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2022-10-10

第一篇: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规定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从 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对提高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规范我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其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特制订本规定。

一、管理层次和职责

(一)领导层次

1.学校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负责,实行宏观管理。建立校级 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副组长:教务处处长

员:教务处副处长、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等 2.学院院长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负全责 建立学院级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组

长:学院院长

副组长:学院教学副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 成

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

(二)职责

1.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工作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精神,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2)协调解决场地、设备器材和资金等问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支持; (3)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校级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4)负责组织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评估,将检查结果、建议和意见 及时反馈到各学院和相关部门;

(5)总结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经验,组织交流。 2.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细则;

(2)组织对初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 (3)组织审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

(4)组织检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5)组织并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上报; (6)按学校规定上交、保管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并将有关资料存档(包括电子文档);

(7)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并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交教务处。

二、具体要求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信息、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作风,勇于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现代工程意识、技术经 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

1.题目的选择应从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应满足教学基本要求,要与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向学生公布,每 人一题;

3.题目要恰当,难易适度,设计(论文)工作量饱满,应能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 成任务;

4.原则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应与历届重复,特殊情况下,若重复必须在历届设计的基础 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及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或相当技术职称)及以上职称,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助教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可协作指导,对确有 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助教,必须由教研室主任提出意见,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同 意后,方可承担指导少数学生的任务。

2.与外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需由各学院聘请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和 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指定校内教师负责联系,掌握进度和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3.指导教师在题目确定后,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周密安排进度计划,认真拟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时将设计(论文)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并将设计(论文)基本要求、设计(论文)注意事 项、答辩程序及评分标准等内容告知学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分析资料,指导学生编制设 计(论文)计划及进程,审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指导设计或实验。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启发引 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包办代替和放任自流两种极端倾向。

4.指导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对学生的指导,每周不少于 2 次。

5.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的审阅工作,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事宜。

(四)对学生的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严禁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的毕业设计(论文)或已有成果;

2.要参阅一定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相关资料,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注意各种能力的锻炼和 提高(如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

3.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如因不听指导造成的损害或其它后果,均由学生本人负责;

4.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经指导教师同意,报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无故旷课三天以上者或累计耽误时间 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能参加答辩,成绩以不及格计;

5.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七周前(不含寒假):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向学院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请表”。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六周前(不含寒假):学院审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题目数量应确保每人一题,并向学生公布。按照学院分配、指导教师与被指导学生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形成指导意向。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二周前:确定指导教师、被指导学生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一周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各学院填写“毕业 设计(论文)题目一览表”并上报教务处(包括电子版)。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各学院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毕业设计资格是指:在所学 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主干课程中,截止到审查之日,没有通过的主干课程门数不多于一门)。

开始后二周: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并填写“学生开题报告表”,经指导教师审批签字后交由学院存档。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方案、日程安排、参考文献。

答辩前二周:各学院将本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成员及各答辩小组组长、成员名单与答辩时间、地点报教务处。

答辩前一周:学生完成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组织评阅。

答辩后:按教务处要求时间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毕业设计论文(包括电子版)由学院存档。

答辩结束后两周内:各学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教务处。

四、评阅及答辩要求

1.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评阅。指导教师、评 阅人要分别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写出评语。

2.各学院均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人数为奇数且不少于 5 人,答辩委员会可下 设若干答辩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人数不少于 3 人,设组长一人。答辩小组成 员在答辩前应对所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审,原则上答辩学生不能在其指导教师所在答辩 组答辩。

3.每位学生报告与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教师提问应是该课题的基本内容或关键性问 题,如遇争议性的学术问题,待会后协商解决。答辩教师要认真填写评分表及有关记录并交各学院 保存备查。

4.毕业设计(论文)按“结构分”综合评定成绩。“结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组成,各学院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确定三部分的比例,制定成绩评定标准。各部分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按规定比例计算汇总后,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记载。

