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十百千万个工程

2022-12-06

第一篇:关于个十百千万个工程

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打造和谐平安平桥

xx市xx区位于河南南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之滨。全区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人口78万。近年来,随着xx经济的发展,出现一些影响稳定的社会治安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症结。针对问题,xx区委、区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列为2005年十件惠民实事之一,提出了“以乡镇为单位,建立1个治安防控中心、10个治安防控哨卡、100个治安防控小

组、1000个治安防控示范户”为基本框架的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的构想,于6月份实施。工程实施以来,全区6—10月份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439起,同比下降40%,抢劫案件同比下降70%,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上升到93%,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成为xx市对外推出的一项品牌工程。

一、立足现有资源,努力构建维稳工作新格局

xx区立足现有资源,创新工作思路,使维稳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

一是注重提升维稳效能。首先实行乡镇综治办、信访办、稳定办和司法所(称“三办一所”)合署办公,然后把其他维稳力量与“三办一所”凝聚组合,形成1个治安防控中心。将社会治安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处理紧急突发事件、开展法制宣传、治安防控督促检查等职能全部融入到治安防控中心,把治安防控中心变成了维护一方平安的“中枢”,负责对各股力量管理和调动。个案由职能部门单独处理,复杂案件由防控中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对影响全局的稳定问题,动用中心整体力量,及时控制化解。

二是充分挖掘民力资源。首先,依托民用设备广建哨卡。在每个乡镇的主要交通关口、乡村边缘结合部、刑事、治安案件高发区域和不稳定问题相对集中的地方,以商店、医疗室、门卫室等为依托,建立10个治安防控哨卡(警民联防站),并组织包村(社区)工作的民警、治保、基干民兵等轮流进行治安巡逻,锁定治安防控的关键部位。确保一旦接到预警信息,能及时布控,迅速拦截。同时哨卡每周公示一次警情提示,提醒周边群众做好治安防范。其次,依靠人民群众建组选户。以1-3个村民组(单位、居民小区)或10-50个住户为基本单元,在每个乡镇建立100个治安防控组。把防控组作为各个哨卡的分支力量,进一步把哨卡周边的治安防控任务分块覆盖。并通过民主推荐的办法,在每个防控组内选出1-3名负责人,组织群众长期开展义务巡逻、联户联防、“五防”教育(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打架斗殴、防矛盾激化)等活动。

第三,推出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从每个乡镇治安防控效果好的致富能手中推选出1000个治安防控示范户,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后,带领周边5-10户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治安防范等活动,使群众学法有榜样,防范有头羊。

目前,xx区已建成18个治安防控中心、186个治安防控哨卡、2080个防控组、18260个示范户,初步筑牢了治安防控网络。

二、立足宣传发动,用健康文化占领思想阵地

为了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个十百千”工程,xx区建立了多个宣传平台。

一是利用新闻媒体造势。分别在《今日xx》、xx电视台、xx广播电台上开辟法制专栏,对“个十百千”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及时把好的做法、先进典型推向荧屏。

二是建立街头宣传阵地。在观瞻效果好,流动人口多的人民路两侧的围墙上建立了100米“个十百千”工程宣传长廊。在xx中心大道、平西路两侧设立了148块综治工作宣传广告牌,形成了随处可见的综治宣传阵地,使群众在闲谈散步中接受教育,群众形象地称之为“文化墙”、“治安墙”、“文明墙”。

三是实行“一对一”法律帮扶教育。组织政法部门336名干警与272位村级治保、民调组织一对一结成法律帮扶对子,定期进行面对面地讲解授课,指导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帮助基层做好治安防范和人民调解工作。

四是实现宣传教育遍地开花。编印了《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宣传手册》、《治安防控明白卡》4万余份,下发到每个治安防控组、防控示范户以及出租汽车司机和沿街商户手中。启用宣传巡逻车,利用小喇叭,在街道、村组巡回宣传。编写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十六字令”》、《治安巡逻四字歌》、《人民调解五字歌》、《防贼六字歌》、《居民防盗七字歌》等歌谣在群众中传唱,形成独具xx特色的综治文化,使法律法规及治安防控知识入心、入脑,走入千家万户。

