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纪要

2023-01-17

第一篇: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纪要

农业局长在全县农业暨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县农业暨粮食生产工作会议材料

振奋精神 转变作风

努力实现安仁农业跨越发展

安仁县农业局局长 (2009年4月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我县08年的农业工作,分析我县农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工作,为实现我县农业跨越发展奠定基础。等下,县政府副县长周济兴同志、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久南同志将作重要讲话,请认真贯彻落实。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去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坚持政策驱动,狠抓政策的落实和兑现;坚持项目推动,狠抓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坚持示范带动,

1 狠抓示范样板的创建和推广;坚持服务促动,狠抓科技的普及和到位。全县农业工作亮点频现,得到了省委书记张春贤和省农业厅的肯定和好评,荣获了“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和“中国食用菌之乡”荣誉称号。全年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7.17万亩,实现总产29.8万吨,贡献商品粮19.8万吨,带动粮农人均增收215元;全年共产鲜菌15.4万吨,实现产值9.24亿元,带动菌农人均增收460 元;完成油菜播种面积29.6万亩,预计产菜籽2.7万吨,实现产值2.66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30元;新增脐橙种植面积5000余亩,在遭受特大冰灾袭击的情况下,优质脐橙总产仍然达到50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设施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有效地缓解了因冰雪灾害造成的蔬菜市场货源紧缺的困局,基本稳定了蔬菜供求市场。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08年初,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农业和发展粮食生产十项措施和“保增长、扩内需”十大举措,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争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专项资金1100万元,粮油生产专项经费160万元,发放各项政策性惠农补贴3622万元。

项目建设成绩斐然。一年来,争取国家级、省级大小项目10个,争取资金达1980余万元,争取项目数量和资金数额为历

2 史之最。其中,投资400万元的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集中改善了安平镇药湖、夹口和牌楼乡联扩、新塘等村的农田基础设施,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样板示范成效显著。以省“粮食高产创建”和县“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快排山、清溪的“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和牌楼的“万亩高档优质稻高产示范片”两个省级水稻生产万亩示范片建设步伐,各示范片做到“四有四统一”,即有驻点班子、有实施方案、有资金投入、有示范标牌;统一区域种植、统一品种供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通过多方努力,两个示范片的粮食种植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其中,牌楼的“万亩高档优质稻高产示范片”面积达10156亩,平均亩产为478.5公斤,超过省定460公斤的目标。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科技服务。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二是强化农资打假护农服务。以“打假、护农、保粮、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不断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全年共立案查处种子、农药、肥料等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案件19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资12万余公斤,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7万余元。特别是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高剧毒禁用农

3 药的经营和使用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强化信息服务。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将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发送给从事农业工作的乡村干部、农技干部、农技员和种粮大户;利用电视、《安仁农业简报》向农户宣传、介绍病情虫情、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规程等知识,为农业取得新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动作用。四是加强农民素质教育,通过阳光工程转移培训农民工1800人。

回顾去年的工作,其总体特点是:紧贴中心,服务大局;超前谋划,积极应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团队共振,齐谋发展。主要体会是:一是始终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抓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三是始终坚持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重点,走数量为基础、质量为保证、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的发展路子;四是始终坚持以重点工作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情做事、实干兴农,重塑农业人新形象,增强各项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二、目前农业的形势和任务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

4 不断显现。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靠市场价格来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手段受到严重制约,随着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就业压力迅速加大,农民工就业尤其困难,靠外出务工经商来拉动农民增收的渠道遇到了严重阻碍,这些困难和问题,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性的一年,各方对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充满期待、寄予厚望。一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任务,特别是从中央到省市到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这对我们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为凝聚合力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这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提供了条件;三是农业经历多年发展,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化危为机,选

5 准着力点,找准突破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我县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2009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县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县委“一抓两保六促进”的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争取省以上农业项目和政策性资金投入5600万元以上,比上年增加1000万,正常年景下实现粮食播种面积7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6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食用菌总产量达到8万吨,新增水果生产面积1万亩。完成病虫害专业化防治6万亩,新增省市龙头企业3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5个,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省定标准内,完成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三、今年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2009年是我县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能否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尤其是能否实现粮食生产的稳步提高,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县委“两保六促”的决

6 策部署,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现实意义。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粮食生产,实现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把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打牢农业工作的基础 粮食生产是治国安天下的基础产业,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我们一定要保住“湖南省粮食生产主产县”、“优质稻省级重点示范县”和“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帽子,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

第一,扩大1.3万亩双季早稻。我县历史以来就是双季稻区。我县现有粮田35余万亩,但2008年早稻面积仅有28万亩,中稻2.61万亩,相当一部分粮田只种中稻。因此,要完成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0万亩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挖掘早稻种植的潜力,下决心大力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面积。这是在今年气候条件不确定情况下,增加粮食总产最稳妥最可靠的办法。

第二,办好5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增加粮食产量一靠扩大面积二靠提高单产,长远看主要还得靠提高单产。尽管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为了

7 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去攻克提升单产越来越难这个难关。省农业厅根据农业部的总体部署,决定2009年在全省创办89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我县安排了2个,根据上级农业部门的要求和我县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划安排是:①在上半县的安平片(旱半、石门、三南、安平、坊岭等5个村)、下半县的排山、清溪片(新丰、排山、司山、高陂、大桥、永乐、桥南、清溪等8个村),分别创办省农业厅安排在我县的二个部级“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②在洋际(桐岗、洋际、新市、茅坪、宜阳等5个村)、牌楼(联扩、新塘、神州、月池、莲花等5个村)分别创办二个5000亩的市级“优质稻高产创建示范片”。③在渡口、龙市、灵官、承坪、龙海分别创办5个2000亩县级“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④在关王、坪上、华王、竹山、羊脑分别创建5个2000亩县级“超级稻示范片”。所有高产创建示范片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标牌明示、统一优良品种、统一专业化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订单收购;“五定”,即:定产量指标、定面积规模、定技术人员、定领导负责、定奖罚兑现。我们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用准品种用准技术,务必取得实效,真正把示范片办成先进适用技术的展示窗口,办成农民学习科学种田的课堂,办成领导指挥粮食生产的阵地,切实发挥样板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大面

8 积平衡高产,促进全县粮食单产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三,增加5万亩优质稻。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县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我们抓粮食生产决不能只抓数量而不顾质量,必须在谋求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始终不断优化粮食品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今年我们要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全县发展优质稻面积48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生产面积10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实行优质稻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实行基地连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提高订单化、标准化、规范化开发水平。在发展优质稻生产的基础上,将龙头企业——生平米业公司做强做大,在做大做强生平米业公司的基础上促进优质稻产业发展。

