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2024-06-04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共10篇)

篇1: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小林,你带了好多吃的东西没?哇,这么多啊,你是我们班零食带得最多的。”“小丽带了80几块钱,是我们班最多的呢。哎,就是我爸爸小气,不给我钱。”这是最近我们班学生春游出发前的一段真实对话,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他们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漂亮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比长相,比谁在班里的官大„„

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比”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一门学问,也是教育者的职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们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

学生这种攀比心理是一种狭隘、片面的心理现象,小学生自我认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受社会腐败奢侈等不良之风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不少家长的溺爱,助长了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小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学生错误地把比吃比穿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清楚作为一个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努力学习,这将会影响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教师要注意从小引导教育,努力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比的观念。

1、故事教育

低年级学生普遍爱听故事,用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骄傲的孔雀》这篇童话,主要讲一只孔雀以为自己很美丽,到处与人比美丽,但因为别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没有功夫也没有心思与它比美丽,她很伤心,老马告诉它一个人只有外表美是不行的,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富有趣味的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哪些东西才是值得我们去比的,达到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比的效果。

2、班会寓教

利用班队会进行教育的好处是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往往是最生动、最有效果的,记忆也最为深刻。我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教师节的礼物》、《夸夸我的爸爸妈妈》、《我跟同学比什么》等主题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计《我跟同学比什么》这个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互相攀比物质享受、长相外表之类东西的弊端,教育学生懂得互相比学习、比进步。活动第一步故事引入,一个聪明的男同学,家里比较有钱,父母对他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他却无心读书,每天与同学比零食、比玩具、比穿着,学习成绩一直在后面原地不动,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有一次还从家里偷了五百元钱挥霍一空;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否正确,他错在哪里,我们要如何帮助他;第三步,每个同学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或想法;第四步,再次讨论,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比什么;最后小结,并开展手拉手互帮活动,同学之间约定比的内容,如比上课积极发言,书写进步,比体训更刻苦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全班同学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了盲目攀比的坏处,明白了同学之间应该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努力,这才是有意义的。

3、榜样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上开展评比活动,如卫生之星、劳动之星、进步之星、刻苦之星,还可以评班级小画家、小小书法家、小小歌唱家等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榜样的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犹如一盏无形的指明灯,照亮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二、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

一般来说,小学生攀比的内容更多地集中于表面的、外在的、物质的、即时的东西,如,从比吃、穿、用到比成绩、比分数、比名次、比交友。这些都是外在的攀比,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品德修养的提高,学生攀比的内容会逐步向内在的、深层的、精神的、长久的方向发展,如比知识、比智慧、比品格、比奉献,这类攀比是教育所追求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成长的。当然,攀比现象由表及里的变化不是必然的,需要教育者设计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攀比的愿望,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讲,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就是引导学生“向上攀比”,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向下攀比”,即拿自己与“较差”者相比,就会陷于浅薄和萎缩;而“向上攀比”则是与“较好”者相比,它能够比出风格、比出水平、比出进步。正如古人所言:“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攀比的真谛即在于此,学校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攀比现象,根源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攀比的内涵,为攀比对象表面的浮华和荣耀所迷惑,而不能领略其内在的真谛,这正是教育引导所要关注的。

总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教师责任重大,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引导和教育学生认识盲目攀比的危害,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论文题目: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 彭 芳

长沙市开福区植基小学 ***

篇2: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宋永琴

(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金昌,7372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攀比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寻找好的解决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生 攀比心理 教育 引导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多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道德品质,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在当代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不同年龄、学历、家庭背景、以及学业成绩的学生,都有基于自身特点的攀比心理和攀比行为。攀比深深地渗透于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学业。我所在的永昌县第一小学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城镇小学,以往的招生范围仅限于城镇学生。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周边农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入我校学习,农村户籍的孩子一度占据很高的比例。这个群体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甚至在语言、行为方面,都和城镇孩子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校园攀比现象的研究,对引导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生攀比现象的表现

汉语中对攀比的解释是:“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因此人们对攀比的认识常常局限于他的负面性。但从心理和文化上理解攀比行为应该是广泛的。所以我们认为的小学生之间的攀比也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在虚荣心的基础上盲目与别人比较,而不顾自己实际、不求长远目标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那些有利的、积极的、善意的、科学的与他人比较的现象。

其中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现象中:(1)比物质水平;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2)比家庭条件;比谁家的房子大、装修档次高、父母当的官大、钱多、车子好。(3)比外表长相;比谁长得漂亮,谁的服饰新颖,发型时尚。(4)比学业;比谁的学习好,敢与“尖子生”作比较,为了能够超过他人,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加以实行;(5)比品德,有的学生把标兵、模范作为自己做人的楷模;(6)比能力与理想,展示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为自己将来制定长远的目标;(7)比对集体的贡献,为班级、为学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显然第一个方面的现象中他们所攀比的是“不该比的东西”,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小学生来说,热衷于物质与享乐的追求,是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的。另一方面中所攀比的内容则能使人奋发,追求向上,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就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心态。这种攀比是小学生积极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值得提倡的。因此对“攀比”现象因势利导,使这种“比”指向积极方面,避免其中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比”的内容,选择正当合理的“比”的方式是大有必要的。

