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

2022-09-11

1 土地资源概括

宁强县, 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 地形多呈“V”形构造, 最高海拔2103.7米, 最低海拔520米, 南接四川的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 西连甘肃的康县、武都区, 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 常用耕地面积31万亩, 其中水田6.6万亩。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山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年平均气温13℃。

2 宁强县情况分析

2.1 宁强县遥感影像图时相分析

本次调查宁强县辖区涉及1∶10000万影像167幅, 其中SPOT5数据157幅、采集时间为2006年, 航空影像数据10幅、采集时间为2005至2008年。

汉中市宁强县数字正射影像图情况见表1。

2.2 宁强县土地情况特殊性分析

宁强县受2008年地震影响, 万余房屋倒塌, 需要新建很多农村居民点, 这就意味着数据源遥感图像上的很多居民点已经不存在, 而遥感图像上的耕地, 尤其是靠近公路边的耕地可能是新建的居民点, 林地、草地、农村道路等其他地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 宁强县调绘方法选择

调绘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 作为数据库建设的依据。目前调绘常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全野外调绘法, 一种为综合调绘法。

全野外调绘法:持调查底图到实地, 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识别, 将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表示出来, 将地物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土地调查手簿》上。形成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 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这种调绘方法主要作业都是在野外实地进行, 因此称为全野外调绘法。

综合调绘法:是内业对影像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首先在室内直接对影像进行解译, 或参照收集的调查成果, 如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变更调查图件等, 对影像进行解译, 将能够确定的、不能够确定的、无法解译的界线、地类等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 然后再到实地, 将内业标绘的界线、地类等内容逐一进行位置、界线、地类的核实、修正、补充调查。将内业解译正确的予以肯定、不正确的予以修正、新增加的地物予以补测, 并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表示出来, 将地物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土地调查手簿》上, 形成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 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由于采用的遥感数据大多是2005年和2006年的数据, 受地震影响, 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影像图和实地存在很多不吻合的情况。所以采用综合调绘法已经不适合宁强县的实际情况。因此采用全野外调绘法是比较好的调绘发法。

4 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法

根据已有的土地调查资料成果, 并结合宁强县的实际情况, 开展并完成宁强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

4.1 技术流程

宁强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4.2 技术方法

4.2.1 已有资料收集分析

(1) 土地利用现状资料主要是收集整理了1989年土地详查工作成果、历年变更调查成果、基本农田划定、退耕还林、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同时, 还对现有城镇地籍资料进行了整理。

(2) 权属资料的利用。 (1) 已经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的地区, 对签订的权属协议和权属图件经过检核无误后直接利用。对检核中发现问题的补充完善后, 直接利用。 (2) 已完成的国有土地发证资料, 经检核权属无争议, 图、表、实地一致时, 直接利用。

4.2.2 外业调查

(1) 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将收集的乡 (镇) 级以上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等转绘至遥感影像图上, 按标准分幅输出该影像图, 作为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

(2) 土地权属界线调查。土地详查和历年变更调查时确定的土地权属界线, 经复核无误的, 可不再重新调查, 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 应重新调查补绘。对新增和发生变化的权属界线, 界线各方及调查人员应到现场进行界线的确认。

(3) 地类调查。由于宁强县地形比较复杂, 不同的地区应采用不同的外业调查方法。

(1) 县城、乡镇。

由于县城、乡镇是很重要的区域, 而且地类比较复杂, 要进行详细的调查, 将图斑界线、线状地物及其属性依据实地情况标绘。尤其是地震后道路旁边新建的居民点, 废弃的居民点, 从遥感影像图上判断不出属于何种地类, 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2) 林地、草地。

由于林地调查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三种, 草地调查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其他草地三种, 而且面积比较大, 这些地类的判定要充分利用遥感图像, 采用遥感图像判定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切实做到图斑界线准确, 调查高效。

(3) 公路、农村道路。

对于公路, 外业调查时要调查处公路的权属, 名称, 宽度, 对于农村道路要注意其宽度, 对于宽度不够3m的不给予上图。

4.2.3 数字化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把外业调查完成的工作底图进行扫描, 校正, 便可以进行数字化了, 数字化时要多多注意图斑的上图面积, 对于不够上图面积的, 要与周围地类综合, 符合零星地物标准的, 要给予零星地物上图。对于需要标注地类名称、耕地类型的图斑, 要给予正确标注。由于整个宁强县数据量大, 在数字化时可按乡镇进行, 对于数字化完成后的数据, 要进行拓扑检查, 确保无误后, 可将全县拼接起来后, 再进行拓扑检查, 确保全县数据的正确性。

4.2.4 基本农田上图

向基本农田划定部门收集标绘有基本农田位置、范围和地类的图件资料, 将基本农田转绘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在数据库中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层, 并计算基本农田的面积。

4.2.5 坡度图

根据下发的DEM坡度数据, 确定坡度等级, 生成坡度图。

4.2.6 建立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建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建库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入库前数据检核处理、数据入库等。在完成权属界线、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等入库后, 对于零星地物和耕地的坡度等级也要入库, 坡度图的入库要根据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大小而定, 如果数据库大于2G, 坡度图暂不入库, 根据宁强县的情况, 坡度图应该是可以入库的。

4.2.7 面积统计、汇总

面积的统计、汇总是要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完成的, 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生成各类土地调查面积数据汇总图表。

5 结语

宁强县地形比较复杂, 并且受过地震的影响, 由于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在符合国家《规程》各项要求的前提下, 按不同地类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既能完成本次调查工作, 并且还能缩短调查时间、节约调查经费。切实做到准确、高效。

摘要: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是在符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 根据宁强县的现实情况, 在节约时间、物力、人力的原则下展开的, 本次调查充分利用了宁强县已有的资料, 采用全野外调绘法, 切实做到结果准确、高效。

关键词:宁强县,农村土地调查,全野外调绘法

参考文献

[1] TD/T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

[2] 陕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细则[S].

上一篇:贝因美内部控制问题案例研究下一篇:第二课堂特色开展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