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方案

2023-03-06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编制

土地整治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提高农村土地质量和效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灌溉保证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生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进行全域规划,全面设计,将直接改善项目区内灌溉不力,交通不畅,土地产出低下的问题。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要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坚守耕地红线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由点到面深入推进,特别是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保障土地整治有序、规范、有效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进行全域规划,有利于整治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原则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当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项目区规划设计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农业、水利、林业、交通、城镇等部门的专项规划相协调,综合考虑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立“大破大立”的主导思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坚决打破

过去由于权属界、承包界、个人自发开垦等原因形成的地块零乱、渠系、道路弯曲,不符合自然规律、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的生产现状,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因地制宜

项目区建设要因地制宜,针对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通过水利、农业等措施,对项目区田、水﹙渠、沟﹚、路、林、村等综合配套治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通畅、渠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标准化农田。

(三)专家领衔公众参与

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土地整治范围内的群众意见,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中资金统筹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结合项目区实际,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和村屯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更新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在项目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整治,增加耕地面积,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加强标准化优质农田建设,促进农田集中规模经营。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归并分割细碎的地块,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良土壤质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田地力等级和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单产能力。

2、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建设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和小型水库、山塘、陂坝、灌排泵站等水源工程,改善农用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构建田村路网、提高道路通达度和建设标准、方便农产品输送,降低农产品输送成本。因地制宜开展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提高农田防灾抗灾能力。

3、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对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闲置地进行整治、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合理利用,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开展村庄基础设施更新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结合项目区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开展项目区内村屯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更新建设,促进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开展项目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消除灾害隐患,保护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工作步骤

1、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国土局搞好土地整治宣传工作,为项目踏勘及规划设计夯实基础。

2、进行现场踏勘,做深、做细项目区的各项基础工作。现场踏勘需当地村组的负责人陪同,踏勘人员可现场咨询了解项目区内的水源及走向,交通设施情况及村民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下一步的规划施工图设计提供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3、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按照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要求,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标准》及《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标准》以及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项目区内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统一工程布局,拟定初步布局方案。

4、初步布局方案拟定后,邀请当地的相关技术人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充分讨论,提出相关的具体意见,规划设计人员针对相关意见和要求结合土地整治标准,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形成最终规划成果上报省国土厅。

五、人员及时间安排

项目区建设规模较大,根据项目工作量的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全程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和组织,技术负责人协调具体项目操作过程。

1、项目踏勘阶段

在项目踏勘阶段,由技术负责人牵头规划设计人员白天踏勘,晚上上图,边踏勘边上图,一是可以充分节约时间,二是对白天现场踏勘的回顾,加深印象。

2、初步拟定方案阶段

踏勘完成后,进入内业制图,拟定初步布局方案。根据踏勘上图的结果,调整和新增规划,全盘布局。

3、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布局方案拟定后,根据项目初步拟定方案,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等。进行项目区内重要水工建筑物(桥、涵、闸、泵站等)单体图的设计,设计人员开始统计项目区内的工程量,编制项目区的投资预算,编写施工图设计报告,形成初步成果。

4、意见征询阶段

初步成果形成后,所有项目技术人员参与,根据初步设计成果到项目区征求当地有关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专家、及村民的意见,然后根据专家及村民们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5、内部审核及上报阶段

公司技术质量审核小组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提供反馈意见,规划设计人员迅速对反馈意见核实和进行必要的修改,形成本项目的最终规划设计成果,上报给省国土资源厅。

第二篇:XX县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XX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工作方案

二○一一年一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 1

(一)指导思想 ........................................................................................................................ 1

(二)目标任务 ........................................................................................................................ 1

二、规划编制总体思路 ............................................................................................................ 2

三、主要工作内容 .................................................................................................................... 2

(一)资料收集及前期调研 .................................................................................................... 2

(二)规划编制调研 ................................................................................................................ 3

(三)专题研究 ........................................................................................................................ 4

(四)规划编制 ........................................................................................................................ 4

四、规划组织形式及经费安排 ................................................................................................ 4

(一)规划编制组织形式 ........................................................................................................ 4

