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

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是将丰富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的研究,为幼儿攀比行为成因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是为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家长提供矫治幼儿攀比行为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消费习惯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攀比最初的基本解释为抓住某种东西往上爬,主动去接近另外的东西,后来的延伸意义是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比如在消费等方面一味比高,不甘落于人后。

钱来娣(2012)在《浅谈幼儿的攀比心理》指出,从心理学角度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建立,开始有了争胜心,这也就是幼儿攀比行为的成因。但是对于幼儿的争胜之心,不能一味否定,因为这也是促使幼儿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只要不过分,他们的模仿行为和好胜之心都应当加以保护,而不是压制。

沈贵鹏(2005)在《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中详细论述了攀比行为的内涵,而且沈教授对于攀比内涵的认识非常深刻,他认为攀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行为。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内的很多地区先后富裕起来,经济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所以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攀比之风也由此而生。生活中人们对攀比的理解通常是广义上的,即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与条件,盲目与高标准比较。我们所理解的攀比,一方面是指盲目与他人比较,不顾自身实际、不管后续影响、不符教育要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积极进取的,在攀比的同时,看到自身不足,加以改进,取长补短的正面现象。 我认为幼儿存在攀比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争强好胜,不肯接受落后于他人的情况,表现欲较强的幼儿甚至会因此而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更严重者还会发生行为上的纠纷。幼儿存在攀比行为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广大幼儿中。

(二)研究现状

攀比属于比较方法的一种,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因为人都有向上的心理,孩子也总想自己比别人好,希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夸奖,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满足。国内的有关学者对于幼儿的攀比行为一直比较重视,发表了很多著作来阐述这一行为的涵义及成因。

(1)幼儿攀比行为的危害

经常攀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利的影响。在攀比中,视同伴为对手,视父母的拒绝或否定为不疼爱。长此以往,可能会扭曲儿童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知。消费攀比还容易使一些儿童形成崇尚物质、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性格。此外,攀比心会导致幼儿追求虚荣,追求同学的羡慕,增加精神负担,在攀比中孩子一旦处于下风,情绪容易低迷。

时间久了会导致幼儿滋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所以幼儿的攀比行为危害非常大。

(2)幼儿攀比行为的成因

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幼儿攀比的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家长的溺爱,让幼儿的攀比行为有了经济基础;

③幼儿判断是非能力较差性为他们的攀比行为提供心理基础; (3)改善幼儿攀比行为的措施

①家长、教师要把握幼儿攀比行为的程度,适时予以纠正。 ②父母不要溺爱幼儿,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③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研究课题的切入点

现代社会对幼儿攀比行为的探讨除了分析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外,同时应该更多关注如何减少幼儿攀比行为,共同矫正这种不良行为的措施,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幼儿攀比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本文除了对幼儿攀比行为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还将对幼儿攀比的具体行为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的切入点就是幼儿攀比的具体行为分析。

(四)参考文献

[1]沈贵鹏.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5(22). [2]王雨晴,陈英和,肖兴荣.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田景荣.谈谈孩子的消费教育[J].父母必读,1994(8). [5]钱来娣.浅谈幼儿的攀比心理[J].教师,2012(1). [6]Matthias Kunze, Mathias Weske. Comparing Behaviour. Behavioural Models.2016. [7]Stephen J. Handel. Children’s competitive behavior: A challenging alternative. Current psychology,1989.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了解幼儿园中部分幼儿攀比的现状。 2.分析幼儿攀比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在CNKI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中搜索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提出自己的看法。 2.访谈法

采用非结构式访谈,对5所幼儿园中抽样调查的30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以幼儿园中幼儿存在的具体攀比行为为主题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有关幼儿攀比行为的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家长跟幼儿老师,填写在家及幼儿园的攀比行为情况,其中家长和幼儿教师各30份,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第二篇:大学生攀比消费

杜绝盲目攀比 树立健康消费观

摘要: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整体趋于合理,但是在小范围内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是需要各界人士正视的,例如盲目攀比的现象在某些大学生中十分常见,这是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当中亟待纠正的误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杜绝盲目攀比,树立健康消费观,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入手,重点关注了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问题,希望对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 攀比消费 健康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基本现状