二、学生攀比现象的特点

第一,自我展示与虚荣性。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与别人比的过程也是展示自我的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在攀比中能够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财富、外貌特征以及人际关系等,从而达到内心的满足。

第二,频发性与广泛性。学生之间的攀比几乎是无时不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在比的过程中成长。攀比的内容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涉及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横向和纵向的攀比,有内在和外在的攀比,有物质和精神的攀比,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攀比等。

第三,从众与盲目性。许多小学生根本不理解攀比的真正涵义,也就在随大流的情况下产生的攀比行为。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攀比行为常常受各种因素影响,为他人所利用。

第四,情境性与互动性。青少年学生的攀比行为常常受情境左右,一种充满竞争性的情境可能快速激起他们攀比的欲望,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由于受情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攀比中也就凸显出来,也就是在人际互动中攀比。

在青少年人生发展进程中,攀比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和“比什么”。消极的攀比是一种浮躁的心态,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自我满足。比外在的、物质的,没有意义的事物。在这样的攀比心理支配下,孩子们会沉溺于外在的追求、物质的享受以及心理的虚荣,迷前进的方向,导致理想和志向的丧失。积极的攀比是一种向上的心态,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和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相比、比理想、比道德、比目标,在这样的攀比中,孩子们会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从而加快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小学生攀比心理既需要控制和批判也需要激发与鼓励,把攀比行为引到积极向上、追求内在精神的正轨上去。

三、学生攀比现象产生的原因

其一,家庭环境。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学生就代表着一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待攀比的态度都是学生攀比现象形成的源动力。(1)家长的关爱方式。在长辈的溺爱下,孩子会养成任性、刁蛮、懒惰、贪图享受的坏习惯。这种放纵的行为也就导致了不良攀比的产生。若只是适度的关爱,一方面可以促使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品性;(2)家长的表率。绝大多数家长都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在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中,他们也在相互攀比,家长对待攀比的态度和他们所攀比的内容,都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孩子。对孩子攀比心态的形成产生最直接的作用。其二,学校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场所,学校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发展。(1)学习群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同辈之间的攀比现象尤为突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他们之间的攀比也较为容易实现,同时也是比较广泛的。学业攀比、志向攀比、贡献攀比都是比较常见的;(2)班级与学校的风气。校风和班风都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良好的学校风气下,学生更会注意到学业以及自身能力和品德的培养。反之学生则可能更注重物质的享受和金钱的消费,而且班风是每个学生共同形成的一个大环境,会使每一个同学产生彼此间的比较行为。其三,社会环境。当今社会正处于物质、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成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明确,因此社会环境也就复杂多样。成人在社会上表现出来的处事态度、消费观念都会为孩子们所模仿,也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渗透到他们的观念中去。而且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地位的竞争、物质财富的竞争、声望名气的竞争等等,不管是良性的竞争还是恶性竞争都已经屡见不鲜,同样广大小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竞争。这些竞争势必带来攀比,所以一系列的攀比现象也就因个人观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而且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都可以包含在社会环境下,一个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社会对攀比现象的产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学生攀比现象的解决措施

攀比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之间,可以说有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攀比。人们无法消除攀比的存在,其实也大可不必去抑制攀比,只要是良性的、有益的攀比就值得提倡,这些攀比不仅无害,而且会促进发展,激励向前。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攀比现象,我们更应做的是引导而不是批评和抑制,只有把攀比引入正轨才能真正解决其带来的隐患。学生攀比心理的化解,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一)家长的表率作用

孩子们天真无瑕,心灵纯洁,好奇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但是未能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着学。因此,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孩子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常为父母所忽视。所以说,要求孩子做好的父母必须先做好。首先家长自己应该先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其为准则做人处事,孩子在观察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言行举止时,自己的观念也在慢慢地形成。一般情况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同时大多数孩子也会以自己的父母为学习目标。家长如果比较重视物质的享受,孩子也会养成贪图享受的习惯,家长如果比较注意自身素养的追求,孩子也可能会比较重视内在的发展;

另外,过分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也会让孩子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壮成长,超凡脱俗,于是,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子女当作掌上明珠,听之任之,要什么就给什么,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其实是一种误导。父母要给孩子以真正的关怀。对于有“攀比心理的学生”,家长应与学校密切配合进行教育。如果家长缺乏教育的常识和方法,可以请教老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这样,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校的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厚、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从而有效防止攀比心理的产生,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方式,绝对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是他人的赞赏与肯定。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正因为这样,在面对别人的闪光面,优点,特别是吃洋餐,穿名牌时,会摆不正心态,一味追求比较。所以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扮黑脸,应改变教育方法或策略,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或表扬,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这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面,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最后,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这样,在积极向上的班级里有健康的舆论,同学间团结友爱,自尊自重,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攀比心理。

