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博弈论案例分析

2023-02-20

第一篇:生活中博弈论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博弈论感悟

《生活中的博弈论》学习感悟

第一讲 初试博弈论

生活中的资源是有限和稀缺的,于是就产生了竞争,这种竞争就需要一种形式把大家聚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博弈。博弈论是在力图在最简单的假设下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其伟大在于对后世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博弈论不仅从古代就散发着智慧,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小事中,如双方互拨打电话,放弃球赛陪女友逛街等。博弈论是建立在博弈双方或者多方都属于理性人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以及博弈对手状况的了解、博弈环境的要求及变化等诸多因素,博弈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最保险的决策和行动,从而使得自己能达到获利或者获胜的目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博弈高手,但人的决策又具有有限理性,因此博弈论也不是万能的。

第二讲 纳什均衡

在某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第三讲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博弈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用囚徒困境博弈对两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合作是可以实现双赢的。如:两个公司互相竞争,二公司的广告互相影响,即一公司的广告较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收入。但若二者同时期发出质量类似的广告,收入增加很少但成本增加。但若不提高广告质量,生意又会被对方夺走。此二公司可以有二选择:互相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合作)增加广告开支,设法提升广告的质量,压倒对方。(背叛)若二公司不信任对方,无法合作,背叛成为支配性策略时,二公司将陷入广告战,而广告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二公司的收益,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在现实中,要二互相竞争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是较为困难的,多数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

第四讲 斗鸡博弈

所谓“斗鸡博弈”就是两只公鸡面对面斗争,继续斗下去,两败俱伤;一方退却便意味着认输。在这样的博弈中,要想取胜,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至少要显示出破釜沉舟、被谁一站的决心来,以迫使对方退却。但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学习了知识,就要善于联想,善于联系生活。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或者是接触到了博弈论,就像是平常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争执问题,每次都可能弄得脸红脖子粗的,双方都不服气,最终的结果是有一个人妥协,然后彼此达成一致;冷战期间的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也是一种“斗鸡博弈”。

第五讲 智猪博弈

生活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如工作中的“搭便车”现象,爱清洁的人经常打扫公共楼道,其他人搭便车;山村中出外跑运输、做生意的人掏钱修路,其他村民“沾光”;这些都属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即假设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只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会有10份的猪食进槽。若小猪去按,大猪先吃,大猪可吃到9份,小猪只能吃到1份猪食;若大猪去按,小猪先吃,小猪可吃到6份,大猪吃到4份猪食;若同时去按,奔过来再同时吃,大猪可吃到7份,小猪吃到3份猪食。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大猪采取何种策略,小猪的最佳策略是等待,即在食槽边等待大猪去按,然后坐享其成。而由于小猪总会选择等待,大猪无奈之下只好去按按钮。这种策略组合也是一种 “纳什均衡”。在给定一方采取某种策略的条件下,另一方所采取的最佳策略。

第六讲 枪手博弈

用囚徒困境博弈对两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合作是可以实现双赢的。从热播的古装宫斗剧中,我们也发现古代帝王的后宫争斗也是如此,真正在后宫屹立不倒的,一般都不是身世背景最显赫、最有才华或者最贤惠的那一位。但凡在某一方面占了一个“最”字,就不太容易在尔虞我诈的环境生存下去。大多数时候,最后胜出的是在任何方面都不弱,同时又懂得权谋、智慧和平衡的人。“胜出未必是最好的”此种现象由来已久,在我们学习过博弈论的知识后,就大致能解开一些心中的疑惑了。对于未来踏入职场的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也是十分宝贵的,倘若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对自己是种身心的修炼,也能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心态去从容面对繁复的工作和生活。

