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管理之我见

2022-08-20

第一篇:农村学校管理之我见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之我见

摘 要:《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农村体育 教育

搞好农村体育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健强的体魄。农村的学生,大多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是可以为国家输送大批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可以使农村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缩小他们与城镇学生受教育的差距。所以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

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思想认识有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开体育课就是领导学生玩一玩,跑一跑,没有理解开设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二是受师资、设备、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抱着一种应付的心理,工作中得过且过;三是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把体育课程作为副科,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标准,也没有对教学质量实行考核评价。

2. 教学方法趋于“自由涣散”,组织教学常见“放羊”型。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指导思想上,老师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放松一下,让他们玩,学生的任务是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因此,对体育教学工作不重视,想“上”就“上”,不想“上”就改“上”其它课。即使“上”,也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这种体育教学完全处于随意“放羊”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由于无教师的指导及组织,学生只能漫无目的地活动,甚至聊天,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就是“玩”。

3. 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学校,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学校。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学校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是明显增加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其实不然,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器材虽然买进了不少,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得到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农村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我认为要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精心设计组织形式、提高领导教师体育教学理念、落实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转化提高领导和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者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二、要乐于整合场地及器材

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及体育器械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大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它为体育教学服务。

一方面,要巧用场地:可以通过平整校园来增加活动场地,也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利用校外场地,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如郊游、爬山、远足等。

另一方面,我们要活用器材:

一是学校经费不足,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如丢沙袋、滚铁圈;

二是巧用身边现成的废弃物品,尽可能选用学生在生活中能找的到的物品作为替代器材,比如一张旧报纸,可以折成飞机进行游戏,可以揉成球团打“雪”仗,可以折成“尾巴”绑在裤子的后面做游戏……。这种做法不仅弥补了我们体育器材不足的现状,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活动兴趣;

三是对体育器械要合理地重复利用,在教学中让同一个器材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同样的一个篮球,可以设计成定点投篮、传球、运球、原地拍球等多种形式的玩法。

三、制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学校要制定体育学科的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两变”、“两增”、“三提高”的目标。即:“两变”――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两增”――主动收集体育教学资源的教师增多,自觉研究体育教学的教师增多,“三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学校必须把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列入学校工作计划,要有详细和严格的执行制度;体育教师也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工作目标。同时,体育教师主要是从非专业体育教师实行短训速成转岗这一实际情况,要明确提高体育教师学科知识水平、学科教育教学能力、资源应用的效率的具体目标、措施。

总之,农村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农村体育教学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作为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克服场地器械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农村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之我见

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师资、教学资源、生源素质、家庭辅导等因素都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期待又较高。可以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是上级评价学校,评价领导,评价教师的重点,也是教职员工工作的焦点。因此,如何有力地提升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笔者在此将自己的浅薄经验与大家参考,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领导团结并示范引领。

一所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与否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程度,决定着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程度。有了团结的领导班子,就能形成合力,形成领导集体的智慧,使制度的制定更趋于合理合法。在具体执行,各自分管的工作才会不打折扣,全力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团结让每一个领导成员树立大局意识,合作意识。破除阻碍提升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另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导班子带头示范,上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老师。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推动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升其教学质量。一是坚持每周的思想政治学习,解决教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二是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确保每一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具体的研修活动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每一个成员均畅所欲言,最终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共识,真正提升了研修活

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领导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四是坚持“走出去”的思想,派骨干老师到重庆、贵阳等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杜郎口中学的管理理念。五是扎实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工作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认真开展好继续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有利于教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学风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学生、管理人员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共同打造。学风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高度,因而在学校管理中应下大力气抓学风建设。一是召开班主任会,让班主任在会上充分讨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然后在每一个班上具体宣传落实。二是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真执教,依法执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学生,带动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三是强化督导评比工作。教导处和年级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班级学风情况,做好记载,每两周公办一次评比结果,并将做得好的班级、学生用电子屏滚动显示,以传递正能量。四是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让每一个班干部都参与到学风建设活动中去,进而带动其他学生积极进取。

四、利用好晚自习提升教学质量。

用好晚自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农村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在城里有住房,但星期一至星期五均居住在学校,有较多空余时间,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因而学校正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老师们集中起来排成课表上晚自习,有力地检测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巩固其教学效果,这样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