(三)社会环境的改善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所有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会在社会上表现出来,而孩子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养成。虽然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但是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把彼此隔绝开来已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较好的改善学生间的攀比现象就应从社会环境的改善出发。跟家庭环境类似,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够做到不攀比,或良性的攀比,那么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必然是正面的。当然这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是人们可以从基础出发,从细微处着手,对身边能够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的事物和现象加以改善,在有青少年出入的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引导孩子们的攀比现象,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学生自身的培养

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是外部因素,攀比现象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一个学生的如果性格上不喜欢攀比,那么他就会刻意的去避免攀比这一行为,比如我班的白索南当周,他是一个来自藏族的孩子,父母常年在牧区放牧,他在祖父母烦人正确引导下,极为懂事,从不与同学比吃比穿,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反之如果一个学生喜欢攀比,那他就会一个劲的拉人攀比。要改善学生的攀比现像就必须从学生自身出发,学生的感悟提高了攀比现象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我班孩子父母做教师、做公务员、做老板的甚多,为他们提供的物质享受相对较高,其中不乏一些穿名牌、吃洋餐的“贵族学生”甚至还有些沾染了“公主病”、“王子病”,对那些住出租屋、父母做农民工的孩子鄙视之极,日常的学习、游戏,会把那些孩子拒之“圈外”。在他们圈子内部,也会时常发生这样那样的不正当的攀比。为人师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把攀比引向竞争。由攀比到竞争是一个进步,也是认识的变化,只有通过竞争才可以把攀比的效果最优化的表现出来;(2)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学生搞清楚了内在和外在重要性的问题,自然会改变自己的攀比内容;(3)让学生在积极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攀比的目的不在于比,而在于通过比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自我反思,在此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攀比变害为益,从根本上解决攀比的问题。

最后,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老师、父母应当引导小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攀比现象在小学生中间愈演愈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一颗“平凡心”。在家长的溺爱下以及一些错误信息的引导下,他们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是最强的,而且事事要与他人比个高下,这又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一种心理补偿。这些学生的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平凡心”,对遏制小学生的攀比心理也有着极其深刻的价值。

孩子是一张白纸,学校、家庭、社会应该群策群力,让孩子的心灵没有贫富贵贱之分,让他们平等、幸福、快乐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 何艳如.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3] 刘媛媛.孩子爱攀比怎么办 [J].少年儿童研究 , 2003,(09):23~25.[4] 林昭棠.攀比心理也有积极作用[J].探索与争鸣 , 1988,(03):8~10.[5] 张凤梅.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子女观[J].山东教育 , 2000,(12):6~9.作者简介

篇3: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心理误区

一、学生写作时的几种心理误区

1. 畏难心理

学生之所以对作文存有畏难心理, 在于作文具有不易把握性。写作中的审题、构思、写法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这次作文审题正确, 下次不见得就能正确把握;这次作文合自己的路子而写起来得心应手, 下次作文也可能没有灵感而下笔艰难;这次作文得高分, 下次作文则有可能得低分。同一篇作文, 不同教师的评分标准也不尽相同, 所给出的分数差别有时很大。有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作文水平究竟有多高, 费了很大劲好不容易写出来了, 却被教师判为文不对题, 或只得一个比较低的分数, 以后碰到类似的材料或题目就难免心里发怵。

中学阶段在升学压力下, 学生课业负担很重, 极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少、知识积累少、语感差、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这会使部分学生写作时力不从心。有的学生连组织一篇文章都感到困难, 更不用说写好文章了。一些测试卷的作文材料和题目不易理解, 学生稍不留意, 就会审错题。因此, 这些学生未写作文, 心里先怯三分。畏难心理使得部分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 极大地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2. 懒惰心理

作文水平的提高, 非短期内所能实现, 而需要长期的写作训练。作文训练耗时多, 见效慢, 使得许多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减退, 懒惰、懈怠心理随之产生。懒惰、懈怠心理的具体表现为:一是不愿在审题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不愿对作文材料和题目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在他们看来审题是否正确都是无所谓的, 反正老师还要讲评。有的学生不愿动脑筋, 干脆向老师和同学询问题意, 以免去审题之苦。二是不愿认真修改文章。有些学生极少修改文章, 不在乎事例是否运用得当, 文章有病句和错别字也懒得修改, 而是交由老师修改。三是不愿做积累素材和选择材料的工作。一般来说, 写文章要积累素材、选择材料, 而部分学生不愿做这方面的准备, 写作时凭空想象、胡编乱造。四是不按时交作文。一些学生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能拖则拖, 有的学生则干脆不交作文。有懒惰心理的学生, 缺乏动力, 缺乏韧劲, 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3. 依赖心理

一是依赖老师。有的学生写作文前就等着老师点明题意、指引思路, 甚至要由老师设计层次结构。二是依赖范文。优秀作文精心模仿, 精彩语句摘摘抄抄, 离开了范文就寸步难行, 作文课上恍恍惚惚不知写什么、怎么写, 写作课变成了有些学生的“受罪课”。三是依赖网络。有的学生习惯在网上查资料, 甚至直接将网上的文章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长期下去, 学生思路阻塞、思维僵化、灵感枯竭, 写作水平怎能提高?

