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形态初探

2022-09-10

职业教育面向职业培养人才, 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的根本特点。和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张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一体结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 同样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相对普通高等教育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理论要求低一些, 技能要求高一些。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中, 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与一线企业挂钩, 培养学生适应本专业领域内职业岗位的能力。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点, 以职业活动引导组织教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是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这种课程设计的逻辑基础是以学科为中心。而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其课程设置就应该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掌握放在首位, 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文就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结构形态作了一些探讨。

1 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1.1 以“逆向法”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以“逆向法”为思路来构建课程体系, 就是向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挑战。“逆向法”是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起点, 首先根据岗位需求的市场愿望, 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素质, 据此设置所需的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再确定与核心技术相关联的专业技能课, 然后根据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的需要, 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品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 设计基础课和特色课。“逆向法”构建课程体系, 紧扣了市场脉搏, 坚持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从而在课程设置这一关键环节上, 使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正确性得到保障, 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2 以“层次—模块”为课程设置的基本形式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构建以“层次—模块”为基本形式的课程设置。

1.2.1 根据课程的职业权重可分为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和特色层及与各层次相应的教学模块

核心层。核心层由核心技术课模块和职业技能课程模块组成, 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技能和技术, 确保学生有一技之长。

支持层。支持层包括专业技术模块、职业考证模块和职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加深对核心技术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熟练化和经验的积累。适应岗位群和不同层次岗位的需求, 取得职业上岗的资格。

基础层。基础层课程包括高职教育层次标志性课程, 主要指大学生必备的社科、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课程, 如高数、外语、计算机、思想品德、体育等, 这些课程为核心层服务, 以“够用”为度。

特色层。特色层包括过程性的课程模块、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模块、选修模块, 主要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个性发展, 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

1.2.2“模块”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单个模块的构建阶段。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单个模块的构建。

第二阶段是模块的组合和调整阶段。重点解决模块之间的衔接和组合问题, 不同专业的同层次模块的知识程度、技术含量是否平衡的问题, 以及相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之间的同一模块的梯度问题。

第三阶段为模块评价体系的建立阶段。建立科学实用的模块评价标准, 以保障学校的模块建设脚踏实地健康发展, 为实现学校铸造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2 以“任务”引领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组织上, 就遵循“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教学程序。而实现这样的教学程序,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组织上采用任务导向的方式, 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因为任务导向的任务可以结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环境设计, 使学生内心产生真实的需求, 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2.1 任务引领型课程要求用工作任务引领知

识、技能和态度,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 发展综合能力

它强调以典型产品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活动, 最终的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该产品可以是一项真实的生产生活用品, 也可以理解为一项服务或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任务引领型课程强调的是过程, 是对传统的教学秩序的革命。在任务引领型课程中, 学生的中心地位将贯穿始终, 而传统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将会逐渐淡化, 教师将转变为引导员、咨询员、服务员和成果评价员等角色。

任务引领型课程是模块设计的具体化, 是铸造精品课程的必由之路, 是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此项工作的开展须领导重视,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倾全校之力, 方能抓好这项工作。

2.2 利用企业产品优势, 在产品引领课程上下功

高职教育应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办专业, 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行业、企业能为产品引领型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高职院校应迅速组织各个专业的校企结合的专家团队, 在企业的产品中选择合适于各专业教学的典型产品, 对产品资料进行必要的分解、剖析和提炼, 与学校教学进行对接。

3 技能课程的设置与优化

3.1 独立实践环节的强化与优化

独立实践环节, 是指学生经过连续的实践过程, 完成一件产品的加工制作或掌握一个具有完全由实践活动构成的独立操作过程。例如机械制造类的车工实训、钳工实训课程;酒店管理专业中的餐饮与客房服务技能实训;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仓储管理实训、包装实训、配送实训等。在设置独立实践环节后, 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其进行强化和优化, 使科学分解出来的单项技能形成模块, 予以定型化和标准化, 成为固定教学元素。

3.2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优化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学生形成职业技能重要环节。在设置独立实践环节课的基础上, 需将单项的技能进行科学的组合, 形成综合的职业技能, 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技能试题库。同时, 将专业的综合实训和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 与职业资格技能考证接轨, 使专业综合实训课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主动接受社会的检验。

摘要:本文从分析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职业活动引导课程教学入手, 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以“任务”引领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技能课程的设置与优化等方面, 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形态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逆向法,模块,任务引领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7.

[2] 王毅, 卢崇高, 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育才通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

上一篇: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思考下一篇: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