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深度分析

2022-09-1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到要“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 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新浪潮”。继而“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浪潮迅速演绎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1], 而在校大学生也必将成为新浪潮里的弄潮儿。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 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校企联动机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和作用。

一、校企联动的实质是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

校企联动追溯到原始是校办工厂, 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变成生产力。主要方式有:

(一) 校园招聘会

校企联动最快捷的途径, 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洽, 面对面沟通, 解决彼此最关心的问题, 进而达成取舍协议, 为就业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二)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过程是由学习到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高质量的完成实践环节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三) 校企项目合作

高校集高等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知识创新等多重使命于一身, 而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实现以科技促发展, 就必须大力推进校企合。

(四) 定向实习带动就业

充分发挥实习就业基地的作用, 让学生选择在已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的企业实习。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为例, 表1为2015-2017年在实习就业基地实习和就业人数的统计表:

通过对近3年就业基地的实习、就业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也要不断地更新,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也有逐渐饱和的趋势;除去考研和升学外, 多数高质量就业集中在成为就业基地的单位。

(五) 集约化培养

集约化培养是校企联动的深入模式, 其本质内涵是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 如北雁商城投资1千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我院的建设, 其中500万元用于学校商学院大楼建设, 其余500万用于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应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优势互补, 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二、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 (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

(一) 性别、非名校歧视依然存在

师范院校生源结构特点女生居多, 如我校2016届毕业生中男女比例为1:4, 虽然教育部不断强调用人单位不得在招聘过程中设置歧视性条件, 但在具体的招聘工作中大量的用人单位还是男生优先, 造成了女生被拒之门外, 加大了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行业取向仍以教师职业为主

受学校办学传统的影响, 毕业就业过程中选择教师岗位的比例仍然较大, 2016届毕业生中, 从事教育行业数为786人, 占比23.38%。学生和家长对公办教师身份情有独钟, 而社会上所提供的公办教师岗位有限, 供大于求, 应引导毕业生树立符合社会需求实际的就业期望, 鼓励其到民办学校和企业就业。

(三) 就业区域选择以生源地为首选目标、以京津地区为主要就业区域的趋势逐渐凸显

90后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 他们的就业地域选择更多地将高校所在地或生源地及其附近区域作为就业首选地, 其主要原因是90后大学生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 父母希望子女在身边工作[4]。居于第二位的是京津地区, 原因是大城市就业机会多, 个人发展空间大, 城市基础设施完备。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主动出击进一步的开发省内外新的就业市场, 建立立足承德、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

三、大学生就业的瓶颈一一"四就五变"

就业的本质过程中包含以下四种就业状态和五种心路历程。

四种就业状态指:

(1) 想就业, 是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最原始的驱动力。 (2) 能就业, 是指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就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 (3) 可就业, 是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而言。通常本科4年培养计划有“3+1”和“3.5+0.5”两种模式, “3+1”模式进一步缩短了学生与用人单位距离, 使零距离就业成为可能, 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时效性和自由度。 (4) 真就业, 即理想就业, 而不是被就业。

五种心路历程指:

(1) 社会角色变化。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后, 就意味着其已经是一名员工了, 接受这种社会角色变化是需要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

(2) 能力效应变化。竞争的基础靠实力, 实力来源于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如果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可以与所从事的本职工作精准对接, 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如鱼得水。

(3) 自然环境变化。在生命历程中, 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最美好的时光, 而一旦走出校门, 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接踵而至。

(4) 经济来源变化。在校期间大学生的经济来主要是亲人供给, 而步入社会后就必须自食其力。

(5) 自我预期变化。事实上, 真正理想就业大学生不足25%, 多数学生理想与现实存在差异, 致使自我价值的实现, 提升与反馈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这四种就业状态和五种心路历程简称“四就五变”, 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制约着大学生顺利就业, 客观地形成大学生就业难以跨越的瓶颈。在校企联动机制作用下, 学生至少有0.5-1年的时间在用人单位历练, 可称其为准就业, 期间可零距离感受“五种心路历程”变化, 彻底瓦解心理障碍, 是突破就业瓶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四、课程规划是校企深度合做的根本保证

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发展定位, 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合格课程建设等诸多问题最终汇聚于一点, 就是课程的重新规划。高校应在总体要求的指导下, 在专业课、师资力量配置、实训设备达标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与规划。具体表现在:

(一) 师范类明确错位发展和多元化培养定位

为避免办学同质化倾向, 须走错位发展之路, 主要培养小初和幼儿园教师, 按市场需求量来看, 幼儿园教师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 部分师范类专业尤其是语言类、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有必要考虑到幼儿园单位就业、中小学教师培养应考虑适度控制规模。

(二) 非师范类紧贴市场需求, 专业对接行业

非师范类培养与需求零距离对接, 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体系。引入产业 (行业) 元素加强课程改造,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高度融合, 尝试订单式培养就业之路。

(三) 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

针对部分专业就业率、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在分析、论证与调研的基础上, 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将专业结构与行业需求近距离对接, 主动适应未来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专业对接行业为引领, 适度增加非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 逐步实现毕业生对口就业。

(四) 构建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 加强沟通与信息交流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三挂钩的联动机制, 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通过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反馈, 倒逼式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将专业与行业、社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零距离对接。

通过用人单位评价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协调联动和良性循环。

总之, 校企联动是新形势下高校转型发展的助推剂, 是引导当代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方向标, 是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服务经济的重要举措。校企联动是普通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最佳途径, 校企联动的重大突破, 势必会提升大学的存在价值而彰显大学的社会责任。

摘要: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浪潮下,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校企联动的方式, 对大学生就业趋势进行了研判, 提出校企联动是突破大学生就业瓶颈的有效手段, 以需求为导向, 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三挂钩的联动机制, 逐步实现专业群对接产业链,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校企联动,实习,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黄志云.简述大学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1 (6) :60.

[2] 袁江云.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整合探讨——以会计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 2013 (1) :88-90.

[3] 杨兴华, 袁锋, 王迎春.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2 (14) :58-60.

[4] 刘学杰.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新乡市三所独立学院2014届毕业生为例[J].品牌, 2015 (5) .

上一篇:电网企业风控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下一篇:沉心静气超越自我同舟共济谋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