学生依赖心理的形成与教师长期僵化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死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不消除这种不良心理, 就无法开启学生的心智, 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也就无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改变这一心理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入手。

4. 侥幸心理

作文在大学语文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值, 使得学生不敢掉以轻心。对作文既不敢轻视, 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 部分学生便心存侥幸走捷径, 走捷径的方式是抄袭范文, 弄来几本作文书, 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 将范文改头换面后炮制出一篇文章。一些学生用此法“写”出的文章有时得分还不低, 便以为找到了窍门而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 抄袭他人文章比自己构思轻松得多, 教师也未必能发现。在这种侥幸心理的支配下, 抄袭范文成了某些学生的家常便饭。学生抄袭范文多了, 思考少了, 抒发真情实感也少了, 不愿再下苦工夫, 从而助长了他们投机取巧的坏习气。

5. 幼稚心理

有的学生写作文翻来覆去就是同样的几个人、几件事, 从小学写到高中再到大学几乎没有变化, 写人无外乎父母、老师、同学, 写事一般都是发生在学校或家里, 写作文总向童年要素材, 小学和初中惯用的事例到了大学仍反复地使用。对人的观察停留在表面, 对事物的认识停留于表层, 语言还是“娃娃腔”, 去除不了小学生作文的稚气。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造成文章内容肤浅, 缺乏深度, 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而言之, 以上几种心理误区对学生写作乃至品质培养都是有害的,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影响学生写作的心理因素,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查找原因, 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教学方面看, 作文教学围绕着升学考试来进行, 学生写作文的终极目标就是应试, 功利性太强是重要的原因。教师在作文指导方面, 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 容易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的成长。

二、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心理误区的对策

1.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尽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

不消除心理误区,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要消除心理误区、提高写作水平, 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 改进作文教学方式, 唤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重在引导, 把握好大方向, 不必限制过多、过死, 以免学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任何形式的作文教学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让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样, 作文教学就会受学生欢迎, 对消除学生的心理误区也有利。

比如, 让学生写周记, 不限体裁, 不限内容, 字数也不严格要求, 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写出真情实感, 用不着抄袭范文。对这种练习, 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写作内容有学习心得、读书看报体会、影视观后感、生活记事、旅途见闻、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抨击等, 少则六七百字, 多则上千字。学生说, 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和感受, 容易下笔, 感情发自内心, 想什么就写什么, 不受限制, 可以自由发挥。

2. 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传授写作方法

有的学生不会或不善于积累材料, 写作文时心中空空, 下笔自然难以成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好, 写好文章自是天方夜谭。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材料缺乏症, 教给学生积累材料的技巧和写作的方法。比如, 用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新闻事件, 及时记录新鲜的典型事例, 从报刊上摘录典型事例;摘抄语言优美的精彩文段, 培养语感;仿写语句或语段, 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模仿优秀作文, 训练谋篇布局的技巧。

3.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

首先, 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文学、历史、哲学各科知识,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积极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训练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视野扩大了, 心胸开阔了, 思想活跃了, 认识深刻了, 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会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

篇4: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关键词: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发展

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凭借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学生心理误区的形成及校正浅释如下,以飨读者。

一、消除逆反心理,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否则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二、认知学生易冲动的心理误区,教师采用“冷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与儿童相比,少年学生之间的冲突增多,这是由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少年精力旺盛,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争强好胜。这个时期也正是自尊感强烈时期,不允许别人嘲笑、蔑视,加上影视中武侠英雄的影响,使其冲突时有发生,有时发展到打群架,按下葫芦浮起瓢,常常为一些小事脸红脖子粗,结果搞得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对此问题,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狭隘的“英雄观”,善于在冲突面前让步,防止矛盾激化,对学生的冲突进行“冷处理”,对任何采取武力和侮辱人格的野蛮行为要坚决反对,不妥协;另一方面,培养他们自我克制能力,不要让感情的风暴熄灭理智的明灯。

三、摒弃心理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用赏识的眼光待学生,鼓励学生摈弃挫折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需求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老师要创造条件,对反面的学生“领袖”不压制、不歧视,让他们承担集体工作,发现他们的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在学生中的影响,逐步引导到集体主义规范中来,为团队精神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走出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

人际交往是人们运用语言传达信息,表情达意的交流过程,特别是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认识,丰富知识,而且还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此,人际交往也是中学生思想教育课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同儿童期学生相比,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更为强烈。与朋友在一起游戏,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生活中,使他们感到痛苦、压力最大的事情是被朋友的冷淡、疏远、歧视和孤立,一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就会感到生活没有趣味。有的同学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为了寻求朋友,获取这种交往满足,而到班级以外、甚至到社会上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交友时一旦出现挫折便对人际心灰意冷,觉得人间没有真情在,因此失去了对人际交往的关注,而陷入了泥坑。