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包括基本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四个方面。据统计,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合理消费,收支平衡,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来自家庭的支持,远离故乡家人,他们的行为有更多自主的余地,但是他们大部分还是没有因为缺乏监督指导而放任消费。

然而,少数一些大学生在花钱消费方面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诸如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情绪化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和攀比消费等等。众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给少部分大学生造成了“财政赤字”,这是大学生消费现状不容乐观的方面。笔者认为,这些不合理消费行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大学生意志不够坚定,攀比心理过重所造成的,来自相对纯洁的中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由于自制力不足,看到身边一些同学吃好喝好玩好的,心理不平衡,虚荣心作祟,遂倾其所有与之攀比,使自己陷入了“财政赤字”的泥潭。

二、盲目攀比消费

每个大学生的出身不同,背景各异,所以在校的消费要量力而行,最好能以节俭为重,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却没有这个理念,他们的想法是“你有,我也得有”。 这种攀比心理使大学生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喜欢追求前卫新潮,攀比心理严重,出现了消费负担过重,消费水平超出了实际需求或家庭的支付能力。

化妆品和衣服是女生最爱攀比的,强烈的爱美之心无可厚非,通过时尚的穿着和精致的化妆提升自己的形象是合理的做法,但是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名牌,不惜代价购买高级化妆品和服装,这些东西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没有就丢人。钱不够就问家长要,相互摆阔,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影响极其恶劣。

而男生攀比消费的方向很多时候是在“人际交往消费”上。互相请吃饭,我请你吃的一定要比你请我的高档,第二次去吃的一定要比第一次的要贵,盲目攀比的心理让这种交际陷入了恶性循环,而学生口袋里的钱,就这么如流水般减少。男生还有一个方面的支出会给自己增加财政负担,那就是恋爱支出,攀比心理偶尔也会在这个方面让男生失去理智,“我送给你的礼物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观念使男生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诚然,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消费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有能力去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开展自己的消费行为,不合理消费危害甚大,对当代大学生更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这会加重家庭开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受委屈,所以他们会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而你无上限的攀比会使你光鲜亮丽外表背后的父母必须付出更多辛劳。而你从此养成的不良消费习惯,也许会在很长时间内带给你麻烦,毕业后理财陷入混乱,经济独立后经常入不敷出,这些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困境在此刻已埋下隐患。

大学生必须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看,消除盲目攀比消费现象意义都十分重大。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科学健康消费。

三、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首先,必须克服攀比情绪,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不可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一味的追求新异,推崇时尚。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作一个清醒而理智的消费者是第一步。

第二,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科学规划安排,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大学生大多没有自己创造的收入,没有尝过赚钱的辛苦,却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来自家庭的支撑,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在学校的消费行为都是家庭在支撑着,不论多少钱,容不容易挣,总之那都是父母亲给的,勤俭节约,不仅仅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且珍惜他们的劳动,尽量做到给家里减轻负担,也是为了将来独立生活做好积极准备。

第三,学会理财,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和金钱规律,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攒钱,管钱,护钱,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控制好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消费,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有规律,理好财不仅对大学生当下的校园生活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这个良好的意识一旦扎根,会在今后数十年给我们得生活带来诸多益处。

第三篇:学生攀比

社会生活迅猛发展,物质世界日益丰富,各种竞争不可避免,许多学生特别是即将成人的高中学生,由于幼稚和虚荣,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完美与盲目向上的愿望,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所新闻报道,某地一名高二学生为了迎接老师的家访,以满足个人强烈的虚荣心,想让收入平平的家长租所毫宅,遭到了家长的无奈拒绝,他却认为家长丢了自己的脸,竟愤然离家出走。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痛心。这也折射出学生交往中所存在的一种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盲目攀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只要你稍事留心,便会发现此类现象无处无时不在,从比吃、穿名牌,到比手机,以至于网络消费,甚至比谁能交到更多的异性朋友,比谁的家中住别墅、开名车、去国外旅游„„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斯廷格曾说过:每个人天考都有自我评价的需要,由于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人们往往习惯于通过社会比较来自我定位,以便从中确定自身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比较对象的选择多种多样,而比较方式也各不相同。经过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呈现以下三种形态:向上比较,向下比较,相似比较。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将直接产生不同的比较结果,客观全面地科学比较,可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而盲目攀比显然无此积极作用,相反却滋长了人的虚荣心,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并进而产生一些恶习。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分析,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近乎本能的一种社会活动,且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群体与社会活动之中。俗语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处的美是一种比较,也包含着完美、优秀、胜人一筹、卓尔不群,所以人人都有一种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愿望,总渴求并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这无可非议,那么,如何科学客观地与人比较?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握好与他人比较的分寸,否则,会受到盲目比较的严重危害。