通过多形式、全方位、强声势的宣传教育,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普及了治安防控知识,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立足构建和谐xx,夯实治安防控工程基础

在构建和谐平安xx这一决策上,xx区委、区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工作无小事、稳定是第一要责、稳定也是政绩、稳定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理念

,把维稳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保障措施“足额足量”到位。

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区委书记王荣红、区长张明春多次下访到村、组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区里还成立了“个十百千”工程指挥部,负责督促指导治安防控网络的建设和对整体防控力量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并负责对不作为单位实施查究,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建设和运转。

是人力保障到位。在各乡镇原有专职治安巡逻队伍的基础上,又选出240名优秀青壮年组成区治安巡防队,下辖20个中队,加强了城区周边的巡逻防范。同时依托治安防控哨卡、防控组,成立义务巡防队286个,招收巡防队员1670名,提高了治安防控的整体技能和战斗力。

三是财力保障到位。今年以来已累计投入维稳资金200余万元,为做牢治安防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物力保障到位。xx区今年对治安防控体系的每个层面都进行了全副武装,已配备电话14000多部、电脑10台、对讲机15部、巡逻宣传车18辆,警用摩托车12辆,普通摩托车90辆。大大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复杂环境局面的能力。

五是制度保障到位。建立了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把一个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目标,与干部提拔、重用、晋升晋级直接挂钩。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乡镇一把手为治安防控建设第一责任人。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出现严重治安案事件的,对责任人及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建立了多层次的督查机制,启动了三大监督,即:定期不定期检查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建立了定期点评、通报制度,对各乡镇落实治安防控“个十百千”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

xx区实施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的成功经验在于:一是抓住了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的关键点。随着人民群众经济状况的好转,安全感成为最迫切的愿望。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的实施,架起了一个疏而不漏、扎实有力的安全防范网络,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了党群、干群、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二是抓住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着力点。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集严打整治、治安防范、法制宣传、人民调解为一体,体现了各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找准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着力点。三是抓住了治安防控的结合点。通过建立治安防控“个十百千”工程网络,构建了一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营造氛围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维稳工作的合力。四是抓住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个十百千”工程是在新形势下组织群众开展的群防群治,顺民心、合民意,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第二篇:人生有多少个十三年可以重来

档 案

曾任单位纪委副书记的一位老人去世了,按照安排,由我致悼词。为写悼词,我办完必要手续,提出了老人的人事档案。这位老人1933年出生于浙江农村,1946年13岁时入小学读书,1949年10月参加解放军,参加过南下、剿匪、抗美援朝,1956年10月转业到石油企业工作,1992年提前离休。

1979年以前,从部队到地方,在《入伍登记表》、《干部履历表》、《政治鉴定表》等各种登记表格中,老人一生中的主要时间节点都记载明确、相互印证,参加工作时间都按参军时间1949年10月填写;1979年以后,老人所填写的《干部履历表》等表格,都把参加工作时间填写为1949年8月,我注意到,在一份表格上,负责审核的干部科工作人员,用铅笔批注:“参加工作时间填为1949年8月无依据。”

我对此也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要将参加工作时间提前两个月呢?从档案的相关记载能够看出,老人是在争取离休待遇。我查阅要相关规定,所谓“离休”,就是人退下来后,依然享受和原职位相同的所有工资福利待遇,就和上班一样。按照规定,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从1979年开始,到1992年提前一年离休,13年中,这位老人肯定作过多次申诉,光是档案中有记载的组织上为此安排的外调,就有两次。其中,最后一次外调,通过老人老家村邻、村干部直到乡、县的多角度证明,环环相扣,证明了老人的确于1949年8月参加武工队的工作,最终这位老人得以提前离休。

从1979年46岁时开始意识到国家关于离休的规定,到1992年59岁时提前离休,老人用了13年的时间,争取到了他本该享有的离休待遇。在提前离休手续正式批下来前,他至少为此担心了13年时间。