同学之间交往,寻找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能够更多的得到同龄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他们得到了自我表现和同伴们的赞扬和肯定的满足时,一种积极的情绪很快转化为积极交往的动力,相反在与成人交往时则缺乏成就感,因此,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强烈且深远,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强化学生人际交往的道德内容,多开展丰富有益的组织活动,尽量让学生在班级群体内得到人际交往的满足,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交往中出现的挫折是正常的,只有化解矛盾,相互体谅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五、认知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适时进行青春期教育

初中学生随着生理的成熟,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也是性的萌动期。由此,引起少年男女之间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突出表现就是对异性感兴趣。

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特别关注自我形象,关注自己是否被异性注意,招人喜欢,因此开始衣着打扮,故意引起异性的注意,想方设法和异性接近,有时不断约会,走向歪路。

对此,一方面要多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建立良好的同學关系,创造有利条件适时加强青春期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促使男女同学之间真正建立起纯真的友谊关系。

篇5:如何引导宝宝的攀比心理?

1、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很多中国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的经常拿来说孩子的话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么优秀”,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好,会给孩子形成错误的意识,认为自己不如人或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等,从而让孩子有了攀比的想法。

2、不要一味的满足孩子欲望

得不到总是会骚动,孩子看见同龄宝宝有的玩具,他们也会非常想拥有,但若是一味的满足其攀比欲望,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随着欲望的膨胀,他们会把得到当成一种理所当然,建议家长多带着孩子去接触些积极的事物,尽可能的远离物欲,例如多去接触大自然或是带着孩子做些亲子游戏,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3、让孩子学会珍惜

难得之事难失去,对于一些容易得到的事物孩子往往就会不珍惜,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不易,像是给孩子讲故事,读书等用具体的例子来明确告诉孩子每个人拥有的事物不尽相同,且行且珍惜。

4、利用攀比心理促成孩子发展

攀比心理中暗含着竞争,家长可以将孩子的好胜心转移到别的地方,像是学习,才能,意志等,从这些良性的竞争中去获得满足感和他人认可。这样也可以激发孩子上进心,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促进全面发展。

篇6:如何引导儿童远离攀比心理

有位家长和我沟通说,孩子最近开始偷家里的钱,还撒谎。后来被家长发现,问及原因,竟然是为了买名牌衣服,怕家长不给,所以只好偷。

追求名牌、追求前卫是当代学生的”半成熟心理”的表象,是其缘于对社会、对外界的模仿。再加上潜滋暗长的虚荣心,为了吸引周围人注意,就会在衣着、新潮电子用品方面与同学PK,你玩酷的,我超酷,我酷毙!

孩子之所以这么喜欢攀比手机、攀比衣服、攀比吃喝,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不自信,所以更在意外在的东西。孩子既可以通过这些外在的条件”证明”自己,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因为这些东西都有父母为他们准备好了。

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的身体成长情况,对他的一些其他问题,也都是要进行一些了解,使得发生错误的时候,都是可以进行改正,那现在有很多儿童都出现攀比的心理,及时的一个小橡皮,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那如何引导儿童远离攀比心理呢,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何引导儿童远离攀比心理呢,也都是要从家中做起,对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很多都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因此家长也都是要注意,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家长知道该如何做。

如何引导儿童远离攀比心理:

家长要引导孩子在积极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学习、品行、技能等,切勿让孩子往追求物质、不良行为等方向发展;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以正当方式,通过个人努力来赢过别人;同时要注意别让孩子压力过大,防止钻牛角尖,必要时要安慰他,让他放松心情。心理专家认为,孩子有攀比之心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孩子提出每一个“我也要……”都是经过缜密思考的,这时家长就要注意正确引导。利用好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种资源。

当孩子提出越来越多的“我也要”时,建议家长做到“四应四忌”: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什么是儿童攀比心理:

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间的一种现象,比如对物质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等,这种现象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如何引导儿童远离攀比心理呢,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孩子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都是可以选择以上的方法,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使得他的成长更加顺利。

