全面教育的效果。在认识到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语文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有独特优势、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以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前提下,为更好地发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增强语文教育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实践应用策略:构建中学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发挥教师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挖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些策略推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推进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学语文;实践应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要求

1.1.2 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1.3 语文课程标准里有明确的思政教育要求

1.1.4 课程思政是统编版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创新点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立德树人

1.3.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1.3.3 语文课程思政

1.4 文献综述

1.4.1 语文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

1.4.2 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

1.4.3 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5.4 文本分析法

2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2.1.1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2.1.2 语文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有独特优势

2.2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

2.2.1 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2.2.2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3 当前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3.1 关于语文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方面的调查

3.3.2 关于语文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方面的调查

3.3.3 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中思政教育处理方面的调查

3.3.4 关于语文教师对思政教育方式选择方面的调查

3.4 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

3.4.1 中学阶段的思政教育机制缺乏系统的规划

3.4.2 中学语文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3.4.3 中学阶段的语文思政教学内容比较单调

3.4.4 中学阶段的语文思政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4 中学语文教学中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应用策略

4.1 构建中学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4.2 发挥教师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

4.3 挖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4.3.1 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元素

4.3.2 教材中的人文情怀元素

4.3.3 教材中的法制意识元素

4.3.4 教材中的责任意识元素

4.3.5 教材中的科学精神元素

4.4 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4.4.1 在阅读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4.4.2 在诗歌朗诵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4.4.3 在演讲比赛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遗传学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村地区网络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