(二)经费安排 ........................................................................................................................ 4

五、工作进度安排 .................................................................................................................... 4

六、规划预期成果 .................................................................................................................... 5

(一)专题研究成果 ................................................................................................................ 5

(二)规划文本 ........................................................................................................................ 5

(三)规划图件 ........................................................................................................................ 5

(四)基础资料汇编 ................................................................................................................ 6

(五)工作报告 ........................................................................................................................ 6 XX县正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面临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为贯彻落实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相关指标,实现区域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县域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科学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积极引导全县土地综合整治健康有序推进,确保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标顺利实现。根据XX省关于土地整治规划的有关精神、《XX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相关规定,结合XX县实际,特编制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1、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执行情况。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深入调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全面总结成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编制新一规划的意见和措施。

2、深入调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土地二次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统筹分析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及分布。

3、明确土地整治的任务目标。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以及城乡建设用地节余的规模和重点区域布局。落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规划,明确补充耕地、“建设用地节余”等任务,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实现。

4、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主

— 1 —

1 产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预测。

5、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紧紧围绕我省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提高规划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开展土地整治潜力研究、上一轮土地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布局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础条件评价研究。

二、规划编制总体思路

(一)编制规划编制工作与技术方案

为科学、合理、有序编制本次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科学的工作方案,确定规划的工作组织方式、主要内容、工作方法、规划技术要点、明确规划成果要求。

(二)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在工作与技术方案的指导下,对规划编制技术人员、业务人员、乡(镇)国土基层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项工作开展中的重点,分配相关工作任务,确保规划质量。

(三)开展专题研究与规划编制

在广泛调查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确定专题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科学编制本工作方案确定的各个专题研究工作,为规划编制奠定基础。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图件。

(四)开展工作总结

规划编制完成后,从技术、工作组织、规划开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着手,进行本次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土地整治规划试点经验,为推动全省的土地整治规划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资料收集及前期调研

— 2 —

2 主要收集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

1、区域基础资料

(1)在发改委、统计、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林业、农业、人口计生委、电力、旅游等部门收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基础性资料。

(2)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在国土资源部门及农业部门收集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资源专项调查资料、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土地评价及土壤分级资料。

(3)历年土地开发整理资料

在国土资源部门收集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定与实施、项目实施、重大(重点)工程安排与实施情况。

(4)有关规划资料

包括收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种涉及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粮食安全的相关规划,并收集相关的规划图件。

收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资料,包括各级部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各级部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等资料。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汇总整理要与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机结合,以各县县区自身资源和经济状况为基础,初步确定各县县区要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个数、进度、要求和规模。

(二)规划编制调研

调研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实在踏勘等形式进行,通过调研获取全县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难度;落实各地耕地补充任务和年度计划;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农业结构调整和规划情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内容。

— 3 —

(三)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主要包括:

1、XX县土地整治潜力研究

2、XX县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

3、XX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布局安排研究;

4、XX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础条件评价研究

(四)规划编制

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XX县的实际情况,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技术要求,在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编制XX县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文本、说明、图件等相关成果资料,。

四、规划组织形式及经费安排

(一)规划编制组织形式

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国土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发改委、环保、建设、规划、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全县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作。

(二)经费安排

1、经费来源

XX县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的工作经费由县财政统一安排。经费全部用作本次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编制。

2、经费确定方式

本次XX县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经费数额依据本项工作的具体工作量确定,编制相应经费预算文件,报县人民政府申请确定。

五、工作进度安排

XX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自2011年1月起至2011年6月,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时间2011年1月

组织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落实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制

— 4 —

4 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落实工作经费,召开动员会,进行相关人员技术培训。

第二阶段:专题研究阶段,时间2011年2月~3月

召开项目组研讨会,确定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根据专题研究的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专题研究的汇报论证工作。

第三阶段:规划编制阶段,时间2011年4月

根据修改完善的专题研究成果,初步编制完成《XX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规划成果。

第四阶段:成果修改完善阶段,时间2011年5月

对成果初稿送有关部门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XX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送审稿)》,提交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成果。