5.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复”答辩。各专业从小组答辩学生中抽出至少 5% 较差的学生进行“复”答辩,然后按各专业不低于学生总数 3%实行末位重修。如确有充分理由 需要末位重修比例低于3%,学院应在答辩前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教务处派专业人员对答辩工作

进行全过程跟踪,如果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确实质量高,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末 位重修比例。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认定后,按规定时间上报教务处。

五、质量控制与检查

1.教务处组织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和抽查。检查和抽查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质量、教师指导情况、学生满意程度、学生出勤情况、论文水平与质 量、答辩与成绩评定情况、存在问题等,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进行反馈或通报。

2.学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过程管理,要进行不定期抽查、中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将 检查结果与存在问题写出书面材料,报教务处。

3.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全程负责。

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因各种原因请假应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指导教师可准假一天,学 院教学副院长可准假三天,教务处主管副处长可准假一周。请假累计超过二周以上(含 2 周)将延 迟答辩。

5.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与进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四周后,原则上禁止更 换题目。若因特殊原因确需更换题目的,需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同时申请,学院领导小组同意,学院 教学副院长签字后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否则将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六、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 Microsoft Word 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 A4 页面(210 ×297mm)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 30mm、下边距 30mm、左边距 30mm、右边距 20mm、页 眉 15mm、页脚 15mm。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 22 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 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 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1、2……)编排。

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

二号黑体

章标题:

三号黑体

(1□□×××××) 节标题:

四号黑体

(1.1□□××××) 条标题:

小四号黑体

(1.1.1□□×××) 正文:

小四号宋体 页码:

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 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 果和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 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 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 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 Times New Roman 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 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

(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 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或绪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 书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引言(或绪论)重点应放在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应该用足 够的文字叙述,如有必要可单独编成首章。

2.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做到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工科学生论文字数在 15000 字以上;文科、理科学生论文字数在 18000 字以上;外国语专业学生论 文字数在 5000个词以上。

(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一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节下空一行为条,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 15 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

一级标题:1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符,不加标点,下同。

二级标题:1.1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三级标题:1.1.1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四级标题:

1、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五级标题:(1)第五层次(项)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 (3)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 1 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 “(1.1)”格式见下例:

F = ma

(1.1) V = S / t

(1.2)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留在上行。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 f M — 试样断裂前的大扭矩(N·m);

fθ —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4)表

表应有表名、表号或必要的说明,表也应有“自明性”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 磅),中间为细实线(0.75 磅)。 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 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说明用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 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 2 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 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体五号字。

(5)图

图应有图名、图号及必要的说明。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名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1.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图图号为“图 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它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五号黑体字。

2.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

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前面。 3.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真实的,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4.制图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 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6)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 1987 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 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 2003 年不能写成 03 年。

3.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终的、总体的概括性论述,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 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但应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 仪器改进的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置于正文后一章之后,由另页开始。

4.致谢

可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对指导、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或个人; ――对在做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的人;

――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对其他应感激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置于结论之后,由另页开始。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表按专著、论文等分类后顺序列出,置于致谢之后,由另页开始。 (1)文献标识

论文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四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末句的右上 角(上标)。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 ××××[6-8]。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2)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 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 用部分起止页

其中:文献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 3 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 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六)论文的附录

附录包括英文原文(要求 10000 字符以上)、汉语翻译、同时也包括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附录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其中英文原文、汉语翻译是必须的,而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 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并不是必须的。

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 A,附录 B……编排,附录(例如附录 B)内的顺序可按 B.1,B.2.1,B.2.1.2 规律编排。图表按:图 B1,图 B2,表 B1,表 B2 的规律编排。

附录可以单独装订,单独编页码,封面上须注明论文正本的名称,作者等内容。如果附录与论 文正本装在一起,其页码与正文连续编码。

(七)毕业论文本装订顺序 前置部分:1.封面

2.答辩成绩评定页

3.评阅意见页

4.任务书

5.设计档案页

主体部分: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目次页

4.正文

5.致谢

6.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1.英文原文

2.汉语翻译

3.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

七、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八、本规定由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沈阳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补充规定》 自即日起废止

