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运学院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中国工运学院范文

中国工运

工会宣教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

工会的宣教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职工群众、服务与工运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会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促进和保证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宣教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

一是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工会宣教干部整体素质中的第一素质。工会宣教干部不具备这个第一素质,就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分别是非的能力。强化政治意识,必须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职工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疑惑,努力加以疏导和解决,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多做贡献。

二是要增强群众意识。工会宣教工作的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主要工作是开展对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职工科学素质教育和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等,核心是要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工会宣教工作的对象和性质决定了绝不能脱离群众,必须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就要求工会宣教工作必须植根基层,贴近职工,从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的实际和需求出发,不断增强工会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就要求工会宣教干部要带着对职工群众的升后感情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开展正面宣传和引导,实事求是地为职工释疑解惑,满腔热情的帮助职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千方百计的开展满足职工群众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思想。

三是要增强阵地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工会文化教育阵地和工会宣传舆论工具反映出的水平下降、功能降低、吸引利差等问题日益明显。工会宣教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就必须强化工会宣传工作的阵地意识,加强工会宣教工作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工会自身的文化宫、俱乐部、图书室、职工学校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报刊、板报、文化长廊、广播和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工会宣教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四是要增强与时俱进意识。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改革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各种矛盾的错综复杂、职工群众物质文化的新需求和新期待,都给工会宣教工作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宣教工作,必须强化与时俱进意识,不断的推进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找准工会宣教工作在公会整体工作中的位置,进一步找准工会宣教工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位置,进一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体现现代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宣教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努力扩大工会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实现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新突破

(1)把握三个结合。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一个载体,必须与实际工作有机

结合,寓竞赛与日常工作实践中。首先,劳动竞赛要雨情页的生产经营活动

有机结合,把劳动竞赛的成果体现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到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其次,劳动竞赛要与企业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

必须紧扣企业的中心任务,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关键和薄弱环

节,确定劳动竞赛活动的重点或主题,为企业中心任务服务。再次,劳动竞

赛要与职工素质工程有机结合,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或建议等活动,培育职工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

和创新能力,让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强企

业的后劲和竞争力。

(2)抓好三个层面。即劳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三个层面。竞赛的主体是

劳动者,要不断引导职工明确竞赛目的和意义,发挥主人翁积极性创造性,

把紧紧抓住企业和职工最关心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职工群众开展劳动竞赛的自觉行动。就管理者而言,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引进劳动竞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运用管理目标,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应到加快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来。此外,劳动竞赛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参赛者最求先进是劳动竞赛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有可能出现数据虚构、成绩不实的情况,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层面,保证竞赛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使竞赛活动得以健康的开展。

(3)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劳动竞赛目标要有速度形象效益型转变。船东劳动竞赛往往把眼光盯在数量、速度上。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江赛必须向以质量、技能、安全、效益、管理、文明等综合目标的评价转变,注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此促进劳动竞赛全面上水平。而是职工素质结构要有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新形势下的劳动竞赛既要发扬广大职工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更要倡导用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自己,克服劳动竞赛重生产、轻管理,重工人、轻干部的倾向,由苦干变巧干,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激励机制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4)深化劳动竞赛内容。一是要强调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坚持以职工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开展劳动竞赛,推动企业的发展。二是要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劳动竞赛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在劳动竞赛中发挥更大凝聚、激励和创造作用。三是要重视职工收入分配。企业内部和谐,必然要求企业与职工及职工内部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劳动竞赛要与职工的收入分配相结合,统筹兼顾好各方面利益。职工和企业应该共同分享通过劳动竞赛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做到共创共享共赢,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5)丰富劳动竞赛形式。一是长赛不断线。以被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能够吸引职工踊跃参加的竞赛内容和形式为前提,坚持常年、长期组织劳动竞赛部不断线。二是突出短平快的公关赛。适应经济形势的经常变化,突出竞赛重点、缩短竞赛周期,大力抓好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攻关竞赛。这种短平快的攻关竞赛,往往会对促进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起到好的效果。三是年年有新招。对开展劳动竞赛的情况要及时总结提高,要更具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在竞赛形式上要注重科学性、适用性、实效性,服务于内容和效果。