《生活中的博弈论》学习感悟

博弈论考虑参与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人们运用博弈论进行决策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最大的效益。参与到一场博弈的各方都会具有各自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获得各自的利益,各方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每个选择会带来怎么样的结果,同时,也必须考虑其他的参与者,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举动,并对自己最后获得的结果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从而再次修正自己的选择,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博弈论就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的行为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你去菜场买菜,当你对某种菜的质量、口味等有疑虑时,卖菜的阿姨常会讲:“你放心,我一直在这儿卖呢!”这句朴实的话中其实包含了华丽的“博弈论”思想:我卖与你们买是一个次数无限的重复博弈,我今天骗了你,你们今后就不会再来我这儿买了,所以我不会骗你的,菜的质量、口味肯定没问题。而你在听了阿姨的上述一句话后,常常也会打消疑虑,买菜回家。通俗地讲,我们身边充满了博弈,或者说,我们身边的许多行为、现象都可用博弈来概括。“博弈论”不仅属于经济学,也理应属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这些学科也有理由分享“博弈论”那旖旎的学术风光和精细的分析技巧。 在博弈中,人们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完全的,这就需要在博弈进行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积累知识,修正判断。博弈论的应用和研究非常的广泛,博弈论能带给我们最大的获益,带给我们共同所需要的双赢。生活处处充满了竞争,博弈也就无处不在。通过博弈,我们获取知识,获取合作,达到最高的目标。

虽然博弈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参与者都是在每一场博弈中寻求自己的最优解。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合作和竞争的过程,在这些合作与竞争中,每个人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得到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结果。由此看来,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在于解法而在于寻求巧妙的策略,学习博弈论不是为了享受分析博弈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果。博弈的思想来自现实生活,它既可以高度抽象地用数学来表述,又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博弈论并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就像孙膑没有学过高数,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最优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但是,博弈又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第二篇:生活中的博弈论教案

授课课题:生活中的博弈论 学时:7

课题1(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博弈论的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博弈论的发展历史与重要人物。

3)理解经典模型“囚徒困境”,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课堂上的博弈游戏,了解到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 2)通过现实生活案例分析,学会初步运用博弈论知识的方法,即倒推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集体参与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探索社会的行为规律有更强的欲望。

2)通过生活中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班级为本市高中高一年龄段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在认知上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理解为主,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少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术语。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寻求多样化,不要太过于单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博弈论基本组成,在游戏中学会根据策略改变自身的策略,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难点:学生体验发现博弈论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读生活中的案例。

四、授课方法:

游戏教学,问答教学,交流讨论。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1、引入新课

引入:由生活中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棋类和纸牌类游戏入手。

教师活动:大家都应该玩过扑克,或者象棋跳棋之类的游戏吧?玩这些游戏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取胜。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无时不刻存在着一些竞赛与对弈,那我们怎么样才能使得自己取得最终的胜利呢?现在教大家一种思想,可以让大家在这些游戏当中迅速理清自己的思想,运用好的方法取得胜利。

2、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成绩博弈

游戏规则:在不被同桌看到的情况之下,在每个同学拿到的纸张上面,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自己想填的成绩,这个成绩不是乱填的。你可以写的成绩只有两个:a或者是b。把这看成是你成绩的赌注。之后教师收集好同学们的答案。我会随机抽取两个人,以此类推,两两一组。如果你写的是a,而你分到的另一半选择b,那么你获得3分,另一个获得-1分;如果两个都写的是a,两个人的成绩都是0;如果两个都写b,两个人的成绩都为1;你写的是b,另一个选择a,则你获得-1,他(她)获得3。

师生活动:交流讨论,考虑每一种情况,得出结论。

3、讲述新课

引入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教师活动:讲述博弈论的概念,结合游戏讲述博弈论的三要素:参与者、若干个可以选择的策略、收益(支付)。

4、博弈论发展历史

课件展示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

5、博弈论经典模型 讲述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结合博弈论的三要素,多角度分析这一类模型。给出在这个模型下的基本矩阵模式,可以方便大家思考、选择最佳的策略。

分别考虑甲和乙的策略选择,筛选出最优的策略和最劣的策略,最终选择最优的策略,得到最终的结果。

从这个经典模型当中,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着背叛,本来两个人都选择沉默,这样可以获得双赢。但是因为人心中的自私,不得不去选择告发。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在与人交往当中,一定要相互信任,不要让自己的自私毁了一切,也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总之,我们要避免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课题2(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博弈论的基本三要素。