五、用活绩效工资,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调动老师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用活绩效工资这根指挥棒是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用成绩说话。将全校老师的绩效工资奖励部分集中,严格执行学校的绩效考核制度,拉大绩效差距。教师工作多的,成绩好的自然就多得,工作少的,绩效差的自然就少得。最高等次与最低等次之间的差距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拉得相当大。

六、创设条件让老师舒心工作。

一所学校的发展,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和谐的校园文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为了给老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自办食堂,让老师们可以轻松就餐;将闲置的教室改装成教师宿舍,除当地教师外,其余教师全部吃住在校内,让老师集中在校内,便于沟通、交流,此外,学校千方百计为桐梓、遵义方向的老师联系正规、手续齐全的交通工具,保证桐梓、遵义方向的老师星期五回家,星期天返校都有车坐,切实解决了老师们坐车难的烦恼。

第三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我见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实际,从农村寄宿制中学存在的难度或问题,及相应的方法或措施,主要从农村寄宿制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希望能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研究添砖增瓦。 关键字:农村 寄宿制 安全 教师管理

随着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实现“两基”计划的一个主要措施,其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另外,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走读式小学向寄宿制学校转化也是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与寄宿制初、高中相比,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难度相对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年龄偏低,年龄相差较大。

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村小,甚至中心校,使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趋小龄化,人数急剧上升,其中最小的

五、六岁,大的

12、13岁,因此,大多数学生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 ,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骄惯,以前又没有过住校就读的经验,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使学校工作难度大大加大。

二、 同过去相比,安全隐患增大。

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三、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尽管学校也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同他们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寄宿制学生一般每两星期回家一次,从家带来带来的一点零花钱,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用于吃零食或买玩具上,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受到一定影响。

四、师资调配难度较大。

人员调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他们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民师转正的,尽管通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虽然中心学校也想方设法调配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五、基础设施跟不上。

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功能室等,大多是教室改的,配套不到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水电不能到位,连公共卫生间都没有。

六、寄宿学生管理落后。

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学校要么就临时抓“壮丁”,花几百元请农村无业人员做学生管理员,要么指派学校任教老师进行临时管理,这样导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要么欠缺管理方法,要么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人员工资无处出土,只好尽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一个或两个且缺乏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寄宿制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面对刚形成的寄宿制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研究,我对寄宿制管理有了一些雏形的认识,下面我重点从七个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坚持自身的特色,努力做到制度要有管理成效。如我校的门卫制,门卫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真正做到严格管理进出学校的全体人员,包括学生。学生进出需凭学生证(为分清学生是否住校,我校实行了住校生和非住校生两种不同颜色的学生证),管理人员可以很直观地从学生的学生证上就能分辨是否是住校生。因为,学校资金有限,门卫工作人员只有一个,所以,我校规定值周老师配合门卫,搞好门卫工作,其他老师要明白门卫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知道门卫工作人人有责。所以我校形成了人人都是门卫,上下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除此之外,我校加强学校值周制度的建设,学校行政、值周教师、安全值周、值周学生、宿管员四级联动值周制。 我们相信最完全的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适合自己的,能便于展开和推进的制度才是最好的。

二、加强提高学校执行力和日常管理。

各项制度能否起到确实有效的作用,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对制度的执行力。

1、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明确职责。

2、签定安全责任书。

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包括各部门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家长安全责任书、科任教师安全责任书、门卫安全责任书、宿管员安全责任书、食堂人员安全责任书。

3、建立有效的相互监督、落实机制。每项制度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最后。制度的落实到学校干部及教师评优、评职和晋级相关联,严格做到谁不负责,谁承担。

4、学校制定了《教师考核方案》,其中有对“师德”方面的考评,激励广大教职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师表,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提高,教师到岗率100%。学校有教师的业务培训计划,能落实培训资金和时间,教师有自我发展的目标计划,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有效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学校财务制度健全,严格按预算编制例行开支,账目清楚,无乱收费现象。学校布局合理,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9%,各种硬件设施配套,有安全制度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无安全责任事故。

三、促进预防制度,增强预防力度。

安全的重点在防范,预防工作是全部安全工作的出发点。

1、重视硬件设施的安全投入,避免风险。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识别危险,预防危险的发生。