第四,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6万亩。减轻粮食作物的病虫危害就是增产粮食。近几年来,针对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妇女比重偏高、文化程度偏低而导致病虫防治不及时、防效低下、滥用乱用农药突出的现状,我县积极试验示范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实践证明,专业化防治比传统分散防治的防治效果好,亩平增产稻谷30公斤以上,农药用量减少,每亩增收节支100元左右。因此,我县决定把专业化防治作为今年一项创新型的重大工作来抓,以渡口、排山、清溪部分村的示范带动,在全县全面推进,重点抓好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方法,确保专

9 业化防治预定目标的实现。

(二)把项目建设作为引擎,带动农业工作全局 要吃透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争向上多争项目、争好项目,以项目带动安仁农业的发展。要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谋划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建设项目。今年要完成十大项目建设:完成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乡村清洁工程、优质柑桔无病毒苗圃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要分项目成立专门班子,采取领导挂点、干部包干负责的办法抓好项目建设。要在争资立项上下功夫,争取省以上农业项目和政策性资金投入5600万元以上,比上年增加1000万,要在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上下功夫,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确保项目建设准时质优效高。

项目建设的重点要摆在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上。要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机遇,多争取农业开发项目,突出抓好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单位生产能力;要严格控制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当前,要加快新增农业投资——标准粮田项目的建设进度,

10 力争今年4月10日前完工。要加强对农业项目资金的监管,抓好项目的规范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把职能建设作为关键,提高农业工作水平

1、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资质量和农产品安全 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综合执法,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到管理有队伍、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识、市场有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即由县城扩大到乡镇、由销售扩大到生产,完善监测手段,全年抽检农产品样品1000个以上,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省定标准内。加强农资市场执法,杜绝伪劣化肥、农药、种子下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杜绝农药残留物超标和添加有害物质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加强农业环境执法,严防农业环境污染,加强植物检疫执法监管体系,防止检疫性病虫害的爆发和外来入侵生物蔓延。要搞好市场准入试点,选择城关镇集市和超市作为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逐步推行不合格农产品下架、销毁、退市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统一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生产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

11 突破市场准入瓶颈,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全年建立水稻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0万亩、脐橙标准化生产规模1万亩、食用菌标准化生产8万吨。今年重点抓好优质柑桔无病毒苗圃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上新台阶。

要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认真总结坪上天扶牌食用菌、豪山豪峰茶等农产品成功认证的经验,把质量过得硬、产业化程度高、名气较响亮的农产品推上认证程序,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名牌。

3、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 建设好以渡口、禾市、军山等乡为主的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使全县“双低”油菜生产达到30万亩;抓好以军山、禾市、清溪等乡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使全县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3万亩;抓好以东南阳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脐橙生产基地,使全县脐橙生产面积达到4万亩;抓好以坪上、羊脑、关王等乡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使全县食用菌生产年产达到10万吨;从而使全县形成“多乡一品和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要把农产品调优,使全县农产品优质率达90%以上,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精品农业,使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上品牌,提高农业效益。要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发展生态农业、

12 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4、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重点扶持生平米业、坪上菌业、东南阳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力争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农产品加工园区1个以上;二是巩固和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订单生产”方式,使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相联,形成稳固的优质稻、优质菌、优质果、优质茶、优质油基地;三是大力打造安仁优质农产品品牌。认真总结坪上天扶牌食用菌、豪山豪峰茶等农产品成功认证和创品牌的经验,把质量过得硬、产业化程度高、名气较响亮的农产品推上认证程序,培育成优质名牌,要把东南阳光公司脐橙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5、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保持青山绿水蓝天

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落实“三清五改”300户,通过示范带动农村向卫生、美化、文明迈进;切实制止和防治耕地污染,要加强矿区、工厂附近的农业环境保护、监督,严防工业“三废”污染耕地,按照“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谁恢复” 的原则,督促污染企业采取客土、换土、水洗、施用改良剂及生物修复措施,治理好其污染的耕地;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乱使滥用,要普及作物秸秆还田、推广应

13 用有机肥、恢复绿肥种植,提高耕地质量,要推广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控制“三高”企业的发展,使安仁留下一片蓝天、青山、绿水和净土。

6、抓好阳光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今年以“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抓手,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全年培训农民工2000人。

7、抓好政策宣传,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

要加强农业农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认真宣传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把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防止强农惠农政策不到位现象发生。

(四)把队伍建设作为保障 落实农业工作措施 一要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巩固好“三级一户”推广网络,即加强县推广中心、健全乡镇农技推广站、完善村推广合作组织,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

二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手段,扩大农业技术推广范围。逐步将农业部门的服务职能由单纯注重产中技术服务向产前提供市场预测,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提供销售信息转变,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和电子网络平台,将农产品供应信息、种植技

14 术、病虫害预报与防治技术等,及时、准确地发送到千家万户。

三要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切实负起农业人的责任。大力弘扬“求是、创新、敬业、为民”的八字精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着力建设文明和谐新行业;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为“三农”发展摸实情、想实招、办实事,围绕发展安仁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深入调研,突出市场主导、信息引导、示范指导;加强农业信息工作,大办不同类型的示范样板。切实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坚持多途径抓项目,通过项目搞活自身,培养人才,创新机制,盘活事业,加强农业干部知识更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同志们,2009年农业各项工作任务已明确,目标已锁定,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实现我县农业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粮食局第三季度安全生产例会会议纪要

7月25日下午,市粮食局召开2018年第三季度安全生产例会,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学习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释义与解读第三章第十二节“行业部门消防安全共同职责”、《关于印发〈安徽省防汛抗旱纪律〉的通知》和《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等相关文件;

市粮食集团公司汇报了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为扎实做好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在储粮食安全度汛度夏,市局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贯彻落实<<2018年全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并将完成情况于12月上旬向市安委办报告;二是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种设施设备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

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确保粮食系统继续保持安全稳定

各单位要结合市局下发的《xx市粮食局“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建设和以“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保安全”为主要内容的“铸安”行动,切实做到全过程安全监管、全覆盖排查隐患、全方位防范风险、全链条落实责任,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全面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企业自查与行业督查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强化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落实。

三、认真做好储粮安全工作,确保在储粮食安全

一是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规范和“一规定两守则”要求,落实查粮制度,防止粮食霉变、生虫和发热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储粮化学药剂的使用管理,严格药剂领用手续,落实熏蒸作业备案制度,严守操作规程,严防意外事故发生。三是扎实做好粮食收购和轮换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电源和粮仓机械设备的管理,加大对车辆、收购作业区和库区烟火管理,做好人员和车辆的疏导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四是严把粮食质量关,按照粮食收购质量要求,确保入库储存的粮食水分、杂质和卫生指标符合规定标准,并加强粮情监测,为安全储粮奠定良好基础。

四、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高温酷暑期间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暑降温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望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把防暑降温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协调联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事故发生。