2)理解经典模型“囚徒困境”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

3)通过博弈游戏,学会倒退的思维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课堂上的博弈游戏,了解到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 2)通过现实生活案例分析,学会初步运用博弈论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集体参与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探索社会的行为规律有更强的欲望。

2)通过生活中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班级为本市高中高一年龄段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在认知上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理解为主,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少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术语。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寻求多样化,不要太过于单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猜数字游戏当中博弈论知识,学会运用对方的策略来改变调整自身的策略,学会用矩阵来表示双方的收益。

难点:在猜数字游戏当中所展现的社会认知,理解“囚徒困境”模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授课方法:

游戏教学,问答教学,交流讨论。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复习旧课

教师活动:什么是博弈论?博弈论有哪些要素?囚徒困境指的是什么? 2.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取自美国真人秀《幸存者》中的一个游戏---抢第21支旗。

师生活动:班级从中分开成A、B两组,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进行“抢21支旗”的游戏,讲台上有21支旗(有小木棍代替)。每个人都拿一支旗,两支旗或三支旗,但是不能不拿,谁拿到最后一支旗就获得胜利,

先进行一次比赛,注意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即当只剩下4支旗的时候就已经胜负已分了。

再进行一次比赛,同样然给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得出进一步的规律。 最后进行一次教师和班内对抗的胜者比赛,这次能激发他们最大的凝聚力和斗志。经过观察思考,得出最终的结论。 3.新课教学

结合复习的囚徒困境知识,提出一些生活中存在的事例。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囚徒困境”这样一个博弈论的模型,很多人会问,这个模型类似的事件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吗?不太可能吧?

那好,我们现在就来找找看到底有没有。列举“商家价格大战”、“价格联盟”:生产同类产品的商家之间本来可以通过相互约定提高价格而获得利润,但结果却相反,往往是相互杀价,最后都赚不到钱。这些类似价格联盟,往往不会持续很久,他们自身就会崩溃,消费者可以等待价格降下来。

相同的例子还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一些基础性的公共设施建设往往都是由国家来出资建设,私人往往没有这样的积极性。 4.猜数字游戏

游戏规则:让所有同学在0至99这100个整数中选择一个数字,如果最后选择的数字最接近所有数字的平均值的2/3,那么就赢得这个游戏,获胜者获得相应的奖励。根据最后交上来的结果,当场计算,公布最终的胜利者。

师生互动:利用博弈论的知识讲解,在理论情况下,最终获胜的数字应该是什么。结合实际当中的情况进行讨论。重点:学会运用对方的策略来改变调整自身的策略。 具体情况:有选择大于66.7的同学;写0的人;写33.3的人;写22.2的人等等。结合同学们的答案,分析每一类人的社会认知程度,进行德育教育。

先说选超过66.67 的人。可能因为没有听清楚题目。先别就这样放过这个现象。在社会中,没有搞清楚规则的到处都是。再说选0的。这个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但是在一些高智商的群体当中,选0 的人的比例就会很高。然后我们来说选33.3的。他们是正常的,平凡的人。在明白规则之后,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再说赢得游戏的22。他们懂得规则,但是和正常人相比,他们往往比别人多考虑了一步。

本游戏的关键在于:先要了解对手的策略,然后再对自己的策略进行调整和改变。通过博弈游戏的亲身体验,学生会自觉对自己的博弈行为进行纠正,加深对博弈的印象和理解。

课题3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经典模型“智猪博弈”,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

2)模拟二战时候盟军与德军在诺曼底时的博弈情况,了解纳什均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课堂上的博弈游戏,了解到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 2)通过现实生活案例分析,学会初步运用博弈论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集体参与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探索社会的行为规律有更强的欲望。

2)通过生活中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班级为本市高中高一年龄段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在认知上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理解为主,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少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术语。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寻求多样化,不要太过于单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智猪博弈”模型,学会运用对方的策略来改变调整自身的策略。

在若干策略中剔除劣势策略,最终达到纳什平衡。

难点:理解经典模型“智猪博弈”,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

四、授课方法:

