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昌大米产业创新博弈分析

2022-09-11

1 万昌大米产生创新发展特点

万昌大米生长吉林市万昌镇, 万昌镇属于河谷平原区, 自然资源优厚, 水资源也比较丰富, 为万昌大米的无污染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万昌大米由于生长环境不同, 主要产业发展模式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指大米加工和运输的龙头企业重点对万昌大米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 通过生产基地与农民实行联合。这种模式属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利益联合方式, 通过合作社来指导农民完成生产的指标, 近年发展比较迅速, 效益也较好。

2 万昌大米产生创新博弈分析

2.1 企业与农户的创新博弈分析

万昌大米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户。政府是万昌大米产业创新的规划者, 主要在产业创新中起监督作用, 以保证产业创新顺利进行;企业是万昌大米创新的实施者, 是创新链条的中坚力量;农户是万昌大米产业创新的基础, 是受益者, 农户的积极参与创新产业链才能使万昌大米创新取得成功。在这一博弈中我们将甲方比喻为企业, 将乙方比喻为农户。首先, 我们看龙头企业是否向农户传达创新产业模式, 如果不选择创新模式, 龙头企业得到的万昌大米的质量和数量和之前一样是不变的。如果龙头企业选择创新模式, 那么在接下来就需要农户进行选择。如果农户选择不接受创新模式, 那么和龙头企业没有传达创新模式的结果一样, 如果农户选择创新模式, 而且为创新付出比较多的努力, 那么龙头企业会获得质量好产量高的万昌大米, 但是前提是龙头企业要向农户支付高比例的报酬, 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可以获得利益。如果农户选择创新模式但是不努力创新, 那么龙头企业获得的万昌大米的质量和数量都会比较低, 农户因为不努力获得的报酬相应减少。在这场博弈中龙头企业是以万昌大米的质量和产量来支付报酬的, 因为他们无法确定农户是否努力实施创新产业。万昌大米的好坏和农户的努力成正比, 这就是这层博弈关系的关键。根据博弈原则, 农户在选择创新后如果努力, 那么会产生一定的激励因素, 而且这种激励一定会在没有努力创新的农户的报酬之上, 这样能促进农户努力工作。

2.2 企业与政府的创新博弈分析

在这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中, 如果龙头企业是好的类型就表示该企业有创新发展条件, 而不好的企业是不具备创新发展条件的, 除非有政府的特别扶持。龙头企业的作为空间是创新和不创新, 政府的作为空间是积极和不积极。在这个利益组合中我们发现地方政府是知道龙头企业的真实情况的, 所以政府与龙头企业的信息是对称的。如果政府积极扶持企业类型好的龙头企业, 那么除了会收回扶持成本, 还会有正向收益, 所以政府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所在龙头企业是好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的扶持与龙头企业选择创新无关。如果政府积极扶持企业类型为不好的企业, 很有可能会收不回扶持成本, 所以政府一般选择不扶持, 那么这类企业只有在政府积极扶持下才能正常发展。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政府会选择对企业类型好的企业进行扶持, 对企业类型不好的企业不进行扶持, 得到的结果是好的企业会在政府的扶持下创新做得更好。

3 万昌大米产生创新过程中的产学研动态博弈

产学研一体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进行产品研发的目标体, 共同目标是促进科技应用于实际。在万昌大米的产业创新系统中, 政府和科研机构、企业等都承担着不同角色。企业是产业创新活动的主体, 负责技术投入;政府是产业创新活动的制造者和监督者, 为万昌大米的产业创新发展提高战略扶持;科研机构是万昌大米产业创新的落脚点。那么在这层博弈中, 政府追求的是最大社会效益, 科研机构和企业追求的是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无法单独进行万昌大米产业创新, 因为他们无法单独将技术成果进行商业化的转化。在三者合作过程中只是理性化的竞争, 任何一方都清楚另外两方和自己的情况, 也能在实际中观察到另外两方的选择。在三方博弈的第一阶段, 政府是主体, 他可以积极或消极选择是否执行创新政策, 当政府选择积极创新政策时, 他给予企业和资助会比较大。在博弈的第二阶段, 是由企业选择是否执行创新政策, 当选择不执行时, 那么预期收入会降低。在第三阶段, 企业选择创新后成功率也是收益的一大影响因素。在第四阶段, 当企业采取链条合作创新时, 科研机构可以选择拒绝或接受。在第五阶段, 当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后, 如果科研机构选择努力, 那么企业创新效益会有所增加, 三方受益都会上升。

4 万昌大米产生创新过程中政府优先博弈的主体选择策略

在万昌大米产业投资过程中, 如果政府预先在布积极的产业创新政策, 那么此时的博弈就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根据原则, 如果政府积极作为, 鼓励万昌大米向产业化创新发展, 在企业选择创新的时候的两方收益都会非常高, 如果企业选择不创新, 那么两方收益会比较低。所以说政府只制定创新产业政策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协调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如果政府将利益补偿给龙头企业, 对龙头企业选择高风险的投资周期长的收益大的农业生产进行补偿, 以弥补短期的利益损失, 那么龙头企业会选择不创新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总之, 产业创新对提高万昌大米在行业的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产业创新效果好与坏取决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的理性行为。创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在创新过程每一个主体的选择都不可能是最优化的, 只能通过三方的模仿将利益平衡。

摘要:吉林万昌大米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 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都承担着不同职责, 拥有各自利益。本文主要对各方利益博弈进行分析, 得出万昌大米在产业创新中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万昌大米,产业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 丁秀玲.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不对称信息博弈[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9) .

[2] 李艳梅, 杨涛, 徐邓耀.农业产业化中地方政府与龙头企业的博弈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上一篇:探究体育英语之文体特征下一篇: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的规范化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