五、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一是严防超负荷用电。夏季天气炎热持续高温,单位和家庭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较多,在使用电器时注意不要超负荷用电,并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线路,严防过载引起火灾事故发生。二是严防雷击火灾事故。雷击可导致火灾、爆炸、建筑物损坏等事故,当前雷电天气多发,各单位要及时检修防雷设施,避免雷击引发火灾。三是严防私拉乱接电线。电线线路维修或改造,必须持证上岗,找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电工操作。电气管线铺设时电线均要穿防火管保护,线头裸露处均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好,防止酿成火灾。四是加强电动车辆管理。电动车要停放在安全地点,不得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充电不要在狭窄、密封的环境,应尽量在室外进行,或将电池拆下单独充电,严防短路着火。五是规范火种管理。库区要严禁烟火,生活区要规范使用蚊香和蜡烛等明火,所有火种都要远离蚊帐、被单、衣服、纸张等可燃物。

六、认真抓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度夏

各单位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和台风等预警信息,做好险情的预测分析和防御措施。一是做好防内涝、防雷电、防强台风和防强降雨等工作;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和巡查,做好仓房屋面防漏、地面防潮、墙面防渗和门窗防雨等工作;

三是强化防汛物资管理,所有防汛物资必须按要求准备到位,统一存放在器材仓库内集中管理;

三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人,积极组织应急演练,确保能够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七、认真执行值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

要加强值班管理,特别是汛期,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余xx局长主持会议并就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对标达标。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等要求,扎实抓好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履职尽责;

二是强化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安全工作具有特殊严肃性,必须狠抓工作落实;

三是严肃纪律。抓安全生产工作要严肃工作纪律,在事前事中都要严,要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讲情面。

第三篇:粮食局长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加强调控稳市场 开拓创新促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做好粮食流通工作

—— XXX局长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国粮食厅局长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粮食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粮食形势,研究 “十一五”粮食工作思路,全面部署2006年粮食工作任务。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对粮食工作十分关心,对我们这次会议十分重视 ,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同志等领导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对他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围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我代表省粮食局,先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期间,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十五”时期,是我省粮食流通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国有粮食企业体制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粮食经济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粮食工作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 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不断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 理条例》为契机,稳步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 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粮价,努力开拓创新、推进产业发展,转换管理职能、实施依法管粮,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崭新局面。“十五”粮食工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五年来,我们在“三州三市”“放开销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支持和发展多元主体从事粮食收购经营,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到2005年末,全省获准从事粮食收购的各类经营主体达到5223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71户,占14.8%;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其他经营主体占85%以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四川省情的“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基本形成。在体制转换的同时,粮食供求经历了从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到相对趋紧的大幅转折,经受了非典期间和2003年末、2004年初粮价波动的考验。在“多”与“少”的交替考验面前,一是通过保护价收购和稻谷最低价收购等措施,保护了农民利益,五年收购粮食共1991万吨;二是全力保障供应,稳定了市场形势,五年销售粮食共2909万吨;三是搞好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2000年至2003年,全省累计供应粮食414万吨,其中为三州缺粮地区调进退耕还林粮食92万吨 、调进退牧还草用粮2.4万吨;四是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直补政策,两年共补贴农民11.74亿元。通过有效调控,粮食生产连续两年得到恢复,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增加。

二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我省按照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认真落实了有关责任,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确定了省、市级储备规模。到2005年末,省政府确定的省级和市(州)级粮食储备规模已全部到位,省级储备粮通过调整集并和适时轮换,保证了管理规范,质量良好。同时,协调组织省内产销区之间建立了对口衔接关系,促进了产销之间的有效合作;制定了《四川省粮食安全应急处理办法》,明确了应急事项的处理程序,落实了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立了粮食市场行情监 测制度、社会粮食统计制度,疏通了粮食供求信息渠道;用三年时间为三州48个县建设了储备粮库,增加一定的储备规模,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应对突发灾害创造了条件。

三是积极稳妥解决“三老”历史包袱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各级粮食部门按照“早改早主动”的原则,千方百计筹集改革成本,持续稳步地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到2005年末,粮食企业国有身份职工已由1998年的24.9万人下降到1.5万人,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已由14.3万人减少到1.1万人,减幅达到92.3%;商品粮库存已由2000年的670余万吨下降到193万吨,五年累计消化定购粮、保护价粮等高价位粮食1110万吨;政策性财务挂账得到全面审计剥离;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改组稳步推进,国有粮食经营性企业由1998年的1238户重组为245户,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1301户重组为734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逐步优化,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合理,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甩掉了长期亏损的帽子。

四是大力实施“川粮优化工程”,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亮点突出。“十五”期间,全省粮食部门努力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主动向粮食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寻求生存发展空间。大力实施了以粮油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川粮优化工程”,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优质、专用粮油基地,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了农民种粮增收;大力开展精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了四川粮油品质,拓展了粮食企业生存发展空间,推动了产业经济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成为四川“十五”期间粮食工作的突出亮点。到2005年,订单面积由1999年的30万亩扩大到1830万亩,龙头企业从2000年的6个发展到249个,川粮米业、仙特米业、绿颂米业等10个企业已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57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75个品牌获国家“放心粮 油” 称号,10个品牌获“四川名牌”称号。还成功地举办了三次全国、全省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展示了成果,促进了合作、推动了发展、活跃了市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是加强粮食流通服务和监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实现了向依法管粮的重要转变。 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努力转变职能,建立执法队伍,完善执法规章,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监管职责。全面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市场粮油食品卫生安全整治、粮油质量监管、粮食购销行为监管以及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粮食行政复议等一系列依法管粮工作,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在粮食流通领域得到全面落实。

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在国家粮食局的支持下,我省利用国债项目资金9.56亿元,连续三批安排粮库建设项目45个,新建、改建粮库246万吨;争得中央对7个粮库功能提升专项和粮油监测仪器配置专项的投入。同时,广大企业大力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技术更新和设施改造,用先进技术设备改造粮食流通产业,粮油流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粮食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明显增强。

2005年,是“十五”改革发展目标全面实现之年,全省粮食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各项粮食工作,按照“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服务三农、助农增收,完善机制、提高效益,加强调控、确保安 全”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大力促进粮食经济发展 ,全面开展依法管粮工作。粮油购销目标超额完成,粮油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成效,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效益得到稳步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狠抓收购,适时调控,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去年上半年,为了稳定市场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小春入库期间,我们全面动员具备收 购资格的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加大收购力度,充分满足农民出售余粮的要求,控制库存粮食销售节奏,防止集中抛售打压粮价,有效地稳住了小春粮油价格。

