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育

2022-09-1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英语, 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 同时也是其他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但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与其他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方向有所不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并强调在教学中要贯彻“以应用为目的, 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方针。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要得到改进、获得成功, 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深刻理解高职院校的教学方针

1.1 以应用为目的

几乎所有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实践。但职业教育学科的方向是最直接地服务于实践第一需要。“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英语, 作为一种对外交流的工具, 学习之后只有得到应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和学习意义。所以高职英语教育更要准确把握“以应用为目的”这个方向, 并在教材和教学中加以体现和实施。教学中既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 更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将基础型英语教学转向应用型英语教学。

1.2 以实用为主

本文的作者曾经从事船舶行业的对外接待, 商务和部分技术翻译工作5年多。船舶行业目前是使用英语范围较广的行业, 从上层领导到一线工人都有机会使用到英语。在这段时间内, 对什么是实用有切身的体会。工作中遇到的站在第一线的同事绝大部分是本科以上学历, 在中学和大学中曾经学过多年的英语, 然而他们通常运用到的、经常放在手边的是船舶技工学校编写的船舶常用英语, 从中可见什么是真正的实用了。

要做到实用教学,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 我认为应将口语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学外语的目的是和不同语言的人交流, 而语言的第一表现是说话交流。现在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 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的, 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不能满足一般的需要。有一次“中外”聚会, 有两位小朋友, 一个是14岁有5年英语学龄的初二学生, 一个是3岁中西合璧家庭的孩子, 3岁的小孩却能和大家叽叽喳喳说一点, 不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而大孩子却不能, 虽然大孩子知道的单词和语法要多得多。此时此刻谁的英语更实用?

目前, 各院校在口语教学上都有相应的硬件措施, 比如语音教室, 但这并不代表对口语教育的重视。各院校对教学课时安排上多数是重阅读, 轻口语。而且很少有院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口语课。对于口语教学, 学生感觉是处于自学状态。所以很多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了8年多的英语, 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 但在实际需要运用英语时却不知如何开口, 或词不达意, 面对老外时既是聋子又是哑巴。因此, 要真正贯彻“以实用为目的”这一方针, 首先要对口语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

1.3 以够用为度

高职高专的质量标准是能否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然而在这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常常认为教学内容越复杂, 难度越大, 则教学水平越高。而事实证明过难的教学内容不但在学习过程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而且在今后的实践中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要体现“够用为度”, 首先要摒弃这种“越难越好”的错误认识。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贯彻“少而精, 用得着”的原则, 降低难度, 突出针对性, 体现可行性。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决不是本科的压缩, 更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化, 与本科教育相比具有高层次职业特性, 因而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要求也有别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具有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 即类似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形象地说, 就是“能文能武”, 拿起书本能讲理论, 挽起袖子能干技术活儿,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对于职业院校尤其具有实际意义, 因为他们了解职院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等教学内容, 了解社会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发展趋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什么样的专业。优秀“双师型”教师能够及时洞察预测行业发展变化, 捕捉行业人才供求信息, 及早调整专业培养方向, 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双师型”教师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 能够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 这正符合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本文开始介绍了本人的工作经历, 五年的翻译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也深刻了许多。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总体上数量不足, 素质也不够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如上所述, 双师型教师符合职业教育的方向要求, 良好的双师型教育会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生产实际的时间, 能够使毕业生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然而目前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在这一方面发挥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认识。

其次, 没有建立与双师型教师相适应的制度, 比如比较重要的资格认证制度。目前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仍旧套用本科标准, 强调科研成果指标和论文数量, 对于其能够取得的社会技能职称, 比如工程师, 经济师, 会计师, 以及与我们相关的翻译职称不够重视, 也没有提供相应待遇, 导致教师普遍积极性不高, 这与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相适应。

再者, 没有创造相应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条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轨迹和本科院校的教师没有区别, 都是关起门来死上课, 纸上谈兵。一方面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具体的校企联合办学政策, 很多企事业单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不愿接受教师参加定岗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多数教师, 尤其是英语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到相关部门和岗位锻炼, 提高更新专业实践能力。

只有在上面三个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 才能创造一个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大环境。

3 选择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英语教材

教材是教师传授课程知识的主要依据,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要评价一套英语教材是否适用, 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四个符合 (1) 符合国家各项政策法规; (2) 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3) 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4) 符合各地教改实际。好的教材一定是适合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

高职院校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其教学方向是以岗为纲, 与普通高校相比, 在教材的选择上更要求贴近实际运用。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也有着自身的特点,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各科知识基础要薄弱很多, 个人素质和接受能力等总体来讲相对也要弱一些, 尤其是英语学科更是如此, 而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所用教材首先要适应以上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对象, 否则一套教材的编写思想再先进, 学科水平再高, 内容编排再好, 也很难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基于这一点, 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要突出专业、职业和实际应用的特点。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高级科研人才, 而是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因此教材要结合各专业特点, 既重视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又要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内容既要根据岗位要求注重实用性, 又要注重趣味性;同时要兼顾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性的知识。从我多年的翻译工作经验来看, 常识性的知识, 比如, 中国和国外的重要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较为丰富的知识非常有助于交往中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

(2) 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培养能力的的方针。虽然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材一纲多本, 品种繁多, 选择的余地大, 但调查显示,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并不太满意, 问题集中体现在:听力、口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练习较少;听力语速太快, 跟不上;单词起点较高, 而且词汇量偏大。传统的英语教学走了“重读写, 轻听说”、“重应试, 轻应用”的极端, 这和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的。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 所学与所用也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说白一点就是所学的知识能用得上的比例偏少。从各企事业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看, 他们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他们需要的是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的人才。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应面向这个方向, 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也应体现这方面的要求。即教材必须加大听说技能训练, 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 结语

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探索高职英语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切身体会, 从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性, 教师和教材三方面以浅显的语言发表了自己对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一点意见, 希望能对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和改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应贯彻“以应用为目的, 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方针, 深刻理解这一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选择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英语教材是我国高职英语教育得到改进、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方针,教师,教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张马建, 李瑞卿.高职高专英语教材适用性的探究.http://www.jiaoshilunwen.com/article asp?id=707.

[3] 孙启勤.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材选用刍议[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11.

[4] 郑淑媛.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07, 6.

[5] 张义勇.“双师型”教师的中心作用及培养途径浅探.

上一篇:县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浅析增强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系数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