那么,盲目攀比究竟有什么危害呢?对此众所周知,但各持一端,我将其归纳如下几点:第一,助长虚荣心,使自我价值物质化,驱动学生焦虑感,使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政党的生活中。第二,在盲目攀比中一直处于“落后”与“追赶”地位的劣势同学,这种攀比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他们在无法“胜出”的情况下,选择回避,游离于群体之外。第三,个别人为了满足强烈的虚荣心,可能会不择手段,不顾法律道德的约束去获取钱物,甚至引发犯罪。 高中生盲目攀比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竞争意识无处不在,物质需求不能满足,子女较少,惟我独尊。许多学生为此喜欢争强好胜,认为别人有的,自己凭什么没有。

(二)高中生处于成长阶段,生理特别是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不能理性地把握与别人比什么,怎样比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

(三)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外界不正确的消费理念,无疑也助长了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

明白了盲目攀比的危害与成因,我们应如何尽快走出盲目攀比的思想误区呢?

首先,要认清危害,坚定信心。盲目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仅害己,也会害人,所以必须努力加以控制并从根本上戒除。

其次,要加强个人心理修养,学会自我约束。要有一颗平常心,知足常乐,懈追求,平凡而不平庸。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是一名消费者,自己的消费无权凌驾在家庭之上,对家庭收入,父母的劳动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学会量入为出,不盲目与他人攀比,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也应杜绝奢侈浪费,养成节俭美德,俭以美德,以俭为美,注重精神追求。

第三,尊重社会差异,形成独立人格。贫富差异是目前社会上的一种真实存在,但贫富并不能注定一个人的贵贱尊卑。只有尊重社会差异与生活的多样性,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既不因家庭富有而飞扬跋扈,也不因父母贫穷而自卑自弃,要自尊自强,相信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平台上,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第四,寻找最伟大的幸福。人们都渴望幸福,但权威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的财富积聚达到一定数量时,人的幸福感与财富几乎毫无关系。人生的最终追求并非是最大化的财富,而是伟大的幸福。个性使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我们不必与他人盲目攀比,只有发挥自己的巨大潜力,做出最大贡献,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人生最伟大的幸福。

第四篇: 大学生攀比问题漫谈

摘 要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消费文化主导,非理性消费突显,其中攀比消费是一个重要方面。分析高校攀比消费文化的成因,探索对策,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关键词 高校 攀比消费 心理问题

90 后出生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时期,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物质条件、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比前几代人优越。他们生活在“4+2+1”家庭环境中,从小不缺乏长辈们的关爱。他们想要什么,长辈们就给什么,几乎是有求必应。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下长大的90后,他们有着独自鲜明的特点,个性张扬,思想独立开放,追求非主流的时尚,追捧“火星文”,推崇民主平等。他们带着独自的特点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他们的个性特点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热衷于消费,除了基本的学习生活消费,他们越来越注重娱乐消费、时尚消费,以此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但也因此形成了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

一、直面学生攀比现象

从理论上讲,攀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行为。然而,生活中人们对攀比的理解常常局限在负面,汉语对攀比的权威解释是:“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11]从字面学解释看,以上界定是合理的,但从文化、心理和行为上解释,对学生攀比现象的理解则应该更宽广、更全面。这里所理解的攀比,一方面是指那些盲目与别人比较,而不顾自己实际、不求长远目标、不合教育要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有明确的进取目标,有意识的、积极的、善意的、科学的与他人比较的现象。