(6)加强劳动竞赛的机制建设。一是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强化竞赛领导。劳动竞赛的工作格局要从过去以工会组织为主向党政领导、工会为主、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全新格局转变。二是要加强过程管理,突出竞赛目的。要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市场形势和企业实际的竞赛方案、考核办法,建立竞赛周报和竞赛台账制度,增强对竞赛活动的过程控制,体现劳动竞赛规范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三是要奖罚分明,注重竞赛的公正性和激励性。要制定合理可行的竞赛激励制度和评估机制,严格兑现奖励,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劳动竞赛的激励作用。四是要强化宣传,营造竞赛氛围。大力宣传劳动竞赛中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

迹,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促进劳动竞赛的深化。

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做好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思想征工作,必须找准出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增强针对性。

一、 深化认识,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 一是要把思想

政治工作如入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牢固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引发的一些思想疑虑、观念碰撞、矛盾摩擦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只能放在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解决,只能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去启发引导教育职工。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从社会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及时化解矛盾,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和谐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工队伍结构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中。适应农民工队伍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农民工队伍的现状,把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着力点,帮组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在社会系统工程建设中使他们有归属感。

二、 拓展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和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要与开

展劳动竞赛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愿望和需求,为他们学习技术创造条件、交流技能畅通渠道、全面发展助推加力。二是与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把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和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着力点,切实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开展职工读书论坛、主题演讲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武装思想充实知识、完善自我,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三是要与维护职工权益和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相结合。推动维权机制建设,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拓展帮扶困难职工思路,深化帮扶工作内涵,延伸帮扶工作的链条,着力搭建爱心平台,深入实施“阳光工程”,使广大职工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要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大力倡导和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大力宣传职工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建设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在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升华,生活更加充实。

三、 创新思维,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新作为 一是要实现由

“被动等上门”到“主动找上门”的转变。要坚持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尤其是要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的企业中去,倾心听民声,倾情解民忧,倾力促稳定。二是要实现由课堂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要围绕职工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平等对话,进行双向交流,在对话交流中缓解实现由单纯说教向心理疏导转变。尤其要通过运用现代传媒,开通心理热线,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心灵沟通,排解心理症结,防止矛盾激化。四是要实现由定位思考向换位思考转变。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探讨问题,善于运用启发引导、循循善诱的方式唤起人的觉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

第二篇:工运论文

工 运

论 文

工运论文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加强“快乐文化”建设之我见

摘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工会作为企业中的群众组织,在构建“快乐文化”企业中更应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把工会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

一、工会组织活动,体验“快乐文化”

文化建设是企业和谐的灵魂。对员工而言,快乐是一种心态;对企业而言,快乐是一种人文关怀。只有员工以快乐的心态和谐地融入企业之中,整个团队才有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如何让员工体会“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快乐文化”?我认为,定期开展活跃职工生活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比赛,下象棋、围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还有举办诗歌会、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运动会、座谈会、联谊会等,能极大丰富职工的业余活动,充分利用工会现有的宣传阵地,对职工深入地进行和谐社会、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职工的工作热

1 工运论文

情。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要注重时效性、经常性。年、节假日、纪念日都是我们活动的重点。利用一切时间开展“快乐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参观游览也是我们活动的主题。例如,可以组织职工登山、钓鱼,篝火烧烤晚会,你想来吗?以及野外生存能力训练等,职工在活动中能享受快乐。一份贴心的礼金,如果公司为员工提供结婚礼金、喜得贵子礼金、丧礼礼金,那么员工会更加有亲情感,享受温暖,达到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说一个企业处处是快乐之声,处处充满了和谐的场面,处处流淌着和谐的旋律,那工会组织就是这旋律中的音符,它汇合在构建“快乐文化”之中,谱写着一篇篇和谐的新乐章,同时架起了一座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之桥。