游戏教学,问答教学,交流讨论。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复习巩固

教师活动:复习博弈论的基本知识,付息“囚徒困境”的经典模型,学会在博弈时在若干策略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师生互动:对上堂课最后阶段的游戏—成绩博弈游戏,进行结果公布。结合所学的知识,简略讲述同学们最应该填写的成绩 2.进入新课--智猪博弈

教师活动:讲述“智猪博弈”模型。

教师活动:有一只小猪和大猪,住在猪圈里,而在猪圈的一端有一个食槽,另一端有个按钮,如果按一下按钮,那么会有10单位的猪食落入槽中,但是谁去按,那么它就要花2单位的能量。也就是说,若大猪到槽边按钮,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以此类推。那么,现在假设两头猪都有智慧,如果你是小猪,应该怎么样来选择?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知道之下,画出大猪小猪的收益矩阵图。研究小猪可供选择的策略,运用所学知识来选择出最优的策略,使得自己活得更大的利益。 教师活动:公布最终结果,应该是小猪等待大猪来动手。画一个矩阵图,从矩阵中看出,在小猪的若干个策略选择当中,等待是最优策略。 3.实例分析

“智猪博弈”模型给人的启发:

它给弱者的启发是:自己本身的实力,无法与别人抗衡,但是为了生活,就需要在“大猪”身上搭便车。

它给强者的启发是:要时刻守护住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不能一直做冤大头,要用合法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它给政府的启发是:要合理地制定一套游戏规则,使得每个人在这个规则中,都能够充分创造出自己的财富,促进社会的和谐。 4.博弈游戏—“抢滩登陆”

将班级分成两组,分别扮演二战时期的德军与盟军,根据课件中所给出的背景,给出双方的攻守策略。

课题4(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展示所搜集到的案例,了解到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 2)通过现实生活案例分析,学会初步运用博弈论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班级为本市高中高一年龄段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在认知上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理解为主,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少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术语。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寻求多样化,不要太过于单一。

三、授课方法:

游戏教学,问答教学,交流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小组展示每个组所搜集到的博弈论在生活中的案例,其它学生认真记录学习。

教师对所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

2、小组提问环节:

其它组的学生对展示小组的案例进行提问,负责展示的小组要解答同学的疑问。

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提示。

3、交流讨论:

小组展示完毕,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出相似案例的一些基本特点。

4、教师总结

第三篇:生活中的博弈

一博弈概论

博弈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短暂发展,正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著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藤、豪尔绍尼因在非合作博弈均衡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005年奥曼和谢林因“以博弈论分析方式增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说明博弈论已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到底什么是博弈论,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什么是博弈?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面对如许重重迷雾,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对于非合作、纯竞争型博弈,诺伊曼所解决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两个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个人赢一着则另一个人必输一着,净获利为零。在这里抽象化后的博弈问题是,已知参与者集合(两方) ,策略集合(所有棋着) ,和盈利集合(赢子输子) ,能否且如何找到一个理论上的“解” 或“平衡” ,也就是对参与双方来说都最“合理” 、最优的具体策略?怎样才是“合理” ?应用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 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於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 。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当然,其隐含的意义在於,这套最优策略并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体现的基本“理性” 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 二生活中的博弈

生活之中到处充满着博弈,有人说没有,那是因为缺少发现博弈现象的眼睛。人生就是在弈棋,学会博弈。虽说博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博弈现象存在的生活是万万不能的。

受很多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的影响,人们心目中恋爱组合的影像应该是“帅哥+美女”,或者男才女貌的搭档,但是在校园里、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女+野兽”、“帅哥+恐龙”的恋人组合,为什么现实总会给人以莫大的惊奇呢?这样的现实给我们这群野兽和恐龙看到了前途的光明。电影《美丽心灵》中有一幕是,有四个美女和一位真正的绝色美女走进了酒吧。于是纳什便跟其他三个男同学解释说,他们该怎么去追这些女生。在正常情况下,四个男生会同时对这个绝色美女展开攻势,但纳什认为,采取这种策略并不聪明,因为假如所有的男生都去追同一个女生,他们就会相互牵制,到头来“没有一个人”能如愿以偿。假如四个男生被绝色美女拒绝后才去找那四个普通的美女,那么她们就会因为自己成为别人的第二选择而发火,结果就是她们也会把这些男生一脚踢开。为了避免两头落空,纳什给出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些男生一起冷落绝色美女,转而去追求那些普通的美女,当然结果是一场欢喜。