大春收购开始后,我们一方面加大市场粮价监测力度,另一方面按中央对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价收购的政策,周密制定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认真作好启动稻谷最低价收购工作的准备。9月下旬,针对我省部分地方稻谷市场价格已经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的情况,经省政府同意,报经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批准,于9月26日在全省18个市州启动了稻谷最低价收购工作,先后两批指定557个企业,按最低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使市场稻谷价格很快得以恢复,发挥了明显的托市作用,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去年我省小麦收购均价每斤0.73元,稻谷收购均价每斤0.734元,比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每斤高出0.05-0.10元,全省农民因粮价回升,售粮收入增加3亿元以上。全年社会收购粮食共514万吨,其中仅占收购主体14.8%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达到339.6万吨,占66 %;全年销售粮食700万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434万吨,占62 %,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和保护农民利益中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了粮食部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二)强化产业,促进发展,“川粮优化工程”取得新成效。去年,全省粮食部门继续把推进粮油产业化作为发展粮食经济的重要措施予以高度重视,按照“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重点”的要求,努力推动“川粮优化工程”取得新的进展。一是进一步扩大了订单粮油面积。全年订单粮油面积达到183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粮油1289万亩,带动近1080万农户实现种粮增收5亿元左右。二是采取措施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成了 “川粮米业”、“绿颂米业”、“若男食品”等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项目申报 工作,争取了财政支持。省农发办已将川粮米业的胚芽米、绿颂米业的油菜籽加工项目列 入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范围,省科技厅也将川粮米业等企业的科研项目列入了重点农 业科技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粮油产业化项目共获得支持资金6155万元,有效地 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三是打造了一批名优粮油品牌。“川 粮”、“若男”、“绿颂”、“巧媳妇”等已成为省内外较有影响的知名品牌,进一步提 高了四川粮油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四川)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 ”。展交会共吸引全国26个省(市、区)的600多家粮食企业参展,共展示了300多个品牌 ,1000多种产品,达成协议356份,交易数量176万吨,金额为32亿元,达到了展示成果、 促进合作、推动发展、活跃市场的目的。张中伟省长、国家粮食局聂振邦局长以及众多贵 宾亲临现场为交易会剪彩,永祥副省长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体现了省委、省政府 和国家粮食局对展交会的高度重视。四川展团整齐的阵容,丰富的产品,良好的效果,得到各级领导、各方来宾和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使其成为全国粮食行业的一次空前盛会。

(三)充实储备,完善体系,宏观调控能力得到有效增强。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库存逐年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社记者对四川的情况作了专题反映,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进行核查。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对此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局派来工作组,对我省商品粮库存进行了现场核查,中伟省长、文光副省长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并多次过问,省政府常务会议两次研究粮食收购、库存及充实地方粮食储备问题。省粮食局和全省粮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努力完成储备任务。各级粮食部门根据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要求,认真做好计划安排、粮源筹措、加强检查督促。到年末,全省省级储备粮**万吨和市州级储备**万吨都已全部到位。二是积极推进产销区合作。根据各市州粮食供求状况,协调组织粮食供求有缺口的攀枝花、雅安、阿坝、凉 山、甘孜等市州与产区对口衔接,编制下达了粮食产销区合作指导性购销计划177万吨。 三是建立调控体系。制定完善了《四川省粮食安全应急处理办法》,对全省142个储备粮 库、99个加工厂和358个供应 网点组成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进行了重新审查。四是加强了全省粮油市场行情监测。随时了解掌握全省粮油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为领导决策和粮食企业经营提供了准确的市场信息。

(四)清理挂账,改革产权,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去年,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在前几年大规模分流人员、完善机制、安置“老人”、消化“老粮”的基础上,加大了财务挂账清理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一是认真开展粮食企业财务挂账清理审计工作。积极配合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的粮食财务挂账进行了全面清理审计,报省政府常务会议核定了政策性亏损79.6亿元、企业分流人员挂账7.9亿元、建仓建罐挂账6.1亿元,并按照“核定余额、据实剥离”的原则,将占用农发行贷款部分从企业剥离,上挂到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彻底卸下了企业的包袱,减轻了负担,提高了资产质量。二是稳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泸州、乐山、宜宾等地在挂账审计的基础上,按照保留宏观调控载体,用好盘 活有效资产,重新构建粮食流通服务网络的思路,大力推进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重组,以 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产权形式掌握了一批骨干粮食储备、加工企业,落实了国家 宏观调控载体。并充分利用粮油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优势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投 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社会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体系,企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 。改革改制后的粮食企业,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经 营机制。另一方面积极转变经营作风 ,拓展经营范围,大力加强内部管理,狠抓扭亏增盈,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算盈利2631万元,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走出了粮食行业长期亏损的困境。

(五)贯彻《条例》,依法管粮,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转换。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力度,认真履行粮食行政管理职责。一是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机构建设。全省181个县中有100个县组建了行政执法机构,31个县落实了专项经费。达州、乐山等市成立了专门的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全省培训了800多名市县两级粮食行政执法人员。二是广泛开展了粮食法制宣传。向全社会宣传粮食政策法规,特别是对各类粮油经营从业人员进行了粮食法规培训,全省共培训13700人次,为依法管粮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开展了粮食执法大检查。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一周年之机,牵头以省政府名义在全省开展了粮食执法大检查,促进了全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四是逐步开展了依法管粮工作。全面 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全省已办理收购资格证5223户;开展了社会粮食流通统计 ,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粮食经营活动的 监管。五是加强了粮食质量监管。对全省75个市、县,200多个乡镇,1000多个村,5000 多个农户粮食的收购质量和品质状况进行了扦样分析,共获得2万多个真实可靠的数据, 完成了粮食产新质量调 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掌握了全省粮食质量基本状况;开展了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泸州、遂宁、广元等7个市州粮食监测站通过审查已获得资质认定;开展了地方储备粮、军粮和 救灾粮等政策性用粮专项质量检查,确保了我省粮油市场的食品安全。六是建立了粮食行 政执法责任制。各级努力规范执法活动,提高执法 水平,有效地维护了粮食流通秩序,保护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2005年全省共查处各涉粮违法案件1007件,其中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查处777件,占77.15%。

(六)加强基础,创新服务,粮食流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狠抓了国债资金建设项目完善配套和机械化粮库功能提升项目的争取和建设。7个项目获得3671万元专项投资。二是指导企业按照《四川省国有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办法》,通过资产置换方式更新了部分仓储设施。三是依法认真开展了中央储备粮和省级储备粮存储资格“双认定”。全省69个粮食类企业取得了中储粮代储资格,19个油脂类企业取得了中储油代储资格,145个企业取得了省级储备粮存储资格。四是抓住国家制订“十一五”粮食物流发展规划之机,通过多方努力,将四川稻谷流出和玉米、杂粮流入通道列入了国家现代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十年发展规划。按照规定完成了七个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为我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了新的蓝图。五是大力推进储粮技术创新,在巩固“四无”传统储粮技术、大 力推进规范化储粮的同时,积极推广稻谷低温干燥、就仓干燥、机械通风和无公害保鲜储 粮等多项先进技术,创造了粮食收购和为农服务的新模式。部分基层粮食 企业充分整合仓储设施和网点资源,广泛开展代农加工、代农储粮、助农储粮和品种兑换,开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供农所需,销农所产,实现了服务方式创新、经营活动转型。