二、加强“快乐文化”建设,让员工参与进来

我们所倡导的快乐文化不只是一种形象,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一种参与。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要选择“快乐文化”,就意味着企业要尽可能地为员工创造快乐;作为企业的员工,如果他愿意选择“快乐文化”,也就意味着他准备为这种快乐文化去创造、去付出,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快乐,享受快乐。所以说企业的快乐文化是互动的,企业要形成快乐文化,就要营造快乐文化的氛围,让员工在一种阳光的管理中传递快乐文化的信息、创造快乐文化的财富,分享公司愿景,让员工参与进来,从被动变主动,从组织变自发的快乐活动。 快乐文化的确需要一个生存环境,它需要人们去营造。企业

2 工运论文

需要营造快乐文化的良好氛围,就必须努力创造快乐文化的增量,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员工生活的需求。企业有了快乐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企业经营才能稳定,体验式和参与式的快乐的文化课程,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性格。

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作为生产企业,应当以幸福为目标,以创造快乐文化为方向,不懈地去增加快乐文化,营造一个企业的快乐文化氛围,去建设一个充满快乐文化的和谐企业。这不是什么乌托邦,而是一种脱离意识形态的社会生态的共享文化,如同科学没有国界,快乐文化也不应有国界,它是人类本性追求的良性意境。“道不远行,幸福快乐是人永恒的追求”。

对于社会和企业的职责来说,应当以员工的幸福快乐为尺度,要为“员工谋幸福”。而社会泛滥的贪污腐败正在于它侵吞了人民的利益,无论决策的危害在于浪费公共的资源,低效服务的危害损伤劳动者的热忱,权大于法的危害在于破坏对公平的预期。这些让人不舒服、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的不良现象,破坏了快乐文化的氛围。

要看到创造快乐文化的增量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增量,它是一种共同的资源,要与存量一同共存相连,通过创造快乐文化的增量,以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可度量的物质需求。当然,创造快乐文化并

3 工运论文

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那些机会和活动。快乐文化增量的实现还取决于各种因素,因此要协调关系,改善环境,实现快乐文化增量的增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四、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在快乐中创造价值

1、注重使命驱动

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快乐工作的“引擎”。 快乐首先是喜欢,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是快乐的基础。能感悟到工作着是快乐的,拥有一份好心情,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并且喜欢它,乃至热爱它,把快乐地工作看作是一项崇高使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由于这种体现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状态,而不是强制性的“贯彻”,被动式的接受,所以更显现出巨大的能量和张力。

2、注重心理疏导

将良好的心态转化为快乐工作的“调节器”。 大家要明确快乐不等于没有压力,快乐也不等于没有烦恼,能吃苦、会快乐是凡人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因此在快乐、宽松、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有利于发挥出好的成绩,能够产生有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快乐,能不能快乐的工作,能不能产生工作效益。要使大家能够快乐工作,必须时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从事快乐的职业。为此,工会把搞好心理疏导作为快

4 工运论文

乐工作的调节器,应该定期举办各种心理讲座、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等方法,调节大家健康心态。

3、注重目标激励

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强调“双层目标”:即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改变管理方式,增强工作弹性,让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规定的限度内快乐地工作。也有必要将工作成果与快乐指数融为一体,建立健全成果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既让大家在快乐中工作,又在快乐中收获,在部里大力弘扬奖优罚劣风气,把快乐工作状态和成效与提级晋职、先进评比、奖金发放、福利待遇等挂钩,让大家尽情分享快乐带来的工作成就感,真切体会到每个人都是“快乐文化”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快乐工作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文化、一种于己于人于公司都有益的职业态度,更是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与方法。快乐的工作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满足员工的精神享受。他兼顾着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平衡着企业各方面的利益,体现着员工德才兼备、不断自我完善的成长步伐,快乐文化就是成功企业永恒的文化。总之,让员工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创造价值,是我们工会的根本目标。

五、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再次腾飞的目标

5 工运论文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今天已经算是夏天了,春天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虽然我们的企业也许还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是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后,在明年这个时候,我相信我们的企业能够以加倍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国家、回报世人!我们期待我们的企业在这次转型升级中取得全面的成功,再次腾飞!