篇7:引导学生走出网瘾的误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九年级的教材第一课是网络知识, 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自己有些零花钱, 这就为上网提供了物质条件, 他们经常逃课, 昼伏夜出, 染上了网瘾。黄烈辉同学就是典型, 他被班上同学称为“网虫”。如何让这些学生远离网吧, 健康幸福地成长呢?我的回答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用真挚的爱感化他们, 用人生的理想激励他们。一次上课时, 我上新课前提了个问题:上网有哪些利和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黄烈辉知道。”黄烈辉同学有点不好意思。我笑着说:“不用紧张, 说说看, 上网有哪些利与弊?”他迟疑了会儿, 慢慢地站了起来, 低着头说能玩游戏。我又笑着问:“有没有弊呢?”他想了想说:“不知道。”下课后我找他谈话, 知道他成绩不好, 面对学校和家人的压力, 他选择了用网络来“麻醉”。他说其实网络游戏也不好玩, 只是太无聊了而已。我问他走出网吧时感觉是什么样的。他说很累。我告诉他, 虽然自己的成绩不太好, 但绝对不能用网络来麻醉自己。经过我的耐心教育,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 我看到他和班上的另一名同学在办公室与班主任谈话。班主任说他昨晚又爬围墙到外面上网。我心想, 要一下子戒除网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要慢慢来。我笑着说:“烈辉呀, 说说实话, 为什么又想上网呢?”他胆怯地说:“这几天特别烦, 晚上老失眠, 所以悄悄地溜出来了。开始我们决定只玩一会, 不能影响明天的学习, 可是一不小心, 就玩到天亮了。”我举了几个学生由于迷恋网络, 把自己的大好前程葬送的例子, 还举了几个他身边的同学在老师的教育如何转变的例子。通过这次交谈, 他感觉到了我的关爱, 一脸惭愧, 并承诺一定好好学习, 再也不上网了。我时不时到教室看看他, 随时提醒他, 观察他的动态, 了解他的近况, 经常跟他聊聊天, 让他感觉我是真心地关心他。经过教育, 我发现他渐渐爱上了政治课, 上课特别认真, 还经常主动地问我问题, 几次小考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有一次竟然拿到全班最高分。其他的科任教师也夸他进步很大, 上课不再是瞌睡虫。黄烈辉同学终于走出了网瘾的误区。

篇8: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一、全面了解,认真分析学生焦虑的原因

学生焦虑的原因可分为外在与内在两方面。造成学生焦虑的内在原因主要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因生理缺陷而造成的焦虑,显而易见;因心理因素而造成的焦虑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个体的能力、素质、性格等多种因素。而由个人的自我评价、价值取向、愿望水平不当而造成的焦虑就更为复杂。

初中生焦虑的原因集中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最易造成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有三类: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或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子女或要求过高,或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或生活条件较差,经济情况拮据,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学生焦虑的外部原因与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方法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较为突出的有:粗暴的教育方式,陈旧的教学方法及难以达到的高难度要求都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对症下药,科学化解学生焦虑情绪

1.加强体育锻炼,化解学生生理上的焦虑情绪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使学生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首先是指导学生保护好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包括加强营养,经常呼吸新鲜空气,改善大脑的供养供血状态。告诫学生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尤其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便大脑有张有弛地工作,避免因长期的张而不弛而损伤大脑神经链,避免因过重的负担和过度的紧张对大脑造成伤害。

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坚持早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调节大脑,便于下午更好地学习。要早睡早起。在第二堂课和课外活动的时候要参加文娱活动和其他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同时健康发展。另外我和其他科任教师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布置作业尽量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能较有效地化解学生因身体不适表现在学习上的焦虑情绪。

2.树立合理的自信心,调适学生的自我焦虑情绪

在教育工作中,我时常教育学生:一个人不仅要充分认识自己,而且要恰当地评价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找准适合自己的航标。如果目标过于理想化,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出现无谓的心理冲突并导致心灵的伤害,产生焦虑心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不能用理想的自我来否定现实的自我,以至于在自怨自艾中不可自拔,陷入长期的压抑、烦恼、焦虑之中,要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适合的,无论荣辱得失,长短高低,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这种自知自慰的态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

3.加强理想教育,化解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情绪

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工作、努力上进。我班学生田凯,终日无所事事,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走神,作業从来不做。究其原因,不是他不想学,而是学不好。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的智商并不比别人低,只不过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心情过度焦虑所致,于是针对他的情况,我与他谈了几次心,教育他首先应该有愉悦的心情,放开胸怀,不要因一时的不利而焦虑成疾;要树立正确的理想,远大的报负,并引导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在我与他的几次谈话教育后,他的烦恼与苦闷终于烟消云散,焦虑也随之而去,学习成绩也逐步好起来,期中考试还得了进步学生奖。

4.陶冶情操,消除学生情感上的焦虑情绪

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群体活动,增进学生与集体的关系,使其能在知识、情感、思想和友谊等诸方面和他人进行广泛的交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他们的心理就会舒畅,精神就会愉快,心理就会健康,自然就会摆脱焦虑的纠缠。否则人际关系紧张,就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困扰,怎能不焦虑?

