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在这种背景下, 为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日益严苛的就业市场, 高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必要进行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 教师、师傅联合传授, 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 “这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突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 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方法。”[2]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 低水平的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未形成校企共育

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加强了与建筑装饰行业企业的合作, 但合作的层次比较低, 学校主导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企业只起到辅助作用, 或不参与人才培养。

(二) 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用人要求

由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角色的缺失, 学校缺乏企业的工作流程、企业的技术标准、企业的考核标准, 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达到企业的要求, 与企业岗位用人要求脱节, 毕业生在就业时也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

三、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岗位用人需求, 实施的基础是校企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 (学徒) , 教学形式是学工融合, 教学师资是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 校企双方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对学生 (员工) 的培养。

(一) 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1. 校企深度融合, 构建人才共育平台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改革, 加强校企的深度融合, 使企业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与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 同时在培养人才的合作中校企实现双赢。

2. 真正实现学工融合教学模式

学校提供专任教师和校内实训室, 企业提供指导师傅和工作现场。以学生身份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基础技能;以学徒身份在企业跟随师傅学习企业文化和实践技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评与企业考核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3. 按照企业岗位标准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装饰设计和施工企业工作岗位群所包含的设计师、绘图员、工程技术员等不同岗位,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领域以及与之对应的职业行动能力, 在此基础上,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优化课程体系。

4. 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工场

与制造业的企业相比, 装饰企业的工作场地比较小, 大规模实施现代学徒制比较困难。需要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教学工场, 企业可以从事生产活动、结合项目带动学生 (学徒) 进行实践训练, 同时与学校开展项目合作、新技术研发等工作, 实现产教融合, 学工融合。

(二) 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 探索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学工融合工作室化”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的整体框架下达成共识,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标准、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及实施教学、考核评价等。

在试点班内推行师傅、学徒双向选择, 实施基础创意能力培养、项目设计能力培养、综合研发能力培养三个阶段。以学校为主共评专业课程, 以企业为主共评毕业环节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 校企共建多形态、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成立企业入驻冠名工作室, 吸纳优质企业部门入校, 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为教师提供社会实践锻炼项目;组建工匠大师工作室, 以师带徒的形式, 完成社会真实项目, 培养卓越工匠人才, 同时满足学生学校、企业双场所实习实训的环境转换。

3. 打造大师领衔、德技并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聘请行业知名设计师为工匠大师, 进驻校内大师工作室, 充分发挥入驻大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示范引领作用。由大师领衔, 企业一线设计师和校内骨干教师为主体, 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实现校企人才共育。

四、小结

“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适应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 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改革时间比较短, 但已经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有了较大提高。需要进一步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摘要: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含义的阐述, 分析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开展, 提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些途径, 以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环境艺术,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 [Z].2014 (8) .

[2] 刘媛媛, 匡英.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 2013 (10) :78.

上一篇:DP船海管铺设应对内波流方案浅析下一篇:浅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