第三篇:工运调研论文 -

论文

浅谈教师大力培养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内容摘要】: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是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而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的社会责任和角色定位,既严于律己,立德修身,又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全过程,加以整体推进。特别是作为党员的教师队伍,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认清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教师队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角色 培养和践行 马克思主义思想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和必然要求。学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知识的生产区和思想观念的辐射源,作为每个学生成长塑造的天堂,对于在全社会不同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典型示范的标杆和引领的作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助于教师立德修身,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又有助于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引导和带动广大学生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

力量,特别是身为党员的教师,更要以身作则,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党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其一,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时代,精神文化生产愈加成为决定一国盛衰的主导性因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文化生产和提升能力,如果不能形成高度的自我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则很难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和引领时代潮流,对于精神文明的发源地学校来说,起着引导和带头的作用。在整个精神文化生产系统工程中,核心价值观起着基础性和统领性作用,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普及却不是任其发展而得,它需要一定的群体作为研究者、垂范者,肩负起传道与解惑的历史责任。教师基于自身职业的社会功能,无疑天然地负有这样的历史责任。尤其是在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需要日益迫切的当代中国,教师的需求量增大,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也有不同的高标准要求,教师的这一责任可谓愈加凸显。其二,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社会和谐进步,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所需知识的探索和把握,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这些职能均由教师直接承担,教师传道授业解

惑工作的开展,将促进整个社会求真求美求善,从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其三,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有一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教师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教书育人不是个体性工作,而体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公共性,会对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在我国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一、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

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从而突出个人道德修养的社会性、具体性和时代性。教书育人,这是从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角度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工作既是知识传授工作,又是价值观塑造工作,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一辈子。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能够影响学生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和观念体系,把国家、社会、个人融洽的融合在一起,他们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促进和影响,我们不能单一的把它们分开,这样就不健全了。因此,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贯穿到教育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形成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环境和良好氛围。教师立德与树人是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作为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才能深刻把握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及本质,不单授人以知识,更授人以德行,把从教由知识传授上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工程”。同时,教师只有在树人的具体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加强自律,才能深刻领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当前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定位,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任何事情,若是离开了具体实践,一切价值观都不能真正成立,我们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责任,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实践者定位,只有将自身作为实践主体,并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具体载体,教育和引导广大学子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才能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教师的相关实践是全面而具体的,包括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等一切活动,都是实践环节和相应载体,因此,不能忽略对各种实践细节的把握,要在日常的言与行、表与里等各个方面加强自我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在行为观念上彰显德行操守,在点滴行为中渗透博大师爱。在讲台上,要杜绝各种不负责任的和不妥当的言行;在治学之时,要力戒各种学术不

端行为;在生活上,要有高尚的追求和高雅的情趣,时刻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按照相关的要求,塑造符合高校教师使命与责任、符合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以及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内容。

三、在学校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有一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教师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论述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一是提高师德水平,这是对于教师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的基本要求。其二,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并重,换言之,师德不是抽象的道德,而是与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相联系和结合。其三,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就是要深刻理解教师在文明演进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身心地投入于教育事业之中。要落实上述三个层次的要求,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建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着力激发教师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要积极推进与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的各项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鼓励教师师德与师艺提高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要求对接到评师评教程序中的标准和方法,并运用学科建设、进修研修、业务培训、教学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资队伍。因此,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限于教职工政治学习、教师党员组织生活、开展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及相互交流

等环节,而应贯穿于教师职业准入、教师能力提升、教师业绩考评等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形成综合性和系统化的效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重点工作。价值观是广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应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挖掘本校校园文化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自身独具的校园文化传统与氛围的有机结合,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层面,为教师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创造相应条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教师之心,落实于教师之行。