二 00 六年三月十日

第二篇: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关键词(3-5个)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

一、……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篇……1.……

(一)……

一、……第一节……第一章……1.1……1.……

(一)……

一、……第一节……1.1.1……(1)……1.……

(一)……

一、……1.……

(一)……1.……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文章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毕业论文规定打印一律用宋体或楷体字,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题目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出现孤行。正文的排版中各段也尽可能不出现孤行。论文题目用一号黑体字,标题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25字,如题目过长超过两行,可改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四层次同。论文的中文和英文摘要属二次文献置于目录前,并编入目录,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用小写罗马数字编页并列入目录。致谢、参考文献、同样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与正文一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页。公式的规范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而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记号。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49)、(7.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得有的章里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等,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而不写成“16.20可见”,或“16.20式可见”等等。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cos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x),也可能被认为是(a/b)cosx。公式中分数的横分数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线和等号对齐。表格的规范(样式见附件四)表格必须同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有同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表××(续)或表××(完)”。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图的规范(样式见附件五)毕业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图的内容安排要适当,不要过于密实。内容的多少和图的大小应符合这样一条原则;当把插图放在桌上,你站着看时能方便地看清楚图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符号。每幅插图应有图题和图序,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5或6.8。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能重复,不得跳缺。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的下文,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各类线条图应在描图纸或洁白图纸上用黑线绘成,黑色要浓,线条要滑。一般不要用方格坐标纸或有色纸画图。机械图、电气图和土建图均应符合各自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写作中还应注意的:如标点符号、名词、量和单位、数字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6.参考文献(样式见附件六)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尽可能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各专业可根据各自设计(论文)类型不同,规定参考文献的数量(其中工程设计型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计算机软件等类型论文的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文献综述型论文外文文献有10篇以上)。7.致谢(样式见附件七)8.外文原文(不少于10000字符)中文翻译(和外文对应)

第三篇: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1. 每次点击回复邮件,不要创建新邮件;

2. 附件一律用.doc格式,命名:姓名(毕设题目).doc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1)1~3周,完成《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的开

题报告部分(包括: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拟采取的研究路线;4. 进度安排;5.文献综述;6. 外文文献翻译);

(2)4~12周,代码编写(包括算法的理解,开发环境的搭建、配置,

开发语言的学习,程序的编写与测试;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与设计,程序的测试与修改,系统的集成);

(3)12周末,学院指定专门老师进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检查内容

包括:《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完成所有内容,工作记录写到第12周)、程序代码(要求编译通过、可执行,能回答检查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

(4)13~16周,中期检查合格后,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具体参见《附

件2-长春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范例》,《附件3-关于印发《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的通知》;

(5)16周末,学院制定专门老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二审,检查内容

包括:《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完成所有内容),毕业论文电子版本;

(6)17周,论文二审合格后,开始制作10分钟答辩PPT;

(7)18周,毕业答辩。

第四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附件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分工与职责

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学校、专业学院、教研室三级管理。 教务处负责制订管理办法及总体工作进程并协调各专业学院开展工作,推动该项工作的研究与改革,监控工作质量,适时组织评估。

专业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贯彻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要求,制(修)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及工作方案(其中答辩工作方案单列)(附件1和附件5),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经教务处审批备案后生效,如进行修改,需再次经教务处审批备案。各专业学院要严格按备案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开展工作。 教研室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保证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 第二章选题

第二条各专业学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选题工作的严肃性和选题质量,遵循以下原则开展选题工作。

(一)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选题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中。

(三)同一专业相继年级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年更新率不得低于50%。

(四)选题应尽量与实践相结合,除教师或学生的自拟选题外,来源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比例不得低于50%,鼓励教师、学生结合实习、实践、学科竞赛等环节或活动提出富有创新性的选题。