二、攀比心理在大学生群体里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攀比心理严重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影响了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那么攀比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导致大学生攀比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和学校。家庭错误的引导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但是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是疼爱有加,有的父母甚至是溺爱。首先,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孩子想要的父母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无论父母是有条件还是没条件都会想办法去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无尽追求,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父母都会满足。其次,每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比别孩子差,所以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有,其实父母之间也是在攀比,这也就导致了孩子攀比心理的产生,所以攀比心理的产生与家庭的引导也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攀比心理的“群体效应”大学生攀比心理的产生的主要平台就是学校,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人们心理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大学生攀比心理的产生和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很多大学生自以为迈入大学的校门就可以不用学习了,对

原因影响大学生消费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既有内在大学生的动机、学习、认知、自我概念个人因素,但主要是外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第一,西方消费文化影响。费瑟斯通认为,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宣扬自己的美德转为宣扬自己的个性、人格。国家社会生活物质化,市场经济繁荣,“高尚”“节俭”“自助”等美德被“个性”“自我”“享乐”等代替。受这种西方消费思潮的影响,中国目前的消费观逐步西化,商品被赋予身份、地位、品味、荣耀等抽象标签,许多人通过消费商品来彰显势力。第二,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呵护备至,愿意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各种学习条件,但是缺乏对性格、生活理念和技能的培训,这种环境里的孩子缺乏实践锻炼,理财理念匮乏,不能体恤生活不易,因此很难形成合理消费观念和储蓄观念。问卷统计数据和笔者了解显示,大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大多数消费思路都比较模糊和混乱,而最后一学期又面临毕业,各种离别聚餐、娱乐的费用远超以往的经济支出;学期初是“富翁”,学期末变“乞丐”。这些都是消费理念缺失的表现。第三,学校教育缺失。除了用于专业教学,高校鲜有指导大学生树立消费观的课程或指导,也无明确引导举措或建议。从整体来看,高校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研究和引导几乎为零。第四,校园周边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消费刺激。庞大的在校师生巨大的消费能力吸引各路商家逐鹿校园。高校或大学城的周围形成了集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中心。网吧、餐饮、娱乐、服装店、KTV、美容院、出租屋等无时无刻不在刺激这大学生的消费。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较以往身心发育提早,极易仿效成人的消费模式,从而造成了不合理消费、过度消费、超额消费等。

学生的攀比主要有如下特点: 其一,频发性与广延性。学生之间的攀比几乎是无时不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在比的过程中成长;攀比的内容与形式也极其多样,涉及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纵向攀比和横向攀,有外在攀比和内在攀比,有物质攀比和精神攀比,有积极攀比和消极攀比等。其二,自我炫耀性。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时期,与别人比的过程也是张扬自我的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在攀比中能够炫耀自己的知识、能力、人品乃至外貌特征、物质财富和人缘关系等。 其三,从众与受暗示性。许多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学生难以理解攀比的真谛,在与他人攀比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从众性,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攀比行为常常受外力左右,顺应他人的意志。

其四,情境性与互动性。青少年学生的攀比行为常常受情境左右,一种竞争的情境可能快速激起他们攀比的欲望,当然攀比的行为也可能事过境迁。由于受情境的影响较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攀比中也就凸显出来,在人际互动中攀比。

有如下几种心理直接影响攀比行为:

一是自信心理。充满自信的学生最喜欢与他人竞争,学习上喜欢与高于自己的人比,德行上喜欢与先进比,比的过程自然会促进自己进步。

二是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也喜欢与他人比,由于自己的表现在同学中处于不利位置,通常他们不愿与学业好的学生、德行先进的学生比,而喜欢与落后的学生比,以求得心理平衡。学生进行攀比消费主要是一种“群体效应”,大学生受到群体压力而被动攀比,他们害怕被群体孤立、瞧不起。所以,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很有必要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氛围,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我们要教育学生:一个人的自信不是靠外表的装束,而是内才的表露。身为贫困生,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其实,消费高与低本身都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群体中个人要调整好心理状态。

三是补偿心理。有的学生与人攀比,其直接动机是求得心理的补偿。一个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疾苦,反而与人比物质享受;一个学业不良的学生.不在学业上提高自己,而与人比阔气、比文友、比网恋。这些都出于补偿心理。

四是虚荣心理。在学生的盲目攀比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虚荣心在作祟,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特别爱面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常常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人比不该比的东西,与人比自己无法胜任的东西。