在现实生活中,绝色美女被冷落并非特例,她们的条件比别人好,却没人追求;而他人的长相远不如她,却可以找到幸福的伴侣,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绝色美女的困惑”。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对绝色美女有好感的优秀男生会想:这么美的女孩一定有很高的门槛,自己与其受人家的拒绝后没人要,不如在喜欢自己的女孩中去选择。而野兽们自己没有人追求,也就没有受到拒绝后损失的机会成本,他会一心一意、契而不舍、百折不挠地放手去追那朵“鲜花”,如果追到则其收益无穷大;而如果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所以“美女+野兽”的组合也就合情合理了,帅哥+恐龙的形成原因也类似。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比如上海市私车车牌的拍卖中,一个人只能投标一次,由于投标人之间没有信息沟通,所以每个人都预期私车牌照很贵,因而都报出很高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私车车牌价格会很高的缘由。

解决“绝色美女困境”的方法就是:假如很多人都对一个特定环境里的绝色美女展开攻势,你放弃是一种优势策略。但当别人都群体冷落这位美女的时候,就应该勇敢的去追求。当然,这需要很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还根据你是帅哥还是野兽、美女还是恐龙,这让自己就不好判断了,所以博弈在生活中的使用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这一问题中我们是否也应该看到另一个侧面,那就是博弈的应用又是一门学问,如果生活之中死搬硬套博弈思想,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去追求绝色美女,那么可能不但绝色美女追不到,甚至绝色美女身边的一半美女也无望了。

这也不是说博弈伦毫无用途,博弈提供的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培养人的一种向前推理,向后验证。”倒后推理”法。博弈论是在力图用最简单的假设下得到最大范围的推理应用。博弈论的这种方法与很多应用广泛的学科都是相似的。

然而,博弈的技术分析有着严格的前提条件,博弈的不同的模型多种多样,什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都要求博弈参与者逻辑严密,思路清晰。遗憾的是,这种技术分析的应用范围却是非常地狭窄。由此可见,博弈论的思想比任何技术性的分析都要重要。

所以说当代大学生过多的以自己为中心,主观思想占据理性的高地,处理问题思维的火花闪现的太少。但是人类当然包括大学生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由于时间地点资金的限制,不可能掌握和了解所有知识和信息,也就不可能搜集到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再者正真的智者也要意识到信息的采集需要成本和精力,而不是毫不费成本的。 因为我们如果必须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等等。妄想和渴望得到所有的信息,企图能作出收益最优的决策,有时反而是最不理性的行为。赔了夫人又折兵,付出一定要与回报成比例哦。但是,当我们退而求其次时,博弈论可以得到对现实的客观世界描述的近似。著名的博弈论大师鲁宾斯坦(Rubinstein)曾说过,“一个博弈模型是我们关于现实的观念的近似,而不是现实的客观描述的近似。”

由绝色美女困境引出博弈问题到现实生活的博弈思维再到博弈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能会洞察博弈的精彩。策略与博弈的不可预知性,不可预测的行为可能会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平凡枯燥的人生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自古人生多博弈,宇宙万物在博弈。一句禅语:博弈就是没在博弈,没有博弈即是在博弈。博弈无形!

三、如何运用好博弈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精妙的博弈策略。许多成语及成语典故,就是对博弈策略的令人叫绝的运用和归纳。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渡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等等。当然,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

在博弈中,人们经常采用威胁策略,但其他博弈方也会采取对威胁的辨别和反威胁策略。经济学家泽尔腾就将不可置信的威胁剔除出去,解决了一个博弈中可能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问题,从而使人们能方便地预测博弈的结果。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父母不同意女儿所交的男友,威胁女儿说:“如果你再同他交往,我们就与你断绝关系。”但这样的威胁往往是不可信的。对爱情执着的聪明女儿会置父母的不可置信的威胁于不顾,继续与男友交往甚至最终与之结婚,父母最后也会承认那个当初他们并不喜欢的女婿。这个结果便是剔除了不可置信的威胁后的“纳什均衡”,“博弈论”中称其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博弈论”研究还发现,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博弈方会选择相互合作的策略。