第三条选题分四个阶段进行,程序如下。

(一)选题申请阶段。题目由指导教师或学生提出,学生提出的选题,需经指导教师审核。确定选题后,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附件2表一)交工作小组,经工作小组论证后报领导小组审核。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指导教师输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并由教务处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给予确认。

(二)选题公布阶段:教务处按照工作进程时间开放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向学生公布选题。

(三)选题确定阶段: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学生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选题,每生可选一题,经指导教师在系统中确认后方为成功。在双向选择中未能落实选题的,由工作小组协调落实。

(四)任务下达阶段:题目选定后,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附件2表二),经工作小组审批后向学生下达执行。

第四条题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变动。确需变动的,须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变更审批表(附件2表三),经工作小组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开题 第五条学生选定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已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其间,每名学生至少要查阅10篇相关参考资料。

第六条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附件3),并于规定时间提交。经指导教师审核,工作小组批准后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研究与撰写阶段。 第四章指导

加强指导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院对此须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并做好相应检查、督导工作。

第七条作为过程管理的实体,对工作小组要求如下:

(一)适时检查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和指导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并做好工作记录。

(二)组织好中期检查工作。

第八条指导教师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负指导责任,要求如下:

(一)指导教师原则上需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助教可担任导师助理,参与指导工作。

(二)鼓励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任导师,需要时可安排校内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

(三)每位指导教师独立指导的学生原则上不超过10人。

(四)以批准的任务书及开题报告为依据,按规定开展指导工作。

(五)定期了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按要求做好指导记录。

(六)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按照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附件2表四)。

(七)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附件6)认真评审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意见表(附件2表五),实行双导师制的,指导教师意见及评分由双方导师共同协商给定。

(八)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九条 学生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主体,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负责,要求如下:

(一)学习、遵守各项相关规章制度和纪律,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定期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主动接受检查和指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交指导教师;认真做好答辩准备,按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二)完成论文答辩后将修改好的论文按要求进行装订,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到专业学院。

(三)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因毕业实习等原因,需请假离开学校的,须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办理请假手续。学生若未经指导教师同意,无故离开学校或指导教师无法与学生取得联系,视同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设计(论文)规定时间1/3及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 第五章撰写

第十条毕业设计 (论文)的撰写应符合任务书及开题报告的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结构严谨,结论正确。

第十一条毕业设计(论文)一般由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注释、谢辞、附录等九部分构成。学生应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模板(附件4)撰写。

第十二条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不少于10000字,中文摘要不少于200字,外国语言类专业用本专业语言书写,不少于7000个外文单词。引用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字。

第六章评阅与答辩

第十三条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方案。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领导小组任命。答辩委员会根据需要可组成若干评阅与答辩小组,评阅与答辩小组由3~5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每组另设秘书1人,组长由答辩委员会任命,依据答辩工作方案组织评阅及答辩工作。 第十四条在答辩委员会的领导下,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照要求,认真做好评阅及答辩工作。

(一)指导教师不能兼任所指导学生的评阅教师。

(二)鼓励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任答辩委教师,参加评阅、现场答辩工作。

(三)评阅教师要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认真、公正地评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意见表(附件2表六)。

(四)答辩中,每个学生报告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教师提问不少于3个问题,问题要和毕业设计(论文)密切相关且明白无误;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要做出正确与否的评判。

(五)答辩会上所提问题、回答内容、评判结果、学生的答辩表现及水平要详细记入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意见表(附件2表七)。

(六)答辩小组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七)答辩委员会综合各部分成绩,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附件7)。 第七章成绩评定

第十五条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学生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构成,以百分制计算,一般占总分的比例分别为40%、20%、40%。总成绩记载实行五级记分制。

每个专业成绩为优秀的人数比例一般控制在15%以内,成绩评定为良好以上的人数比例控制在60%以内。

第十六条对违规抄袭、由他人代做的毕业设计(论文),一经查实,按作弊处理。 第十七条学校每年按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附件8),进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工作。 第八章检查与质量评价