第二,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出现在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的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些同学喜欢一掷千金,显示大方,而这种消费会对其他同学而言会出现“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的消费,甚至会出现频繁伸手向家里要钱的情况。

五是功利心理。有的学生斤斤计较于物质上的攀比,是由于他们只考虑功利化需求,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功利关系,而精神的追求是虚幻的。

第三,奢侈性消费。在谈到奢侈性消费,校园小资情调屡见不鲜。很多同学表示对LANCOME、DIOR、CK、D&G、LV、“苹果”手机等产品普遍认为价格还能承受得起,可以买下。而且学校附近西餐厅、酒吧等频繁出现大学生的身影,甚至校内咖啡厅等消费场所生意也风生水起。对拥有“苹果”手机的问卷调查显示,有 14% 和 28% 的学生认为“符合”和“比较符合”,这说明奢侈品消费尽管没在大学校园形成,但是已经有部分人开始进行奢侈性消费。

六是模仿心理。对于年龄幼小的学生来说,攀比常常缘于模仿,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设法拥有。在这种合理的直接支配下,学生的攀比行为也愈演愈烈。

第五,人际交往消费,个人形象消费并行增长。现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广泛参加各种活动,与外界环境频繁接触,消费呈明显社会化特征。各种名目的人情消费让人应接不暇。生日,奖学金评选,班干部评选,入党等以及恋爱等都需要庆祝、买礼物等女学生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注意个人形象,喜欢购买时尚服饰和高级化妆品,这些社交消费,恋爱消费以及服装化妆品等会占生活费的一半。

4 攀比消费文化对策初探攀比消费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其外因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相关,而内因则与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虚荣心和自尊心、自控力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除了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更需要依据攀比消费的心理成因,从学生个体本身探讨解决对策。(1)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高校需高度重视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走出漠视消费观教育的认知误区,通过学生参与度广的网络微博、论坛和校刊等宣传途径,将合理消费理念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消费理念;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也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其行为和观念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引导孩子,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社会要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将消费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当中;加大对舆论媒体监管,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行为和方式。(2)将攀比文化向竞争意识提升。攀比是正常的心理活动,攀比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人生观是否科学。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经常会把最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用与他人的差距来激励自己,从而起到提高自身成就动机的作用。反之,比安逸享乐、排场阔绰,最终导致攀比消费。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听从”教育模式,辅助科学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将攀比消费科学合理转移到“攀比”学业、能力等其它积极方面上来,学会理智“攀比”。(3)加强个人及团体心理辅导。攀比消费文化是因认知上存在误区,导致极端行为结果,依据心理学理论,结合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改变个体不合理情绪和错误认知,能够纠正错误行为。因此可加大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改变学生不健康心理。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另外,应积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一批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其次,大学生攀比消费群体特征明显,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群体辅导

对策在倡导生态环境的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应遵循着低碳经济和生态消费的模式。这需要全社会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合力来给予支持,构建大学生生态消费的支持体系。

1、社会应加强规范和引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因此社会应该倡导文明消费,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社会风气应宣扬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引导商家也由关注噱头转到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上来。同时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政府也应该整治高校、大学城周边的消费环境。商家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服务学生,为大学生进行文明适度消费营造良好氛围。除此之外,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也比较突出。传媒中成功形象日益简单化为金钱的代表,潜移默化中大学生的消费观也收到很大影响。例如传媒树立的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为女生注重外表、注重化妆品消费而忽略内在修养提供了标准。同时,类似“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无处不在广告轰炸对大学生的消费无疑起到了导向作用。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社会环境来帮助他们梳理健康的消费观念。

2、家长也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家庭教育也有特殊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本位是中国社会特色之一,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家长对子女的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教育理念、父母的表率作用以及消费基本理念的培养都有利于子女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同时父母应该重视对子女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购物的攀比、炫耀心理,并且根据家庭实际状况分配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根据孩子专业、未来职业与未来预期收入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消费支出。

3、高校应加强教育和研究高校应该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物质消费,注重提高精神品位和审美追求,拒绝盲目跟风。例如从美育角度对大学生加强道德教育;注重信念教育和理财观念,注重理财素质与技巧。鼓励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崇尚自然、简静,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注重社会和谐。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转向研究,注重加强课题的实践性,积极探索大学生合理消费理念的方式、途径。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维护,还需要学生主体配合三方的教育,增强自控力,自我约束,汲取正确的消费观,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全面素质和精神内涵的提高,努力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1] 倪

科 . 基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视角下的高校美育实施创新研究 [J]. 中国电力研究, 2012(26).[2] 田

芯 .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探析 [J]. 高校管理 , 2012(12).[3] 陈

莉. 黑龙江省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生态消费观的引导[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11).[4] 张

妍 . 太原市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D].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2.

