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之间无偿赠与股权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探讨

2022-11-27

1 引言

股权是在股票比例的基础上承载的权益与权力。股票作为有价证券的一种, 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税法上目前没有对无偿赠与股权是否纳税做出明确的规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既无权”的原则, 个人之间无偿赠与股权是否缴纳个税属于真空地带。

2 个人无偿赠与股权涉税的分歧点:

2.1 不属于个税征税范围, 是否征收个税需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范围, 个人无偿赠与股权不在个人所得税的十个征税范围之列, 只能适用于最后一条, 即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 明确规定个人取得的所得, 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依照上述观点, 部分学者税务专家认为该行为不征收个税。如果征收个税, 需要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上述观点完全依赖个税中列出的具体征税范围, 忽视了税收法规中偶然所得中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无偿赠与股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纳到其他偶然所得, 按照“偶然所得”或者“其他所得”缴纳个税。

2.2 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税

该观点存在很大争议, 从被废除的国税函[2009]285号到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67号文件, 可以看出税法对个人无偿赠与股权行为如何纳税规定不够明确。[2009]285号规定了亲属双方无偿赠与股权, 对当事双方均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对于其他情形自然人的无偿转让股权行为, 受赠人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纳税。该文件出台后, 河北、广东省等根据2009年285号文件出具了地方性法规文件, 纳税方式均相同。随着该文件的废除, 与此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均失效。随后出台了名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办法”) 的2014年67号文件。在文件中, 无偿赠与股权行为属于其他股权转移行为, 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转让所得,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 言下之意赠与的情况下没有转让收入不应纳税, 但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尚存争议。《办法》将亲属间的低价转让视为价格明显偏低的合理理由, 并且与“继承”并列规定。但是《办法》规定, 无偿转让股权如果不具有合理性, 将被视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对于收入明显偏低的, 由税务机关核定股权收入。此项属于兜底条款,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税务机关这边, 按照2014年67号文件规定, 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 以股权转让方为纳税人, 以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但是从结论上看文件的废止到新文件的发布, 无偿转让股权的纳税方式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该行为仍然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税。

本文认为, “财产转让所得”实质上应该是转让方纳税。而在无偿转让股权的行为中, 转让方是没有获取任何收益, 因此转让方不应该纳税。

2.3 按照“偶然所得”或“其他所得”纳税

《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中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其他所得是指其他确有必要征税的个人所得, 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无偿赠与股权行为界定为其他偶然性质所得与其他所得也是适当的。

本文认为该观点的产生来源于税收法规征税范围的界定不清。当然, 站在征税机关的角度上, 按照“偶然所得”或“其他所得”纳税能不扣除费用和成本, 按20%的税率全额纳税, 纳税人的税负明显增加。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 实务操作

无偿赠与股权需要签订无偿转让协议, 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税务机关针对该行为在实务中的做法有三种。第一种是价值较小的股权转让由受赠人全额按照“偶然所得”20%的税率纳税。第二种是价值较大的股权转让先由受赠人部分按照“偶然所得”20%的税率纳税, 但是接受转让后5年内将税款补齐。这种情况下, 税务机关考虑了税款追缴和受赠人的经济状况。第三种是部分股权转让, 双方均不纳税, 但是受赠人再次转让股权时, 按照“偶然所得”全额纳税。第三种情况与无偿赠与不动产相似, 受赠人再次转让时需要扣除原捐赠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和赠与和转让过程中的合理税费, 再按“财产转让所得”20%的税率纳税。这一点类似于增值税, 环环抵扣, 就增值额缴纳个税。可以看出, 税务机关在无偿转让股权的控制上比较严格, 实际税负也高于无偿转让不动产。

经访谈得知, 该税务机关采取第一、第二种方式较多。该部分存在的缺陷是股权转让价值大小没有得到一个具体的范围。可见, 在实务中, 无偿赠与股权的经济行为是必须纳税的, 怎样纳税、按照什么纳税都应该跟具体的税务机关沟通。正如富兰克林所说, 世界上有两件事不可以避免, 一是死亡, 二是纳税。