第十八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专业学院领导小组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提纲(附件9)进行整个工作的总结,并提交教务处。

第十九条 教务处在中期及答辩阶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学校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评价标准(附件10)适时对专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质量评价。 第九章档案存档

第二十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完成后,专业学院负责留存每名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档案(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表、评阅教师意见表、答辩小组意见表)、指导教师指导记录、指导教师中期检查表、领导小组工作总结。保存期不少于5年。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分别由图书馆、学校档案室永久保存一套。

第十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执行,原《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珠院发[2008]7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用表 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4.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与模板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方案 6.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7.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

8.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 9.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提纲

第五篇: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四十年来,传统的确定性数据( deterministic data) 管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造就了一个数百亿的数据库产业。 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基 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传统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在性和精确性均确定 无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理解的不断深入, 不确定性数据( uncertain data)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许多现实的应用中,例如 经济、军事、物流、金融、电信等领域,数据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数 据扮演着关键角色。

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却无法有效管理不确定性数据,这就引 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研发新型的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

由于不确定性数据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原始数据本身不准确或是采 用了粗粒度的数据集合,也可能是为了满足特殊应用目的或是在处理缺失值、数 据集成过程中而产生的),因此,不确定性数据的种类较多,例如关系型数据、半 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移动对象数据等,相应地也出现了许多与数据类型紧密相 关的数据模型。

定义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数据模型是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不确 定性数据管理领域,最常用的模型是可能世界模型(possibleworld model) 。该模型 从一个不确定性数据库演化出很多确定的数据库实例(称为可能世界实例) ,而且 所有实例的概率之和为 1. 不确定性数据的种类较多,例如关系型数据、半结构化 数据、流数据、移动对象数据等,尽管存在许多与数据类型紧密相关的数据模型, 但是这些模型最终都可以转化为可能世界模型. 其中,基于 xml 的不确定性数据建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semistructured data model) 能有效描述缺乏严格模式结构的 数据。 半结构化数据通常可以用文档树来描述。

Dekhtyar 等人提出了一种管理 概率半结构化数据(probabilistic semistructured data) 的方法,该方法以关系数据库 技术为基础,支持丰富的代数查询。

更多的工作则是直接以文档树形式描述不确 定性半结构化数据,例如p2 文档模型( p2document model) 、概率树模型,以及 PXML 模型 、Keulen 等人的概率树模型、PrXML 模型等。

二、 工作任务分析 我在小组中的研究部分是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项目开启后,我的工作与任 务可分解分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与整理前辈们在不确定性数据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项目工作任务主要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广泛地收集与了解不确定性数据的相关知识,了解 不确定性数据的轮廓,知道相关的术语、概念,方便以后与别人作相关的交流。

第二阶段是有针对性学习与理整理现有的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方面的理论知识。这 一阶段,要知道各种模型的概念、所针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以及它们优势与不足 之处。第三阶段是把精力放在不确定性数据研究的某种数据的模型上。

此阶段要 做到对相关的模型在较深入的理解,不单要知道他们的定义、优劣、具体应用情 况,还要理解它们在数学上表述、证明。

2、对现有的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1)仔细研究现在模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2)与其它组员(还有指导老师以及相 关的研究人员)交流看法,尤其是向其它组员了解在不确定性数据的存储与查询 方面算法知识,为优化工作提供依据与灵感。3)整理所收集到的不确定性数据模 型的资料。

三、 调研报告 1 不确定性数据与xml 的发展史 实际上,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从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末开始,针对概率数据库(probabilistic database)的研究工作就从未间断, 这类研究工作将不确定性引入到关系数据模型中去,取得较大研究进展。近年来, 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取得更大的进展,即:在更丰 富的数据类型上处理更多种类的查询任务。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典型框架包 含四大部分:模型定义、预处理与集成、存储与索引、查询分析处理。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1〕是一种简单灵活的 文本格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起源于 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 SGML 的一个子集合,也就是 SGML 的一个简化版本,非常适合 于在 Web 上或者其它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随着 Web 上数据的增多, HTML 的缺点越来越突出。W3C 的成员认识到,必须有一种方法能够把数据本身 和数据的显示分离开来,这样W3C 在1996 年提出了XML 的概念。XML 不仅保 留了SGML 的很多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操作以及在World Wide Web 环境下实现。