第五篇:学生攀比:比什么?怎么比?

——学生攀比现象研究与对策

在中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都有基于自身特点的攀比之心和攀比之行。攀比深深地渗透于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学业和行为,透视校园攀比现象,对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直面学生攀比现象

从理论上讲,攀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行为。然而,生活中人们对攀比的理解常常局限在负面,汉语对攀比的权威解释是:“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从字面学解释看,以上界定是合理的,但从文化、心理和行为上解释,对学生攀比现象的理解则应该更宽广、更全面。这里所理解的攀比,一方面是指那些盲目与别人比较,而不顾自己实际、不求长远目标、不合教育要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有明确的进取目标,有意识的、积极的、善意的、科学的与他人比较的现象。

在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已经成为热点问题。有的现象折射出成人世界的庸俗和丑陋,透视出青少年群体中的失落和迷茫,这些现象形成了校园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譬如,有的学生沉溺于物质追求,在同学之间比生活条件,看谁吃得好、看谁穿得俏、看谁花钱阔绰、看谁发型新潮;有的学生对家境津津乐道,比谁的家庭金钱多、比谁的父母权力大、比谁家的轿车档次高、比谁家的房子面积大;有的学生与明星比派头,有的学生与大款比享受。凡此种种,都表达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所攀比的是“不该比的东西”,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热衷于物质与享乐的追求,必将导致品行的变异。

畸形的攀比可能导致青少年沉沦,而良性的攀比则能使人奋发,学生之间互相竞争、你追我赶、不甘示弱的现象构成了校园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譬如,在学业上,有的学生敢与“尖子生”比,为了能够超过他人,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脚踏实地付诸行动;在品德上,有的学生把标兵、模范作为自己做人的楷模,比做人的本领、比对集体的奉献、比各自的理想,在与同学的攀比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根本上讲,这一类攀比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就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心态。这种攀比是青少年积极成长的催化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青少年学生的攀比主要有如下特点:

其一,频发性与广延性。学生之间的攀比几乎是无时不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在比的过程中成长;攀比的内容与形式也极其多样,涉及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纵向攀比和横向攀比,有外在攀比和内在攀比,有物质攀比和精神攀比,有积极攀比和消极攀比等。

其二,自我炫耀性。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时期,与别人比的过程也是张扬自我的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在攀比中能够炫耀自己的知识、能力、人品乃至外貌特征、物质财富和人缘关系等。

其三,从众与受暗示性。许多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学生难以理解攀比的真谛,在与他人攀比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从众性,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攀比行为常常受外力左右,顺应他人的意志。

其四,情境性与互动性。青少年学生的攀比行为常常受情境左右,一种竞争的情境可能快速

[1]

激起他们攀比的欲望,当然攀比的行为也可能事过境迁。由于受情境的影响较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攀比中也就凸显出来,在人际互动中攀比。

在青少年人生发展进程中,“比”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和“比什么”。积极攀比所秉持的是一种“求上心态”,比别人的长处、比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进步、比志气、比内在的美、比精神的富足,在这样的攀比中,青少年会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加速社会化的进程,在不断进取中健康成长。消极攀比所秉持的是一种“浮躁心态”,比别人的短处、陶醉于自身的优势,比外在的浮华、比物质的富有,在这样的攀比心理支配下,青少年会沉溺于外在的追寻,丧失理想和志气,在攀比中助长物质的欲望和心理的虚荣、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因此,青少年攀比心理既需要养成、激发,也需要消解和控制,从而把攀比引向积极向上、追求内在精神的正确轨道上去。