第四篇:朱晓莲工运论文

搞好班组管理工作之我见

班组通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多年来,班组长在实施班组管理时要么使用权威强硬管理,要么采取放任的态度任其发展,管理方式简单而粗放,班组基础管理薄弱。在很多企业,班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甚至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这迫切需要我们对班组管理问题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并采取扎实、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从而认真细致的开展和搞好班组管理工作。

一、 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前提——建立健全班组规章制度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组管理要想细致到位,必须有“规”可循,这个“规”就是班组规章制度。制度是工作规范,是管理流程。一个班组若没有清晰的制度,就像是交通工具失去了交通规则一样,所有的员工都会率性而为,所有的工作都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所以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是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前提。同时,班组长在制定规则时还应遵循从“严”、从“细”、从“仁”的原则。 从“严”,即是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标准一定要高。班组长必须通过严格标准的管理制度,使员工明确自已的岗位工作职责与内容,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尤其是像工艺纪律、安全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范、成本控制等等,通常可以与员工的岗位绩效考核相结合,从而达到严格管理的目的。

从“细”,即是要求班组的各项制度必须具体化、精细化,对班组的工作要面面俱到。例如:在生产任务方面、教育培训方面、劳动纪律方面、班组建设方面……都应当有相应的规则。对于已经形成的班组制度,班组长应适时将其重新梳理,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新形势,新要求下制定的新的规章制度,首先应以大局出发,逐条比对,并将一些全新的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其中,确立新方法,建立新标准,使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从“仁”,班组长首先要对班组职工的年龄状况、文化状况、技能状况以及身体状况有一个准确地了解,然后进行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增加制度的可操作性。古语云:“人者,仁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班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则,这样执行起来相对容易,同时也是管理人性化的表现。

总之,制度不严,则没有威慑力,难以贯彻执行;不细,则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导致疏于管理;不仁,则往往会出现“压而不服”、“口服心不服”甚至抵触现象。因而,制定规章制度,必须把“严、细、仁”统一成一个整体,并严格执行。

二、 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关键——提高班组执行力

有了规则,更重要的是规则的执行,如果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执行不力,规则就仅仅成为摆设。什么是执行力呢?执行力就是班组员工持续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能力,就是坚决、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部属对命令必须坚决

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报告首长。如果认为命令有不符合实际情况之处,可以提出建议,但在首长未改变命令时,仍须坚决执行。执行中如果情况发生急剧变化,原命令确定无法继续执行而又来不及或者无法请示报告时,应当根据首长总的意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机断行事,坚决完成任务,事后迅速向首长报告。”企业是大生产的产物,众多的员工在一起协同工作,在高度执行力的要求上,与军队是相似的。班组是企业管理最终的落脚点,因而提高班组执行力是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帮助班组员工明确自身定位,提升员工的工作意识。班组长要合理引导职工,转变观念,从为企业为老板工作转变到为自己工作。使班组意识逐渐升级,进而打造强大的班组执行力。通过日常谈心、班组聚会等多种形式,反复向职工传达一个理念——我们处在执行层,更多的工作是把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做好。自已工作份内的事,可以自由决断,必须执行的要无条件执行。还可引导职工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致信加西亚》等。

其次,要加强岗位练兵,提升班组员工的技能水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生产安全、生产中的节能降耗等都需要技术手段去实现。因而班组日常工作中,技术型的工作是最主要的部份,要想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甚至超标准的完成,员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班组执行力的强弱。要鼓励班组员工利用各种方式提升自已的技术水平。通过技能比赛,带动和强化开展岗位练兵,技术交流,导师带徒等活动,不断激发职工

学习技术,掌握技能,参与创新的热情,为职工技能成长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强大的班组执行力

当前,我所在的班组----化肥厂生控一室经整合后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班组工作以提高班组执行力作为工作重点。平时采用谈心的方式和职工建立沟通平台,赢得职工群众对班组长工作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面对岗位分散、人员少的情况,班组长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采用轮岗学习的方式进行岗位练兵,并结合绩效考核激发职工学技术钻技术的热情。我们期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班组强大的执行力,以满足生产需要。