3、以预防为主,减少和防止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四、积极搞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工作。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加之校园面积有限,1000多名师生员工就长年生活在这个有限的校园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养成教育才是确保校园长治之安的基石。

五、培优帮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帮扶生往往是校园人身伤害的高发人群,我校面对的诸多学生都是来自大山深处,其家庭教育不得而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很多家长不能有力地对孩子监护。故而我校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培优帮扶制度,不“丢弃”任何一个学生;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疏忽每一个隐患,也不放过表扬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3、促使老师向口勤、腿勤、心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六、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

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

九、十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

1、收看电视节目。

我们利用校园电视设备,以集中组织学生为形式,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眼界。眼界开阔了,心胸必然扩大,学生心里装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小山村,而是整个世界。

2、组建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小组。

如,体育方面的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兴趣小组;艺术方面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小组。尽力培养我校学生都能拥有一种或几种兴趣活动习惯。这些兴趣小组,一定要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仅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而且要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开心,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心弦,培养一颗活泼、爱动、积极向上的心。

3、课外阅读与诵读经典。

我们要求每个班级设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我们开展了朗诵、演讲、小品、作文等多形式多各类的经典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寄宿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轻松解决了学生放学后到睡觉前的近五个小时空档,大大减少了此阶段发生安全意外的可能。

七、教师队伍管理及建设。

我们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培养合格适用人才,争创一流农村中学”为办学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和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践精神。校级领导坚持兼课、听课,任课时数达到规定要求。校党支部能够发挥核心监督作用,能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的作用,校内民主决策制度健全,实行校务公开,主动接受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任期考核、审计及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评估。学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了《中学制度汇编》,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订。

l、遵循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团结、进取、开拓、奋进”为校风;以“敬业、严谨、探索、爱生”为教风;以“勤学、慎思、好问、博学”为学风,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2、按照以人为本、管理为先理念,建设一支高标准质量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群体合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第一阶段以有效措施稳住优秀教师人员,优胜劣汰,建设学科结构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达标拥有名师对象的队伍。第二阶段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上下功夫,抓好教师课程业务培训,积极推进“

1、

3、5”教师培训计划,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发展的主力军。第三阶段,学校至上,强化事业责任心;全面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后勤等多方面拔尖人才,提高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群体素质;实现高标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 3.本学期开学以来,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会议,从教职工纪律、敬业态度、学生师德教育、纪律、卫生、宿舍、文明礼貌安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 (1)召开校行政会议,安排分工,认真干好本职工作。

(2)召开教职工会议,发挥教师队伍稳定的优势,努力使今年工作初见成效,明年工作大见成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信誉度,净化周围环境,全体教师参加“两操一活动”集会时必须按时到,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做到教书育人;班主任、宿管员管理好学生抓好教研组工作,扎实有效搞好教研工作,维护管理好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严禁体罚学生,善于保护自己;音体美教学、信息教学要求统一;抓好班主任工作,多交流、抓细节、做好学生的记录情况。班主任配合团委、总务工作,做好班级财产保护工作,学生安全工作。体育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后勤必须为前勤服务。

(3)学校召开师生大会,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全体师生敬业、勤学、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4)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落实责任目标,学校教研组工作是最基本的,教师思想工作、学校工作围绕教研组展开;教研组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认真做好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多交流、多探讨,鼓励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成熟,终身从教,热爱教育事业等方面做表率;团结好一组人,带领好一组人,关心本组教师,认真扎实有效的抓好常务工作,多指导帮助,做好五课“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认真研究本学科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习成绩;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该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要相互交流、学习,参加培训后要有收获、要有体会并且在组内广泛交流,鼓励年轻教师自学取得高一级文凭有奖励;撰写论文有奖励;配合学习利用课堂教学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严禁逃课学生,关心关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持之以恒。 (5)召开毕业班科任教师会议,首先要有信心、要有紧迫感,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多指导、多讲解、多吃苦,争取最大限度的提高成绩;认真分析毕业班学生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成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加强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联系,与学生多交流、多了解;抓细节、抓过程强化毕业班的班级管理,教导负责管理检查各项工作。