二、学生攀比的形成机制

攀比是社会现象的一种,也是社会众多现象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人等方面对攀比现象进行归因。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的生活观、消费观、价值观以及自我发展观等方面的变化,学生之间的攀比正是众多社会现象的反映。从积极方面来看,全面竞争的社会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其父辈相比,这一代人显然更能适应竞争的环境,他们敢于同别人比,也善于同别人比,在比中成长,在比中进步。但是,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因素也侵扰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一代,一些庸俗的、腐朽的、落后的、丑恶的现象成了少数学生追逐的对象,我国社会中正流行一种“物质攀比病”,穿名牌、开名车、抽名烟、饮名酒、住豪宅等成了一些人生活的目标,成了相互攀比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以致于校园生活中出现了诸如斗富比阔、羡权慕贵、傍款追星等不良的攀比现象。只要社会上流行此类现象,校园生活中就会留下它的影子,因为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场域。

学生的攀比与家庭生活常常具有直接关联,每一个学生都来自家庭,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待攀比所持的态度都是学生攀比现象的动力源。其一,家长的期望。家长的攀比心理常常通过自身的期望传递给孩子,如果家长持有一种积极的攀比心理,他们就会鼓励孩子不要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与同学比学习、比品德、比进步、比奉献;如果家长持有某种消极的攀比心理,就可能把自身的期望集中于孩子的内在修养和学业追求之外,譬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学习上“压倒”别人,为的是将来能够做大官、挣大钱,能够给家长争面子、出人头地,这种期望心理支配下的攀比极有可能变味和走样。其二,家长的表率。攀比存在于各种人群之中,家长也不例外,绝大多数家长都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在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中,他们也在相互攀比,而家长的攀比行为也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成为仿效的对象。一些家长在社会群体中勇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不断进取的行为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榜样的力量;而一些家长畸形的攀比行为,如比谁的官大、比谁的钱多、比谁的车好等,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其三,家长的态度。这里指的是对待攀比的态度也影响孩子的攀比行为。譬如,有的家长不愿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靠诚实劳动取得成功的人比,而热衷于与那些靠歪门邪道、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的人比,后者成了他们追捧的对象,这将给孩子的攀比行为造成负面影响。

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学校在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演绎社会生活中的故事,学生攀比现象与校园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导向密切相关。其一,校风与班风。校风与班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好的校风影响下,学生之间会形成比学习、比生活、比德行的良好风气;在不良的校风影响下,一些学生就可能形成比物质享受、比金钱消费、比权势大小等不良风气。班风是校风的一部分,是每一个学生直接面对的情境,班级同学之间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更有效。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是班级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的积极形式。其二,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学生的同辈群体中,相互攀比的现象尤为突出,在这样的群体中,学生之间的联结是基于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和共同的价值定向。群体成员之间的攀比是全方位的:有学业上的攀比,以学业好的学生作为赶超对象是常见的攀比形式;有志趣上的攀比,如,比个人所崇拜的偶像,谁的偶像影响力大,谁的偶像特征明显,谁的偶像更有魅力等。其三,学校导向。前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基于潜移默化,而学校的导向则是有意识的行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激励措施等都能够影响学生,导致攀比行为。

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个体的心理上,就学生个人而言,攀比现象与持有什么样的心态直接对应,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心理直接影响攀比行为:

一是自信心理。充满自信的学生最喜欢与他人竞争,学习上喜欢与高于自己的人比,德行上喜欢与先进比,比的过程自然会促进自己进步。

二是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也喜欢与他人比,由于自己的表现在同学中处于不利位置,通常他们不愿与学业好的学生、德行先进的学生比,而喜欢与落后的学生比,以求得心理平衡。

三是补偿心理。有的学生与人攀比,其直接动机是求得心理的补偿。一个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疾苦,反而与人比物质享受;一个学业不良的学生,不在学业上提高自己,而与人比阔气、比交友、比网恋。这些都出于补偿心理。

四是虚荣心理。在学生的盲目攀比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虚荣心在作祟,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特别爱面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常常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人比不该比的东西,与人比自己无法胜任的东西。

五是功利心理。有的学生斤斤计较于物质上的攀比,是由于他们只考虑功利化需求,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功利关系,而精神的追求是虚幻的。