这不是事情全部。在翻阅老人人事档案时,我发现了一份泛黄的、64开大小的《入党志愿书》。这份1954年填写于朝鲜高炮营的《入党志愿书》,在履历栏中,老人清晰地写有“1949年8月在村参加武工队工作”的字样,而其时,国家关于离退休的制度还没有出台。若干年后,按规定不能查阅本人档案的老人,肯定已经遗忘了自己这样的填写,所以才有了长达13年的申诉。如果,负责档案审核的干部科工作人员能够负责任地审阅档案,而不是草率做出“参加工作时间填为1949年8月无依据”的结论,老人也许就不会有13年的担心与不安,单位也许就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两次外调。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13年呢?

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做工作时,不能不慎啊!

第三篇:关于开展2005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关于开展2005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事局,市属有关部、委、办、局(总公司)、直属机构人事(干部)处,各人民团体人事处,各有关单位人事部门: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速培养造就一支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京人发〔2003〕1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办法(试行)〉》(京人发〔2004〕100号,以下简称《资助办法》),现就开展2005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的对象

(一)在本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市级人选,为个人资助对象;

(二)根据《实施意见》,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的本市单位(含非公经济组织),为单位资助对象。

二、资助的类别

资助的类别分为:培训研修类(A类)、创新研发类(B类)、学术交流类(C类)、出版专著类(D类)四类及一个专项资助。A、B、C、D四类资助用于资助工程人选个人,专项资助用于资助本市单位开展人

才培养工作。

三、申报程序

(一)个人申请资助,需填写《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人登记表》、《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个人申请用)》(按所申请类别填写),由其所在单位对填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签署意见后,报其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申请情况进行汇总,并进一步核实其所报材料的真实性,签署意见后,报市人事局。

(二)单位申请资助,需提交本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填写《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项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单位申请用)》,签署意见后,报市人事局。

四、申报材料

(一)个人申请资助需提交:《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人登记表》、《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个人申请用)》各一式六份及其电子文本。

(二)单位申请资助需提交:本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一份、《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项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单位申请用)》一式四份及其电子文本。

《资助办法》及有关表格可从“北京人事人才信息网”(网址:)网站下载。

五、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人事部门应按照《实施意见》精神及《资助办法》的

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本次培养经费资助申报的组织工作。

(二)工程人选及有关单位应按《资助办法》的有关要求,填报相关表格及材料,并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

(三)所报送的材料应不涉及国家机密。工程人选和有关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慎重处理涉密问题。

(四)工程人选参加学术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可在会议召开前两个月将申报材料报送市人事局专家与博士后工作处;申请其他类别资助的,请于2005年1月24日至28日将申报材料报送市人事局专家与博士后工作处。

联系人:辛向阳

联系电话:65261459 65256072(传真)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个人申请用)》A类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个人申请用)》B类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个人申请用)》C类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申请表(个人申请用)》D类

第四篇:关于印发十百千工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临沭县教体局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主题

词: 49537152-3-11_B/2012-1226021

公开目录:

本单位业发布日2012年1

2务性文件 期:

月26日

发布机构:

教育体育

号: 〔2012〕62号

各镇街中心校,县直各学校,苍马山景区教管办,各民办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快高层次教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现将《临沭县教体局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年11月17日

临沭县教体局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 实 施 方 案

为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结构合理的名师、名校长队伍,充分发挥各类名师在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过程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订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现代教育形势下培养名师的新要求、新趋势、新发展,以提高师德水平、教学实绩和科研能力为重点,强化管理,注重培养,强势推进教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我县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的教干教师梯队,让高层次教干教师脱颖而出,实现我县名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按照“分层培养、逐级提升”的原则,在各层次一线教干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中,遴选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实绩显著、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突出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形成分层合理的教干教师培养团队,通过科研引导、实践锻炼、跟踪培养等途径造就一批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教师。并通过积极探索教干教师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在中小学教干教师和教科研队伍中,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在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努力营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从2012年开始,按照“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的标准,从全县教干教师和教科研队伍中选拔培养10名名校长、100名名师、1000名教学能手,经过三年的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干教师队伍。