(6)抓好后勤服务工作,教室更换了已坏灯管,改变了光线暗的现状。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课题,寄宿制学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好方法,既能创建良好学校氛围,也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用心、用劲,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虽然前途坎坷,但一定会有办法战胜困难,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寄宿制学校呈现出阳光灿烂、群星璀璨的辉煌局面。遵循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团结层面上竞争、在务实前提下创新的原则,依靠现有校园整体优势,做大做强,实现学校跨越性发展,创设学习型节约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读本》[《教育与人生》(叶圣陶)]

2、《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

3、《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

4、《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农村基层供电所管理之我见

文章标题:农村基层供电所管理之我见

随着我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顺利推进及总体目标的逐步实现,如何巩固和发展农村供用电管理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将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电力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完成乡镇农电体制改革之后,怎样规范改制后供电所的各项管理,理顺新体制下的管理与发展与地方等各方面的关系,已成为我们每个从事农

村电力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对于如何才能加强乡镇供电所的营销管理,由于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和办法,目前各地都在进行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乡镇农村供电所的营销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领导,依靠地方政府,取得社会认可。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乡镇供电所就成为我国农村统

一、规范、有效的电力企业最基层的营销组织,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基础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它不仅担负着安全、经济、多供、少损的企业职能,同时还肩负着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开拓农村电力市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因此,如何切实做好农村供电所的营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同时还直接关系到电力部门的行业作风建设和企业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

(一)正确理顺行业与地方、管理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组织宣传、取得社会的认可。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实行农电体制改革不仅是规范农村电力市场,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同时还是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关键,是供电企业实行"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管理的基础。

(二)转变观念,培育服务理念,树立全员服务的思想。以服务为导向,建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主导意识和价值取向,使不同岗位上的每一个员工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具备为客户服务的理念。温县城镇供电所在工作中倡导的"满足客户的需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就是一种服务理念,以此来培育员工将满足客户的需要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三)掌握服务需求,构筑完善的服务体系。如何适应客户的需求,是在电力逐步走向市场之后,电力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在供电所的机构和岗位设置中必须突出服务的功能,强化与客户之间的交流,适时掌握不同客户对电力营销之需求,如:装接成本、电价、付费方式、电能质量、售后服务、故障抢修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要充分考虑减少内部传递环节,简化工作流程,缩短业扩装接流程时间,尽可能使每个员工都能独立地负责更多的工作,使之既具有内部服务功能,又增强对外服务功能。

二、打破传统模式,运行新的机制,实现电工队伍专业化、正规化管理。

为适应农电体制改革和企业自身发展地需要,针对农村供电所的经营性质和职能,为实现供电所的管理制度化、营销市场化、服务规范化、人员专业化。

首先、改革村电工管村,电力部门职工管10kv线路的传统管理模式。打破村与村、线路与线路的管理界限,按照供电电压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只有真正取消村电工驻地管理,才能杜绝村电工独霸一方、"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比比皆是,屡禁不止的现象发生;才能有力地遏制临时用电收入不计帐,不上交的行为发生;才能有效地制止农村"达车收费"行为的发生。

其次、对电力部门精简下的富裕人员通过集中培训,择优上岗的办法,将他们充实到村级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之中去。实现人员分流不下岗,下岗不失业,实现农村电力管理人员专业化。

三、精简农村电工队伍,实行集中上班,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实施效益工资,使其与电力部门的分流人员同工同酬,将农村电工建设成为一支具有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正规化队伍,使其成为农村电力营销市场的主力军。

四、引入竞争机制,落实定员定编,实行以岗定员、择优上岗、末位待岗制度。对于那些连续三个月考核排名都在末位的在岗人员,实施末位淘汰,离岗培训,竞争上岗的激励政策。对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停发一切福利,激发在岗人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调动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根据行业特点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组建具有专业化管理职能的班(组),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根据供电电压等级成立高压供电管理班(组)和低压用电管理班(组)。两类班(组)的组建数量可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设置。

高压供电班(组):负责10kv线路、配电台区、低压总计量装置的检查、巡视、管理任务、10kv客户的用电监察和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10kv线损指标考核到高压供电班(组)。

低压用电管理班(组):负责配电台区低压控制

第五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我见1

附件2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

赫杰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实际,从农村寄宿制存在的难度或问题,及相应的方法或措施,力图为广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提供一个“抛砖引玉”的砖,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研究作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随着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实现“两基”计划的一个主要措施,其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另外,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走读式小学向寄宿制学校转化也是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与寄宿制初、高中相比,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难度相对较大。