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坚持班务公开 民主管理

各级职代会反复强调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求注重从职工群众中获取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班组工作中应广泛发挥职工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班务公开即指涉及到班组各项管理、职工切身利益、班组长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适时而不加隐瞒地向全体职工公布。实行班务公开,民主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也必将成为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切入点,成为解决班组问题和推动班组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我所管理的班组就是利用班务公开这一民主管理方式和职工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关系的。公布的内容包括了月奖及各项单项奖金分配情况;依据工作需要作出的新的管理规定及奖惩措施方案;岗位人员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考勤情况和台账记录情况等等,

公布的形式有班务会、班组交接班例会、班务公开栏、学习园地张榜公布等。同时,我们大胆的将员工每月工作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公布、评比,并以此作为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班组职工打破“大锅饭”实行浮动奖金制,对表现优良的职工实行高奖金系数,对不能顶岗和不服从工作安排的职工实行低奖金系数。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这样大大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公开是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只有坚持一切相信职工、一切依靠职工,落实班组职工的知情权,工作过程中尽可能让职工参与进来民主监督管理才可能取信于民。通过班务公开,民主管理这一平台,一方面可保证班组工作氛围相对轻松,另一方面可减少员工因猜疑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总之要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班组管理是一项摸索前行的管理技术,它要求班组长在班组工作中精益求精,通过班组规则的精细化,实用化,确保班组工作的精确、协调,持续运行,以取得班组工作效果的不断改善。只要班组管理工作能够做到规范、标准、有序的开展就能使班组在企业中发挥最大化的效能,确保企业制度及目标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化肥厂环安科朱晓莲

2010-3-25

第五篇:二公司工运调查报告

2013年-2014年云南省工运理论研究 和调查研究成果申报参评作品之二

以深入有效的培训机制打造企业

高素质员工团队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会干事潘金辉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若普遍偏低,将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并能与同行业企业同台竞技、一比高低的一大瓶颈问题。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一直以来都是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由粗放型发展转为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的今天,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在企业今后持续、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全国施工企业100强,是十四冶建设集团的骨干企业。公司于2009年6月成立,是集房屋建筑、冶炼、市政、公路、水工大

1 坝及其他业务为一体的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6500万元。公司下设十三个分公司,其中有是个土建分公司,三个安装分公司。现有管理人员500多人,职工平均年龄28岁;有研究生3人、本科生69人、教授级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高级工程师15人、一级注册建造师17人、二级建造师28人、工程师65人、注册会计师1人、会计师6人、经济师8人。自 2009年成立以来以来,紧抓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不断扩张经营渠道和市场领域,产值规模从成立时的3千万元,到2013年的12.66亿元,公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职工队伍的年轻化,势必使员工在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上有所欠佳。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以深入有效的培训机制解决生产职工年轻化,工作经验少,技术力量薄弱等种种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多地建设运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配臵,就成了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公司情况,公司必须进一步加大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个人价值观、法律法规、财务、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技术创新、项目标化策划、成本策划、质量安全、投融资知识、公司各种管办法和手册内容、规范规程、规章制度、业务理论、各类取证、上岗证、岗前培训等专业知识为主的培训。

2 强化员工培训,可以增强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作为建筑企业,技术职工是企业发展中的一批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不断培育熟练技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因此,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规范用工管理,通过有针对性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完善的学习培训机制,深入推进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高效率的核心职工队伍,才能确保企业良好持续的发展。

一、技能培训是企业实现快速起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企业职工的素质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力和发展力,职工素质的提升与企业的效益、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文化也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作业的严谨性与规范性体现了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素质高要求、高标准的特殊性,专业技能水平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面。参业人员不但要对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有较好的掌握程度,还要能熟练的应用这些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实现施工项目高效的运作。而要达到这一特殊要

