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社会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更显重要。目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战略的新需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担负起高校创新人才建设这一重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与责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现状如何?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是什么?需采取何种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这些问题均急需深入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以来自全国各地的114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总体状况、差异情况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总体水平一般;具体到创新精神的四个维度上来看,大学生的反思性相对较好,灵活与变通性一般,标新立异性、批判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总体水平的促进作用一般,其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具体到创新精神的四个维度上来看,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创新精神的灵活与变通性、批判性促进作用不显著;其次,其对创新精神的标新立异性、反思性促进作用显著,但其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2、从差异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在创新精神的总体水平以及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从教师支持的中介效应来看,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可直接促进创新精神的灵活与变通性、标新立异性、反思性的提升,也可通过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创新精神的灵活与变通性、标新立异性、反思性的提升;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直接促进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提升,只能通过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提升。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现状背后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师支持和评价激励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对策和建议,即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目标并因材施教、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及时调整、务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并有序推进、激励教师提供有力支持并以身示范、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并贯彻落实。期望本研究可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特别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际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总体评价

(四)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假设

(五)创新点

1、研究对象有拓展

2、研究内容有新意

3、推广应用价值高

本章小结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作用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式

2、调查工具

3、施测方法

4、数据处理方法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总体状况

2、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差异情况

3、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的促进作用

(三)调查结论

1、大学生创新精神总体水平一般且在个体变量上存在差异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一般

本章小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作用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创新精神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作用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兼与其他课程比较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差异情况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创新精神差异情况的成因分析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作用差异情况的成因分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起促进作用的成因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起促进作用的成因分析——兼与其他课程比较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起促进作用的成因分析——以教师支持为中介

(四)本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五)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本章小结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对策研究

(一)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目标并因材施教

1、针对全体学生重点提升其批判性、标新立异性和灵活与变通性

2、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置个性化教学目标

(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及时调整

1、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务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并有序推进

1、有效组织课堂实践教学

2、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四)激励教师提供有力支持并以身示范

1、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

2、发挥教师的创新榜样示范作用

(五)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并贯彻落实

1、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上一篇:果品质量安全果树种植论文提纲下一篇:检察院精神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