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案

2022-10-18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第三节河流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明溪县城关中学

肖玉香

8(2)班

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了解长江的主要支流、湖泊、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及主要地形区。 3.了解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知道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4.理解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水能宝库”的作用及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干流剖面图和长江航运图,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长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及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的源头、入海口、河段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 2.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原因。 难点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措施。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音乐、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聆听或演唱《长江之歌》,感受长江之美

一、我国第一大河 教师:《长江之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那么,长江带来了哪些“贡献”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 活动一读教材P45图2.34“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题目: 1.长江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2.长江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3.长江干流流经哪些地形区? 4.长江有哪些主要支流、湖泊?

5、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特征?

6、长江为什么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等材料讲述内容。

二、长江的开发

1、水能资源——“水能宝库”

活动二阅读课本P46,图2.35“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以下题目: ①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落差约多少? ②长江从源头至宜宾,落差约多少? ③长江水能集中在哪一河段? 为什么?

④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位于哪一河段?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适当的评价。 教师:三峡水电站---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播放长江三峡录像片断,升华学生对“水能宝库”的理解。

教师小结:长江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上游河流落差大,峡谷多,因此在上游河段可以建水电站,发展水电业。但是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远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是我们当前探讨的重要课题

2、航运开发——“黄金水道”

活动三读P46图2.36“长江航运图”完成下列思考: 1.找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2.分析长江干流宜宾至上海河段的通航能力的变化。 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和总结。

教师:展示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图片,说说长江的其他开发方式。

三、长江的治理

活动四阅读P47-48页有关长江荆江河段综合治理示意图: 1.说一说长江流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2.思考为什么要对长江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教师点拨:由于长江不同河段特征不同,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各异,所以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如上游河段激流峡谷众多,植被破坏易引发水土流失,威胁中下游地区,影响航运,故应采取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河道多蜿蜒曲折,水流不畅,泛滥成灾,所以应采取截弯取直,加固大堤的方法加以解决;下游江阔水深,水污染严重,需加强污水处理工作。

课堂小结:长江为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能资源巨大,但同时看到长江的防洪形势严峻,黄金水道的价值还未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长江的认识,开发,利用。

板书设计

第二篇:教案长江之歌

初中唱歌教学——《长江之歌》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长江之歌》体会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2.能够主动参与与分析《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教学重点:流畅准确的演唱旋律

教学难点:每句歌词的弱拍起唱

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注意气息的流畅和保持。

(二)导入

1、观看图片说出这条河是什么河。

2、引入其主题曲《长江之歌》

(三)学习歌曲《长江之歌》

(1)听赏歌曲

下面请同学们听赏歌曲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

(2)介绍歌曲

教师:这段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从雪山走来,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波澜壮阔景象,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教师:《话说长江》摄制组从众多的词作品中选中了胡宏伟的词。它非常形象地写出了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歌曲从情绪上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个部分?

(播放视频)

教师:请说说歌曲从情绪上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我觉得很开阔,很有气势,通过跌宕的旋律表达了亿万儿女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分析歌曲结构

教师:这首歌分为几部分?

学生: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是你的气概”,第二部分从“你用甘甜的乳汁”到“挽起高山大海”第三部分是从“我们赞美长江”到“你有母亲的情怀”最后尾声。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部和尾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我们把第一部分称为A段,歌曲中有没有和它基本相同的地方?

学生:有三段

教师;我们把它叫做再现段,中间的叫B段。这首歌的曲式结构是带在线的三部曲式。请同学注意:A段与再现段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教师唱A段和再现段的结尾。

请同学们把再现段再唱一下。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片段)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学唱B段,请同学思考:B段的旋律从节奏上、旋律上和A段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演唱、比较0

学生:它的旋律比较平缓,附点音乐比较长音明增加,起伏不大。

教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非常优美。抒情。

教师:下面请同学再把B段歌词唱一下,请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学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

(师生共同演唱)

教师:如果B段用甜美的声音演唱、A段、再现段用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A段用徐缓平稳的声音来赞颂长江的宏伟壮丽,再现段应该是包含激情,表现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

教师:下面我们完整地演唱一遍,并注意歌曲的弱拍进入。

(教师弹奏伴奏,学生演唱全曲)

(4)歌曲结尾

教师:除了你们刚才唱的一种结尾,还可以有一种结尾,你们喜欢哪一种?

(教师演唱两种歌曲结尾)

学生:我们喜欢第一种,结束在“mi”音上,可以使人感觉回味无穷。 学生:我觉得第二种,音乐能使我们感受到长江汹涌澎、奔腾如海的那种宏伟气势,而且预示在改革的大潮中,中华民族儿女必将崛起成为东方巨人,成为世界的巨人。

教师:可以说两种尾声都不错,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教师:长江养育世世代代炎黄子孙,我们由衷地赞美着她。请大家思考:这三段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演唱?