第五阶段:成果验收和审定阶段,时间2011年6月

所有成果上报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通过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六、规划预期成果

(一)专题研究成果

1、XX县土地整治潜力研究

2、XX县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

3、XX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布局安排研究;

4、XX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础条件评价研究。

(二)规划文本

1、XX县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1—2020年);

2、XX县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1—2020年)说明。

(三)规划图件

1、XX县土地利用现状图(2010年)

2、XX县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图

3、XX县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图

— 5 —

4、XX县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分布图

5、XX县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图(2011-2020年)

(四)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编制过程中收集的各种资料和图件,有关的法规文件、规程、标准,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等。

(五)工作报告

规划的组织领导、参加人员、编制方法、工作体会、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

— 6 —

第三篇:灵台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甘国土资耕发[2011]33号)、《平凉市国土资源局转发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平国土资发[2011]54号) 、《平凉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平凉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平国土资发[2011]261号)文件要求,为确保我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要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坚守耕地红线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由点到面深入推进,特别是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迫切需要

制定土地整治规划,保障土地整治有序、规范、有效实施。

二、指导原则

(一)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点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三)上下结合相互协调

坚持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必须做到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四)专家领衔公众参与

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土地整治范围内的群众意见,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规划目标和任务

规划编制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以农用地整治为重点,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确保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推进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

1. 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全面总结、客观

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工作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2. 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3. 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中央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全县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4. 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范围和项目区。

5. 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6. 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7. 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技术准备

(一)基础资料收集

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以下基本资料: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城乡建设用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资料。

经济社会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统计、农用地分等、区域交通、农田水利、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资源等资料。

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等资料。

有关规划、标准及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

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部门规划、标准及调查资料等。

(二)规划基数确定

土地整治规划以2011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

(三)基础图件准备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图件的基础上,结合同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及近期土地利用的变化,编绘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规划工作底图。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要求选择和收集其他有关基础图件。

五、编制程序和成果要求

(一)编制程序

1.组织准备。建立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农业、规划、环保、水利等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重大问题、落实编制经费等。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设立规划编制工作组,负责规划编制具体工作。

2.调查分析。规划以乡镇为单元,收集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相关规划及标准等基础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分析评价土地

整治条件和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3.拟定方案。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与上级规划相衔接。

4.协调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确定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成果。

5.评审报批。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规划成果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国土资源局资源审批。

(二)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规划附件、规划数据库和专题研究组成。

1.规划文本。重点阐述土地整治的条件和要求,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土地整治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文本附表包括《农用地整理潜力汇总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汇总表》、《废弃土地复垦潜力汇总表》、《土地整治规划结构调整表》、《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分解表》、《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一览表》、《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表》。

2.规划说明。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说明规划目标任务、

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以及规划方案拟定、论证、确定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规划背景,阐述规划的目的意义、任务来源、编制机构及编制人员;

(2)编制规划的工作过程; (3)对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4)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包括规划基础数据的来源,规划基数的确定,基础图件编制,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方法,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和测算方法,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规划方案比选情况等;

(5)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与上下级土地整治规划的协调,与其他有关规划的协调,公众参与情况和不同意见的处理等;

(6)规划影响及效益评价说明; (7)拟定规划实施措施的依据和条件;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规划图件。包括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土地整治规划图,以及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图、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增减挂钩等规划专题图。以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相一致。规划图件成果为挂图和图册,具体包括以下图件:

(1)土地利用现状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图 (4)农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5)耕地等级提高潜力图 (6)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7)废弃土地复垦潜力分布图 (8)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分布图 (9)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 (10)土地整治总体布局规划图 (11)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布图 (12)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及项目分布图 (1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分布图 (14)基本农田整备区规划图 (15)其他图件

4.规划附件。包括规划编制工作报告、调研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反映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技术路线、规划论证、工作协调方面的报告或图件。

5.规划数据库。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要求,规划数据库包括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数据库内容应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相一致。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要

求,规划数据库包括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数据库内容需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相一致。

6.专题研究。包括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土地整治战略研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布局安排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六、进度安排