在博弈中,人们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完全的,这就需要在博弈进行过程(即动态博弈)中不断地收集信息、积累知识、修正判断。成语故事“黔驴技穷”实际上就包含了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老虎吃掉毛驴的策略,在“博弈论”中就是所谓的“精炼贝叶斯均衡”。人们常提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实是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动态博弈的一种描述,面对上边的政策,下边寻求对策是正常的、必然的。从“博弈论”的角度讲,上边的政策制定必须在考虑到下边可能会有的对策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政策就不会是科学、合理的。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博弈论,只有好好运用它,它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真的就是跟博弈问题息息相关了。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博弈战场上,我们怎么能使得自己在博弈场上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了。

《活学活用博弈论:如何利用博弈论在竞争在获胜》(美)米勒 著,李绍荣 译 《生活中的博弈论》 孙恩棣 著

《纳什博弈论论文集》 纳什 著 张良桥,王晓刚 译 《博弈生存:社会现象额博弈论解读》 潘天群 著 《博弈论经典》 [美]库恩 编著,韩松 等译

第四篇: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如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打交道,这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也就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看作是永不停息的博弈决策过程。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而博弈论正是研究棋手们“出棋”的招数与技巧,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

两只公鸡面对面争斗,继续斗下去,两败俱伤,一方退却便意味着认输。在这样的博弈中,要想取胜,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至少要显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以迫使对方退却。但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 这类博弈也不胜枚举。如两人反向过同一独木桥,一般来说,必有一人选择后退。在该种博弈中,非理性、非理智的形象塑造往往是一种可选择的策略运用。如那种看上去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的人,或者看上去有点醉醺醺、傻乎乎的人,往往能逼退独木桥上的另一人。还有夫妻争吵也常常是一个“斗鸡博弈”,吵到最后,一般地,总有一方对于对方的唠叨、责骂装聋作哑,或者干脆妻子回娘家去冷却怒火。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也是一种“斗鸡博弈”。在企业经营方面,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条件下,一家企业投资了某一项目,另一家企业便会放弃对该项目的想法。 在博弈论”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博弈方会选择相互合作的策略。但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较少,则合作就不可能实现。如果你去菜场买菜,当你对某种菜的质量、口味等有疑虑时,卖菜的阿姨常会讲:“你放心,我一直在这儿卖呢!”这句朴实的话中其实包含了华丽的“博弈论”思想:我卖与你们买是一个次数无限的重复博弈,我今天骗了你,你们今后就不会再来我这儿买了,所以我不会骗你的,菜的质量、口味肯定没问题。而你在听了阿姨的上述一句话后,常常也会打消疑虑,买菜回家。

在博弈中,人们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完全的,这就需要在博弈进行过程(即动态博弈)中不断地收集信息、积累知识、修正判断。成语故事“黔驴技穷”实际上就包含了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毛驴刚到贵州时,老虎摸不准这个大动物究竟有多大本领,因而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这在老虎当时拥有的信息条件下是一种最优策略选择。过了一阵子,老虎走出树林,逐渐接近毛驴,就是想获得有关毛驴的进一步信息。一天,毛驴大叫一声,老虎吓了一跳,急忙逃走,这也是最优策略选择。又过了一些天,老虎又来观察,并对毛驴挨得很近,往毛驴身上挤碰,故意挑衅它。毛驴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就用蹄子踢老虎,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老虎最终了解到毛驴的真实本领后,就扑过去将它吃了。在这个故事里,老虎通过观察毛驴的行为逐渐修正对毛驴的看法,直到看清它的真面目。事实上,毛驴的策略也是正确的,它知道自己的技能有限,总想掩藏自己的真实技能。老虎吃掉毛驴的策略,在“博弈论”中就是所谓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挤公交,他们应该是很熟悉的。大家都知道,公交的上车门人往往是最多的,为什么呢,因为,人都从上车门上,一些人在车厢中部占了一个好位置后,就不愿意往后走了,这样,人流就在上车门这一块区域大量堆积,刚上车的人挤得够呛,而在车厢后面的下车门的人并不多,怎么办,为了获得更舒服一点的空间,也只有往车厢后面挤了,这就体现了人们权衡与博弈过程,上车门人多,站着不舒服,只有往车厢后头走,反正下车也得在后面下,现在不往后挤,迟早还得挨挤,但选择什么时机往前挤,并且在挤的时候又不得罪人。据笔者观察,往往是车进站,车厢内人流移动,有人下车的时候往后面挤最适合,这时候,有些人已开始移动,你只需让他们为你开道,你跟着他们向后走就行了。这个跟随战术也体现了一种“智猪博弈”,“大猪”向前开道,“小智猪”跟前向前走,“大猪”大声喊道“借过,借过。”并往后挤,这时人们也自觉地让出了一块空间,“小智猪”可以什么也不说,跟前往前走就行了。