三、职责

1、立志终身从教,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立德树人,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同行和学生中具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2、承担并出色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任务,能积极为教育教学发展建言献策,名校长所在学校成绩居全县同类学校前三分之一,名校长须结对帮扶1所薄弱学校,名师和能手教学成绩居全校同年级前三分之一。

3、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必须随时接受其他教师进课堂听课。名师、教学能手所在学校每学期须各安排至少20次、10次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并做好登记工作。

4、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主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含送课下乡)。名师每年至少要承担1次市级或县级示范课,教学能手每两年1次,并积极参与送课下乡活动。名校长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0节;名师、教学能手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40节,名师、教学能手各承担校内示范课不少于6节、3节。名师、名校长三年内培养和指导2—3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且成效显著(教学能手1-2名)。

5、积极主持、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工作,名师、名校长每年至少在市级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或在县级以上教学教研会议上交流一篇高水平的论文、经验或教科研报告。所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并具有推广价值。

6、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7、著书立说,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

四、待遇

1、由教体局授予相应的“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在新闻媒体宣传其工作业绩,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其社会地位。

2、在评优树先、职称评聘或推荐特级教师等评选量化时,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分别在总分中加10%、8%、5%。

3、每学年由县教体局发给名校长2000元的培训费,由所在单位发放给名师1000元、教学能手500元的培训费。

4、外出学习、考察和进修的机会原则上提供给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

五、培养

1、统一组织研修活动。组织到省内外考察学习或师范院校研修,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职业技能,掌握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知识。

2、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培养人选结合自己实际,制定特色鲜明的个人发展规划,发展名师人选的潜质、个性和特长。

3、建立教学改革项目引领机制。组织培养人选围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每人都要结合实际,承担科研及教改课题项目。鼓励、支持其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论文、著书立说,对其中具有系统教育思想、鲜明教育特色、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奖励。

4、开展读书活动,丰富知识内涵,增强文化底蕴。每类培养人选在任期内,每学年阅读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学者著作不少于10部,认真研读,消化吸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读书反思心得,完成1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并在全县读书交流会上交流。

5、努力为名校长、名师、能手发展成长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名校长和名师论坛、教育沙龙、专题讲座活动,为其提供互相展示、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积极执教公开课、举办专题讲座等。每类培养人选在任期内要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成果,适时编辑结集成名师文库。

6、开展阶段性培养成果展示活动,让培养人选的各种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展示,名校长、名师效应得到辐射发挥。

六、名师管理

1、县教体局将成立临沭县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领导小组(附件一),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研室,具体负责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的组织实施。

2、实行动态管理。每届三年后其称号自然取消,符合条件者可连评连任。

3、建立“十百千工程”培养基金。通过向政府争取、社会赞助和培训经费列支等渠道,筹措一定数量资金,建立名师培养工程经费保障机制。

4、建立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在名校长、名师人选所在学校和临沭教育云平台上均开设以名校长、名师的姓名命名的工作室,实行“师徒制”,以引领青年教师团队。开设临沭名校长、名师博客,加强教育教学交流。

5、实行跟踪管理。建立各类名师成长档案袋。每学年末,由教体局组织人员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任期届满,由教体局组织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届满考核的结果,作为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取消其相应称号,停止其相应待遇,并通报全县:

(1)弄虚作假,欺骗组织,骗取“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称号的; (2)师德表现差,有损教师形象的;

(3)不安心本职工作,未经允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4)教学质量差,或考风考纪有问题,或不能完成教育教学、科研任务的; (5)不能认真履行“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职责的; (6)其它应取消“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称号的。

具体评选办法另行通知,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临沭县教育体育局。

附:

临沭县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陈庆祥 副组长:宋振杰

成 员:高志云 王秀峰 牟胜林 李 雨 陈延松张宗雷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研室,高志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定稿)

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11-

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教师〔2011〕21号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院校,省属中小学: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我厅制订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11-2020年)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教育厅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2011-2020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在总结前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经验基础上,制订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打造我省中小学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为目标,坚持系统设计、高端培养、创新模式、整体推进,到2020年,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能力,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处于领军地位和发挥示范作用的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为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提供人才保障。