学生:第一段饱含深情,用饱满的情绪演唱,第二段声音要甜美一些,第三段应该更加激情地演唱。

第三篇:《长江之歌》教案

1、长江之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作者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

2.放录音,师生共同欣赏。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纠正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指导学生梳理出需要理解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精读品味做好准备。

三、指导写字: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 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 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 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

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教师引读。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第2节,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 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 之情。

3.练习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力量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文献摘录:

《长江之歌》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 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 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第四篇:长江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 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

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 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 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 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 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引读: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2作业:练习写诗句: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诵《长江之歌》

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16、长江之歌

雪山 东海 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 未来

哺育 挽起 有母亲的情怀

灌溉 推动

第五篇:1.长江之歌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丹徒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1.长江之歌

主备人:吕晶 审核学校:丹徒实验学校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第二部分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前后两次出现,重复吟唱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两句表达了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反复吟唱的艺术渲染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这两遍重复是感情的升华,语气第2次比第1次更强烈、更激情,令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弄清诗歌中“主歌”与“副歌”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会“副歌”的意义,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调动对长江的积累,激发对长江的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抓住“走、奔”等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丹徒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二、课堂研讨

(一)以长江为话题,多角度审视长江。

1.在1983年播出了一部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让我们先来听听它的主题歌。(学生欣赏)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吗?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今天学习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3.你们对于长江有什么了解吗?(交流资料)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长江,感受母亲河的伟大。 (二)走进诗歌,感知文本。 1.检查预习情况,分小节读诗歌。 适时指导字词:“奔”读音

“溉”的字形

2.随着大家对于这首诗歌了解的加深,说说作者为长江写的一首什么歌?如果加一个词语,可以加个什么词语?(赞歌、赞美、依恋) 3.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与唱。 (三)提出疑问,直指重点。

1.再读诗歌,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2.归纳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 (四)感悟文本,品词析句。 要点:

1.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A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课件展示祖国版图:“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B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课件介绍中国的历史:“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丹徒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要点: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总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五)齐读诗歌,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

宏伟博大 贡献巨大

三、当堂训练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习字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尝试背诵,丰富积累。

2.赏读诗歌,体会现代诗主歌副歌区别、押韵反复等写法并练笔。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丹徒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收集描写长江黄河的词语、古诗。

2.收集关于长江受到危害以及保护长江的资料。

二、课堂研讨

(一)词语练习,加强积累。 1.回忆形容长江的词语。

波浪滔滔 滚滚长江水 荡涤尘埃 气势磅礴 2.读到这些词,你能形容一下长江吗? 3.齐读课文。

(二)赏读诗歌,学习写法。 1.读诗歌发现共同点。 交流:

(1)两小节都出现了一组相同的诗句。

(2)简介主歌和副歌:歌曲有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的歌词每段都有变化,成“主歌“,另一部分的歌词固定不变,称”副歌“。副歌集中表现了整首歌的主题,有时作者直接抒发的情感,一般放在主歌的后面。

这首歌曲的“副歌”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理解副歌,说说这些诗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同桌讨论从副歌中读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前后互用,强化表达的作用,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增强了歌词的艺术感染力。

3.这首诗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写作的三个特点。 语言美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第二人称的亲切称呼,语言精炼而形象,直抒胸臆。如:“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像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节奏美

全诗每一节的结尾都是作者的深情赞美:“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不仅在结构上产生回环往复,读之朗朗上口,突出了诗的主旋律,深化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丹徒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韵律美(作为诗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诗,押韵的字是(来、采、概、海、怀、埃、外、代)。 作者采用相同的句式

你从 , ; 你向 , 。 你用 , ; 你用 , 。 来构建全诗,一气呵成,诗极具韵律美。

(三)尝试背诵,丰富积累。

1.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

2.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

(四)拓展延伸,共品长江。 1.身临其境,赞美长江。

我们都是长江的儿女,闭上眼睛,想象着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长江边,对着长江吟诵我们心中的歌,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句式。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 2.展示其他赞美长江的古诗词。 参考举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3.拯救母亲河长江

面对千古赞颂的长江,面对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总是希望她永远年轻,永远健美,可是当我们面对现实,当我们眼睁睁看着一车车的垃圾倒入长江,我们还能坦然地唱《长江之歌》吗?展示收集关于长江受到危害以及保护长江的资料,并说说对长江如此的沧桑,还想怎样来保护母亲河。

三、当堂训练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几句诗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反复品味并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两句赞美家乡或亲人的诗句。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丹徒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们赞美 ,你是 ; 我们依恋 ,你是 。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押韵 现代诗歌

反复 拟人

四、巩固练习

理解诗句意思。

在每一朵红花、每一片绿叶上,都闪耀着我们汗珠的晶莹。

在每一条根须、每一条叶脉中,都流动着绿化祖国的深情。

上一篇:参加亚洲幼教年会感想下一篇:创建文明小区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