此外,要想全面地帮助学生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还要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意识开始觉醒,但又由于初中生对自己的身体形态及生理上的变化缺少应有的常识,常常会产生焦虑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要及时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

如何让中学生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笔者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将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积累。

篇9:正确引导中学生走出早恋误区

早恋为什么只萌生于中学生所处的青春期, 而不出现在童年、少年期呢?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 人从12~13岁开始, 性腺开始发育, 由此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 在这个充满人生活力的时期, 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女性乳房隆起, 臀部变大, 声音变高, 皮肤光泽, 体态丰满;男生声音变粗, 喉结鼓起, 长出胡须, 肌肉发达。随着性机能的逐步发育, 他们对性的差异特别敏感起来。读初中的学生已在学习、劳动中与异性界限分明, 偶有接触会显得腼腆、害羞。这种有意识的“异性疏远期”恰恰是性意向萌动的表现。进入青春期 (15~16岁) 以后“异性疏远”逐步为“异性接近”所代替。到青春后期 (17~18岁) , 在被异性吸引产生好感的基础上, 爱情便默默无声地潜入他们的心田, 爱的心扉便在不知不觉中向异性开启了。

然而, 两性的自然吸引仅仅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一种精神需求,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希望找到自己最亲爱的知心人, 在知心人面前, 不仅能够彻底地敞开心扉, 也能得到对方对自己最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从而获得人格、心灵上的伸展与共鸣。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将早恋的类型归纳为8种:

第一种, 爱慕型, 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 又可分为:仪表型, 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 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 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 好奇型, 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 很容易产生性冲动, 对异性变得很敏感, 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 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 就想结交异性朋友, 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 模仿型, 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 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 从众型, 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 愉悦型, 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第六种, 补偿性, 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 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 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 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 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第七种, 逆反型, 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 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 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第八种, 病理型, 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 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 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 造成一些青少年早恋。

青少年早恋有以下特点:

1、朦胧性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 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 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 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 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 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 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 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 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 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 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 交流隐秘的感情, 从人际关系来看, 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 除了谈论感情以外, 甚至发生性关系。

中学生早恋危害较大, 具体表现在三大方面:

1、热恋耽误学习。中学生精力有限, 在早恋时期, 特别是热恋阶段, 由于写情书、日记、约会等耗费大量的精神和注意力, 导致上课精神不集中, 影响学习。

2、早恋造成痛苦。中学生的恋爱一般都是初恋, 他们付出的是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尽管初恋的感情真挚、深切, 能使双方毫无保留地倾吐知心的话语, 但是, 初恋的幼稚和冲动则可能造成不幸的后果。

3、越轨导致痛恨终生。个别中学生在早恋时由于双双泛舟爱河而不能自拔, 偷吃禁果, 导致意外妊娠, 在一些医疗卫生条件很差的私人诊所做人工流产, 有的甚至被感染上性病, 导致不孕。这些对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造成极大危害

该如何帮助中学生早日走出早恋误区呢?

1、作为老师和学生家长要尽早发现恋情, 正确引导。学生的早恋常常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羞涩感, 一般不会向人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就是自己的好友和父母也是如此。但即使再秘密总会有所表现。首先他们的精神面貌会发生变化。初恋的女生特别害羞;即使是平素沉默寡言的男生, 也会变得兴高采烈起来。其次是衣着、语言、行为的变化, 只要细心, 就会发现线索。在此阶段, 引导他们建立异性之间纯洁的友情。

2、理性的对待早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对学生的早恋问题, 尽可能为其保密。不能动辄训斥、吓唬威胁。要晓以利弊, 动之以情, 鼓励学生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作为学生自己, 要想办法使自己解脱, 不要陷得太深。学会宣泄和转移。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倾诉自己的苦恼, 以此来减轻内的心理压力。培养正当的情趣和爱好, 参加唱歌、跳舞、打球、书法、绘画等集体竞赛活动, 把自己放到集体当中交更多的朋友, 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同时, 学会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这种感情, 要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不让这种感情任意滋长和蔓延。

3、异性交往是一种正常行为, 坚持文明交往。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要设身处地的从学生角度, 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 歌德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教师和家长应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异性, 要自尊、自重、自爱;使之懂得两性关系上应有的道德标准, 分清友情和爱情, 在心灵深处用道德力量驾驭自己的感情。

4、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因为一个人如果有理想, 就会有崇高的生活目标, 就会受它的鼓舞而不断进取;而强烈的事业心, 同样是使人不致沉湎于安逸和追求性刺激的重要心里支柱。要做到这一点, 可以要求学生经常以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境界对照自己, 也可能通过抄写一些伟人、名人的警句, 或自编的精辟之句来鞭策自己。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是这样做的。她在对某早恋女生进行教育后, 提出要求:一是允许通信, 保持感情, 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 要鼓励对方努力学习、思想进步;二是通信次数不宜过频。这位女生严格执行任老师的要求, 并主动告诉老师自己与对方往来的情况, 请老师帮助。任小艾认为, 学生也是人, 不可能没有“情“, 只是这个情来得早了一些。作为班主任, 要引导男女双方将感情先冷冻起来, 不在中学阶段发展, 同时, 提倡男女间正常交往, 珍惜纯真友好的感情。实践证明, 任小艾的做法是成功的。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后, 告诉任小艾说:”那时凭一时的好感和好奇, 被对方的某一点迷住, 便不顾一切地好上了。后来, 觉得对方和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 并不是理想中的意中人, 就分手了。