六是模仿心理。对于年龄幼小的学生来说,攀比常常缘于模仿,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设法拥有。在这种心理的直接支配下,学生的攀比行为也愈演愈烈。

三、学生攀比的教育引导

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比”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一门学问,也是教育者的职责。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攀比的参考:

1.把攀比引向竞争意识的提升

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顾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凭一时冲动或是受某种外力的支配而盲目地与别人比较,这类攀比是消极的,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害的。而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旨在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品德,通过比较促进自身问题的改善和精神的成长,这类攀比就是积极的,是值得提倡的。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人们交往频率的加快,人与人之间攀比的机会愈来愈多、面也愈来愈广,攀比也愈益突破传统的“比”的内涵,正日益向培养竞争意识提升,即在引导学生积极攀比的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所谓竞争,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相互争胜,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自己,它能够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从而推动个人的发展。但由于竞争具有强制性、排他性、严酷性等特点,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可能由良性竞争转化为恶性竞争。因此,在由攀比引向竞争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德性。

2.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

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学生攀比的内容更多地集中于表面的、外在的、物质的、即时的东西,如,从比吃、穿、用到比成绩、比分数、比名次、比交友。这些都是外在的攀比,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品德修养的提高,学生攀比的内容会逐步向内在的、深层的、精神的、长久的方向发展,如比知识、比智慧、比品格、比奉献,这类攀比是教育所追求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成长的。当然,攀比现象由表及里的变化不是必然的,需要教育者设计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攀比的愿望,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从根本上讲,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就是引导学生“向上攀比”,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向下攀比”,即拿自己与“较差”者相比,就会陷于浅薄和萎缩;而“向上攀比”则是与“较好”者相比,它能够比出风格、比出水平、比出进步。正如古人所言:“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攀比的真谛即在于此,学校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攀比现象,根源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攀比的内涵,为攀比对象表面的浮华和荣耀所迷惑,而不能领略其内在的真谛,这正是教育引导所要关注的。

3.在营造攀比氛围中培植攀比兴奋点

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攀比的积极因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积极的攀比树立了良好的奋斗目标,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积极的攀比形成了一股进取的动力,能够催人奋进;积极的攀比提供了一面反思的镜子,能够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自身的得失。因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攀比氛围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从校园的物质情境建设到制度建设以及形成人际关系氛围,都应该朝着有利于激发学生知、情、意、行的方向营造,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整体情境中培植学生攀比的兴奋点。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人“比”的欲望,只是有的人没有真正理解攀比的内涵,使得攀比的兴奋点发生偏移,热衷于物质的、浅层的、外在的、暂时的攀比,教育者有责任把那些偏离了的攀比兴奋点导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与此同时,要培植新的攀比兴奋点,一方面,对那些没有兴奋点的学生,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树立比学赶超的“靶子”,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另一方面,对那些虽有兴奋点但强度不够的学生,应该进一步强化攀比的力度,使他们愿意与他人比,敢与他人比。学校有一种积极的攀比氛围,学生有各自的攀比兴奋点,形成“点”与“面”的良性互动,以“面”促“点”,以“点”带“面”,学生的精神状态就会焕然一新。

4.让学生在积极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

攀比的目的不在于“比”,也不在于比什么,而在于通过“比”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促进自我反思,在此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

在攀比中超越自我,首先要解决的是“敢比”问题。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强、比自己先进的人比。如果对高于自己的人只是持有“仰慕”心理,而不敢同别人比,就难以超越自我。

在攀比中超越自我,其次要解决的是“会比”问题。“怎么比”常常困扰着不少学生,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就会形成自负心理。因此,应指导学生在攀比中找到最佳的参照点,在看到自身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超越自我。

在攀比中超越自我,关键是要解决“自比”问题,即在攀比中要善于自己与自己比。要引导学生拿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比,拿自己的今天与明天比。在攀比的过程中,关键不在于别人怎么样,

[2]

而在于自己怎么样,即在昨天、今天、明天的背景上,找准自己最佳的坐标,在不断超越自己现有状况的基础上与自己比,在比中求进。

注:

[1]曹先擢等编:《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第735页

[2][汉朝]韩婴:《韩诗外传》

上一篇:大学生看榜样观后感下一篇:大学生寒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