(七)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照党的宗旨和“为农民着想、为基层服务”的先进性教育主题,找准不足并积极整改,收效十分明显。去年在全省粮食行业首次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社会各界对全省粮食系统政风行风总体评价“好”和“较好”的票数达到98.8%。同时,大力强化政务公开,规范公务人员的从政行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从抓制度、强基础,抓预防、强管理,抓典型、强整改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了责任制的落实,并推广了广汉市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 的经验,加大了重大节日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开展了过期储粮化学药剂检查处理,实现了全省粮食系统连续六年无重特大事故和人员伤亡,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回顾“十五”,全省粮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基本的经验可以概括总结为处理好“五个关系”。一 是处理好积极探索改革与稳步推进改革的关系。无论是我省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还是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无不是在全面规划、积极探索、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步 实施的。二是处理好放开粮食市场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在放开粮食市场的同时,通过 适时调控和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促进了粮食生 产稳定增长。三是处理好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与发展粮食产业的关系。注重发挥流通对生产 的促进作用,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优质、专用粮油生产,通过“优质优价”实现资 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二次返利”,使农民分享流通环节的增值利益,取得了农民增收和 企业增效的双赢效果。四是处理好市场主体多元化与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关系 。坚持多元主体平等竞争,优化国有粮食企业机制,在多元主体竞争中确立主渠道地位。 五是处理好粮食行 业指导与依法行政的关系。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的正常秩序,保护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粮食工作“十五”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结果 ,是全省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特别是在深化企业改革、转 换企业机制过程中,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国有粮食企业广 大职工更是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此,我代表省 粮食局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长期重视、关心、支持粮食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为粮食改革发展作出奉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全省粮食工作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粮食产需平衡还存在一定缺口,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二是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型企业多、大中企业少,一般产品多、知名品牌少的现状,与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粮 食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县级和区域粮食批发市场发育不成熟,大部分粮油批发 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四是依法管粮仍然面临执法机构难组建,工作经费难落实,行政职能转换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粮食工作中认真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十一五”粮食工作目标和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新旧转换、结构迅速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科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三农”工作的客观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粮农收入的重要来源。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粮食问题非常关心。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坚持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 工作会议上指出:“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 出现闪失”。强调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 我们要始终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 张中伟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也指出:“确保粮食安全, 既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又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中央和省领导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了粮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为新农村建设和新阶段粮食工作指明了方向。

谋划四川“十一五”粮食工作,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 、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全面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找准粮食工作的定位。我省“十一五”粮食工作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新形势: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粮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国的重要任务。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粮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今年中央1号文件,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对粮食工作的指导作用,自觉地把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粮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了全力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粮食局党组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抓好五件实事的具体思路,得到了中伟省长、永祥副省长的充分肯定。全省粮食部门必须齐心协力,结合业务工作,抓好落实,在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办实事求实效,做到有为有位。

(二)粮食流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是各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加速了粮食流通格局的变化。一些传统的产粮大省变成了主销区或产销平衡区。四川也是如此,成都周边过去余粮较多的平原区逐步成为平衡区或缺粮区,粮食跨省跨地区流动大幅度增加。二是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增强了市场的活跃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十一五”将成为全国粮食流通新格局加快构建、粮食流通产业加速发展、粮食流通行业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三是粮食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 账审计剥离后,一个整合优质资产,重新构建城乡粮食流通服务网络,加快粮食流通产业 发展的高潮即将到来。这些 情况,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更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国、全省粮食流通格局调整、流通产业发展中,开拓新的空间,创造新的成就。

(三)粮食市场调控确定了新目标。中央在总结近几年粮食调控工作的基础上,基于目前经济发展与粮食供求现状和既要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又要确保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全国粮食供求将继续保持总量基本平衡,个别品种供求矛盾呈现加剧的趋势,国家粮食净进口、国内粮食“紧平衡”将成为常态,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保持国内粮食“紧平衡”是国家面对粮食供求新形势作出的目标选择。四川既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又是人口大省和粮食转化大省,2005年粮食总产恢复达到682亿斤,但与700亿斤左右的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缺口,在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耕地进一步减少的情况下,增产潜力越来越小,保障军需民食和各项经济建设的粮食需求,实现供求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紧平衡”的调控目标,对我们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水平、管理经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找准 “十一五”粮食工作的基本定位:

一是确保粮食安全。 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三农”、促进粮食生产 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加强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建设和储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民、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搞好分析预测,有效实施调控,努力实现供求总量和结构“紧平衡”的目标。

二是搞活粮食流通。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和多元主体的作用, 千方百计搞好粮食购销,让农民售粮顺利,让市民购粮方便,让用粮企业粮源有稳定 保障。要认真搞好产销衔接,发挥产区和销区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有效调控,确保产区粮食有稳定销路,销区粮源有可靠保证,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发展粮食产业。 要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构建生产、流通、加工、 消费的有机产业链。发挥流通环节市场信息灵敏的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口粮,适应 消费升级和多样性的需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用粮油,满足各行各业的特殊需要。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开展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粮油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四川粮油竞争力。

四是实施依法管粮。 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各级粮 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政府监管市场的要求,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规则,加强法制宣传,搞好自身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履行依法管粮的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四川“十一五”粮食流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流通发展全局,坚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方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通过规划引导,运用经济、法律和 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宏观调控和 管理,规范粮食市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四川省情的粮食流通体制,保障四川粮食安全,努力实现粮食流通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十一五”粮食流通工作的初步目标是:

—— 粮食购销。 继 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确保购销量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年均粮食收购量预期达到300万吨左右,年均销售量预期达到300万吨左右,实现购销总量基本平衡。

—— 地方粮食储备。 全省地方粮食储备保持“十五”期末**万吨的规模,其中省级储备**万吨、市县储备**万吨。

—— 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到“十一五”期末,全省粮食仓容保持在适应购销需要的1000万吨左右,力争建设粮食物流节点7个。

—— 粮油加工能力。 建立和完善与四川粮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粮 油加工业体系,建立一批总计80万吨优质大米加工企业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先进精深加工能力的米、面、油大型加工企业3—4个,建设5万吨米糠精深加工综合项目。

—— 粮油检测体系。 实现粮油质检机构合理布局,建设111个县级质检机构、21个市级质检中心和1个省级检测中心。

—— 粮油产业化经营。 全省订单粮油面积达到2500万亩,其中优质、 专用粮油1800万亩,订单收购粮油力争达到250万吨。培 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个、3亿元左右的企业4个、1至2亿元的企业6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15个。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培育著名商标1个。