3 求,除了职工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之外,不断深入进行的职工技能培训就是确保施工项目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二、在当前情况下,公司在人员培训上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一是修订完善《薪酬体系》,建立健全岗位工资体系、交通补贴、通讯补贴、专业技术职称及注册资格类证书补贴等,充分实现了动态管理;修订《师带徒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从师徒选拨、培训推进、考核鉴定以及奖惩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全年共签订师带徒结队72对,加快了人才培养的进度。

二是组织内部培训人数共计达200余人次,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法律法规、财务、人力资源、营销、预结算、安全知识等。组织各类取证、资格年审、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上岗证等培训520人次。

三是积极组织职称申报工作,全年报评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87名。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已完成评审并取得证书。

四是完善《人力资源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鼓励职

4 工积极参与公司内部、集团及其它社会形势的各类培训和考试。制定公司内部培训计划,按期组织进行内部培训,全方位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五是采取集中和分区域进行,既邀请专家、教授授课。又由公司各部门人员进行讲解,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技能培训的目的与作用

(一)培养能够适应公司发展、完成公司使命热爱公司的人才。打造有战斗力的忠于公司的人才队伍,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舞台,对品质过硬、业务精良、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才选派到分公司锻炼,提拨到合适的岗位,为他们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努力提高年轻职工的战略决策能力、经营协调能力、积极服务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开阔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保证工作服务到位、经营业绩稳步提高。

(二)提高青年职工的个人履职能力

培养能够青年职工是企业的生力军,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让这只年轻的队伍从课堂的“纸上谈兵”转型到实际的设备操作,达到一个高标准、高要求

5 的履职能力,技术培训及岗前学习就是达到这一标准和要求的唯一有效途径。为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层次,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技术改革及创新能力,公司还适时分批组织工作优秀的干部职工前往省内建筑施工单位单位、新型材料厂家进行参观学习,不仅使青年职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最重要的是夯实了青年职工的岗位工作能力,提升了个人的履职能力。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员工团队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增强本领,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之公司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力和文化力已经成为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和必然选择。二公司作为集团内部的领军企业,必须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的学习意识,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行挑战,公司全体职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积极自觉的投身到学习中,汲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境界,获取个人成就,更好地服务企业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凡是力争上游的青年人,想立大志,做大事,就必须养成读书之习惯,好学之精神。”

6 随着企业的发展强大,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要随着企业实力的提升而提升。而要得到提升,这个团队就必须有不断的更新知识和累积知识的习惯——这习惯就是学习。二公司自创建之初起就大力支持职工的自主学习,为鼓励各部门职工相关专业的再深造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取得,公司不仅制定了相关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制定了以职业生涯相对应的学习计划及学习费用报销制度。这些为职工个人谋发展、思前景的做法不但大大激励了职工的学习劲头,也使公司在人力资源的储备上更新了一个层次。时至今日,作为一支年轻的建筑企业,二公司职工队伍已成长为一支技术全面,素质过硬的建筑新军,打破了最初那种借人才、借技术、出现异常情况等救援的被动落后局面,取而代之的是由公司创新的“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型的高素质员工团队正是在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下体现出了他卓越的成效。2013年,公司被集团评为先进单位,三分公司、五分公司、七分公司、安全环保部被评为集团先进集体。红庙回迁安臵房项目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中荣获“优秀项目工程”荣誉称号,赵家荣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公司团委被评为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公司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荣誉称号。

7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公司还将继续完善多层次的开放式的学习体系,让公司每一层次、每一岗位的干部职工都能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形式,拥有学习场所和培训提高的机会,为更好地促进干部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打造二公司高素质的特色的干部职工队伍而不断努力。

(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员工的素质决定公司的发展。一直以来,十四冶二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当作推进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年轻员工较多、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等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员工内部培养,确保了人力资源优化配臵和动态合法管理。相继提出“培训兴则公司兴”,“培训就是员工福利”等人才培养理念,推出“专家讲堂”、“以师带徒”等培训模式,推行“员工个人培训”,适时开展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法律法规、财务、人力资源、营销、预结算、安全知识及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专业培训共计达200余人次。同时还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取证、资格年审、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上岗证书等培训520人次。并通过事故应急演习、技术问答、考问讲解及“以师带徒”考核测试等,有力提高了员工的学习意识、业务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批工作经历不足三年的年轻员工已快速成长为公