1998 年,XML 成了W3C 的推荐标准。

2 不确定性数据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在性和精确性均确凿无疑。近年来,随着 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理解的不断深入,不确定性数据 (uncertain data)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许多现实的应用中,例如:经济、军事、 物流、金融、电信等领域,数据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数据扮演关键角 色。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却无法有效管理不确定性数据,这就引发了学术界和工 业界对研发新型的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 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取得更大的进展,即:在更丰富的数据类型上处理更多种类 的查询任务。

四、 方案拟定与分析

1、采用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研究。

不确定性数据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新的东西。要想快速把握一样新的东西, 并不断深入,从整体上了解它的整个框架,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止在研究的 过程中迷失方向,同时,从整体上把握了不确定性数据后,也可以更方便更有效 率地与别人进行交流,更有效地从网络上检索到有用的信息。

万丈高楼平地起,把握不确定性数据的整体,就是为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研 究打基础。基础扎实,深入研究阶段才能底气。

五、 毕业论文撰写提纲 摘要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不确定性数据的背景 1.2 不确定性数据的管理框架 1.2.1 模型定义 1.2.2 预处理与集成 1.2.3 存储与索引 1.2.4 查询分析处理 1.3 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 1.4 建模的要求与挑战 1.4.1 庞大的可能世界实例集合 1.4.2 新出现的维度———概率维 1.4.3 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可能世界模型 2.1 可能世界模型的简介 2.2 可能世界模型的举例与说明 第三章 针对关系型数据的模型

3.1 Probabilistic ?-table 模型 3.2 Probabilistic or-set table 模型 3.3 Probabilistic or-set-? Table 模型 3.4 Probabilistic c-table 模型 3.4.1 三个简单的表达系统 3.4.2 Probabilistic c-table 第四章 针对半结构化数据的模型 4.1 p-document 模型 4.1.1 模型简介 4.1.2 xml 4.1.3 模型定义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法 4.2 概率树模型模型(probabilistic tree model 4.2.1 模型快照 4.2.2 模型的定义 4.2.3 模型的不足之处 4.3 PXDB 模型 4.3.1 PXDB 模型引入 4.3.2 模型定义 4.3.3 c-formulae 4.3.4 模型评价 第五章 其它模型 5.1 针对数据流的模型 5.1.1 针对数据流的模型 5.1.2 一个常用模型的定义 5.1.3 相关窗口的分类 5.2 针对多维数据的模型 5.2.1 关于OLAP 5.2.2 针对多维数据的模型 5.2.3 相关模型 第六章 总结 6.1 内容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六、 实施计划 设计总共用时3 个半月左右。

具体安排如下:

2010.3.1——2010.4.11 论文选题,收集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2010.4.12——2010.4.30 学习与整理不确定性数据的相关资料。 2010.5.1——2010.5.15 进入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深入研究阶段,并完成论文初 稿。

2010.5.16——2010.5.25 修改毕业论文 2010.5.26——2010.6.10 整理好材料,装订好论文,进行答辩准备。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备注:

1、要有10 篇以上相关文章的阅读量。

2、理、工科开题报告撰写不少于2500 字,人文社科开题报告不少于3500 字,包括论文选题 的背景和意义、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方案拟定与分析、毕业论文撰写提纲及实施计 划、文献综述(理、工科可不提交文献综述)等。

3、电脑打印,用 A4 纸,页边距左边 3。2cm,右边 2。54cm,上下边距 2。54cm,在左边装 订;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 磅。

4、文献综述(按文献综述格式打印)附在开题报告后面一起装订。

上一篇:北京市安全员考试题库下一篇:北京户口准入方法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