不但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场博弈,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中的局中人便是我们自己。有时我们需要一种敢于和命运相博的胆识,有时我们还需要有与命运进行捉迷藏的智慧,因为博弈不能只是争强斗狠,我们必须重视策略,才能赢得更轻松。

第五篇:博弈论在政府审计中的分析应用初探

唐海审计局赵黎星

一、博弈论的基础理论

博弈论(Game Theory)又有人译为游戏论、对策论,研究当某一经济个体的决策在某个群体中互相影响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极具代表性的例子 “囚徒困境”进行了阐述:两个合伙犯罪的人被隔离审讯。如果两人都不招供,警方就没有足够证据判他们重罪,只能判每人监禁2年;如果都分别招供,则每人将被判5年;若一人招供而另一个人不招,招供者将获释放,而不招供者将被判10年。在这种情况下,一名囚犯首先会想:不管对方招与不招,选择招供对自己都是最有利的。于是这个囚犯决定招供。出于同样的理由,对方也会选择招供,结果是两人同时被判5年。双方都不招时,各被判2年,将是更好的结局。招供却是对单一个体的最优选择,而不是合乎逻辑的全局最优选择。日常生活中乘车、买东西时的“乱挤”现象,其实就相当于多人的“囚徒博弈”。可见每个人在做出各种决策时,并不注重自身决策行为是否合理,是否在最终结果上取得全局最优,只是追求自身现实利益的最大满足。而这一行为决策,往往会对全局利益造成伤害。

博弈论被广泛地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我们不妨也将审计工作中的各个主体看做是理性经济人,借助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对政府审计工作中的审计管理以及审计实务两方面的相关问题分析解构,从而为维护“全局利益”找到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二、博弈论在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不对称是博弈论的重要前提,而审计机关作为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在诸多层面上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的特征,如领导层和中层干部之间、中层干部与具体工作人员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审计机关之间等。审计系统内部行为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过程。这种既成事实,对于审计工作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审计风险大幅增加。

审计是一个集体性的工作,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准确定性,到最后依法处理均需要在组织内部对大量信息进行多次纵向、横向的沟通、研究。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或中层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可能截留或更改信息的内容,只向上(向外)传递符合自己利益的信息,而将其他信息予以过滤。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调查过程中可能发现了大量的线索,但在其向上汇报时,可能只汇报自己认为能出成绩,符合自身利益的线索,而隐藏有利于他人工作的信息;审计组长在收到审计人员的信息后,又会根据审计组的人力、时间安排以及个人对发现问题的偏好等进行整理过滤,只将符合本人(本组)利益的问题向上(向外)传递。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审计人员、审计组长等掌握的部分被审计单位的实质性问题线索,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包括利用权力截留信息牟取不当利益),并没有真正如实地反映到领导层,可能形成有价值的问题线索被隐藏或轻描淡写地处理,极大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影响绩效考核和干部评价的公正性。

由于不同岗位之间在工作量、工作成果、工作责任、审计对象所

处行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个人真实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很难科学准确的量化到最终的考核成果上来。“理性”审计人员的自身决策一般具有强烈的个人利益趋向,往往并不注重决策行为是否合理、是否在最终结果上取得最优,而只是追求自身现实利益的满足。现行的考核方法又往往只注重结果,因此导致考核结果的片面性。