二、培养对象及选拔

(一)培养对象的范围

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为广东省内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研机构等的在职教师和校长(中等职业学校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方案另行制订)。

(二)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

1.各类培养对象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具有良好师德表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15年以上,取得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具有较好的培养潜质和专业发展前途。 (3)参加省级以上教师(校长)培训,并考核合格。 (4)身体健康。

2.名教师培养对象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学观念新、特色突出,在本区域和本学科领域内获得较好的教学业绩和人才培养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2)近5年主持教科研项目或参加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报刊(具有CN号和ISSN号)上发表有创见的教育教学论文。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名校长培养对象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现任正职校长(园长),担任校(园)级领导6年以上,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鲜明的办学思想,治校能力强,办学业绩突出,在本区域有较大的影响。

(2)近5年主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前3名),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报刊(具有CN号和ISSN号)上发表有创见的学校管理类论文,或出版反映个人办学思想的专著。 (3)年龄一般不超过48周岁。 4.教育家培养对象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鲜明、突出的教育教学特色或办学思想,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或办学实践改革经典案例,在区域和本专业领域内声望高、影响大、示范性强,受到同行、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理想和不懈追求。 (2)近5年主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或重大教改实验项目,或作为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前3名),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并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或出版反映个人鲜明教育思想和重大教改实践成果的专著。

(3)参加“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或名校长省级培养且考核优秀,或被评为中小学特级教师。 (4)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三)选拔程序与办法

培养对象人选由个人申请、学校和教育局根据选拔条件,自下而上逐级推荐。

1.个人自愿申请

个人依据选拔条件提出申请,学校进行审核,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所在县、市教育局;省属中小学培养对象人选由所在学校审核并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核。

2.县教育局推荐

县级教育局对申报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择优推荐,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地市教育局。

3.市教育局初选

地级以上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县(市、区)、市直学校报送的推荐人选按照选拔条件的要求进行初选,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教育厅。

4.省教育厅选定

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地级以上市和省属学校报送的人选按照条件进行选拔,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培养对象人选。

三、培养周期与规模

培养工作从2011年启动,名教师、名校长以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教育家以4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每期的培养规模分别为200名、50名和20名。

四、培养目标、形式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视野广阔、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

名校长:培养造就一批品德高尚、办学思想先进、精通教育、善于管理、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形成办学特色、所在学校教育成效显著、在国内享有较大美誉度和传播力的校长。

教育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尚人格魅力和远大教育理想、形成系统教育理论或鲜明教学风格特色、深受学生爱戴同行敬重、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教育专家。

(二)组织形式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分层次、分类型、分学科的形式进行培养。

1.分层次:培养对象分成两个层次进行培养。第一层次为名教师、名校长培养,第二层次为教育家培养。

2.分类型: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分学校类型进行培养,其中名教师培养对象分为小学(幼儿园)、初中和高中三类,名校长培养对象分为小学(幼儿园)和中学两类。教育家培养对象不分学校类型。

3.分学科:初中、高中名教师培养对象分别按照文、理两个科类进行培养,小学(幼儿园)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培养对象不分学科进行培养。

(三)培养要求 1.培养内容的基本要求

培养内容包括教育实验、科研基本方法训练,教育新视野、学科前沿、素养提升以及个性化能力与特征养成等内容,突出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思想及办学思想的系统化提炼和传播。其中:

名教师培养侧重教育教学新理念、学科前沿探究、教学改革行动研究、教学风格及教学思想提炼和传播等内容;

名校长培养侧重办学新理念、领导力提升、学校改革行动研究、办学思想提炼与传播等内容;

教育家培养侧重教育理论素养提升、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和示范引领、教育理念或思想系统化提炼与传播等内容。