8 司生产运行的骨干力量,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已走上了运行值长、专责等重要工作岗位,使公司员工队伍建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在“精干高效、动态平衡”的管理原则下,注重人力资本运作分析,积极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和内部调动评议制度,对公司系统各类人员进行管理定位和内部动态调配,并对公司短期内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推行劳务用工,做到内部培养与“借脑”使用相互依托,捆绑运作,使人力配臵既满足各项工作需求,又达到动态平衡,把企业塑造成一个不断成长的组织和教育体系,为员工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培训、充实、发展的个人平台,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造就了一个更高效的企业,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四、技能培训的具体内容

按照公司培训工作的指导方针,全方位贯彻“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的管理理念,始终把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做为管理的根本,坚持员工培训常抓不懈,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

9 什么补什么,工作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把那些工作所需、工作急需、素质必须的内容作为学习的选择。“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原则,结合公司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制定并实施了《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师带徒管理办法》,对培训计划的实施做到定期检查,对以师带徒活动的实施实行全过程专人监督,并结合公司点多面广的实际,利用分公司、项目部开展以师带徒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每季度组织公司专家和咨询公司专家现场解决专业难题和现场培训,认真开展“专家讲堂”、技术比武活动,,充分结合现场生产运行,贴近员工培训需求,加速人员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以2013年为例,十四冶二公司拥有员工237名。通过鉴定工作及时发现生产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培训工作和促进员工加强技能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各单位(部门)员工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共计981人次,是往年培训人次的3倍多,生产人员全部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并积极探索“培训、使用、考核、待遇”相结合的培训开发机制,使教育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

10 实际需要相结合,爱岗敬业的员工优先得到培训提高的氛围,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职工人员一专多能的培养,如施工人员同时具有从事管理、资格等,并通过生产运行人员的进一步培训学习,使得运行人员在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方面达到了一定程度,实现了公司“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对员工的高素质要求,打造出一支在工作岗位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工作能力全面到位的新型职工队伍。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就目前来看,公司的培训引导激励机制、考核管理制度、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尚不完善。许多员工参加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能和业务知识,而对公司下一步如何如使用、岗位和待遇将如何变化还有疑问,引导激励措施不多,机制不健全。同时,企业培训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培训考核定性的多,但从培训质量上不便于考核,培训效果考核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没有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制约,则培训效果就无法保证。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管理方法参差不齐,对培训质量、培训效果的评估考核重视不够。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

11 求安排的专题性培训也少。适应公司“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员工队伍能力培训体系还未系统化地全面建设起来。

(一)应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应公司生产管理模式及检修管理模式的系统化培训管理体系。继续开展覆盖面更广的“以师带徒”活动,进一步强化以师带徒培训效果,不拘一格创新加快培养年轻员工的思路;切实加强培训跟踪调查和培训效果评估;切实加强各项目部、各部门之间关于培训管理工作的沟通,就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和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全面实施公司各类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进一步实行培训和岗位、薪酬、绩效挂钩的岗位动态管理,真正使培训效果落到实处,把人才兴企理念落到实处。

(二)建立有效培训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员工培训要坚持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的特点紧密结合,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紧密结合。

2、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同时,应

12 重点培训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特别是对中层管理人员。

3、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个员工的实际技能、岗位和个人发展意愿等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和方法切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

4、讲求实效的原则。效果和质量是员工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必须制定全面周密的培训计划和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5、激励的原则。将人员培训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同时管理者应当多关心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范文】相关文章:

中国工运论文范文05-11

中国工运论文提纲11-15

工运论文范文05-12

工运理论成果范文05-27

工运调研报告范文05-27

工会工运论文05-24

工运调研报告04-07

朱晓莲工运论文04-08

工运理论调研论文05-12

工运理论研究论文04-08

上一篇:中国联通简介范文下一篇:中国扩大内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