一、学生年龄偏低,年龄相差较大。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村小,甚至中心校,使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趋小龄化,人数急剧上升,其中最小的

五、六岁,大的

12、13岁,因此,大多数学生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 ,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骄惯,以前又没有过住校就读的经验,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使学校工作难度大大加大。

二、 同过去相比,安全隐患增大。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三、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尽管学校也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同他们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寄宿制学生一般每两星期回家一次,从家带来带来的一点零花钱,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用于吃零食或买玩具上,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受到一定影响。

四、师资调配难度较大。人员调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

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他们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民师转正的,尽管通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虽然中心学校也想方设法调配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五、基础设施跟不上。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功能室等,大多是教室改的,配套不到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水电不能到位,连公共卫生间都没有。

六、寄宿学生管理落后。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学校要么就临时抓“壮丁”,花几百元请农村无业人员做学生管理员,要么指派学校任教老师进行临时管理,这样导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要么欠缺管理方法,要么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人员工资无处出土,只好尽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一个或两个且缺乏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寄宿制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面对刚形成的寄宿制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初步的摸索,我们对寄宿制管理有了一些雏形的认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下面我重点从六个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坚持自身的特色,努力做到制度要有管理成效。如我校的门卫制,门卫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真正做到严格管理进出学校的全体人员,包括学生。学生进出需凭学生证(为分清学生是否住校,我校实行了住校生和非住校生两种不同颜色的学生证),管理人员可以很直观地从学生的学生证上就能分辨是否是住校生。因为,学校资金有限,门卫工作人员只有一个,所以,我校规定值周老师配合门卫,搞好门卫工作,其他老师要明白门卫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知道门卫工作人人有责。所以我校形成了人人都是门卫,上下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除此之外,我校加强学校值周制度的建设,学校行政、值周教师、安全值周、值周学生、宿管员四级联动值周制。 我们相信最完全的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适合自己的,能便于展开和推进的制度才是最好的。

二、加强提高学校执行力。

各项制度能否起到确实有效的作用,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对制度的执行力。

1、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明确职责。

2、签定安全责任书。

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包括各部门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家长安全责任书、科任教师安全责任书、门卫安全责任书、宿管员安全责任书、食堂人员安全责任书。

3、建立有效的相互监督、落实机制。每项制度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最后。制度的落实到学校干部及教师评优、评职和晋级相关联,严格做到谁不负责,谁承担。

三、促进预防制度,增强预防力度。

安全的重点在防范,预防工作是全部安全工作的出发点。

1、重视硬件设施的安全投入,避免风险。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识别危险,预防危险的发生。

3、以预防为主,减少和防止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四、积极搞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工作。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加之校园面积有限,1000多名师生员工就长年生活在这个有限的校园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养成教育才是确保校园长治之安的基石。

五、培优帮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帮扶生往往是校园人身伤害的高发人群,我校面对的诸多学生都是来自大山深处,其家庭教育不得而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很多家长不能有力地对孩子监护。故而我校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培优帮扶制度,不“丢弃”任何一个学生;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疏忽每一个隐患,也不放过表扬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3、促使老师向口勤、腿勤、心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六、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

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

九、十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

1、收看电视节目。我们利用校园电视设备,以集中组织学生为形式,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眼界。眼界开阔了,心胸必然扩大,学生心里装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小山村,而是整个世界。

2、组建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小组。如,体育方面的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兴趣小组;艺术方面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小组。尽力培养我校学生都能拥有一种或几种兴趣活动习惯。这些兴趣小组,一定要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仅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而且要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开心,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心弦,培养一颗活泼、爱动、积极向上的心。

3、课外阅读与诵读经典。我们要求每个班级设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我们开展了朗诵、演讲、小品、作文等多形式多各类的经典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寄宿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轻松解决了学生放学后到睡觉前的近五个小时空档,大大减少了此阶段发生安全意外的可能。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课题,寄宿制学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好方法,既能创建良好学校氛围,也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用心、用劲,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虽然前途坎坷,但一家会有办法战胜困难,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寄宿制学校呈现出阳光灿烂、群星璀璨的辉煌局面。

上一篇:男孩子学什么乐器好下一篇:年级德育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