—— 粮食市场。 重点 完善省粮油批发市场的服务设施和功能,打造政府宏观调控的运行中心。配合物流节点建设,重点建设区域性粮油批发市场。“十一五”末,各类市场交易量力争达到250万吨。

“十一五”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突出一个主题、完善一个格局、建设五大体系”:

—— 突出粮食“安全、发展、法治”这个主题。 保障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安全;加快粮食流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推进粮食政务公开化、粮食经营主体资质化、粮食行业公约化、粮食监管制度化。

—— 完善粮食流通新格局。 逐步建立起“市场规范、主体合格、储备合理、产销稳定、物流便捷、信息灵敏”的四川粮食流通新格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粮食事业。

—— 建设五大体系:

一是建设粮食安全体系。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基本口粮省内自给有余,工业饲料用粮缺口依靠市场调节”的基本原则,保持全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二是建设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创 新现代粮食企业组织结构,促使粮食骨干企业明晰产 权,按照市场化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打造一批拥有先进设备和工艺、产品链长、附加值高的综合性粮食龙头企业。

三是建设现代 粮食物流体系。结合全国玉米入川通道和四川大米出川通道建设,完善七大物流节点,建立区域性粮食加工物流园区,逐步发展散粮运输。加强仓储设施管理,提高储粮科技水平。

四是建设科技兴粮体系。把科技兴粮作为粮食工作的重要战略措施,不断提高粮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大型粮食企业技术开发基地,提升全省粮食行业科技水平。

五是建设粮食经营信用体系。严格 实行粮食市场准入制度,严把收购、储存活 动中的粮食质量以及原粮卫生关,深入开展以满足军需民食为中心的各项便民服务活动,积极推进粮食经营信用体系建设,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合法利益,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三、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成果,推动全省粮食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之年。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紧紧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继续完善粮食流通体制。 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 ,针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 。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 安全”的要求,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四川省情的粮食流通体制。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适应购销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的粮食价 格形成机制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发挥粮食流通、引导生产、调节供求的能动作 用,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最低收购价启动机制和相应的监督机制。积极培育和规范 粮食市场,加快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促进各类市场协调发 展,保障粮食有序流通。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监管的法规规章和体制机制,维护粮食流通 秩序。进一步完善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下市(州)行政首长责任制,努力构建促进粮食生 产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认真研究政策性粮 食财务挂账的消化办法和企业经营性亏损的处理解决办法。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储备粮油管理。深入研究藏粮于地、藏粮于民、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等关系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和长远性问题。

(二)切实做好粮食购销调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粮食购销是粮食工作的基础,是 粮食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抓好粮食收购,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抓好粮食销售,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抓好购销互动,有利于粮食企业的 发展,推动企 业增效。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着眼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粮食流通机制,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购销工作。

各地要围绕完成省粮食局确定的今 年收购粮食300万吨、收购油菜籽25万吨;销售粮食300万吨、食油9万吨的购销目标,深 入分析市场,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购销策略,采取灵活购销方式,积极促进购销经营。引导 企业正确认识经营效益与风险相依相存的市场特性,处理好稳定市场供应与积极开展购销 经营的关系,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创新收购方式,顺应“分工细化、 合作多赢”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联合收购。继续推进优质服务 ,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适时出售余粮。加强对农户家 庭安全储粮技术的指导服务,指导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 促进农民减损增收。坚决贯彻落实好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早向农民发布有关 信息,公布具体品种和 价格,让农民安心种粮、放心卖粮。做好价格监测等相关工作,一旦重要粮食品种市场价跌破最低收购价,即能迅速启动预案,切实保护种粮农民收益,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加强产销衔接,建立销区稳定的粮 源渠道,是引导有序流通 、促进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省内产销对口衔接机制,倡导贸易信用,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合同协议的落实工作,确保产、销区对口衔接扎扎实实取得成效。

(三)进一步加强储备粮食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和运作好储备粮,促进粮食储备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储备管理。各地要根据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完善 储备库存管理、会计统计核算、轮换管理以及监管考核等制度,逐步形成机制、程序、措施、办法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规范储备粮管理,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2.精心组织轮换运作,发挥应急保供和调节市场的作用。结合今年40万吨省储备粮 轮换,加强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分析,切实指导存储单位搞好轮换运作,有效调节市场, 推动储备粮轮换运作水平、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特别注意把握今年新粮上市前储备粮的 轮换运作节奏,针对市场形势和当地供求状况,有序、均衡、适时、适量安排储备粮轮出 上市,确保我省粮食产新前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加强各级储备轮换运作的信息沟通和步 调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储备的整体运作优势,提高储备调控综合效能,确保四川粮食供应安全和市场基本稳定。地方储备粮油轮换原则上都要通过粮食批发市场进行公开竞买竞卖。

3.健全储备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要全面建立健全对储备粮承储和运作情况的 监督考核机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和法规制度对储备粮承储企业的资格认定和监督考核, 实行末位淘汰制。同时,切实加强监 督检查,加强对库存储备粮食数量和质量情况的监管,坚决杜绝有账无粮、储备与经营混存、擅自架空、以次充好、缩减规模、质量不符等现象,为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调控保障。

(四)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地要抓住“三 老”问题基本解决的契机,确立在深化改革中加快发展的进取意识,充分发挥现有资产作 用,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集中优势资产、重组低效资产、盘活闲置资产 、退出无效资产等措施,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实现国有粮食企业在 体制上逐步转向股份化,在经营上逐步 转向产业化,在管理上逐步转向现代化,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使其真正成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1.加快优势资产整合,组建骨干龙头企业。根据粮食资源、供应加工能力和仓储设 施等实际,每个市、县(区)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组建1-3个便于掌握的骨干粮食购 销企业(公司),形成规模经营,并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 服务水平, 促使企业既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能承担起主导市场粮食收购供应、储备粮食管理运营和军粮供应保障等任务,成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发挥行业支撑和带动作用。

2.加快股份制改造,促进产权多元化。对虽不承担政府储备职能,但有一定实力、 经营状况好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清查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股份制的产 权形式,鼓励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出资入股,吸引自然人、法人资本入股,依照《公司法》 改制为多元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已经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参股等途径,促进股权分散,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3.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退出低效劣质资产。对收购量少、储粮规模小、经营管理水 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鼓励其经营管理层、职工出资成立民营企业,买断原企业 国有资产,或通过公开出 售、转让等办法,实行国有资本整体退出。如整体退出有困难,可实行切块出售或纯资产租赁、托管经营。对资不抵债、缺乏生存能力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法进行破产、关闭。