(三)影响规章制度的有效发挥。

审计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奖励和处罚都是以事实(信息)为依据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大量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错误未受到处罚、成绩未受到表扬的情况,按照博弈理论,制度的遵守情况会越来越差,最终偏离制定规章制度的初衷。

为消除以上三方面影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

要创新思维,在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上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全新的机关信息化工作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确保信息的清晰、准确,减少信息失真,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安全性和透明度,避免领导层和审计人员信息接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保证机关决策的科学严谨性。与此同时,公开和保密工作均要真正到位,凡保密的信息就不能变为透明,凡是应该公开的就坚决不设置任何技术措施进行阻挡,不让信息成为某些人可以利用的资源。

第二,建立完善科学、公平、透明、动态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不同科、处室的审计人员所面对的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现状不同,同样的能力水平付出同样的努力取得的审计成果却往往大相径

庭;后勤综合部门的工作岗位职责各不相同,工作特点、强度和责任也差别极大。如果不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科学、透明、动态的评价体系,而用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考核工作在不同时间、环境下的人员,就不能体现公平。另外,在晋升和奖励等内部激励机制方面要考虑“长短结合”的原则,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长补短,短中见长”的激励机制。审计工作尤其是审计管理工作,效果的取得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措施成效的取得具有较大的滞后性,避免短期行为和短视效应。

第三,做好审计机关文化建设。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如果“环境”满足一定的条件,理性经济人就可能达成暗中的共识,实现共同合作,达到全局利益的最优化(有如“囚徒困境”中两个囚犯都不招供)。审计机关需要形成某种“文化环境”,形成一种默契和一种微妙的暗示,并推行积极的、有利于审计机关整体利益的价值评价原则,并始终贯彻于审计机关的管理行为中。每一项管理制度的制定都要自始至终遵循审计机关所提倡的价值判断标准,体现审计机关价值观的一致性。同时,领导层还应通过亲自作出关心和信任审计人员的表率来激发审计人员的合作意愿,通过鼓舞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创造共同信念来加强合作,从而建立一种促使审计人员价值选择趋同的“环境”,以实现全局利益最大化,同时实现审计人员个人利益的满足

三、博弈论在审计实务操作中的应用。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关或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成了这个博弈的主体,博弈论最直接的应用在针对被审单位会计舞弊问题的分析探究

上。

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部门的博弈中,被审计单位有两种可供选择策略: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即说真话和说假话;审计部门也有两种策略:严惩或惩罚不力。假设该博弈模型的矩阵如下:

审计部门

被审计单位

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的最终选择将取决于它对审计部门惩罚力度的预期,也就是它对风险程度的判别。假设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严惩的概率为10%,则被审计单位

说真话的收益=4×90%+5×10%=4.

1说假话的收益=6×90%-7×10%=4.7

可见说假话的收益大于说真话的收益,因此被审计单位选择说假话。为了让被审计单位说真话,必须加大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部门严惩的预期。假设此概率的预期为50%,则被审计单位

说真话的收益=4×50%+5×50%=4.

5说假话的收益=6×50%-7×50%=-0.5

可见说真话的收益大于说假话的收益,因此这时被审计单位选择说真话。

博弈论带给我们一些对治理会计舞弊问题的启示及对策。

(一)增强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

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导致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舞弊、隐瞒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做法,最突出的问题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惩处力度不够。所以要切实提高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度,必须加大对查出问题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增加被审计单位严惩概率的心理预期。被审计单位都会存在一个会计舞弊行为的临界点,审计机关通过提高实际惩处和事前教育的力度,增加舞弊行为的边际成本,从而有效降低舞弊行为可行性。

(二)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改变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从而影响行为人的决策动因。审计机关应该监督被审计单位建立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督查其执行情况。更进一步,要将内控制度检查形成常态审计工作,纳入到年度审计计划中来(可安排到正式审计业务较少的期间)。这也为正式审计项目做好了铺垫,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应用博弈理论,可以更透彻的对审计管理和审计实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和审计业务质量的方法和思路。

上一篇: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石化行业常用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