按照省、市(州)、县(区)规划同步开展同步推进,我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度安排如下:

(1)2011年10月—11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2)2011年11月底—12月中旬,制定规划方案、编绘基础图件,提交规划送审稿;

(3)2011年12月下旬—2012年1月中旬,征求地方和部门意见,组织专家论证;

(4)2012年2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审; (5)2012年3月底前,完成规划数据库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成立土

地整治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改进工作方式

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决策水平。成立有广泛代表性的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规划的咨询、论证和评估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

(三)落实人员经费

选择具备土地规划编制相应资质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专业技术队伍;县财政部门,落实规划编制经费。

(四)宣传培训

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大力宣传土地整治规划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民众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加编制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统一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和方法。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5-25 | 作者: | 来源: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川国土资发〔2011〕35号

各市(州)、县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已经2011年3月29日厅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请各地按照《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和进度安排,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宣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并如期完成我省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要求,为保证我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及指导原则

(二)目的意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及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精神,为落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和《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布局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示范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指导各地规范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必要开展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引导资金,规范推进各项土地整治活动,优化用地结构,促进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有利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环境治理,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抓手作用。

(二)指导原则

一要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和《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任务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点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二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三要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必须做到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并与四川省农村土地土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四要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听证、公示等形式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二、总体要求

(一)规划定位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落实上级规划要求和指导下级规划编制的衔接性规划,是统筹区域内土地整治的纲领性文件,是“金土地工程”的行动计划,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审批的基本依据。

(二)规划体系

本轮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州)、县(市、区)、乡(镇)五级。乡(镇)级规划根据需要编制。

(三)规划期限

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

三、目标任务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农用地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并重,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

(一)规划目标

1. 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

2. 有序开展、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逐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显著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推进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

(二)规划主要任务

1.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金土地工程”实施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2.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分布等。

3.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中央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我省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4.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规模和重点区域布局,合理预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5.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6.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7.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技术准备

(一)基础资料收集

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以下基本资料: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城乡建设用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资料。

经济社会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统计、农用地分等、区域交通、农田水利、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资源等资料。

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等资料。

有关规划、标准及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部门规划、标准及调查资料等。

(二)规划基数确定

规划数据应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为基础数据,再按土地规划分类转换,形成规划基数。

(三)基础图件准备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图件的基础上,结合同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及近期土地利用的变化,编绘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规划工作底图。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要求选择和收集其他有关基础图件。

五、编制程序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组织准备。建立由政府负责,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重大问题、落实编制经费等。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牵头设立规划编制工作组,负责规划编制具体工作。

(二)调查分析。以县为单元,收集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相关规划及标准等基础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分析评价土地整治条件和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三)拟定方案。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与上级规划相衔接。

(四)协调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确定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成果。

(五)评审报批。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规划成果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六、规划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规划附件、规划数据库和专题研究组成。

(一)规划文本。要求目标任务明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规划文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规划目的、任务、依据、范围和期限等;

2.规划背景: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土地利用基本情况,上一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情况评价,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等;

3.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各类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及分级等;

5.规划战略与目标:土地整治战略、总体目标、主要调控指标、乡镇土地整治安排、规划期内应遵循的基本政策导向等;

6.土地整治布局:整治分区与整治重点区域等;县级规划要体现项目的布局和时序安排。

7.农地保护与绿色空间格局构建:阐明农用地特别是耕

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策略,提出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方向以及生态功能区内土地整治的要点;

8.镇村体系空间布局优化:阐明城乡建设用地布局、镇村体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整治模式等;

9.基本农田整备空间安排:包括基本农田整备区的范围、规模、整治目标及措施等;

10.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规模、布局和结构等;

11.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分别阐明交通、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空间布局及有关建设标准;

12.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分别阐明土地整治重点工程与重点项目类型、范围、规模等;

13.规划投资与筹资分析:阐明土地整治的投资规模、筹资能力及渠道;

14.近期规划:提出近期土地整治内容及要点;

15.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阐明实施规划需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技术措施;