4.构建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近年来,粮食部门在抓好国有 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同时,注重抓发展,按照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的思路,构建新的粮食 流通格局,把基层粮管站(所)改造成为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经营农民生活用品和农 业生产资料,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巴州区、什邡、邛崃等地粮食企业,在发展农 村连锁经营实践中积累了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改制后的基层粮管站(所)按照连锁经营 理念,发挥仓储设施和场地资源的优势,在县级以上粮食部门的组织协调下,重组建立城 乡互动的粮食流通体系,不仅可以发挥保留下来的优良资产的作用,增加就业岗位,构建 新的粮食流通网络,为粮食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且可以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在服务中求生存,谋发展,建功立业。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和《 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抓住国家“建设连 锁化农家店”的机遇,整合粮食部门购销网点资源,建立城乡互动的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 ,全面完成省粮食局确定的2000个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便民店的建设任务,依托这个载体 ,发挥“供农所需、销农所产”的服务功能,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要 因地制宜,指导有条件的基层粮食企业大力发展粮食等农产品代收、代储、代加、代销及兑换业务,将“满意在粮站、服务求效益”理念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中。

(五)继续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经济。加快发展全省粮食产业化经营,引导“ 川粮米业”等100余家粮油重点龙头企业 和粮油购销企业大力发展优质、专用订单粮油,形成一批企业有规模、加工有深度、品牌有市场、发展有方向、国家政策支持的粮食产业集群,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1.在龙头企业规模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紧紧围绕全省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和粮食 现代物流规划,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引导和推动,培育更强的重点龙 头企业。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规模、技术、资金、品牌、市场和人才等优势,以资 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采取外引 内联、重组、兼并、收购、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行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

2.在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上取得新的突破。学习推广广汉市和川粮米业公司一 道,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开展“二次返利”,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 益联结机制的经验。继续探索“龙头加工企业+购销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联 结方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和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的股份制、股 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采取工业与商业企业联结,企业与农户对接的方法,建立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用粮企业的粮源,又使农民分享流通加工环节增值的 利益,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行业指导 和服务,支持 、引导和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购销企业、农业科技人员、种粮大户和农村能人牵头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粮食产业做大、把特色产业做强。

3.在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与高 等院校、科研部门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保证大宗品种供应的前提下,重点扶持胚 芽米、保鲜米、有机米开发与加工、大米副产品加工,营养面粉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双低”食用油、营养油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促进有效延伸加工产业链、显著提高附加值。

4.在龙头企业品牌创建上取得新的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 交流,积极参与各 种质量认证,引进、转化和应用国际先进技术,创立优质品牌、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度,重点创建以“川粮品牌”为代表的1-2个大米、面粉和油脂著名商标。

(六)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现代粮食物流业。四川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 西部地区主要的粮食供应地,已列入全国主要粮食物流通道和节点建设规划。要结合地方 实际,积极创造条件,整合粮食物流资源,做大做强全省粮食物流业。一是要加强对物流 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国家粮食局在资金补助上将优先安排前期工作准 备充分、综合条件具备的项目。二是要整合资源,快速形成物流体系。目前全省有825个粮 库,其中5万吨以上的粮库44个,2.5万吨至5万吨的粮库99个;米、面、油加工企业440 多个,各类粮油批发市场20多个。如何整合这些物流资源,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 到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已有一些市县做了一些整合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产区重点是 加强粮食收购、仓储体系和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通过提升服务功能,建立粮食快速流出通 道;销区重点是发展粮食粮批发市场、粮食加工配送体系,完善粮食信息平台和粮食预警 系统,建立粮食快速流入通道。各地应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以及市场需求,通过加强彼 此间的联合协作,整合互补,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粮 食物流。粮食现代物流建设投资 的主体是企业。我们要学习江苏、山东经验,加大力度,面向全社会,向国内外招商,通过企业投资、市场融资、吸引外资、政府投资等多种途径吸引更多的资金发展粮食现代物流 。四是要加强领导,争取政府支持。集各方之力,为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建设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七)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流通秩序。今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是坚持 “五 个要”的原则,即监督检查重点要为粮改大局服务,行政执法重心要向基层转移,工作体 系建设要向市县延伸,队伍建设关键要提高整体素质,制度建设目标要突出依法管粮。要 进一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 法规,按“四专”要求,完善执法检查机构,落实执法经费,以转变粮食行政职能为重点,做到思路上入位、职能上换位、工作上到位、监管上有位,全面推进我省依法管粮进程。

1.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依法管粮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全社会各界了解粮食行政执法工作,逐步提高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的自觉性。

2.加强监管,保障和促进粮食流通各项任务的完成。要认真监督检查粮食库存、陈 化粮 处理、粮食会计统计制度执行、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开展粮食会计统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提高全社会粮食会计统计质量,为全省粮食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

3.创新方式,加快粮食经营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我们要牢固树 立农企双赢、银企双信和食品安全卫生的理念,规范各种经营行为,积极创建经营信用体 系。今年全省粮食行业要围绕粮食食品安全信用建设,指导粮食经 营企业建立生产经营档案、企业信用监管档案,同时细化检查标准,制订评价指标,对粮食经营者评定等级,实施分级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推动粮食经营全过程信用体系的建设。

4.开展典型案例的剖析和交流,提高监督检查执法水平。组织全省范围内的执法案 例调研,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交流,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全面提高 监督检查行政执 法水平。大力倡导文明执法,杜绝盲目执法、野蛮执法、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努力构建公平、公正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八)落实安全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粮食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和 行业安全规程。一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粮食行业广大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放 在首位,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不断提高安全预警能力,做到警钟长鸣,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推广广汉市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 度,搞好重点要害部位和节假日期间的突击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到常规防范与重点防范相结合,确保全省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稳定。

(九)加强行业建设,树立行业新风。

1.加强机关政风建设。积极推进政务 公开,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和参与粮食工作。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按照不断增强行政能力,建设人民满意机关的要求,围绕行政机关决策、执 行、监督的依据、条件、程序、方式、结果等事项实行公开,不断丰富和拓展粮食政务公 开的内容,使粮食政 务公开从部分领域、部分环节、部分事项逐步向全方位、全过程拓展,从办事层面向决策领域延伸。不断探索和完善现行文件查询、“政风热线”等形式,积极推进网上政务公开。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 真学习和贯彻党章,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龙头,抓好“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推动全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各级粮食行 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 对本机关、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要按照高效、便民、透明、廉洁的原则,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程序和办事规则,做到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

3.加强作风建设。勤政为 民、真抓实干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强化责 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把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与粮食行业的实际结合起来, 把长远目标与抓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 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办实事求实效的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改进学风、文风、会 风,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粮食流通中的重大课题,着力提高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 的能力,提高驾驭粮食市场的能力,提高科学规划、谋求行业发展的能力。要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安排,切实承担起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责任制,促进粮食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

4.加强行风建设。要通过 党风 、政风和作风建设促进行风建设,进一步树立良好的行业风尚。积极发挥各级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全行业努力塑造四川粮食人的新形象,赋予新形势下行风建设崭新的内涵。

