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思考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后新公共管理运动视角下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 ——以C市Y区小城镇建设项目为例

摘要: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扩张发展,政府绩效审计也已成为了世界政府审计的工作重心之一,也是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成熟,综合国力逐步提升,财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大,由于财政专项资金占据财政支出中的较大比例、涉及领域复杂、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日常密切相关、历年来的审计发现问题较为突出等方面因素,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成为我国进一步摸索适合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一大突破点。目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并未有详细的立法依据作为参照,对于绩效审计现阶段还停留在“未明确授权”的阶段,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具体审计模式上,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未明确定论。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方面,工作重点主要在于运用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对资金的财务记录、使用情况、项目产出成果等方面的绩效,对于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公共性、民众反馈、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审计涉足较少。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提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3E”标准也是目前我国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及审计目标。但在现今绩效审计进一步发展,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广而繁、涉及社会众多不同领域的情况下,这三项绩效审计的评价内容也凸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入手,探索绩效审计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先介绍了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一系列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的修正及拓展的思维,如协同治理、数字时代治理及信息共享等理论。紧接着在分析C市中Y区小城镇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案例和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国外先进绩效审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现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发展限制因素和存在的不足。以研究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与启示为切入点,讨论可以促进我国国家审计和绩效审计进一步发展成熟的对策与方法,如应用指南、协同治理及引入社会审计力量等方面的思考。作者希望通过上述研究与讨论,可以对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进一步提升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今后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新公共管理;绩效审计;财政专项资金

学科专业:政府审计(专业学位)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研究内容及方法

2.研究思路

(三)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文献评述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概念

1.绩效审计概念

2.财政专项资金概念

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概念

(二) 绩效审计理论

1.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

(三)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

1.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起源

3.后新共管理运动理论

三、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及各地区经验借鉴

(一)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内容存在局限

1.政府绩效审计内容尚停留在新公共管理理论阶段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复杂性

(二) 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及审计力量问题

1.审计人员独立性较低

2.审计力量不足

(三) 审计结果难以落实整改

1.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较差、信息共享程度低

2.缺乏法律法规、制度的支撑

(四) 国外政府及我国台湾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绩效审计经验

1.台湾绩效审计——各环节与大陆绩效审计对比

2.美国绩效审计发展历程借鉴——工作方法开发及应用指南

3.日本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成果借鉴——引入社会审计

四、C市Y区小城镇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一) 案例项目情况简介

(二) 项目绩效审计工作流程

1.绩效审计目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

2.绩效审计工作流程——结果导向性审计

(三) 项目绩效审计工作内容——资金管理及绩效评价

1.案例项目资金支付情况的调查

2.案例项目绩效评价简要情况

3.案例项目绩效审计结果报告

(四) 案例分析

1.C市Y区小城镇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流程分析

2.C市Y区小城镇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内容分析

3.案例存在局限

五、完善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考

(一) 尝试开展应用指南指导下的多元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1.问题导向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2.过程导向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跟踪审计)

3.引入社会审计监督的外包模式

(二) 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协同绩效审计模式的思考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战略协同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管理协同

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业务操作协同

(三) 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之信息共享——结果问责、公告制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及整改落实

(四) 宣扬公民自主意识、培育服务型政府文化的“软实力”

六、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节能控制论文提纲下一篇:新时代生态农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