16.规划实施效益影响评价:阐明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17.文本附表。包括《xx县农用地整理潜力汇总表》、《xx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汇总表》、《xx县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汇总表》、《xx县废弃土地复垦潜力汇总表》、《xx县土地整治规划结构调整表》、《xx县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分解 表》、《xx县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一览表》和《xx县土地整治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表》。

(二)规划说明。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编制依据和工作过程,是规划实施中配合规划文本应用的主要参考和说明。规划说明内容应翔实充分,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规划背景,阐述规划的目的意义、任务来源、编制机构及编制人员;

2.编制规划的工作过程;

3.对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4.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包括规划基础数据的来源,规划基数的确定,基础图件编制,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方法,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和测算方法,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规划方案比选情况等;

5.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与上下级土地整治规划的协调,与其他有关规划的协调,公众参与情况和不同意见的处理等;

6.规划影响及效益评价说明;

7.拟定规划实施措施的依据和条件;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三)规划图件。规划图件成果为挂图和图册,一般应包括以下图件:

1.土地利用现状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图

4.农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5.耕地等级提高潜力图

6.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7.废弃土地复垦潜力分布图

8.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分布图

9.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

10.土地整治总体布局规划图

11.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布图

12.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及项目分布图

1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分布图

14.基本农田整备区规划图

15.其他图件

(四)规划附件。包括规划编制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反映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技术路线、规划论证、工作协调方面的报告或图件。

(五)规划数据库。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数据库应包括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数据库内容应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一致。

(六)专题研究。包括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土地整治战略研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布局安排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七、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

按照省、市(州)、县(市区)规划同步开展同步推进,我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度安排如下:

1.组织开展《全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全省规划》)修编工作。在客观评价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全面总结取得的成效、经验和问题,组织开展相关重大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修编《全省规划》。进度安排如下:

(1)2011年3月,研究制订《全省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确定我省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试点单位。

(2)2011年4月,部署开展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估和相关重大专题调研工作;

(3)2011年5月,提出《全省规划》征求意见稿;

(4)2011年6月上旬,征求地方和部门意见,组织专家论证;

(5)2011年6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审;

(6)2012年10月底前,完成省级规划数据库建设。

2.市、县级政府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修编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2011年6月,部署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特别是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2)2012年4月,编制各市、县土地整治规划初稿;

(3)2012年5月,完成各市、县土地整治规划征求意见稿;

(4)2012年6月前,组织论证,并修改完善,报审。

(二)保障措施

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经费支出大。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按时保质完成,要在加强领导、改进方法、落实经费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充分有效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迅速启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中心负责编制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并承担与此次规划任务相应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负责对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开展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及成果初审工作。

2.改进方法,加强指导。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决策水平。省国土资源部门既要抓紧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又要加强对试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要立足自身力量,注重发挥土地整理机构作用,加强规划编制人员培训,切实掌握各项编制要求;参与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专业技术队伍,必须具备土地规划编制相应资质。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3.落实经费,加快进度。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规划编制经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列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按照省级规划编制的要求,全力推进,确保按时完成规划工作任务。

(三)宣传培训

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土地整治规划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省土地整治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加编制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按照培训教材,培训统一的规划技术要求和方法。

第五篇: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实施方案

 记者从4月25日召开的《扬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论证会上获悉,这个《规划》是我国编制的首个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初步描绘了未来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江苏省扬州市土地整治蓝图。该《规划》受扬州市人民政府委托,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组织编制,以《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依据,以"全域规划,全域设计,统筹兼顾,重点整治,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总体思路,并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规划》提出了土地整治的总体战略,确定了规划期内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布局,明确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符合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结合地方的特色和需求,注

LVgucci2011新款包目录

gucci2011目录新款

gucci2011台北邮购网

gucci2011春夏台北邮购网

GUCCIlv2011官方网

gucci1689团购包

据了解,《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修编于去年6月正式启动。全国和省级规划同步编制,交叉双向推进,市、县级规划编制先行试点。其中,全国共部署14个试点规划,8个市级、6个县级,扬州市为市级试点之一。

论证会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出席。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部有关司局、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与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土耳其进行曲教学设计下一篇:停车场收费员操作规程