4 自然人股东向高管无偿赠与股权

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 留住高级管理人员, 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将自己的一部分股权, 无偿赠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并约定其受赠后, 不能自行转给公司股东以外的其他人员, 在办理股权变更手续备案时, 税务机关要求受赠人按“偶然所得”适用20%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该经济行为看似无偿实质上是为了换取员工的服务, 按照法规属于其他形式的职工薪酬。该行为的纳税方式为根据其服务年限分摊到每月和月工资合并纳税。如果高管的平均月工资的适用税率在20%以下, 那么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具有节税效应。反之, 按照“偶然所得”纳税, 其税负更低。

但是, 本文认为高管接受无偿赠与股权应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纳税, 转让人为纳税人, 受赠人为扣缴义务人。但因为转让人是无偿的, 所以没有转让收入。根据2014年67号文件, 该收入明显偏低, 且没有税法中规定的正当理由, 应重新核定收入纳税。税务机关的做法与税法文件大相径庭。

5 无偿赠与股权的税收筹划

综上所述, 无偿赠与股权是否缴纳个税的法律依据尚不明确。一方面是否纳税不确定, 另一方面该行为是按照“财产所得”“其他所得”还是“偶然所得”纳税呢?实务中, 该行为均应当纳税。所以, 为了更好的履行纳税义务, 避免不必要的税务稽查, 进行无偿赠与股权税收筹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无偿赠与股权因为没有确定的收入, 需要税务机关核定。在很大程度上, 核定的收入会比较高, 税负也相应较高。所以该税收筹划的原则是无偿变有偿。假设平价转让或者按照市价转让, 那么该行为就按“财产转让所得”中的收入扣除合理原值费用后, 按照20%的税率纳税。如果不进行筹划, 那么按照“偶然所得”或者“其他所得”纳税, 没有扣除数, 税基变大, 税负也较大。其次, 名义上的有偿, 在实质中可以操作为无偿赠与股权。个人之间先将股权用有偿的方式转让, 而涉及的现金或银行存款不发生转移。这样成功地将表面上有偿变为实质上的无偿赠与股权。最后, 税收筹划之前, 应与主管税务机关充分沟通, 充分了解税收政策, 从而做到合理合法避税。

6 结语

6.1 细化法规, 少用其他

随着经济多方向、跨领域的发展, 涌现出许多新经济行为。税务机关规应尽快针对该行为制定明确的税收法规。同时, 税法实施条例应尽量完善, 少用“其他项目”等兜底条款来表述征税范围。每个征税范围应该尽量界定详细。

6.2 加强工商登记监督与管理, 各部门协调开展工作

税务部门与工商部门应开展股权变更登记的数据共享。如果不具有信息共享的条件, 工商部门应主动积极及时地共享信息。

6.3 积极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

税收筹划的前提是税收政策详细解读。在解读政策税收条款的时候难免会有疑惑或者与主管税务机关存在分歧。因此在政策解读的基础上, 尽量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沟通过程中, 纳税科目、税率、优惠政策等均应详细沟通, 不能按照主观推测。

6.4 筹划需谨慎

税收筹划是合理合法的避税。筹划有风险, 需谨慎。无偿赠与股权是否纳税属于税法的真空边缘地带, 税收筹划应考虑周全, 收集的资料应尽量齐全。

摘要:个人之间无偿赠与股权的经济行为趋于普遍, 而税法对无偿赠与股权是否缴纳个税、如何交个税无明确的规定, 这令做出无偿赠与股权行为的双方、广大实务工作者和税法学习者无法可依。本文首先介绍个人之间无偿赠与股权在税法规定上的争议点, 然后列举了税务机关的实务操作, 分析了特殊赠与方为企业高管的涉税实务处理, 最后根据现有的税收法规提出无偿赠与股权的税收筹划方法和完善个人无偿赠与股权税收法规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股权,个人所得税,无偿赠与,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 刘厚兵.最新个人所得税申报表解读[J].税收征纳, 2013 (10) .

[2] 纪宏奎.资本溢价转增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J].税收征纳, 2012 (5) .

[3] 陈娜.关于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务与会计, 2013 (4) .

[4] 孙晓红.企业年金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J].注册税务师, 2011 (12) .

上一篇:技工院校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探索下一篇:基于BIM技术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