青少年应该有个清醒的意识, 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在积累知识, 增加社会经验的时期, 应该分清主次, 学习丰富自己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而且此时每个人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独立, 经济更要依赖家长, 根本不具备任何谈恋爱的条件。这个时期由于每个人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水平有限, 对一个人的了解还只能单纯地停留在表面, 由于受电影、电视、网络及文学作品的影响, 比较看重人的外表:长相、身材、举止、风度。一般说来, 男生比较喜欢长得漂亮的、能体现女性特征的女孩, 而女生则喜欢具有真正男子汉气质的异性。正因为这种恋情是建立在外部好感的基础上的, 因而是很肤浅的, 缺乏理智思考的。处在恋爱中的中学生们不可能去深入考察一个人的人品、兴趣、个性自己是否真心喜欢。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的选择和此时的选择会相距甚远。

十六七岁是个绚丽的季节, 每个人有一个美好的故事是这个季节的风景, 但是请别忘记, 你是人生之舟的优秀舵手, 只有把握好自己, 才能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中学生, 请走好!

摘要: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 属于早恋行为。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是无法避免的一种生理现象, 我们无法否认其存在, 社会、学校、家庭和每个中学生都要正视它, 共同渡过中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成长时期。

篇10:引导学生走出创造性思维的误区

教学的实际中,我们语文教师常常会落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一方面我们会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学生为了求新、求异,常常偏离创造性思维的正确轨道,陷入创造性思维的误区。怎样摆脱这种尴尬,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创造性思维的误区,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误区一:思维目的不明

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会努力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而教学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项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形式非常活跃,但是思维的内容却像脱缰的野马,不着边际、漫无目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不能一味地喊好,而应该及时地加以调控,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比如,有一节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训练课,本人要求学生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要求提出来以后,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当然其中不乏精彩的答案。同时,也出现了这样一些答案,一部分学生用“天空需要白云”、“火车需要轨道”、“机器需要零件”、“自行车需要链条”、“电脑需要软件”等等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显然,这些同学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思维的过程脱离了根本目标,落入了为了思维而思维的误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就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症结,使学生明确造成思维走向偏差的原因,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最后,这些学生重新给出了诸如“鱼儿需要水”、“禾苗需要阳光”等与问题目标相吻合的答案。

误区二:思维过程混乱

所谓思维过程混乱,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形的过程,有些时候这条“线”看似断断续续,实际却藕断丝连,它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且是合乎逻辑规律的。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批评的眼光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并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之间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是,教学实际中,有时候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比如,在阅读分析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时,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形成了基本一致的观点:小说《项链》写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有位同学对这种概括提出了质疑,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可是老师让他陈述理由,他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的观点。还有一位同学对“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的说法也表示否定,认为这是牵强附会,因为作者在那样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以上两位同学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思维的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不能成立。第一位同学搬用了专家的观点,而没有自己的分析理解。事实上,专家的观点并不一定全是对的!“因为专家这么说,所以就是正确的”,这种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是格格不入的。第二位同学虽有自己的思考,可这位同学的结论的得出是武断的,且不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的说法是否成立,而单凭这一点就说“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的主题的理解是牵强附会的,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对作品的理解可以不仅限于作者的创作原意。

遇到类似的情况,教师当然应该首先肯定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但不能一味地肯定,而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指出学生思维过程上存在的不足,引导他们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

误区三:思维缺乏深度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浅尝辄止的思维,即使具有创造性,其价值意义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思维常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和多向发展。

从一堂课的全程或一个教学环节来看,学生的思维常常会出现一个由活跃到受阻甚至停滞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精心设置教学中的思维材料、进程和方式,通过多种点拨方法,引导使学生形成某种程度的思维亢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进发,提高思维的质量。比如,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一课时,有多位同学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这些同学的求异思维基本上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有时照样可以得出结论”上。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思维”,而只是转换了话题,因为作者说的是“臆断其有无,可乎”,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可不可以得出结论”。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诱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怎么样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按照这样的思路一步步认真分析,学生就既从苏轼的观点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又看到了苏轼观点的不足。

如果能够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和多向发展的能

力。

误区四:思维是非标准迷失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任何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规范,甚至丢失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思维的误区,混乱的思维必然产生荒谬的结果。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

教学实际中,学生思维是非标准迷失的现象是经常会遇到的。比如,在阅读分析小说《祝福》一文时,对“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同学竟然认为是祥林嫂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样的观点似乎有些“新意”,但无论从对作品的理解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来看,都是无法站住脚跟的。这除了思维方法本身的问题外,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是非标准的迷失。导致此类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思维无原则地求新求异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由于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所以是非标准一时难以把握。教师要求学生的思维既要具有创造性,又不能出现是非问题,显然是苛刻的。作为语文老师,一方面应该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学生思维是非标准迷失的事实,另一方面更应该从思维的正确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及时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追求思维的最高价值。让他们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也不应该违背思维的一些基本准则的道理。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因为这样,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各种误区,因而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及时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上一篇:小金库专项治理方案下一篇:对于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