同志们:当前我省粮食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按照永祥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围绕粮食行业“ 创新发展”的主题,团 结一心,求真务实,突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搞活购销经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农户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同步发展,推动我省粮食工作今年有一个新的跨越。

第四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2007-12-16 23:30:1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xx乡2005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粮食生产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加大力度,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512亩,粮食总产量6312吨,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了目标任务。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为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全面分析了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式,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抓紧抓好。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

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确保总量供还应平衡,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原则,立足抗旱狠抓早,面各市场调结构,推广先进适用避灾增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普及三熟制,扩大复种面积,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复耕种粮。夺取了全年粮食丰收。

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我乡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分解到了各村,并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农业分管领导胡世民同志负责牵头,由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技术指导。

二、依靠科技,推广增产技术

1、坚持适时早播 坚持适时早播,分段卡死播期,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地段在3月20日前,800米以上的地段在4月5日前结束了春播。在作物安排上实行先播玉米,再播水稻。最后播红苕。

2、规范了旱地改制

规范旱地改制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

推广了三熟制,增加麦—豆—苕,麦—玉—豆,麦—豆—豆等。

3、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合理搭配 我乡因势利导,按照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水稻以高产段质杂交和Q优1号,金优725为主,合理搭配D优527,冈优系列,玉米种以东单60,长坟13为主,合理搭配丹科2152,连玉15,不麦以川麦107,川农为主。

4、保温育苗

保温育苗是保证大春作物苗全苗壮,实现满霜满插的重要措施,水稻采取了早育秧1500亩,抛秧1622亩,玉米采取了地膜覆盖玉米1000亩,肥球育苗6048亩,红苕采取了提前增温育苗。

5、病虫草鼠综合防治

大小春作物分别采取了化学除草8000亩,各种作物预测预报工作,实行科学预防。防治了各种作物病虫害,同时政府组织开展了春季农田舍统一灭鼠工作。

二、落实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我乡把恢复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通过增加间套、轮作、扩大复种等途径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并大力宣传复耕优惠政策,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全年共播种水稻3122亩,总产达530吨,玉米播种面积为7048亩,总产达2079吨,小麦播种面积为3330亩,总产达666吨,洋芋播种面积为3780亩,总产达630吨,红苕播种面积为3780亩,总产达1134吨,大豆播种面积为540亩,总产达80吨,晚秋洋芋播种面积为410亩,总产达20吨。 总之,我乡粮食生产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张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增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粮食生产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针对我些问题,我们将在来年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第五篇:全省、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传达提纲

全省、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相继于近日召开,会议对2011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县在省、市分别获得“全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全市推进县域粮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全市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粮食民心工程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粮食系统统计工作优胜单位”、“全市粮食系统会计工作优胜单位”等称号,并有多人获得先进个人荣誉。通过综合评分考核,我县多项粮食工作排在全市的前茅。下面我就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的精神作一下简要传达。

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3月6日,全省粮食工作会议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各市局局长、县局局长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表彰全省粮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粮食工作任务。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发来《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的信》,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秀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会议上包括我县在内的14个单位(2个市局、9个县区局、3个企业)作了典型发言并进行了书面交流。

姜大明省长在致信中指出,近年来,全省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服务全省经

—1—

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有效确保了全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着力推进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着力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有效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着力开展放心粮油工程等,有效增强服务民生能力,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各级粮食部门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中心任务,以“稳市场、强产业、惠民生”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粮食流通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贾万志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为着力点,以促农稳定增收、确保有效供应、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强化粮食安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要以保增产为重点,加强粮食产能建设,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努力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预警监测,完善粮食应急体系,鼓励大型粮食企业向消费终端延伸,推动粮油经济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二、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于3月12日在滨州市政府第二会议室召开,各县区分管领导、县局局长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两会”和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对2011粮食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2012年粮食工作任务目标。

—2—

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常增文同志主持,在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奎祥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学俭作了工作报告。韩市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粮食部门近几年工作成绩的同时,针对全市目前粮食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韩市长在讲话中强调,今年和今后阶段主要工作目标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着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粮油市场供应、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

二是从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方面,要求积极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粮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粮食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全面加强粮食企业科学管理。

三是在提高粮食执法水平上,各县区要健全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立粮食行政执法长效机制,加大粮食行政执法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四是在服务改善民生上,要求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服务城乡居民消费,积极推进居民放心厨房工程, 切实抓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服务农民减损增收,在服务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刘学俭局长在讲话中总结了我市粮食工作取得成绩,指出了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围绕着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年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3—

一是进一步做好粮食调控工作,要求各级粮食部门要完善地方粮油储备体系,落实粮油储备规模,确保粮油储存安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抓好应急培训,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网络,提高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二是大力开拓全市粮食流通市场,认真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创新粮食收购方式,努力开拓粮食收购市场,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切实加强粮食物流建设。

三是做好产业发展文章,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调整粮食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四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民生工作水平,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实现城乡全覆盖,继续推进居民厨房工程,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推进农户储粮工程,扩大示范仓覆盖面,继续推进粮食平安工程,确保粮食系统无重大事故发生。

五是规范粮食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推进规范化执法创建活动,高度重视粮食质量监管,严把粮食出入库质量关,切实抓好检测机构建设,开展社会粮食质量检测,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切实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

六是大力加强粮食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机关建设和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理念,更加深入广泛的宣传和推介粮食工作。

—4—

三、会议贯彻意见

全市粮食工作会议后,3月12日下午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工作措施,下面根据局党委会研究的意见我代表局党委就贯彻落实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是把贯彻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与促进惠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围绕县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团结带领粮食班干部职工积极投入粮食工作中,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是把贯彻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充分发挥粮食部门优势,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动员和组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把贯彻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与创建“四型机关”相结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干部职工的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优化服务手段、拓展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促进我县粮食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进一步落实重点工作

针对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市场监管、粮食执法、产业指导、服务企业、三农等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推动我县粮食工作再上新台阶。

—5—

一是进一步做好粮食执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强化规范化执法,全面深入地推进我县依法管粮工作,坚持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实效。

二是进一步做好放心粮油、健康消费进城下乡活动,我局计划创建“放心粮油示范店”10家,全县达到35家;创建全国、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1家,全县达到5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家;“放心粮油”销售服务网点达到200家,逐步实现城乡全覆盖。

三是继续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政策予以扶持,协助具备条件的企业做好各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

四是着眼三农工作,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在已落实科学储粮示范仓1500个,争取各级无偿资金50万元的基础上,再为农户争取示范仓500个。

五是切实做好1200万斤县级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储备粮管理职能,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六是在业务工作上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做好粮食调控、价格监测、粮食统计等工作,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在全市的排头兵位置。

—6—

上一篇:漏贴标签分析报告格式下一篇:丽水市信访局局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