2.培养方式的基本要求

培养主要采取“5结合5阶段”的方式进行。

“5结合”是指理论研修与行动研究相结合:既要提高培养对象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又要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导师引领与个人研修相结合:为每位培养对象配备导师,导师在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指导、教学和示范。脱产学习与岗位研修相结合:培养对象既要集中到培养院校进行短期脱产培训,也要在平时教育教学岗位上进行在职学习、反思、总结和提高。国内学习与海外研修相结合:培养院校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养对象到国内外进行考察学习。研修提升与示范辐射相结合:培养对象通过参加培养工程要实现个人专业发展和在当地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成长的积极作用。

“5阶段”是指集中脱产研修阶段,岗位行动研究阶段,异地考察交流阶段,示范引领带学阶段,课题合作研究阶段。上述5个阶段应在培养过程中穿插进行、合理衔接、相互促进。

具体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活动形式、结业考核标准等内容)由项目承担院校按上述基本要求制订,经省教育厅审核后实施。

(四)考核评价 1.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

考核评价采用培养对象个人自评与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培养机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对象在培养两年后进行一次期中考核,培养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满考核。期中考核侧重考核培养对象受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期满考核全面考核培养对象的师德表现、出勤情况、教学业绩、科研成果产出、社会影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等情况。考核评价要注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培养过程表现与日常工作业绩相结合,个人专业成长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

2.考核评价的组织

领导小组指导项目执行办公室依据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项目执行办公室具体组织考核工作,并形成书面考核报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审核认定考核结果。

3.结果认定和运用

考评结论分“合格”、“不合格”两种。对期中考核合格的培养对象继续培养,不合格的退出培养。对期满考核合格的培养对象由省教育厅统一发放培养合格证书,作为参加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评选的资格;不合格的不发放培养合格证书。

五、培养机构的认定与管理 培养机构通过竞争方式产生。

(一)培养机构的资质要求

1.设有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省内高等院校。

2.具备较强的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与运用能力,广泛的国际国内培训合作资源和丰富的师资培训工作经验,拥有能承担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的师资团队。

3.拥有完备的教育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培养机构认定的程序

1.省教育厅发布培养任务书。 2.具备资质要求的高等院校自愿申报。 3.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审核认定。

(三)对培养机构的考核评价 1.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

考核评价采用培养机构自评与培养对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期结束后对培养机构进行考核。考核包括培养内容与形式、培训资源应用与效果、培养过程实施与管理状况、培养的业绩与实效、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协调情况等内容。

2.考核评价的组织和认定

省教育厅组织考核工作。对培养对象评价高、培养工作成效明显的培养机构予以表彰;对当期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参与下一期培养竞争的资格。

六、组织保障

(一)组织管理

广东省教育厅成立“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由厅领导、有关处室负责人及部分高校专家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华南师范大学设立项目执行办公室。

(二)管理职责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培养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对承担培养任务的培养机构、培养对象的培养过程与培养绩效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养工程的日常工作,对项目执行办公室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开展对培养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和质量监控,联络培养机构,组织对培养对象的考核评价,以及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三)保障条件

省教育厅负责制订“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相关政策,落实培养专项经费。

培养机构按要求落实培养方案,提供师资、场所、实验室及后勤保障等条件;为学员在学习资源利用、远程培训指导等方面提供便利;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的沟通联系,形成培养工作合力。

培养对象所在学校及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落实对培养对象在培养期内的日常管理,配合培养机构做好培养工作;为培养对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承担培养对象外出学习的交通费和食宿补贴;在培养对象的工作安排、时间保障、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在培养对象开展教育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予以支持。

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培规划和年度计划,按培养机构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参加培养,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与任务,形成研究成果;培养期内确定指导青年教师对象,在县域以上范围内上公开课(示范课)、举行学术讲座,设立具有教育特色的个人网站或工作室,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校及本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原则上不得调离所在单位,不重复参加其他类型的省级教师培训。

(四)激励措施

鼓励广大优秀教师、校长积极参加“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期内或期满考核评价合格的培养对象,培养期内可认定为完成每年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培养周期可认定为完成5年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学时;可优先参加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可优先推荐参加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职务晋升、评先评优。

上一篇:关于高中生的学生评语下一篇:高一高二暑假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